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合作社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27

摘要: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化生产实践中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阐述彰武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为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机合作社推广农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机合作社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1:

农机合作社

摘要:以农机合作社为载体,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推进;城市化进程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行。该法的颁布,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更开创了新中国合作经济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的合作社建设从此真正进入了法制化时代。

伴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我国各地农机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截至2011年底,全国农机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2.8万个,入社成员数近100万人,年作业服务面积达到6.5亿亩,占全国农机作业总面积的12%。同时国家为扶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发放农机购置补贴,为加快培养一批设备齐备、功能齐全的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奖励和贷款贴息。现在农机合作社正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力量之一,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农业节本增效和土地规模经营。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呢?其目的在于以农机合作社为载体,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进而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1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机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农机具补贴政策为现代农机具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了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就象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一样,大大提高了农机户购置农机具的热情。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扶植资金就在万亿以上,主要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等“四项补贴”。而在这当中与农机产业关联最紧密的当属农机具购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使农机户直接受益,购机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农机具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就像家电以旧换新一样,吸引了大量农机户。他们把自家多年沉积的旧的农机具拿出来,换取新的、现代农机具。这也为现代农机具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促进了农机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农机具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机户的购机热情,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国家在发放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还发放农机购置补贴奖励和贴息贷款。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发展、壮大农机合作社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农机合作社队伍的壮大是成功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依托,而只有成功实现农村土地流转,才能实现现代化、大面积生产作业。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实施大大推动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全国各地现代农机装备展示交易会不断召开,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等大型农机产业园不断建立,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规模化、功能化、集约化的区域性大型农机产业园区成了许都省份努力的方向,依托农机产业集聚效应,发展配套产业,加速农机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在不断推进。

2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推进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需要,通过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许多生产经营问题,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虽然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发展到今天,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关系,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中央提出了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和集中规模经营步伐。

由于有政策做后盾,使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户们没有后顾之忧。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省份也相继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成为农户安心创业的定心丸。同时,国家还对购买新型农机的农户进行购置补贴,对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农机户,加大经济上的扶持力度,从购机﹑建机房﹑维修、乃至今后的农机报废更新,全程经济扶持,使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户放心建社,没有了后顾之忧。虽然目前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工作刚刚起步,流转的面积还偏小,但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过程来看,土地流转代表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强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必将成为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方式解放、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3 农机合作社大大推进了推进城市化进程

我国正在经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正在从一个“大多数人住乡下”的格局向“大多数人住城里”的格局轉变。中国要想实现国富民强就得完成用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的工业化。要想完成工业化,就得推进城市化。各国的发展经验证明,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空间交点在哪里呢?就在城市。

构建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农机合作社实行机械化生产作业,有效推动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将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量富余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去,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是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加大农机合作社扶持力度 促进良性发展,实现科学管理、制度化管理、正规化管理也势必成为我国今后、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项重要工作,这将对推进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梁春影(197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学历,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立城镇农业服务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

作者:梁春影

农机合作社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2:

彰武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摘要: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化生产实践中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阐述彰武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为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强,彰武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无论是发展数量,还是发展的质量、规模、标准、服务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将广大农机拥有者、使用者紧密联结起来,逐渐成为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了其在提高农机化综合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

1 彰武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1 发展规模

彰武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来的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到2015年底,全县注册备案农机合作社98家,合作社社员达到2 186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5 869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 096台、联合收获机械341台、拖拉机配套机具4 326台(套)、其他机具106台,合作社年度总收入8 000余万元。

1.2 主要组建模式

彰武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组建模式是农机共同经营的社会化服务型合作社。即:入社农户投入农机、资金、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股份合作,民主管理,主要为其他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以追求社员收益最大化。

1.3 服务模式

一是承包服务。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户获得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同时,农户还可反雇于合作社,获得工资收入。二是土地托管服务。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租赁款以粮食或现金形式由合作社交给农户,农民不用种田就能拿一定数量的口粮或现金。三是全程机械化服务。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四是跨区作业服务。跨区作业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加服务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

2 彰武县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2.1 完善机制,推动发展

积极协调与各部门的合作,为农机户提供作业或需求信息,积极争取项目和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给予补贴支持。在安排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彰武县近几年的农机深松、保护性耕作项目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以农机项目的建设来带动合作社的建设。及时了解掌握合作社发展情况,帮助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2 典型示范,带动发展

一是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加强工作指导与服务,推广成功经验,示范带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二是强力扶持典型。将惠农政策、农机项目重点向农机合作社倾斜,扶优扶强,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作业质量。

2.3 搞好服务,促进发展

在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坚持农民自主、因地制宜、示范引导、规范发展的基本原则,从彰武县实际出发,鼓励合作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市场化。

2.4 规范管理,保障发展

规范农机合作社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其运作机制。认真贯彻《农机专业合作社法》,确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合法地位,保障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的合法权益。

3 彰武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及

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1) 受传统种植方式和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制约,规模化农机作业受到限制,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机械化技术等先进耕作技术推广难度大。

2) 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品种单一,且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部分老旧机具仍在使用,影响了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

3) 农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农机服务合同管理有待加强。有的农机作业仅是口头协议,书面合同不规范,没有归档管理。二是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不高,缺少真正懂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还不够。

4) 农机合作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机专业合作社由于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薄弱,多数合作社因资金短缺而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造成运转艰难,难以形成应有的规模经营、服务功能、设施配备和技术资源。

5)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质量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按照建设标准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规范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标准要求进行完善。

3.2 发展建议

1) 高度重视,做好规范管理。一是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之真正成为管理民主、财务公开、分配合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保证合作社走上自我良性发展的高速路。二是要主动加强与发改、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并认真落实有关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性扶持措施,引导支持示范社加大配套机具和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品牌,推动农机合作社整体建设和农机社会化服务跃上新台阶。

2) 加强指导,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引导合作社由从事单一的机耕、机收服务,积极开展“一条龙”服务、土地托管服务、租赁服务、代耕代种等多种服务形式,满足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需要,实现农机合作社规模化经营。

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建立和扩大示范基地。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继续深入推广机械化深松、免耕播种等农机化技术,积极引进推广各类设施农业机械和经济作物机械,把合作社建成农机技术推广的先行点,通过项目带动,吸引资金,引进机具、技术,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4) 加强培训,增强发展后劲。制订培训规划,采取农机专家讲课、典型经验介绍、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适时对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对社员开展技术培训,确保其会操作、懂保养、能维修,帮助农机合作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 徐旭初.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及其性质分析[J].农村经营管理,2012(9):25-27.

[2] 吴耀峰,高西云,孙忠峰.陕西渭南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农机监理,2015(7):26-31.

[3] 贾红刚.浅议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0):54-55.

[4] 王国占.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J].农机科技推广,2009(7):9-12.

[5] 孙晓莹.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1(4):7-9.

[6] 宗锦耀,李斯华.多策并举 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关于浙江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摘要)[J].农机科技推广,2007(6):10-12.

[7] 邹迪.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4):21-22.

作者:吴怀侠

农机合作社推广农业技术论文 篇3: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困境与对策

摘 要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连结农户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重要纽带,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三农”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规模化程度较低、资金短缺等困境,由此,就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困境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化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平等、自愿、互惠、共赢的原则之下,由农户、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以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所组成的,诸如农机服务队、农机作业协会等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可见,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核心载体,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1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连结农户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重要纽带,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三农”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3方面。

1)有效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合作社将土地、资金、设备、信息、技术与人才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有效集中农机与农机手参与到规模化服务、标准化作业、专业化生产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以满足农业生产的

需求。

2)加快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机专业技术合作社与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紧密相连,既能集中各类农业技术人才并于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能进一步与农业科研机构密切联系,把先进而又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以适当的规模经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机的维护与使用成本,并且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的利益联合起来,更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优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规模化程度低

我国现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合作社在成立初期大多由大户牵头领办,其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整体经营规模不大,而合作社成员人数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辐射带动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虽然成员大多“带机入社”,但限于农户自身资金实力,农机合作社中普遍存在着小型低端机具多、大中型高性能机械少等机械规模上的困境,这对农机合作社的作业效率与收益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2 服务领域单一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仅经营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常规的农业机械,且机械利用率较低,作业量小、收入较少,其参与的作业项目大多是水稻收割和耕地服务,服务领域单一。针对林业、果业、畜牧业、水产业等领域的农机服务基本出于空白阶段。而在国外发展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成熟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该足以承担耕、种、收、初加工“一条龙”服务,我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3 资金支持不足

一方面限于地方财力,政府对于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较小,合作社的投资本身并不能获得丰厚的收益,因而难以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因此,合作社的绝大部分经费均由领办大户自主筹集,资金数量有限。另一方面自有资金不足,这既体现于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上,又体现于合作社的运营过程中,农机合作社的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进行机库建设、设备购买、维修等方面的投入,投入高而积累少,难以形成预想和需要的规模经营、服务功能、设施配备和技术资源,严重制约了合作社规模壮大。

2.4 内部管理松散

农机专业合作社虽然是带机入社,统一运营分配,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农机拥有着大多仍是单独经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松散。其一,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合作社成立初期,项目不全,内部分工不细,不少合作社没有配备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其二,操作规章不规范。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参次不齐,且大多为临时人员,操作规章缺乏且难以执行。其三,设备管理与维护不完善。

3 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政策引导与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的资金扶持力度,建立相应的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加入农机合作社。农机补贴资金应适当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采用多购多补、累加补贴等多种形式争取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资金。同时,积极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他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入,逐步建立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3.2 扩大服务领域

建立稳固的农机作业市场,提高其经济效益,特别是要以土地承包与托管、订单作业等形式,直接参与高标准良田建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农田改造、农产品储运和加工等环节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把培育服务品牌作为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

3.3 完善内部管理

1)加强组织管理。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建立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组织领导,以实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其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再次,搞好组织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提高服务功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完善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调度落实机具作业计划,核定机组作业数量、质量、机具维修保养情况等工作。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与机组、用户联合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既保证了作业服务的高质量,又实现了管理运行的低成本,从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根据生产管理核定机组的作业数量和维修保养情况,实行单车核算,对年度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和考核。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设专人进行管理,实行统一、公开的账目管理,做到账款分离,并且定期检查,强化监督,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李超

上一篇:工业遗迹保护措施研究论文下一篇:陶瓷文化旅游开发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