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市场营销论文

2022-04-30

摘要:从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湖南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区域服务意识不强以及专业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等问题。然后从发挥政府引导、激励和监督作用,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强化行业企业反馈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市场营销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市场营销论文 篇1:

读者细分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运营

〔摘 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存的双重属性,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读者群体开展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工作,科学决策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策略。本文从读者细分的视角揭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群及其本质特征,论证了读者细分视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运营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读者细分;图书馆运营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12.029

The Reader Segmentation and Library 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Zhu Yuehong

(Library,Jil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Jilin 132013,China)

〔Abstract〕Double properties of high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require that vocational library must face different type readers and run its duties that is based on people and decide librarys developing tactics und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rrectly.The thesis revealed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read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ader segments,on which the expounding of selection of library operation strategies are based.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reader segment;library operation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运营与其内涵建设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它对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改善教育生产关系和提高教育教学的生产力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按照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教育教学和受教育者群体对图书馆服务的不同需求进行读者细分,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与服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读者细分理论的理性分析

1.1 读者分层的理论渊源

1956年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提出了市场细分理论。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理论的核心是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以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1]。市场细分客观基础是消费者需求的异质性,进行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是异质市场中具有需求一致的顾客群体,其实质是在异质市场中求同质。市场细分的目标是为了聚合,即在需求不同的市场中把需求相同的消费者凝聚到一起,实现企业市场运营的科学管理和经济利益。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细分理论的基础上,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图书馆读者分层理论。这一理论指出读者是由不同的人群组成的,多层次、多序列的动态综合体,读者可以按年龄、种族、收入及财产情况、教育、职业、居住地区等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类型。同一类型的读者大体上有一致的价值取向、文化需要和对图书馆的个人诉求,而不同类别的读者则有不同的阅读心理和的阅读需要,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细分读者,充分考虑读者个体差异因素,采取相应对策予以满足,这是读者分层论的理论内涵[2]。可见,读者分层理论具有市场细分理论的合理内核。

1.2 读者细分与读者分层

根据市场细分的基本理论可以对图书馆读者细分的内涵进行如下界定:在图书馆读者群的组成集合中,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文化需求、受教育需要、以及对图书馆资源和图书馆服务的差异性需求,将图书馆读者群集合进行科学的分解,组成图书馆服务的若干子集,这些子集包含了不同层次、不同序列、不同图书馆服务需要和不同文化修养需求的图书馆读者群,图书馆在制订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中、短期运营策略时充分考虑这些子集的图书馆需求,在图书馆运营过程中科学合理地提供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和图书馆时空,实现图书馆社会效益和公众利益的最佳组合。比照读者细分与读者分层的基本定义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和具体差异。首先,两者都是对图书馆读者总体进行科学的分解,并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的组合;第二,相同的图书馆读者群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和运营时空需求;第三,读者细分理论的外延大于读者分层理论,读者分层理论的重心在于多层次、多序列和动态的读者群组合。

2 高职院校读者群的细分及主要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运营提出的特殊的要求,学术研究、教学改革、学习创新、服务就业已经成为改进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

2.1 学术型读者群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术型读者群是指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和高等职业教育科学与文化研究工作的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省(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校内名师、省市级人才库成员是高职院校学术型读者群的有机构成,其中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高学历教师居多[2]。学术型读者群是学校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领军力量,他们有较丰富的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研究经验和学术成果、有较严谨的治学作风,特别是对于教育科研工作往往投入毕生的经历。学术型读者群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运营有特殊的需求,他们需要专业信息的历史和最新资料,需要图书馆阅览室能够提供专业能较强的期刊,特别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期刊,他们需要图书馆能够购买能够满足自身社会科学(包括教学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网络数据库,特别是中国知网数据库;他们需要专业图书馆员提供信息服务,特别是对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重要信息资料的参考咨询服务。

2010年12月第30卷第12期读者细分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运营Dec.,20102.2 应用型读者群

普通教师和全日制学生是应用型读者群的有机构成,他们数量庞大、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主要群体。对于广大普通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他们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力量,是高等职业教育生产力的主体。普通教师对图书馆的需求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第一是自身职业修养的需求。如大量中青年教师为了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完成在职硕(博)学位的学习需要图书馆提供专业教育和科研方面的帮助,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图书馆提供较好的辅助教学环境。第二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对这一群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来自他们工作实践经验匮乏、职业技能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压力。对于广大的学生读者群来说,他们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受教育群体,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主体。学生读者群对图书馆的需求也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第一是专业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在校学习期间需要利用图书馆选择课程、课外自习和完成专业教师交给的各项学习任务,他们需要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教育平台。二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需求。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提高学习质量的需求来自多个方面,其主要来自学校教学改革所实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大赛等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学生个体为了提升学习技能和图书馆修养自主实施的学习活动。

2.3 弱势群体和业余型读者群

全日制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学生、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常年开设的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班学员是弱势群体和业余型读者群的有机构成。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单亲家庭和来自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的学生较多,这部分学生大都生活在社会底层,可望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技能人才。这部分学生往往胆小怕事、自尊心较弱,不能大胆地与教师与同学交往,心理负担和压力较大。然而这部分学生求知欲望较强,他们不拍吃苦、愿意从事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和勤工俭学活动。这些全日制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学生更需要图书馆的亲情服务。由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班学员组成的业余型读者群多为成人,有千差万别的阅读需求[2]。近年来业余型读者群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非在职人员的比例逐年上生,他们的学习目的已经突破了职业教育的藩篱。因此,这一读者群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更加广泛具体,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特别的电子信息资源具有更加宽泛的内在需求。

3 读者细分理念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运营

3.1 重组图书馆资源适应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设置的不断增加、教学改革力度的逐年增大、国家和省(市)示范性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而高职院校对图书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存量资源的现状却与此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反差。首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普遍小于普通高等学校,对图书馆的投入相对较少,大多数学校图书馆馆舍狭小、藏书量少而陈旧,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其次: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运行模式还只停留在以图书借阅、信息查询、提供学生自习、阅览场所等传统图书馆运行模式的水平上。尽管一些学校的图书馆已经初具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条件,然而却因其运行与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渠道不畅,使海量信息资源很少能够发挥教育与教学的真正作用;再次: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还没有摆脱(普通本科教育)压缩饼干式的现状。因而,一方面理论教学课程较多、课时较少、讲授过细而信息量较小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的空间较小,课余学习时间又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习的盲目性较大;另一方面,图书馆不能起到教师教育信息供给向学生(信息向)知识转化需求的桥梁作用,使图书馆资源不能有效发挥学生自我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功能及作用[3]。在这样的背景下,重组图书馆可利用资源无疑是适应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不同读者群的特殊需求和图书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实际状况,高职院校可对图书馆人力、物力资源的存量和财力投入进行科学的重组。第一是建立特色馆藏室以满足图书馆对特殊读者群体的服务,其实现目标是满足学术型读者群的教育科研活动和大学生群体对学习创新和参与各项科技(职业)竞赛的特殊需求。第二是打破常规重新布局图书馆的存量资源,其实现目标是根据专业建设、特别是示范性专业建设需要布局现有的存量信息资源,以实现图书馆对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最优服务。第三是建立参考咨询机构满足不同读者群的各自需求,其实现目标是通过参考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辅助教学功能。

3.2 加强图书馆的软环境建设

馆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馆员稀缺,规章制度建设滞后,图书馆服务理念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脱节是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运营的真实写照,而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内涵发展。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制度建设、培育其自我发育、调解、激励和创新机制是快速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软环境的重要手段。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制度建设就是根据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际需要,真对教育教学改革和不同读者群的不同需求制订切合实际规章和制度。例如,真对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进行各项职业技术大赛而建立的作息时间制度,真对大学生信息学习和信息修养需要而制度的信息教学制度,真对研究型读者的教育科研活动和大学生专业设计需要而制订的参考咨询服务制度等等。培育其自我发育、调解、激励和创新机制,就是创新图书馆的运行机制实现其自身的造血功能。建立人才引入机制、图书馆年度考核和评优机制、专业馆员培育机制、图书馆内部人员岗位交流机制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培育自我发育、调解、激励和创新机制的基本内容。

3.3 拓展电子信息资源的功能和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有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的静态电子信息资源,另一部分是动态电子信息资源。所谓静态电子信息资源是指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馆藏电子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电子光盘和电化教学信息资源。所谓动态电子信息资源包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网络教育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室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拓展电子信息资源的功能和服务,就是通过整合或分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动态和静态电子信息资源,实现其使用价值的最大化,以实现其辅助教学和大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自我修养功能。整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动态和静态电子信息资源,就是通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及专业教师将分门别类电子信息资源实施优化重组,使之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高效且实用的教学资源。分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动态和静态电子信息资源,就是通过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专业馆员及专业教师将系统而繁杂的电子信息资源实施科学分解,以满足细化高职院校项目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改革和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个体需求。

参考文献

[1]陶鹏德.市场营销[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123.

[2]张兵.从读者分层论视角看图书馆服务热点[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6):74-76.

[3]李生京.高职院校图书馆软件建设与职业素质教育[J].现代情报,2005,(12):184-185.

作者:祝悦红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市场营销论文 篇2:

湖南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从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湖南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区域服务意识不强以及专业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等问题。然后从发挥政府引导、激励和监督作用,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强化行业企业反馈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校企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联系也越发紧密。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及其教育的内容、手段及其组织形式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它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与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以及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诸如新能源等一批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等学校不断调整与更新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及产学研对接,从而更好地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以此引领社会经济的创造性发展。

“十二五”时期,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与此同时,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也上了新台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卓越职业院校计划”提出并推行。各高职院校培育培养了一批适应产业需求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促进了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总体而言,湖南省高职教育仍相对薄弱,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专业结构和办学质量尚不能完全适应湖南省现代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了解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人才培养的现状并立足于解决相关问题,是促进高职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联系的必经之路。

1 湖南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剖析

1.1 湖南省紧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影响产业发展进程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根据《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到2015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量达到50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20%。到2020年,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总量达到10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5%左右。[1]

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是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显著特点是“新”,新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而我省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还停留在满足传统产业的要求,例如,目前开设光伏、风电专业的高职学院在湖南省只有两所。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的人才缺口达1.7万人(来源《三湘都市报》2011年3月15日),尤其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决定产品质量、性能优劣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是十分缺乏。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匮乏,将严重影响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步伐,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从近几年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规模来看,七大产业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是两个规模最大的产业,而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规模则明显较小。以2014年为例,这三大产业营业收入规模均在700亿元以下,其营业收入合计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仅15.4%。[2]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开办专业及人才培养规模也有着明显的不平衡性。在全省60多所高职院校中,开办了与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对接的机械类、机电类、数控技术等专业的院校较多,学生人数规模较大;而开设与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对接专业的院校则明显偏少,特别是新能源和生物产业类相关专业,学生人数极少,部分专业全省每年高职毕业生甚至不到50人。可以说,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均衡发展。

1.2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意识不强,服务深度与力度不够

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和明显的地域性,立足和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己任,要满足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适应区域内新兴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但从现实来看,每年湖南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主要输送往广东、江浙等沿海城市就业。湖南高职教育对本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直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成效并不明显,服务深度与力度不够。[3]

1.3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结构不匹配

当前多数湖南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并不是建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大都仍停留在学校自身的传统专业扩招基础上。据统计,湖南省高职院校开办最多的 20 个专业全是传统专业。从专业结构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仍是以服务传统产业为主。例如,文科以工商管理、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为主,理科以机械、电气、模具为主。[3]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部分产业缺乏足够相关的专业点支撑。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先行一步,开设了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部分产业对接的专业,但大多规模较小且受师资队伍、教育经费等因素影响,其实际办学效果难以到达预定目标。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其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达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

此外,部分高职院校的服务功能单一,很大程度上只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难以满足新兴产业对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多方面的需求。

1.4 高职院校软硬件设施设备难以跟上新兴产业的发展变化

部分高职院校对学校软硬件设施设备投入力度不大。

首先,实习实训设施设备老旧损坏,长期不更新,甚至仅仅作

为摆设,使得学生实习实训流于形式,未能掌握真正的实践操作技能。

其次,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还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学历合格率明显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平均水平。[4]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提高了对新聘教师的学历要求,但这些新聘教师多数来自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缺乏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上课主要侧重理论讲解。高职院校已有的老教师则大都相对保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缺乏创新精神。这种“老教师重传统,新教师偏理论”的现象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

此外,课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相对落后。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循环往复,长年不变,未能根据产业发展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讲授法难以吸引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大学生,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5 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本身相对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显著特点。随着产业的发展升级、工艺的推陈出新、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产品的更新迭代,必将产生大量与新兴产业对应的新型职业岗位群,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少,人才储备少,技术人才相对缺乏,而人才的培养本身需要一个过程,使得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本身相对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我国高职专业学制一般为三年,部分专业为两年。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技能一般落后于产业发展,使得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难以适应岗位技术技能的新变化、新要求。

2 湖南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要使高职院校与战略型新兴产业紧密对接,更好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多方参与。

2.1 积极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引导、协调、激励和监督作用

政府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对区域内高职院校以及新兴产业企业工厂的数量、规模、发展状况等信息把握最全、最新,最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也最能够精准地判断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协调。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科学引导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协调区域内各高职院校携手共进,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工厂之间合作共赢,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一方面,政府在统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高职教育的政策性扶持,鼓励高职院校关注新兴产业发展动向,主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使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避免专业设置过于滞后与重复。要使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时代性、前瞻性,鼓励院校开设发展前景好、人才需求潜力大的专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对于急需而又紧缺的新兴产业人才,政府应扶持具有相关技术基础和产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开办示范专业,甚至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趋势,提前试点开设相应专业,为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政府要协调战略性新兴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关系,通过牵线搭桥,让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省都能适配到几所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深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最后,政府在加强对高职教育政策扶持的同时,还应加强监督与评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湖南省已经建立了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高职毕业设计制度,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卓越院校、省级重点项目遴选、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分配的重要依据,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 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湖南省经济社会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新常态。湖南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正处于区域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已成共识。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高职教育若依旧基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来发展自身,必将难以满足新时代新产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实现高职院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发展,突出优势,办出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第一,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应主动停招或者撤销就业率低、重复设置率高的专业,新办或增开与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相对应的专业,调整专业结构,明确办学定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深刻分析航空产业发展特点,采取“停招、撤销、新增、转向”等各种措施,大力调整专业结构,使学院专业紧密对接航空产业链,为学院的特色发展寻求到了新的出路。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紧跟经济发展趋势,调整战略发展规划,放弃一直以来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煤炭专业,转而开办太阳能、风能等相关专业,以服务新能源产业为使命,在优化专业结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的、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实施和体现。老师通过课程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课程来培养自己的技术技能和人生观、价值观。课程内容没有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没有与生产过程对接,那么专业与产业对接将是一句空话。高职院校应该派遣教师深入战略性新兴企业、行业进行调研,了解相关职业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以职业标准定课程内容,以课程内容定教学团队。同时要注重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开设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应用专业以来,密切关注光热行业发展,开设了与行业紧密对接的太阳能热水系统、采暖系统和太阳能制冷技术等课程。2015年,国家能源局国355号文件《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出台,并在《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正式提出“到2020年底,要实现太阳能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为光热专业学生开设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课程,并派遣教师参加光热发电技术培训,参观光热发电工程,使教学内容紧跟产业步伐,紧密对接职业需求。

除改进教学内容外,学校教师还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与生产过程类似的项目式和任务式教学,以项目和任务带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本专业的慕课课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缝对接。

第三,成立区域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职教联盟。

以往由于开办专业相同,存在生源竞争,各高职院校之间往往竞争大于合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使得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成为未来的趋势。高职院校之间只有加强合作,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才能做大做强,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合作,搭建桥梁,打造平台,共享师资队伍以及教育资源,甚至吸收政府、企业参与,形成以资源共享、能力互补与“政、行、校、企”共同参与为主要特色的强而有力的职教联盟。

2.3 强化行业企业的反馈作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一是强化企业的信息反馈作用。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工厂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而人才培养是否复合需求,能否给企业带来实质性效益,用人单位最有话语权。企业可以通过多个维度,如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技术技能、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各个方面对所聘用的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高职院校和政府。通过这种反馈作用,高职院校可以明白人才培养的结果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改进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政府则可以将企业对高职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纳入对高职院校进行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二是强化企业的人才反馈作用。

企业的反馈不能仅停留在信息上,还应鼓励一批优秀的企业骨干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或培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企业由于直面产业和市场,往往会先于高职院校掌握最新最全的实用技术。通过反馈人才参与合作院校的教学,企业可将这些技术以最快的方式带给潜在员工,利于他们入职后快速适应,快步发展。

此外,对于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还可以采用冠名奖学金和赞助教学设施等方法反馈学校,在经济上支持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5]

3 结语

湖南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给高职教育带来了重大机遇,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与行业企业深化合作,对接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创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合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水平、上台阶,为全省经济提供持续有力的新兴增长动力。

参考文献:

[1]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湘政发[2010]20号)[Z].2010-09-01.

[2]湖南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省经信委.2014年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N].湖南日报,2015-03-17.

[3]田拥军,黄国庆.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09:13-16.

[4]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90-92.

[5]王琼芝.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促发展的路径与措施研究[J]. 企业家天地,2013,11:17-19.

基金项目:

2015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省高职院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BZZ212。

作者简介:

黄建华(1983-),男,硕士,讲师,江西新余人,研究方向:光伏材料;段文杰(1987-),男,硕士,助教,湖南武冈人,研究方向:光伏材料。

作者:黄建华 段文杰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市场营销论文 篇3:

基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职课程考核困境与出路

[摘要]课程考核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激励性,但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内容和标准等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和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困境,提出高职院校通过系统思考和整体规划专业教学改革,重新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课程过程考核,充分发挥课程考核反馈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过程考核

[作者简介]张剑(1983- ),男,江西高安人,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讲师,在读博士。(广东  广州  5109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18年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NY-2018CQ2JGYB-09)、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18年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工商企业管理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编号:NY-2018CQ2ZY-01)和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O19年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改革”(项目编号:NY-2019CQ2KC-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40多年的改革开放,高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其中高职教育的发展成果尤其突出。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根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数量比本科院校(1265所)还多。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总体规模已经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其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没有摆脱普通本科教育的影响,导致高职教育大而不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从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还达不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而高职院校现有课程考核不能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和现有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困境,提出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改革措施,为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提供一个改革的思路。课程考核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激励性,高职院校可以将课程考核改革作为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带动专业教学的系统改革,从而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要求。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企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也比较低,所以当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满足企业对一线基础性技术人员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获得巨大进步,此时企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均偏重于企业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把学生当作纯粹的工具人进行培养,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与职业精神的培养。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各界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被重新定位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方面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社会整体进步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开始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结果。所以,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从高素质和技术技能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要求

根据高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定位,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新要求,得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要求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以及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奉献精神。在高素质要求下,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养,当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岗位时能够进行自我心理状态的调适,更好地胜任企业工作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也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内在素质要求。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技术技能要求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主要面向企业一线工作岗位的用人需求,而这些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是能够解决具体工作问题的技术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企业实际工作问题的人员。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技术技能要求,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解决企业一线工作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困境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工作岗位对人才职业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美好期待,共同推动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但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现有的课程考核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反而阻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考核之间的矛盾,正是课程考核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有课程考核不利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高职院校现有课程考核偏重于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識的记忆程度,时间集中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期末,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整个考核过程由学生单独完成。如此安排的课程考核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期末考试成绩获得高分,就意味着课程学习效果好,导致学生采取考前突击背诵教材的方式应付期末课程考核,并不重视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这使得教师无法通过课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也无法组织学生与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无法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现有课程考核不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

1.课程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课程考核成绩是学生课程学习合格与否的重要评判依据,是学生获得其他各类评优和推荐的重要参考。现有课程考核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成绩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主要部分,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重视期末的课程考试。现有教学管理安排情况是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和反馈的机制,并且课程的教学过程也缺乏阶段性考核和反馈机制,这导致学生不重视课程的平时学习和知识积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期末考试前教师公布的考核范围和重点,进行突击性的理论知识背诵和识记。这样的课程考核导致考核结束后学生既没有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也没有很好地理解课程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课程考核重理论轻实践。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定,课程考核成绩需要作为教学管理资料进行归档留存,导致课程考核多采用纸质试卷的考试方式。试卷考核方式导致教师设置的考试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情况,缺乏对学生技术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试卷考核方式导致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也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识记,双方都轻视技术技能的训练环节。

3.学校重视课程考核改革但教师不积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能够感受到这种压力,希望通过推动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考核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未来发展赢得生存空间。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一方面由于工作内容的局限性,无法理解课程考核改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工作量普遍比较大,除了繁重的常规教学工作外,还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竞赛,担任兼职班主任,开展课题研究,参与校企合作洽谈等方面的工作,既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课程考核改革,也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课程考核设计。这就陷入高职院校的管理层大力提倡课程考核改革,而一线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期末试卷考核方式的尴尬境地,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很难落到实处。

(三)现有课程考核脱离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

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试卷命题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知识问答题,既没有设置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情景,也没有体现企业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脱离企业实际工作方式。而且现有的课程考核内容没有脱离学科知识的考核范畴,主要考查学生对碎片化知识的记忆,不能考查学生解决企业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脱离企业的工作内容。课程考核的评判标准多采用标准化答案,而评判标准的内容主要取自于教材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企业解决工作任务时追求的效率和效果,脱离企业的工作要求。

(四)现有课程考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僵化的课程考核形式和固化的评判标准,强制学生接受课程教学所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教材阐述的理论知识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事实上,一些教材内容既不是理论权威,也不是社会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甚至不能反映社会的最新变化。僵化的课程考核形式,既没有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没有给予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所以,现有课程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反而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现有课程考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社会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日新月异,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高职院校现有课程考核引导教师和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上,忽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训练,课堂上以枯燥的填鸭式知识灌输和被动的知识学习为主,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逃避学习,即使想认真学习也因为使用的学习方法不恰当而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所以,现有课程考核既不利于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习惯,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出路

现有课程考核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高职院校需要以教学改革的全局视角进行系统思考,整体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破解课程考核存在的困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使高职院校从过去以扩张办学规模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来。

(一)系统思考、整体规划课程考核改革

高职院校要破解课程考核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需要系统梳理人才培养工作,从影响教师课程考核改革积极性的管理制度到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不能只进行课程考核改革,还需要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各项改革措施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改革成效。

1.建设课程考核改革的保障制度。课程考核的改革工作不能只依赖教师的自发行为,需要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推动,以确保所有的课程考核改革都指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目标。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制定推动教师开展课程考核改革的激励政策和监督管理制度,以制度的方式给改革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制度既给教师施加改革的压力,也给教师提供改革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建设课程考核改革的科研平台,该平台既提供课程考核改革的理论和方法,也提供课程考核改革的科研经费,让课程考核改革不再是行政性工作,而是由众多探索性的研究项目构成,以课题立项方式推动课程考核改革的深入研究和科学实施。

2.课程考核与教学课程设置相匹配。按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对接地方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根据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具体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确保教学课程能够承载相应职業素质的培养任务。课程考核要与重新设置的教学课程相匹配,不同的教学课程承载的培养任务不同,相应的课程考核需要在形式和方法方面与其相匹配,通过发挥课程考核的激励性功能,引导学生在不同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侧重不同职业素质的训练。高职院校需要打破一个专业的不同课程使用同一考核方式的错误做法,给予教师选择不同课程考核方式的权利,让教师根据课程的培养任务,选择相匹配的考核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程考核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作用。

3.借助校企合作改革课程考核。现有课程考核过程中,教师既充当运动员,又担任裁判员,课程考核成为教师迎合教学管理制度的工具,无法对教学效果起到检测作用,而且教师长期脱离企业工作岗位,对课程的考核评判无法与企业要求相吻合。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将进入企业工作岗位,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应该由用人企业进行评判,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借助校企合作促进课程考核改革。通过校内外的实践基地,引入行业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考核改革,由他们将企业最新经营管理要求融入课程考核中,以企业用人标准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促使教師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企业用人要求为导向进行改革。所以,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入企业工作人员担当课程考核裁判员的方式改革课程考核。

(二)课程考核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协同

高职院校不能只改革课程考核,对应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改革,并且两者之间还需要保持协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打破学科知识的传统逻辑结构,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重新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改革思路是以企业岗位群的职业范围作为课程讲授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边界,以企业岗位群的工作流程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逻辑,以企业岗位群的重要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载体,依照企业工作流程将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技能重新组织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任务,多个相关的学习任务就构成了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企业工作任务重组的课程教学内容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在逐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到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并得到相应的技术技能训练。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任务驱动式的项目化重组后,课程考核需要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相协同,一方面针对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开展阶段性课程考核,另一方面针对项目化重组的教学内容开展综合性素质考核。

(三)实施课程过程考核和反馈

1.以学习任务为对象开展阶段性考核。高职院校以项目化重组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考核对象开展课程过程考核。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提前明确该学习任务的考核要求,以此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学生为了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首先要自学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然后对学习任务包含的企业实践问题开展各种解决方案的尝试和探索,当学生学习过程遇到困难或疑问时再带到课堂上与教师共同探讨,最终教师在学习任务结束时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阶段性考核。这样开展的教学过程,可以充分发挥阶段性考核的引导性功能,激励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重视考核后的反馈和纠错环节。高职院校开展课程的过程考核时需要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反馈机制,让学生的技术技能在反馈纠错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提高。课程的考核过程可以根据美国戴明博士的全面质量管理循环理论展开,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教师即给予针对性考核反馈,学生再进行针对性的突破训练,如此循环往复,促使学生的技术技能逐步提高。课程考核反馈机制(见图1),主要由五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当学生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及时开展阶段性考核;第二步,根据考核结果及时给予学生考核情况反馈,帮助学生找出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优秀表现也给予及时表扬;第三步,针对学生不足之处进行重点纠错,并给予改进建议;第四步,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重点学习和重新训练;第五步,学生重新学习和训练之后再进行针对性考核,直到学生达到学习要求才结束该学习任务。课程过程考核遵循此反馈机制,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逐个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职业素质获得循序渐进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技术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乐趣和动力,使教师的课程教学不再枯燥和僵化。

(四)科学制定课程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课程考核标准需要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要求分解为不同学习任务的考核标准,形成一个以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遵循学习任务循序渐进的规律,将课程考核标准进行难易程度分级,伴随学生职业技能提升过程逐步提高考核标准;第二,将企业工作岗位对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技能要求作为考核标准的重要内容;第三,将企业经营管理追求的效率和效果作为考核标准的重要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标准可以引导学生努力参与学习课程,探索解决企业实践问题的新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质。

(五)多方参与课程考核并相互监督

如果对每个学生都开展多次学习任务的阶段性考核,将会给任课教师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当任课班级的学生人数比较多时,课程的过程考核将无法开展。鉴于此种情况,任课教师需要依照企业工作小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课程考核则以学习小组为考核对象,而不是单个学生。这样开展课程考核,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开展考核反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和课程考核的过程中,既可以实现沟通和协作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实现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课程考核,容易出现个别学生不积极学习仍然可以通过考核的搭便车现象。针对此种现象,需要在学习小组内引入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评价的机制。所以,课程考核的评价者不再只有任课教师,还有学习小组的学生。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第一步,教师根据各个学习小组的表现给予考核评价;第二步,学习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第三步,将教师给学习小组的评价与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进行综合,得出每个学生的考核评价。通过引入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的机制,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防止搭便车现象的出现,并且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高职院校现有课程考核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主要原因是现有课程考核的方式、内容和标准等不利于学生高质素技术技能的养成。本文系统思考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整体规划课程考核改革措施,希望高职院校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激发教师开展课程考核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从而确保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94.

[2]张昕,陈虹.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过程性考核的实践与反思——以经管类应用型法学课程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7):92-95.

[3]欧阳世芹.论过程性考核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证券投资基金》课程为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8):47-50.

[4]郭婷婷,王娇娇,于雅莉.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的困境解读及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7(7):16-19.

[5]刘云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室内设计制图与透视学”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9(23):194-195.

[6]范国辉.现代学徒制视角下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9(18):91-94.

作者:张剑

上一篇: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入学教育论文下一篇:构建和谐烟草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