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教育融入高职数学课堂

2022-09-1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推进, 高职校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在进行改革,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递还要重视数学文化内涵的渗透。高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许多高职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习惯差等因素导致他们在数学课上听不懂、学不会、跟不上, 使得他们游离于数学课堂的学习之外学生在数学课上无精打采、睡觉、打瞌睡等成为课堂中常见的现象, 作为高职校的数学教师, 普遍处于抱怨、情绪急躁、没有成就感等状态, 师生的这种状态, 严重的影响了教育的成效, 制约高职学校教育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 教师不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把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充分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 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的氛围, 让学生感受人文关怀

高职学校的学生不需要参加选拔性的考试, 因此在无升学压力的情况下,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条件创设和谐的人文教学的环境, 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和宽松的氛围,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尊重学生视学生为朋友, 尝试用多种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通过教师的引领,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的关怀,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才能够逐渐消除以前因数学学习困难带来的阴影。

2 引入数学故事, 让学生体会探索数学知识快乐

数学来源于社会的生活与实践, 教师在课堂中把人类探索数学发生过程中的思维困惑让同学进行讨论和争论, 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高职数学的极限这一章节前, 我们可以以故事引入:阿奚里是希腊传说中的一个善走的神。可芝诺却声言, 虽然阿奚里走的速度很快, 假设10倍于龟, 但却永远追不上徐徐前进的乌龟。他的理由是开始时, 乌龟在阿奚里前面10里, 当阿奚里走完这10里时, 在这段时间里, 乌龟又向前走了1里;而当阿奚里再走完这1里时, 乌龟又向前走了1/10里……这样推论下去, 阿奚里每追赶乌龟一段路程, 乌龟就又向前前进了这段路程的1/10。于是, 阿奚里和乌龟之间总有一段距离, 因此始终追不上乌龟, 大家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悖论,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讨论时, 同学们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 积极的讨论, 却让学生更加的迷惑不解:按照这种说法, 飞人阿奚里的确追不上乌龟, 这个结论与在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产生了冲突, 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顺势提出, “芝诺悖论”只有在学完极限后, 才得到破解, 悬疑的设置, 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介绍数学史, 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 还寓于它的历史, 在数学发展史上, 我国劳动人民经过辛勤劳动和努力探索, 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数学文化, 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点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 可以针对有关教学内容, 穿插介绍我国数学家的生平、逸闻趣事以及科学家们做出的贡献等内容, 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可以向学生介绍在数学史上的有杰出贡献中国的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与贡献, 如祖冲之、祖暅父子, 宋元数学四大家李冶、杨辉、朱世杰、秦九韶, 现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 在相关的章节中介绍他们的贡献, 比如在二项式定理教学中, (a+b) n展开式中, 由二项式展开项系数构成的三角形, 在我国称为杨辉三角, 在11世纪就已出现, 而该表在欧洲是在17世纪由法国的数学家帕斯卡发现, 因此该表又称为帕斯卡三角形, 杨辉三角的出现比欧洲要早500多年,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的。

4 展现数学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徐利治教授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富有美感的智力活动, 学习材料的兴趣和美学价值乃是学习的最佳刺激, 强烈的心智活动所带来的美的愉悦和享受是推动学习的最好动力。”数学美可以分为对称美、和谐美、抽象美、奇异美、严谨美和逻辑美, 这些数学美的教育题材分布在数学教材中, 在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把数学教育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 要充分发掘数学的美, 分析数学中存在的美质, 让学生能够体验和欣赏数学的美, 带领学生步人数学美的殿堂, 比如在学习复数的指数形式一章节中, 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欧拉公式:cosθ+sinθ=eiθ, 当θ=π时得到:欧拉公式恒等式eiπ+1=0, 它是数学里最令人着迷的一个公式, 人们评价它是“上帝创造的公式”, 它包含着现代数学中最重要的一些符号, 两个超越数:代表着分析学自然对数的底e, 代表几何的圆周率π, 两个单位:代表代数的虚数单位i和代表算的自然数的单位1, 以及数学里常见的0。通过揭示该数学公式中蕴含的简洁美、奇异美、和谐美,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 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提高学生美的欣赏水平。

5 揭示数学概念内涵,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高职数学教材中, 有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要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角度的人文内涵上进行挖掘, 这些内容的开发需要我们教师作为一个有心人, 带领学生走进教材, 比如探索教材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这种人文素质教育更为深刻具体, 更具说服力。譬如在复数的学习中有这样两个数学名词“复数的辐角”与“共轭复数”, 笔者带领同学重点研究了两个字:“辐”与“轭”, “辐”:读音fú, 本义:辐条, 指古时圆轮上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自行车的车轮中的钢丝。因此在理解辐角时, 可以看成辐条转过的角度, 即由x轴的正向为始边, 以表示复数的向量为终边的角, 这种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辐角的意义;“轭”:读音è, 指牛、马等拉东西时架在颈部的曲木套具, 共轭本意是使两头牛同步行走时架在两头牛背上的架子, 其延伸意为按一定的规律相配的一对, 通俗点说就是孪生, 共轭复数的定义为实部相同, 虚部相反的复数, 这种字面的理解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共轭复数的记忆, 而且对在数学中出现的其他的共轭根式、共轭双曲线、共轭根式等数学概念的理解, 乃至对物理、化学中出现的共轭概念理解打下较好的基础。

摘要: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感受人文关怀, 可以通过引入数学故事、介绍数学史、展示数学美等方式, 来丰富学生数学人文底蕴,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堂教学,人文教育

上一篇:探讨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技术下一篇:面向工程应用的液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