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正效率思考论文

2022-04-21

【摘要】司法公正关系到每个国民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长久稳定。马克思主义的司法公正思想站在维护社会公义的角度,通过对资本主义司法伪公正性的批判,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社会权益作出了根本性指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司法公正效率思考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法公正效率思考论文 篇1:

让司法程序在阳光下运行

【摘要】司法程序建設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和举措。司法程序建设既要从思想意识上让司法人员树立起公平公正价值观念,又要在司法程序设计上充分考虑,完善细节,提升司法程序的可操作性,还应该加强监督抑制程序违法,有效推进司法程序建设。

【关键词】司法公正 司法程序建设 价值原则 建设路径

实现司法公正需要从司法的整个过程入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司法程序公正作为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对司法公正能否顺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促进司法程序在公平的轨道上前进呢?这一问题值得司法研究者们的深入思考。
司法程序建设的时代价值: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都能够感受公平正义,司法工作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深层次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更加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社会价值多元化逐步显现。一方面,多元化价值在网络和现实世界的冲突对司法公正的价值标准的形成产生强烈冲击。另一方面,当前一些社会冲突和涉法信访案件的发生,让一些社会底层群众感受不到司法和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在考虑司法公正问题上就要从司法从业者角度和当事人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从整体上客观公正地对司法公正进行概括和评判。既要关注如何在现实司法程序上实现公平正义,同时也要注意到基层司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为此,在加强司法程序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立足司法改革前沿,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司法程序建设的时代价值。

司法公正内涵丰富,从概念上看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予以要素分析,主要包含司法制度、司法环境、从业人员、司法程序和裁判结论等几个方面。从静态上看,主要包括司法制度完善独立,司法体制和司法监督机制健全完整;政府和社会能够为司法公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公众法律意识觉醒,信访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司法从业人员都能够具有高度的法律专业知识,并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从动态环境来看,包括司法程序公开、司法程序及时,司法程序公正贯彻司法公正始终;从裁判结论看,司法公正主要体现在适用法律得当,裁判结果符合要求,事实认定清楚,执行及时得当等。可以说,司法公正不是一个阶段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司法部门单独能够解决的问题,应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正确理解司法公正,从整体上理解司法公正问题,将司法公正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看待,既需要司法部门秉公执法、严格司法,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为司法公正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全社会司法公正有序进行。
司法程序建设应遵循公正原则、效率原则、和谐原则

司法程序建设公正原则。公正是法律制度赋予社会全体最基本的价值体现,体现在整个司法程序过程之中。一方面,司法程序本身必须具备公正这一要素,司法程序所维护的价值目标必须是公正的,并为这一价值目标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期符合时代特点和人民需求,同时被社会所接受和支持。从结果上看,司法程序结果也必须是公正的,只有司法程序结果公正才符合整个司法程序的价值追求目标,才能最根本地维护司法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最终结果。另一方面,司法程序所坚持的公正原则,还包含自由与秩序这一层含义,通过司法程序所坚持的公正原则,确保社会成员都能免受他人约束,独立开展活动,这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司法程序建设效率原则。随着网络时代到来和市场经济确立,人们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助长了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的发生,现有的司法资源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司法资源基础之上,通过合理优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司法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司法程序建设,提升司法程序效率,用最少的司法资源获得最大司法效益。一方面,在司法滞后性的现实基础之上,在司法程序上及时完成调查裁判,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之上,尽早做出判决,避免矛盾纠纷升级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另一方面,合理运用现有司法资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司法资源浪费,通过简化司法程序,减少错案等方式提升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

司法程序建设和谐原则。和谐一词内涵丰富,不仅包含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也包含人与人之间和谐等诸多内容。从社会和谐角度看,就是社会成员和社会要素都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发展。和谐在司法层面则体现为“无讼”,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也必然没有诉讼案件发生,同时也是司法制度本身和社会制度追求的最高价值境界。传统社会所追求的和谐则更多是从国家利益出发,通过国家权威来保障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从而忽视甚至抑制个体权利和自由,来达到“无讼”的社会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是统治阶级牺牲个体权益所换取的,并不是现代社会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和谐。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和谐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社会成员权利和自由基础之上,将社会矛盾纠纷诉诸于司法程序,并通过合理司法程序解决这些社会矛盾,从而恢复社会秩序,从本质上就是将司法程序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最终途径,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
如何确保司法程序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司法人员的程序意识。司法人员作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关键主体,是推动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核心力量,因此,司法人员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法律和程序意识,摒弃传统意义上重实体、轻程序的落后思想观念。通过培训教育进一步增强司法人员对程序主体和程序规定的认识,恪守司法人员道德操守,坚持法律准绳,在司法程序执行和运用上不减少程序,不应付程序,不法外造程序,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公平、公正地推进司法程序建设。

细化司法程序,规范司法流程。当前,我国司法程序在制度规范和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一些制度在执行过程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上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司法程序建设顺利开展。因此,应做到如下两点:首先,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司法程序,对程序违法要明确责任后果,对司法程序相关法律要予以细化,并结合司法实践提升司法程序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构建以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程序。其次,对司法程序实施动态管理。遵守司法程序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核心途径,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矛盾和纠纷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特点,原有的司法程序很难兼顾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应该对司法程序体系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定时、定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司法程序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加强监督防止程序违法。司法人员受贿贪污是影响司法公正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由于司法人员受贿造成程序违法,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我国部分司法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部分人员还没有在思想上形成拒腐防变的自觉。另一方面是由于缺少抑制程序违法的相关制度保障。因此应该加强司法人员的思想教育培训,树立起严格司法、程序司法意识,坚决与程序违法作斗争。同时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保司法程序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单位:中共焦作市委党校)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KL-2016-340)和河南省党校课题“加强社会立法 促进社会和谐”(项目编号:201016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雷澳星:《程序正义,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4期。

②曹建明:《以公正司法为核心,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检察》,2016年第1期。

责编/张蕾 美编/杨玲玲

作者:杜娟娟

司法公正效率思考论文 篇2: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摘要】司法公正关系到每个国民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长久稳定。马克思主义的司法公正思想站在维护社会公义的角度,通过对资本主义司法伪公正性的批判,为保障公民的基本社会权益作出了根本性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 司法公正 法制建设

司法公正是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法治实现的主要手段,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的本质是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公正的环境。结合我国当前法制建设的问题分析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能够为我国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认为法典是人们追求公平,实现自由的依据,法律的公平性有助于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如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对德育审议制度进行批判,指出当时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马克思指出,法律制度要与人民的意愿相符合,法律的制定也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因而,法律应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辩护武器,而不是专门为某一个特权阶级服务的。

第一, 确保司法实体和司法程序的公正合法。法律是公正合法的代表,不应以个人或某一阶级意志为转移。公正合法是法律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体现公正就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自觉表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的服务对象是资本家,法律成为了资本家奴役的工具,因而,基于剥削的法律是不具有公正性的。马克思的司法公正思想认为法律是一种自觉的表现,其出发点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马克思认为要坚决维护司法程序的公正。在马克思看来,法官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始终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原则,在司法审判过程中,法官的唯一上司就是法律。

第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司法公正的实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追求的基本目标,在司法公正思想中也不例外,马克思认为司法自由是每一个出生的个体都应享有的,也是个体存在的固有本质。而法律正是保护人们成为自由个体和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由于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因而个人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也要以法律为依据不断完善和发展。人虽然具有自由属性,但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需要与社会相联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使个人获取更大程度的自由和更为全面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应以司法公正为基础,二者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由上可知,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应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其本质是追求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思想对于我国当代法治理论创新和法律制度完善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公民的法律意识需要提高,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漠。古代的阶级思想和对自由平等的压制,以及很多古时对于一些思想家重义轻利观点的推崇,一直流传至今。这就使得很多的民众觉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以至于在遇到危害自身权益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尽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

公民的法律教育比较滞后,公民自身对此的重视也远远不够。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需要将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不断的完善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会让公民在法律意识淡薄的路上越走越远。

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因为法律的不健全导致的很多侵害事件无法得到应有的赔偿,还有很多的罪犯至今仍然因为法律漏洞而逍遥法外,这对国家和社会的安定都构成威胁,对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也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需要健全。其次,一些原有的法律法规已经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我们对于公义的追求。再次,個别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比较差,导致了个别执法部门趋于利益化。此外,一些法律目前还没有配套的执行保障部门,有的反由行政部门或者其他管理部门所替代,造成分工不明,最后损害到人民的利益。

法律监督工作主体缺位。法律监督工作中主体缺位也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国在日常公事上的监督发挥很好,但是,在实施具体问题上,监督执行不到位。这就使得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侵害到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更危害了整个国家的利益,因而法律监督工作的不健全对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一些基层部门领导和机构存在职权滥用的行为,使得法律的严肃性受到了影响。再有,目前一些基层司法机关还存在一些讲人情办事的现象,根据与执法人员关系的远近和好坏来决定办案的效率,这些都对公民权益产生了不良影响。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对法治建设的启示

目前的社会问题,让我们认识到了法制建设的重要之处,结合马克思的司法公正思想的启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

有步骤地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马克思认为司法公正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公民也应认识到这一点。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当前法制建设工作的重点,只有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才能为法制建设提供基本保障。首先,我们要提高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它们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法律法规,在遇到具体事件的时候才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其次,公民应该做到知法、用法进而守法。要知道自己的权利有哪些,从而保障自己免受精神和财产的损失。最后,我们要通过加大法制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建立更加完善详细的法律法规。马克思认为无论是司法实体还是司法程序都应具有公正合法性,因而有必要针对我国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建立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具体法规是整个法制建设中的关键部分,是衡量社会问题的标准,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法律上的不足,从而进行调整和完善。如果国家的执法机构不能做到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而是强硬执法,那么失去法律的国家就将无法运转,最终沦为一个空壳。因此,我国应该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明确各个执法部门的职能分工,做到有法必依。领导干部发挥榜样作用,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发生变化。

法律监督主体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科学的法律监督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力量,法律监督主体包含权利和义务两个主体,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指导下的法制建设工作就需要使法律监督的主体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每个公民都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社会团体尤其是一些新闻媒体应该通过舆论监督的方式运用科学的手段来发挥监督作用,在广大媒体的监督下能够有效推动法制进程。其次,公民也需要行使其监督权,通过举报、诉讼等方式对有关部门执法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进行举报,并且可以提出好的建议来推进政府更为高效的工作,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

综上可知,随着我国法制社会建设步伐逐渐深入,很多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这也提醒了我们法制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因此,我们应该借鉴马克思的司法公正理念,针对目前在司法和法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探索调整,以推进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

(作者为中共淮北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龙宗智:《影响司法公正及司法公信力的现实因素及其对策》,《当代法学》,2015年第3期。

责编/孙垚 美编/王梦雅

作者:许莉

司法公正效率思考论文 篇3:

浅析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以及人们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日益增强,普通民众对涉及司法公正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舆论监督对实现司法公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监督不当亦会干涉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就有效平衡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舆论监督 司法公正 冲突 法治化

一、舆论监督及其现状分析

(一)舆论监督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舆论监督是指一定社会群体(公众)依据根植于其内心的信仰和道德标准,自发借助于网络媒体的广泛传播性,以公开的方式就某一社会现象所作出的普遍一致性评价。

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加强对国家的司法权力及其运行进行监督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一般有以下特点:

1、主体的广泛性。监督主体为相当多数的社会成员,本质上是公众的监督,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2、客体的特定性。舆论监督的对象是特定性的,仅限于公共事件范围,通常针对某一特定公共事件。

3、表现形式的公开性,即它表现为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的公开的、一致的看法或意见[1]。

(二)舆论监督司法的现状

200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的第九条规定,当法院发现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法院工作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一)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二)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报道严重失实或者恶意进行倾向性报道,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公正审判的;(三)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法官名誉,或者损害当事人名誉权等人格权,侵犯诉讼参与人的隐私和安全的;(四)接受一方当事人请托,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干扰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活动,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五)其他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司法公正的。《规定》的公布,并没有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欢迎和更多信赖,反倒引来许多疑虑。媒体和公众对该规定争议的焦点是言论自由的问题。尽管法律的原则是清楚的,法律的规定在字面上也是明确的,但如何在法律上界定新闻自由,如何妥当地处理实际案件,仍有很多值得思考、辩论、阐述和论证的地方[2]。

当前国内媒体等舆论监督活动突出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1、单一个案通过媒体报道往往轰动一时。现代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和便捷性,使公众对有关舆情信息所涉及社会问题的讨论的意愿更加强烈,表达渠道更加通畅,传播速度也更快。比如,2009年,以“躲猫猫”事件为肇始,网络频频爆出在一些监狱、看守所发生的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一时间引起舆论哗然。

2、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利益化。媒体大都以市场为导向,普遍意义上来讲,报道一些能够吸引公众注意力的热点社会问题,往往意味着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众多媒体不惜以一切手段吸引公众“眼球”、增加卖点,导致偏激舆论的产生。而偏激的舆论又会产生舆论审判司法的现象,影响司法独立,危害社会稳定,损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权威和民众的法律信仰。

3、主流媒体监督力度不够。虽然我国允许私人媒体设立经营,私人媒体在舆论监督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真正具有强大的思想感召力、全面引导公众舆论的主流媒体仍被严格控制在国有层面。主流媒体的监督范围仅限于中下层司法机关,对于有重大政治影响的报道,则是必须经过领导审查,严格把关的。此可见,我国新闻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并非如某些评论家所说的“媒体审判”“严重干涉司法独立”。

4、媒体与司法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从司法实践看,当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者面对强权高官,通过正常的司法渠道不能实现自己诉求的情况下,当事人越来越倾向于借助影响大、效率高的媒体来表达诉求,以争取社会舆论同情的方式试图左右法院的判决。然而,如果公众普遍对媒体抱有殷实的厚望和极大的期待,而对司法持怀疑态度,那么势必会影响司法的权威地位和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3]。

二、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一)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消极影响

在司法实践中,舆论监督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制约及运用不当,出现了干扰司法甚至影响司法公正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道德评判有失公正影响司法审判。舆论监督对具体案件往往以道德的标准来进行评判,而司法审判则要求司法人员以法律的标准来进行审判,二者评判标准不同,不是在所有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新闻媒体经常运用道德标准来评判某一热点案件,在司法机关尚未作出正确的处理之前,盲目地进行有主观倾向性的失真报道。当媒介体过度介入尚处于审理程序中的案件时,司法人员难以避免会受到新闻舆论的影响,从而最终会影响司法公正的施行。

2、媒体素质参差不齐侵害司法权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很多媒体往往对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的案件迅速介入、密切关注和连续报道,甚至在吸引公众“眼球”上大做文章,不恰当地进行一些带有个人倾向性评价的报道,过度渲染和激发公众的情绪。不仅影响了司法机关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而且无益于全社会达成法治共识[4]。

(二)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积极影响

1、舆论监督有利于促使司法过程的公开和透明。[5]媒体通过对司法机关查办的具体案件进行连续追踪报道,为普通大众评论司法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更多民众间接参与到了司法审判过程中,从而形成了有效的监督作用,大大降低了司法专断的可能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构建和谐社会。

2、舆论监督有利于监督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的职务行为。舆论监督具有传播快、来源广、影响面宽、公开性强等特点,是其他监督形式所不可比拟的[6]。在它的有效监督下,将促使司法人员更加严格地加强自我约束,谨言慎行,廉洁执法,文明办案。

3、舆论监督有利于实现司法审判的公正高效[6]。媒体的适时介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保证弱势群体得到法律保护。在媒体和舆论监督的情况下,司法人员能认真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规定,依法做出公正裁判。比如近几年的广州许霆案、北京李丽云案、湖北邓玉娇案、云南躲猫猫案及上海“钓鱼执法”事件,因网民、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广泛介入,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促使这些案件的审理和处理过程相对透明,有效地促进了审判的公正和高效。

4、舆论监督有利于推动司法改革和立法改革。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首家披露了孙志刚死亡的情况。当天上午就被新浪网等网站转载,随后,其他传统媒体跟进了此案的報道。一时间孙志刚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中央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开始从孙志刚案反思整个国家的收容制度。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全国各地的收容所纷纷摘牌,旧的收容遣送制度逐渐被救助管理制度所代替。

5、舆论监督有利于促进法制教育的完善。舆论监督所反映的大多是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和现象,在曝光和披露过程中公众学习到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增强了法治社会中人的主体观念、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对普及法律知识和提高全民的法治观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规制和均衡

随着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我们也需要对之加以正确引导,加强对舆论监督的规范和引导,以期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一)立法机关应该进一步完善新闻立法。

通过立法的途径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的预防、惩罚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明确限定新闻媒体的采访范围,以有效地平衡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合理规避冲突:

①根据《法官职业道德准则》的规定,法官为保持其中立公正的形象,可以允许其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②凡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影响社会稳定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公开的案件,都不应列入舆论监督范围;

③严格限制新闻媒体评论仍处于诉讼中的案件。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在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阶段,新闻媒体可以对案件进行报道,但是对案情发表的评论应当主要限于程序是否違法以及司法人员的办案作风上,而对于案件的实体问题则不应当发表任何评论,更不得发表具有倾向性的评论,对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施加压力。否则,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以及对不良后果的救济。

2、严格限制可能对司法公正造成负面影响的监督方式,如:

①臆想性报道。媒体应当根据事情发生的实际情况、案件的调查状况和自己客观的调查据实报道,不得混淆是非,混乱视听;

②有损司法人员人格的言论。媒体可以监督法官超越职务或者职务以外的行为,但不得随意评论司法人员的其他合法行为。

3、建立特殊监督渠道。

①法院应建立一条专门接受舆论监督的特殊监管渠道,使媒体可通过情况反映、建议书等形式,向法院了解司法活动的内容和反映存在的问题。最终由法院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调查、处理结果告知媒体和公众;

②建立法院新闻发布制度。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和诉讼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法院确定可以公开或应予公开的内容,定期适时地通过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发布司法活动的信息,以便使公众和媒体及时地了解事件的真相或诉讼的进展[7];

③法院应依法公开有关案卷和裁判文书,以供新闻媒体采访人员自由查阅;

④法院还应当提供法官违纪违法情况,以便新闻媒体正确报道,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4、涉及司法问题的报道须专业化。鉴于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媒体失实报道的部分原因在于不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素养,因而可令从事司法报道和监督的媒体聘请一些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司法运作过程的人才正确报道审判活动。

5、实施不当监督处罚措施。为了防止新闻监督被滥用,参考英美法系国家的做法,必须对新闻监督规范化、法制化。媒体有权利报道和评论庭审活动,但是如果报道失实,媒体应根据其情节和轻重程度承担有关的法律责任。

(二)司法机关应该进一步公开审判程序。法院判决的权威来自判决本身的合法性、公正性,而不是来自专横和独断。司法机关追求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和确保司法公正,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这与舆论对司法监督的目的是完全一致,毫不冲突的。人民法院应该继续主动提供审判工作、法院改革和队伍建设的资源,支持新闻界对司法机关的舆论监督。相信一个公开公平的审判程序会对民众的认知产生正面的引导作用,会消除群众的误解,消除人们对司法不公的担忧。

(三)媒体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注意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和隐私保护,不得对司法人员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不得故意捏造事实歪曲报道,不得分渲染炒作,加强职业伦理建设和行业自律[8]。

(四)民众应该提高媒介素质。普通民众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理性地看待社会事件,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不迷信媒体,不人云亦云,不对舆情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吴钰瑢.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关系初探[J].人民论坛,2010,(26).

[2]万润龙. 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J].文汇报,2009.12.

[3]侯键. 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J].中国法学,2003,(01).

[4]柯葛壮.舆论监督与司法权威[J].政治与法律,2004,(05).

[5]王雄,新闻舆论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2.

[6]甘朝端,杨凯.公开报道与公平审判的冲突与平衡[J].法律适用,2005(01).

[7]孙奇杰.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谈新闻媒体对法院审判工作的正确监督[J/OL].

[8]胡智锋,尹力等著.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0.

作者:刘智丹

上一篇:运行病历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医院整体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