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文

2022-04-16

摘要:从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論等方面分析,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从而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文 篇1:

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 要: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立足中国实际,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搞好综合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重视市场调节,保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坚持经济建设,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当代价值

陈云同志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社会主义经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从事我国财政经济工作,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从其中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立足中国实际,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

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陈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重大经济问题的决策上,他总是牢牢抓住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经济政策,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经济的依据。针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生的“冒进”现象,1957年1月18日,陈云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会议上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建设的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就是冒了,就会出现经济混乱;两者合适,经济就稳定。”[1] 44对于如何防止经济规模超国力,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比如,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都必须平衡,而且应该略有结余;物资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的程度必须同能够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等等。这些都是陈云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对解决当时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应当建立什么性质的经济一直是陈云思考的问题。针对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只顾产值和利润”的现象,陈云指出:“我们必须使消费品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不是相反,”并进一步指出,“要把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手工业,改造成为这样一种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1] 12-13在陈云看来,中国的经济必须是为人民服务的,必须能够帮助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能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陈云主持中央财政工作时提出的基本理财方针。他在商业部扩大的部务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1] 30 “人民生活不单纯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政治问题。”[2] 在参与重大经济决策问题时,陈云总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作为制定决策的出发点。

(二)搞好综合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搞好综合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这是陈云在长期工作中总结出的经济规律,同时也是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

1954年6月30日,陈云向中央汇报“一五”计划有关问题时提出了“三大平衡”的思想。他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和综合平衡地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综合平衡应该是全局的、整体的平衡;制定计划不仅要看当年,还要看长远;搞好“三大平衡”就是搞好财政收支平衡、银行信贷平衡和物资供应平衡。“所谓综合平衡,就是按比例;按比例,就平衡了。”[1] 202 “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的;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1] 241为此,陈云提出在发展国民经济时,要注重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农业生产,实现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以及每个部类中的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都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 重视市场调节,保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建国以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实现财经统一,我国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这对解决当时存在的经济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加上计划太死,又时常脱节,这就使得“只能对大路货、主要品种作出计划数字,因此生产不能丰富多彩,人民所需日用品十分单调。”[1] 221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地实行计划,要加强市场的调节,保证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1956年9月,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问题》中,陈云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至于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因此,我国的市场,绝不会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而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因此它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1] 13简单地说,他的这种思想就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陈云认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是计划经济部分;二是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是有计划按比例的,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二部分则不作计划,只根据市场供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需的。

1982年12月,陈云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今后要继续实行搞活经济的政策,继续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防止在搞活经济中,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这就像鸟和笼子的关系一样,鸟不能捏在手里,捏在手里会死,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如果说鸟是搞活经济的话,那末,笼子就是国家计划。”[1] 287 历史和现实均证明,只强调计划而忽视市场或者只强调市场而忽视计划,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 坚持经济建设,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节制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陈云同志综合平衡思想的延伸和扩大。

1957年8月,陈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且增长快有关系。节制生育的措施,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见效。中央和各省市都要成立专门委员会,来抓这件事情。”[1] 59可见,陈云早就看到人口过快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关于资源、环境的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陈云就有所关注,但是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展开。改革开放以后,对于环境保护问题,陈云越来越重视。1979年6月17日,陈云在写给李先念、姚依林的信中讲到: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尽早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全国各地的水力资源情况,二是工业污染问题。他指出:“今后工厂的设立必须注意到用水量”,“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1] 235后来,他又指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大的国策,要当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这件事,一是要经常宣传,大声疾呼,引起人们重视;二是要花点钱,增加投资比例;三是要反复督促检查,并层层落实责任。”[3] 414 陈云的经济建设必须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宝贵财富,对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4]。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些理论中的很多成分都可以在陈云的经济建设思想中找到,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云长期从事我国的财政经济工作。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摸索、总结和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客观规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这一思想大大突破了前人之说与外国现成模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5]比如,在计划与市场关系方面,陈云早就提出了要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重视市场调节,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他的这一观点对后来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大影响。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最早的宏观调控理论”[6]。这一理论一直被用来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宝库。

(二)现实意义: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同志虽然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但他的诸多经济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陈云同志在主持中央财经工作时,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中国经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陈云向来把人民生活的改善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经济建设为人民生活服务,这与“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是相同的。此外,陈云同志提倡综合平衡,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也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相一致的。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研究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于当前我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方法论意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当前我国开展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陈云的经济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在陈云的诸多经济理论中都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方法。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陈云就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的观点,并一直用这一思想去指导他的经济工作。到了50年代,陈云又提出全面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即“全面、比较、反复”。他特别强调要注意实事求是。他说:“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也就是毛主席说的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1] 38 “所有正确的决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决策。”[1] 3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比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渐严重。在发展过程中,有些部门和领导片面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不注重实际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决策。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在这一关键时期,重新研究和学习陈云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及其方法,对我们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 曾长秋.论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 陈云年谱: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4] 王广信,杨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J].理论学刊,2008,(9).

[5] 李先坦,温诒忠.陈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6] 刘凤岐.陈云经济思想及其主要理论贡献[J].宁夏社会科学,1995,(4).

[责任编辑 高惠琦]

作者:李世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文 篇2: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

摘 要:从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論等方面分析,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内容,从而为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的变化:由“直接过渡”变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一)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18年3月外国武装干涉以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指导思想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列宁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中指出:“从1917年底到1918年初所做的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声明,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这种设想也许不是每次都公开讲出来,但始终是心照不宣的。”[1]219-212“当时设想不必经过一个旧经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时期就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221“当时根本没有提出我们的经济同市场、同商业的关系的问题。”[1]221当时设想“实行了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的经济制度也就直接进入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生产和分配的经济制度。”[1]221“所谓直接过渡的思想实质上就是不给旧经济一个适应社会主义的准备期,而直接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2]2列宁指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这种设想是失败的。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直接过渡”思想和战时的紧急措施相结合

“1918年3月,英、美、法等国家开始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势力也发动武装叛乱。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人民进行抗争,实行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动员国内一切资源以保证国防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2]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的内容是:“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在城市扩大国家所有制,在分配中实行阶级口粮制;对经济生活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废除商品、货币关系,实行配给制和义务劳动制。”[2]6-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保证战争的胜利,保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

当战争结束后,人们越来越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当列宁在实践中认识到:“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1]176。“我们不应该指望直接采用共产主义的过渡办法。”[3]70迂回过渡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有:“允许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存在并主张利用外国资本;在国家调控下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变;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实现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渡。”[2]8-11

二、采用新经济政策及其引起的争论

(一)采用新经济政策

“1920年由于四年的帝国主义的战争和三年的内战,苏俄国民经济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农业的总产量只相当战前的50%,工业的总产量只相当战前的1/7;粮食、衣服极端缺乏。”

“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为了满足人民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俄共(布)十大,做出了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2]12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

1.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税的形式仍然是以粮为主的实物税,但是粮食税额低于余粮收集额的50%。每一农户的税额取决于他家占有土地的数量、人口的多少、收成和财产状况。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他即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卖,交换工业品和手工业品。”[2]12这个政策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在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最初只允许在规定的地方范围内,农产品与小工业商品进行实物交换。但是,这种交换一展开,很快就突破了地区限制,并使货币交换自发地恢复和发展起来。苏维埃政府后来便取消了地区限制,并使商品交换、工资、税收等逐步货币化。”[2]13当时,列宁认为:“目前商业竟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1]347-348列宁认为在经济生活中要运用商业进行自由贸易,提高苏俄的生产力水平,从而提高人民的水平。

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现国家资本主义

“尚未收为国有的小企业,仍归原业主经营;已经收归国有的小企业,则通过租借合同,租给私人企业资本家或合作社经营。某些国家尚难以经营开发的厂矿、企业,可以租让给外国资本家。对双方都有利的厂矿、企业、油田、森林等等,坚决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或者与外国资本家建立联合股份公司。”[2]14苏维埃政府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现国家资本主义。

4.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对国营企业实行了企业经济核算制,改变了平均实物分配制,在承认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按照工人劳动熟练程度和生产能力为标准的劳动报酬极差制度,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2]14苏维埃政府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1921年随着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底的过渡,列宁提出了利用消费合作社发展工农业之间的流转。从此消费合作社向农村供销社方向上发展。1921年到1923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销售合作社、农业信用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数量由12 850个发展到31 137个。合作社变成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途径。”[2]15苏维埃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列宁强调合作社这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没有独立起到过作用的经济形式,由于政权性質的根本变化和全部主要生产资料掌握在工人国家手里,它的性质也就根本变化了,所以列宁说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合作社就有了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4]211“在我国条件下合作制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5]686

(二)采用新经济政策引起的争论

“实行新经济政策取得了空前重大的成就,首先是生产力迅速的恢复,1924到1925年度农业总产值达到了战前的87%;1925年的大工业产量相当于战前的75%。其次,随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稳定,市场繁荣。”[2]15

新经济政策的实践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和广大的劳动群众继续执行经济政策的信心。但在制定和执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却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孟什维克分子和社会革命党人叫喊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的破产。党内的一些反对派也死抱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放,攻击实行新经济政策是放弃十月革命的成果,回到资本主义;有的人则拜倒在资本主义面前,主张对私人资本做更大让步,建议把关系国家生存的大工业部门都粗让给外资本家。”[6]300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一直施行到1929年。

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列宁认为,在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的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7]399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战胜,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创造新的劳动生产率。”[8]18

(二)列宁晚年主张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列宁晚年提出实行对外贸易;强调引进外国的资本和技术;提出了向资本主义专家学习组织托拉斯的任务。列宁晚年主张利用国外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三)提出必须把工农业生产成果和生产者的利益挂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列宁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必须把国民经济的一切大部门建立在同个人利益的结合上面,共同讨论,专人负责。由于不善于实行这个原则,我们的每一步都吃到了苦头。”[1]191列宁提出必须把工农业生产成果和生产者的利益挂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列宁通过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实践,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列宁的主要的理论贡献是破除了追求单一公有制的模式,主张从流通领域入手把小农组织起来,活跃小农经济,发展生产力,创造出完全合作化所必需的文化、物质条件,逐步地引导农民实行生产联合,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形成用各种形式联系和联合起来的合作社组织网,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建设共产主义在有大农业的国家和有小农业的国家是不同的;列宁论证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列宁制定了实现合作社的路线、方针、政策。”[2]25-27列宁通过办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实践,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张伟垣,等.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的前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马啸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叶宗奎,严宜生,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高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文 篇3:

列宁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

摘 要: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作为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列宁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形式的创新推进,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对外开放和农村改革方面,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留下了重要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列宁新经济政策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充满曲折和探索。1921年,列宁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要求提出新经济政策,成功破解了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难题。深入分析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要求,是深入认识20年代苏联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途径,也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回顾中国的改革之路,邓小平是敢于突破传统发展理念的典型代表,最先拾起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虽然扎根于我国实际,但无论是理论渊源还是实践路径都折射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今天看来,我们对列宁思想感到格外亲切,可以说新经济政策思想最终在我国得到了延续和接力发展,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明了方法路径。

一、尊重实践、创新理论——由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思想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列宁经济政策的卓越创见在于对无产阶级专政与市场关系的新认识,最早使用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列宁认为,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找到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这个实践结合点就是商业,大力发展商品交换,因此把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看成建设社会主义的杠杆。这一新的实践形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试金石。但是,这并不代表列宁就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他只是把市场看作改变计划经济暂时的过渡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进一步明确回答了这一问题。一方面,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就把市场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关于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指出,市场只是一种“经济手段”,这种经济手段不体现和代表社会制度的性质。最后,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特点,邓小平提出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与吸收世界各国文明成果相结合的思想。所以,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主线,贯穿各项具体制度之中。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由线性增长到科学发展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决定作用的思想。再到十八届五中全会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转型升级的包容性共享经济新阶段。

二、善于总结、勇于实践——从提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思想到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改革

列宁新经济政策从自身的实践和错误中总结经验,深刻体会到正确解决所有制结构问题是处理其它一切经济问题的前提。在苏俄所有制问题上阐述了五种经济成分都可以同时存在。这种所有制关系开启了我国所有制改革的新思路,可谓是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创造性实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实践,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必然要发生变化。从1979年,邓小平开始在讲话中提及要给予外资政策支持;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多种经济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方针;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表示公有制要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也要发展一点个体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等形式来补充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理论。与此相适应,在分配领域,邓小平参照列宁的按劳分配思想,特别重视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并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在实践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依据邓小平的思想,中共历代领导人都开始注重所有制改革,特别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特别是共享发展理念,无论在思想内涵上还是方法论上都拓宽了共同富裕的外延,更加关注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因此,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上,是不断总结经验的探索过程,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升华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想。

三、符合国情、开辟道路——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思想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以后,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列宁晚年经济思想把改革引入社会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关于如何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问题。在新经济政策中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非常重视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如对外国资本家的租让制,对国内资本家的租借制,这一极具辩证思维的创造性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了新航道。邓小平继承了列宁的相关思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1世纪以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抓住机遇大胆“走出去”、“引进来”,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突出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如今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优化升级朝着贸易强国进军,不仅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国。

四、关键时期、寻求突破——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农村改革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问题是进行农村改革首先是从解决农民问题着手,抓住小农经济这一根本问题,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重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农村改革。在我国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邓小平以列宁为楷模,继续发展了这一思想。中国改革的序幕也是敢于从农村寻找突破口,这也成就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重大实践。从一个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业大国的国情出发,遵循以农村为突破,进行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思路。从1982—1986年中央连续发出5个关于农村发展的一号文件,具体政策上废除了压抑农民积极性的“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度,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政策,到2006年我国全面废除了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纳税的历史,逐步建立了工业返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农业投入机制。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三农”政策的基本走向。十八大提出了包含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农村总要求。同时国家每年都加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十三五”期间提出的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制度,更是不让任何一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掉队。这一系列农村改革思想在全社会营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找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突破点,在实践中进展顺利,并且能够长久地坚持和深化下去,显示出了比列宁农村改革更加强劲的力量。

參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徐文文,女。山东滕州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刘香玉,女。山东德州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徐文文 刘香玉

上一篇:阅读教学改进管理论文下一篇:城市集群生态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