青少年网民与网络实名制问题浅析

2022-09-10

1 数字化生存与网络社会空间的社会化

(1) 数字化生存与虚拟社区。

数字化生存, 这个说法来自于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技术层面上, 数字化是信息传播中被转化为二进制的“1”和“0”, 然而人们并不愿去直接接触这些表面看上去冰冷的数字。于是编程人员拓展了编程语言, 使其随着人们的意愿, 发展成更加接近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 变得更加具备人性化与亲和力。伴随网络互动而生的网络社区, 具有专业性与明确的目标针对性, 使得这些拥有共同兴趣的人们汇聚成一个个小群体, 在这些小圈子里他们围绕着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着高频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这就是数字化生存。人们能够在网络空间中扮演一个与真实自己不同的角色, 遵循着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规则进行生活与日常交往, 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社会交往和互动的另一个空间, 也因此网络社会成为了我们现实社会的延伸, 在网络空间, 每个人也同在现实社会般与他人进行着互动从而经历着各自的社会化过程。

(2) 网络社会空间的社会化。

高度的互动性与匿名性是网络空间的特有标志, 人们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被讨论的话题涉及从虚拟网络世界到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互动的主要目的仍是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所谓社会化的过程正是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取了以前所没有的知识与经验——这些都是网络社会空间为人们所带来的社会化, 因此网络社会空间在人们的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拥有了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在网络用户中, 青少年用户所占的比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作为年轻人更愿意去接触新事物, 成为互联网使用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社会空间对青少年社会化提供的帮助也由此可以看出。

2 网名与身份认同

(1) 真名与网名。

网络社会作为相对独立于现实社会的另一空间, 拥有自己独特的法则。人们在这里可以抛弃现实中的地位与身份, 首先给自己取一个独特的网名, 用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向往或追求这也是网络吸引人们的魅力之一。网名已超出正常的命名规则, 隐含着各自的寓意, 让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一个人的真实姓名自从其出生之前便已被确定, 它和身份证件号挂钩, 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 一个人的姓名便是分辨个体与他人之间区别的代号。虽然名字其本身或许寄托着来自父母的期望, 但它的主要作用仍是标示个体的身份与存在。

而网名与真名有所不同:它不但是由个人而非父母决定, 其特殊性更在于其非正式性。例如某人在某论坛上的言论遭到了大部分人的强烈反对, 那么这个其所使用的网名今后在这里的生存与受支持程度都会较为艰难;而解决的好方法则是更换一个新的网名, 这种行为无需告诉任何人, 只需要依照步骤重新申请一个帐号就可以获得另外一个全新的身份。网名可以说是专为陌生人设计的, 出现在在一个虚拟社区, 一堆互不相识的生人聊着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2) 网络实名与网名。

网络实名提倡以用户的真实姓名替代网名, 是否定了网名存在的价值:因为无论是使用真实姓名还是无法被更换的网名它的作用都使得网络中人们的身份认同方式更加趋向于现实中的身份认同, 其影响会波及到个人在整个网络社会中的生存进而危及其根基数字化生存。每个人在论坛留言板上的留言仿佛成为了一场非正式的电子会议, 人们会较以往变得小心谨慎, 来避免反对的声音。它也更有可能标示自己的现实身份;固定的网名使得确认发言者现实的身份更为容易。在虚拟世界的言论有可能招致现实生活中的麻烦, 那为何还要在这里多此一举?无疑这将会导致网络言论环境的封闭。

3 网络实名制对于青少年网络空间社会化的影响

(1) 网络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帮助。

网络媒体作为诞生时间不长的新生力量, 拥有着比之前者更加开放、活跃的氛围, 对如今青少年的社会化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社区绝大部分成员为青少年, 在这里他们可以超越现实的距离探讨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也可以提出自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青少年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 对社会的理解与经验尚不健全, 而心理又同时存在例如与青春期相伴而生的诸多困扰与疑问许多话题他们并不愿意对父母与老师谈及。网络社区此时无疑是他们最好的指导者, 在网络匿名的掩盖下, 他们敢于向他人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观点, 并有可能发现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问题的人群, 问题也更有可能得到解答。如果对青少年实行网络实名制, 试想一下如果当他们想到自己询问有关性问题的结尾留有他们的真名时, 他们很可能因羞于启齿宁愿不再询问这个问题也不会考虑这种做法;或者他们中的某人试图借助网络社区与一个自己认识的人聊天结交, 虚拟的网名恰恰迎合了他目前不愿被对方所知的意愿, 而实行网络实名会使这一切行为变得毫无意义。

(2) 网络实名对青少年网络空间社会化的影响。

从青少年网络空间社会化角度来看, 网络其最大的魅力之一便在于匿名性。对其实行网络实名可以说几乎堵塞了网络这一新兴的重要媒介, 令其变得更像电视等其他传统媒体而缺乏互动性, 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当然有人会说网络资源良莠不齐, 虚拟的、难以查证的网名会助长一些人散布不良内容。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网络实名制提倡者的初衷:有效限制不良信息的散布, 并且它一旦实行, 在此方面的贡献将是显著的。这种做法初衷虽好, 但却采取了一种如同玉石俱焚的方法。当然对于网络色情等违法行为应予以打击, 也可以考虑借鉴欧美采用的影视娱乐年龄分级制度来减少此类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 而不能因为部分不利因素去扼杀网络。其实网络实名制涉及太多方面的内容, 其有待讨论之处远远不止这些。然而从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化发展角度来看, 实名制的提出的确可以扼杀一大部分危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不利网络内容, 也具有清洁网络言论环境的功效;但同时另一方面, 网络实名制的采用将导致匿名性的消失, 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网络交流互动的减少。这最终使得网络不仅失去了本色, 青少年在网络中也无法有效得到进行网络空间的社会化进程的帮助。因此仅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和网络生存方面来看, 网络实名制仍具有相当的阻碍作用, 将其具体、普遍的付诸实践还需要仔细考虑。或许今后会出现更好的方法来替代网络实名制以达到它的目的, 而不会产生过多的不利因素。

摘要:从网络媒体为人们所提供的帮助之一——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进行分析, 以青少年群体为分析对象, 从这一人群的社会化内容、及其在网络空间的社会化发展, 结合数字化生存的理论, 来浅析网络实名制对于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社会化方面上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实名制,青少年,社会化,数字化生存,网名

参考文献

[1] 郑志勇.网络社会学引论[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9, 5.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11.

上一篇:中国异地就医管理模式比较研究——以长三角、海南地区为例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