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论文

2022-04-27

摘要: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治国的方略。也就是说:依法治国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论文 篇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本文通过阐述依法治国的意义,重点研究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策略,希望为接下来在本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法制体系也在进一步完善,但是依法治国依旧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当今社会,在校学生接受的法制教育上,明显存在力度不够,高中学生普遍对基本的法律知识几乎无所知,这就造成了部分高中生缺乏健全的法治观念,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一、依法治国的意义

依法治国,就是按照法律来完成对国家的治理工作。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以人治国的案列,但是这些例子都是失败的例子。以人治国无法真的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无法满足人民安居乐业的需求。而当代社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公民只能在宪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就很有利于国家能够在一片祥和的态势中实现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泰民安的目标。依法治国,也能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对于高中生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能只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包含的范围特别广,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就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更要注意的是,应提高社会全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做到人人知法、守法,并积极主动维护宪法的权威。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实现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的富足,也更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前提基础。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策略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必然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事物中去,来保证国家的所有事物都是在宪法下进行。宪法主要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而要实现依法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把执政党的意志通过合法的途径变成国家的意志。党组织也要根据实际做到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支持,使得一府两院能够独立的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人的意志的干扰。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也要适时加以改善,创新党的领导。

当下的高中生,虽然处在校园之中,也要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崇高的品德,在生活中和其他学生相处要做到善良、谦卑,爱学习懂礼貌。学生更要牢记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也要加强对这两者的学习。要全面发展党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相结合。坚持守法,做祖国的四好公民,加强对法律的认识于理解,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助力。例如,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歌颂党的红歌比赛活动,红色诗歌的朗诵活动,对先进的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等,不但可以放松紧张的学习,也能使其学习了党的精神,更加拥护党的领导,从而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二)坚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要建设法治国家,还要坚持和当前的发展相适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法制建设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建设,而上层建筑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在上层建筑的发展中,更要注重发展的同时兼顾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法制建设要适应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只有顺应了经济的发展,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才使得法制建设是符合人民需要、符合现实。这样的法制建设才能更有利于实际推行。也只有适应经济的发展,才能反作用于法治国家的发展。但是,当前我们国家一个最大的现实就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这个状态还将保持一段时间,这就需要法治国家的建设不能超越这个实际,也不能使得法治国家的建设还停留在遥远的历史时期,应该从当前实际出发,促进依法治国。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建设法治国家,不止应该在法律的准绳下进行,也更要注重对德治的考虑。德治,是评价其说服力,提高社会大众的法制观念,使得人们是能够自觉的遵纪守法,更好的实现法治社会的建设。法治和德治的结合,能够使得法治国家更具说服力,能够使得人们更加心悦诚服的守法。所以,在重视法治的同时,更要注重结合德治来促进。法治制外,德治制内,要从思想上杜绝违法行为,遵从道德。而为了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二者合一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依法治国的任务。例如,当今学生受到的教育中,学生慢慢更加注重的是增强自身的思想品德,重点是接受德育。学生也更加重视通过接受德育教育,从而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再信奉以往的棍棒教育,更加注重怎么以德促學,学生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自己的道德建设,也促进了法治国家的建设。

三、结束语

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建设法治国家也是一项需要被实施的重要任务。法治国家的建设不但能够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注意践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策略,坚持党的领导,注重德治和法治的结合,从高中生抓起,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阎朦.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新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J].理论导刊,2016,(07):2-4.

[2]廖进,陈明芬,金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面向新世纪的治国方略[J].江苏社会科学,2015,(03):55-61.

作者:鲁思源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论文 篇2: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摘要: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我国治国的方略。也就是说:依法治国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法制;法治;制度条件;思想条件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行精辟的阐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的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对于正疾步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依法治国,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曾有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信奉的是“为政在人”的“人治”哲学。结果,历代王朝或是“人亡政息”或是“求荣取辱”,始终跳不出“一治一乱”王朝兴替的历史周期率。

在《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并持续十年之久,有其他的原因,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其中一个重大原因是: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仍然不是很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这样一来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渐长起来,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得到了重视和重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应承认,我们对“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解还是狭隘的,不少时候仍然采取工具主义态度,而没有把法治放在治国方略的地位。从1978年开始的持续30多年的这场改革,目前已进入关键性的”决战阶段,主角是什么?活跃的市场因素与僵化的体制和陈腐的“人治”观念都受到了冲击。现在中国老百姓开始注意自己的主体利益了,在市场社会中,对信用、合同的承诺和人格尊重已有需求了,这些都向过去流行的政治理论法哲学以及陈旧僵化的体制障碍提出了挑战。因此,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逻辑结果,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三、依法治国的目标取向

1.观念层面上的权利本位取向

中国传统法的特色之一,就是观念上强调义务本位。这种义务本位,强化权威服从和履行的观念,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义务,使法与“刑”、“律”等词等同起来,以暴力、惩罚、强制、专制为特征,法律条文多禁止性规范,而少权利性规范,忽略和轻视人的独立人格、自由、尊严和利益。

2.制度层面上的规范政府行为取向

中国传统法另一特色是行政与司法合一,政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相对于民间社会来说,政府的力量往往过于强大。所谓“政治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化的特征相连,政治的核心就是“人治”。政府是全能政府,拥有巨大的权威。在“人治”社会,虽然有时它有很完备的法制,但这完备严密的法制大都是政府用来加强对社会控制的工具,而缺乏制约控制政府,保护民间社会和个人权利的效能;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政府权力本身有异化的倾向,强大的政府权力一经产生,往往容易失去控制,转而谋求自己的特殊利益,导致政治腐败和专横;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需要重新整合国家权力结构,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具体地说,将体现于如下两方面的深刻变革:要求立法的重心,应以旧体制下偏重政府体系完善和强化政府职能的立法,转变到规范政府行为和发展市场经济方面上来;要求法治的重点在政府必须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力,实行“守法的统治”。一方面,政府只能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而法律没有赋予政府的权利,原则上由人民保留;另一方面,公民不得行使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即法律没有禁止的,原则上公民都有权行使,政府不得干预。

3.操作层面上的公正合理取向

中国传统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虽然法制条文复杂,但缺乏一个合理、公正的程序。“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为人熟知的谚语,反映了普通民众对法律条文实现程序欠缺的无可奈何。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社会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体制决定了司法听证不过是行政的一个环节,听证程序按行政原理设计运行。犯罪嫌疑人的招供过程不是一个事实认定过程,他对法律援引和解释没有发言权,而是一个被迫认罪的过程。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也不能对司法官违法的司法程序提出效力瑕疵的异议,而只能靠具有监督权的上级机构监督自觉性。法律适用完全系于司法官德一念之间,司法官居高临下地“听证”,不必受复杂的证据法和程序的限制,也不必经过法庭和律师的论辩。公正合理的程序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石。一方面限制了政府权力的恣意和专断,维持了法律的稳定性和自我完整性;另一方面又给市场社会中的个人一个恰当的自由选择空间,使法律系统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适应力。

四、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1.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条件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主要的社会关系领域基本上结束了无法可依的状态。目前,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仍要继续大力加强立法工作,一方面,使法律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彻底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法治国家的标准,完善已经制定的法律,包括原有法律的修改、补充和废止。

其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权力运行的法律机制。不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约束的国家,不是法治国家;不能运用法律约束权力的国家,也不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各国家机关的权力是有限的,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而且相互之间是平衡的。主要国家机关之间应该是严格的依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而不能变成依附关系。同时,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职责范围内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由普通法院裁决,而不能自行以本部门纪律处分取而代之。

再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的司法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社会主义法律的尊严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法院的工作来维护的。如果法院、法官不能独立作出判断,如果判决可以不执行,那么,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也就不复存在。所以,需要赋予法院必须的独立性,并建立能够坚决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法院各种决定的强有力的制度。

最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律师制度。依法治国,并不等于人人皆知法律、精通法律,这也是做不到的。因此,全面依法办事的法制国家必须具有一个能够造就优秀律师为社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律师制度。这个律师制度必须能够保证律师在工作中受尊重,包括尊重律师的人格和意见,正确评价律师的工作;还能够必须保证优秀的律师来自于业务能力强而非人际关系熟,使律师成为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重要力量。

2.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思想条件

首先,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指在社会规范中具有最高权威,所有的社会规范必须都符合法律的精神。我国社会生活中,民间社会的行为传统和习惯上更依赖伦理规范的调节;正式制度化的行为,尤其是组织化的管理行为,则更依赖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和领导意见。本来,伦理道德是不具有外在强制性的,但是由于正式制度行为本身的非规范性因素,导致伦理规范凭借国家强制实施。因此,国家生活中,形成了规范人们行为标准的多重化的现实,而且这些行为规范还具有强制性。造成民间行为和国家行为的混淆,公私不分。法律至上则能够维护中央和国家统一领导的权威,又能够使每个人享受到法治社会的公民自由,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权力平等。权力平等是指全社会范围内人们的权利平等,就是承认所有的社会成员法律地位平等。以往,法律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平等仅仅是指法律实施中的平等,不包括立法中的平等。而实际上,权利平等是平等权的核心,立法不平等就不会有法律实施的平等。法治国家的平等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平等,是反特权矛盾的平等,是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平等。因此,离开了权利平等,就不是法治国家了,而是特权化的封建性质的国家。

再次,权力制约。权力制约是指所有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公共权力。在其运行的同时,必须受到其他公共权力的制约。权力制约是相对于权力至上而言的,而权力至上的思想根源则是“为政在人”的贤人政治观念。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领导干部的自身道德素质和修养的完善。实践证明,把国家权力的良性运行完全或主要寄托在掌握权力者个人的道德品质上,是非常靠不住的。我们过去发生过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实践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然被滥用。权力制约就是要依靠法律的规定,界定权力之间的关系,使权力服从法律。

最后,权力本位。权力本位是指,在国家权力和人民权力的关系中人民权力是决定性的、根本的;在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权力是决定性的。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类型,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形式。国家权力之所以必须是有限的,就在于它来源于人民。因此,法律义务的设定必须出于维护相应的法律权利或公众利益的相应并经过必备的法律程序通过。应该明确,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和市场主体的权利,就是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必备的条件。尊重权力就是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宪法原则,就是尊重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创造性、自主性。

作者:殷玉明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论文 篇3:

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重要性、现实性、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自外而内逐步内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时间沉淀,更需要实践。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地实践和实现,需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培育。文化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沿循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系统环节,完成从制度构建到精神培育的双重目标。

1.科学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前提。“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两个极为关键的要件,一是用先进的法治理念引领立法,二是建设系统完备的法治体系,二者的交合点正是立法。科学立法既是法治文化必然的体现,同时也是法治文化的载体。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面临“从有到好”的历史课题。如何做到科学立法?立法的过程中如何凸显法治精神的培育?这是法治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立法要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要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其次,应体现立法的有序性。在具体立法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立法程序、规范立法活动,健全中国特色的立法体制,抓好立法项目论证,科学确定立法项目,健全法律出台前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制度。第三,应体现立法的协调统一。综合运用制定、修改、废止、解释等多种形式,增强立法工作的协调性、及时性、系统性。加强立法调查研究,找准立法重点难点,探求科学应对之策,切实增强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法治文化的建立要以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的“善法”为基础。从实践摸索到科学立法,尊重法治基本规律,为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创造必要条件,进而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准备重要前提。

2.严格执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严格执法。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执法越来越成为整个法治建设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只有坚持严格执法,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法律才能发挥治国重器的作用,全社会才能形成对法律充满尊崇、敬畏的文化心理。

现在法治领域发生的问题,大多是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导致的。执法是把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活的法律的关键环节,执法不严,法律就会成为“纸老虎”和“稻草人”,失去应有的效力,立法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对司法和守法带来严重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势必动摇人民群众对法律的认同、对法治的信仰,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和培育。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第一,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以法治的规范性约束执法的主观随意性,避免重复交叉造成执法者的难作为、乱作为和不作为。第二,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体系作用,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第三,执法人员必须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切实培养和树立执法人员忠诚于法律、法律至上的职业伦理道德,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

3.公正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法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而逐步培育形成。

推进公正司法,要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重点,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第一,正确处理党委、政法委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对党委、政法委干预司法审判的行为予以规定并落实责任。第二,以法院审判为中心,理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査起诉的案件事实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第三,推动司法体制的去行政化和去地方化改革,完善司法管辖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第四,探索法官、检察官依法独立办案的有效路径,实现法官与合议庭的地位独立,理顺审判委员会与合议庭的关系。第五,推动法官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培育尤其是伦理道德素养培育,保证自由裁量的司法公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切实推进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具体的司法案件中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建立起对法治的信心,才能提高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树立宪法和法律的威信,彰显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神圣性,才能使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态度由认识到遵守,由信任到信仰进而成为一种文化。

4.全民守法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归宿。历史发展表明,只有法律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的意义、法的精神才能真正展现出来,法治的理想才能最终落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这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归宿。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改革开放近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通过大力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理念有较大提高,但对法治的全民敬畏尚未形成。要形成全民守法的局面、建立起全民法治信仰,应坚持问题导向,要在广泛深入宣传上下功夫,在树立法治意识上下功夫,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在推出工作举措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最终让法律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路径。要以全面守法为目标,全面培养法治精神,积极把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规律,强化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生动力,推动法治实践走向更高阶段,完成全面依法治国制度构建和精神培育的双重目标。

(作者:中原文化艺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李艳玲 高天鼎

作者:阮丽铮

上一篇:跨国公司制造业理论研究论文下一篇:毕业设计中畜牧兽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