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投资论文

2022-04-16

【摘要】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融资难问题,而创业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与其发展的特点“相得益彰”,能够有效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及特点,针对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分析,提出推动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业风险投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创业风险投资论文 篇1:

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所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 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促进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有效保障。为此,建议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加快股权代办转让系统的推广,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创业风险投资并改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

[关键词] 创业风险投资; 资本市场;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

[

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对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尤为重要。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是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保障。

一、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在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中,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远远高于大企业。在美国,中小企业平均的创新能力是大企业的2倍以上,70%以上的专利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在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6%的发明专利、74%以上的技术创新、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和源泉。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小企业的发展,将他们视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增强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须解决其融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具有三个特点:潜在的风险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可能的高收益性。潜在的风险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与商业银行要求的资金安全性原则不相符合,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预期高收益性则使其可以采取扩大企业股权的方式,向敢于承担风险的创业风险投资进行股权融资,也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向社会公开说明企业的现状、发展前景、预期收益和可能的风险,向社会上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进行股权融资。可以说,创业风险投资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其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投资特点,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充分证实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创业风险投资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现状,还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旺盛的融资需求。这就使境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有机会大举投资于我国的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使这些企业在境外上市。虽然境外机构的投资和企业在境外的上市,可以解决个别企业的融资问题。但宏观地看,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是经过国内的财政、税收和其他政府优惠政策扶育、培养起来的优质企业,而境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进入后,无一例外地要求这些被投资的企业在境外注册,境外上市也是如此。这不但造成我国优质创新资源的外流,也造成了部分税收和上市资源的流失,政府和民众都无法充分享受这些企业成长所带来的财富。这一趋势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自主创新最活跃的那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体都到境外上市,则形成我国自主创新资源的严重流失,以至会影响到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进程。因此我们认为,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在整体上还不宜过度依赖境外创业风险投资和境外资本市场,而必须建立以本土为主的服务于自主创新的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重点是推出和发展创业板市场。

目前,对创业板市场建设可能存在的顾虑是:推出创业板是否会对当前的资本市场产生风险。一种认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潜在的高风险特性,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票发行上市标准,可能造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质量的下降,进而给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与问题。但我们认为这种担心的基本条件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目前“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票市场发生转折性变化”。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强劲,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成长,为创业板提供了大量优质上市资源。科技部与深交所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表明:总资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逐年增加,2001年的企业数为8298家,2002年的企业数为9743家,2003年的企业数为11470家,2004年的企业数13264家,2005年的企业数为15640家。充分说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的质量是好的。目前迫在眉睫的是抓紧建立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创业板市场。通过创业板的设立,带动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形成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的共同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股权融资的市场体系。

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开放环境下,要求我们在短时间内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自主创新上来,这使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问题。从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资金需求看: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有限,商业银行又不能开展股权投资,单一的贷款业务决定了商业银行不具备风险承担能力,不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所以必须依靠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资金需求问题,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健康成长,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支撑我国未来经济的体系。

首先,市场体系过于单一,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早在1999年,我国就开始了设立创业板的探索。但由于那时我国主板市场全流通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全流通体制下的市场监管、风险防范也没有经验。在此背景下,中央决定暂时不开设创业板是十分正确的,为解决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障碍留出了时间和空间。但是,目前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的颁布实施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制度性障碍得到有效解决,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也为创业板的推出排除了法律障碍。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国际创业板市场获得恢复和发展,使设立创业板的国际环境大大改善,资本市场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尽早推出创业板市场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应尽快改变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只准许大中型企业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企业才能上市融资的单一资本市场体系。

其次,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总量较小,明显出现外强于内的局面。据统计,目前本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共有319家,资金总量仅631.6亿元人民币,累计实际投资332亿。而仅2006年境外创业风险投资共对129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总额达到129.73亿美元。它们凭借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对发达证券市场的运作经验,将国内高增长的优秀企业送到境外上市,而实现投资资本的退出。使本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失去竞争优势,挤压了本土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创业板的缺失,使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不畅,难以形成良性循环,不利于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尽管有限合伙法将于今年7月实施,但仍会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而使我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缺陷,造成大量民间资本不愿意进入创业风险投资行业,致使本土创业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无力与境外创业风险投资竞争,无法发挥本土创业风险投资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应有的作用。

再次,没有形成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据统计,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只占2.4%,创新能力最强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没能真正得到支持。虽然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抵扣政策已经出台,为引导其投资行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创新能力最强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将存在问题。主要在于:目前,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以国有资本为主,现行的管理方式不利于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创新能力最强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2005年的创业投资资本总量的构成为:全国有机构出资的资本占资本总量的53%,国有参股机构出资的资本占资本总量33%,以上两项为86%。可以说,创业风险投资几乎全行业置于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下。现行的管理方式是将创业风险投资按一般生产型企业对待的,考核的方法也按一般生产型企业进行,特别注重近期赢利和现金流的考核,没能考虑到创业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过程和创业风险投资低流动性的特点。客观上使创业风险投资的投资行为转向后端,而没能真正投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没有起到支持技术创新的作用。

三、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议

1.建议尽快出台《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条例》,使创业板的建设落到实处。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大会、中央金融工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说明了创业风险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的建设,更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将启动创业板作为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首要任务,加快推进速度。

2.注重创业板的制度设计,稳步启动。

创业板的制度设计,一方面要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和融资需求,另一方面要总结中小板针对中小上市公司在监管理念、思路和方法上的经验,做到严格监管、预防市场风险、增强市场透明度和提高投资者信心,确保创业板市场的成功。

3.进一步扩大代办股权转让系统的试点。

代办股权转让系统作为在证监会统一监管的场外市场,在中关村一年多的试点实践已经证明其运行平稳有效,应将其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大力发展。在进一步优化交易规则的同时,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及其配套政策中明确提出的“向有条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广”。

4.加强对创业风险投资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在扶持政策方面应立足于扩大创业风险投资的资金供给,逐步形成国家资金为引导的,以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风险投资体系。一是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创业风险投资领域;二是支持政策性银行继续开展“高科技创业贷款”;三是准许政策性银行开展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直接投资;四是准许投资银行设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在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方面要立足于引导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是全面落实《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二是通过财政资金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所产生的损失给予补偿;三是积极探索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孵化的扶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新模式。

5.研究建立国有资产体系下,促进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真正支持自主创新的考核评价办法。

研究制定国有资产体系下符合创业风险投资特点的,有利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前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

(课题组组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程津培

课题组成员:解放军总医院政治委员文德功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杨继波

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会理事长、党委书记陈东征

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院长屠恒章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谭志昕)

责任编辑刘学侠

作者:中央党校省部班课题组

创业风险投资论文 篇2:

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融资难问题,而创业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与其发展的特点“相得益彰”,能够有效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基于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及特点,针对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分析,提出推动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创业风险投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 对策建议

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近年来,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及高投入、高风险的经营特点,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进而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具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一种权益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中长期资本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因此,创业风险投资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最佳融资方式,更能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财政部共同出资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这是一家专营创业投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标志着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业的开端。2004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分步推进创业板建设,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2007年2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了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投资额的70%可以在其投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抵扣。政策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为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至此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业开始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三、创业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结合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

创业风险投资已成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然而,我国目前在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严重束缚着我国创业风险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风险投资资金的总量及来源不足

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多是由政府直接建立或牵头形成的,其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等机构出资。这种单一的投资主体结构,导致筹资能力弱,风险投资机构资金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减弱,不具备提供长期低成本资本的能力,且无法为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的持续发展提供后续支持,严重影响了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的效益及其发展。

(二)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缺乏且规范性不够

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是风险投资的市场支持体系,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行业协会、标准认证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和科技项目评估机构等,其功能是为创业风险投资各主体提供有效服务和社会监督,使投资主体能够依据各中介机构的独立意见和评价,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和决策。然而实践表明,我国中介机构很少从事和创业风险投资相关的业务,且这些中介机构本身由于制度不健全和运营不规范等因素,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事业中的中介风险。

(三)创业风险投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存在缺陷

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对于占据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控股地位的政府而言,创业风险投资是一种新生事物,对如何设计其治理结构并无现成的经验可循。因此,国有控股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采用“公司制”的治理结构存在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注重短期行为、缺乏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等一些问题,并导致决策风险加大和低回报甚至亏损等现象的发生。

(四)缺乏合理的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业界通常借助《公司法》、《证券交易法》、《企业破产法》等法律解决风险投资问题,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去解决该问题,且这些法律对于破产和兼并的要求过于苛刻,严重阻碍了风险资本以并购方式从风险企业退出。另外,众多法律法规在制定时也未考虑到风险资本的运作特点,对风险投资在退出方面构成法律障碍。

四、推动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创业风险投资作为促进科技进步及其产业化的重要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我国在创业风险投资发展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以此来推动我国创业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创业风险投资融资体系

建议建立以风险投资为核心,银行资本、保险资本积极参与的,包括多层次资本市场为背景的金融支持融资体系。具体措施有:第一,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和完善各种产业投资基金。第二,建立个人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的保险服务和担保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业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创业投资融资渠道,同时鼓励和积极引导国外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来华投资。

(二)发展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中介服务体系

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全国性的中介机构服务市场,重点培育出信誉高、竞争力强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第二,加强中介机构外部管理力度,进一步制定并完善创业风险投资中介机构资格认定、市场准入及业务开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为创业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持;第三,培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加强行业信用建设。

(三)建立合理的公司组织形式和管理运作机制

建议应完善公司资本制度,建立提高公司运作效率的资本折中制,并加强对风险投资公司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通过产权制度的不断创新来优化和完善公司组织形式,鼓励发展公司型风险投资基金,我国有条件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按有限合伙制进行重构,要尽可能在资本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改造,并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民营有限合伙制公司。

(四)完善政策法规,构建完善退出机制

当前,创业风险投资的成功退出一直被认为是实现风险投资良性循环的关键。因此,建议尽快制定《风险投资法》、《企业并购法》等,补充修订《公司法》、《证券法》的相关条款。建立和深入规范既包括与创业风险投资退出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包括与组织形式、基金募集方式和投资运作方式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黄慧敏,付剑茹.利用风险投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金融与经济,2008,03:77-79.

[2]章仁俊,刘湘琴.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风险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03:68-69.

[3]张皖旭.论我国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0,03:143-144.

[4]邱金平.浅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风险投资[J].山东纺织经济,2011,04:9-10+13.

[5]刘欣伟.利用风险投资进一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266-267.

[6]谷秀娟,梁润平.郑州市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及政策取向研究[J].商业经济,2013,14:108-109+121.

作者简介:李风敏(1988-),男,汉族,河南开封市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投融资理论与资本运作。

作者:李风敏

创业风险投资论文 篇3:

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摘要】 科学、合理的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对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项目的成功选择具有关键的意义。在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总指标下,设立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风险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二项一级分指标,并通过进一步分解、辨析,找出了影响二项一级分指标的二级与三级分指标,从而构建了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客观地评估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 创业风险投资项目; 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分析方法

创业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项目的筛选和评价。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如何从大量的、不同领域的项目中挑选出可供投资的项目是这一阶段的关键。第二阶段是经营投资项目。包括对创业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向创业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实现专业化等;第三阶段是风险资本退出。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资本增值的前提下退出现有投资。因此,如何以合理的成本准确、快速地寻找到合适投资的项目就成了创业风险投资成功运作的前提和保障。在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的筛选过程中,通用也是最可行方法之一就是采用评估指标法。因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就成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首要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国外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源于20世纪40年代,因此,理论界对于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研究也较为成熟。Wells(1974)和Poindexte(1976)分别对近百家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发现管理层、产品、市场、期望回报率是影响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决策的重要因素。Tyebjee&Bruno(1984)通过访问风险投资家和全美风险资本联合会的所有成员,最后得出了影响投资决策的16个主要因素,并将其分为四大类:市场吸引力、产品的差异性、管理能力、抗环境的威胁;MacMillan,Siegel&Subba Narasimba(1985)在Tyebjee&Bruno研究的基础上,确认了27项风险投资评估标准,首次突显了对企业家素质与经验的关注,将企业家自身具有支撑其持续奋斗的天赋、企业家对本企业目标市场非常熟悉两项指标作为风险投资项目选择考虑的最重要评估指标。Carter&Auken(1989)提出的指标体系亦证实了企业家素质和经验是创业风险投资家最为关注的内容,前9项指标中有8项与企业家相关:与企业家人格特征相关的正直诚实、动机与责任感、与企业家经验相关的行业经验分别排前三位。Jim Swartz(1990)作为风险资本家,认为成功的创业风险投资家首先是对人、其次才是对经营计划进行投资,投资决策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的素质,首先关注管理团队的背景;然后对团队领导者进行评估,包括领导能力、创新能力、正直、开放和奉献精神。Rah&Turpin(1993)分别对新加坡和日本的创业风险投资公司采用的投资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得出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和经验 被认为是创业风险投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Knight(1986)&MacMillanetal(1987)首次考虑到了投资环境因素对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影响,认为影响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标准包括企业家、产品、市场、金融四大方面25个因素;Kakati(1999)通过对集群因素分析,认为Knight & MacMillanetal是针对技术性较低的风险投资而提出的,并不适合于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进而提出了影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新因素:企业家因素、资源因素、竞争策略、产品特征、市场因素、金融因素等。

国内学者对项目投资偏好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不多,以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理论扩展为主。刘常勇(1996)调查了台湾地区的风险投资状况,主要从风险企业角度将风险分析因素分为商业计划书、经营机构、市场营销、产品与技术、财务计划、投资报酬五个方面的共22个指标。杨艳萍(2003)对创业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包括环境、创业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三个方面72个因素的评价体系,并对创业风险投资在不同介入阶段风险因素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与分析。熊保平(2003)不仅构建了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系统模型,而且通过对国内近百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问卷调查,使用GA-AHP进行权重计算得出了一级指标的权重。刘道榆、庄永友(2006)对Tyebjee和Bruno提出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对投资的影响,得出了我国风险投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尽管国外学者所得出的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一些主要因素和指标及重要程度是大家所公认的,如风险项目管理团队、风险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两大因素。而国内研究文献则偏重于风险项目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尚未对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国内研究对技术竞争者尚欠考虑,对市场竞争方面的考虑尚显不足。

二、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前瞻性原则

指标的设计必须体现前瞻性,既要立足于现在,能分析风险投资项目的目前状况,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超前性,能够预测风险投资项目未来的状况,不受时间、范围大小、评价对象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可持续观察性。

(二)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力求评价指标能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同时指标体系对于建立数学模型、采集数据、评价考核、综合分析等都是可行的,具有可采集性和可衡量性的特点,能够有效的测度和统计。

(三)自适应性与精简性原则

所选择的指标不仅要适应不同的行业、区域,综合的反映项目的总体情况,而且必须目标一致、相互独立,全面、完整而又精简,避免复杂。

(四)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择必须以风险投资相关理论为依据,体现风险与收益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使评价结果能够全面、科学地评估风险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三、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第一层指标

根据前人关于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相关研究及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理论,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整合,确定了影响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两个重要因素: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和经济可行性评价,构成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一层指标。

1.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

风险项目处于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要求风险项目管理团队具备高超的运营能力和应变措施。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关键管理人员基本素质、项目经营和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合理性等方面的内容。

2.风险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

风险项目的实施效果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自身在经济视角下的投资可行性,是整个评价体系的重中之重,目的在于优选出具有较高经济可行性的风险项目。主要包括项目的成长性分析、风险项目的商业化前景预测及项目盈利能力评价三个方面内容。

(二)第二层指标及其细分

1.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指标的细分

人才是风险企业的成功之本,企业家及创业团队评价一直是创业风险投资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风险项目管理团队的各种能力也是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评估的重中之重。

企业管理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企业运营风险的大小。而高素质的企业家与管理团队及良好的组织结构则是管理好企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风险项目管理团队评价应该包括企业家的基本素质的高低、管理经验与管理能力、组织结构与制度三个方面(如表1所示)。企业家的基本素质包括企业家专业知识水平、领导能力、成长背景、诚信及战略管理能力五个方面;企业团队管理经验与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团队经营管理能力、技术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组织结构与制度主要分为团队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年龄结构的合理性、内部组织机构的协调性、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及机制的健全性等。

2.风险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细分

风险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主要侧重于项目的成长性、项目的市场前景及盈利能力评价三个方面(如表2所示)。项目的成长性评价包括项目的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持续可能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等方面;项目的市场前景评价包括市场需求程度、新产品替代率、产品市场定价能力、市场规模、市场增长能力五个方面;项目盈利能力评价主要体现为超额动态投资效率、项目产品毛利率、项目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利润率等。

(三)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综合第一层指标、第二层指标及其细分指标,可以得到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由于所构建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我们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财政科技部门工作人员以及高新区企业负责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负责人等,并结合调查结构采用AHP分析方法计算了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权重,进而经过综合计算,得出各指标相对于第一层(准则层)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四、结束语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风险投资相关理论,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等原则,将创业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一级分指标6个二级分指标28个三级分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结合适当的数学方法,既可以分别评估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管理团队的能力与风险项目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也可以对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的整体情况做出评估;不仅有利于不同风险投资项目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在纵向的时间序列上还可以反映同一项目的不同历史时期的风险变化情况,从而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评估投资项目及了解其运行情况提供了基本依据。

【参考文献】

[1] Poindexter,E.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rkets: The ventuer capital case[D].Un 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NewYork University,New York,1976.

[2] Hambrick,D.C.and P.A.Mason.Upper Echelons: 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top manag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

[3] Bantel,K.A and S.E. Jackson. Top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s in Banking: Do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op Team Make a Difference?[J].Strate-

gic Management,1989.

[4] 徐绪松,郑海滨,熊保平.投资项目的评审[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5] 成思危.风险投资论丛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

[6] 唐炎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系统评估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0.

[7] 熊保平.风险投资项目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3.

[8] 杨艳萍.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

[9] 尹航.基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

[10] 胡效源,程硕.浅谈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的构建[J].时代经贸,2007(06).

[11] 尹航,孙希波,傅毓维.风险投资团队项目运营能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02).

作者:刘金林

上一篇:企业信誉研究论文下一篇:质量财政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