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2023-02-27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征程之中,一项工作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工作的开始,而只有好的计划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工作中找准方向,那么什么才算一份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依法行政工作计划》,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社区依法行政工作计划

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办事处司法所的直接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社区、争创人民满意为目标,坚持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充分发挥法制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法律服务等各项职能作用,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促工作、保稳定,与时俱进,较好地完成了司法行政工作目标任务,为创建和谐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社区司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 工作目标运行情况

(一)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龙头,全面推进依法治街进程,我们紧紧抓住普法、依法治理这个“龙头”,锁定普法对象,充分利用各种法制教育资源,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普法,形成全民普法的大好局面。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年初,及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召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年的普法工作,明确了今年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工作要求。

2、理清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普法工作。根据上级要求,配备各种普法教材,组织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普法学习,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并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学习了《宪法修正案》、《行政许可法》、《婚姻登记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居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加强,认识了知法守法的重要性,也加强了社区工作人员学法用法、依法执政的法制观念。

范文网[CHAZIDIAN.COM]

3、开展主题活动,深化普法效果。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宣传画等多种方法,大力开展宪法以及对居民群众生产、生活有直接指导意义和密切关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提高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6.26”禁毒宣传日等活动之际,在主要街道以各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宣传,在居民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开展法律服务下社区活动。社区一直和均鑫律师事务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事务所的律师帮助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使居民对社区更加信任和支持。

(二)深入开展以“防激化”为重点的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三)以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目标,努力探索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

1、做好帮教对象的排查工作。今年年初,我们对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及吸毒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核对排查,通过建立花名册、核查安置帮教情况,建立完善了刑释解教人员以及吸毒人员的档案,全面掌握了安置帮教工作现状,为落实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奠定了基础。

2、开展多种形式的安置帮教工作。我们实行“三定”制度,即定帮教对象、定帮教小组、定帮教措施。帮教小组对这些刑释解教人员和吸毒人员定期回访和帮教,使他们感受到了社区这一组织的温暖,并没有因为自己曾犯过错误而被抛弃。对帮教对象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大多数人在思想上有了大的转变,能逐渐的重新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排查社会不稳定因素。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一年的努力,我辖区内没有出现残疾人闹事,“flg”习练者进京、进京闹事的现象。春节、五一节、国庆节、奥运会及煤博会期间提前做好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制定社会稳定工作预案,安排好值班工作,确保辖区在“三节两会”期间无重大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2012年,我社区认真履行了各项工作职能,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律服务在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安置帮教工作手段单一,尤其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和就业安置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三是一些工作措施还没有真正到位,一些工作与形势发展还很不适应,如法援的机构、经费等问题都急待解决。

第二篇: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自“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建制、依法治村,社区工作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努力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省级基层党建示范点、省级创安工作先进村、省级卫生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社区两委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该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社区两委会研究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听取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普法工作中实际困难与问题。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健全普法教育网络,分工负责、责任到人,为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保证了普法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组建普法宣传队伍。成立社区普法宣传队伍、普法志愿者队伍、业余文艺宣传队。

二、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居民法制观念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建立普法宣传一条街,设立宣传灯箱10块,在社区主要街道设固定标语二十余条,营造了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二)着力抓好普法阵地建设。开办了全区第一个社区法制学校。区、镇有关部门、社区聘请的律师定期为居民上法制课。

(三)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同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把居民学法、守法情况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等活动的重要依据,有效的调动了广大居民的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强化依法治理工作

(一)健全完善社区管理制度。认真制定了符合社区情况的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社区各项管理规定汇编》,对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规范居民的言行,社区工作实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的规范化管理。

(二)坚持“四民主、两公开”,健全村务公开。

1、强化村务公开。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设立公开栏;二是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设立接访电话和举报箱;四是按季度召开党员会议;五是召开居民恳谈会。通过五项措施,社区工作实现了事前公示、事中公布、事后公开的民主管理程序。

2、抓班子建设,增强社区两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社区“两委”承诺“四不”、“四主动”,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标准,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3、大力推行民主管理。严格落实政务、财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成立居民理财小组,定期检查财务收支和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建立企业干部奖罚制度,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干部的责任感、危机感和压力感,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

4、实行居民代表评议制度。通过民主评议,实现了民主管理由“议事”到“议人”的转变,调动了居民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5、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在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基础上,开展“十星级文明模范户”评选活动,成立老年人道德评议小组,达到了群众平安自治的目的。近年来,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成功率达100%,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没有越级上访和群访现象。

四、深化普法依法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事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的效果。一是社区经济健康发展。2012年完成工业产值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居民人均收入6800元。二是村风民风进一步改善,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促进党员干部廉洁勤政建设。四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五是居民得到更多实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给社会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居民生活待遇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普法的实效性。

第三篇: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

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司发通[2004]88号)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司法行政机关实施社区矫正的工作,提高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第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遵循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具体实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依照有关规定和本办法,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

第四条 社区矫正的任务是:

( 一 )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 二 ) 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使其成为守法公民;

( 三 ) 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第五条 对下列人员实施社区矫正:

( 一 ) 被判处管制的;

( 二 ) 被宣告缓刑的;

( 三 ) 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包括:

1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 、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 四 ) 被裁定假释的;

( 五 ) 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第六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分类管理、个性化教育。坚持日常管理与重点监督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个体情况相结合,日常考核与适时奖惩相结合。

第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的规定实施社区矫正,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第二章 社区矫正工作的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第八条 省 ( 自治区、直辖市 ) 、市 ( 地、州 ) 和县 ( 市、区 )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设立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同级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指导、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检查、考核本地区社区矫正实施情况。

第九条 乡镇、街道司法所具体负责实施社区矫正 ’ ,履行下列职责:

( 一 )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非监禁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 二 ) 依照有关规定,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管理,会同公安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

( 三 )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 四 ) 组织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 ( 五 ) 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

( 六 ) 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

第十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人民法院就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裁定或者决定听取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时,积极配合。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与公安机关密切配合,对拒不服从管理教育、情节严重,或者有重新犯罪嫌疑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提请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监狱对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在押服刑人员,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准予暂予监外执行;对符合假释条件的在押服刑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及时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对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应当积极给予协助。

第十二条 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当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有关社会团体成员和社会志愿者组成。

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 ) 拥护宪法,遵守法律,品行端正;

( 二 ) 热心社区矫正工作;

( 三 ) 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

自愿参与和从事社区矫正的社会志愿者,向居住地的街道、镇司法所报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由司法所报请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颁发聘书。

第十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实施社区矫正,应当建立例会、请示报告、培训、信息报送、统计以及内部监督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运行。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工作者应当遵守社区矫正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公道正派,廉洁自律。

第三章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

第十六条

社区服刑人员,由其居住地司法所接收;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户籍所在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居住地司法所开展矫正工作。

第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接收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发出的有关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

第十八条

监狱应当在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假释罪犯离开监所以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刑满释放前,核实其居住地,告知其按照规定的时间向居住地司法所报到,接受社区矫正,并令其作出书面保证。

第十九条 监狱应当自假释罪犯离开监所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刑满释放之日起 7 日内,将有关文书材料寄至其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监狱应当在批准暂予监外执行之日起 7 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其它相关材料送达罪犯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

第二十条

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判决、裁定、决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 7 日内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 7 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报到。

第二十一条

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司法所应当及时接收社区 服刑人员,予以登记,建立档案,对其进行谈话教育,告知社区服刑人员的权利、义务。

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人格不受侮辱,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享有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的权利。

社区服刑人员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按照规定参加公益劳动。

第四章社区矫正措施

第二十二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有关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刑人员采取不同的具体管理教育措施,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二十三条

司法所应当全面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原因、犯罪类型、危害程度、悔罪表现、家

2 庭及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社区服刑人员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等五种类别和不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计划和措施,并根据矫正效果和需要,适时作出调整。

第二十四

条被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一 )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 二 ) 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 三 ) 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 四 ) 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 五 )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 六 ) 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或者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一 )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 二 ) 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 三 ) 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 四 ) 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级公安机关批准;

( 五 )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假释社区服刑人员。还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 六 ) 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六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一 )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

( 二 ) 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 三 ) 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居住区域的,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 四 ) 进行治疗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

( 五 ) 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七条

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 一 )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 二 ) 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三 ) 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

( 四 ) 不得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

( 五 ) 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 六 ) 不得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

( 七 ) 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 八 ) 不得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

( 九 ) 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二十八条

司法所应当采用培训、讲座、参观、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

第二十九条

司法所应当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个别教育。

司法所应当每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遇有重大事件,应当随时收集分析,并根据分析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

第三十条

司法所应当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定期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帮教活动,并通过社区服刑人员的亲属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

第三十二条

司法所应当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

第三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3 为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社区服刑人员遇到的其它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三十四条

司法所应当建立对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学习劳动等方面表现情况的考核制度。

根据考核结果,对于表现良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依照法定程序提请有关部门予以减刑。

对违反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但尚未构成重新犯罪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提请有关部门给予警告、记过、治安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或者收监执行。

第五章社区矫正终止

第三十五条

社区服刑人员被判处管制、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其矫正期限为所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实际期限;被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其矫正期为缓刑考验期或者假释考验期;暂予监外执行的,其矫正期为在监外实际执行的期限。

第三十六条

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矫正期满前三十日由本人作出书面总结,由司法所出具相关考核鉴定材料,依照法定程序终止社区矫正。

第三十七条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暂予监外执行期满前三十日,由司法所出具相关材料,经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查后,报原关押单位。原批准机关决定收监的,社区矫正终止。

第三十八条

社区服刑人员被收监执行或者因重新犯罪被羁押的,自羁押之日起,社区矫正终止。

第三十九条 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自死亡之日起,社区矫正终止。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死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通知原关押单位,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适用于社区矫正试点地区。各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厅 ( 局 ) 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司法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二 OO 四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第四篇:XX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

一年来,XX社区的依法治村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市、镇依法治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普法宣传为推手,大力构建XX社区依法治村工作体系,彻底深化依法治村工作成果。现将XX社区依法治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XX社区居委会地处XX镇西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东邻XX居委会,南邻XX,西邻XX居委会,北邻XX。辖XX、XXX个村民小组。下设X个党支部,党员XX名。现有农户XX户,有乡村人口XX人,其中农业人口X人,劳动力X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X人。

全村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海拔X米,年平均气温17.3 ℃,年降水量800毫米,全村耕地面积X亩,(其中:水田X亩,旱地X 亩) 人均耕地X亩。

X年X月始,我村委会流转土地X亩,除宅居地外其他土地已全部交由X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管理。我地村民现享有土地租金收益权,劳动力服从X公司、X公司两个企业的安排就业,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0000余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1.紧扣“七五”普法内容,根据XX社区村组干部的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宪法》、《土地法》、《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合同法》等法律培训。今年以来,XX社区居委会组织村组干部进行普法培训4次。

2.我社区利用黑板报、村村通小广播等方式及在红白喜事、节日庆典等时机,对普通居民大力宣传《宪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未成年人保持法》、《安全生产法》、《法制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技防+人防”,不断刷新群众的安全感 1.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主要通道、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XX镇为XX社区各个进村路口、主要通道安装了监控10个,建成了覆盖全社区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主要公共区域、场所、街道和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等部位7×24小时视频全覆盖,不断刷新公众安全感。

2.XX社区成立了以民兵连长为队长,党员、退伍军人、民兵为骨干的治安联防队。自成立以来,在镇派出所联系干警的指导下,治安巡防队共组织夜间巡逻、蹲点盘查可疑人员、车辆等行动20余次,在逢年过节等关键节点进行重点布控10余次,有效地扼制了“入室偷盗”事件的发生,在全村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村级人民调解逐步完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

2 处置

XX社区调解委员会在XX司法所、XX社区“三委”的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调解事件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双方矛盾产生的过激行为,维护和谐稳定的局面,确保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2017年成功调解X件,受到了各级的好评。

(四)依法按时“三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XX社区及其下辖的XX、X、X、X四个居民小组均按照镇纪委的要求,定期定点公开社区及小组的党务、村务、财务,接受群众的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普法宣传工作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 二是村组干部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部分村组干部思想有所懈怠,依法治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紧扣“七五”普法的主弦,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普法宣传。

二是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力度,提升业务素质。

四是巩固加强公开力度,让群众参与监督。

3

XX社区居委会 X年X月X日

第五篇:社区工作者考试基础知识必备加行政公文写作总结

1.社区的基本概念?

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2.社区的基本属性是什么?

社区的基本属性包括区位的地域性、组织的系统性、管理的自治性、管辖的区域性、参与的全员性、主体的认同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机制的协调性,其核心是民主自治。 3.社区有哪些基本类型?

目前,新构建的社区分为四种类型:

单位型社区--人群主体由本单位职工及家属构成,有独立管辖界限,封闭式管理; 小区型社区--成建制开发的封闭式小区,功能设施配套,独立物业管理;

板块型社区--主要是以三级以上马路砍块划定的社区,多在老城区,是目前城市社区的主要类型;

功能型社区--除地域管辖因素外,具有特色功能的社区,如商贸、文化、公众等比较集中的区域,但一般没有常住居民。 4.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生活方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5.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什么?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出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6.社区设立的依据是什么?

社区设立的依据是坚持以地缘为基础,以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半径为条件,以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按照有利于管理、自治、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划分社区。

7.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哪级政府决定?

社区的设立、撤销和调整由县区(市)人民政府决定。 8.如何命名社区的名称?

社区的名称应根据国家有关地名管理的规定和社区成员的意愿与习惯确定,但一般不得以数字的方式命名。

9.社区建设的基本概念?

社区建设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的,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发展社区事业,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秩序井然、人际关系和谐、政治民主的区域性文明小社会的过程。

10.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11.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以人为本的原则;(2)区域发展原则;(3)主体参与原则;(4)资源共享原则;(5)协调发展原则;(6)党政推动原则;(7)民主自治原则;(8)渐进创新原则。 12.城市社区建设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社区组织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卫生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治安建设。

13.加强社区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加强社区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推进依法治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际步骤。14.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规划作用、指导作用、扶持作用。

15.社区单位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职责、原则、权利及义务?

社区单位是平等参加社区自治活动的主体。应当遵守所在社区的自治章程和各项制度,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社区单位应当本着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支持社区工作,向社区无偿、低偿或有偿提供服务资源。社区单位有权对社区的工作进行监督。 16.今后五到十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

(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17.社区有哪些基本权利?

一是社区自治权。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权、社务决策权、日常管理权、财务自主权、摊派拒绝权、内部监督权。二是社区协管权。具有协助城建、城管、房产、卫生、公安、劳动、民政、工商、税务、环保等部门管理与社区有关事务的权力。三是社区监督权。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代表社区成员对煤气、环卫、供水、供电、供暖等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对物业公司的工作进行监督,组织业主对物业公司进行评议。 18.社区有哪些工作任务?

(1)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社区成员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组织开展面向社区成员的各种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事业,完善对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弱势群体的服务网络,开展群众性的互助、互济活动,帮助失业人员就业;

(3)协助政府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退休、失业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维护本地区的社会治安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开展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帮教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征兵、计划生育等与社区成员有关的各项工作;

(4)搞好社区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协助有关部门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开展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

(5)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对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社区的工作情况,对社区内的煤气、环卫、供水、供电、供暖等公共服务和物业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负责联系社区内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派出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19.社区承担的基本职责?

(1)负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协助政府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退休、失业人员管理,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美化、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等项工作。

(2)开展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居民的社会服务工作,发展志愿者队伍,开展群众性的互助、互济活动。(3)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教育居民增强社区意识、参与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代表居民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监督评议,对物业公司的管理和服务进行监督,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建议。 20.我市的社区设置了哪些组织机构?

一是社区主体组织:包括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大会、社区委员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二是社区专组织:包括(1)社区委员会内设保障服务、治保调解、环保卫生、文化教育、计划生育、监督协调等工作岗位;下设综合治理协会、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业主委员会、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站、经常性捐赠站等组织。(2)社区内按照人群分类,成立老年协会、青少年协会、妇女协会、残疾人协会、社区志愿者协会、文体爱好者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群众组织。(3)建立大院院长、楼长、单元组长以及居民代表工作网络。 21.构成社区组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规范、组织权威、组织设备。 22.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社区建设的实际,以加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不断扩大党在社会和基层工作中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中的思想导向、重要决策、组织保证和行为表率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进一步推动我市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23.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主要职责?

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在保证社区发展方向,讨论、决策社区重大问题,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社区经济、搞好社区服务等涉及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方面工作负全面责任。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社区所属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完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负责做好群众工作,保证社区群众自治的正确方向。社区内的各种服务机构、物业管理公司、小型民办企业、各种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党组织和离退休党员、下岗超过6个月的职工党员以及尚未就业的退伍和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等,可由社区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党的关系不在社区的居民,应在社区登记,并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活动,社区党组织应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考核。

24.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性质是什么?

社区成员大会是社区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为方便自治,社区可成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行社区成员大会的职能。

25.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由哪些人组成?

社区成员大会由社区全体18周岁以上有选举权的居民和社区单位(指驻在社区的机关、部队、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组成。 26.社区成员代表如何产生?任期多久?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代表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推选产生,每届任期3年。 27.社区成员代表应尽哪些义务?

(1)宣传、贯彻、落实社区成员大会及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委员会的各项决定决议;

(2)密切联系选区成员,征求意见,并及时向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反映,维护社区成员正当利益;(3)积极与驻社区各单位沟通协调,取得共建方面的支持;(4)自觉响应社区组织的号召,动员和带动社区成员认真完成社区委员会布置的工作任务,在社区各项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28.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一般包括哪几项程序?(1)推选大会主席主持会议;(2)确认、清点并报告代表出席会议;(3)宣布开会;(4)宣布本次大会的主要议程;(5)依次进行大会的各项议程;(6)对大会有关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7)由各组代表将讨论、审议情况向大会报告;(8)对需要通过的会议事项进行表决;(9)宣布大会闭幕。 29.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主要议事范围有哪些?

(1)听取并审议社区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的报告;(2)听取并审议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的报告;(3)讨论决定本社区的社区建设规划和涉及全体社区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4)制定或修改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5)变更或撤销社区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6)对社区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7)补选或罢免社区委员会成员;(8)讨论和答复社区代表提案。

30.什么情况下才能举行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什么情况下通过会议决定?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有半数以上的代表参加才能举行,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会议的代表半数以上通过。

31.什么情况下形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议案?议案如何提交社区委员会?

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或10名以上社区代表联名,可以形成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议案。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议案,必须于会议召开前7天提交社区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对社区代表大会的议案,必须列入会议议程。

32.如何公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和有关事项?

社区委员会应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和有关事项,在社区公示板或社区显著位置张榜公布,同时报所在街道办事处备案。

33.如何复议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

有五分之一以上的社区居民或户代表提议,可以召开社区成员大会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议或决定进行复议。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决定为最终决定。 34.社区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

是社区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5.社区委员会实行自治的原则是什么?

社区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原则。 36.社区委员会一般设立哪些工作岗位?

一般可设立法律咨询、保障服务、治安调节、环境卫生、文化教育、计划生育和妇女等工作岗位。

37.社区委员会设置哪些职位?一般如何配备社区干部?

一般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9人组成。具体人数由区县市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确定。

38.目前我市杜区委员会专职成员的配备比例是如何确定?

一般每200-300户配备一人,多民族的社区,应当有适当的少数民族成员组成。 39.社区委员会选举的原则是什么?

社区委员会选举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40.社区选举委员会如何产生?其条件是什么?

由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从办事认真,有群众威望,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社区成员中推选产生,其中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委员会成员不得超过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41.社区选举委员会具有哪些职责?

(1)宣传、执行并组织社区居民学习有关法律、法规;(2)制定选举实施方案;(3)组织推选候选人,公布候选人名单;(4)提名和培训监票人、计票人;(5)确定选举日期、投票方式和选举结果;(6)组织投票选举,公布选举结果;(7)总结上报选举情况,整理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42.参加社区委员会选举的条件是什么?什么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年满18周岁本社区居民,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社区单位可派代表作为社区成员参加选举。

43.社区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如何产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社区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从奉公守法、廉洁正派、身体健康、办事公道,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有适应本岗位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热心为本社区成员服务的社区居民中推选产生。

44.社区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如何提名推荐?

社区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居民小组或有选举权的居民10人以上联名提名;也可以由街道办事处向社区公开招选后向社区选举委员会推荐。 45.如何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社区选举委员会应将所有提名和推荐候选人名单汇总后,提交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讨论,按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46.什么时间公布选举时间、地点和候选人名单?

社区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的5日前张榜公布选举时间、地点和候选人名单。 47.社区委员会成员候选人能否担任选举工作人员?

社区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不得担任选举工作人员。 48.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时,可否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几名监票人?

可以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 49.选民可否对候选人投反对票?或另选他人?

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另选他人。 50.社区选举委员会应当如何监票、计票?

投票结束后,社区选举委员会应当将所有投票箱集中到中心投票站,当众开箱,由监票人、计票人认真核对选票,计算票数。

51.候选人在什么情况下当选社区委员会成员?

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过半数人员参加的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人员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52.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

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

53.在什么情况下当选无效?

等于或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无效。

54.在什么情况下要求罢免社区委员会成员?

本社区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居民、或三分之一以上的社区代表联名,可以要求罢免社区委员会成员,并提出罢免理由。

55.罢免社区委员会成员有哪些罢免程序?

社区委员会成员接到罢免要求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召开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投票表决。罢免社区委员会成员须经社区成员大会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全体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56.被罢免人有哪些权利? 在表决罢免要求时,被罢免的社区委员会成员有权出席会议,提出申辩意见。 57.何谓社区的一站四室?社区服务站、警务室、卫生服务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 58.社区服务站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1)掌握社区内参保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协助街道社会保障科选配好自管组组长,指导其开展工作。

(2)负责失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3)受理失业人员的培训和求职要求,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4)发展社区服务业,为失业人员、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岗位。

(5)负责为社区内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办理手续,组织低保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

(6)负责百姓网、社区信息管理网的信息采集、录入及日常养护。

(7)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组织退休人员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 59.社区服务的基本概念?

社区服务是指社区开展的各种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 60.社区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有哪些?

一是面向各类弱势人群和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二是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的日常生活服务;三是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四是面向下岗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服务。

6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坚持权力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坚持定期救济和临时救济、政策扶持、社会互助、家庭保障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原则;坚持严格管理、规范管理与实事求是、因户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动态管理、属地化管理的原则。

62.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哪些证件?

(1)户籍证明:城镇非农业户籍证明。

(2)职工单位证明:退休人员由社保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其他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

(3)残疾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及复印件。

(4)劳动能力认定证明:因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进行劳动能力认定、鉴定。

(5)退休证明: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

(6)离婚证明:离婚人员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

(7)赡养关系证明:有子女的老年人应提供子女的收人证明。

(8)失业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人员应提供领取失业救济证明。

(9)下岗证明:下岗人员应提供劳动部门颁发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就业优惠证》或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证明。

(10)三无人员的定期救济审批手续。

(11)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学籍证明。

(12)申请就业情况证明:由街道或区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低保人员就业认定表》等相关材料。

(13)迁移证明:动迁户提供有关迁移材料。 63.什么是临时救助?

临时救助是指由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安排以及社会赞助、居民捐助、有奖募捐等渠道建立临时救助基金,依法对因患重病、子女就学、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造成家庭生活特殊困难的公民给予适当的款物援助。64.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

(1)子女就学困难的;

(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

(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

(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

(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

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

65.临时救助的原则是什么?

临时救助实行救济措施配套原则。临时救助要与再就业、生产自救、社会互助和扶贫帮困行动相结合。区、县(市)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形式,促使其自助自立,以改善生活状况。

临时救助实行救济渠道统一原则。临时救助实行属地化管理,由企业、慈善机构等开展的救助,均应通过社区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统一调查认定后组织实施。临时救助对象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相关规定分类管理,依据救助对象就业情况和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及时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救助待遇手续。

临时救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坚持做到救助对象、条件、标准三公开,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66.新生劳动力的管理服务内容是什么?

(1)历届、应届大中专及初、高中毕业生,凭毕(结)业证书、户口簿、身份证、两张1寸免冠照片及学生档案,到街道社会保障科办理失业登记手续,领取《失业证》。(2)新生劳动力应参加区就业训练中心组织的就业前培训。(3)新生劳动力需填写《求职登记表》,由街道社会保障科及社区社会保障服务站给予职业指导并推荐就业。 67.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范围是什么?

已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 68.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是什么?

(1)新增退休人员应在退休次月的20日至月末前,持基本养老金发放专用存折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社会保障科办理登记,如果户籍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要办理转移。

(2)退休人员每季度要与自管组组长见面一次。居住地发生变更的要告知社区工作人员,由其到街道社会保障科办理转移手续。

(3)无行为能力或行动不便并且无赡养人或赡养人不在本市的,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社会保障工作人员认定后送养老金上门。居住外埠的由本人申请后可邮寄养老金。报销基本医疗费要提供符合要求的凭证,每季度报销一次。

(4)退休人员亡故后家属在7日内携带户口簿、死亡证明、养老金发放存折等证件到街道办理丧葬费和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费手续,由社区发放。 69.社区文化的基本概念?

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及为提高社区成员素养、满足社区成员精神需求、活跃社区成员业余生活的社会化、公益性活动。 70.何谓社区教育?

所谓社区教育是指基层社区组织或个人依靠社区力量,依托社区资源,对社区全体成员施以各种形式的教育,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推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

71.社区环境的概念及内容?所谓社区环境,指环绕某一社区所辖的地域周围的境况。包括某一社区所辖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状况。自然环境包括绿化环境、社区环境保护和清洁卫生环境。 72.社区卫生的内涵?

是在区域内开展的以居民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提高社区内人群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具有预防保健、防疫、医疗、康复、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等功能的优质、安全、方便、快捷、费用低廉、全方位、连续性的卫生服务。 73.社区有哪些公共福利建设项目?

社区园林建设,美化社区环境;社区生活福利设施建设,社区的住房、交通、餐饮、幼儿园、福利院;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内的文化馆站、图书馆;社区教育;特殊群体的帮助制度。

74.社区工作者有哪些岗位特征?

地位的合法性、工作的服务性、岗位的职业性、内容的广泛性、行为的衔接性。 75.社区工作者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社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 76.社区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坚持四项基本要求;坚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坚持贯彻民主求是的作风;坚持用艰苦创业的精神建设社区;坚持用科学人生价值观引导人生。 77.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一般道德修养?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贯彻集体主义的道德基本原则;坚持以五爱为内容的道德基本要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78.社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

工作要做到尽职尽责;对人要做到诚实守信;办事要做到公平合理;服务要做到热心助人;利益面前要做到乐于奉献;团队面前要做到精诚合作。 79.社区工作者具备的心理素质有哪些内容?

在气质方面的要求:感受性相对适中;耐受性要高,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敏捷性要适中,因人而异,因事而宜;情绪的兴奋性要好,要精神饱满地工作;可塑性要强,要有较强的工作适应生。在性格方面的要求:态度上应具有谅解、支持、友谊、团结、诚实、谦虚、热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意志上应具有独立、适应、事业心、责任心和恒心的性格特征;情绪上应具有要经常处于欢乐愉快的主导心境,精力充沛,乐观向上,要注意修养自己的敏锐的观察能力,训练记忆能力,以及稳定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心理自我调试方面:要有科学的认识方法;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工作情绪;真诚待人的品质;较强的工作自控力和自觉性。

80.社区工作者需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社区工作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法和技巧两个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生物学、法学、个案工作方法、群体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等。

81.杜区社保干事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认真执行上级社保工作的有关规定;热爱社区工作,服务意识强,有奉献精神;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在本街道居住;有一定的组织协调与文字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微机。 82.招聘社区社保干事的主要程序?

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社区成立社保干事招聘委员会,成员由街道办事处有关人员、社区委员会负责人和社区居民代表9-11人组成,其中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委员会干部不得超过招聘委员会成员总数的各三分之一。社区社保干事采取票决制方式,由招聘委员会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员到会,过半数以上的赞成票通过方可聘用。聘期三年,享受社区委员会干部待遇。日常归社区委员会管理,业务受街道办事处和上级有关部门指导。

83.政府对社区工作者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范围有哪些?

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范围包括专职从事社区工作、享受政府补贴的社区委员会成员、社区党务工作者及社保干事。

84.政府对社区工作者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年限是多少?

政府对社区工作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最低补助年限为15年,基本医疗保险最低补助年限为男满30年、女满25年。

85.政府给予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的条件是什么? (1)从事社区工作为首次就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

(2)从事社区工作之前,在原单位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含视同缴费年)但不满法定最低参保年限且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从事社区工作之后未缴纳基本保险费用并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3)从事社区工作之前,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不满法定最低参保年限的。 86.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则是什么?

社区工作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其保险费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

政府负责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费用,由市、区(县、市)两级财政列支。保险费由社区工作者本人缴纳,凭保险公司出具的保险单据由区、县(市)民政局会同本地财政部门负责核销。

87.社区工作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有哪些?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社区工作者按规定年限缴足保险费用,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具备退休条件,由所在区、县(市)民政部门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审批,从批准次月起享受退休待遇。

88.社区工作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有哪些?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社区工作者符合退休条件,缴纳医疗保费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照规定享受退休人员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未达到最低缴费年限的,一次性按上年社平工资的10%补齐到最低缴费所需医疗保险费后,次月开始享受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

89.社区工作者参加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如何计算的?

(1)基本养老保险按社会平均工资的20%缴纳。其中,由政府按社会平均工资12%予以补助,纳入社会统筹调剂金;个人按社会平均工资8%缴纳,全部记入个人账户。

(2)基本医疗保险按社会平均工资的10%缴纳。其中,由政府按社会平均工资的8%比例补助,个人按社会平均工资的2%比例缴纳。

(3)社区工作者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必须参加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保险,大额补助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96元。其中,政府承担48元,个人承担48元。 90.什么情况下政府不再给予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补助?

(1)从事社区工作为首次就业并始终从事社区工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缴足最低缴费年限的;

(2)在原单位已参加城镇企业或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缴足到最低缴费年限的;

(3)已在原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且尚未解除劳动关系的;

(4)因落选、罢免、解聘等原因离开社区工作岗位的;

(5)其他不符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91.哪个部门负责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日常管理?

社区工作者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日常管理工作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协调工作,由区、县(市)民政部门负责。 92.社区巡视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代表政府对社区工作进行定期巡视,对社区工作有知情权、质询权和监督权,对社区工作实行监督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有关部门在社区的执法工作进行监督,随时向上级机关反映和联系,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落实情况;对有关部门答复和处理意见有疑义的直接向市政府反映。

93.社区义务监督员有哪些权力与义务?

代表社区成员对所在社区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和质询;定期向社区工作巡视员通报本社区情况;经常收集社区成员意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94.社区巡视监督建立了几项基本制度?

管理制度、巡视制度、反馈制度、考核制度、协调制度。 95.社区巡视监督制度检查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法行政的原则、专群结合的原则、有效有序的原则。 96.社区巡视监督采取哪些主要形式?

应采取明查暗访、设立公开电话、群众意见箱、征询意见卡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97.社区巡视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包括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以及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等方面。

98.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如何受理和落实社区巡视监督制度?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区县市政府派出机关应当设立公开监督电话,随时受理社区工作巡视员、监督员的咨询与投诉。对社区工作巡视员、监督员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在72小时内予以答复或解决。

99.社区社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政务公开。党和政府涉及居民的重大政策、法规和规定;协助政府完成的重要性正任务;生育审批、孕情普查情况;救灾救济救助款物发放情况。(2)事务公开。本社区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居民公约;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重大决策;社区服务的具体项目;其他与社区成员利益有关的重大问题。(3)财务公开。社区办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社区建设公益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卫生费收支情况;社会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赞助社区的款物收支情况;有关部门按照费随事转拨付给社区的费用收支情况。 100.示范社区的主要考核指标有哪些?

社区成员满意率达90%以上,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总数的3%;居民遵章守纪率90%以上;设立公开求助电话,有20个以上更民服务项目;实现低保应保尽保,下岗失业、退休人员接收率100%;下岗职工安置率100%;民事纠纷调节率100%;固定宣传阵地5处以上,图书阅览室藏书不低于2000册;社区内有400平米以上的户外活动场地,有2-3支文体骨干队伍;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120平方米以上,活动用房每百户15平方米;有独立的一站四室;水、电、供暖等基础设施完备;电话、电视、录像、照相等设施齐全,实现微机化管理。

行政公文写作辅导

1.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依据: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公文的种类:13种

(1)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变更或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任免人员。

(6)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

批评错误;

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7)议案

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8)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批准。

(10)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2)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3.公文的格式

(1)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2)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3)发文机关标识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组成。

如:国发[2000]23号

(4)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 注名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5)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如有文头可省略)。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构成。

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4.行文规则

(共11条,其中常考的有以下5条)

(1)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2)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

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3)“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

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原因:贻误工作)

(4)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

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附:(5)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p393) 行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制发文件。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批准。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但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 5.常见公文错误举例:

我们街道开辟绿地的请示报告

黄海区委,区政府

为了搞好社区建设,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我们街道想搞一块一千平方米的绿化地,既能美化社区,又能使社区居民有休闲之处。同时,我们还想建一所敬老院,既能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又能使老人的子女在外安心工作。经过预测,大约需要五万元左右。现在我们自己已筹集资金2万元左右。为此,希望得到你们的大力支持。

以上报告妥当否,请批核为荷。

福星街道

二○○二年三月五日 分析:1.标题:

(1)作者称谓不妥切:我们街道

(2)文种叠用:请示报告不能合用

(3)缺少介词:关于 (也可以用“对”)

标题的其他错误:

成分不全:缺少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者之一;

错用文种:通知、通报、函、报告等文种的混淆;

排版:长标题在分行排列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即要做到排列时对称美观并且在回行时不把完整的词拆开。例:

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搞好人口

普查工作的请示

(“人口普查”为专有名词,不应分开。)应改为:

关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搞好人口普查工作的请示 2.缺少发文字号; 3.行文规则:

党政机关不分开行文:黄海区委、区政府 4.主送机关部分标点错误:“,”应改为“、”末尾应以“:”结束。 5.发文机关与成文日期:

文中缺少印章,文末写上发文机关并盖上印章;

公文中一般用“(印章)”表示

另外:关于数字的表示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成文日期应用中文写而非阿拉伯数字,如:2000年3月5日为错误写法 6.正文内容:

犯了一文数事的错误,请示只能“一文一事”;

行文意图不明确

数据表示前后不一致:“五万元”、“2万元”其他错误:

(1)语义多歧

例:刚从大城市来到这荒僻的山区工作的确会有些不习惯,但这种不习惯实在只是个时间问题。

改为:只是暂时的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例:这项工艺填补我国制锁技术与世界制锁技术上的差距。

改为:空白

(3)句子成分不完整

例:通过学习十六大的报告,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的实践意义。(去掉“使”,否则缺主语)

(4)语序安排欠妥

例:5月3日,我们访问了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当年的爱国老人。 改为:“当年”移至“参加”之前

(5)语句不合乎事理,不合乎逻辑规律

(6)句式不合理,表达效果不佳

(主要长句所带来的语义表达含糊不清,因此尽可能用短句)

(1) 陈述语气

例: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是该厂厂长,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2) 祈使语气(表示命令、训诫,语气强烈无可置疑)

例:望遵照执行

(3)疑问语气

有质询、探询、责问和质问四种

(4)感叹

例:由此可见,×××同志以权谋私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上一篇: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下一篇:申请研究生英文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