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因其便捷性、时效性得到公民的青睐,公民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所形成的舆论却与司法公正产生矛盾。本文从网络舆论和司法公正入手,探求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司法公正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司法公正研究论文 篇1:

基于成本效益理论的司法公正研究

[摘要]司法公正是法治追求的永恒目标。我国法律体制不断完善,但司法违法行为现象多发、易发,违法成本过低是司法不公的重要原因,违法成本过低会弱化法律的约束力。文章从成本收益理论的角度对促进我国司法公正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违法成本与违法可能性之间呈反比关系,因而通过探讨提高违法成本路径来实现我国的司法公正。

[关键词]成本收益;司法公正;违法成本

[作者简介]赵妮妮,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2

司法不公,既包括司法和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也包括公民在守法和用法行为中存在的司法不公正的情况。当今普遍存在的司法不公现象很大程度上与造成不公正的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惩处有关,即违法成本低,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违法的人多,但受惩处的人少;另一种是查处了,但力度不够,隔靴搔痒,没有威慑力。

本文引入经济学的概念,将人当成“理性的经济人”,在抉择过程中进行“理性抉择”,并在行为中考虑成本和效益的情况下,就如何提高违法成本,从而促进司法公正进行探讨。

一、成本效益理论及其在司法公正中的分析

成本收益理论认为:企业生产的产值,要扣除成本因素,才是企业最终的利润,也是企业最终追求的东西。一般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成本是低于效益的,企业通过生产获得利润。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达到某个临界点时,成本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产值的增长,企业的利润就开始下降了,因此企业的生产规模应控制在盈利的生产规模之内。成本是指为获得某种收益而必须为之付出的代价,而收益则指因为前者的投入而获得的利益。

图1为一般市场经营企业的成本效益曲线(其中的成本仅指流动资金成本,即短期成本,行为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属于“理性人”,或称“经济人”,倾向于进行“理性选择”,理性选择的特征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都是追求利益的。

从成本收益理论来分析司法公正中的违法行为,经济学中的成本与收益就演化为违法成本和违法收益。违法成本是指因为权力的不当使用而给权力者带来的不利益,主要包括法律成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和社会成本。法律成本是指法律制裁,其刑罚的严厉性决定了法律成本成为最主要的违法成本,也是违法者承受的最大风险。政治成本主要在尚未构成犯罪时显得尤为突出,主要包括来自党纪、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绝大多数决策者政治仕途比经济收益更为重要。经济成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和被惩罚带来的经济损失。机会成本即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的价值。提高查出概率,加大惩罚力度就是减少违法机会,提高违法的机会成本。社会成本主要是指名誉、道德、社会评价的损失。违法收益是指权力者因权力的异化而给权力者带来的非法利益,比如贪污受贿带来的物质和非物质利益。如果一个组织和个人觉得通过违法可以获利,而且可以逃避处罚,那他就有动机去通过违法的手段解决问题。

根据利益=所得-成本,得到如下公式:

违法获利=违法所得-违法成本

根据经济人假设,司法权力者是独立的经济人,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其目标。作为理性的司法权力者,个人只能根据私人收益和成本分析比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不会考虑到社会利益。根据图1的成本收益曲线规律,选择守法还是违法,往往起关键性作用的就是违法成本。当违法成本大于违法收益时,人们会选择守法;当违法成本小于违法收益时,人们会选择违法获利;当违法成本等于违法收益时,绝大多数人基于不被发现的侥幸的心理往往会选择违法。违法成本与违法可能性便形成了“反比例关系”。

在司法不公、法制不健全,权力高于法律的环境,权力可以解决很多法律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样极易催生司法腐败,并导致违法成本降低而受罚的成本增加。例如在拍卖活动中,竞拍机构通过向拍卖行或法院行贿从而以很低的价格拿到拍卖物,而严格按照程序参加竞拍的公司往往失去机会。违法成本过低成为这一条件的主要特征,按照违法成本和违法可能性的反比例规律,可以得出在这样的条件下,司法权力者往往会通过干预审判、轻处罚等违法行为获取最大利益,司法腐败极易催生,司法公正便无从谈起。这样,在低违法成本的前提下,违法所得越高,违法获利便越高,违法获利和违法成本之间的关系变成如下曲线(图2):

在上述状况下,违法者通过违法行为,获得巨大的利益,而受到惩处的机会很低,因此有很大的动机进行违法行为。

在以法治代替人治的条件下,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裁,甚至有失去人身自由、生命的可能,也就是违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收益的情况下,司法权力者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会选择遵纪守法,按法律办事,司法公正才能真正彰显。这种情况下,违法收益与违法成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如下曲线(图3):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旦违法,往往失去更多,因此不会有进行违法行为的动机。

二、因违法成本低影响司法公正的现状

(一)司法公正意识较薄弱

中国民众遵法守法意识较薄弱,第一是源于几千年人治思维的影响,权大于法,求诸于法律不如求诸于权力;第二是民众法律知识较少,源于政府和社会对法律知识的普及不够;另外,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很多民众有一定的特权思想,希望别人守法而自己能够享受“法外治权”,进而体验“高人一等”的特权待遇。司法权力者思想也难免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公正执法、守法的意识薄弱,成为阻碍司法公正的思想因素;加之,我国司法违法成本过低,许多司法不公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或者惩罚过轻,不足以震慑作用,加剧了司法权力者以权换权、以权换钱的违法动机,从而衍生出避重就轻、查上不查下、拖延审判、制裁时间等现象。

(二)公权力滥用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在影响司法执法的诸多因素中,公权力滥用是司法公正的最大绊脚石,是建设法制环境的最大障碍。在滥用公权力之中,领导干部对司法的干预是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对司法机构公信力造成严重影响的重要原因。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两权”:第一是监督制约公共“权力”。第二是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因此,“依法行政”最重要的含义是依法治“官”,而非依法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依法治“事”。政府或领导干部过多地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与其他市场主体争夺利益,就丧失了主持公正的能力,也会形成干扰司法的权力。

(三)公民守法意识较薄弱

民众守法意识薄弱也是司法公正的障碍,这是因为民众作为执法的相对人或者法律的当事人一方时,不愿或不能正确运用法律,不能诚实配合执法或司法机关,最终会导致司法不公。

三、提高违法成本的举措

(一)提高查处概率,加大惩处力度

造成司法腐败的关键原因一是查处概率过低,违法行为已经发生却没有被发现和制裁,另一关键原因是处罚力度较小,不能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要建立一套切实能提高司法腐败侦破率的机制,扩大侦查范围,及时发现司法违法行为,通过快速、秘密、高效的查处案件程序,准确、高效地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提高查处概率,彻底消灭领导庇护、地方保护、通风报信、就轻避重等不良风气;同时,由于惩罚的不足,潜在司法违法者发现违法比守法更有利,因而更有动力选择违法,因而要提高法律成本和政治成本,加强处罚机制,加大党纪、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力度,限制其政治前途,加大法律特别是刑法处罚力度,让司法违法者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使潜在司法违法者抛弃侥幸思想,产生畏惧而不敢腐败。

(二)增加廉政收益,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目前,我国公务员工资待遇普遍偏低,经济收入与物价上涨指数存在很大差距,经济诱惑成为违法行为的直接诱因。廉洁作为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更应该提高司法部门收入和福利水平,降低经济诱因影响,从而增强廉政意识。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指数适当提高其收入水平,将工资外的补贴、福利等纳入工资内,逐步实现实物福利货币化,不断完善退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高薪养廉”,增加廉政收益,使他们在“高薪”的激励下,杜绝以权换钱、唯利是图等影响司法公正的行为,自觉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和风险意识,自觉拒绝司法违法行为。

(三)建立权力制衡机制,提高机会成本

腐败历来与集权联系在一起,司法不公、司法腐败也亦如此,保障司法公正,避免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将权力科学分散,避免出现某一岗位权力过大或垄断权力的局面,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形成相互监督、制衡机制,使得每个司法岗位都处于监督和约束之中;同时,要理顺司法部门与党政之间的关系,保障司法部门独立行使职权,避免公权滥用,以权换权等现象,从而尽量保障司法权力实施结果的公正。建立权力制衡机制是遏制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机会成本的有效途径。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通过权力制衡机制切实增加机会成本,司法违法者必须将违法的机会成本与获得违法收益的大小进行计算,当机会成本远远大于违法收益时,就会迫使潜在司法违法者不得不选择进行合法行为,从而司法犯罪行为随之消失。

(四)加强思想教育,建立“不愿为”的自律机制

政治、经济、法律制裁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性措施,而思想教育则成为预防违法、治理腐败的一项基础性措施。按照“经济人”假说,司法权力者也是理性的,但如果思想堕落、欲望无限膨胀,就会丧失理性。纵观被查处的官员,无一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扭曲、错位、颠倒。司法部门维护法律公正、权力合理运行的“护航者”,司法部门权力者的思想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薪养廉”、法律制裁、与政治仕途相挂钩、权力制衡等其他“硬件”措施的配合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司法权力者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良知培养,建立起自觉抵制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行为思想意识,切实筑起“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从思想源头上遏制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行为。

(五)健全司法制度。保障司法公正性和独立性

一切防止和治理司法不公的手段、措施都是以健全的司法制度为前提,健全、完善、严谨的司法制度是保障司法公正最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司法制度不健全或存在严重司法漏洞,一切预防、治理司法不公的措施和手段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我国现在进入“矛盾凸显期”,各种利益冲突和资源配置不均现象的出现,必须加快司法制度建设的步伐,缩短司法制度与问题的滞后区间,保障司法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六)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八个方面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而监督的前提是公开。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就是要以“五个公开”来保证“八个监督”,才能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实现毛泽东对黄炎培讲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要让执法和司法暴露在阳光下,一旦有不公,马上就会被检举,并公之于众,这个实际上也是增加了违法的成本,因为违法的暴露率大大增加,受处罚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让每一个违法者都为其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是维系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是体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有效手段。这,不仅有法理学的理论支撑,也有行为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支撑。

作者:赵妮妮

司法公正研究论文 篇2:

当代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的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因其便捷性、时效性得到公民的青睐,公民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所形成的舆论却与司法公正产生矛盾。本文从网络舆论和司法公正入手,探求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论;司法公正;制度完善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表现形式之一,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对流行的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进行探讨并由此产生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倾向性意见的总和①。

司法公正以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为主体,以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对象,本着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构建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网络舆论的形成和作用

(一)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借助媒体平台对时事热点的报道,时下新闻媒体普遍通过客户端软件对用户实时推送最新热点话题,同时根据用户偏好分析,在客户端内采用轮播方式吸引用户眼球和好奇心,以此博得点击率和关注度。

第二阶段是通过交流形成倾向性观点。目前各大新闻软件中都设置了点赞和评论的沟通方式,不同用户在浏览新闻后根据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于同一事件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评论区点赞相同观点,不同思想交流碰撞由此产生意见领袖②。

第三阶段传统媒体介入。自事件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一定的热度后,传统媒体对事件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和调查,此时热点事件的覆盖面不再局限于网络平台中对事件有认知偏好的用户,对于更广泛的人群产生二次传播,在这过程中形成的舆论这对于当事人产生的社会压力、舆论压力更为直接和明显。

(二)网络舆论的作用

第一,政府收集民意。在网络尚未普及之时,政府对于民众思想的了解仅限于走访、意见箱等传统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也不高。但随着网络的兴起,网民与日俱增政府与时俱进开通官方政务账号,在网络平台上收集民众的看法和观点,政府机关能更加直观便捷地了解民众目前所关心的民生问题,收集民众的建议和意见,真正做到用权为民。

第二,民众表达观点。传统意义上向公权力机关反映民生问题往往需要到固定的机关找固定的工作人员,这对于民生信息反馈产生了很大的沟通阻碍。现在民众可以突破传统监督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国家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同时借助网络表达对热点问题的看法,给政府改进工作、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国家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当前网络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司法与网络舆论的判断基准不同

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考虑判断统一问题,经常会因为各自偏重不同产生不同的思路和结论。同样的,司法与网络舆论的判断基准就不同,司法裁判按照法律和案件事实进行评判,网络舆论依据道标准和网络信息进行评判③。

司法裁判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证明已发生的客观“事实”,达到“确实”“充分”的标准,形成证据链并依据法律作出判决。

网络舆论根据道德规范进行评判,每个公民对于同一事实纠纷难免产生不同的声音。同时一些带有欺骗性消息的不良媒体从中引导,民众在信息的筛选中很容易先入为主产生认知偏差,依据所谓的“正规消息”,这使得网络舆论评判带有个人情感色彩。

(二)网络舆论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网络平台的注册登陆尚未实行实名全覆盖,虽然为防止有心人士“钻空子”很多网络平台对于发表不实言论的账户设有举报、屏蔽、销号等功能,但违法成本过低不足以对当事人产生威慑力。例如,在网络平台发表的不实信息、有害信息虽然可以通过举报方式进行投诉,但效率低下成功率较低,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维护权益;对于发表不实言论的人来说,被举报销号的账户不过是众多账号中的一个,这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并不能根治本源。目前我国的立法在网络舆论方面仍存在空白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对时间的把控性差

当前司法信息的公开发布时效性无法满足公民对信息的心理需要。例如,在事件被爆出后网上对当事人及相关信息有诸多真假难辨的爆料传出,公权力机关为核实相关情况需要大量时间,而民众的好奇心已然被激起,此时没有官方的表态很容易听信网络中的不实信息,先入为主产生认知偏差,为事件后续权威信息发布的民众接受度低埋下隐患。

此外在多方利益的驱动下,当事人通过网络恶意炒作联动营销投放宣传虚假消息,以所谓的小道消息模糊视线,给司法等公权力施加舆论压力;不良媒体为博取关注度和点击量,罔顾职业操守,肆意发表虚假信息并通过暗示性词汇挑拨网络舆论与司法公正间的关系。
四、相关完善建议

(一)完善网络舆论的立法

现下,新闻媒体不再局限于纸媒或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发布媒介,逐渐通过网络平台报道实时信息;专家学者也纷纷开通网络账户实时接受新鲜咨询发表最新时评,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著述来发表专业意见,这些改变都源自于社会的发展与网络媒体的发达,这也是社会对公权力监督方式多元化的体现。但目前我国在网络舆论方面的立法仍存在诸多空白,建议根据我国国情从以下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保护宪法规定的公民言论自由。虽然目前在网络平台上许多官媒都开设了官方账号,但这些账号对民众的观点发布进行了诸多规制,比如在评论和转发上设置条件,部分新闻报道的评论也设置了筛选后可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民众的逆反心理。但同时公民的言论自由并不等于自由言论,公民在转发评论相关信息时必须遵照我国法律,不得发布危害社会稳定、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言论,公民在享受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要将自由和守法相结合。其次,我国在网络舆论的管理层面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舆论的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细化规定,遏制营销号、不良媒体断章取义式、博取眼球式的炒作,促进舆论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形成政府和民众之间良性互动的沟通平台。同时对于危害社会、危害他人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司法公开内容的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新修改颁布的法规政策并不能解决最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网络平台上,官方媒体虽然不再“高高在上”,实时跟紧社会潮流。但对于热点消息作出的回应相对滞后且过于公式化、书面化,许多需要官方账号第一时间出面辟谣的新闻,许多民众好奇的关键问题,往往使用文字或通报一笔带过或只字不提,针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和解答也不够及时到位,这种行为很容易在公权力机关和民众间产生龃龉、滋生不信任态度,让不良信息乘虚而入挑拨民众不安情绪。司法机关应积极主动回应民众质疑、公开相关司法信息④,尽可能在不影响公权力正常行使的前提下公开行使权力的各个环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主动释疑消除民众不安情绪。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在民众生活的占比日益扩大,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多源自于网络,网络舆论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此时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如何通过网络拉近与民众的关系,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成为网络时代对公权力机关的一大考验。针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公权力机关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出击,掌握网络舆论倾向,对不实信息及时辟谣,对专业问题主动释疑,对民众提问及时回复,并尽可能的发布实时信息,疏通与民众的沟通障碍,发挥网络媒介的应有作用,不断加强政府公信力,为我国的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⑤。
[ 注     释 ]

①贺小军.网络舆论与刑事司法互动的经济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02):1-5.

②刘鸽.浅析当代中国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干扰[J].法制与社会,2015(34):112-113.

③孙广坤.司法公正与网络舆论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06):71-74.

④胡田野.论新闻媒体监督的偏差与审判独立[J].江汉论坛,2013(08):119-122.

⑤姜楠.我国网络舆情对司法公正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7(35):99+92.

作者:白韵祎

司法公正研究论文 篇3: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司法公正问题研究

[摘 要]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司法公正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包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所谓实体正义就是指司法过程形成了公正的结果,程序正义是指在形成这一结果的过程中。采用和遵循了公正的程序。

[关键词]和谐社会;司法公正;实体公正;程序公正

一、和谐社会与司法公正解读

党的十六届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明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既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衡量标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参考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設的决定》指出:“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决定》强调了维护司法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何为司法公正呢?

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司法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主要指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的含义则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等。司法公正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遵循平等和正当的原则,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司法机关对诉讼当事人作出的裁决或处理结果是公正的;第二,诉讼活动的过程对有关人员来说是公正的,或者说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所受到的对待是公正的。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核心价值和最高价值。司法之所以具有平定人们之间纷争的功能,主要取决于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司法裁判的强制执行力;二是司法裁判的公正性。如果裁判没有强制执行力。纷争当事人可以不去执行其裁判结果,纷争就有可能难以平息,裁判也就可能变得毫无意义;如果裁判不公正,则不可能服人,也不可能真正平息纷争,或者说即使强制当事人执行了不公正的裁判结果,也还可能导致新的纷争。因此,司法活动正当性的关键在于司法公正。

二、司法公正的标准

关于司法公正的标准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司法公正是指裁判条件公正、裁判标准公正、裁判程序公正和裁判结果公正。另一种观点认为,司法公正包括适用法律的平等、诉讼程序上的规范、判决结果上的公平。

由于人们往往将司法判决结果的公正即实体公正作为衡量是否公正的主要标准,所以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司法活动与司法行为中存有重实质正义而轻程序正义的价值取向。但是,结果公正的实质正义却是人们主观最难评价与衡量的,由于评价主体法律认知能力的差异以及受主观期望与司法结果之间反差程度的影响,相同的结果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公正感。这样程序公平对于司法公正的界定与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司法公正应当符合如下几个标准:

第一。严格适用实体法。法官裁判案件必须有法可依,而任何裁判必须依据实体法作出。这就是说,一方面,要求司法审判人员正确运用实体而作出公正的裁判。另一方面,法官在裁判活动中必须要严格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予以平等的保护,违法者受到必要的追究,犯罪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法律的平等原则不能遵循,则法律将有可能形同虚设,其应具有的公平和正义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此外,严格执法还包括司法审判人员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使裁量权,并应依法接受对其裁量活动的监督。

第二,独立、有效。司法的独立性是裁判公正的前提。这就要要求司法机关及司法审判人员必须独立地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个人和组织的干预。司法审判人员在办案中必须秉公办案,不屈从权势,不徇私情,严格执法。同时,司法审判人员不得与任何一方当事人具有经济上的联系。司法的有效性,就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在裁判活动中必须讲究效率,尽量便民利民、努力消除各种不必要的延误和繁琐。因为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裁判结果即使是公正的,如果违反了效率原则,也不一定是公正的。

第三,严格遵循程序。司法过程具有非常严密的程序和严格的规范性,它最大程度地限制了人们在解决纠纷时可能出现的主观随意性,为公正合理地解决纠纷,司法机关按照诉讼程序审理案件,本身是实现法的公正价值的要求,同时严格遵循程序才能保障裁判的公正。

第四,准确地认定证据、努力发现客观事实。发现客观事实是正确作出裁判的前提。由于事实主要靠证据来支持的,必须准确地认定案件的证据。凡对证据的分析和判断是正确的,则对事实的认定是准确的,在此基础上作出的裁判结果才有可能是公正的。因此,司法审判人员在裁判过程中要准确地认定事实,必须要严格依据程序法对证据作出客观的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观点,努力发现客观真实。

第五,裁判结果的公正。裁判结果的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裁判中,能够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正确地适用法律,依法作出客观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裁判。当然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人们对法律认知上的差异、其主观期望与司法裁判结果之间的反差程度,都会导致人们对裁判结果持否定的态度。在此情况下,衡量裁判结果是否公正,主要应以法官对证据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事实是否清楚、判决和裁定是否正确地适用了实体法、程序是否公正、裁判的结果是否有足够的理由支持等多种因素决定。

三、司法公正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司法公正与和谐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和价值目标,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而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司法公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司法公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读:

1.同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民主法治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应当是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或者说,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新时期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与效率,而且应当包括民主法治在内的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党确立的治国方略,其基本要求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司法公正是这一基本要求的应有之义。

2.同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经之路。如果司法是公正的,即使社会上存在着不公正的现象,亦可通过司法来矫正和补救,使社会公正得以恢复;但如果丧失司法公正,整个社会就可能没有公正可言了,当然也绝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司法公正是保障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保障法律得以贯彻实施的最重要和最有实效的一种手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条件和底线保障。司法不公不仅会纵容和放大社会的不公,而且必然造成对社会公平正义底线的严重损害。

3.司法公正是维护人权,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司法公正是切实保护人权的需要,而人权保障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应有的内容。法律是人权的制度保障,也是人权得以尊重的标志。充分地体现和保护人权,是现代司法公正的根本目的。随着社会文明和进步,人权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上,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要保护和尊重人权,这是我国在保护人权问题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近年来,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开展的“审务公开”“检务公开”的活动中,一方面贯彻了公开审判的原则,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避免了司法机关“暗箱操作”,是确保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的重要举措。

4.司法公正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但和谐社会并不是不存在矛盾冲突的社会,而是它拥有一套有效处理和化解矛盾冲突的社会机制。司法就是这种社会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公正司法是化解矛盾冲突的有效方式,具有让当事人合法充分地表达诉求,申张正义的功能。司法机关通过公正司法,充分发挥法对社会的控制功能,依法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冲突,引导民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使违法行为受到制裁和纠正,及时地消除社会的紧张关系,实现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必须以公平公正作为前提和基础。如果丧失司法公正,即使司法裁判可以用国家强制力暴力机器来维持,也只能是权宜之计,维持也不会长久,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得到有效地解决,反而可能将会越来越激烈。如同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作者:赵 静

上一篇:枢纽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生物技术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