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化品位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誦读经典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加强经典诵读的办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古诗文化品位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古诗文化品位管理论文 篇1:

用“和而不同”的理念铸就校园特色文化发展品牌

摘要: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其次得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精致的校园管理、灵动的课堂均需结合本校的实际去思考、去实践,用心打造以人的发展为本,构建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格局。这能让每个人在学校中得到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发展。于和谐的人文校园里,师生共同努力,一同去谱写灵性、律动的学校精彩华章。

关键词:和而不同;校园管理;灵动课堂;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特色文化

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位于钟灵毓秀的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是2007年11月经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小学校,于2010年9月正式启用。学校设计规模为6轨制36个班,占地面积2480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004.91平方米。学校树立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以“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秉持“诚信做人,用心做事”的校训、“融和、创新、致远”的校风、“爱生、博学,善导”的教风和“崇德、勤思、乐学”的学风,严格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行为,把学生发展摆在首位,坚持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发展学生特长,致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一位孩子快乐地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幸福地工作。

一、和而不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特色文化

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虽然孔子最初把这一思想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但目前看来,“和而不同”也是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是人类各种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追求。“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于当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追求一个较高的境界“和”即团结,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包容,蕴含着一个潜在的道理即创新。作为现代化的学校,校园文化不仅要体现出团结向上的正气,宽容异同的大气,还要体现出推陈出新的扬弃。“融和、创新、致远”是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的校风。融和不单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也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彼此融合。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处处为学生和教师创造美好的环境,营造了以水文化、苏州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外经典文化为特色的书韵校园。

整洁、美观、舒适的环境,不仅能使人浩气满怀,精力充沛,而且能催唤人真善的洁心和忠诚的责任感,激发人坚强的自制力和积极的创造灵感;不仅能引发挚情,而且能使人畅心益智,丰富见识,提高学习行为的智能水平。长小常年有绿荫,四季有花香,环境幽雅,逐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学校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绿色的生机,整个校园都被绿色的植被所覆盖,连成排的桂花树如绿色的卫兵,铺成片的金叶女贞,使我们感受到了绿意的盎然,高大的广玉兰、香樟树,矗立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用它们绿色的树阴守护着每个孩子。漫步校园,校内树木葱郁,空气清新,地面洁净,鸟语花香……教室里,一棵棵小树陪伴孩子们一同上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点点的绿意和静谧;办公室里,吊兰、芦荟给忙碌的教师增添了些许的雅致与惬意;庭院里,全校师生在草长莺飞的季节亲手栽种各班的爱心树。我们用一份份绿意来浸润着师生的心灵,宁静美丽的校园也拂去了都市中喧嚣的尘埃。孩子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校园里的宁静与美丽。在这里,没有人会攀爬大树,没有人会去践踏小草,大家都会捡去校园的杂物,拾掉树下的杂叶枯枝,因为我们师生都很珍惜这样的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

水是苏州的灵魂。因此,学校在一楼大厅以“水文化”为主题,围绕什么是水、水的节日、水上运动、水的俗语、水与艺术、科学之水、哲学之水、水资源现状、水城苏州等内容展开阐述水的珍贵,告知师生水是万物之源,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学校的海之廊,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水文化长廊,鲨鱼、海豚、小丑鱼、美丽的水母等,给师生带来了美的享受,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长江小学犹如烟波浩渺的太湖、奔腾不息的长江,孩子们是朵朵小浪花在长小的怀抱中学习、休息、健体。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

最是书香能致远,学校的古诗长廊也别具韵味。结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内容,以精美的图文呈现,以古色古香的镂空花纹做点缀,以青砖墙纸为背景,古诗长廊与相邻的小浪花棋苑是师生们休息、交流的理想场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讲话。”学校以师生的作品为主题,辅以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三字经、中国传统节日等内容,营造多元的墙壁文化和走廊文化,师生浏览其间,能增强无比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更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意愿和要求,可以增强学校人员的动力和活力,影响着学校的现在和未来,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的乐园、生活的花园。

二、以人为本,用校园特色文化的铸就来引领教育的幸福

1.精致的管理,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这是我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学校管理活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推动着我国学校管理的发展。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层面,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流程、后勤保障等,无不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和实践。精致管理,不只是一种纯粹的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人文的精神,一种自觉主动的精神,一种主人翁的精神。

(1)与教师有效沟通是学校精致管理的重要前提。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决定了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把人的价值观视为发展的最高价值,把构建和完善人的主体性视为学校发展的直接目标和最高目标,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门教育工作者,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列宁曾经指出:“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的,不是由学生委员会决议决定的,也不是由教学大纲等等决定的,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由此看出,要办好一所学校,搞好教师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条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把教师集体和教师个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效沟通的途径很多,学校采用的是谈心谈话、榜样引领、真情关怀、服务育人等途径,收到较好的效果。精致的学校管理首先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奉献精神,才能将一件件平凡的事做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学校管理层的领导经常抽空与教师约谈,敞开心扉与教师谈心谈话,随时了解教师在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倾听教师对学校发展提出的可行性意见或建议。对于教师中表现突出的或是教师身上细微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予以肯定;对老师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电话提醒或短信提醒。无论对谁,教育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任何制度都替代不了的。学校管理者真心实意地关爱教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教师也会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学生,用心关爱学生,心甘情愿地为学生服务。学校要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以师生发展为目标,坚持公正、平等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精心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精心为教师的发展搭台,为学生的成长导航。

(2)全员主动参与是学校精致管理的重要保障。全校师生个个都是学校的主人,人人都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宣传员”。用校园文化做好师生实实在在的引领,真的很重要。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秉承“以德立校 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科学的管理引领人、以优美的环境塑造人、以优质的服务感化人的全程育人模式,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勤奋乐学的学习状态、友善合作的团队精神。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首要的是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只有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才能使学校持续发展。学校无小事,时时需用心,事事有人做。学校改革了传统的教职工会议模式,增设了教师发言环节,教师可以播报教育教学新闻,畅谈教育理想,讲述教育故事,交流教学困惑、提出可行性建议等,教师主动参与《长江小学一日常规童谣》和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行》(童谣篇)等编写,从教师的视角对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学校的精致管理起到引领作用。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园一景最有发言权,学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每天的常规检查、每周的升旗仪式、每月的主题活动、每年的学校文化建设等,都有学生活动的身影。学生的发展也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开设了“百家讲坛”,邀请家长、民警、企业管理人员等进课堂,围绕创业路程、安全出行、绿色环保等内容宣讲,让学生学会关注生命、健康成长。

2.灵动的课堂,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灵动的课堂是充满童真童趣的,是有生成的,是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而产生的再一次生命的绽放。学校倡导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走回书斋,回到传统的阅读经典中去,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要走进美学,增强审美能力,善于发现美,创造美,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美好的每一天。要走进人物,与身边的朋友、同事等沟通、交流,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生活。因此,学校积极开展儿童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活动,对师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各年段开设晨诵课、绘本阅读课、整本书阅读课,让师生真正做到与经典为伴,使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行走方式。

学校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晨诵课,“与黎明共舞”成为师生每天必要的仪式。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琅琅上口的班诗拉开了晨诵的帷幕,师生们时而陶醉、时而吟诵,尽情享受着生命的幸福,感受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高度融和,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看到云卷云舒的历程。

绘本阅读课主要是通过“读、写、绘”来展开,师生阅读经典故事,学会编写脍炙人口的故事,并由学生配以精美的画面。基于低年级学生丰富生命体验的创造与表达,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唤醒一个个经典绘本故事,让它们无声无息地进入孩子们的灵魂深处。

整本书阅读课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来完成。老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精心选择共读书目,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购买图书,老师带着学生、家长一起阅读、交流,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彼此的亲近,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通过校内的阅读课,畅谈阅读整本书的感受,并将感悟至深的内容记录下来。

学校富有特色的灵动的课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增强生命的幸福感指数,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兴趣要及时回应,真正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教育是人的幸福的源泉和保障。人的幸福就是教育的目的和动力,教育即幸福。教育事业的幸福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课堂文化,为特色校园文化增光添彩。办公室文化、和谐相融的人际关系等,都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活动文化的开展,我们的师生也已经在“路”上。

作者:裘红英

古诗文化品位管理论文 篇2:

加强诵读经典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誦读经典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加强经典诵读的办法。

关键词:经典诵读;教师引领;家庭熏陶;学生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经典诗文是祖国语文宝库中的瑰宝,有着强烈的熏陶作用,诵读经典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经典诵读是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一、全员参与,博采众长

1.教师引领

学校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本,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教研组”“争做书香教师”等活动,每学期向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免费为每个教研组订阅教学杂志一套,要求教师认真阅读学校推荐的书目,撰写相关论文,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

2.家庭熏陶

学校积极开展“书香家庭”创建和评选工作,使广大家长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学校还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活动,引导家长参与“亲子共读”,争创书香家庭。把“建一个家庭书橱、订一本家教读本、每学期实施一个读书方案、组织一次读书实践活动”等纳入考核指标,使家庭读书热空前高涨。

3.学生实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家庭熏陶下,自主参与好书推荐课、名著品评课、书海拾贝交流课,自觉尝试读读评评、读读画画、读读摘摘、读读演演等读书方法。低年级学生摘抄优美句子,给古诗配画;中高年级学生养成了办手抄报、写读书心得、自编优秀文集、自导自演课本剧等习惯。

二、四壁生辉,书香浸润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将努力办好橱窗、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办好少先队主题活动;对重大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庆祝、纪念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教育。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1)建立班级图书橱:以学生捐赠为主,加上班级统一从学校图书室借的图书,每隔两周同年级间互相调换,每六周重新从校图书室借阅新书,提高图书的流通率。每班一橱,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交换、补充,这样每个班都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

(2)精心布置美化校园:学校十分重视校园阅读氛围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使校园也具有“书卷气”。布置阅读长廊,摘抄师生的阅读心语和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让学生浸润在书香中。

(3)举办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每年学校都举办不同主题的读书节,如红领巾书市、阅读心语征评、写作考级、读书郎竞赛等。

3.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建设

倡导藏书:学校以“倡导藏书”为主题,让书籍真正占领学生的休闲时间,提高休闲生活质量。

三、精心设计,尽享之乐

1.设置阅读欣赏校本课程

学校将读书时间纳入课程设置,任何人不得占用、更改。每周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安排大阅读课时,以《语文经典读本》和《小学生课外阅读丛书》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音像教材、图书馆里的丛书、家庭藏书和教师推荐的儿童读物指导学生阅读。学校把每天的晨读时间明确规定为阅读实践交流时间,规定中午学生到校后为各班自行开展阅读活动时间,保证读书活动的持续性、时效性。

2.科学使用《语文经典读本》

《语文经典读本》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选文精美,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作品,编排独具匠心,充分考虑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文化品位。

低年级阅读应注重以读本为依托,引导亲子共读,培养读书兴趣;中年级,应注重打通课内与课外的距离,研究更多的适合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高年级,应注重进行多角度读书交流,深层次领会经典,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致。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为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其把读书当作习惯。如:故事大王评选、小小赛诗会、读书之星评比、作文竞赛、书香班级评选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另外,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各具特色的“阅读反馈表”,督促学生阅读。

4.形成制度化读书活动

我们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设计系列活动,注重过程管理。开展“百名读书之星”“百个书香家庭”评比活动,组织“优秀诗配画”“优秀习作”“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推出“语文实践课”“阅读指导课”“亲子读书课”等示范课,努力营造全校读书、全民读书的氛围。

“柳遇春风方着绿,船离滩头始扬帆。”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在阅读中启迪智慧,收获希望。让孩子爱上与书本的对话,让孩子爱上美的文字。

作者:闫军华

古诗文化品位管理论文 篇3:

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可以说,校本课程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产生的新的课程形式,是国家课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

2004年,我校开始把经典诵读引进校园,实施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为宗旨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并且开发了校本课程《畅游经典》。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挖掘校园及周边资源,发挥教师的潜能,以“幸福星期三”为载体,开展多种校本课程,张扬学生的个性才能。同时,针对现在一年级小学生识字量少的状况,我们开发了一年级校本课程《诵读识字》,为学生的阅读插上腾飞的翅膀。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在经典诵读中,我们抓住了“看”、“读”、“写”、“赛”四条途径。

看,利用诗文、诗画、名言佳句妆点学校的空间和角落,让学生随处欣赏诗文佳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有意、无意之中记忆诗文。

读,每天早晨课前10分钟,学生自由诵读诗文,每周每班1节诗文诵读课,由语文教师专门指导。

写,根據学生的年龄特点,各个年级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低年级学生做到诗配画、画配诗,中年级学生根据古诗进行改写或续写,高年级学生则根据古诗进行延伸阅读,并能够写出自己的作品,让经典诗文如涓涓细流滋养学生的心灵。

赛,每学期定期举办“才艺大赛”、诗文诵读比赛、诗文舞蹈大赛,彰显师生才能,展现中华经典诗文的魅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抓好经典诵读的结合点

在经典诵读中,我们还注意四个结合。经典诵读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经典诵读与学校课程开发相结合;经典诵读与学生习惯培养相结合;经典诵读与学生艺术教育相结合。

走进我们的校园,随处可见脍炙人口的诗句,教学楼大厅的巨型墙画《沁园春·雪》,墙壁上的梅兰竹菊、山水古诗、经典唐诗、宋词和现代诗歌,教学楼西侧的《弟子规》,各教室内的宣传栏中的畅游诗海和红领巾广播站的诗词赏析专栏……真正做到了让墙壁说话,让校舍开口,每时每刻都享受着诗词文化的芳香。

课堂教学是经典诵读活动的主渠道,我校的语文教研组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出“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背诵为主)和“三项做法”(反复吟诵品其味、边读边想悟其情、熟读背诵感其美)为主要内容的诗词基本教学法,师生手捧历史文化的经典,与圣贤为友,与经典为伴,在诗的国度里畅游。

国学经典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国人的“精神底子”和做人的根本。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开展了《弟子规》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弟子规》,学生开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为学生树立了行为规范的榜样,而且还是奠定孩子一生儒雅人格的基础。

适时举办各种活动,是我校推进经典诵读工作的有效举措。学校将经典诵读融于艺术表演之中,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经典,同学们发挥各自的聪明和才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诗词教学成果,在艺术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收到了“以诗育情,以诗育趣,以诗育才,以诗育人”的效果。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不拘一格显特色

1.幸福星期三,彰显学生才艺

齐河是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齐河黑陶被中外史学家称为“原始文化的瑰宝”。身为黑陶发源地的后辈人,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开发了“走进黑陶艺术”校本文化课程,专门设立陶艺工作室,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开设专门课堂,聘请专家指导,让更多的学生充分了解黑陶文化的发展历史。2012年学校开发校本课程《陶海拾贝》,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为让更多的学生张扬个性,我们开设“幸福星期三”活动,成立京剧、陶艺、剪纸、十字绣、围棋、绘画、诵读、微机、科技制作、田径、舞蹈等多个社团,活跃了师生课余生活,成为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2.诵读识字,书香满园

今年春天,在县教研室组织的一次学习活动中,张云婷校长首次接触了济南育贤实验小学的识字教学。她当即组织业务校长、中层领导、骨干教师再次到济南育贤小学深入学习,回来后召集低年级语文老师多次商讨,并在开学初征求一年级家长的意见,一致决定在一年级开展诵读识字教学。 2012年9月25日,我校与济南育贤小学校际联盟暨诵读识字试验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省教科所王汝才主任、济南市育贤小学张立校长以及县教育局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会上,省教科所王汝才主任指出,提高识字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得到了大家的共识。

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张云婷校长多次派老师到育贤小学进行交流培训学习,育贤小学的老师也经常来我校送上精彩的展示课。我校教师也经常互相听课,磨课,相互改正教学中的不足,汲取教学中的亮点,在跟岗校长交流评课中,大家对付娥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诵读识字》校本课程教学的最大的优点是“不挑学校、不挑教师、不挑学生”,采用“读、说、背、认、写”五步教学模式即可。在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下,经历了三个多月的学习,我校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学习《诵读识字》前,同学们的平均识字量大约在80字左右:而学习后,平均识字量大约在700字左右。如此大的差距,让我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下课后不再到处乱跑了,而是端起一本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作者:陈芹 顾云香

上一篇:企业发展战略分析论文下一篇:防治煤矿地质灾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