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档案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在介绍当前艺术类高校美术档案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之上,分析美术档案的价值,并提出美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及信息化管理流程等方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当代艺术档案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当代艺术档案管理论文 篇1:

策展人的角色与定位探究

[摘要] 从探讨策展人的由来入手,以艺术展为例,剖析了策展人的现实窘状以及艺术展览的发展趋势,对艺术策展人的角色与定位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建立和完善当代艺术展览制度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策展人;角色;定位

一、策展人的诞生

“策展人”一词最早来自西方,英文中的“curator”有“展览策划人”之意。就初始的含义来看,所谓的“策展人”一般是指在美术馆或博物馆等非赢利性艺术机构的艺术展览活动中承担构想、组织、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员。

国际上,有很多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馆长都曾是策展界的先驱,例如,1929年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的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Barr)等。

美国学者布鲁斯·阿尔什那(Bruce Altshuler)在他的著作《展览中的前卫:20世纪新艺术》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创造者的策展人崛起”。

1969年,瑞士人哈罗德·塞曼(HaraldSzeemann)辞去了伯尔尼艺术馆馆长职务,宣布做独立策展人,并在纽约策划了“当态度变成形式”的展览。这可以看作是策展人诞生的标志。作为独立的策展人,塞曼也是多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

在中国,1979年的“星星美展”开辟了当代艺术展览的一种全新模式,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改变了展览的传统做法,一方面是强调民间、草根、边缘、反体制、前卫性的艺术身份与文化诉求;另一方面它也是成立群体、有自己的艺术主张或宣言,是有鲜明个性的群体独立举办的展览。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源于西方的独立策展人文化开始影响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一时期,中国策展人的实践也开始萌芽。

这其中,“85美术新潮”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它的出现,意味着汲取了西方现代主义养分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开始不满层层审批的传统的展览机制,走向求新求变的艺术自我的展览新路。

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一批以民间为主体的批评家在展览活动中开始吸引公众目光。

20世纪90年代初,“策展人”一词由台湾的陆蓉之女士翻译到中国。“策展人”开始有了明确的称谓。

这一时期,当代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或者独立策展人等一系列的概念被提起。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以批评家组成的委员会团体承担了展览的主要工作。其艺术主持人除了在学术方面发挥专长之外,在资金筹集与组织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客观上已具有策展人的作用。

1993年,“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分别在香港、台北、悉尼等地举办。以此为契机,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走进西方国家的画廊、美术馆、博物馆。因此,“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也被称为“中国策展人产生的标志”。

1996年,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的上海双年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这个最初由政府出资、美术馆策划的展览,从第三届开始实行了策展人制度。尽管从名称上来看,“展览负责人”、“艺术主持”、“策展人’有所不同,但可以说,在新世纪之初对艺术策展人的身份认同已经确立。

二、现象与窘状

进入21世纪,受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公众的社会生存状态及情感等问题开始引起策展人的高度关注。 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1895年建立)设立了中国国家馆。尽管由于“非典”的原因,以“造境”为主题的国家馆展览方案未能赴威尼斯得以实施(后经协商作为威尼斯双年展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广东美术馆展出),但是,与国际接轨的策展人工作在业内进一步得到了认同。

也是2003年,在北京的798及周边和宋庄等地,开始有艺术家、艺术机构陆续进驻。民间先锋艺术潮流涌起。伴随着上海双年展、宋庄艺术节、艺术北京博览会(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展会纷纷举办,邀请策展人和启用固定合作的策展人机制逐渐兴起,独立策展人受到市场的青睐。

2004年以来,艺术展览兴盛不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个周末,都有数十个与当代艺术相关的展览举办。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国会举办超过2000个大小不同的艺术展。策展俨然成为一个职业,策展人的话语权利与光环增多。

与此同时,在热闹纷繁的背后,当代中国的艺术展览市场也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乱象。有学者评价道:放眼望去,当下展览重演着千篇一律的格式和目的,有多少展览重复着“开始即结束”的窘态,又有多少展览习惯性的“学术搭台市场唱戏”,借学术之名而行利益之实。

究其原因,在当前艺术展览市场中,批评家、策展人、机构管理人甚至经纪人的身份互相重叠是中国策展人的普遍状况。

正如张晴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划人》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中国独立策展人形成的历史,就是独立策划人与企业家合作的历史。

学者贾方舟在论及“批评家、策展人与展览体制”问题时也坦言:中国策展人与企业家打交道的尴尬——为寻找资金而费尽心机,如何在投资方与艺术家之间协调、周旋。

的确,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作为策展人如果离开了销售或利益交换,很难有任何生活上的保障。这一点可能是生活与工作在一个有保障的福利国家的西方人所难以理解的。

然而,就此而言,策展人目前所处的这种窘状,它的危险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艺术展的趋势

全球来看,知名的艺术展览数不胜数。以双年展为例,迄今为止,就有超过200个,如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里昂双年展、惠特尼双年展、光州双年展、约翰内斯堡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等。

有名气的三年展有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亚太当代艺术展以及日本横滨艺术展等。德国卡塞尔文献大展为四年一次的大展。此外,像每年举办的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也是闻名遐迩。

从展览的样式看,包括综合展、主题展、专题展(图1)、无主题展等:类别有自刨展、引进展、交换展、征件展、巡回展等,不一而足。

从功用上来看,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展览,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典藏性、教育性、文献性。传统意义艺术展览的功能可概括为:收藏、展示、传播艺术作品及其相关叙述。

在跨界交流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当代艺术展览的趋势已悄然变化。它们或直面当下社会现实或文化艺术本身的问题,文化反思,通过视觉表达来启发观众:或体现一种视觉新潮、一种新生活方式。关注一种历史切片、某一社会学话题、某一视觉文化元素已成为某些艺术展会的新趋势。

当代艺术展会不断呈现的趋势还有:社区服务与教育,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艺术修养:面向世界、体现文化的主动性。

探索和展示国际艺术景象,重望日常生活,将日常注入新奇和独特的事物,坚持基于文化多样性、复杂性和互动性等艺术表达的多样性。

涉及持续的对话、交流和参与性创作。

成为一个研究、提供概念和美学议题的场所。

孕育知识项目的场所,反映当代最重要的艺术、文化、社会和政治议题并与之进行交流。艺术创作者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与公众进行直接的对话、交流。

进行各种形式和语言创作实验的实验室。

浓缩了测试改造新世界的模式的所有可能性的微小空间。

开启一个面向真实的、缤纷多彩的世界的新窗口。

强调社会学研究,呼应社会政治热点议题,实现艺术界与社会对话的平台。

多元文化和另类现代性议题。

关注新人,推出有创作潜力的艺术家。

民族特色,艺术个性,争取艺术话语权。

坚守价值观念,以“历史记忆”抵抗邪恶与遗忘。

城市现实生活共享律动的事件。树立和塑造城市乃至国家形象,谋求政治和经济的地位提升。

学术主题探讨:东方主义、种族问题、历史问题、阶级问题、性别问题、资源问题、城市研究、都市和媒体、“全球一本土性”探讨……

四、策展人角色

现实中,中国策展人的角色颇显特别。

批评家吕澎指出:中国似乎也没有决然独立的策展人,他们经常是在写作、帮工(学校或者艺术机构)中被要求成为策展人,但他们的很多策展工作都受着金钱(画廊经理)和权力(上司或者官员)的影响:……新世纪的中国策展人没有谁能够声称自己的工作具有乌托邦的纯粹性,他们总是在权力、金钱、学术以及朋友关系中寻求平衡。

在当下的艺术展览市场中,也有批评老指出在中国艺术的语境中充斥着各种“垃圾”展览,或许一些所谓的策展人就是这些垃圾的制造者。

的确,从执行层面来说,目前一些商业性的画廊流行“裸展”,亦即不需要聘请专门的策展人,而是由艺术家与画廊机构自己完成策展。

因而,独立策展人的生存变得特别艰难起来。在这种背景之下,策展人想独立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更加困难。

关于策展人的角色,还有很多比喻。

有人说,艺术家仿佛是策展人手中的“菜”,策展人是厨师的角色。

也有人说,艺术家像是电影中的演员,策展人更像是拍摄电影中的导演。需要对影片的整体把握(图2、3)。

也有将展览本身称作是策展人“创作”的一件“作品”。

以美术馆策展人角色承担为例。举办一个展览,策展人不仅需要撰写方案、联络各方,还必须挑选确认艺术家的作品、设计、搭建展览空间、布置展品、校对作品集、核对外文翻译、盘点展会流程、安排现场管理与服务、邀请观众、招募志愿者与导览。

此外,策展人还意味着要对展览总体上的质量、安全负责,对展览可能涉及到的物流、交通、营销、宣传以及知识产权问题、风险预警与防控等问题负责。

展览实践表明,策展人的角色承担还远不止这些。

策展人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自己那复杂的角色?独立策展人陈孝信有言:“策展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作为职业的策展人,恪守职业道德、自我约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负责,这是应该把握的美好品质。

从另一方面来说,策展人其实也是面对纷繁的历史、不断审视当代文化,对参展艺术家的创作进行分析,有时甚至需要对艺术家个人进行考察、思考、研究,最后通过所策划展览的主题、策展的理念和展览本身的艺术呈现,包括进行展览评论、出版画册等,呈现策展人对艺术、对历史、对文化的一种观点(图4)。

两次担任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 被称为“策展之父”的塞曼认为:策展人的身份有时也是混乱的,他有时还需要完成档案管理员、保管员、艺术品管理员、会计等不同领域的工作。但是,策展人必须懂得捍卫自己的身份。

五、策展人定位

塞曼给策展人的定位是:“策展人得头脑灵活。有时候是仆人,有时候是助手,有时候给艺术家们一些展出作品的建议。若是联展,策展人就是协调员。换成主题展,策展人就是发明家。但最要紧的还是对策展的人情和爱——甚至带上一点儿的痴迷。”

在当代艺术生态中,在有效的展览机制和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善建立的今天,一个称职的策展人必须有清晰的角色与定位。

(一)当代艺术语境的创造者

当代艺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显而易见,公众的审美取向与着眼点也发生着改变。多元化的审美趣味成为新常态。即便是艺术创作,由于艺术家的思想上的多元和多变,回避重大历史题材式的快餐艺术和浮躁状态显现。

语境需要构建。如何冷静地对待当代艺术语境的新变化,这考验着策展人的忧患心理与问题意识。策展人该如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展览可能引发的话题进行全新的阐释,生成新的时代意义,这是决定展览能否营造出一个有效的、新颖的艺术语境的问题(图5)。

(二)艺术作品意义的创造者

按照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的观点:“当传统的物质媒介被数字媒介取代后,艺术家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主体,艺术所奉献的对象将不再是静观与谛听的观众,而是积极参与恣意漫游的用户”。

展览所呈现的空间与技术手段在不停的更新换代。对于艺术展览而言,不同的展览语境、不同的视角阐释,同一件作品可以显现出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好的展览就像是一个可以不断延续的生命体,它能创造性地流溢出崭新的意义(图6)。

策展人一方面扮演了批评家的角色。另一方面,以展览为载体,策展人——作为作品意义的创造者在整个策展与执行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艺术和公众之间的联络员

曾担任费城美术馆馆长(1982-2008)的安妮·德·哈农库特有句精彩的话:“策展人应该是艺术和公众之间的联络员”。

对艺术痴迷是成为优秀策展人的先决条件。痴迷艺术的策展人他愿意与他人分享这种痴迷,他愿意帮助公众走进艺术,体验艺术的乐趣,感受艺术的力量、艺术的颠覆。

作为联络员的策展人通过展示空间,其实是营造了一个新的社交平台,这是一个开放的艺术场域,艺术家、收藏家、批评家以及社会公众能够在这个可供充分交流的平台上密切维系。

(四)学术形象与价值判断的塑造人

普尔曼在《展览实践手册》中全面地解剖了策展人的工作流程以及完整的展览链条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按照这些展览策划的“标准”去实施一个展览也许不会出现大的偏颇。不过,这只是作为策展人应该做到的基本“技术层面”要求。对于策展人的核心定位,普尔曼指出:

“以前策展人的工作比较简单,就是为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服务,现在的状况是,艺术家和作品要为策展人服务。”“展览不再作为一个导师向观众灌输任何知识或真理,而是不发一言地向观众袒露自身,听从审美直觉判断。”

在策划理念上,有质量的策划不仅是学术理念和观点的表达,也是文化态度和立场的呈现。更深一步,从学术层面来说,策展活动包含和体现了策展人对当代艺术的价值判断标准,乃至对艺术发展格局的一种整体认识。策展活动既是在提出问题,也是在回答问题,既是在梳理当代史、选择艺术家,也是在引导和影响当代史。

在当代艺术展览活动中,策展人的价值观念,通过有学术目的的策展活动,彰显出明确、清晰的艺术水准、文化意图,从而使展览不仅具有观赏性、艺术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负起了社会、文化责任。

未来的策展人和艺术家一样,要站在前沿和边缘处去工作,他要不断自我反思,拒绝自我重复。他必须在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下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兼容并包的当代立场,肩负起建设当代艺术展览制度的历史责任。

作者:许传宏

当代艺术档案管理论文 篇2:

艺术类高校美术档案的价值分析和信息化建设道路探析

摘  要:本文在介绍当前艺术类高校美术档案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之上,分析美术档案的价值,并提出美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及信息化管理流程等方面。

关键词:美术档案;艺术院校;信息化;档案管理

艺术院校的美术档案可以反映出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学科建设、科研等情况,而且可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材料。加强艺术院校美术档案的管理,推动其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美术档案也是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艺术类高校要进一步提升美术档案的管理水平,尤其是要推进信息化管理模式,紧跟时代步伐。

1 艺术类高校美术档案内涵及特点分析

对于档案,《档案学概论》曾经这样定义:档案指的是社会组织及个人在过往的社会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1]同时,国家在2008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其中第二条则这样定义高等学校档案:高等学校档案指的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2]基于上述两种界定,我们可以将高等院校美术档案表述为:高等院校美术档案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从事教学、科研等过程中所形成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片等载体的记录。美术档案在高等院校中属于一类比较特别的档案,其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档案材料和收藏的各种档案,以纸质档案为主。因为艺术院校的美术档案很多都是由学生的作品直接构成,社会上往往都将美术档案作为评价和参考学生作品的工具,所以越来越受美术界和艺术教育界的重视。

高等院校美术档案比较独特,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独特性。高等院校美术档案很多都是和美术专业相关的,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美术档案的形成过程中,融入了更多个人的艺术手法和艺术修养,从而形成了更加独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美术档案。二是形式的多样性。美术学科本身在专业设置上就具有多样性,而且每个专业又包含很多方向。比如说绘画专业就包含了油画、国画等多个方向,所以形成的美术档案也自然是形式多样的。同时,美术档案除了比较直观的纸质美术作品之外,还包括一些实物、影像档案等,比如说工艺美术作品、美术馆馆藏工艺品等,以及形式多样的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三是美术档案的公开性。高等院校美术档案绝大多数来自于师生的创作,而这些作品只有被公开欣赏,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审美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在界定了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美术档案不像其他档案涉及到密级限制,更容易被人们接触和开发利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

2 艺术类高校美术档案的价值分析

高等院校美术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档案形式,它既有普通档案的特点,同时又有自身的独特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美育价值。

高等院校美术档案的使用价值主要是由档案本身丰富的知识和美术教育实践的需要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艺术价值是美术档案最为独特的价值体现。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源于创作人员的精心创作,而且融入了个人的思考、技巧等,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带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美术档案艺术价值的高低是由美术作品质量所决定的,就像知名品牌一样,知名美术家的作品,艺术价值会更高。[3]

美术档案是一种重要档案,而艺术高校的美术档案的教育功能同样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因为美术档案独特的艺术性,所以还赋予了美术档案独特的美育价值。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将学生去追求人生情趣作为目标的一种教育。[4]而“艺术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5]艺术高校美术档案是学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积累,所以其美育价值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

美术档案作为人类艺术文明的载体,是传播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是对艺术文化生命的延续。艺术类高校美术档案记载了学生发展的历史,也反映了学校各个时期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情况。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积累的美术档案会在学校后续的管理、教学以及科研等工作中被借鉴和发展,成为艺术类高校开展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重要史料,故而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3 艺术类高校美术档案信息化建设道路

当前已经是信息化社会,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档案的信息化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档案局于2002年正式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高校要重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则是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实施规范管理,从而最终达到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6]美术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一部分,而美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则同样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美术档案的收录来看,因为传统的电子软件的容量有限,所以导致一些美术档案资源没有被收录。这不仅是档案管理的缺失,同时也会导致美术文化的缺失。从美术档案的查询以及开发利用方面来看,传统的美术档案从数据上更多只能表现出归档的时间以及库存数量方面的内容,学生无法从美术档案中满足自我分析和认知的需求,而教师也无法从美术档案中实现查询评价的需求。[7]在信息化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艺术类高校必须要加强美术档案信息化建设。

3.1 加強美术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艺术类高校要加强对美术档案的管理,首先就是要加大对学术美术馆的硬件设施的投入,为美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美术馆信息化建设涉及到计算机、数据库系统、服务器等多个方面,这包含了整个美术馆的信息化的硬件平台以及网络体系。随着硬件设施的应用,美术档案的信息化程度必然显著提高。而软件的投入则使美术馆对美术档案的管理更加智能化。这不仅提升了美术档案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确保了美术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通过加大对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可以构建档案管理枢纽系统,使美术档案的管理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也使其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8]

3.2 建立健全美术档案管理制度。艺术类高校可以尝试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应用到美术档案管理中,这就为美术档案数字化建设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推进美术档案资源信息化发展,这是前提和保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该建立健全美术档案管理机制,为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确保艺术高校美术馆各种美术档案更齐全,也更加真实、有效。借助健全的制度可以约束美术档案的日常工作,并且可以不断丰富艺术类高校美术馆中档案资源。

3.3 构建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流程,美术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业务流程,这是管理前提。具体来说,可以构建以下管理流程:首先应该充分利用美术馆服务中心的优势,构建数字档案收集平台,以便进一步对相关美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完成了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后,要对美术资源进行鉴定,其次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对各种视频、图像以及文字资料进行分类;再次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美术档案进行加工,并存储信息化档案;最后则是对信息化档案进行分类,并划定相应的管理权限,依托相应的管理平台实现对其管理。在确定了具体的管理程序以后,还需要建立网络和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系统,并重视日常对美术档案资源的保护和维护。同时,还要在日常的维护过程中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尤其是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继而构建起完整的美术档案服务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师生及社会人士的需求。

4 结语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美术档案无论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还是为学术研究服务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美术档案作为承载美术知识和美术文化的载体,发展到现在,已经不能单纯地停留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档案的态度和操作手法层面了,而是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让艺术类高校师生对其有更为开放的思想和认知。同时,美术档案属于艺术档案的一类,而艺术的升华则需要打破原有知识结构的禁锢,人们对美术档案的认识要实现精神的自由解放。[9]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被写进历史,美术档案无疑是记录艺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历史线索。因此,美术档案的价值会更加凸显。对艺术类高校来说,应该重视美术档案馆的建设,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并要建立对美术档案管理制度和信息化管理程序,从而提升美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美术档案在历史传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Z].2008.8.

[3]狄岱岳,黄红霞.以利用和服务为导向管理高校美术院系教学档案[J].文教资料,2013(13).

[4]陶宏.大学美育:迟迟没有走出的三个误区[N].中国美术报,2018-12-2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Z]2002.7.

[6]中国档案学会档案自动化管理技术委员会.中国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EB/OL].[2013-01-25].http://Rww.idangan.com/Achievement info.asp?id=273.

[7]温强.创意美术电子档案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档案,2017(5):87.

[8]柏樺.中国国家当代艺术档案西安美术馆中心成立[J].现代企业,2016(12):76.

[9]封帆.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当代艺术数据库”建设为例[J].档案管理,2015(3):39.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来稿日期:2019-12-12)

作者:赵海亭

当代艺术档案管理论文 篇3: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摘 要:民间文学作为国家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虽然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却逐渐被大众淡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正面临着消亡的境况。本文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价值着手,通过对其保护现状及建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保护、传承文化资源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1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群众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文学,包括传说、神话、史诗、长诗、故事、谚语、谜语、歌谣等八类,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也侧面反映出当时民间广大劳动人民高尚的教养和文化[2 ]。

1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1.1 历史价值

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口传的历史,能够传递出当时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记载着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所特有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等,人们可以从民间文学中窥见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3 ]。其中有很多都表现了民众对历史事件及人物的看法,这些通常都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历史的本质,尤其是关于劳动人民的斗争史,能够避免因统治阶级的历史学家故意隐瞒、改编而导致的史实失真,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1.2 文化价值

民间文学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及文明成果,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为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民间文学作为社会群众共同努力的文化结晶,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古代人民的文化水平,其文化价值十分值得我们去研究与传承。

1.3 传承价值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平民百姓创作,加以文学色彩渲染而口头流传于世的文学,它是对古代社会境况的切实体现,许多传说、神话等都传达出当时百姓的真实想法与精神。比如古代四大凄美爱情故事,不仅体现了对真挚爱情的崇高敬意,还侧面反映出百姓对封建社会繁重奴役、包办婚姻、门第歧视、人性束缚等方面的不满,同时歌颂了反封建、反恶势力的勇敢精神以及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向往。这些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十分具有傳承价值,对保持国家的凝聚力以及社会思潮健康的发展方向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4 经济价值

民间文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价值一般无法直接展现,而是由其文化价值来显现,并且其经济价值与其文化价值呈正相关,文化价值越高,其经济价值也就越高[4 ]。

1.5 艺术价值

民间文学附着在载体上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是推动人类审美研究进步的重要资源。民间文学以著作、表演、手工艺品等形式流传于世,不仅有收藏与传承文化的价值,其艺术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通过民间文学衍生出的作品可以直观形象地体现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风俗人情、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艺术创造力等,为当代艺术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现状

2.1 我国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现状

伴随着“世界记忆工程”的发起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发布实施,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继重视起来,相较而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通过国民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基本都集中保存在各级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研究单位,其中一部分是申遗过程中的前期资料以及早期馆藏中与其相关的资料。近些年我国还发布了诸多关于利用建档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社会各界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文学类给予了一定的关注,这不仅体现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的地位,还说明了目前我国已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予了进一步的重视。

在档案数字化方面,我国建设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其中民间文学类收录了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该数字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公众可以按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省级地区、公布所属批次或项目名称,对民间文学进行搜索。搜索结果不仅有对该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简介,还将其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现状进行简单介绍。页面下方也会呈现出当前最新的相关学术文章与政策。虽然网站仅成立一周年,但页面做工精美,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建设十分用心。尽管如此,其网站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该网站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仅是文字、图片介绍,影像、音频等其他形式的介绍较少。以影像、音频等多媒体形式为载体,往往更能生动、立体地让公众了解民间文学,更能使公众直观地感受到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价值。如今科技飞速进步,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数字化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以文字、图片对其进行描述,而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其进行三维立体还原,让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

综上所述,虽然通过我国政府和人民长期的共同奋斗,在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发展趋势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但总体来说工作中还存在有待提高之处,尤其是档案数字化领域仍有很多问题和不足的地方需要解决完善。

2.2 “孟姜女传说”建档保护现状

“孟姜女传说”讲述的是孟姜女因丈夫范喜良修筑长城劳累身亡而哭塌长城的凄美爱情故事,抒发了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也真实地反映出古代劳役工作的繁重。它与“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凄美爱情故事[5 ]。作为我国流传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春秋左氏传》《礼记·檀弓》《孟子》《列女传》等古籍中均有记载[6 ]。两千多年来,孟姜女传说被人们口耳相承,戏曲、歌曲、歌舞剧等当代艺术对其创造亦是层出不穷。由于孟姜女庙、孟姜女坟等的建立,各地方志与碑刻的叙述也日渐增多,各地戏剧、曲稿等俗文学中也频繁出现。

尽管“孟姜女传说”流传已久,但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诸多版本,不仅影响了“孟姜女传说”的传承,也导致其建档保护工作中出现了如下问题:

2.2.1 公众保护意识不足。如今时尚文娱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热情逐渐丧失。曾经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民间文学如今鲜有人知,十分缺乏对此类档案的保护意识。经调查访问,当代上班族已经几乎不会关注孟姜女传说等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对于孟姜女传说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学生时代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幼时去名胜古迹的感受。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学生,通过学校组织、家庭组织等渠道,虽然到孟姜女庙等地参观,但对其完整的故事以及其重要程度仍然一知半解,甚至只是单纯地去游玩,并未对其衍生的文化做进一步的探究。

2.2.2 档案分布较分散。“孟姜女传说”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单位有山东省淄博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湖南省津市市、山东省莒县、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不同地区流传着不同版本的内容,各申报单位所在地档案馆收录的资料均以本地版本为主,几乎不涵盖其他地区版本的相关资料。这不仅不利于利用者对“孟姜女传说”资料的掌握,还严重影响了“孟姜女传说”档案收录的完整性。

2.2.3 专业人员技能不足。“孟姜女传说”的建档保护工作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计算机等多个领域,但在建档保护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许多工作人员为兼职人员,其中多数对档案工作不了解,甚至有些人无法完整地讲述出“孟姜女传说”整个故事内容,缺乏专业知识,对所管这个项目档案内容了解不透彻。专业人员技能不足,不僅无法使档案得到科学的管理,还会导致建档保护工作中出现收集不全面、归档不恰当、保护不到位等问题。

2.2.4 档案数字化落实不充分。在“孟姜女传说”档案数字化方面,笔者也做了如下调查。在登录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网站后,笔者发现最新的新闻动态也已经是2018年6月,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在当地并未得到重视,而且网站虽已建立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营。除此之外,网站的首页虽然分出政策法规、新闻动态、保护名录、传承人、申报指南、视频赏析等板块,但每个板块点击进入都会显示“您请求的文件不存在”,其首页下方的短片也无法打开。不仅如此,网站也没有设置搜索栏,这使公众无法直接检索到自己所需资料,大大降低了便捷性。虽然存在“孟姜女传说”官方的数字化档案,但无法看到其具体内容,无法给民众带来实质性的传承保护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3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策略

通过以上对“孟姜女传说”保护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以及档案数字化工作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且具有独特性,要想构建适用于所有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保护体系难度较大。笔者试以“孟姜女传说”这一具体案例为出发点,提出以下适用于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的策略建议。

3.1 国家应加强宏观把控

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针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政策仍然稀少。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工作有共通之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独特性、地域性等特点也使得这些保护工作具体落实起来存在许多困难。在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数字化的工作上,我国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字档案馆、博物馆的建立存在大量漏洞,同时也十分缺乏政策性文件。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有关方面应该出台实施针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的相关政策,并且针对地域差异给出因地制宜的策略,承担起应有的导向责任。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方面,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应加大投入、出台相关政策,并严格监管各地实施情况,强调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不仅仅是收录文字、图片,对音、视频等形式的也要予以数字化保存,使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

3.2 地方政府应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有诸多地区出现“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这种过度重视经济价值开发的状况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伤害[7 ]。我国地方政府应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保护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并且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调整,适当地对其进行开发。档案部门应联合网络信息管理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专题小组,具体项目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实施不同的建档保护方案、档案数字化方案,有效加以推进。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建档保护,不单是档案部门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而应该由档案领域、计算机科技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合力组织实施。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政府应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如今电子行业飞速发展,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将其运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当中,使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最大化。地方政府还应培养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了解且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技术的综合性档案管理人才,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的建设与运营得到更高效的推进,并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将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音、视频等多种载体形式进行数字化保存,使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以更为生动、形象、立体的方式长久保存和呈现。

3.3 应培养公众的档案保护意识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虽然以诸多形式载体呈现,但其主要传承渠道仍然是口耳相传,它的传承人就是人民群众。因此人们群众的主动学习传承,参与做好建档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外来文化与时尚文娱的双重冲击,公众应自觉增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充分利用当代科技手段获取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积极为档案收集工作做贡献,营造全民参与建档工作的氛围。社会机构、学校、家长应该响应政府号召,加强对未成年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传授,通过网站搜索、影视作品赏析、名胜古迹实地参观等渠道,建立其保护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培养其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民间文学相关的戏曲工作者、影视工作者也应发挥自身优势,为做好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出一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目前属于我国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平民大众日积月累的文化结晶,各地各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发展,促成了当下丰富多样的学术成果,我们应采取并落实好相关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推进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滕春娥.社会记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6]陈淑娇,白秀轩.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夏三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以女书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4]杨雯,雷晓蓉,刘婉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档案化保护[J].机电兵船档案,2018.

[5]孙婷婷.从牛郎织女传说的建档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J].山东档案,2017.

[7]莫灿.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研究[J].档案管理,2020.

作者简介:王红蕾,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作者:王红蕾

上一篇:电力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下一篇: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