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论文

2022-04-23

内容提要: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发展县域经济是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甘肃省永登县为例,旨在说明甘肃省各县(市)如何立足于现实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论文 篇1:

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思考

[摘要]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对深入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实现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改革步伐,逐步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发展的县域工业化格局,扎实推进产业集群化、产权民有化、产地园区化、产品品牌化。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工业化;产业集群化;产权民有化;产地目区化;产品品牌化

[作者单位] 罗克良,中共广西来宾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律,广西 来宾,546100

[文献标识码]A

2005年12月在南宁召开的广西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兴桂。2006年7月在永福县召开的广西县域工业经验交流会要求,进一步加大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的工作力度,把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作为广西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笔者认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对深入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实现广西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增强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紧迫感、使命感,促进广西工业经济科学发展、快速发展。

一、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工业化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三化”互动的核心。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标志,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当前,广西大多数县(市、区)仍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同时,现有县域工业也存在结构层次低、支柱产业少、增长后劲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工业化仍是县域经济的主题。如何尽快走过农业经济阶段,加速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是一个值得十分重视的理论问题、经济问题和现实问题。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和非农劳动力转变,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具体来说,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高县级财政收入和积累水平的重要前提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转变过程。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这对于绝大多数的县(市、区)来说是一条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经验。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11.8:55.3:32.9,而2005年,广西县域三产比例是24.0:39.7:36.3。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差距:总体上广西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还远低于百强县平均水平。实践证明,大凡经济发达的县(市、区),其经济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和兴旺,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把县域内的各类资源通过市场运作配置到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效益。比如临桂县,近年来,立足紧邻桂林市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用科学的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总量扩张为核心、项目推进为抓手、园区建设为依托、招商引资为关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外引内培、强大活小、扶老带新、扩量增效的思路,迅速提高整个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桂林市的工业制造基地,实现整个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04年,完成生产总值36亿元,组织财政收入2.08亿元,规模工业完成产值1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76元。在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列第92位。由此可见,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上;缩小差距,关键在落实发展工业经济的措施。

(二)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是县域内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提高经济素质的战略措施

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不是反工业化和反城市化,而是将资源和有关产业从大中城市下移到县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途径和方式的改变。就县域范围来说,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工业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转变带动城市化。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是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才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口的聚集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效应也有所不同,城市化演进的后期更多地表现为非农产业主要是服务业就业增长的带动。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化。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

(三)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

没有县域工业化,就无法解决县域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域经济很具体,也很实在,更贴近农民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说是一种民生经济。县域工业落后,经济不发达,政府拿不出更多的钱去支持农村,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长期以来由于工业抽吸农业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发展的割据状态,也是造成“三农”问题突出的最根本原因。“三农”问题中突出的又是农民增收困难,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不仅可以壮大县域经济,还可以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实践证明,县域工业化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增收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带动小城镇发展,实现农民就近转移。中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小城镇发展在实现农村人口转移方面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而小城镇的发展又必须依托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二是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践证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联系城乡、工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三是县域可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并延伸产业链,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以灵山县为例,灵山县荣获“2005年度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荣誉称号。近两年来,灵山县用市场理念抓工业,用工业理念抓农业,用经营理念抓城镇建设,用创新理念抓招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灵

山县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速度在全国2026个县中排第3位。县域工业的发展,不仅使灵山县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而且还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二、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基本途径

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和改革步伐,逐步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发展的县域工业化格局,扎实推进产业集群化、产权民有化、产地园区化、产品品牌化。

(一)坚持产业集群化,提升县域工业整体素质

临桂县近年来发展县域工业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推进县域工业化,必须提升产业集群化程度,提升县域工业整体素质。兴桂县在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加大对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工业用地、用电等多方面扶持鼓励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培育成为规模企业。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医药、食品、化工、机械、建材、印刷、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等为主的支柱工业体系,引进扶持做大做强了福达汽车部件公司、娃哈哈食品公司、玉柴机械公司、三金药业公司、祥龙国际电线电缆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骨干企业,2005年全县规模企业达到46家,比2004年增加13家,初步形成工业发展的“拳头”产业。因此,推进县域工业化,要坚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把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地方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选择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并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调整优化产业集群布局。要依托地方传统产业、资源资本等优势,扶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优势企业,引导龙头企业自我扩张,延伸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股、合作等各种经营方式,整合同行业、同类型企业优势,组建大型集团化公司,构筑特色产业板块,推动产业创新、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提升集群的产业能级。要加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持,帮助解决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风险融资、中介服务、产学研协作、信息支持、产业空间布局、劳动力培训、市场体系建设等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县域工业整体素质。

(二)坚持产权民有化,加快县域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中坚力量,发展县域经济,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产权民有化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核心,只有产权民有化,才能使非公有制经济真正成为县域经济主体。要大力推进产权民有化,加快国企改制,坚持一企一策,把债务处理、资产变现、人员安置分开进行,推进国有资产向民营骨干企业集中,向优势产业集中,全面实现产权民有化。同时,要毫不动摇地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扫除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降低民营企业的注册条件,减少审批手续和审批环节,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激活民营企业发展的巨大潜能。要抓大扶强,培育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水平,产品有优势、有市场,经济效益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优势企业,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坚持产地园区化,增强县域企业发展活力

实践证明,工业园区从城市经济发展热潮中走到了县域经济的前沿,从城区到县城到乡镇甚至到村庄,可以更好地增强县域企业发展活力,形成投资创业的“成本洼地”和集聚县域产业效益的平台。比如北流市,近年来重点建设自治区重点项目陶瓷工业园区等10个工业园区,当年吸引投资3.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因此,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就是要把园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中的“洼地”效应,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全面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有效整合园区资源,使之达到最佳配置和最优组合,打造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齐全、发展后劲十足的工业发展平台,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增长极、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城市建设的示范区。要把产业特色摆在园区建设的首位,确立园区特色发展方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特色产业推动园区发展。

(四)坚持产品品牌化,提高县域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必须坚持利用企业产品品牌来提高县域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要加快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更新设备、改造工艺。调整和优化技术结构,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品牌是县域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象征,它不仅意味着市场、利润,而且代表着一种文化和精神。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要坚持产品经营和品牌经营相结合,大力培育名牌产品。要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创建以原产地证明商标为核心的产品品牌。要坚持质量立市、名牌兴业战略,把品牌作为替代性资源、软性战略资源来培育,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取胜”的发展之路,实现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品牌经济”转变。教育和引导全社会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品牌意识,运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和强有力的行业自律职能以及行政监督手段,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科技、文化、服务含量,树立讲质量、讲信用、讲品牌的良好形象。

作者:罗克良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论文 篇2:

甘肃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考量

内容提要: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发展县域经济是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甘肃省永登县为例,旨在说明甘肃省各县(市)如何立足于现实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甘肃;县域经济;主成分分析;金融抑制

县(市)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经济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现有县级行政单位(不含市辖区)2 008个。2005年,全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24%,全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8.8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8.1%,全国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收入达2 646.6亿元,约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0%①。

由于我国实行了20多年的城市偏向发展政策,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这一方面使得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使得城乡差距拉大,“三农”问题突显。县域经济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系起来,是实现城乡协调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切入点,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现阶段,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我国各地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国已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的有效途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发展县域经济”载入党的文献,之后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有关文献中又多次提及,并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已经在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有了战略上的考量。

甘肃是地处西北内陆的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中都面临着诸多困难。

1.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甘肃现有县(市)69个,其中县级市4个。2005年,甘肃县域内有人口1 811.2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9.8%;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88.47亿元,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1%;各县(市)实现财政收入20.54亿元,仅占全省财政收入的8%;各县(市)财政支出达147.93亿元,约占全省财政支出的35%②。

各县(市)平均县域人口为26.25万人,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43亿元,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 353元,各县(市)平均财政收入约为0.3亿元,分别为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57.5%、29.73%、43.53%和22.73%(见图1)。全省69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仅仅相当于江苏省江阴市(县级市)一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而全省69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还远不如江阴市。2005年江阴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7.9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38亿元③。在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中,甘肃省只有一个县(市)入选西部百强县(市)。由此可见,甘肃目前的县域经济发展还十分薄弱。

正是由于县域经济的薄弱,使得甘肃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差距不断增大,“三农”问题突出。2005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 98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8%,而且甘肃省的城乡差距日益拉大,城乡人均收入比达到了1∶4.08,远高于1∶3.22的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比例在全国位居前列。可以说,甘肃省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县域经济的滞后。因此,甘肃省要实现赶超式发展,切实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2.甘肃各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为了科学全面地分析甘肃县域经济的情况,我们采用主成分(Principle component)分析法对甘肃各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序。主成分分析法是通过降维技术,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成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按照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可比性等要求,我们选取了各县(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居民储蓄、经济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储蓄量、文盲半文盲率等12个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④对甘肃各县(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序。

运用SPSS软件,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得出公因子载荷矩阵(表1)和主成分载荷矩阵(表2)。

经过计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7.35%。最终得到甘肃省69个县(市)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排名,结果如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县(市)是:玉门市、永登县、敦煌市、庆城县和华亭县。肃南、肃北、阿克塞等县由于人口稀少(阿克塞县的常住人口只有0.8万人),尽管经济总量有限,但人均经济指标较大,因此排名比较靠前。排名靠后的五个县(市)是:舟曲县、积石山县、东乡县、两当县和漳县。

3.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探悉

总的来说,我国的县域经济较之于城市经济都是相对薄弱的,当中原因主要包括:

3.1 我国20多年的城市偏向政策

在完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的重心便偏向了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对县域经济的重视越来越少。这种城市偏向的政策,使得城市的极化效应不断增长,各种资源纷纷涌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而另一方面,城市的扩散效应有限,只是通过微弱的涓滴效应带动外围周边地区的发展,广大中小城市的这种涓滴效应更是微乎其微。这可以说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制度性原因。

3.2 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中小企业为主,容易出现“金融抑制”

我国的农业属于“弱质产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市场率、投资回报率较低。中小企业是县域工业的主体。中小企业规模有限,企业自身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金不可能大规模流向农业和中小企业,从而使得县域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着严重的“金融抑制”。农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着贷款难等诸多问题,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3.3 县级行政权限过小我国目前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省、市、县、乡四级,形成了“市管县”的格局。这种行政区划不符合《宪法》要求的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县、乡三级的规定。更为严重的是县级所拥有的行政权与财政权不匹配。县级行政单位行政权限过小,往往只是政策的执行者,县级财政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0%左右,却供养了全国70%的行政人员。另外,一些市经济辐射作用弱,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市县争利”、“市压县”的现象。这使得很多县(市)“心有余而力不足”,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具体探寻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除了上述三大原因外,还包括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素质较低、经济基础弱、市场发育不完善等诸多因素。

甘肃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干燥少雨,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另外,教育发展落后,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据统计,2005年甘肃省的文盲率为20.83%,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⑤。这些客观因素限制了甘肃县域经济的发展。另外,甘肃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玉门市是最低的碌曲县的32倍,人均生产总值最高阿克塞县是最低的礼县的22.7倍。由于经济总量有限,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投资环境不佳,使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瓶颈。如前文所述,县域经济普遍面临着“金融抑制”,西部地区特别是甘肃县域经济所面临的“金融抑制”则尤为严重。王小鲁、樊纲(2004)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市场主导的资本流动在利润动机的主导下更多流向回报率较高的东部地区,其数量甚至超过了政府主导的财政转移支付⑥。

以上这些因素使得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而且深陷“贫困的恶性循环”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如何跳出这种恶性循环,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主要以永登县为例来说明甘肃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选择。

4.永登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永登县隶属于兰州市,位于兰州市西北部。县域面积6 090km2,耕地面积91 853公顷,2005年县域人口51.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5万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31亿元,居甘肃省第二位,仅次于玉门市,人均生产总值7 973元,分别是全国和甘肃省人均生产总值的56.08%和105.3%。三次产业结构之比分别为13.52∶48.62∶37.86。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071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4 370元,分别为全国和甘肃省平均水平的63.63%、41.65%和104.6%、54.04%。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1 349万元。永登县的县域经济竞争力在甘肃省位居第二(见第二部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永登县是甘肃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但还远未达到富县、强县的水平。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任何发展模式的确定都要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因此,本文首先运用SWOT分析法对永登县县域经济的客观现实条件作一简要分析。

4.1 永登县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战略管理的一种常用方法。所谓的SWOT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劣势因素(Weaknesses)、外部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客观的识别评价,据以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下面就采用SWOT分析法对永登县县域经济发展作一简要分析。

4.1.1 优势因素(Strengths)。

永登作为甘肃第二大县,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工业体系较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交通便利,是甘肃省的航空枢纽;其次,永登县隶属于兰州市,拥有发展县域经济的坚强后盾,同时也拥有产品销售的广阔市场;第三,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永登的特色经济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发展的潜力和势头良好。

4.1.2 劣势因素(Weaknesses)。

以上所述的“一定的经济实力”,仅仅是从甘肃来看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对比来看,永登的经济水平还比较薄弱,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其次,永登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干旱少雨,灾害频发。据统计,2002年永登县有耕地137.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47.76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34.7%。第三,人口众多,且人口素质总体偏低。由于简单劳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因此尽管永登的经济总量居甘肃前列,但人均生产总值只位于甘肃中游水平。第四,企业数量有限,且未形成具有“增长极”(Growth pole)地位的主导产业。

4.1.3 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县域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国家已经着手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被列入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行政体制将逐步由“市管县”向“省管县”过渡,县级行政单位将会拥有更大的空间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甘肃也制定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并将永登等13个县(市)列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这些举措都为永登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4.1.4 威胁因素(Threats)。

尽管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但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因素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这些都可纳入威胁因素当中。另外,由于我国各地的产业结构高度趋同,各个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还存在着竞争,可能会出现争政策、争投资、争项目等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各个县(市)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存在着“非均衡博弈”。

总的来说,永登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较多的优势和较大的机遇,县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实现永登县域经济赶超式发展,还必须进行科学规划,找出一条有效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4.2 永登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永登县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永登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要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

4.2.1 积极吸引投资。永登的县域经济面临着发展与赶超的双重任务。较低的经济增长还远远不够,要实现高速增长才能赶上其他发达县(市)。永登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资本存量太少。罗斯托(W.W.Rostow)的经济成长理论将“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作为经济“起飞”的三个主要条件之一;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Big push)理论认为要实现工业化,关键是增加资本;纳克斯(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也认为跳出恶性循环怪圈的关键是扩大投资。因此,永登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要加大投资的力度。由于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投资效率的提高,因此,吸引投资的根本的目的应在于创造获利机会,强化经济主体对未来投资的激励,让各种投资形式发挥作用。而政府所要做的主要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2.2 树立工业强县战略。对于县域经济而言,由于受居民收入、生活方式和服务本身特性等方面的影响,服务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从而决定了县域经济须大力发展工业。对永登而言,实行“工业强县”战略既符合甘肃 “工业强省”战略,也和永登的实际情况相吻合。2005年永登县工业实现产值18.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27%,高于全国和甘肃省的平均水平(见表4)。这说明永登县的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实行集群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节约交易成本;第二,选准主导产业,使之成为增长极。增长极是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凭借其具有的规模经济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间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但不拘泥于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对于永登这样一个农业大县,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并使之成为特色产业,从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 3∶1,而甘肃的平均水平仅为0.26∶1。因此,农产品加工工业在今后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2.3 发展特色经济,开拓利基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各个县(市)只有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开发自己的特色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永登在农业发展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目前,永登的玫瑰种植、畜牧业和渔业等已初具规模。其中苦水玫瑰已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渔业产值在全省各县(市)中位列第一,达到1 814.40万元⑦。今后,还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特色之路。在发展特色经济中,要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促其扩张、裂变,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并形成有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经济构架,最终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大发展⑧。同时,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生产。

另外,还要积极开拓利基市场(Niche Market)。所谓的利基市场就是指为发达地区、大企业所忽视的某些细分市场。尽管利基市场不为发达地区、大企业所重视,却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商业利润。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来说,在发展县域经济中,要善于结合本地特色,开拓利基市场。只有“不择细流”,勇于开拓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4.4.4 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尽管永登县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是总的说来,现在永登的农业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效益不高、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机械、化肥、电力的使用量还十分有限。2002年,永登县的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45.07%,12.3%和6.4%。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有限,很难发挥规模效应的优势。

要实现农业的大发展,增长农民收入,必须要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规模化。现在农户经营的耕地十分有限,存在着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民平均报酬低。因此,需要扩大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实现规模化生产。只有实现了规模化,才谈得上机械化、电气化。第二,转移剩余劳动力。要实现规模化,必须要同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转移劳动力的方式主要是就近转移和劳动力输出两种。在劳动力输出方面,永登县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还要依靠科学技术,对甘肃省而言,发展节水农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外,农业的生产应立足于市场,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进行生产。由于单个农户的信息、能力有限,这就需要专门的农业中介机构来帮助农户组织生产和销售。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2006年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城乡统筹发展下的甘肃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基金规划项目“西北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规划和突破难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中国县域经济网:http://www.china-county.org/index.asp.

②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2006.

③江阴市统计信息网:http://www2.jy.js.cn/tongji/.

④数据来源:甘肃统计年鉴2006.

⑤中国统计年鉴2006.

⑥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⑦前11个指标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年鉴2006,文盲半文盲率根据甘肃省“五普”统计数据记载.

⑧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编.发展县域经济手册[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汪晓文. 规模化+社会化——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途径[N].人民日报,2002-12-12.

[4]黄健柏等.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反思——基于现代经济理论视点[J].经济问题,2006,(7).

[5]王运浦.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 (6).

[6]郑炎成,陈文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J].财经研究,2006,(3).

[7]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编.发展县域经济手册[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

[9]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5.

[作者简介]汪晓文(1969-),男,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收稿日期]2007-03-10(责任编辑:翟超)

作者:汪晓文 祝 伟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论文 篇3:

县域金融的制度缺陷及政策建议

摘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金融结构和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银行“惜贷”和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已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本文在分析县域金融体制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县域金融的制度缺陷,针对现存的问题与矛盾,提出重构县域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金融;非正规金融;制度缺陷

收稿日期:2006-11-29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605396),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科研基金项目(06N11)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春喜(1966-),男,浙江兰溪人,浙江工商大学银行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县域金融是介于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之间的一个范畴,它以农村金融为主体却又不等同于农村金融,是一个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异军突起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县域金融制度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等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曾康霖等[1]认为,农村经济制度与金融制度变迁的不对称,形成经济的多元性和民营性与金融的单一性和官营性的反差。谢家智、冉光和[2]认为,长期形成并不断自我强化的利益机制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关键所在。黄燕君[3]把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概括为两点:一是农村金融制度的每次变迁均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二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路径相悖。研究提出将强制性变迁方式改变为需求诱发性变迁方式,通过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来增加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供给,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谢平[4]认为中国不存在合作制生存的土壤,信用社体制不具备真正的合作化,应向商业化过渡。张杰[5]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仅仅是又一轮政府间的金融博弈,改革收益被各方参与者瓜分,农村金融的真正需求者因被置于事外,未能享有受益。中国人民银行上饶中心支行课题组[6]通过实证研究推定,目前我国农村融资供求失衡、资金贫乏、融资机制扭曲、制度缺位,难以满足农村多层次、多样化的民营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需求。已有的研究文献着重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研究,没有涉及县域金融制度缺陷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县域金融体制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县域金融制度缺陷,针对现存的问题与矛盾,提出重构县域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县域金融体系的制度缺陷

(一)县域金融组织制度的缺陷

1.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重心上移,县域服务功能弱化。自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以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撤并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销县及县以下机构4万多个。其中,安徽撤销1209个,江西撤销1793个,河南撤销3193个,江苏撤销1052个,浙江撤销608个,山东撤销1929个[7]。在机构撤并的同时,县及县以下机构的信贷权限集中上收,仅留有小额质押、个人消费、票据贴现等低风险贷款审批权,县域的信贷功能明显弱化,保留下来的县域机构网点已成为实际上的“储蓄所”,发挥着吸储的功能,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估计达3000亿元[8]

2.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分支机构设置最齐全的一家政策性银行,1994年成立时的初衷是接管农业银行原先承担的政策性业务,为农副产品收购、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贷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体制原因,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单一、业务范围狭窄、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缺乏风险约束机制,正面临着业务萎缩与亏损扩大的尴尬困境,未能承担起扶持农业经济发展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任。

3.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乏力。相比较而言,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活跃,但由于其在政府隐形担保下运作,政府一厢情愿地把服务“三农”的任务强加给农村信用社,造成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低下、亏损严重。另外,农村信用社还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等问题,以至于其风险凸现。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行政干预强烈、政府扶持力度有限,因此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支持县域产业化、城镇化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据对64个县(市)126家企业典型调查,2005年,这些企业生产资金投入295.8亿元中,银行信贷资金为99.6亿元,占比33.7%,其中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为0.47亿元,仅占全部信贷资金的0.5%[9]

4.邮政储蓄导致县域资金流失严重。由于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而且其上存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近年来,邮政部门把储蓄转存款收入作为其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充分利用其机构遍布农村等诸多优势,广泛开展揽存,储蓄额超常规快速扩张。截至2006年3月,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占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9.7%,存款余额仅次于工行、农行、中行及建行,位列第五。邮政储蓄存款70%来自县(市)及以下地区,仅乡镇所辖农村就占34%。因为邮政储蓄存款几乎全部上存人民银行,所以它的快速增长造成了县域资金的严重外流,加剧了县域资金的供求矛盾。

5.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缓慢。虽然我国的证券、保险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证券市场也十分活跃,竞争异常激烈,但整个场面似乎仅热闹在城市一头,县域证券市场尚未得到有效发展,同时,尽管保险公司纷纷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抢占市场份额,但就其总量而言,仍显得微不足道。目前,县域金融体系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少量的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组成,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租赁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县域发展严重不足。

(二)县域金融市场制度的缺陷

1.县域金融市场结构失衡。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存贷款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票据贴现和再贴现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以及保险市场等金融市场体系,但绝大多数金融市场集中在城市,对县域而言还是一片空白。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产品基本上属于卖方市场,在产品开发、业务创新和金融服务方面,商业性金融机构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仍然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观念和工作思路,维持着传统、单一的存贷款业务,低效地运转;另一方面,因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跨越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的门槛。我国现行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中,银行间接融资是最为主要的制度安排,在金融活动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规模较小,银行为企业所提供的信贷资金是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的6倍[10]。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金融体系的全部融资规模中,银行贷款占比例达到了85.2%,而国债融资占10.0%,股票融资占3.9%,企业债券融资仅占1.0%。由此可见,目前的县域金融市场结构不完善,县域金融过渡依赖于间接融资。

2.县域金融融资工具单一。金融工具作为资金配置的媒介,在金融市场上将储蓄资金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企业通过运用金融工具可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用于促进生产发展。由于县域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单一,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缺乏多样性,除了信贷产品以外,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信托产品以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对县域企业而言只是一个名词,县域企业无法通过信贷产品以外的其他金融工具筹集到所需的资金。

3.县域金融市场基础薄弱。县域金融市场主体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存款人、贷款人和其他社会中介机构等。目前,金融机构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并未真正商业化,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单一、业务狭窄,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历史包袱重;民营企业和农村居民信用风险意识薄弱;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公正性未能真正体现。金融市场发展缺乏长期性、规范性。各经济主体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违约现象甚至欺诈行为时有发生,最终导致金融工具流动性降低,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三)县域金融利率制度的缺陷

县域金融市场被严重分割,资金不能自由流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未能完全到位。分割的市场和僵化的利率制度,不仅影响了县域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导致县域资金大量流失。现行利率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正规金融市场利率偏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至12.82%。而非正规金融一年期利率可达14%。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监测显示,2003年全年民间借贷市场利率大体稳定在8.5‰-9‰之间,月均8.86‰,2004年6月开始,利率显著上升并一直维持在12‰左右,折合年利率为14.5%。正规金融机构偏低的利率水平,不仅造成大量资金流失,也导致了过度的资金需求[11]

2.利率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低。由于正规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低,资金不能在各市场之间顺畅流动,加之利率管制的存在,在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市场上没有有效的利率调剂各市场的资金余缺。而非正规金融融资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一般是随行就市,并参照银行贷款利率而浮动。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2005年2月以来建立的全省11个市240个监测点的民间借贷监测体系数据显示,2005年1~3季度全省民间借贷的加权平均月利率分别为9.421‰、9.628‰、9.552‰,呈现基本稳定状态。县域正规金融市场的不健全使得金融资源不能在利率调节下实现资源配置在不同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二、重构县域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在于动员资金和配置资金。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应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明确,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有序发展,金融机构相互竞争与合作,服务功能齐全、优质高效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一)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1.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为了加强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服务功能,广开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降低对中央银行的依存度,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向社会筹资,拓宽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同时,可建议中央对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能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县域政策性金融功能,担当起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信贷资金的历史重任。另外,由于民营企业的创业初期,客观上需要政策性资金扶持,可考虑从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财政补偿机制,如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等。

2.明确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定位。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和服务范围基本趋同,原先按行业设立金融机构的方式已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各自的竞争优势,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对分支机构进行适当的重组整合,对业务萎缩、效率低下的机构进行撤并,退出县域市场。县域经济发达的县(市)对金融服务要求迫切,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而言,必须明确其市场定位,通过健全约束激励机制、扩大贷款权限、放宽信贷政策,以赢得更多的优质客户,争取更大的发展。

3.积极发展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县域市场,而农村信用社受到经营规模和市场定位的限制,无法填补国有银行退出后留下的市场空间,为确保县域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必须积极发展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先,可考虑在经济发达的县(市)把规模较大、经营管理完善、效益好的农村信用社,通过增资扩股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其次,以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为母体,与地方财政、民营企业合资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样,既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带来的人、财、物安置和处理的矛盾,又可以低成本、快节奏地组建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及时填补县域金融服务缺口;第三,在县域经济发达的县(市)由财政、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等共同出资组建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直接为县域中小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城镇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4.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参资入股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市场定位决定了其金融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鉴于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规模小、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弱以及行政干预强等缺陷,应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冲破合作制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经营管理上强化运营机制,抓好用工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同时,政府部门给予农村信用社必要的政策扶持,包括为其制定一套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税费优惠政策,消化历史包袱等。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扶持农村信用社成长,增强整体实力,促进其稳步健康地发展。

(二)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正规金融已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内生需求,县域金融的供需缺口不断扩大。非正规金融作为一种制度供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口,在满足民营经济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目前,县域存在着数量庞大且十分活跃的非正规金融,这可从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来解释:从供给的角度看,社会上一些富余的闲散资金找不到相应的投资渠道,这与县域资本市场不健全有关;从需求的角度看,众多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国家已经颁布了一些关于中小企业贷款的法规政策,但是金融机构对于这些企业的贷款力度仍然十分有限,现行的银行管理体制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存在着天然的不匹配。尽管目前对非正规金融的打击力度很大,但是县域非正规金融活动仍然十分活跃。所以,非正规金融活动的出现,虽然在表面上看是金融秩序问题,但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是金融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金融供给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结果,归根到底是金融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和引导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第一,客观、公正地对待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不只是竞争关系,两者也存在互补关系,鼓励和引导非正规金融有助于提高正规金融的运行效率、增加整个社会的收益。第二,积极鼓励正常的非正规金融活动,承认其合法性。将非正规金融活动纳入宏观金融监管体系,通过“体制外突破”来推动“体制内改革”,形成县域金融市场的多元化竞争格局。第三,政府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确立公正、高效的竞争规则。作为我国唯一的制度供给者,政府不应过多地限制或干预非正规金融,而应通过制度安排,充分尊重微观主体的创新冲动和自主选择权,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完善县域金融服务的保障机制

1.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金融中介生存的根本。为了进一步完善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必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信用中介服务为核心的信用体系。首先,建立个人信用、企业信用的信息征集、查询、评估、披露、奖惩机制,规范和调整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行为,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其次,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增强信用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执业能力;最后,净化信用环境,形成良好的信用文化和诚实守信的习惯,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营造和谐的商务和投资环境,创建金融安全区。

2.建立和完善抵押担保机制。抵押担保是金融机构降低信贷风险的重要措施。地方政府应积极指导和参与担保机构的组建与运作,由政府、企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牵头出资组建多层次、不同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逐步形成以县财政出资组建的担保机构为主体,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为补充,担保形式多样、担保渠道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3.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软硬件水平。首先,加强金融队伍建设,重点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业务能力、操作技能等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现代金融服务发展的需要;其次,金融机构要建立一整套人才引进、培养、使用、选拔机制,培养出一支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管理等综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最后,提高金融电子化服务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机构的网络硬件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支付清算系统、电子货币、银行卡业务以及支付信用监测系统,全面提高金融服务的科技含量,更加高效地服务于县域经济。

(四)建立合理的资金流动机制

针对县域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可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合理的资金流动机制:

1.以存贷比率为工具调控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适当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资金往来利率,特别是上存资金利率,鼓励和引导其县支行主动开展信贷营销,积极发放贷款,充分使用县支行组织的信贷资金,防止商业金融通过系统上存的方式过分占用县域金融资源。

2.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反哺机制。首先,按照吸储成本加合理费率的统一标准确定邮政储蓄存款的转存利率,新转存的存款宜与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同样的利率,发挥利率杠杆作用,以引导县域资金流回县域;其次,可通过与县域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等)协议存款,建立委托存款基金,扩大邮政储蓄的资金运用范围,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国债市场运作和商业银行大额协议存款等方式,建立邮政储蓄资金与县域信贷资金之间的稳定关系,合理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服务于县域经济。

3.加强中央银行的支持力度。适当扩大中央银行对地方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的规模,以弥补县域资金的不足,同时,可传递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引导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投向,并以此加强窗口指导,扩大信贷投放,完善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功能。

4.加强银行、证券与保险机构的配合协作。相比较而言,县域的银行机构比较齐全,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应大力发展县域证券营业机构和保险服务机构,实现银行、证券与保险业务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5.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试点范围,充分吸纳县域资金并投向县域经济;扩大县域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积极引导信贷资源在县域经济的合理和有效配置,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缓解县域资金外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曾康霖,蒙宇,刘楹.论县域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J].金融研究,2003,(1):82-89.

[2]谢家智,冉光和.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经依赖[J].农业经济问题,2000,(5):25-28.

[3]黄燕君.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0,(6):39-42.

[4]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争论[J].金融研究,2001,(1):1-13.

[5]张杰,高晓红.注资博弈与中国农信社改革[J].金融研究,2006,(3):48-56.

[6]中国人民银行上饶中心支行课题组.我国农村融资现实审视与制度重构[J].金融研究,2006,(1):149-159.

[7]谢庆健.县域金融生态现状分析[J].中国金融,2006,(4):32-34.

[8]何广文,冯兴元.农村金融体系缺陷及其路经选择[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8):24-26.

[9]张静.当前县域经济资金运作机理、金融缺陷及对策[J].金融研究,2006,(9):43-53.

[10]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2006,(1):7-22.

[11]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9):98-102.

(责任编辑 毕开凤)

作者:周春喜

上一篇:职业能力商务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环境会计计量模式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