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银行结构性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受到历史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将全国按照省、市、县、乡四级的行政区划体制进行分权管理。县域作为我国行政区划体系中连接城乡发展的基层单位,其经济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在2000-2018年期间,县域的名义GDP年均增长率13.17%,高于同时期全国的名义GDP年均增长率,其增速较为明显。但是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以及缺乏特色产业等。财政大量投入与金融投资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众多学者也已经普遍认同金融部门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县域经济以及“三农”领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银保监会开始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放松县域的银行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加快建设具有差异化与竞争化的县域银行体系。因此,本文从县域银行竞争的视角探讨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乡村振兴以及精准脱贫攻坚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证据。本文将会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变迁历程分析-现实情况与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启示”的研究思路,系统地研究银行结构性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系统性的梳理既有的相关文献。其次,在界定银行结构性竞争内涵与分析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格局形成理论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包含银行结构性竞争的经济增长数理模型,并提出本文相关的基本假设。再次,梳理了县域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历程,分析县域整体以及不同类型县域银行业结构的特征。最后,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北京市、天津市与上海市)中1793个县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从资金流动、产业发展、经济数量增长以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四个角度衡量县域经济发展状况,采用等多种估计技术考察银行结构性竞争能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及这种影响效应的程度,判断其因果关系,检验作用机制,研究调节作用与异质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县域的银行结构性竞争程度不断增强,但是这种增强幅度相对有限,并且县域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县域银行业主要集中于农村信用社、国有大型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村镇银行虽然布局县域的步伐较大,但是市场份额仍然偏低。本文从县域经济的资金流动、产业发展、经济数量增长以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四个方面出发,研究发现银行结构性竞争程度的增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这种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成立,并通过工具变量法明确了这种促进作用的因果关系。银行结构性竞争在微观层面上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提升信贷可得性,宏观层面上能够加速资本深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本配置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占比更高的银行结构性竞争更加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银行结构性竞争的作用在不同类型县域之中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研究所得到的结论阐述了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银行结构性竞争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及实现差异化的路径,例如推动县域银行竞争结构的优化、构建充分发挥银行竞争作用的制度环境以及实现县域经济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等。这些政策建议对县域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银行业结构;结构性竞争;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1.1 金融促进论

2.1.2 非线性关系论

2.1.3 金融从属论

2.1.4 双向因果关系论

2.2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2.2.1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融资的研究

2.2.2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创新的研究

2.2.3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2.2.4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2.3 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2.3.1 县域经济内涵的研究

2.3.2 县域经济特征的研究

2.3.3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2.3.4 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银行结构性竞争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与分析

3.1.1 银行结构性竞争的内涵

3.1.2 银行结构性竞争下县域不同类型银行的经营行为

3.1.3 中国县域经济的非均衡分析

3.2 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格局形成的理论逻辑

3.2.1 金融分权与县域银行体系的建立

3.2.2 重新集权与县域银行体系的收缩

3.2.3 适度分权与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的形成

3.3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经济发展的数理模型

3.3.1 个人

3.3.2 企业

3.3.3 银行

3.3.4 一般均衡求解

3.3.5 主要结论

3.4 基本假设

3.4.1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资金外流

3.4.2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产业发展

3.4.3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经济增长

3.4.4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的变迁、测算及特征分析

4.1 县域银行业结构的变迁历程

4.1.1 县域的现代银行体系初步建立(1979-1993)

4.1.2 县域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基本形成(1994-1996)

4.1.3 县域的银行业结构深刻调整(1997-2005)

4.1.4 县域的银行业竞争程度不断增强(2006-至今)

4.2 银行结构性竞争的度量方式

4.2.1 结构法

4.2.2 非结构法

4.2.3 本文采用的衡量方法

4.3 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的特征分析

4.3.1 县域银行营业网点数量的增长趋势与区域差异

4.3.2 县域不同类型银行营业网点的分布结构与区域差异

4.3.3 县域银行结构性竞争程度的变化趋势与区域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资金外流

5.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选择

5.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计量结果及分析

5.2.1 基准回归结果

5.2.2 稳健性检验

5.2.3 内生性与工具变量

5.3 进一步研究

5.3.1 不同类型银行的差异性作用

5.3.2 异质性作用分析

5.4 研究结论

第六章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产业发展

6.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1.1 模型设定

6.1.2 变量选择

6.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计量结果与分析

6.2.1 基准回归结果

6.2.2 稳健性检验

6.2.3 内生性与工具变量

6.3 进一步研究

6.3.1 内在机制

6.3.2 拓展性研究

6.3.3 异质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经济数量增长

7.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7.1.1 模型设定

7.1.2 变量选择

7.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7.2 计量结果分析

7.2.1 基准回归结果

7.2.2 稳健性检验

7.2.3 内生性与工具变量

7.3 进一步研究

7.3.1 影响途径与内在机制

7.3.2 拓展性研究

7.3.3 异质性分析

7.4 研究结论

第八章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8.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8.1.1 模型设定

8.1.2 变量选择

8.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8.2 实证结果与分析

8.2.1 基准回归结果

8.2.2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8.2.3 稳健性检验

8.2.4 内生性与工具变量

8.3 进一步讨论:内在机制与区域差异

8.3.1 内在机制

8.3.2 拓展性研究

8.3.3 异质性分析

8.4 研究结论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推动县域银行竞争结构的优化

9.2.2 构建充分发挥银行竞争效应的制度环境

9.2.3 实现县域经济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新形势下矿产地质勘查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