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2023-01-27

第一篇: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问题研究

—— 来自四川的实践

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建设是新阶段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基础条件,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联动的现实途径。为此,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要推进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经营一体化,创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土地有序流转机制、财政投入使用机制和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应用机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努力建成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集中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率先突破区。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同步构建新型村庄村落,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片带面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进程。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基地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 明确把“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2013 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的重要内容。[1] 四川是农业农村大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以农民为主体,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 3790 万亩,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现代林业产业强县,2012 年全省特色效益农业综合产值达到 3495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65%。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带动作用明显,2012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001 元,增长14. 2%,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①

一、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农业农村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作用

加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的重大举措,这一重大举措在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 要把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作为新阶段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基础条件,努力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当前我省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关键阶段,必须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要发挥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撑性作用,着力建基地、强龙头、连市场、带农户,从整体上进一步夯实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突出市场需求建基地,培育有市场、有效益的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发展区,夯实产业化经营的农业基础。要围绕龙头企业建基地,推广加工需要的优良品种,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龙头加工企业“第一车间”,形成优质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要着眼产业化建基地,整体推进农畜良种繁育、标准化生产、储藏保鲜、精深加工、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既横向扩大产业规模,又纵向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综合效益。[2] (二) 要把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作为新阶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综合平台,必将有力提高全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基地建设促进规模化布局,突出特色和效益,优化区域布局,连片发展主导产业,以规模树品牌,以规模强优势,以规模增效益。要以基地建设促进标准化生产,实行统分结合的生产组织形式,规范生产行为,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科技支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业的档次和水平。要以基地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围绕基地产业发展集中投入,配套建设路、田、水、电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以基地建设促进集约化经营,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 要把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作为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三化”联动的现实途径,促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从我省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是最基础的产业,农村是最广大的地区,农民是最大量的群体。“三农”发展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也必须依靠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和促进。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城乡产业互动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基地,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养殖,形成与龙头企业加工相配套的原料基地,支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建设新农村,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三次产业联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同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新型村庄村落民居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既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促进生活方式和社会事业进步,形成农村新型社区,与县城、镇乡构成县域内的城镇村落体系,促进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和城乡共同繁荣。

(四) 要把实施这一重大举措作为新阶段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②的有效载体,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进程。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载体,二十字总要求最终要落脚到农村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进步上。这就要求我们,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要以产业发展富农,着力培育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将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效果体现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奔小康上。要以利益联结带农,通过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把农民组织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随着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收。要以加大投入强农,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在国民收入分配、公共资源投向和公共事业发展上向“三农”倾斜,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要以改善民生惠农,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切实解决饮水、行路、上学、就医、就业等农村民生难题,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着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一) 把握基地建设的基本方向,扎实推进三化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基地建设的基本方向。要在推进“三化”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基地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推进布局规模化。产业上规模,才能与大市场相对接、与大龙头相配套。省上根据各地资源特点、气候条件和产业基础,确定了一批现代农业、现代林业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就是对全省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目的是要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规模化优势产业带。在此基础上,各产业基地县各自制定生产基地或园区建设规划,打破土地的乡( 镇) 、村、组界限,实现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若干规模化的产业集中发展区。在产业基地建设中,要高度重视耕制改革、耕地轮作的问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发展的两、三个主导产业实行轮作,有效避免基地一个季节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其他季节又是分散化的小生产。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一季“抓粮”,其他季节“抓钱”,建设粮食和

一、两个经济作物轮作的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的粮经复合型产业基地。

二是推进生产标准化。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把各基地县作为工作的重点,着力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要抓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比如,合理确定种植业不同品种连片发展中的农户适度种植规模、畜牧养殖小区中农户适度养殖规模等标准,提出可操作的指导意见,为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提供依据。要抓投入品标准化,结合规模化生产需要,统一供应种子( 种苗),提高良种覆盖率; 统一供应化肥、农药等农资,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保证。要抓农业设施标准化,研究大棚、温室、灌溉等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产品分级、包装、储藏等产后处理设施标准,研究畜禽圈舍等养殖设施标准,提出可操作的技术导则,提高农户种养生产设施化水平。要抓生产技术标准化,明确生产、管理、植保、防疫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规范操作流程,抓好技术指导和培训,用技术标准来规范种植、养殖作业的全程行为。要抓产品质量标准化,实行贯穿种养生产全过程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建立健全基地农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推进经营一体化。要按照统筹城乡、三产互动的思路推进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要以市场牵动一体化,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主导产业,围绕市场效益改进品种品质,着眼市场竞争提升产业档次,重视发挥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城市超市和营销大户等龙头对基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努力形成市场牵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促产业的发展格局。要以龙头带动一体化,集中扶持一批销售收入产业排位靠前、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重点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完善带动机制,增强带动实效; 推进农产品品牌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四川农业产业化知名品牌,依托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要围绕龙头企业加工需求优化基地产品结构,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受控原料基地,促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要以机制联动一体化,发挥专合组织一头联龙头、一头联农户的作用,积极推广“龙头企业 + 专合组织 + 农户”、“专合组织 + 基地 + 农户”、“市场( 含超市)+专合组织 + 农户”等模式,推广资阳“六方合作 + 保险”和岳池县三安蔬菜合作社的机制,构建龙头企业、市场与基地、农户之间紧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参与和受益。

(二) 强化基地建设的基础支撑,积极创新四个机制

劳动力、土地、资金和技术,是产业基地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性要素。要着力在要素的组织、整合和创新上下功夫,激发要素活力,促进要素聚集,不断提高产业基地建设的要素支撑和保障水平。

一是创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基地建设中最关键的劳动力要素; 农户生产组织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中带根本性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关键是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创新生产组织方式,把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进产业化经营中,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从而找到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路子。农民专合组织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统一服务为手段,是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有效组织形式,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专合组织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中的特殊功能,尤其要注意发挥专合组织在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发展中“统”的作用,抓好“六个统一”: 统一投入品使用( 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 ,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疫病防控,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收储销售。要注意发挥专合组织在专业服务中的市场主体作用,在产业基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

二是创新土地有序流转机制。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不流转土地不行,但为转而转、无序乱转更不行。土地流转必须积极稳妥、规范有序进行,既促进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要坚持在完全“自愿”前提下,严格“依法”,充分“有偿”,保证农民成为承包期内土地用益物权的长期受益者和国家增加对农业投入后的收益分享者,给农民带来长久的持续收益。在产业连片规划中,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进行的土地流转,最好首先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进行,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一些种植大户、专业大户或者家庭小农场主。要鼓励和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财政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的资产等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或业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要注重探索创新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得土地保底的收益、土地产出率提高的收益、产业化经营实现产业增效的收益和务工就业的收益等多种收益的流转机制。土地流转期限不宜太长,不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产业确定期限,给农民更大的自主权、收益权和发展权。[3] 三是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机制。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围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创新基地建设财政资金的投入使用方式。一方面,要做加法、抓整合,形成聚集效应。除各种直接补助农民的普惠制资金、有特殊要求的救灾资金外,各级政府安排的涉农资金原则上都要整合,最大限度发挥综合效益。要大力推进以县为主的整合,各系统、各部门到县的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重点突出、各司其职”的原则,做到打捆使用、重点投放用于基地建设,实行“同炒一盘菜,各报各的账,各记各的功”。另一方面,要做乘法、抓放大,形成杠杆效应。对基地建设中具有一定收益的项目建设,可将直接投资、补助转化为公司制项目资本金,并以此为平台,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要加快农业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市、县财政参股控股的农业担保公司。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补助力度,支持在农村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业担保、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相结合的互动机制,化解农业产业经营可能遭遇的自然风险; 探索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引导专合组织建立市场风险调节基金,抵御市场风险。 四是创新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应用机制。在产业基地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各种农业实用科技成果的集成推广应用,真正把专家试验田的产量变成产业基地的大田产量,把专家的试验产品变成产业基地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商品。要围绕构建最新实用科研成果集成应用到产业基地的便捷通道,围绕配套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应用,大力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4]一要抓新品种,建立与基地发展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选择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成熟优良品种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二要抓新技术,以增产、增收、节本、省工为目的,实行良种、良壤、良法、良制配套,推广粮食丰产、标准化种养殖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先进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三要抓新模式,结合产业基地建设创新耕作制度,推广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有机肥力,提高土地生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益。要强化示范带动,在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和设施农业建设等方面综合示范,带动高效农业规模化。要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探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服务。

(三) 提升基地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内涵式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基地建设综合水平效益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循环农业,形成产业基地建设的增长点和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提高农业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生产的设施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产业基地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灌、排、蓄功能,配套改善路网、电网等,提高基地基础设施综合水平。要围绕开展果园、茶园和菜园等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大力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滴灌喷灌等现代化农业设施,加快建设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产品分级、包装、储藏等产后处理设施,切实优化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装备的现代化水平。要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适用新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基地耕、播、收机械化水平。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中,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否则就可能使产业发展的亮点成为环境污染的污点。要充分发挥种植业、林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大力发展种养加循环、林养加循环,采用“畜 - 沼 - 菜”、“畜 - 沼 - 果”、“鱼 - 粮 - 菜”等循环经济模式,延长生态链、产业链和增收链,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特别要重视在新农村示范片新型村庄村落建设中,将沼气池建设与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相配套,既解决清洁能源问题,又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美化、净化农村居住环境。

三、明确突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着力重点 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是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更大成效的综合性举措。四川在全省确定了一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其中有的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县,有的是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其中不少县同时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与产业基地建设的要求相比,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内容更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工程。要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的思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连片发展现代农业,同步构建新型村庄村落,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示范片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窗口、推进新农村与小城镇建设联动的示范、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平台,以片带面加快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具体工作中主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 突出产业发展这个支撑,着力培育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第一位,作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的支撑来抓。新农村示范片的产业发展,不是一般性地抓产业,关键是要以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着力抓好三个问题: 一是产业要上规模。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着力打造和培育区域内主导产业,连片规划,连片建设,实现产业布局的规模化。二是产品要上档次。要与加工配套、与市场对接,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不断改进品种品质,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特色效益农业。三是经营要上水平。要坚持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办法,在建基地、育龙头、深加工、接市场、带农户等环节上下功夫,引导龙头加工企业参与基地建设,以优质原料提升精深加工水平,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使农民从贮运、销售、加工等环节获得更多收益。

(二) 突出农房建设这个关键,着力打造风貌优美的新型村庄村落。良好的村落民居,既是新农村的形象和标志,也关系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加快构建新型村落村庄,建设新型民居,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人居环境。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规划要高起点。要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从优化农房规划布局、提升农房建筑风貌塑造上着力,抓紧制定示范片村落布局、村庄规划、户型设计,免费提供户型设计图样供农民选择。二是建设要高标准。要注重借鉴和推广地震灾区农房重建的先进经验,在农房和村落建设中体现田园风光,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特别要注意不要简单搞卷帘门、贴瓷砖。建设的方式,要从各地实际出发,与灾后重建、扶贫移民、产业基地、土地整理等相结合,有的新建,有的改造,有的进行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有的进行村庄村落民居风貌整治,扎实稳妥实施。三是管理要高水平。新农村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很大程度上是个管理问题。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的管理,保持清洁、优美的面貌。要以治理环境卫生、容貌秩序为切入点,以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和提升。 (三) 突出配套设施建设这个基础,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也是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要平台。要坚持“两个围绕”: 一是围绕产业发展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发展搞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新农村示范片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能为建设而建设,要真正落脚到服务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要围绕所培育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抓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使农田、水利、道路等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形成综合效益。二是围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抓生活设施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最现实、最急需、最盼望的事情入手,抓好交通路网、集中供水、能源电力、广播电视等建设,加快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路,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在村庄村落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中统筹考虑基础设施配套的问题,促进形成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互动。

(四) 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着力推进农村改善民生。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生、让农民过上更好生活。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一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要围绕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形成的新型社区,强化县、乡镇公益性服务和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延伸到农村新型社区,加快建立示范片村级公共服务站点,积极发展农技服务、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就业服务、信息服务和各种社会管理服务等,支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法制、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要围绕农民的民生需要,大力改造完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等生活设施,发展农民文化体育设施,完善物流配送设施,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农村商业网点,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五) 突出基层组织这个保障,着力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要选好配强村支书、村主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要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充分运用村民自治方式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行村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三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建设。要支持示范片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完善、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服务、带农入市、助农增收”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产业基地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在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要明确这样一个基本指导思想,无论是培育产业、扶持企业,还是构建机制、推进工作,都必须坚持、尊重和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作用,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全面小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重大关系问题: (一) 准确把握培育产业与致富农民的关系,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以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从我省实际情况看,全省多数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还比较滞后,在较长时期内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还需要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全面小康目标。因此,发展现代种植业、现代林业和现代畜牧业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等非农产业,在我省大多数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区、盆周山区,要主要推行“龙头带动、农民主体”的模式,把农民组织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产业化经营中,使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我们在基地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要将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定位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产业增值。要切实将产业发展的目的定位到带动农民增收上,将产业发展的效果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防止片面追求产业规模而忽视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机制建设的倾向,坚决防止搞参观好看的典型,使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过程成为我省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过程。

(二) 准确把握扶持业主与带动农民的关系,坚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以带动农民参与经营和受益为前提。我们强调以农民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说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不需要扶持龙头企业、引进业主。相反,必须高度重视引进各种市场主体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问题的关键是扶持什么样的龙头企业、怎样扶持,引进什么样的业主、怎样引进。对龙头企业的财政扶持要将其带动农民参与经营和持续增收作为前提,看它是否与农户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是否具有实际的直接带动效果。如果龙头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直接有效地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那就不能简单说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引进业主关键是要“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代替”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更不是与农民形成竞争,把农民挤出传统增收致富的产业。[6]因此,不能以财政资金、优惠政策去引进对农民只有竞争而没有带动的业主。要引进社会资本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农户家庭和农民专合组织干不了的关键环节和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比如,引进业主建核心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基地建设,引进业主从事良种繁育、种苗生产等,引进业主与农民股份合作共同建设基地,引进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并与基地形成紧密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等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三) 准确把握规模经营与组织农民的关系,坚持产业规模发展以组织农民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2012 年 12 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着重强调“适度规模经营”。科学研究也表明,因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灌溉条件、交通条件、种养植品种等因素,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农业生产率随着农户( 农场) 种养植面积增加反而会有递减的趋势[7]。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但关键是把握好“适度”。特别要看到,产业基地的规模化布局,主要是指宏观层面的产业规模,而不是微观层面的户均种植养殖规模或单位种植养殖规模。户均规模要不“贪”大、求“适度”,通过专合组织的统分结合机制,把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组织起来,实现区域内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因此,在建设产业基地推进连片开发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注意以组织农民为基础,创新生产组织方式,特别是不能通过人为地堆大户、赶进度推进土地流转来实现基地“产业规模”。

(四) 准确把握政府推动与动员农民的关系,坚持推进工作以调动和发挥农民积极性创造性为动力。无论新农村建设连片推进还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推进,都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引导作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增强推进工作的合力。但必须始终坚持把政府的领导推动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做到农民自己要干,而不是要他干。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推行“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筹、民事民建、民事民管”的机制,注意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搞强迫命令、强行推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来源:经济学家

第二篇:发展有机农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谢立勇陈岚贾燕

摘 要:通过对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重视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加快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推进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的建立、加大政府的引导扶持力度等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对策

随着现代农业对环境、食品质量的影响及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保护环境、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有机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好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有机农业的发展时间短,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很全面。本文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有机农业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我国有机农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有机农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1.1有机农业的基本含义

自1924年德国Rudolf Steiner提出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和1940年英国Howard提出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以来,有机农业逐渐被广泛接受并且有不同表述。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认为,有机农业包括所有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通过尊重植物、动物和景观的自然能力,达到使农业和环境各方面质量都最完善的目标,有机农业通过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药品而极大的减少外部物质投入,强调利用强有力的自然规律来增加农业产量和抗病能力。通常认为有机农业就是不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业。

可见,有机农业生产是一种强调以生物学和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并拒绝使用农用化学品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特点为:其一,建立循环再生的农业生产体系,保持土壤的长期生产力;其二,把系统内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看成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应得到人们的同等关心和尊重;其三,采用土地和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方法进行耕作,按照自然规律从事农业生产。

1.2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0世纪40年代,欧洲建立了第一个有机农业组织,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立,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始携手介入了有机农业的领域。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世界有机农业组织和有机农业得以发展迅速。美国的有机产品市场以20℅的速度增长,据报道,从1995年到1997年有机农业面积增长了60℅,欧洲2000年有机农业面积比1985年增加20倍,比1991年增加6倍。过去10年间,全世界有机农产品的产量和贸易额迅速增长,根据统计资料,1998年11个最大市场的有机食品零售额达130亿美元,2000年的销售额接近200亿美元,两年期间增长了50℅左右。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要消费国。

我国有机食品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4年开始研究工作,1994年开始开发和认证管理工作。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初步形成了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截止2001年底,获得认证的有机生产基地和有机转换基地的面积分别

为1.01万hm²和1.73万hm² (不含水面和野生),获得认证的品种近200种。我国的OFDC已于2003年正式获得IFOAM认可,OFDC已实现与多数IFOAM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的互认,标志着我国标准已与IFOAM基本标准完全接轨,为我国有机食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保证。

有机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各省区。从数量和面积上看东北三省最大;从产品、市场开发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看,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东部省份较占优势。贸易公司加农户,即有机订单农业的模式,是最普遍的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的管理模式。1999年之前,中国95%的有机产品供出口,主要是日本、欧盟和北美。近4年中,国内有机食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001年,中国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产品生产总额约12亿元,其中50%是作为商品销售的,销售额中出口与内销分别约占80%和20%。

在有机食品开发的同时,1992年我国农业部农垦司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环境优良的地方进行绿色食品的生产。目前,绿色食品为了与国际有机食品的要求接轨,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等同于有机食品,而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农药、化肥,相当于有机转换期产品。

2我国有机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发展有机农业的首要目的是建立一种综合的、健康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体系,使农业生态实现自我调节,农业资源实现再生利用,而不是为获得纯粹的经济利益。因此,过分的利益驱动和急功近利的思想都不利于发展有机生产和实现有机生产的目标。还有人认为环境污染的经济发达地区不能发展有机农业,这也是一种误解。1999年,上海在松江区义济堂农业科技公司园艺场进行的有机蔬菜生产实践,及后来在奉贤、崇明、青浦等地进行的实践,不仅成功地培育了有机农业典型,起到示范作用,还通过实践,发展了有机农业的理念,实现有机化或半有机化的栽培方法,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农业的污染。

2.2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风险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多在落后地区,投入较少,资本的有机构成偏低。土地生产力偏低,劳动生产率也不高,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外来污染事件、农产品市场的非规范性、农民的弱势地位等,使得从事有机农业的风险大为增加。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有机农业发展中心2001年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常规农业生产方式向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换期内,收入增加的占18%,持平的占9%,收入比常规种植方式下降的占46%,不能确定其收入是增加或减少的占27%。有机生产转换完成后,收入增加的占36%,持平的占9%,收入比常规种植方式下降的占9%,增加或下降不能确定的占46%。可见在转换期间多数生产者的收入是下降的,转换完成后,才有可能增加农户的收益。

2.3扩大生产经营单位规模,改善生产结构

农业生产工序多、可控性不强,生产的监控程序多,检测、监测费用高,使得有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管理成本大增,限制了有机农业的大发展。广为采用的“公司+农户”模式在实践中也显现了许多问题。当市场价格有所波动时,农户利益往往得不到保障,而农民的经济风险承受能力有限,从而损坏了农民生产积极;在市场利益驱使下,单个农户也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生产措施,结果往往损坏整个有机生产行业的利益。公司联合单个零散农户,有机地块的整个生态环境得不到维持。

2.4需要健全有机农业产品市场

有机农业产品的标准虽然有章可循,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有机农业产品市场更不健全。有机农产品与无机农产品混合经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机农业产品目前市场总体份额很小,加上严格的环境条件限制,有机农业的生产规模也难以急剧扩张。有机食品目前仍以出口为主,生产的品种以出口市场需求为导向,而难以按有机农业原理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的作物轮作安排,所以急需开拓和培育国内市场,才能使有机食品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2.5需要解决技术依托问题,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组织

有机农业在生产上采用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选育高抗逆性作物品种,运用天敌进行虫害防治,利用开发天然草药激活土壤养分,在销售上实行现代有机食品营销策略等,都需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而对这些问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良好的咨询指导必然影响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有机农业的种类和品种都比较单一,局限性比较大,而许多国家发展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便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在世界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类由农户自发组织的有机农业协会为农户开展全面的咨询服务,协调农户间以及生产与市场间的关系,发挥了中介桥梁的巨大作用。我们也应借鉴国外有机农业协会的经验,完善中介服务组织。

3促进有机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3.1重视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

首先要科学选定有机农业区域生态系统,根据区域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地区,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规划有机农业生产核心区、安全保护区,确定合理的面积范围。其次是加强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传统农业中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将生物多样性利用、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等技术应用到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去。三是协调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密封性和开放性的关系,建立防治污染的保护隔离带、缓冲带,强化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充分利用有机农业产品资源的有机性性质,减少初级产品的输出和原材科的输入。同时建立严格的商品性农业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防止原料性污染。

3.2加快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

首先要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封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原理、有机农业产业化特点与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为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其次是开发生态系统平衡管理技术,加强生态系统结构平衡技术、生物相互关系协调技术、生物与环境关系平衡技术、系统协同进化管理技术、病虫草害生物综合控制等技术的研究。三是努力提升有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生物生产技术,开展复合有机农业技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水体生态培肥技术、作物有机栽培技术、畜禽水产有机养殖技术等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产品产量和品质。四是重点开发化学投入品替代技术,加强高效安全生物农药、非化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高效生物肥科、生物添加剂研制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减少生产对化学投入品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和抗逆性。

3.3推进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的建立

首先要加强区域化的基地开发并实行多样化的专业化生产,重点建设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实现大面积生产,充分发挥有机农业和生态环境的辐合作用,强化基地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充分利用有机农业的环境资源和有机物资源,开发多样化、系列化的有机产品。其次要运用生态化的现代化技术,纳入生态农业体系,按照有机农业生产的要求引用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手段,推广各种生态技术,强化发展

加工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管理中的强大作用,创造多种形式的循环生产技术流程,实现有机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三是坚持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建立标准化的市场化体制,按照区域产业一体化要求,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各经营单位实行产业化运作,建立高效的经营运作机制。加快有机农业和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建立有机农产品专用市场,强化商业运作规范性,通过市场促进有机农业健康发展。

3.4加大政府的引导扶持力度

各国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都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密切相关。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大方向,有机农业能更多的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级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和鼓励,从贷款、税收、外贸、产品保护、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以政策优惠,扶持和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大科研示范投入,设立相关科研项目,建立区域性有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推广有机农业技术,设立农业科研开发后补助基金,激励有机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同时,加强产业管理和市场监管,积极支持专业技术部门,开展基地和产品认证,扶持行业协会开展工作,强化有机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增强生产和产品督查,加强市场产品质量检查,加快有机产品的标准化建设。

第三篇: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227]李海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胡继连.山东农业大学,2009. 农业是人们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长机能,通过人工控制和培育以获得产品的基础产业,容易受到多种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如旱、涝、风、冰雹、寒潮、病虫害等)的影响。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自然灾害频发国家,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既是降低农业生产系统性风险、保障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

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迫切需要。----------------------------- 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1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

2 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最最最重要的,重要的,重要的↓

3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QQ:47935525),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左右吧,你就可以从他们家得到一份有200-500篇非常专业,且最贴近你所写论文主题的重点大学硕博士论文目录,基本能涵盖所有和主题相关的论文,然后会让你从目录中再挑选出其中30篇左右最贴近主题的硕博士论文全文给你,全文文字都可以复制黏贴的哦,就是这些精选后的论文内容构成了我这篇论文的基本框架和血肉。

就这样子,本来拖延了进度的我,仅仅花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我的论文,成为一篇立意新颖,博采众长的优秀论文,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

-----------------------------

本论文试图运用准公共产品理论、博弈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作为分析工具,系统总结研究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典型模式,并专门考察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探索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一)梳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生成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认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事关农业稳定持续发展,既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也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准公共物品理论分析表明,无论是多风险或一切险,农业保险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需要政府在制度供给、环境营造和财政补贴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生成的根本原因。博弈论分析表明,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可以有效调动农业保险经营者开办业务、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现政府、农业保险经营者、农民三个相关行为主体互动平衡的主导因素。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表明,制度在发展中处于基础和根本的地位,研究发展问题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制度设计和实施的相关内容,其中政府推动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动力最强,可以运用行政、经济或法律手段诱导和强制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并履行相应的职责。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支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大大增加社会总福利。农业弱质性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农业多功能理论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政府对自然灾害的补偿和救济内容,实施的意义广泛而重要,并且对国际贸易不产生扭曲作用,是WTO框架下政府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措施。 (二)按照政府干预和扶持力度的强弱,可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早期波折阶段(1950-1993年)、制度缺失阶段(1994-2003年)和恢复试点阶段(2004年至今)。其中,1994年以前的农业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种萌芽形态和简单形式,2004年是商业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另一个重要分界时点。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曲折成因及其启示表明,对于政府、农业生产者和保险公司三个行为主体而言,政府财政补贴等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力度,决定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际供给水平和农民有效需求水平。没有政府的积极介入和有力支持,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就很难有稳定、持续发展,更难以摆脱曲折、徘徊、萎缩的发展困境。这一历史实践也启示我们,政府采取合理的方式积极介入,尽快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是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不断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均衡的关键。 (三)2004年以后,我国多个省份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探索,主要形成了上海安信、黑龙江垦区阳光相互制、吉林安华、新疆建设兵团中华联合、浙江共保体等五大典型模式。这五种模式的相同点体现在:地方政府主导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兼顾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实现保险规模扩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分散风险以及实行“以险养险”等方面,这些制度设计有效推动了试点工作的开展。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开办条件的限制,五种模式在区域特色、经办主体、保险对象、保障方式与程度、政府扶持力度、扩散效应等方面有所差异。这些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启示我们,制度设计是否合理、财政补贴是否有力是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2006年,山东省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从对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探索情况的专门考察来看,试点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在帮助试点地区农户分散农业风险、推动农业生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属于新生事物,在山东省刚刚起步,制度设计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行政色彩比较浓厚、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不够完善、保险责任与农民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个别险种保险责任认定困难、农民群众保险意识淡薄且消费能力有限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农户、保险公司、政府三者相互平衡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问题,成为制约今后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五)从世界范围看,约有40多个国家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较为典型的有以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模式,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模式,以及前苏联模式。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要想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完善的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专设的管理机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另外,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险种与承保范围、保险责任、实施方式等经营层面上也有显著不同。这些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启示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益经验和一般规律,结合国情,加强制度创新,健全完善法律和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 (六)在我国建立科学、有效、完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立足中国国情,大胆探索,抓住关键,勇于实践,积极推进,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和环节主要包括:加强立法,尽快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设立农业风险管理机构,统筹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多渠道分散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制度,促进承保公司可持续发展;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投放相结合制度,实现农村银保互动发展;坚持自愿与适度强制相结合,为提高参保率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资金使用与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保值增值。

第四篇:关于农业行政执法问题的调查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社会其他一切产业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农业又是一个典型的风险性和天生的弱质性产业,它的经济效益要比第

二、三产业低;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也要比其他社会阶层弱。参照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农业的发展必须得到国家法律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农村社会改革的成果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社会经济关系也必须及时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调整、引导和规范。因此,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加强农业法制建设,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和保障农业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法制农业即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经济各部门、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建设共同富裕、文明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本文试结合调查研究所得,从分析农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入手,研究全面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贯彻实施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业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般意义上,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进行行政管理时主要通过实施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广泛、不特定的对象设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活动,主要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对象具体适用法律规范所作出的、只对特定对象产生约束力的行为,并立即产生法律后果。行政执法所采取得大多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执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行政执法是指所有的行政执法主体在行政管理的一切活动中遵守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行政管理的活动,它可以发生在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依法行政行为之中。狭义行政执法是指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执法主体,把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适用于具体对象和案件的活动,它一般只能发生在具体行政行为中。笔者认为农业行政执法应属于狭义行政执法范畴,即农业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将农业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适用于农业行政相对人和农业生产过程的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农村改革和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的要求,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农业立法,先后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一系列农业法律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农业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共计340多部,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法》为基础的农业法律体系,为农业行政执法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逐步开展、农业领域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农业行政执法日益得到加强,农业行政执法水平逐步有所提高。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土地管理、森林保护、植物检疫、渔政管理、畜禽防疫检疫、种子管理、农机管理和农业环境保护在内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影响,农业行政执法中仍然存在许多严重问题不容小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法律体系不完备,普法宣传不到位

尽管目前我国的农业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立法分布不均匀,有些亟需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制定出来,整个农业法律体系还不完备。

1、农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比如关于农村社会和文化发展、费改税等方面的立法仍未落实,小城镇建设、农村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都还不够健全;

2、有些农业立法已略显滞后性,有关经济立法、经济运行秩序、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与配置、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保护、管理等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略显滞后性;

3、部分法律法规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法律、行政法规仍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义务性规范多而权力性规范比较少,体现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不够,对农民权益保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

供服务的规定还不够,还有些法律法规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有些规定针对性不足等等。

4、农业法律实施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不健全,普法宣传也很不到位。农业法律颁布实施后,与实施相关的配套法规规章跟不上,健全不起来,即使现行的农业法律法规,由于普法宣传不很到位,普及程度不高,农民不知法、不懂法,缺乏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切身利益的意识,对用法、守法、护法的认识更是远远不够。

(二)农业行政执法环境较差,执法效果受影响

执法环境可归纳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硬环境包括执法者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法律素养、社会公德意识、智力水平、实践经验等内容,直接决定执法活动的结果,并具有法律法规本身所具有的刚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软环境包含党政机关对执法活动的重视程度、执法经费保障、人们对法律法规本身的认同程度及对执法活动的认同程度等诸多外部因素,它影响和制约执法活动的结果。 目前我国的农业行政执法环境令人担忧,粗暴执法、暴力抗法常有发生,拒绝执法检查,殴打、辱骂执法人员,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农资市场坑农害农事件等等屡禁不止,长此以往,既动摇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又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形成如此不良农业行政执法环境的原因为:

1、决策者的认识缺位。目前,大多党政领导干部只注重投资环境的营造而忽视或淡忘执法环境的建设。

2、农业行政相对人守法自觉性不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思想认识误区、受利益驱使或行为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农业行政相对人不能够自觉依法办事、遵守法律,是故存在着大量假冒农资、违规经营、暴力抗法等现象。

3、执法标准的可塑性。法律法规赋予农业执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十分必要的,但要适度,若自由裁量权弹性过大,执法人员的文化素养、执法经验、法律水平又参差不齐,势必会形成对同一行政违法行为不同执法人员处理会有不同的处罚结果发生,这样必然会影响法律的公正性和人们对行政执法活动的认同程度。

(三)农业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的体制的原因,参与农业行政执法的涉及种子、土肥、植保、蚕种、畜牧兽医、饲料、农机、渔业等多个机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常常是分散在这些业务科站,并结合业务工作一并进行的,由此造成了政事不分、水平不高、力度不够且力量分散、多部门协调困难、责任不明确一系列问题。农业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主体混乱,政出多门、多头执法严重影响了执法效果;农业行政执法必要经费和装备的缺乏以及统

一、系统的上级执法指导的缺乏,同样也影响了农业行政执法的顺利进行。

我国现有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基本上是在抽调各业务科站工作人员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这支队伍中有相当部分人或者缺乏法律专业知识,或者不熟悉农业专业技术,或者农业行政管理实践经验不足,加之一些地方对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又是只注重使用而忽视培训提高,因而在履行法定职责中,一些执法人员不能大胆执法,甚至执法不当、执法有误,造成不良了影响。具体表现在:不明职权、执法不到位或越权行政;违反法定程序,忽视取证,执法文书不规范,不严格按法定程序执法;有些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执法态度不严谨,甚至执法中出现失职、渎职行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浓厚,执法依据和对行政相对人利益保护措施的缺位,导致执法随意性大;经济利益的驱动,让有些行政执法人员以行政权力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利益,吃、拿、卡、要,滥用自由裁量权,越权执法、甚至搞权钱交易,严重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和影响了行政执法队伍的形象。

(四)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对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不力

随着我国农业法制建设的发展,从国家到地方农业行政部门也开始重视建立执法监督机制,但是总的来看由于法制尚不健全,对建立有效执法监督机制认识也还不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

1、绝大多数农业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法制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这就难以正常开展对日常农业行政执法活动的指导与监督;即使设置了法制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的,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的重视和研究还很不够,对内部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指导和监督跟不上,其作用也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2、大多数地方农业部门尚未实行“查处分离”制度,即由统一执法机构的同一办案人员既负责案件的调查工作又负责做出或提出处罚决定,这种“查处一条龙”无监督制约的执法行为,不仅难以保证处罚决定的合法、公正性,也不利于廉政建设。

3、对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除少数被申请复议或被提起行政诉讼、由复议机关进行复核做出复议决定或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做出判决之外,那些大量未被复议或被提起诉讼的行政争议案件,却无人去复核审查,不受任何监督或制约,这就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那些不当或错误的执法行为。

二、当前规范农业行政执法的重中之重——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党的十五大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这一方略载入国家根本大法。实施法制农业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战略举措,其核心是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和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是当前农业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加大农业法律法规的普法力度

保障法律的贯彻实施,最基本、最重要的是靠普法。普法是执法的前提和基础,法律不仅要靠专门机关和执法人员去实施,更要靠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只有人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并监督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办事,才能把法律法规条文变成生动的法制实践。执法又是普法的深化和发展,是对法律法规的全面、正确、严格的贯彻实施。

认真做好农业法律法规的普法工作,首先各级农业行政机关要根据普法工作的全面部署,发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普法教育中的骨干作用,特别是要改变农民群众“法律只是管老百姓”的错误观念,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法制宣传活动,使农民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指导农业实践,模范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不对农业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进行行政干预。第三,要深化农村改革,支持和引导农民自由联合,兴办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改变农民群众单个自然人地位、组织化程度低、在与社会各个阶层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局面,从而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把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不断引向深入。

(二)建立完备的农业法制体系

完备健全的农业法制体系是实行农业行政执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法制体系,应当是以《农业法》为基础和指导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相互配套、协调一致、操作可行的各项具体农业法律法规构成的,能够切实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农业法律体系框架应包括:农业经济运行主体组织方面的法律、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农业经济运行的主体财产方面的法律、农业综合开发方面的法律、农业生产经营与生产安全方面的法律、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交易方面的法律、农业收入分配与利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农业科技推广与教育方面的法律、农业灾害救济与利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农业投入方面的法律、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农业税制改革方面的法律、土地流转方面的法律、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的法律以及农村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与农业行政执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农业行政执法办案处罚程序规定》、《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农业行政

执法错案追究制度》等等。

(三)大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政执法效果,关乎政府形象。要实现严格执法、依法治农、依法兴农,必须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精通业务、善于管理、为政清廉且真正具有“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忠于职守、乐于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奉献精神”的执法队伍。笔者认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1、思想政治素质即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或规章,秉公执法,严于律己,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2、技术素质即执法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专业技术知识,熟悉农业;

3、法律素质即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熟悉农业法律、法规和与农业有关的法律,能把握法律精神,正确运用法律;

4、胆量和胆识素质,即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在与违法分子较量过程中必须要有胆量,敢于查处并纠正其违法违规行为,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具有识破狡猾、隐蔽的违法手段的能力。要提高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一要认真选拔执法人员,实行统一条件,严格录用;二要开展岗前培训,实行定期考核、持证上岗制度;三要经常化的开展再教育、再培训,提高他们运用法律处理问题、维护人民利益的能力和水平;四要改善执法手段和条件,加快执法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农业行政执法人员除应具备以上基本素质外还应有平等观念,改变以往“行政执法人员拥有做出决定、命令的权利,行政相对人只有听话服从的义务”的错误意识。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具体到农业行政法律关系中,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应该平等的。一些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粗暴执法,不仅是基本道德的丧失,同时也是素质低下的表现。因而农业行政执法人员不仅应当是恪守法律的人,还应当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不仅应当熟知相关农业行政法律法规,还应当真正理解法律精神,真正遵行社会主义法律的平等精神,唯有如此,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才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服务于社会,取信于民,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廉洁、高效、公正、透明、守信的高高素质农业行政执法队伍。

(四)优化农业行政执法环境

有了专业执法队伍,还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进一步优化、改善农业行政执法环境。一要解放思想,转变执法观念。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度去认识、理解农业行政执法,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法理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管理型转变为为大众服务的服务型,把行政执法寓于服务中。二要提高公民和执法人员素质。公民和执法人员的素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首先,公民应通过坚持不懈的普法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提高守法意识,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其次,执法人员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长期的学习制度,熟练掌握运用相关农业法律法规,坚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杜绝野蛮执法和行政错案的发生。三要创新执法形式。要用全新理念去创新农业行政执法的形式,全面实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解决政出多门、多头执法的问题;还要用服务的理念考虑问题,真正把便民、利民、惠民落实在具体执法过程中。

(五)贯彻落实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

依法行政,依法治农是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工作的灵魂,因而必须在执法部门内部建立起一套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机制,以消除随意执法、滥用职权等顽症。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制及全面施行,就是着力将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引入行政执法过程,这是一项农业行政执法部门非同寻常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举措。

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的统称,是一种农业行政部门内部以监督行政执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监督制度。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是通过明确执法部门的法定行政执法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落实农业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实现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的目的。

全面推行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在认真清理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依据、严格界定农业执法部门的职责和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等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为目的,以明确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和追究执法过错、违法责任为内容,以设置考核目标进行评议考核、落实奖惩措施为保障的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规范农业行政执法主体,明确执法依据和执法权限,切实减少执法部门在执法活动中推诿扯皮现象,努力提高行政效能;二是明确执法岗位,分解执法职责,严密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标准,切实改变岗位不清、职责不明、相互扯皮、揽功诿过的现象,以有效的规范农业行政部门内部管理秩序,提高行政效率;三是架构执法考核体系,突出农业执法效能评估,完善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将行政职权的行使与执法者的年度考核奖惩紧密挂钩,实现行政权的规范运作。 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推行,旨在明确和健全有可操作性的执法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实施有效的评议考核标准和方法,严格农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将整个农业执法过程置于监督之下,必将推动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进程,有效促进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实现。

(六)建立健全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是完善农业行政执法,实现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关键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行政处罚监督。即要严格处罚程序,增加处罚透明度并严格审查处罚决定;推行“行政处罚的集体讨论决定制度、执法主体公告制度、行政处罚文书制度、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制度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诉、检举制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对执法机关、执法人员违法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行政赔偿制度。

2、完善政府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农业行政执法有监督职能,这种监督是通过政府法制部门具体实施的。加强政府监督,一是政府要切实重视强化监督职能,提高政府监督的权威性;二是政府要依法进行监督,以理服人,不以权压人,更不行政干预执法过程;三是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行性、整体性和权威性的监督措施;四是政府要依靠舆论支持,扩大监督成果。

3、强化内部监督。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彻底清查部门设置的小金库,小钱柜,以期从源头上阻塞乱收费、乱处法、乱支出;建立和实施农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同时完善和统一农业行政执法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健全农业行政部门内部的法制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法制管理机构或专职法制人员在审查违法案件的调查结果,对重大案件依法主持听证,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行政赔偿案件以及在行政应诉方面的重要作用。

4、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农业行政执法公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发挥部门行风监督员作用以及实行执法通案公开制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给人民群众一个明白,还执法人员一身清白。

此外,还要建立完善农业行政执法检查机制,注重发挥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纪检监察等权力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使农业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三、关于全面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建议

《农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健全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所谓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是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现有的行政管理职能为限,将原来分散在农业主管部门各科室和农业技术推广、经营服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应对入世,农业部门转变职能,完成农业行政管理和农业行政执法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农业部门形象,提高农业部门地位的需要。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的思路是:以综合执法为主,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走综合执法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路子。

(一)组建专业执法机构,明确界定事权

依照《农业法》,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农业法律、法规的执法主体。要从依法行政的要求出发,着眼于解决多头执法,成立有编委批准的、有执法人员编制的、有行政执法经费的、有过硬的综合执法队伍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现有的行政管理职能为限,相对集中行使农业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权,具体负责包括种子、农药、肥料、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蔬菜基地建设保护、植物检疫等方面违法案件的查处。对于种子质量监测、土肥监测等专业性强的管理仍由事业单位负责。形成一个机构设置合理、运行有效、上通下达、左右衔接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

(二)建章立制,规范行政行为

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制度是保障。要建立健全与实施农业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围绕执法责任、执法程序、考核监督、错案追究等核心制度,建章立制,以制治权,规范行政行为,约束执法人员,严密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责任,细化考核标准,严格责任追究。

(三)突出重点,履行执法职能

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针对实际情况和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应以农药、种子、化肥为重点,以生产企业和批发商为主要对象,以产品质量和标示标志为主要内容,采取日常管理、集中检查和根据举报重点调查以及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力争从源头上堵住违规农资进入市场,将假冒伪劣农资消灭在农民购买之前,减少农民损失,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四)权力与利益彻底脱钩,权力与责任密切挂钩

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本身就是对现行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目的就是为了摒弃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应防止部门利益渗透到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决不能出现“自费行政”、靠权力“吃杂粮”等自觉或不自觉的“权力本位”;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对执法的质量、执法的公平、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执法中掺杂了个人或小集体的经济利益,势必会侵犯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反感。因此,推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必须坚持行政权力与个人或小集体利益彻底脱钩的原则。执法经费应当政府财政全额拨款,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防止个人或小集体利益渗透到行政权力的行使过程中。 职责和权力始求,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有效途径,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

第五篇:新和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设施农业问题研究报告

新和县设施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区调研报告

一、新和县设施农业基本情况

全县开展设施农业总面积为11878亩,其中设施温室大棚占地面积3078亩、993座,永久型塑料大棚600亩、496座,小拱棚8200亩,25900座,特色设施农业面积为556.8亩、239座。2010年新增面积为8400亩,其中新建温室200亩、36座,拱棚8200亩。2010年全县设施农业总收入(销售额)达5491.8万元,生产投资(成本)1372.9万元,纯收入4118.8万元。亩均效益3527元,人均收入达到363.8元。

新和县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区位于在依其艾日克乡喀拉塔西村和排先把扎乡阿热买里村。规划面积5000亩,辐射带动两个乡五个村2000户7500人口。目前已集中连片建设了1694亩、415座日光温室,两座智能化育苗温室,占全县设施农业面积49%。该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现了集中供水可控供给管网灌溉系统,电源并入县城供电网。该示范区2010年设施农业总收入达到 1863.4万元,纯收入达到1304.4 万元 ,亩均效益7700元,人均收入达到1400元。该示范区2010年被确定为阿克苏地区设施农业核心示范区。

二、新和县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设施农业集中育苗基本情况。2010年新和县农业局开展了设施农业智能化集中育苗中心建设项目,育苗中心的建设为我县开展设施农业蔬菜生产周年栽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提高我县设施农业的效益,目前设施农业智能化集中育苗中心开展了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等蔬菜品种集中育苗、供应工作,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移栽、

统一管理,把集中育苗工作作为设施农业获得高效益的突破口来抓。集中育苗主要采取基质穴盘育苗,优点是提高成苗率,定植时不伤根,容易成活(成活率达到100%),定植后缓苗快。全年春秋双茬可共培育各类秧苗350万株,温室(大棚)菜苗移栽率达到95%以上。通过开展集中育苗工作,达到降低成本,节省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品种和效益的目的。

2、食用菌示范推广情况

2010年新和县农业局引进并开展了食用菌示范推广项目,当年全县生产栽培食用菌7.6万袋,其中香菇4万袋,黑木耳生产万袋,平菇2.5万袋。为充分利用浙江省丽水市对口支援新和县的有利时机,发挥丽水市食用菌产业优势,农业局争取了丽水市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援,同时引进了丽水市食用菌生产企业,设立了食用菌示范推广中心,全面开展食用菌示范推广工作。目前在依其艾日克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了食用菌示范推广基地,开展香菇、平菇、黑木耳等食用菌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

三、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过程所存在的问题

1、建设资金不足。设施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我县占地面积10米×75米单座温室大棚建设成本在5万元以上,同时配套棉被、水、电等设施成本在2万元以上。县财政虽然每年安排200万设施农业建设资金,由于设施温室大棚成本高投入大,墙体建设等工程还大量需要农民投工投劳加以解决。

2、农民生产技术基础薄弱。广大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过去从事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品种种植,设施农业生产与其它粮棉作物生产技术要求、人工投入有很大区别,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有待进一步推高。

3、设施农业推广技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我县农业局为发展设施农业专门成立了设施农业办公室,专门指导全县设施农业生产工作。然而除农业局外各乡镇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缺乏技术人员指导,设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还有很大空间。

4、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我县设施农业刚起步,农业基础建设、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加强市场流通基础设施、信息平台建设、引进设施农业加工、流通企业,成立合作社等形式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今后发展的目标任务、措施

结合我县开展设施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加强标准化设施农业建设基地,稳步发展温室设施蔬菜生产,加快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现将我办2012年设施农业固定资产投入计划制定如下:

1、建立一个清洗,包装,保鲜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投资202万元,用于新建车间,配套设备,建保鲜库,附属工程等,车间规格:600平米,每平米700元算总共42万

元,配套设配30万元,新建保鲜库3个,容积1320立方、面积330平米建设资金40万元、设备配套60万元,容量105吨,保鲜库建设规格为长度22米、宽度、5米、高度4米,附属工程绿化、硬化费用30万元。

2、

上一篇: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新下一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