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建设论文

2022-04-15

[摘要]依法治国背景下如何深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作风建设的水平。[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党的作风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党的作风建设论文 篇1:

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摘要: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下简称:两大建设)需要营造出一定的舆论环境,而信息化平台则能为此提供信息释放;两大建设需要建立起必要的监督机制,而信息化平台便能为此提供便捷的监督渠道。增强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是两大建设内在要求的核心要义。其中,时效性是两大建设的出发点,实效性则是两大建设的落脚点。从而,以上两个方面也成为了新形式下高校党风廉正建设的路径指向。

关键词:高校;党风廉正建设;信息化;新形式

从目前的文献论述来看,对于高校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似乎涉及的不多,其更多的聚焦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难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手段履行着上述两大建设的目的,但在本质层面仍需深刻把握两大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信息化平台在高校系统中的广泛搭建,如何借助这一平台来进行两大建设便成为笔者关注的问题。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可归因于几点原因:第一,两大建设需要营造出一定的舆论环境,而信息化平台则能为此提供信息释放;第二,两大建设需要建立起必要的监督机制,而信息化平台便能为此提供便捷的监督渠道。如此等等都表明,新形式下高校应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两大建设。

本文首先对两大建设的内在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信息化的功能定位。最终,给出加强两大建设的路径。

一、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要求

尽管两大建设分别指向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领域,但其建设的目的仍在于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增强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是两大建设内在要求的核心要义。其中,时效性是两大建设的出发点,实效性则是两大建设的落脚点。从而,两大建设的内在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1.时效性方面。党在作风上的表现直接由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呈现出来,或者说,是由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党员同志的工作作风体现出来。这样一来,便可以将内在要求时效性方面具体为:第一,及时掌握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对自身工作方式给予针对性的调整;第二,及时了解高校职工的思想动态,在对他们合理利益诉求给予解决的同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由此可见,时效性突出了及时和有效这两个要点,这也是高校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所缺失的。从现实角度来看,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缺少一种主观能动性,往往依赖于顶层对此项工作的推动。

2.实效性方面。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实效性是其建设的落脚点。具体而言,“落地”的工作作风表明,党的作风建设应紧密围绕着解决现实问题来展开。从高校目前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来看,包括:人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质量提升,以及一系列关乎职工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改善的问题。似乎这些问题与党风建设无关,实则不然,在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制的高校组织原则下,上述实际问题的落实都依赖于党委成员的集体决策,这就直接决定党风建设的实效性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高校在党风建设方面仍聚焦于各级党组成员工作方式的优化,认为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接地气”的工作方式便是党风建设的最终目的。由上可知,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二)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在要求

1.时效性方面。高校仍然面临着防腐倡廉建设,这不仅由高校作为国家单位的身份属性决定,也是当前实际暴露出的问题使然。那么,如何理解其在时效性方面的内在要求呢。同党风建设中的时效性相似,仍突出對新情况、新问题的掌握,并针对性的调整自己的建设方式。现实告诉我们,随着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大力推进,以及在惩戒措施上对腐败行为所建立的高压态势,当前的腐败问题已从明处逐步转向到了暗处。这就表明,以前可以在群众监督下的防腐机制,在目前却因群众发现不了而陷入监督缺位的境地。面对这一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反腐倡廉建设便需要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上下工夫。

2.实效性方面。简单来说实效性就在于反腐倡廉建设应能切实改观高校中的诸多不正常现象。所谓“不正常现象”,可以理解为管理层或明或暗的道德失范问题。从近年来报刊媒体所发布的高校腐败问题可知,其主要在招生、基础建设、设备采购等领域出现,这也为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带来了难度。即,这些事项远离高校职工的视线,职工们不清楚也不可能了解其中的具体细节。这就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廉正建设提出的课题,也同时提供了切入点。

二、内在要求指向下的信息化功能定位

在时效性和实效性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两大建设的内在要求。不难知晓,该内在要求便构成了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两大建设的原则导向。作为一种新事物,信息化条件下如何适应该内在要求展开建设呢。笔者认为,此时还须就信息化的功能定位进行认识。

具体而言,信息化的功能定位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宣传功能

上文已经提到,增进两大建设的效果需要建构起一定的舆论氛围。从高校组织的特征来看,这种舆论氛围可以作为组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化平台之所以能够承担起这项功能,可从这样几个方面看出:第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高校职工乃至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关信息;第二,随着人们对信息了解途径的改变,信息化网络成为了高校职工和学生获取有关信息的主要来源。第三,网络技术所提供的视频播放和图片展览等功能,能直观的给高校人群带来思想和视觉冲击。正是基于这三点考虑,信息化平台应提出自身的宣传功能。

(二)交流功能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和防腐倡廉建设不仅体现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还内含有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意味。因此,若要将这两大建设深入人心,并能推动高校职工普遍参与到督促、监督等活动中来,便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所提供的交流功能。交流功能的释放不仅可以采取一问一答,也可以采取在线互动模式。为了增强交流功能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笔者建议:应将高校各部门负责人和党群负责人的电子邮箱向全校公布,以此使他们及时获得涉及两大建设的第一手信息。在条件成熟之后,还可以考虑建立在线交流机制。

(三)监督功能

监督功能应该是信息化平台所提供的实质性功能。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即“声誉约束机制”。声誉约束机制是指,通过舆论监督并对当事人构成社会舆论压力,迫使其不敢、不愿实施背离组织规范的行为。声誉约束机制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第一,组织结构具有封闭性;第二,当事人的失范行为能及时在组织范围内传播。由此不难看出,高校组织特征能够满足封闭性的要求,而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则满足了及时传播要求。这样一来,在强大的舆论监督攻势下,自然就能促进两大建设的开展。

(四)公示功能

上文在防腐倡廉的实效性方面指出,当前因广大职工无法获知学校各项事业在发展中的具体细节,因此就无从对各事项的规范与否进行监督。同时,这也背离了党历来所要求的接受群众监督的要求。包括:招生、人员招聘、人员提拔、基础建设、设施购买等领域,都易滋生腐败行为。为此,借助高校内部网络系统或者其它途径,将上述各事项的前因后果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公示,并结合上面的监督功能,便能在现有情况下增强两大建设的实效性。

三、功能导向下加强建设的路径探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聯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治、严肃纪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为此结合上文所述,功能导向下加强两大建设的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

(一)信息化建设下的舆论氛围构建

高校范围内关于两大建设的舆论氛围构建,不仅是组织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党风廉正建设构筑起强大的高压态势。与设计惩戒措施不同,构建舆论氛围的初衷在于将诸多失范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对学校负责、对当事人负责,也同样是对全体职工和学生负责。在具体的构建中可以围绕着这样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组织高校中层以上干部通过网络观看涉及防腐倡廉的记录片,并要求他们写出观后体会;第二,借助警示教育的开展,各部门负责人将自己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安排提交到网络并向全体职工发布。这样一来,这种舆论氛围就在全校职工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了。

(二)信息化建设下的交流模式构建

这种交流模式可以借助电子邮件,也可以通过在线互动展开。为了确保不影响部门负责人和党群责任人的正常工作,学校可以规定周五下午作为在线接待时间,而电子邮件的接收和处理则不做时间要求。通过这种形式,便能提升两大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在交流过程中,负责人应给予职工或学生的提问、诉求以明确答复,部分事项应及时向上级反映。从当前所反映的事项中包括:职工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以及学生方面的收费问题等,应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反馈。不难看出,惟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使得高校党风廉正建设获得生命力。

(三)信息化建设下的监督机制构建

高校在长期的运转过程中形成了“报喜不报忧”的行为惯性;或者是在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作用下,往往将诸多失范事件在组织内部处理,结果广大职工对前因后果却毫不知晓。不难理解,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若不加区别的都以这种方式对待,将强化当事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同时削弱了舆论监督的效果。因此,高校应建设内部网络系统,或者职工可通过帐号进入内部系统,在此平台上建立公开的事件通报制度。笔者认为,只有将党风廉正建设与广大职工的参与相结合,才能使高校各级党组织在自我监督和第三方监督下永保先进性。

(四)信息化建设下的发布公示构建

关于信息化建设下的发布公示现状,从形式上看在各高校都做的较为不错。这里笔者还应强调,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突出其中的细节。如,在设备采购事项中,很多高校只是公布了前期竞标单位人选以及后期中标单位,却未能披露招标过程中的具体选择理由。这就使得腐败现象可能在暗中滋生,却通过合法的程序掩盖了其中的失范行为。当然,职工也无从知晓更谈不上监督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文章围绕着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内在要求,结合笔者工作体会进行了阐述。

四、小结

增强建设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是两大建设内在要求的核心要义。其中,时效性是两大建设的出发点,实效性则是两大建设的落脚点。从而,以上两个方面也成为了新形式下高校党风廉正建设的路径指向。具体而言,在两大建设的实施路径应围绕着:信息化建设下的舆论氛围构建;信息化建设下的交流模式构建;信息化建设下的监督机制构建;信息化建设下的发布公示构建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孙友山.企业加强党风廉正建设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 息,2011,(7).

[2]魏秀芹.论会计监督在党风廉正建设中的作用[J].现代 商贸工业,2009,(9).

[3]葛征宇.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中 国电力教育,2010,(12).

[4]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 论导报,2010,(12).

[责任编辑:赵兴宇]

作者:夏宇尘

党的作风建设论文 篇2: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

[摘要]依法治国背景下如何深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作风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治国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方面的重要论述,要认真领会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搞好党的作风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对于我们完善和巩固共产党的作风建设具有深刻意义和启示,也对我们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认真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如何在依法治国背景下增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深入把握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搞好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从严治党、依法治国,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必要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作用,真正实现依法治党。

(一)坚持依法治党,实现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久坚持。习近平同志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因此,实现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很有必要,这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常态”。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优良作风得到弘扬,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党的作风建设长期性、规范性、制度化问题。党的作风建设重在落实,难在坚持,党的作风建设不应该是“走过场”,整顿党的作风需要长期抓。此外,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作风建设方面的经验,但是我们缺乏明确的制度,我们必须通过一种有效的制度来充分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强制性、约束性的优势,不会因个人意志的影响而终止。因此,我们必须让党的作风建设成为一种长期性、持久性的制度,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连续性、稳定性、强制性。

坚持依法治党,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按照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全面规范自身的言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做到勤政廉洁、遵守法律、依法律己,实实在在为民服务,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党的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依规治党,健全和落实党的作风建设的规章条例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实现党的作风建设的具体化、规范化,明确党的作风建设的标准,要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各项规章条例、具体制度。

有了规章条例,党员、干部的行为表现就能得到规范。规章细则具有细致性、明确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便于在实践中践行。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的规章条例,必须大力研究、细化其细则,增强党的作风建设规章条例的全面性、具体性,进一步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处罚条例,使党的作风建设的各项规章条例更好地为党的作风建设服务。

党的作风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管理制度。首先,要健全党内组织制度,发扬民主集中制,杜绝“拉帮结派”、搞“一言堂”等破坏党组织生活的行为;其次,要健全党内工作制度,增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善党的工作,坚持依法办事,提升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再次,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党员干部队伍作风管理制度,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保持优良的作风,强化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提高党的建设水平;最后,要健全对党的作风建设的监督制度,监督制度能使党的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并且及时查缺补漏。

制定了好的规章制度,如果不将其落实到位,很难发挥这些规章条例的作用。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党的作风建设的规章条例整顿党的作风。

二、当前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作风建设需要整顿的作风问题有很多,其中最亟需整顿的典型问题是党中央再三强调的“四风”问题。解决好“四风”问题,是搞好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一环。此外,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等一些具体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作风建设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

(一)“四风”问题是党的作风问题的典型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党风体现了一个政党的精神风貌,党风连带着着政风,影响着社会风气,党风也深深地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整治党内的不良风气,形成良好的党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目前党内“四风”问题严重。“四风”主要指的是目前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一部分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逐渐脱离人民群众,贪图荣华富贵,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不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四风”问题及其现象,带来一系列的贪污腐败问题,严重脱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果不整治好“四风”问题,会严重影响党的生命力,阻碍党的事业的发展进步。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二)党的各项具体作风需要整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各个方面来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工作。开展党的作风建设工作,必须搞好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深入分析这些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党的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丧失理想信念、精神懈怠等。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思想观念涌入国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影响了社会风气。一部分党员干部面对各种诱惑,不能保持自律,没有保持清醒的认识,丧失了自我,出现了精神懈怠,工作不积极,严重脱离群众,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只想着升官发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和接受党,才能深刻领悟党的性质和宗旨。

党的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弄虚作假,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工作没有责任心。一些党员干部自由懒散,不能够认真干好本职工作,没有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办事没有效率。有的党员干部喜欢当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热衷于搞各种形式,讲排场,不去深入群众搞调研。还有的党员干部利用工作职权谋取私利,使得官场成为交易名利的场所。

党的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作风腐化堕落,私生活混乱,追求奢靡生活,放纵亲属朋友。一部分党员干部在生活中不能坚持自律,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一味寻求物质上的享受,挥金如土,不能抵御各种诱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很严重。还有的领导干部不能管好自己的子女和配偶等亲属朋友,放纵自己的亲属收取贿赂,放纵自己的朋友打着自己的旗号谋取不义之财。

三、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们必须提高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采取诸多重要措施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形成优良的党风。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用制度管人管事,运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工作。

中共十八大提出“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明确将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确立为一种制度,有利于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要从多方面完善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健全党的作风建设监督机制,完善建立对党员作风的评价考核制度,健全党的作风建设惩处机制。

(二)宣传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党拥有诸多优良作风,我们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传统,让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党的理念和价值,促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作风。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根实践,深入了解民生疾苦,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发扬艰苦朴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党的优良作风内化到党员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三)开展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对党员的作风教育

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了反腐倡廉建设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党的作风得到了极大地整顿,严肃了党内纪律。

增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重视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教育。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作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检查自身存在的作风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作风。

搞好党的作风建设研究需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具体情况来进行研究。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作风建设的水平。针对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化程度,完善党的作风建设的规章条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传统,开展党的作风教育实践活动等。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2013.

[2]本书编写组.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作者:马倩

党的作风建设论文 篇3: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研究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立足当前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从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的重要意义,新时期推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存在的問题,从严治党下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从严治党;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与高校改革发展密切相关,关系着新时期高校有序发展的前途和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的建设理论提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这一战略思想对于高校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实现全面依法治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须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意识,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从而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有序健康发展。

一、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

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高等院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措施,对提升高校治党管党能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大部分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廉政风险,高校作风建设也面临空前未有的严峻挑战。高校建立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对于激励高校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克服改革发展中的艰难险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高校党员干部的综合素养、发挥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作用,提高师生党员服务学校发展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形成高素质专业化、高效务实的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提升高校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是加强高校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是指高校党的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形态,集中表现在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学风教风和生活作风等多方面。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要结合实际、突出特点,加强领导班子和师生党员的思想作风建设,联系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努力优化办学理念、更新工作方式,推动高校更快更好的发展。以党风促三风,运用良好的党风推进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从而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将党的建设与高校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全过程相结合,使大学真正成为科教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三)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是促进校园文化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是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决定力量,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与学校文化发展方向存在着密切联系。党员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对促进学校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学校秩序的良好运作和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进高校党员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工作理念,是促进校园文化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新时期推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作风建设上尚未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高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要任务是强化思想作风建设,教育管理好党员领导干部。但部分高等院校的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消极懈怠,墨守成规,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奋发图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因循守旧、教条主义、等靠要思想盛行;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薄,核心价值观偏离,缺乏较强的政治判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工作上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支部尚未建立健全党员培养机制,对入党积极分子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部分师生入党动机不纯和思想作风不端,党员队伍质量层次不齐,思想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二)学风建设上仍缺乏良好的学风导向机制

当前,部分高校尚未形成良好的学风导向机制,还未真正将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情况和党性修养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关键依据,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和教师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浅薄,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等内容的深入了解,党员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充足,党性意识不足。高校应建立良好的学风导向机制,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师生党员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党的廉政作风和党的纪律条例教育,增强党员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

(三)工作作风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党的工作作风建设,是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的关键。但许多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结果,做表面工作,办虚假活动,未将实事求是和改革创新紧密相结合;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存在明显的自由倾向和片面主义,做事独断专制、脱离实际,经验主义盛行。一些高校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脱离师生群众,忽略群众真正需求,不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不作为不担当,工作中缺乏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没有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四)作风考核监督体系亟待健全

高校党的作风考核体系,对高校党员干部的思想信念和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健全并运用考核监督体系能够增强高校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实时纠正党员领导干部日常工作中的作风问题。当前,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作风建设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不科学,考核对象范围狭窄,考核方法不全面,考核内容重点不突出,考核结果不被重视,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相分离,考核数据存在水分,从而影响考核最终结果的权威性和被认可度,也难以树立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从严治党背景下建立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机制的策略

(一)构建学习教育机制

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机制,建立院、校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党的理论学习中发挥中心组学习的引领作用。围绕学校和院系中心工作,丰富党员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健全长效的学习机制,提高师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各项党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运用主题党课、专题报告、理论宣讲、支部研讨等方式,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抓好学习教育,增强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学风、促进校风,构建党的作风建设的学习教育机制,实现高等院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推进新时代双一流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二)完善制度制约机制

完善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的制约机制,是树立高校党的良好形象、促进学校改革发展,实现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重要保障。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制约机制,将外在保障与内在动力相结合,使高校党组织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在群众有效监督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师生党员能够主动自愿的参与党内各项工作和活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制度上建立明确的要求和原则,坚持制度建党,实现制度管党,使高等院校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党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党建活动,同时达到自我提升、自我净化和自我完善。

(三)建立监督管理机制

健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民主監督机制,要集中高校党的监督力量,改进党的监督方式,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动态管理机制,完善测评制度和评价反馈机制。采用校党委和院系基层党支部自查、师生党员评查、实地考察、群众反馈等多种方式,集中排查出问题突出、工作不力及师生意见较大的党员领导干部,针对具体问题展开专项整治工作,使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作风不断优化,推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同时,要加强师生党员和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确保他们履行监督权力,使党内监督、教代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结合,促进党的作风建设实现常态化。

(四)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员干部的作风考核,对于客观公正的选拔干部,培养党性强、素质高、作风正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健全高校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考核奖罚机制,运用党内考核程序和方法,通过对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作风等方面进行考察评价,有效利用且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加强领导干部管理、选拔任用优质人才、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从而切实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内在动力,增强其在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中的积极主动性,努力将思想信念和行为方式引领到高校科学发展的道路中。

健全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是推进高校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强高校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等院校要坚持依法治校、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组织领导,不断推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科学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颜奇英,夏侃.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下构建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案例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2]张峥嵘,杨龙波.高校党的优良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J].党团建设,2012(08).

[3]吴明华,邬敏懿.健全高校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常态化运行机制[J].党政论坛,2016(04).

[4]任鹏.新时期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

作者:魏语婷

上一篇:德育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优化地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