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伦理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以护理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构建体现我校护理专业特色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护理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势特色的开发,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能力导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并强调其实用性、科学性和连续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护理专业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护理专业伦理学论文 篇1:

日本三年制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变革及启示

摘要: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多次修订,反映了现代护理观念的演变历程及对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历史地考察日本每一次课程变革的原因及课程设置状况,有助于针对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细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最低标准,建构合理的课程框架,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是指课程类型、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学年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地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科学、合理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日本文部省和厚生省分别于1967年、1989年、1996年和2008年对高等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四次修订,这些改革措施为保证日本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变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护理课程设置1951年的课程设置科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如《医科学概论》、《解剖生理》、《细菌学》、《化学》等,护理专业课程,如《护理史与护理伦理》、《一般基础护理法》等,以及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传染等临床各科护理法,临床实习分为门诊实习(20周)和病房实习(82周)。理论学习时数为1150学时,总实习时数为3927学时。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与护理相关的医学知识、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大量的时间是在临床实习中边工作、边学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强,毕业后能立即独立投入实际护理工作。自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医疗技术的革新、医疗器械和新药的开发,对护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1951年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相对偏少,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够全面、扎实的弊端,厚生省于1967年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框架划分,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两大类,大幅压缩了总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总学时从5077学时减为3375学时,压缩了33%;实践课时从3927学时下降到1770学时,降幅达到55%,如表1所示。由于实习时间大幅下降,接受此课程教育的毕业生常被反映实践能力不如从前。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课程设置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内容日趋高科技、复杂化,国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保健医疗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慢性病患者及将要在医院中走向死亡的患者日益增多,医疗、护理从以救命为主转变为以支持、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这对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个体化健康照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89年,厚生省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将课程框架从原有的基础科目、专业科目两部分变为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三部分,并进一步削减了学时数。总学时从3375学时缩减到3000学时,减少了11%;实习教学时数从1770学时减到1035学时,减幅达40%。此次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理论教学,增加了选修课,且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基础科目不再规定具体科目,而只限定门类,各学校可根据学校和当地的情况自主设定,如表2所示。

1997年及2000年后的课程设置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高龄患者和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加以及医疗水平和护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护理工作领域不再限于医疗机构,逐步扩大到家庭、社区,要求护理从业人员比以往有更严密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执行力。为此,1996年,厚生省对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课程框架将原来的基础科目、专业基础科目、专业科目分别更名为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及专业领域,在“三大领域”下均不再规定具体科目,而只列出教学内容的大类及简单说明,课程设置更加弹性化。在1996年改革之后的十余年中,根据急速发展的少子嗣、高龄化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厚生劳动省再次重新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课程框架由原来的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专业领域三大部分改为基础领域、专业基础领域、专业领域I(基础护理)、专业领域II(临床护理)及专业综合领域五大部分。总学分从原来的93学分增加到97学分,学时数从2895学时以上增加到3000学时以上。此次课程改革的特点是:对专业领域进行了细化,强化了实践能力,制定了护理技术标准,列出了学生毕业时护理技术的种类和应达到的程度。如表3、表4所示。

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状况

从日本高等护理教育教学计划的多次变革中可以看到,其教学内容从有关疾病护理的课程扩展到人的心理、行为、人际沟通等人文科学课程,并密切关注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评价问题,及时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反映了现代护理理念的演变历程。同时,随着日本社会少子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增设了《老年护理学》、《居家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我国主要担负高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类院校,其课程设置却未能反映现代护理理念的演变及对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的适应。绝大多数三年制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几乎一直沿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这可以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年编辑的《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一书中87所高等医学院校(包括专科及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护理专业的教学进程表反映出来(如表5所示)。这种课程体系与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相同,由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课程设置平均为32.46门,有半数以上的学校设置了3~11门不等的选修课,平均总学时数为1989学时。其中理论课1398.5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1.59%;实验实训操作课564.06学时,占总学时的28.41%;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专业课比例的3%~9%;毕业实习平均为1180学时。

该种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一是缺乏对培养对象的市场定位,以单一的临床护理通科培养模式为主;二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大,忽视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三是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沿用临床医学称谓,如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突出的是临床医学的学科性质;四是教学中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理论教学时数远远多于实践教学时数,且先基础、后临床,最后集中毕业实习,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五是课程内容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康复治疗、口腔保健服务等新兴卫生服务护理岗位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缺乏,适应岗位时间延长。

几点启示

我国与日本虽然国情不同,但是在家庭少子嗣、社会高龄化、生活习惯性疾病上升、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增加、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社会环境的变化方面有很多相似点。因此,在借鉴日本高等护理教育课程变革的历程,进行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细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人才规格的具体描述。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包括国家对学校培养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还包括护理专业特殊的、具体的素质要求和培养规格。长期以来,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笼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高度关爱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借鉴日本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考虑到我国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笔者认为,可将原来的指导性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不同的能力或素质目标,如: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规范而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情观察能力及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合抢救能力;具有对常用药物疗效和反应的观察监护能力;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和护理管理能力等等。此外,应参照行业技术标准,明确学生毕业时必须掌握的操作项目及各项护理技术应达到的标准,为护理技术教育质量的评估提供简便可行的标准。

制定课程设置最低标准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恢复二十余年来,虽然很多高校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相当多的院校仍然停留在原来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各校往往根据现有教学条件或已有的课程经验,参照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方式选择和组织课程,缺乏一个最低的、统一的标准以检验课程设置方式是否有效以及是否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尤其是新建高职高专院校开办的护理专业,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指导,教育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截至2007年,我国开办护理专科教育的院校已达到307所,开办护理本科教育的院校已达到201所,大专层次的护理教育已占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部分。因此,迫切需要在培养目标、课程类型、课程门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技能考核指标等方面建立一个既能体现现代护理学科发展,又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切实可行的三年制高职教育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最低标准,用以指导、规范和评估各院校的护理教育。

构建课程设置框架尽管我国目前对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适合我国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各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旧处于探索之中。事实上,采取什么样的课程结构,取决于对课程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就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言,其课程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即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与前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学科体系,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后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工作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同的能力不仅来自不同的知识,而且来自不同的知识结构。根据这一基本原理,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将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通过对典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工作能力,进而设置与此能力培养相对应的课程,并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组。

强化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尽管在现有各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文学科课程占必修课程的20.87%,但人文学科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英语、体育、心理学、伦理学等为主,这些课程约占人文课程的80%。大部分护理本科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以护理心理、护理伦理、法律基础为主,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艺术欣赏、美学、礼仪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对护理学科、护理对象、护理能力、护士角色等方面的知识认知不够完善、不够明确,使得他们往往注重医嘱的执行,忽视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判断;注重治疗性措施的落实,忽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注重观察具体的生命体征,忽视病人的感受及与病人的沟通。通过开设护理心理、护理伦理、护理人文修养等人文素质必修课程,开设名医名家谈、大学语文、书法、美术、影视和音乐欣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等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可以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加强整体素质、综合能力、职业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具备理解服务对象所需要的知识,形成最终应有的职业态度,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满足对健康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同时使他们具备较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产生不断进取和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82.

[2]林晓红.战后日本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及启示[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913-1179.

[4]尤黎明.中国护理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0,(4):147-151.

作者简介:

陈列(1966—),女,博士,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张文娟(1967—),女,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学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陈列 张文娟

护理专业伦理学论文 篇2: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以护理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构建体现我校护理专业特色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护理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势特色的开发,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能力导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并强调其实用性、科学性和连续性。将学生培养为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全面护理人才,为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认证;护理

专业认证指的是专业性认证机构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为相关人才进入职业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一般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实施[ 1 ]。护理教育专业认证早在1893年始于美国,开始的认证目的是统一护士培训标准,1952年,美国护理联盟才开始行使护理教育认证功能。到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护理学院学会成立了专门为本科及以上护理教育项目提供认证服务的机构。2001年世界卫生大会提议通过评估机制来实现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并于2009 年,国际卫生组织卫生人力资源部门制定了《专业护士和助产士初级教育全球标准》,对毕业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学项目、课程项目、教职员工、项目招生等教育基本内容做了界定。这为全球本科护理教育的办学设立了最低标准和模板,也表明了国际护理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我国自2003年开始经过大量的研究,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并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本科护理教育专业认证。先后对10所高等院校完成护理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通过试点证实专业认证有利护理院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设施的提高和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 2 ]。我校2013年6月,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将我校这所综合性的大学整体搬迁曹妃甸的重大决定。要求学校全面提升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更好地为华北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此背景下,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别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重新定位培养理念,探索更好的培养体系,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护理学强势特色学科,服务地方人群的目标。2013年开始开展了基于专业认证的培养体系的构建。现介绍如下。

一、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高等教育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简称《标准》)[ 3 ],规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总体培养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参照《标准》结合我校特点,制定了我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够适应人们健康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工作胜任能力以及基本的管理、教学及科研能力,能在较高层次的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教学单位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二、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以专业认证为导向,根据培养目标,参考国家护士执业考试要求,实施课程整合、优化设计,实现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高度融合。重点突出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和社区护理等专业特色。1)依据护理教育标准,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我校的护理学专业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护理学实践技能,包括了认证标准所含的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研究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和临床见习;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社会医学等课程;护理學基本技术和专科技术、常用诊疗技术的配合、健康评估、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急危重症的应急护理和抢救配合等。并形成了以护理专业导论、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研究、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教育学,11门为主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将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传染病护理学、护理人文修养、护理英语、护理营养学、康复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形体训练、新生儿护理技术、助产技术学等27门课程列入专业选修课,形成了特色专业课程。2)突出能力导向,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我校护理专业依据“厚人文,重创新,强实践,强综合”的理念,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专业胜任力为目标,以基础实验和专业训练为主线,以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为延伸的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宽基础——强技术——重实践——重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按“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践训练——综合提高”的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a.增加了人文课程的实践课,如心灵导航、创业教育实践、政治课实践、护理人文修养实践、护理心理学实践、护理管理学实践等人文课程的实践。b.开设了医学基础实验课:如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等,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c.开展以专科课程为基础的实验课程,包括基础护理学实验、健康评估实验、内科护理学实验、外科护理学实验、儿科护理学实验、妇产科护理学实验、社区护理学实验等强实践的课程。d.重视临床护理综合实践,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接触临床,开设了临床综合实践1、2、3,以达到早期临床、早期实践,增强临床动手能力的目的。e.组织课题式研究、大学生创新计划等注重创新的训练。

三、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

建立结构合理的质量管理队伍,制定管理队伍运行机制,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重点教学文档的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特别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中的主体作用。主要形成两个中心的评价管理组。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中、学期中、学期末三个时期,采用纸质和座谈结合的形式,收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教师反馈沟通,教师做出整改,来保证教学质量;二是以教学管理人员为中心的培养质量评价组,通过收集临床教师、用人单位、创新项目评价人员等,对我专业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反馈,衡量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永东,叶玉嘉.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9,03:46-50+112.

[2] 孟萌,姜安丽.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构建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8-71.

[3] 刘腊梅,韩慧.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发展现状及实践思考.[J].护理研究,2015,29(11):4166-4167.

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Z1512-03)

作者:李淑杏 张丽梅 郝晶

护理专业伦理学论文 篇3: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摘要: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出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以及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及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大力提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出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以及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及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确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重要的内容是制订教学计划,而在制定前必须首先确定培养目标。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通过校院联合共建护理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正确定位高职护理教育目标。盛似春等[2]依据“能力本位”理论,确定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医院和社区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护理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在医院熟练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和在社区进行防、护、保、康综合性服务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涂明华等[3]也通过大量研究提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并制订出详细的人才业务规格。总之,大部分院校都是基于临床实践需求提出相应的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侧重点不同,但大都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最终确定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

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素养是用人单位评价的重要指标。所以各高职高专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护理专业的发展入手,教育学生热爱护理专业;从护理专业实践入手,教育学生热爱护理工作;并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让学生首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实践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江西中医院专科学校熊建萍等[4]始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护生的思想道德、仪表举止、形体健美等方面尽可能符合护理岗位的要求。

三、优化课程设置

1.根据专业需求重组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应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能满足临床护理实践需求即可,很多院校据此进行了改革。例如张琳[5]代表的宁夏医学院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合并为《正常人体学》,将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学的合并为《疾病学基础》;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6]也整合了部分基础课程,如《人体结构学》(包括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治疗学基础》(包括药理学、外科学总论);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7]整合出《人体结构机能学》和《病原生物学》两门基础课。为了更加体现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理念,一些院校开设了《护理药物学》的课程,在药理学教学中增加用药护理知识及对病人的用药指导,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临床用药能力。

2.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或增大相应学时。新的生物医学模式、护理理念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要求把病人当做生物—心理—社会的人进行护理。因此,护士除具备医学方面的知识外,更需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8]。目前,各院校开设了护理礼仪、护理美学或护理行为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与法学、护理管理学、人际沟通、护理教育学、健康教育、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研究与论文写作等许多人文课程,将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专业教育中,达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统一的目的。

3.重组护理专业临床课。一些院校将临床护理课按生命周期设置,分为儿童护理、母婴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4门课程,更多用于五年一贯制或对口高职的教学。这种课程将各部分知识综合成较大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应该是有很大的推广前景,但对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院校从内容上对临床护理课进行优化,更加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如将很多机理性的知识删掉,增加了与护理操作、整体护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法律伦理等有关的可操作性和实用的知识,并由此开发了很多教材。

4.专业化方向的设置。很多院校除了开设内、外、妇、儿、急救等专业课程外,还开展了护理专业方向培训如ICU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新生儿护理、老年护理、透析护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手术室护理、助产士、口腔护理、造口护理、美容技术、中医护理、英语护理、日语护理等[9]。

5.重视双证教育。很多院校都非常重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平时教学的融合,并且毕业前举办辅导班,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毕业时不但能够取得毕业证,而且能够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获得上岗资格。

四、强化实践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

很多学校都注重理论和实践并重,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很多学校从第一学期起,开设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让学生到校内的实训基地和医院见习,开始工学结合,使其尽快体验护士角色;第二年专业技能实训、临床见习时间达到1/2以上;第三年以顶岗实习为主,穿插理论学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知识、早期接触临床,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又如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0]理论课和实践课同步建设,制定了护理专业课实训大纲和实习大纲,并配有实训技能辅导教材,通过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专向护理技术训练,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要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滨州职业学院[11]缩小课堂与工作现场的差距,让学生多接触临床的实际工作,把课程开到医院去,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该学院还创设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如老年公寓,拓宽了学生服务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五、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很多院校积极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等,更多的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从“灌输式”教学向“引导式”教学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手段上,理论课大多采用了板书、多媒体或二者结合的手段;实践教学除了常规的实验用物外,很多院校都在积极购置先进的基础和综合训练模型,如智能数字网络交互急救模拟系统、心肺听诊教师学生一体机教学实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建立“高仿真”医院,贴近岗位,满足实训需求。

六、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

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成效如何,必须通过一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以利进一步的完善。目前,各院校主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考核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教育界同行评价;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评价;就业率统计;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如冯惠先等[6]报告了参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试验班理论、实践考核成绩,素质考核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班;90%的试验班毕业生也对自身的工作态度、能力、操作技能等方面评价良好;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都普遍对试验班的学生给予高度评价。又如江西省中医院专科学校[12]通过“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了一批批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用人单位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学生上岗过渡期短,动手能力强,一次性就业率率从70%~80%提升到98%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也从原来的不到80%提高到95%。由此看来,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正趋于完善,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如光注重就业率还不够,就业质量也很重要,它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性的评价。

七、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

实施改革的院校大都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等方面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师资方面强调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打造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的具体措施为一是从医院选拔中、高级职称的护理技术人员担任临床课教师,各学校比例不同,有的可达临床课教师总数的80%;二是培养校内教师到医院顶岗工作;三是支持附属医院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获得高校任职资格;四是请医院护理专家到校举办学术讲座,介绍护理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2.积极构建院内外实训基地。如滨州职业学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虚拟病房、虚拟医院和虚拟实训中心;院外构建互惠多赢的实训基地即学院和医院合作、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基地。

3.完善各项教学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和规范化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加大管理执行力度,如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建立教学督导制;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建立信息反馈制、质量评估制等;制定学分制实施条例、实施学分制管理等。

综上所述,各个院校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系的完善、具体的实施、评价和改革的保障方面努力,争取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伟.校院联合共建共管共享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1,25(7):1771-1772.

[2]盛似春,张明群.“2+1”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105-107.

[3]涂明华,沈宁,戴宝珍,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1-3.

[4]熊建萍,曾晓英,李如竹,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0):120-122.

[5]张琳.五年制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38-39.

[6]冯惠先,简亚平.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4):14-15.

[7]杨丽艳,李英丽.邹继华,等.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1):16-17.

[8]任志英,邵越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改革的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16-18.

[9]周志红.构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8(1):87-89.

[10]何旭辉,吴艳,张玉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27-29.

[11]徐红,王开贞.高职护理专业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1):63-64.

[12]李如竹,江跃华,曾晓英.“六位一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562-563.

[13]张少羽.构建“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92-94.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FIB070317)

作者简介:闫春梅(1975-),女,山西太谷人,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社区护理;邢爱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通讯作者:王宁,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作者:闫春梅,邢爱红,王宁

上一篇:颈椎病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混凝土施工防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