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财政建设论文

2022-04-16

摘要:知识是高等教育的根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不能简单地以技术问题来看待,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实践[1]。而我国高校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分析质量文化在高校中缺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我国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这是当下高校质量改革的重点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质量财政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质量财政建设论文 篇1:

推动乡镇财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摘要:作为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乡镇财政肩负着管好乡镇政府“钱袋子”的职责。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财政工作实践,提出了推动乡镇财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镇财政 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乡镇政府承担着管理乡村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能,发挥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具有执行国家意志的义务和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其独特纽带地位决定了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乡镇财政肩负着管好乡镇政府“钱袋子”的职责。这是一门“学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财政改革为主线,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才能化解“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困;只有坚持“硬化乡镇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规范经费支出,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乡镇举债”,才能做到“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为此,要合理划分县乡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不断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笔者结合多年财政工作实践,提出以下思考。

一、适应时代要求,加快乡镇现代财政制度改革

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有序落实《政府会计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从而推动内部控制建设,特别是在推动乡镇财政所基础建设、财政财务管理、财政资金监管、预算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提高效率。《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迈向一个新的起点,既能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内控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制度管理,又可以规范操作流程,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乡镇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充分发挥软件的操作功能,一切流程、审批都在网上进行,既能提高支付效率,又能确保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和安全,便于查询和监督。两项改革,集中突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在基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规范单位财务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强化预算约束,也对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治腐败等起到积极作用。

二、推进科学理财,健全乡镇财政管理长效机制

(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乡镇财力保障

正确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合理确定乡镇财政体制,是保证乡镇财政运行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县政府“乡镇(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有关规定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要求,合理分配和下达财税收入任务,确定乡镇基本支出保障标准与县直部门预算同步。不论是取消乡镇税收任务,还是继续执行税收任务下达到乡镇,只有加强征管部门的责任,放开乡镇的手脚,使乡镇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才能使乡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乡镇财政支出保障能力有明显增强。

(二)强化约束机制,切实增强乡镇预算执行水平

预算编制只是基础,着力规范预算管理、不断强化预算执行力才是重中之重。要强化预算执行指标控制,规范乡镇预算执行顺序和进度,着重抓指标的分配、调节与控制;建立公务费使用约束机制,在财务软件的“单位会计账套”中,将公务费指标总额分别按不同性质和比例细分并量化到每个商品和服务项目上,然后按规定用途报批,凡超出限额指标的支出项目登记入账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数额超出指标”,从而控制乡镇“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要强化预算调整赤字控制,预算一经制定就要执行,乡镇的年度综合预算方案批准后一般不做调整;如果发生短收或者增支因素,使原收支平衡的预算执行出现赤字,则需要调整预算,调整预算的程序为:乡镇制定调整方案,先报县财政局审核,调整数额较大的,必须向县政府报告,然后再报乡镇人大批准。要强化财政决算审核监督,对乡镇预算执行结果的审核监督,在锁定不突破预算指标的前提下,认真清理收支项目的使用标准与范围,避免出现指标节余后的乱开支或年终赤字转嫁后的假平衡;及时采用绩效评价机制,全面考核乡镇财政的预算执行效能,凡对预算执行不到位或超预算开支的乡镇,县政府“乡镇、县直部门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评价”中都要明确规定,在县对乡镇绩效考核中相应扣分。

三、立足基层建设,实现乡镇财政职能管理高效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要化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困境,就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共同开创财政事业新局面。

(一)提高思想认识

乡镇财政是乡镇基层政权的财力保证,对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县乡二级政府都要重视乡镇财政工作,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法律和财务知识培训,增长知识面,提高其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领导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督。

强化“乡财县管”工作,乡镇要完善好预算编制与执行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推行财政体制改革,制定好本单位的财务制度,高效运转财政资金。

(三)加大对乡镇财力的支持,完善好县乡财政管理与财力分配体制

要进一步理顺县与乡镇间的财权、事权匹配关系,加大对困难乡镇转移支付力度,对乡镇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农村清洁工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扶贫工作等,要以激励约束机制专门开展财政奖补或實行倾斜的财政政策,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加大支持(投入)力度或预算时少留缺口,以促进乡镇财政的稳定、协调发展。

(四)统筹设立乡镇风险基金

对全县发生突发事件或突发自然灾害,要以县为主体采取应急措施,并对在风险中运转困难的乡镇进行救助或补助,确保基层政权正常的基本财力运转。

四、理顺工作思路,推动基层财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要紧紧围绕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创新,积极开展“优服务、强管理、提素质、比技能”行动,加强乡镇财政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强化乡镇财政职能建设。

(一)从规范财政所日常管理上下功夫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财政预算执行标准化,做到预算管理规范、科学、完整、准确、到位,从而达到完善财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一步严格日常收支核算、政府采购、支出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建立乡村化债、控债机制,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规范会计业务基础工作,结合新会计制度实施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合理正确使用会计科目,规范账务处理,严格把住原始凭证的规范性、合法性、及时性。

(二)从创新工作责任机制上打基础

要全面推进绩效管理,逐步建立问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考核机制和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增强绩效管理意识,充分认识绩效评价对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率的积极作用。

(三)从扎实开展财政资金监管中抓落实

充分運用“互联网+监督”平台与督查工作制度,对项目单位以及建设施工现场进行抽查巡查,每个项目应分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核查,上下沟通,使资金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四)从完善“一卡通”管理中堵漏洞

做好惠民惠农补贴发放数据公开公示,及时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和惠农政策明白卡,整理归档各类补贴资料和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五)从及时做好问题整改中要效果

不断强化资金监管中重点环节的落实,及时将资金监管工作情况、群众反映的问题、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意见或建议等归类整理,形成比较规范的文字材料,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落实。

五、强化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反馈机制

(一)加强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经常性指导和监督

严格执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健全乡镇行政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特别是财政日常监督,实行动态调整优化,并发挥乡镇人大依法监督职能和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舆论监督作用。

(二)加强乡镇政务诚信建设

要建立健全乡镇公开承诺制度,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事项和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整改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探索乡镇政府“公开、公示、公议”做法,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监督评价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及时发布乡镇政府信息。

三是完善公开公示制度

不论是网上还是公示栏或板报,都要全面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制度,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联动机制,对群众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依法行事,做到应公开尽公开,或按季或按月更新,并保持公示的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加大公开监督力度,特别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惠民惠农资金发放和抽查巡查制度具体执行情况,实现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回馈机制。

六、加强干部建设,夯实基层政府运行管理基础

(一)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

完善乡镇干部职务行为规范,注重依法行政能力培养,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大力推行乡镇干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业绩评议制、失职追究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落实激励保障,充分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二)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年轻干部放到重要岗位,树立全局意识,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强化调查研究能力,通过调研发现问题、提出对策,鼓励干部积极干事创业、主动担当作为。

(三)建立健全人才向乡镇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以及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聘用、职级晋升和职称评定方面的相关政策。

(四)制定符合乡镇工作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干部管理制度

进一步强化基层、突出实干的用人导向和交流机制,即县直的人要下得去,乡镇的人要上得来,有计划地开展年轻、优秀的人才选派,有序推进乡镇之间、乡镇与县级机关之间干部交流。

(五)推行遴选与业绩同等重要的人才政策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考试选择岗位,也可以通过业绩好坏调动岗位。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改善服务质量,增强服务理念,既要做到“门好进”“脸好看”,更要做到“事好办”“办好事”,尽可能解决服务对象的困难和需求,维护好财政“窗口”形象。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江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作者:蔡卫彬

质量财政建设论文 篇2:

以质量文化建设推动高校教育质量改进的路径研究

摘  要:知识是高等教育的根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不能简单地以技术问题来看待,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实践[1]。而我国高校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分析质量文化在高校中缺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我国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这是当下高校质量改革的重点之一。质量文化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问题[2],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精神层面的培育、物质层面的提升以及制度层面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质量文化的有效发展[1]。因此,本文从我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现状出发,揭示高校质量文化缺失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助推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献力[3]。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质量;质量文化;改进路径

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领域变革从未间断,高校因规模扩张、公共财政紧缩等问题,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滑和教育问责激烈等问题遭到民众的关注和质疑。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框架内,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的主流,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展开。“质量文化”最初是美国对企业研究的专业概念,然后传到日本,对日本工业产品的提高产生了巨大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起,“质量文化”引入我国,大大提升了我国大型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正在将优质教育引入教育研究,利用公司的优质文化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构建起自身范围内的优质文化。美国管理学教授朱兰在他的质量手册中说:“质量文化是人们产生的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4]。”刘德仿教授对质量文化的定义说的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价值观念、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环境意识及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5]。在本文中,质量文化是指在高校中涉及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精神面貌、行为习惯和规章制度等内容的总和。

一、我国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现状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愈加重视,并将检查和调研列入常规工作,采取各项措施以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如本科教学评估、第五轮学科评估。我国现在已经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由于其规模扩张而引起的教育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的质量,由此,质量文化的概念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中。在新时代的浪潮下,高校质量文化的概念也被广大师生和教职工所接纳,质量文化使得管理效率提高,学校的教育环境有所改善,优质教师的引进增多。虽然我国高校对质量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但是在认识和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偏差,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高等教育机构建立高质量文化的进展,因此必须逐渐加以解决。

第一,表现在对培养高校质量文化的行为者缺乏了解。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师和学生缺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职能组织中设立质量控制或质量保证部门,这样可能会给组织内的其他部门传达一种信息,即这批专门人员才是管理质量的主体[5],因而进行质量文化建设不属于其他部门的职责。长期秉承着“自上而下”的观念,将会导致师生主观认为质量文化建设是高校领导层的事务,与教师和学生联系并不大。事实上,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不仅是领导层和行政人员的事情,更需要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全体成员都主动参与,关注教育质量、参与质量文化建设,在全校形成一种积极的质量行为和文化氛围。

第二,一些高校缺乏历史传承和高校办学特色,使其内部独特的质量文化难以形成。我國高等教育逐渐由大众化普及化阶段过渡,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普通院校的招生人数持续上涨,这使得原来的校园面积不能满足激增的大学生人数,因此扩大校园面积、组建新校舍是必不可少的。校园扩建主要通过修建新校区以及合并扩大老校区来实现,但是,新建的教学楼和合并的校园在短期内很难形成师生认同且具有高校特色的质量文化。

目前不少高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或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这些组织结构最初是为了评估本科教学水平,以满足高校优质教育质量的需要,但它们往往是宏观的,责任不明确,成绩不令人满意。这些质量组织在制定质量规划、质量政策、质量标准、质量评估和改进等相关工作时[3],带有“外生型”的特点,即高校的质量组织机构为了符合规章制度标准而进行质量改进。这就导致这些质量组织所做的工作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发展的长期利益,只是取得了在质量检查和评估中的短期效益。

二、我国高校质量文化缺失的原因

根据上述高质量文化的形成情况,目前,我国高校在提升质量的过程中还存在质量文化建设不足的问题,缺乏高质量文化无助于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6]。所以,分析缺乏高质量文化的原因有助于确定应对措施和提出解决办法。

(一)学校对质量文化发展的轻视

“官本位”思想一直存在于我国高校之中,这是一种以官为尊、以官为贵的思想观念。受到“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有些高校的行政人员、教师乃至学生中功利性的价值观比较普遍,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忽视自身发展的长期利益,更不必说发展个人意识中的质量文化。“官本位”影响在管理部门中更为明显,高校管理者对学术领域的关注度远不及招生规模和科研项目的申报数量。虽然高校注重教育质量的发展,但是高校领导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文化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没有意识到高质量文化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没有意识到其高质量的管理可以改变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文化[3]。

受到绩效管理和行政化评估倾向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存在许多问题,如质量保障目标的外生性、质量保障组织的行政性、质量保障标准的预设性、质量保障效果的滞后性等。因此,我国高校在质量保障方面的实践性问题需要依靠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加以解决[3],而不仅仅是依赖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二)“拿来主义”不利于形成质量文化

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在一个不断扩张和变化的阶段,如何改进落后的管理体制,首先需要学习先进的质量文化,这能够为我国高校质量文化的提升提供借鉴意义,并完善适用于高校的质量文化理论。部分高校将企业质量文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直接引进,没有区分开企业质量文化和学校质量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企业是出于盈利目的,将高质量理解为满足客户“需要”和产品“标准”。当然,大学也可以盈利,但不能作为盈利机构运作,因为大学的高质量文化是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针对的是有个性的个人。

(三)尚未完善的相关制度不能引领质量文化的发展

为保障高校的质量,各高等院校都相继出台了质量规章制度,并且安排了质量管理人员,但在实际操作上效果却并不突出。有些规章制度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设定,还有的是以非正式口头承诺的形式和约定成俗的习惯而设定,并没有成文的文件规定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没有严格管理制度的约束下,高校有关人员在质量文化领域的工作中缺乏标准和问责,因此高质量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应付层面。

(四)在高校中缺乏有关质量文化的培育

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举行的第二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指出,质量是现代大学的最重要课题,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卓越的质量既要有体系来加以保障,更需要质量文化来维护。由此可见,高校长期发展势必将质量文化作为重要的一环。然而,我国高校在质量文化方面的意识还比较浅薄[2],以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并未完全确立。现实中,管理人员的重点是效率,而不是管理质量,教师倾向于职业发展,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可见,质量文化并未以正式的教育内容在高校管理人员、教职工群体和学生中传播。

不久前,在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建立优质文化的研究,目前仍在继续发展,研究结果尚未成熟,无法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有效和可持续的优质文化教育内容,以至于高校内部有关质量的教育还不充分。质量文化在高校中很少被提及,开展的高校并不多见。质量文化有关经费、人力和政策的不足,导致高校有关质量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得不到更新,所以那些适合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学生群体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

三、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质量文化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还有精神文化层面,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有学者认为,质量文化有其层级性,包括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因此在探索质量文化建设的路径时,应充分考虑这三个方面,在不同的层面上提出有效、可实施的路径。

(一)培育精神层面的质量文化

首先,在高校中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质量文化氛围。高质量文化活动需要全部成员团结合作,如果高等教育机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理解、避免竞争,那么追求高质量的文化将会是空谈。只有在自由、民主、平等和公正的气氛中,才能形成优秀的高校文化。其次,自由、民主、平等和公正的文化还需要根据学术自由的传统,并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管理及其建设,提高教学的质量。再次,需要在高校人员中强化质量文化的先进意识。“质量文化对于高等教育质量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文化决定质量,质量是文化的结晶,只有通过先进的质量文化才有可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5]。”高校内部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每个人都对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担负不同的责任。在高校领导层中树立质量文化的意识和价值观非常重要,其意识和价值观念对高校师生的质量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另外,要提高执行人员对质量文化内涵的理解,保证在贯彻和执行质量文化有关方针、政策时的准确性,同时能够规避实施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增强处理质量文化危机的能力。最后,还要在师生群体中加强对质量文化的宣传,加强师生对质量文化含义、理念和作用的理解。

(二)提升物质层面的质量文化

物质层面是质量文化的基础部分,其质量文化内容丰富,包括学校的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办学条件、标语、校徽等。物质层面的质量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目标,并且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一重要目标。

第一,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各高校的地理位置不同,呈现出来的校园环境各有特色。从高校校园环境的宏观层面看,高校的教学区、活动场所、生活空间都按照地理特色进行布局,各部分联合起来就是和谐的整体,能够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高校的教育教学。例如,在图书馆呈现有启示意义的名人画像和名句,塑造的雕像以代表学校特色精神为主,建造的校史馆能体现学校的发展进程。校园绿化也是重要部分,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能够给师生带来活力。校园环境是质量文化的物质层体现,被寄予了高校特色。优质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满足师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要求,而且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达人文关怀。

第二,优化办学条件。高校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是建设高质量文化的关键,他们不只要建设一个组织完善、教学质量优质的高等教育机构,还需要努力加强其管理团队和技术支持,以便在整个学校就教学、管理和服务方面达成共识。教职工和管理团队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软实力,通过优化师资和管理队伍并引进优秀人才能够提高高校的办学实力。同时,随着当下5G技术、VR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是高校质量文化的物质保证,促使高校课堂和实验室也随之发生革新。

(三)发展制度层面的质量文化

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需要制度和机制作为强有力的支撑[1]。将制度转化为高校质量文化并非一蹴而就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培养对制度的认同感,将制度转变为文化,不是僵化的规则和原则。因此,各高校在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时,应建立健全具有参与性、公开性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等。

第一,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此前谈及的“拿来主义”,我国高校质量文化研究相对较晚。起初,高校将企业质量理念直接用于其管理活动中,产生众多无法用企业管理制度解决的问题。对其他国家管理体制的借鉴绝非直接“嫁接”,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体制非常重要。高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高校全体人员的行为规范都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既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也体现了义务性和权利性。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高校优良质量观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对各事务进行高效管理,对于师生而言也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价值观的存在。所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能够保证师生员工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各项管理制度应体现人本主义精神,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精神,减少硬性管理;二是管理制度的制订应根据本校发展的特点,体现本校的质量价值观念;三是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环境、学校状态的改变以及质量反馈适时作出相应调整;四是管理制度应具有长期性,与高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

第二,呼吁学生参与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学生是推进质量文化发展的主体之一,应当给予学生话语权。对高校质量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倡导其参与到质量文化建设中,在此过程中彰显质量文化建设的特色。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以及提高质量的手段,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術使学生参与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如此就可以获取学生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意见,根据这部分建议进行完善,并提供了反馈。比如,通过微博学生可以直接表达他们对教育氛围、学习设施、管理制度、学习风气等的建议;可以建立专门的电子邮箱,用来征求学生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且邮箱的负责人可以由学生来担任,培养其主人翁意识。

四、结语

目前,各高校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也相应制定了许多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但是仅仅依靠外部的约束力往往是不足够的,各个高校都需要重视高质量文化并把其加入质量保证制度,接受以质量为中心的高校办学理念。在高校建设高质量文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根据高校自身特点进行持续改进。而且质量文化建设需紧紧围绕高校的办学目标,以保证质量文化的建设内容符合高校发展并且能够为师生所接受[2]。

参考文献:

[1]叶敏.质量文化视角下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4.

[2]龙雯雯.高等学校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2.

[3]罗儒国,王姗姗.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误区与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3(10):30-36.

[4]吴颖珊.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5]俞国锋.质量文化: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3-124+137.

[6]安心,张鹏.构建内生型和外发内生型高等教育质量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42-43.

(责任编辑:董维)

作者:刘文君

质量财政建设论文 篇3:

我国公共财政建设问题分析

摘 要:公共财政建设作为一项复杂、耗资巨大的工程,其对于我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共财政建设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过渡到完整的财政信息管理机制,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才得以完善。公共财政建设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还关乎着中华民族的存亡。因此本文首先论述公共财政建设相关理论,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加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对策,实现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财政;制度建设;问题及对策

引言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公共财政也随之而改变。公共财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不可取少的一部分,其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还对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公共财政理论应运而生,其是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所以如何进行公共财建设是现阶段政府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公共财政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一)公共财政建设的定义及特点

公共财政建设实质上属于一种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手段,其是政府通过财政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以及公共使用的物品,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进一步实现财政收支分配,实现经济的增长。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一般包括:其一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收入与支出体系和分配体系,经常利用税收筹集资金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给予人民群众大量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其二是加大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力度,保障公共财政在运行时公开、透明。

公共财政建设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公共性。其是指我国财政部门在下发财政资金时,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给予他们多样化的物品及服务,充分体现公共性,而不是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其次公平性。政府和财政部门在公共财政建设上一律平等。最后公开透明。其是指政府机构的财政信息向社会公开,尤其是对收入、支出的信息更是透明化。

(二)公共财政建设的意义

民生问题始终是广大人民最关注的话题,民生问题的出现其主要是我国没有对公共财政体系进行完善。所以说,公共财政建设对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西方国家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财政不可分割,财政和国家共同发展。回顾我国发展的历史,一个朝代的灭亡一定和这个朝代的财政政策有一定的关联。政府只有高度重视公共财政建设,从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出发,那么这个政府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国家也因此得到发展。总之,公共财政建设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还有壮大整个民族。

二、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公共财政建设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也获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公共财政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的工程,避免不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现阶段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公共财政建设的目的就是给予社会充足的公共物品及服务,与人民群众建立和谐的关系。然而在实际公共财政建设中,政府不能正确行使自身的财政职能,其经常介入到市场中,市场发生问题,政府就应该让市场去处理,市场凭借自身发展的状况可以去调节,所以政府没有必要用财政去支援市场,应将重心放在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民生领域、生活方面等。其二公共财政建设体系运行的前提是制度要健全,制度自身不完善,何谈建设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

(二)财政信息缺少统一的管理机制

财政信息主要反映的是税收、支出、额度等信息,在信息管理方面应公开、透明。我国财政信息公开主要是通过政府工作的报告、预算文件以及计划报告等,然而我国对于政府反馈信息的报告有20多个种类,其中有300多个关于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能用到的很少。以至于再做本年度预算收支和上一年的数据相比过于悬殊。此外我国财政信息公开缺乏时效性,公开后的财政信息并不是最新的,有的已经过时,这样使得信息使用人员不能根据财政信息对财政进行监管。即便我国法律对信息展示时间进行了规定,但是对于公开时间的要求比较宽松。所以说,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财政信息缺少统一的管理机制才使得财政信息不能真正被大众所使用。

(三)财政收入和支出不平衡

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逐年逐增加,形成一种“国家富有,人民贫穷”的现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即便我国的财政收入每一年在以20%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国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始终在10%左右。这足以说明我国财政收入和支持不科学。从公共职能方面看,财政支出主要是在公共教育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文化事业以及国家支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税收比较低,但是发达国家通过提高税收将政府支出大部分应用到公共建设中。我国用在公共行政事业的支出占12%,公共医疗教育占31%。此外,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没有全部在预算范围内,所以避免不了在资金应用使出现不合理之处。

三、加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公共财政建设体系

建设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不仅要加强改变政府的财政职能,还要建立预算监督管理體系。首先政府要对自身的财政职能进行定位,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明确自身的职责。我国财政体系应以税收收入为首,将经济建设支出缩小到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增加公共服务建设的支出。其次为了加快我国公共财政的建设,完善公共财政监督预算体系,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对税收收取和使用进行监管,加快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步伐。

(二)建立统一的财政信息管理机制

公共财政建设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的物品及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所以说国家无论采取哪种政策都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首先我国应建立统一的财政信息管理机制,实现财政信息公开、透明。财政信息受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财政资金的动向。其次对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信息进行全面展示,这样有利于各个部门互相监督,利用互联网、媒体、广播作为传播的媒介,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最后财政信息公布要及时、可靠,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只有真实的财政信息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财政信息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利用税收和支出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

税收减少可以增加我国劳动者的收入,这也仅限我国居民收入而言的。首先政府可以适当扩大财政支出然后进行转移,将支出用到补助上,经常开展“家电下乡”这样的活动,人民群众可以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实用的物品,提升生活质量。

其次政府要控制财政经费的使用,财政经费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领域的支出,出现分配不公的现状。所以要对政府部门进行控制,合并或者重组行政部门,减少行政经费。此外,要适当减少基本建设支出,将大量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事业中,不仅利用收入和支出解决了分配不公的现状,还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四、结束语

我国经历多次改革,无论哪一种改革,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建立服务型的政府。公共财政建设不仅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还对政府的财政体系进行完善。虽然公共财政建设是一项复杂、巨大的工程,只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共财政建筑中的问题,才能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因此本文在论述公共财政建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建设体系、建立统一的财政信息管理机制、利用税收和支出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的对策加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兆征.《论我国公共财政的特性及其优化》,江汉论坛,2012,(08):33-36.

[2]王忠文.《浅析公共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社会工作,2013,(05).

[3]魏青.《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应解决的问题》,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06):114-115.

[4]王桢.《浅谈如何建设我国公共财政加强政府职能》,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3).

[5]王晓华.《对我国建设公共财政的思考》,农民致富之友,2012,(10).

作者简介:

郭琦(1989-)女,籍贯:北京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公共财政管理专业。

作者:郭琦

上一篇:创业风险投资论文下一篇:干部审计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