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提出口腔科门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设立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各级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规范操作流程、重视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是有效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探讨论文 篇1:

小组式健康教育对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

摘  要:目的  探究小组式健康教育对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  选取枣庄市口腔医院2018年1月~2018年 12月及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诊的各300例非口腔感染类口腔门诊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小组式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构成比和生活质量。结果  600例研究对象中共9例发生口腔门诊医院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口腔门诊患者小组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组式;健康教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

口腔门诊是就医集中的场所,门诊治疗需要在患者的口中操作,因此部分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可通过口腔医疗器械碰触患者口腔所产生的血液进行传播,若在口腔门诊中防御措施进行的不全面,如患者隐瞒病史、口腔器械污染、灭菌和消毒方式不规范等都会导致医院感染[1]。小组式健康教育是将类似疾病的患者集中在一起,由专门护士对其进行统一的健康教育,是一种预防式健康教育方式[2]。因此,本研究对小组式健康教育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中的防控效果进行了探究,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枣庄市口腔医院2018年1月~12月及2019年1月~12月各300例非口腔感染类口腔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76例,女124例;其中包括107例龋齿、57例腭裂、52例磨损、49例舌病、35例唇病;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59.31±4.33)岁。对照组中男169例,女131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59.52±4.20)岁;其中包括113例龋齿、55例腭裂、47例磨损、47例舌病、38例唇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者;②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上者;③能够配合完成本研究者;④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有口腔感染类病史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者;③认知障碍或严重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由口腔门诊医师为患者讲解关于预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知识,指导患者积极说明自身病史,配合治疗,避免在进行口腔门诊治疗时被锐利器械划伤。

观察组采用小组式健康教育:①首先,口腔门诊护士根据质量控制职责查找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头脑风暴提出整套预防感染的方案。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预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正确掌握预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方法,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具体如下。a.加强口腔门诊环境消毒管理。根据口腔门诊的特点制定出消毒管理制度,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将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开,保持口腔诊疗、清洗和消毒区域的整洁,确保空气畅通,每天使用紫外线灯对上述区域进行空气消毒。使用5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综合治疗椅、操作台、牙椅上各个管道等,保持流水痰盂的清洁,并使用1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消毒。b.加强医务人员手消毒。规范医务人员的手消毒、洗手、常规戴手套等,操作前后要使用快速护手消毒剂对手卫生进行消毒。c.加强口腔器械消毒管理。对所有诊疗器械均进行一人一用一消毒,规范执行灭菌程序和诊疗器械消毒;加强对洁牙器、涡轮手机、根管治疗器械和车针等高危器械的灭菌管理。②以小组的形式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主动说明病史的意识,积极配合治疗。由责任护士和质量控制组长对每组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包括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危害、常见原因、地点和时间、具体预防措施和感染后的补救措施等,使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共同进行健康教育,从环境、患者、器械等方面预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后1个月通过门诊随访,并进行生活指数问卷调查,其中出现明显口腔溃烂等症状的确诊为口腔感染。①记录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并采集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②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问卷共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近期支持、健康、总体精神、生活质量总指数6个条目,每项均为3级评分,分别为0分、1分、2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感染率的比较

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9例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14株病原菌,其中8株(57.15%)革兰阳性菌,5株(35.71%)革兰阴性菌,1株(7.14%)真菌。

2.3  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口腔门诊是流动性极大的科室,若就医过程中不能确保医疗器械等的安全消毒,可能会导致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诱发口腔门诊患者医院感染。因此需要对口腔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预防能力,降低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①口腔门诊的环境污染。由于口腔门诊具有诊断、检查和治疗等功能,因而口腔門诊患者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部分患者不仅患有口腔疾病还可能患有传染性疾病,也可能为病原携带者。而在诊疗过程中,口腔内的唾液、飞沫等可能会对周围的物品和空气造成污染,因而口腔门诊的空气为潜在的传染因素[3]。②口腔诊疗手段特殊。口腔内存在较多的病毒和细菌,口腔诊疗器械的种类多数较锐利,且治疗措施均为侵入性操作,因而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口腔治疗的近距离接触过程会造成相互感染,甚至医生的手或者使用过的器械等均可能成为感染的传播媒介[4]。③口腔诊疗器械灭菌消毒难度较大。洁牙器、吸锤器等口腔器械内部结构复杂、间隙较多,治疗后容易残留患者的唾液、血液、龈沟液等,很难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因此口腔诊疗器械也会成为传染病的传播媒介[5]。

本研究观察组中采用的小组健康教育,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和分组式健康宣传教育为小组质量控制提供方向,护理小组的成员通过小组学习和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能力,明确了责任,提高了护理有效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小组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安全意识,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小组健康教育和以护理人员为中心的培训学习,能够让护理人员和患者同时了解预防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从根本上降低了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本研究得出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因此若患者发生口腔感染,应当加强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药物的使用。

综上所述,给予口腔门诊患者小组式健康教育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宏雨,李紫璇,牛志兴,等.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多学科协作诊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0,55(12):952-957.

[2]刘凯,曾俊.以病例为基础的探究式-小组教学对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7):837-839.

[3]金煌,钱磊,王淑芳,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学特点、炎症因子及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0,15(1):86-90.

[4]秦烨,刘晓芬,周玥,等.口腔诊室气溶胶感染防控研究对疫情期护理管理的启示[J].上海护理,2020,20(7):20-23.

[5]李香君.社区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危险因素调查与预防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121-122.

作者:孟娜 袁玉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探讨论文 篇2: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提出口腔科门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设立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加强各级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规范操作流程、重视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是有效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近年来,由于口腔医学的高速发展,口腔诊疗项目逐渐增多,口腔医疗器械种类更加繁复;而且口腔诊疗操作大多是在患者口腔内进行,直接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组织等频繁接触,加上口腔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情各异,这些因素使口腔科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因此了解口腔科门诊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所医院口腔科,口腔科医务人员28名,口腔诊疗设备及诊室环境。

1.2方法

(1)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采集28名医务人员诊疗后未进行卫生洗手,与诊疗后进行卫生洗手的手部污染情况。(2)检查诊疗室工作中和消毒后口腔诊疗环境下综合治疗台表面细菌污染情况。(3)采集口腔科诊室不同部位及患者周围的气溶胶标本。

1.3诊疗标准

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染菌量详见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染菌情况

在28名医务人员中,对患者进行诊疗操作后未进行卫生洗手的医务人员细菌指数超标的13例,未超标的15例;经过卫生洗手的细菌指数超标的有2例,未超标的有26例。见表1。

2.2综合治疗台细菌超标率

共采集32台综合治疗台,未消毒前细菌超标率为90.63%,消毒后细菌超标率为6.25%。见表2。

2.3口腔科诊室污染病原体的分类情况

采集口腔诊室内污染区、清洁区、消毒区以及患者周围气溶胶标本共80份,分离出病原体24株,其中变形链球菌7株,构成比为29.17%。

3讨论

3.1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原因

3.1.1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手卫生的相关知识,造成洗手依从性差。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后手上都带有大量的细菌,一些人由于工作忙,一些人怀疑洗手的价值,认为操作时已经带手套或口腔疾病大多没有传染性,结果造成不洗手或者不按规范的卫生程序洗手,细菌、病毒经过手的传播增加口腔感染率。

3.1.2空气污染牙科治疗中高速手机、气、水枪、超声波洁牙机都会产生飞沫,携带着病原体形成气溶胶,进入空气,造成空气污染,而这些微粒很容易被直接吸入肺部,若易感者接触到含有致病菌的飞沫,即有可能引起感染,甚至引起肺部感染(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另外,口腔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也容易造成患者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3.1.3接触感染这主要是由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引起的。口腔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如洁牙手柄、高速涡轮手机、根管治疗器械、牙挺、凿子、牙周洁治器、牙颌模型等,尤其是高速涡轮手机,它是口腔门诊使用最多、污染最严重的设备,其潜在交叉感染危险性极大[1],在治疗中要进入患者口腔,接触黏膜和组织。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细菌等通过未彻底灭菌的医疗器械,传给另一患者而致感染发生。此外,污染的医疗器械不慎刺破医护人员的手,亦可导致医护人员感染。

3.2根据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原因,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3.2.1保持诊疗环境清洁每天两次对口腔诊疗室进行清洁、消毒,台面、地面及物体表面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当有患者血液、唾液等可见污染时,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诊室每天两次给予紫外线照射50min;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每周对诊室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每天定时通风及空气净化;每月对诊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卫生学监测,对不达标者进行积极整改。

3.2.2患者口腔清洁在诊疗前,应让患者用0.2%洗必泰、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漱口,以降低患者口腔中的细菌丛数量和减少食物残渣,达到初步清洁口腔的作用[2]。

3.2.3 认真落实洗手制度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医护人员手上细菌数量和种类远远超过其他人群,而规范的洗手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最方便、最有效、最经济的一个独立环节[3]。为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科室需制定工作人员洗手制度,要求医务人员每次治疗操作前后都必须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定期检查洗手池、盛消毒剂和清洁剂的容器是否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BHR)作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为防止交叉感染,在可能接触血液、被血液污染的唾液或口腔黏膜时,医生必须戴手套。诊治每例患者前须洗手和更换新手套。

3.2.4实施手操作法手操作就是在口腔治疗的全过程中,由1名医生和1名护士组成治疗小组,医生负责计划及治疗,护士负责安排患者,准备治疗用品,调配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合理组织编排常规治疗的每个部分。从而避免医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器械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医生戴着污染的手套或正在使用的污染器械直接取材料或药液,造成消毒物品污染,为交叉感染埋下隐患。

3.2.5 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4]对常用器械坚持“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非一次性器械按照“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治疗使用过的器械采用含有效氯为2000mg/L的消毒剂中浸泡30min,用蒸馏水冲洗擦干,单个纸塑包装,送供应室高压灭菌。洁牙手柄、胶圈、砂石、牙钻等需要浸泡的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10h后使用。一次性口腔医疗用品,如一次性口腔器械盒、漱口杯、吸唾器、口镜、镊子、小毛刷、强力吸引器、手套等,用后置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内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废弃的针头、手术刀片等锐器,用后应置于防刺穿的锐器盒中,密闭运送。牙科高速涡轮手机使用后应继续旋转1~2min,排除手机管道内的污染物,由专科护士将手机放入清洁机清洗,再用注油机注油,然后纸塑包装封口,进行高压灭菌。

3.2.6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由于口腔科医务人员长期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而从患者的病史及检查中又不能可靠地判断是否感染了传播性疾病。所以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采取标准预防,即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5]。同时,医护人员应避免手部损伤,一旦发生手部创伤,应让血自由流出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遵循“锐器伤害处理程序”,从而避免医护人员的感染。

口腔科门诊治疗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做好口腔科门诊的预防感染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必须重视感染控制链中的各个环节,如诊疗器械的消毒、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印模和义齿等的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置以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等环节,都需要在遵循感染控制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合理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完成[6]。同时应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及时有效地发现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自2007年实施了上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对策,加强了对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本质上加强了门诊口腔科医务人员的保护意识及执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得到了全面的落实,确保了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小虹,武迎宏. 器械灭菌方法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3(1):34-36.

[2] 刘兰云,张艳玲. 口腔科感染的护理管理[J]. 包头医学,2007,31(4):239-240.

[3] 罗威. 口腔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自我防护[J]. 中国医学装备,2007,4(3):56.

[4] 张良花. 口腔门诊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6):86-87.

[5] 郑华,叶玉琳,吴艳.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特点和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198.

[6] 熊光容. 口腔科的感染控制新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5):56.

(收稿日期:2010-09-2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刘永召 韩淑伶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探讨论文 篇3:

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摘 要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以减少口腔科门诊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依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消毒隔离等制度的制定与督导落实,使门诊诊疗环境,器械清洗消毒,职业防护等有了明显改进。结论:口腔科门诊是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难点,采取循证干预,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经口腔诊疗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口腔科门诊 医院感染 对策

口腔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部门[1,2]。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建章立制、循证干预,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各个环节的管理,使经口腔诊疗而发生的医源性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口腔器械清洁、消毒、灭菌难:口腔诊疗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繁,形状结构复杂,且在诊疗操作过程中直接与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黏膜频繁接触,污染严重。尤其是高速涡轮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负压,使患者口腔内血液、唾液、组织碎片、各种微生物等回收吸入机头内部,如去污不彻底就会影响灭菌效果而致医源性交叉感染。

诊疗环境污染:在使用牙钻时,由于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飞沫、气溶胶对诊室空气、物体表面的污染更大,如不及时清除环境中污染,极易造成病原菌扩散[3]。

综合治疗台水路、气路污染:在口腔综合治疗台停气、涡轮手机停转的一瞬间,手机头部的空气呈负压状态,该状态已经Ojajarvi等实验证实可导致患者口腔中的唾液、微生物、切割碎屑、血液等回吸入手机内部,并可经接头进入综合治疗台的水路、气路系统。还可以在综合治疗台的水路、气路系统的侧壁形成生物膜,当再次使用时,即便使用彻底消毒灭菌的手机,微生物也可经污染的综合治疗台供水、供气系统喷入患者口中[4]。在手机灭菌合格情况下,连续3次的手机喷水采样超标且有致病菌生长也充分证实了水路存在污染。

忽视口腔诊疗工作中的环节控制:手卫生及干手措施配置不完善,忽视诊疗前后的认真洗手或规范洗手,以至洗手后的采样结果超标且有两种致病菌生长。部分医务人员自身与患者双向防护意识淡薄,两名患者间不更换手套,操作时不注意个人防护及对患者的保护。有牙科医师因职业感染艾滋病的报道[5],20世纪90年代曾有口腔科医生感染艾滋病并传染给患者的报道。

醫疗废物:口腔科产生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废牙、牙胶尖、带血棉球,以及刀片、针头、缝针等均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诊疗后如回收不利或乱丢、乱放或未严格分类及时处置,易造成交叉感染和锐器伤。

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加强知识培训,坚持循证干预:以《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为重点内容进行培训学习,共同制定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管理科通过定期检查或随机对口腔科空气、物表、手采样及器械清洁度及灭菌效果监测,了解口腔科及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循证干预,持续质量改进。

规范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①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流程:口腔科器械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消除了因口腔科自身清洗、消毒、灭菌条件不完善造成的隐患。逐步形成了规范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工作流程。例如手机清洗灭菌流程:分离手机钻头→自来水清洗→复合酶浸泡(5分钟)→自来水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干燥→上油→包装→压力蒸汽灭菌→贮存。对清洗后器械用带光源放大镜进行清洁度检查,不合格者重新清洗,直至符合要求。对牙科手机、拔牙钳等耐湿热的口腔诊疗器械采用单包装,能压力蒸汽灭菌的不用消毒剂浸泡消毒灭菌。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感染管理科每个月到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查3个待灭菌包内物品的清洗质量,定期对压力灭菌器、消毒灭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进行监测,对不合格项目协助查找原因,提出整改建议直至结果达标。

加强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诊室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坚持每天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对口腔综合治疗椅和地面清洁、消毒2次,对易污染的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牙椅的开关、头托、手柄等处用防护罩覆盖,并定期拆下清洗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1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加强水路消毒:定期对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理系统进行清洁,每天在接诊患者前对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道系统用消毒液反复冲洗3分钟以上,从而使附着在水管内的生物膜得以清除。定期对口腔科治疗用水进行微生物监测,及时更换净水装置。每次使用高速手机前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利用其不规范洗手的采样结果,教育督促口腔科医生给每位患者操作前、后严格按张贴图示洗手,更换手套。进行拔牙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及药品由专人规范管理,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通过医院感染事件及随机监测结果的警示,提高医务人员防护依从性。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认真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并据需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分类收集,凡诊疗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废牙、及患者血液体液接触的废弃医疗用品,均按感染性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刀片、缝针、针头等锐器均置入利器盒内,每天专人密闭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统一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 吴晓磊,靳祥堂.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23:3220-3221.

2 秦红梅,周丽,赵文捷.口腔专科医院器械集中消毒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70-2072.

3 杨梅.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538-4539.

4 胡必杰,郭燕红,刘荣辉.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20.

5 李莉莉,卢爱工,刘东玲,等.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干预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18.

作者:岳博华

上一篇:脑出血重症病人护理策略论文下一篇:基于大型仪器的移动通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