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乡镇经济论文

2022-04-18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与互联网。近些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出现,我国正式进入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为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当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不断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而互联网+的先进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合作社乡镇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作社乡镇经济论文 篇1: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问题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致力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作为一个基层政府,全力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有助于唤醒基层生命力和活力,最终实现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确保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下为落脚点,分析了当前乡镇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主要问题,针对乡镇经济发展中遇到困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下;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解决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问题,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之后增速逐渐趋于平缓,向着新常态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调整结构的要求,同时致力于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在平稳发展基础上实现突破,这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和需要完成的任务。乡镇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扮演者桥梁的作用,解决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计划与策略,唤醒乡镇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基层经济的作用,在自身发展同时带动新农村建设,有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从而实现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1.经济新常态下发展乡镇经济重要作用和意义

乡镇作为我国一个基层行政机构,乡镇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的重要补充,其不但能够使得区域内的工农业迅速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而且,还能够引导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国家進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经济作用,上级政府部门要多和人民交流和互动,除了要传达好党和国家提出的关于提高乡镇经济活力的政策方针,使其领会精神内涵,还应全方位了解乡镇以及农村经济实际情况,围绕着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乡镇经济的发展具有多方面意义,其带动了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得农民在经济发展中获益,收入增加,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进而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同时,这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因此,经济新常态下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通过认真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相关政策,结合乡镇实际情况,有目的性制定经济发展政策,使得乡镇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2.经济新常态下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下,我国经济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乡镇经济在过去几十年发展中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不足。比如经济缺乏稳定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低等,这都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乡镇经济发展,不利于基层经济健康发展,需要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乡镇经济面临困境,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解决。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第一产业为主,经济发展集中在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其他产业没有得到有效发展,比如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发展缓慢。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不稳定性,是由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我国很多乡镇地区主要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并且受传统意识的影响,乡镇地区的工业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第三产业发展十分缓慢,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乡镇经济发展效果。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协调每一个领域,以市场需求作为发展的最基本导向,引导农业走向多元化生产。

2.2工作人员缺乏引导和服务乡镇经济发展意识

乡镇政府在管理中具有纽带功能。但是,部分乡镇管理人员思想觉悟不够,自身能力有限,没有深入到群众队伍之中,工作积极性不高,未能落实好主体责任义务,不能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势必会导致乡镇发展落后。乡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下降,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不够,从而让基层政府工作开展比较慢,失去了对乡镇以及农村发展的引导力[1]。

2.3管理体系不完善

乡镇发展离不开有效管理,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确保乡镇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现在的乡镇管理还不完善,开展工作中缺少对经济发展指导和调控。乡镇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晰,监督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未真正落实,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服务意识淡薄,效率低,质量差。在农村地区管理体系不完善,不仅包括了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以及调控,还包括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无论是对土地的利用或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生态资源浪费严重。

2.4乡镇缺少创业资源

在我国当前的乡镇地区,众多地方还是缺少相关的创业环境缺乏相关资源,导致农村的创业艰难。,特别是随着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聚集,很多农村都存在劳动力不足这一现象。农村的劳动力不足,加之缺乏对于创业的认知,缺乏相关知识素养的理解,同时,乡镇政府对创业这的支持较少,土地流转受制于宏观政策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乡镇农村创业的发展,进而对乡镇经济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缺少创业环境,同时缺少创业资源以及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是当前我国乡镇经济在发展时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3.改进和优化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3.1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新常态下乡镇经济发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优势,构建特色产业,同时加快工业和旅游业、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多样化。现代人追求的是绿色健康生活,对农产品要求高,要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确保农产品生产从数量向着质量转变。农业生产要形成加工产业链,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从中获取更高收益,让农民真正富起来。可以建立生态农业基地,创建农业品牌,除了农业以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林业、养殖业、水产业等,使农业生产结构趋于合理化。另外,农村产业结构应朝着集约型发展,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协助农村做好合作社建设,同时吸引相关企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和运作,根据地方的生态环境开发旅游业,带动餐饮和文化产业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和外界交流合作,重视招商引资,为大型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其在乡镇建厂,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出现更多的经济新增长点[2]。

3.2建立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县级和市级政府要做好乡镇工作指导,及时传达党和国家政策和方针,同时还应定期组织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培训,解放思想,树立实干精神。其次,要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对乡镇工作人员形成约束力,建立长效机制,以更好促进乡镇建设发展。再次,要健全监督机制,除了上级政府强化对乡镇监管以外,乡镇还应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对于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实行奖惩制度,激发干部为人民服务热情。

3.3做好思想文化建设

乡镇经济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领导需要增强自身的能力,分析乡镇经济发展优势,统筹规划,引导农民开展生产工作,同时还要联系乡镇中“走出去”的成功人士,使其回乡创业,加大投资力度,带动乡镇经济发展。乡镇和村干部密切配合,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村落,做好思想文化建设,为农民传授新的生产观念和技术,促使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开展创业宣传和培训,打破小农经济对思想束缚,提高农民创新积极性,引导农民接受新鲜事物,形成市場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乡镇政府建立专门网站,实时向农民推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相关信息,掌握乡镇经济发展形势,发布宣传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政策,明确发展的总体方向,构建互动模块,帮助农民解决遇到困惑,更新市场信息,农民掌握第一手信息,有目的性调整生产结构[3]。

3.4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乡镇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当地资源和地方优势,开展招商引资,不能只画饼,而是要让企业看到发展前景,用项目吸引资金,资金激活项目,盘活乡镇经济,实现共赢,企业获利、乡镇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乡镇打造品牌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比如旅游业、服务业等,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到乡镇发展中。乡镇加强交通运输、生态建设、网络建设等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5鼓励民众创业

乡镇经济发展中应做好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宣传工作,鼓励基层群众创业,构建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乡镇工作人员认真了解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明确乡镇有哪些优势,根据每个自然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经济发展指标,采取不同的经济发展和管理模式,合理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开展新创业教育,分析一些农民创业的成功案例,帮助其形成创业意识和思维,然后结合区位优势,乡镇牵头和引导,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或者是推行集体创业的模式,相关人员指导下建立生产合作社,把各种资源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创业的效益,农民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乡镇经济增长也就会迈入新阶段。目前,乡镇创业环境还不够开放,政府除了提供专业培训以外,还应对于农民创业加大补助和投资,使其有创业想法并且能付诸于行动,确保农民创业创新拥有物质基础和资金支持,增强创业的活力,促使全民创业落实,改变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创业成为乡镇经济发展一个新增长点。

为了发展乡镇经济,可以将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融合,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加强乡镇创业速度。同时在不同的地区也可以创立乡镇创业典型,加大对乡镇创业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村劳动者主动创业,找寻创业的方式,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全方位地实现用大型企业来带动全民创业这一局面,帮助农村地区发展独特的特色品牌。由于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想要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让乡镇经济占据主导,就需要发挥出乡镇特色、品牌经济优势,依托乡镇所具有的独特资源,创立乡镇特色品牌,做到“走出去”,乡镇企业可以与更大、更强的企业进行合作,快速推进乡镇地区的经济点向上增长,树立起品牌意识,建立更多的乡镇特色品牌,全面提升企业中产品的辨识度,打造该地区独有的特色产品。

4.结语

乡镇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新常态下乡镇发展面临新形势,必须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不但要确保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而且大力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做好招商引资,利用区域和资源优势,创立特色品牌,项目吸引资金,吸引企业来乡镇投资,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带动乡镇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协助政府做好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宋丽芹.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J].纳税,2019,(16):221+223.

[2]屠庆芳.新常态下乡镇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及发展出路探讨[J].商讯,2019,(12):142~143.

[3]秦秀霞.经济新常态下乡镇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3):11~12.

作者:赵丽荣

合作社乡镇经济论文 篇2:

发展新型产业推动乡镇经济发展

摘 要:在当前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与互联网。近些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出现,我国正式进入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为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有一定的挑战。当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不断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而互联网+的先进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乡镇作为我国地方基层政府,必须通过信息等技术充分发展新型的产业以助推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型产业;乡镇经济;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已推动了我国社会产业的整体发展,对社会经济以及技术的进步作用非常巨大。近些年互联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谓互联网+实际上就是推动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结合起来[1]。而乡镇经济作为我国国情下具备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单元,其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当今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要想实现乡镇经济发展走向良性发展阶段,就必须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从传统的作坊式走向互联网+时代,以期推出完全符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农业服务、生产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最终有效实现互联网+和现代农业有效结合。

一、当前我国乡镇经济影响因素

技术发展的本质上就是推动经济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要想把握好互联网+的积极发展原则,就要充分认准互联网经济的各种特点,充分迎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体动态,把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有效的结合起来,从技术的角度充分分析互聯网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当前经济技术不断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互联网的开放性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对经济领域的影响。就以互联网金融为对象而言,能够明显的发现其经济发展往往不会受到来自时间以及空间等多个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说具备全面的开放性,也正是在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下,其经济的发展才具备一定的互交性与平等性,在当前互联网经济的体系中,所涵盖的信息和内容能够涉及多个行业;其次,知识经济的特点。因为互联网技术在时刻发展和革新,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的职能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甚至绝大多数的传统行业也正在逐渐踏入知识经济发展的行列中,常规的劳动力和老化的机械设备资源均在不断地淘汰,而越来越多新型技术产业在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这也印证了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特点;另外,信息化特点。对于市场经济而言,信息的匮乏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制约经济的发展,而自然经济也正是因为在缺少信息交流的情况下,其生产力往往也就较为匮乏。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在资本主义的积极发展中,因为信息流通不畅,致使市场很难正常有效的扩大经营,在某种程度上说就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2]。

二、以互联网为支撑发展新型产业,推动乡镇经济发展

(一)通过政策性的文件引导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些年国家以及地方政府也在不断的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以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近两年国家关于强农惠农的政策就达到了60多项,涵盖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改善生产条件、改善生态条件以及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等。这些政策的落实与出台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引导以及支持的效果。把握好国家政策,对于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改善县域地区生产生活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农民收入的目的。在互联网+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作为农业企业首先应该推动自身在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的认识,摒弃传统发展理念,绝对不能把商业发展思维持续的停留至传统商业环境中。

就政府立场来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互联网+方略推动我国县域农村商贸流动产业的积极有效发展,不断推广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同时把网络技术和网络精神充分融入至产业升级和转型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互联网+发展特点不断完善商贸流动的发展体系,通过出台有关政策性的文件,不断引导我国农村乡镇经济的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不断加强我国农村乡镇经济的发展创新力。另外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必须以地方政府为发展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要以国家甚至全球的眼光看待问题,打破传统经济发展的束缚,结合不同县域的不同实际情况,从物流、旅游以及农产品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建立健全符合人才培养中心、

(二)改变发展观念,加快转型发展

在国家倡导绿色发展与技术发展的今天,我国乡镇经济发展应该充分结合国家倡导,通过互联网发展思维,不断转型传统的发展模式,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云技术,整合现有发展资源,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这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体现:首先可以根据互联网的使用特点以及趋势深入有效的研究企业农产品销售以及流通状况,通过应用互联网发展思维,不断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不断强化企业对产品包装分级;另外不断完善相关支付以及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从传统农产品销售与生产分开的模式转变为生产、销售以及服务为一体的经验与销售发展理念。作为企业一定要充分借助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最终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借助互联网发展新理念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效率,不断创新销售以及服务模式。

(三)以互联网+为出发点,结合乡镇经济发展实际

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本质上说就是要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发展能力,同时要充分结合乡镇经济的情况,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也只有真正意义上的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民的整体收入。首先应该稳定我国农村地区的承包关系,县域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支持与鼓励承包土地不断转向至专业大户以及农民合作社流转,从多角度发展湿度规模的农业经济;其次,尽可能的提升农户集约经营发展水平;另外,加大力度发展多形式的符合乡镇经济特点的农民合作产业。通过政策方面的有效引导发展机体经济组织,实现多层次以及多区域的发展模式,提升农业规模化发展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信息时代中带来的信息数据所蕴含的价值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其包括的有用信息是无法有效估算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反映乡镇经济相关的管理,通过收集市场中的各种数据,帮助县域企业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

三、结语

当下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不断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而互联网+的先进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乡镇作为我国地方基层政府,必须通过信息等技术充分发展新型的产业以助推经济发展。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主旋律,已深入社会各个行业,其出现有利有弊。本文通过研究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战略,能够发现互联网+战略符合现阶段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思维以及发展机遇。为以后发展过程中,还要求政府能够科学合理的认知互联网+真正的含义,结合乡镇经济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经济发展活动,不断释放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以信息经济发展为垫脚石,引导传统产业不断进行有效的转型和升级,这是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段京肃,李惠民,王锡苓等.经济不发达地区互联网发展的三种状态——对黄羊川镇、金塔县、镇巴县的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9-33.

[2] 罗崇逵.浅析"互联网+"与基层政府服务创新——以忠县基层政府服务系统为例[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11):262-263.

作者:田建伟

合作社乡镇经济论文 篇3:

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摘要:近年来,山西省沁水县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展,但仍有少量纯农业乡镇因在农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带动、村级党员干部素质、农民素质、村级集体经济、土地流转等方面存在问题,经济发展缓慢。笔者在对该县几个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之后,厘清了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难题

近年来,山西省沁水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一些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滞后。这些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缓慢已严重影响到了该县区域平衡的大局,也影响到了该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步伐。为了厘清该县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探讨解决办法,笔者对该县几个纯农业乡镇进行了调研。

一、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近年来,沁水县提出要在全县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各纯农业乡镇也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但在具体操作中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只有金田园、烘茧站等档次较低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附加值太低,严重影响农业的比较效益。二是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年人和妇女,文化素质较低,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相对较少,大多数农民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在畜牧、蔬菜、蚕桑、林果等方面上规模、提档次,从而使得各纯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举步维艰。

(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难以发挥

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近年来该县连续引进了大象肉鸡、枫彩苗木等龙头企业,但调研中笔者发现只有少数村干部和个别农户带头与龙头企业合作。在合作中还存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合同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双方权责利不够明确,致使农民在创业之初就蒙受不小的经济损失,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三)村级党员干部素质不尽人意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但现状令人堪忧。一是农村党员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偏低,个别党员抱有随大流、糊弄应付的态度,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二是大多数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党员梯队建设迫在眉睫;三是大多数村干部因工资偏低,社会保障有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已成为导致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

(四)农民素质整体水平较低

纯农业乡镇大部分农民科技水平低下,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观念淡薄,种地的不懂集约经营只能粗放经营,打工的只能靠卖苦力挣钱。再加上各纯农业乡镇不重视农民培训,即使有的乡镇对农民进行了培训,也存在投入不足、缺乏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等问题,使得农民素质整体水平较低,好不容易引来的项目难以落地,这些已严重影响了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步伐。

(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

调研中发现,许多村级集体经济状况不容乐观,集体经济基本无收益的村就占到70%,收益较多的村集体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由于纯农业乡镇多数村领导班子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无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壮大集体经济的胆量和思路,依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来发展各纯农业乡镇经济还任重道远。

(六)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使土地实现效益最大化,只有把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种植大户或企业手中,但各纯农业乡镇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受传统“靠土地吃饭”思想的影响,怕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生活没有来源;另一方面,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逐年上升,致使流转难度加大,给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了巨大的障碍。

二、加快沁水县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具体的操作中,各乡镇党委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技术和销售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与困难。另一方面,应适时出台一些支持性政策,使各纯农业乡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可能多地得到政策上的保障,从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

(二)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一要完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规范合同内容,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趋于稳定;二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监测力度,随时掌握龙头企业与农户开展合作的各方面情况,督促其履行合同,对不合格企业要坚决取缔;三要尝试建立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把龙头企业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产品质量安全和诚信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壮大集体经济,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基础

一要强化村集体经济管理机制创新,解决好决策、债权、约束、激励等问题,确保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二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集体荒山、荒土、矿产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各村经济发展规划,引进一个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三要落实好上级政策,加大资金、技术、财政、人才支农力度,积极扶持各村集体经济发展。

(四)提高党员干部致富引领的本领

党员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雁”,必须想方设法提高他们致富引领的本领。一要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本地先进典型,拓宽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思路;二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三要加强考核,向农村党员干部加压,把他们逼向书本、逼向市场、逼向项目,促使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变消极等待为积极投入,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

(五)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是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纯农业乡镇经济的重要基础。一要强化政府指导,强化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农民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要加大资金投入,除了加大农民培训的财政投入外,还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渠道,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民教育培训,改善教学和培训条件;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综合利用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开放式、多部门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四要突出培训重点,大力开展专业农民和创业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人才培训等,为纯农业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前提,要采取优惠政策,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到市场中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使进入市场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农民得到实惠,把农民吸引进来,促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另一方面,要“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农产品营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向他们倾斜”,促进纯农业乡镇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七)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鼓励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本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提供有利条件;二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进行大规模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能力;三要建立和培育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中介服务组织,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指导农民工就业,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四要落实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政策,为他们在外地安心务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山西省沁水县委党校)

作者:杨笠 王胜强

上一篇:中职语文审美教育论文下一篇: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