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型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17

重庆市渝北区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渝北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2017(农社)54资助摘要:本文厘清了休闲农业以及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指出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的意义所在,由此提出开发生产型观光农业、休闲型观光农业、科技型观光农业三种模式,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城郊型农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郊型农业技术论文 篇1:

城郊设施农业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

[摘要]通过近年来城郊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城郊高效设施农业的具体措施,从而促进城郊现代高效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城郊;设施农业;问题与建议

一、城郊设施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现状

设施农业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长空间内,获得最高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近几年来,我国正将设施农业这样一种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推广到城郊范围内,这样既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种植效益,又为城区人民提供了大量的蔬菜、肉蛋奶等副食品,所以,发展城郊设施农业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城郊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益要与城区居民的收入相抗衡,所以城郊设施农业必须沿着机械化、集约化、设施化及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的发展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设施农业园区面积占城郊农业园区面积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市区城郊设施农业园区所占比例都超过了5%,一些发达地区的设施农业园区所占比例已经达到10%以上,其中一些设施农业的示范区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全区建成了很多高效农业基地,并在农业项目上有了新的突破,西红柿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日光温室鲜切花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等一些新项目已经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城郊设施农业的品牌效应也有了一定的突破,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一系列的品牌层出不穷。另外,城郊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建设也有了新的突破,在现有的设施农业企业中涌现了很多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兴的专业合作社和土地合作社在近几年也有大幅递增的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1.城郊设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基本上属于传统农业加初步机械化的手段,机械化的基础相比之下较为薄弱,另外城郊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很多农田间道路年久失修,涵洞等设施破损严重,甚至个别地块在春种秋收时难以用车辆将籽种化肥运送到田间地头,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利设施有些也严重老化,农田普遍缺少先进有效的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这样就阻碍了城郊设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2.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城郊设施农业具有投入成本高、效益高等特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人才培养,销售等各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测算,仅建一座日光温室大棚就需要6万元左右的项目筹建资金,一般情况下,农户除去各类补贴和自筹资金,仍需2万元左右的贷款。但是,目前金融机构发放设施农业贷款相对偏少,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市场,缺乏设施农业贷款投放意愿,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信贷主体,支农能力有限,难以满足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需求。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城郊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3.城郊设施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灵

由于设施农业的产品商品性极强,市场波动较大,这就需要高效有序的专业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物化技术服务和产后产品销售服务。而在我国的城郊,设施农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前,产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农户自己来做,在产品销售环节也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依靠一些散户和个人经营的企业来找销路。这就使种什么样的产品,数量多少,播种时间和上市时间,到何处销售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收入的这些实际性的问题成为了发展城郊设施农业的桎梏,使城郊设施农业的产销呈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

4.城郊设施农业发展的科研创新欠缺

现代农业中设施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而目前城郊設施农业的发展在科研创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部分投资者,农户由于畏惧风险,思想保守而不愿通过科研来开发创新产品,从城郊设施农业的大棚蔬菜种植来看,普遍缺少小型多功能、适用大棚使用的装备,蔬菜设施60%是以竹木构架为主的中小拱棚。环境控制技术、水肥调配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以及专用品种选育、种苗开发、温室病虫害控制及污染治理等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在城郊设施农业设施养殖方面,目前很多养殖户采用的还是粗放简易的形式,装备不配套,技术不先进。各项专业技术,科研创新的欠缺成为了制约城乡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政策与建议

为了使城郊设施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不仅要使其沿着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的,技术领先型农业的方向发展,合理的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还要加大政府政策扶植力度,金融支持力度。具体的措施为:

1.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

发展城郊设施农业首先要通过开办专业技术学校、田间指导、现场观摩等实用技术培训,制定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的办法,在城郊的农户范围内培养一批实用技术强的新型农民,并引进一批管理经验强、懂技术的社会人才,为城郊设施农业的生产服务。其次要充分运用城郊的地域优势,与市内的农业大专院校的科研单位挂钩协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聘广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嫁接栽培、水肥药三节、生物农药等技术,探索研究设施栽培高产技术,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服务机构,来帮助农户更方便的解决设施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更快捷的获得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

在产品和技术方面,还应注意加大国外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广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嫁接栽培、生物农药等技术,探索研究设施栽培高产技术,实现多茬次、多品种、立体式、反季节、延时令栽培。

2.加强城郊设施农业生产的全程管理

全程管理包括城郊设施农业的产前研发,产中的物化技术服务和产后的产品销售,要实现管理的全面性,综合性,就必须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成功的管理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建立健全的设施农业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设施农业协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制定设施农业的建设和生产标准,分步骤、分阶段对各地区的城郊设施农业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力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逐渐完善的同时,提高城郊设施农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土地和其他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同时,在产品销售中,还应鼓励发展各种有效的农产品直销形式,其中包括建立配送中心和物流配送,实现间接直销,大型企业、学校、饭店、党政机关等直接与农村蔬菜、林果合作社或生产基地签订合同,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依靠城市的蔬菜市场或连锁超市与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直接联系,实现直产直销。

3.创新土地的流转模式

这就需要根据“机制市场化、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程序规范化”的要求,依照相关的原则,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土地向农业园区和种养大户集中,使城郊开展设施农业的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拓展了设施农业的发展空间。在流转确有困难的地区,应在切实保障农民承包经营权的同时,采取示范辐射、大户带动、以地换地等做法,引导农民流转,有效推进城郊设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4.依靠多元化金融服务支持其发展

城郊设施农业投入大,需要引进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仅有的资金来源是不行的,需要依靠国家政策性金融,商业银行等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来支持和服务,要以财政资金做支撑,搭建担保平台,做好承贷、担保服务,建立完善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与激励机制,形成有效的财政投资拉动效应。另外,还要吸引商业性金融进入到设施农业领域,鼓励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积极拓展农村金融业务。一些民间的资金引入做为辅助也是十分必要只有多渠道的为发展城郊设施农业提供支持,才能为金融机构支持城郊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发展城郊设施农业奠定稳定的资金基础。

作者:焦云峰

城郊型农业技术论文 篇2:

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开发模式研究

重庆市渝北区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渝北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2017(农社)54资助

摘要:本文厘清了休闲农业以及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指出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的意义所在,由此提出开发生产型观光农业、休闲型观光农业、科技型观光农业三种模式,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郊型 观光农业 模式

一、休闲农业的定义

当前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不同的提法,但内涵都基本相同。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休闲农业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旅游活动,即在农村地区,以农村世界的特殊面貌为基础,小规模经营、空间开阔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我国休闲农业从上世纪90年代的深圳荔枝园采摘开始萌芽,经过30余年的迅猛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现在,休闲农业是指广泛地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扩大在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目包括农村观光游览及与之有关的旅游经营、旅游服务等内容,为游客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服务和供应,满足宾客对自然景观和乡土气息的向往。

二、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概念

现在观光农业园的定义也尚未形成共识。但总体上一致地都认同观光农业园是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并建立在农业经营的基础上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而城郊型观光农业园是指在离中心城市2小时车程(约100km)范围内,包括近郊区和与主城交通状况联系便捷的部分远郊区域的观光农业园,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和提供观光旅游的目的。

三、发展城郊观光农业的意义

首先,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城郊型观光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交流、信息传播,有利于城郊的资金流入,对促进城郊经济发展,提高人员素质有显著的作用;政府应把城郊观光农业作为维护城市生态、景观、休闲场所的一种社会公益性设施和事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城郊观光农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热爱自然环境,同时对美化城郊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次,从国内旅游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说,城乡互动是发展趋势之一。城乡互动一是互为资源,二是互为市场,三是互为条件,其中城乡互为条件的态势已经形成,而且會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在城市与乡村相结合的城郊区域,己经形成了相互交融的局面。城郊紧邻城市,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而城市则为城郊地区的旅游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因此,城郊型观光农业的开发将会极大的推动城乡互动的进程。

再次,从现代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与建设的角度来说,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可满足市民户外游憩需要,为城市市民提供新的生活空间和休闲方式,释放了城市市民的压力;城郊型观光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假期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并且在吸收大批当地居民就业、使他们在"离土不离乡"的同时,缓解了对城市的冲击;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可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促进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第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对加快乡村建设和改善生活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开发模式

1、生产型观光农业

生产型观光农业主要是利用城郊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支撑、以规模化生产为目的、以观光休闲为辅的农业生产模式。这种类型的观光农业主要是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为特色。包括大田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和果树蔬菜种植、珍优禽类养殖、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和农业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由于很多城市人对部分农业生产过程不为所知,因此,展示农产品生产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甚至部分劳动过程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可吸引相当数量的市民来此进行旅游活动,且提升旅游品质、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

2、休闲型观光农业

休闲型观光农业利用城郊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及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供人们放松心情、休憩娱乐、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家生活农业经营形态。随着城市人口骤增、城市扩大、环境污染加剧,人们返朴归真、崇尚自然、寻幽探胜的心态日增,城郊绿色的田野,清新的空气,纯朴的民风,使游人乐而忘忧,彻底放松紧张工作和学习的身心,另外,游客还可参加垂钓、游乐、采摘、骑射、野营等活动,并且亲自参加劳动过程,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体验干农活的滋味,得到闹市中无法提供的精神享受。

3、科技型观光农业

这种观光农业主要是将高新技术渗入农业,通过相应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控制技术,培育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并运用高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不同形式精加工和深加工。其主要功能是农业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目的让市民认识农业,体验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并满足农民对先进技术的渴望和对农业优良品种的需求。科技观光型观光农业的类型和内涵都相当丰富,它是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农业科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旅游观光、经营管理等于一体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游客通过多种旅游活动,可以领悟都市农业的理念,现代农业的魅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总之,城郊型观光农业园拥有较高的观光游憩价值和较高的生产力,观光农业园物种多样性也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城郊型观光农业园通过农业生产和提供观赏、体验、品尝、购物等多功能的消费服务形式,可以使传统低收入的农业资源转化为高收入的旅游资源,增加了其附加经济价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其次,通过城郊型观光农业园的旅游经济带动作用,还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郊区劳动力转移,提高郊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减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使农业格局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通过观光农业的发展,有效带动旅游、休闲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就业力,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可以通过科技示范推广和培训、旅游开发、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特色餐饮等获得经济回报。生态产业链模式使园区内没有废物产生,相应减少经济投入。由于观光农业园具有优质的环境,公众在游览的过程中获得独特体验,建设者也可以从中获得维持园区健康运行的资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颖.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发展模式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36)

[2]张雨佳.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休闲农业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1

[3]王显明.城郊型观光农业园规划初探.西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

陈杰(1981-),女,汉族,重庆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作者:陈杰

城郊型农业技术论文 篇3:

企业拓展城郊旅游市场新模式探索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能够真正找到舒适的休闲空间已很不容易。基于生态、绿色、可持续化发展的智慧旅游理念,在这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下,企业借助于几轮初创基金投资,整合土地、农场、资金等生产要素以及区域旅游市场资源,创建、开发、经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私人定制、快乐农场、生鲜配送、农家租赁等现代城郊旅游项目。通过对城郊旅游市场规模化、精益化、智能化运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以期提高区域旅游市场资源的利用率和收益率。

关键词:城郊旅游市场;整合资源;新模式探索

每个人都梦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绿色庄园,周末节假日在城市周边携家带口或者亲朋好友访绿休闲、放松身心正成为都市群体的一种奢望,人们不难发现,在城郊地区能够找到舒适、休闲空间已经相当困难,越来越拥挤的城市空间已经适应不了人们这种精神需求。由于现代产业调整和人们生活价值观的改变,加之农业生产以加剧农田污染为代价,有些城郊地区农业田地荒芜以及相关人文生态系统已逐渐凋零,使得城郊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缓慢,而传统的旅游企业对城郊旅游市场资源整合力度也不高,有需求就有动力,在追求个性化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区域城郊市场旅游资源的现状,在城郊旅游市场客观上存在着大量的现实和潜在需求的刺激下,企业迎难而上,在充分整合合肥市城郊市场旅游资源基础上,创新发展模式,这几年,合肥地区城郊旅游的市场口碑和消费忠诚客户群体日益增加,市场发展形势喜人。

1 城郊旅游市场和竞争环境分析

现代价值观念使得农村的年轻人想方设法要远离土地奔赴城市生活与工作,在传统农业种植和市场机制观念下的农业经济收入增长率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收入的平均水平,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已越来越少,土地逐渐荒芜,尤其是青年人,绝大部分选择在城市就业、创业,留在农村的人口多为老弱幼小,农村这种现实困境产生了很多矛盾和隱患。为加快实现建设美好乡村、美好城市的宏伟蓝图,就需要打破这种现象,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美好乡村与美好城市的发展步伐。为此,项目对服务基地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了专项市场调查,走访了超过150个散落的小农庄和周边1000家农户,项目调查中,合肥周边的农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一家一户的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模式中,其经济收益整体较低;超过70%的农户愿意留在本地进行土地等农业及旅游资源的整合,82%的农户认为如何发展城郊旅游业,发展什么模式的特色旅游业是当前面临最大问题。

绿色、生态、健康是现代人生活追求的主题,城市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城郊生态旅游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追崇。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土地受到污染,农产品农药超标,旅游饮食安全已经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健康食品、蔬果安全已经成为家庭主妇和上班族最为忧心的问题,经专题问卷调研,100%的人关心蔬果安全,90%的人乐意接受新鲜蔬果配送,这其中尤以中青年人为主,他们更接受从网上直接进行订购蔬菜,企业实时提供更多的生态旅游信息也可以帮助客户自由地选择度假目的地。目前,城郊地区休闲旅游已成为现代城市旅游市场的主要形式,开展生态旅游最好的是城市周边的农庄或闲散土地,生态城郊旅游的客人大多数都是城市工作或者周边的游客,尤其是周末休闲度假的居多,另外,在蔬果配送中为保障蔬果的新鲜度、保洁度,农庄最好距离目标城市车程在2小时范围内,企业可以选择半径为100公里的区域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以合肥市为例,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城市周边的旅游型农庄出现了服务拥挤,综合接待能力跟不上、质量差等问题,而稍远些的,知名度不够的农庄门可罗雀,但苦于旅途遥远,回来也身心疲惫。就其问题所在是很多人不知道周末可以去哪?大家选择了盲目跟风或者扎堆跟随。另一方面,传统旅游行业的高成本、低效率也使得农户们急需解决旅游产品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的问题。我们也发现,规模型的现代城郊旅游基地在合肥地区并不多见,多为一家一户家庭型的农户或者是村庄,口碑特别好的城郊旅游基地在合肥凤毛麟角。为此,建立生态型城郊旅游基地,推广智慧旅游项目,绿色、有机的生态乡村旅游将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2 城郊市场智慧旅游服务产品介绍

合肥A公司管理的农场有600亩良田和数个天然泉眼,企业的农业生产始终坚持不使用化学肥料与化学虫剂,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确保没有污染,农作物成熟后农产品为公司自行销售,农业副产品经过加工处理转化为牲畜饲料和无害物质,牲畜饲料经过牲畜食用变成动物粪作为有机养料搬运到田间,或者投放农场已有的沼气池内经过发酵过滤变成沼气和有机质,沼气被农场用于有机能源使用。农场严格实行绿色有机蔬菜的生产流程和绿色产品标准,保证消费者吃到的食物都是有机、新鲜、无公害的产品,这就奠定了一个可靠的绿色生态链发展基础。

传统的生态旅游项目只提供简单的食宿,企业提出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一体化的理念,丰富了旅游基地旅游产品的服务种类,例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土地面积的大小亲手进行播种、采摘、消费;在享受家庭度假的模式上, 在预订的农庄度过美好的假期;企业采用先进的VR技术,让真实和虚拟相结合,让客户体验种植、收获的快感。项目整合了信息的聚分享系统,既让农户高枕无忧,又让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优美的环境,绿色的食品,为现代人的空闲生活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既有针对性地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又能够提供客户订制私人休闲旅游项目,给消费者更高的悠闲体验。

针对传统旅游业还存在着产品过剩,旅游产品价格高,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就企业运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有利于解决旅游空间大、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就企业结合互联网在旅游中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项目的网络营销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其他传统行业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相比较还是比较落后的。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休闲度假的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打造城市周边的智慧生态旅游项目,让消费者能够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到,真正体验到企业旅游产品的品质保障机制和体系。企业作为一个桥梁,为生产者服务,协助农户进行农场日常管理,提高经济收益。同时也为消费者服务,充当消费者的购买管家,帮助消费者设计、选择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私人定制、快乐农场、生鲜配送、农家租赁等现代城郊旅游项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服务管理效率。不管是客户还是企业都将获益,随着绿色旅游消费理念普及升华,区域旅游市场需求前景会越来越乐观。

3 农场管家”APP智慧平台建设

项目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借助与区域市场农庄的生产资源,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休闲空间,更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经济效益。城郊旅游项目该市场推广模式?客户苦恼周末的休闲地点怎么安排?企业的答案,是替客户准备好了最好的产品,诸如,农产品耕种,种植、收获、消费;企业在住宿、休闲等硬件上面设计规划好了最好的服务水平,以最优美的环境,最好的美食以供客户选择。

企业利用现有的旅游农场资源,建立一体化的智慧型生态农庄,以现有农庄作为示范基地,进一步整合资源,吸引更多的农庄和农户加入最大范围的整合资源的合作经济体。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加强和农业学院、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以及国家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联系,搭建互联网旅游市场平台,实现旅游产品生产、技术服务的信息后向一体化,结合现有的电商销售,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扩大使用群体。在未来的2年内,计划再完善農场管家APP平台,完成上线运营与实时销售; 5年内深化售后服务功能,形成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体化的智慧型运营平台。

对于企业来说,还亟须拓展对互联网农业的深度、长度以及宽度的研究与市场拓展,带动旅游产品的销售。对于消费者来说,互联网已经普及,但是对于周边的旅游资源并不清楚。可靠的“农场管家”APP平台综合信息平台,一旦被市场接受,将会大大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在旅游休闲的生产营销服务过程中,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条件,对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信息整合,实现销售终端的信息整合和生产的智能化。企业设计“农场管家”APP平台,让更多的农户加入这个体系,利用网络平台分析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喜好,对产品种植和销售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信息。

互联网的介入打破了传统旅游市场的布局和模式,存在的旅游资源闲置浪费,零散农户土地利用率低的瓶颈,首先,旅游企业建立拥有微信、QQ、电商等通信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再实时推出“农场管家”APP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农场和旅游资源,让更多的农场和旅游资源加入进来,智慧数据技术分析,对城郊旅游市场的产品进行规模化、精益化、智能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旅游基地的土地的利用率和收益率;其次,利用云计算可以分析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喜好,对产品的种植和销售提供参考信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在企业服务产品的生产营销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条件,对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信息整合,以期实现销售终端的信息整合和生产的智能化。

4 企业拓展城郊市场新模式

目前,互联网旅游销售平台虽然比较多,但往往局限于单个旅游项目的销售。企业要致力于和竞争对手的区别化、差异化竞争,服务基地的定位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更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个人服务项目。为此,企业要完善现有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吸纳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善农场管家智慧APP平台的系统设计,完成上线运营;合肥A公司销售业绩从项目第三年开始大幅上升,第四年已实现突破性的销售业绩。在核心产品发展初期,由于公司的条件限制,无法实行多元化战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在合肥本地旅游市场已有了口碑的积累,农场管家智慧APP平台,在算法、内容制作上也有了经验积累,拓宽旅游服务项目就迫在眉睫。

经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进入成熟期,或者叫作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应探索并确立公司的战略优势,形成自己鲜明的战略特色,以保证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与长足发展。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实现公司财务目标的系统性、相关性、操作性和效率性,公司经济增加值最大化。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深化完善农场管家的功能,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平台,实现APP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形成统一的农庄经济联合体。企业还应加强网络营销力度,完善营销渠道,逐步发展电子商务,将产品推向全国,打造合肥地区品牌企业。 “智慧旅游”及其衍生的产品项目发展到成熟期后,除了延伸生产线产品的成熟期,还需要开发新产品。企业考虑采取的战略方案如下。

(1)领先产品战略:“农场管家”系列产品在合肥地区是独一无二的。针对用户使用频率不高、关注程度不高的“农场管家”系列的一些功能模块进行规划设计,新产品开发注意速度与时效问题,提高研制速度,缩短开发周期,保持“农场管家”的技术领先地位以击退竞争对手与模仿类产品,在合肥市场上要保持领先地位。

(2)混合开发战略 :根据市场需要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推出换代产品,率先进入市场。产品由公司自主开发,内部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采取率先进入市场策略,大胆尝试关联性产品开发,如“农场管家”农业产品、“农场管家”生态旅游等。由于公司资本与技术有限,对于不涉及公司核心技术部分的开发则采用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方法。

(3)品牌延伸战略:智慧旅游企业 “农场管家”等品牌项目经过发展与宣传,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积累,也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与目标市场。智慧旅游服务致力于通过产品的理念以期提高用户忠诚度与满意率,减少新产品投入市场成长期的时间与运营风险。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后期尝试使用“农场管家”这一品牌打入区域旅游市场。在形成了自己的产品风格、管理风格以及企业文化的战略意图下。在企业发展的第4—5年导入CIS系统,例如,借助举办大型节日或活动,实时推出微电影、投放软性广告、加强宣传、强调企业责任、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对企业视觉系统进行改版升级,让更多人接受“智慧旅游”的企业文化精神与品牌内涵,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企业开发互联网新营销模式,创新传统运营模式与发展对策,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致力于将项目打造成智慧生态旅游产业中的优势项目将永远在路上,企业必须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智慧生态旅游系统的服务网络和综合信息平台,以“持续、系统、高效”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为原则,构建消费者和旅游基地之间的服务桥梁,打造生产、销售、服务、生态、旅游一体化的智慧旅游新品牌。

参考文献:

[1] 徐海军,黄振方,侯兵.基于扩大内需的中国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旅游学刊,2010.

[2] 林琴玉,吴光玲,张敏.采摘型乡村旅游目的地季节性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

【通联编辑:朱宝贵】

作者:徐家骅

上一篇:微时代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核工程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