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英语毕业论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翻译英语毕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形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尚处于试验阶段。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译者在翻译报告撰写及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毕业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者的翻译报告撰写工作、翻译报告撰写指导工作及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篇:翻译英语毕业论文

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报告”毕业论文模式探究

摘 要: 为加大培养力度、加快培养步伐,培养出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民族文化外译提供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中增加以立足本土,对已公开发表的有关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成果文本进行“翻译实践报告”模式不失为一种实用和有效的选择项。该模式的实施一方面可体现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性、民族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地方大学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为地方民族文化外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发挥出积极作用。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地方民族文化 外译人才 翻译实践 翻译报告

一、研究背景

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阶段学业水平的一份总结性汇报,是学校评价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评估高校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强调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同时,大纲还进一步明确了毕业论文的要求。根据《大纲》,各个高校对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都制定了相应的具体要求。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论文选题集中在教学、翻译、语言学习与二语习得、文学和文化差异等方面[2];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一些问题,如选题困难、选题陈旧单一、选题重复度高、复制比偏高、缺少思想深度、缺乏新意和独立见解、与社会现实脱节、缺少原创性、缺乏现实意义等[3]。

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家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要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一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不要把全部高校办成综合性同质化的学校,这个应用型是面向社会需求的、面向各行业的。由此转型而来的應用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以培养能面向地方并服务于地方的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有扎实理论功底、有熟练专业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的任务[4]。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5]。由于应用型本科大学应立足并重在“应用”,因此,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就需更加强调各环节的应用性。在以往常规的毕业论文撰写环节,由于英语专业的专业定位为语言知识和理论,因此,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到实训环节,大都重理论而轻应用,导致毕业论文理论性过强,应用性不明显,尤其缺乏现实意义,主要原因是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够融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校企校地合作,把转型发展落到实处,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对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转变长时间以来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单一、重复度高、实践无实质内容的情况,特展开此探究。

二、“翻译实践报告”毕业论文模式可行性分析

根据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中依托翻译实践能体现“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应用型特征和融入地方建设、融进本土民族文化的实质。此种论文模式的实施最终由一个真实的中译英翻译实践成品加一份中文翻译报告构成。从其他高校相关实践结果中可以看出此模式的效果,学生都十分欢迎新的论文方向,认为翻译实践方向的论文写作对于他们翻译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翻译实践和翻译评论相结合,既用实践检验了理论,又教会他们将来如何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都十分支持这一方向,认为这样的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挂钩,更有利于培养出专业的实用型人才[6]。此模式的开展利于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后进行翻译实践,为地方民族文化的外译人才储备奠定了基础,也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优秀研究成果能够有步骤、有组织地译介到国外和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强音”提供了可实现的平台,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文化走出去”的文化战略需求,有助于促进地方民族文化文献资料外译的发展和传播。

(一)实施对象

由学生在大三结束时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方向,学院不对学生做方向上的硬性要求和分配。学院在选题前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并对此新增模式进行宣讲和解释说明。学生可在文学、语言学、教学法、文化、翻译等方向上做选择,但鼓励和支持学生中有翻译兴趣、有翻译志向、英语基础扎实、英汉语文字功底好的学生积极选择这一新模式。为保障翻译成品的质量,要求选择此方向的学生除是自愿选择外至少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或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二)具体步骤

1.由学院根据学生选题,按师资情况统筹分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完成整个“翻译实践报告”环节。对选定了“翻译实践报告”模式的学生进行开题前的培训,重申该模式的目的意义、内涵及操作方式。由学生自主选定在国家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地方民族文化的文本资料进行中译英实践,源文本资料应有学术性、思想性和外译价值,内容难易程度适中,篇幅适当,主要以传播地方民族文化为目的,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用准确、通畅、地道的英文把地方民族文化的精髓原汁原味地传递。

2.此模式全称为“笔译实践加翻译报告”,要求学生在导师指导和把关下选择从未有过译本的中文文本独立进行翻译。之后,结合翻译实践写出翻译报告。“笔译实践”由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堂翻译理论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实在在的翻译实践,真题真做,一人一题不重样,做到真懂文本内涵,真正研究本土文化,做足文化功课,下足翻译功夫、完成现实任务,切实体现出应用型本科大学学位论文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中译英的文本字数要求介于3500字—4500字,翻译成约5000字—6000字的英文。“翻译报告”为用中文撰写的不少于3000字的实践报告,报告主要针对选题和选材的目的意义、翻译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所用的翻译方法、解决翻译问题的策略、认识、启发和提高等。学生以报告的形式论述自己对翻译理论的了解、理解、掌握及实际运用的整个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非纸上谈兵,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检验学生的英汉双语转换及表达能力。对源语文本篇幅的限制主要源于两点,少于3500字有阐述不够透彻、体系不够完整之嫌,多于4500字又有难以把控之难,所以,选取3500字—4500字的文本较为适中。

3.“翻译实践”加“翻译报告”这种形式由于一人一题、本土相关、可触可感却无可参照保障了其原创性,能够有效避免通常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的千篇一律、选题的大同小异和内容陈旧,能比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现实意义。英语专业传统的翻译课教学重视理论的讲授,有限的翻译训练一是由于班级人数偏大往往难以实现全批全改,导致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有针对性的点评;二是文本材料的难度、理论高度或翻译的价值和意义不好把控。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根据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就业面向、资源条件、师资力量,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和训練人才,使培养的人才能直接与社会和企业对接,从毕业论文实训上就体现出立足本土、接地气、能学以致用及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征,这对人才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也可鼓励学生选题时采用与地方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招商引资或交流合作的相关资料的翻译实践项目接轨的方式进行,切实体现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践性,为地方建设服务贡献力量。

三、实践背景及条件支撑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为例,在《楚雄州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论及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指出在抓关键目标之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跨越”时要“抓住云南迈进高铁时代的机遇,加快大通道建设,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内引外联作用,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加快发展进出口加工贸易,把楚雄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大通道上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打造特色化国际化高端化的旅游文化品牌。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打造中国彝族文化中心,打响“中国彝乡品牌”。这里涉及的“挖掘彝族文化的‘根’和‘魂’,打响‘中国彝乡’品牌”,着墨不多,但真要做好,并且使彝族文化真正走出去却是个艰巨的任务。要打响“中国彝乡”品牌,走向世界,文化的外译工作必不可少。正因为打响民族品牌和传播优秀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选择有针对性的与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相关的正式文本进行翻译实践是一件与之相呼应的好事——选择此方向的同学一方面边实践边提高翻译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拉近了自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这种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往届学生论文撰写中选题空洞、不接地气、复制比偏高且无实际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三番五次修改、花真功夫像绣花一样做出来的翻译成品也能够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可以预见,通过每届学生实践下来,逐步会形成有一定质量的批量成品,定能为地方经济外向型发展提供帮助。还可预见,选择了翻译实践报告的学生经过实战训练,为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指导教师通过在这个平台上的锻造磨炼为自己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学生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客观上由于生源质量略差而语言基本功普遍偏薄弱、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学习能力及水平略逊,在翻译实践中还需大量查缺补漏和苦练内功。翻译理论学习和实践是一项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工作,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扎实的文化功底,不仅要爱翻译还要懂翻译,不仅要懂外语还要熟知本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不仅要懂文化还要熟知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往翻译理论教学所选用的教材,以课堂讲授和学生训练为主,缺少课后的辅导和实际训练,尤其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相关的翻译训练。学生接触到的翻译材料大多题材和涉及面不够多样和广泛,翻译内容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课本上讲授的理论知识正确、合理、规范,但在实际翻译中会有大量难题无法从课本上直接获得现成答案。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的很多案例或典型翻译笑谈,经典是经典了,但往往缺乏新意,成了老生常谈,无助于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翻译难题;加之由于学生阅读面有限、阅读量不够,百科知识储备有欠缺,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本时常常无从下手。由于翻译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需要花时间、精力同时还需责任心和专业功力的活,因此心急而敷衍了事,随便处理应付是万万不可取的。

(二)教师方面: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生源质量不均衡,学生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很多初、高中阶段的语言点、知识点都可能还是难点,这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低起点、高要求。加之一些高校英语专业教师紧缺,一些讲授翻译课程的教师面临着双肩挑或多肩挑的工作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翻译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及教学改革思路更新相对较慢;有的理论造诣高,但实战经验少;有的缺少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翻译理论发展前沿认识不足,这些都可能造成论文指导教师道理上一套套,论及翻译实践,学生的难题也就是他的难题,无法跨越。同时,学生基础薄弱导致教师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受限制,出现学生底子差,教师讲得浅,理论和实践上都无法有效提升,缺乏理论知识的提升会导致实践质量低效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实际运作“翻译实践报告”模式时指导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指导学生脚踏实地地进行翻译工作,同时要求学生一定要静下心来读懂源文本及内涵,做到真懂真翻译,而不是一知半解、马虎了事。

五、结语

在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中增加“翻译实践报告”的毕业论文形式能有效解决毕业论文撰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能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性、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衔接和相协调;开展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地方民族文化外译工作,也能加快培养适应地方民族文化外译工作人才的步伐,促进优秀地方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讲好地方故事,传播地方声音,唱响地方品牌,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吴红岩.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究——以韶关学院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9):166-171.

[3]夏云宏.关于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改革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39-141.

[4]范玲,吕英莉,郭瑞.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形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7(3):191-193.

[5]马艳晶.应用型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改革初探[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40.

[6]王青.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调查与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5):103-105.

[7]卓文如.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翻译实践方向的探索[J].语文学刊,2016(19):150-1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中国文化外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培养地方民族文化外译人才为视角》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 YN0006B)。

作者:李清

第二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翻译报告撰写问题初探

摘 要:独立院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形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尚处于试验阶段。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译者在翻译报告撰写及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毕业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者的翻译报告撰写工作、翻译报告撰写指导工作及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翻译报告;问题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民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之一,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它不仅肩负着传播中国社会文明,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还要扮演开拓者的角色,引进西方文化宝库中的优秀文化、智慧思想,开启民智,丰富、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专业交流领域及国际经济舞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沟通使命。

为响应国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号召,作为西南地区独立学院之一的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目前正处于教育模式的转型阶段。而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和运用者,需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自如地借助英语这一交流工具达到交流目的。外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翻译技能处于最高阶段,也就是说翻译技能是检验语言学习者综合运用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在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新增了“翻译实践+翻译报告”这一撰写方式,以此检验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1 . 翻译报告撰写及答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翻译报告是用学术语言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叙述和总结。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尝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以下是笔者在学生翻译报告撰写及毕业答辩期间收集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改进措施,希望能给以后的翻译报告撰写者、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提供借鉴或参考。

1 . 1 选材及翻译方式单一化

本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152人,其中选择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共109人,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109人中,约20%的毕业生选择“汉译英”翻译方式,80%的学生选择“英译汉”翻译方式,而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选择的翻译材料都以文学作品为主。

由此可见,毕业生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为主,基本和学校转型期的转型理念相吻合;而以“英译汉”为主的翻译方式正好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对汉英翻译技巧或翻译策略的运用,对汉英文化差异的洞悉不透彻等特点;以非文学翻译材料为主的现象也暗示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内容及翻译实践较少涉猎非文学翻译领域,以非文学材料为主的翻译能力比较弱,这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相悖,也与目前人才市场需求脱轨。

1 . 2“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还是“Reflections”?

笔者在答辩过程中发现,部分指导教师或学生(以下也可称作“学生译者”或“翻译报告撰写者”)认为“翻译报告”应使用“reflections”一词。翻译报告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客观描述译者的整个翻译活动过程,包括源文的选取、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翻译理论或技巧处理具体的翻译问题以及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等。对此,笔者查阅了以下词典: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Reflection is careful thought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expression of an idea)arising from thought, memory or consideration.”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port”的解释为:“a written document describing the findings of some individual or group.”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port”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account of sth. heard, seen, done or studied etc.”

从以上两大权威词典分别对“reflection”和“report”的解释不难看出,前者反映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思考而后者关注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叙述。此外,由黄国文主编的《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书中所提供的范本(P112)也用了“report”一词。故笔者认为,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较恰当,在翻译报告中,“reflections”只是“report”的一部分,即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思考、总结部分。

1 . 3 混淆基本翻译策略和技巧,所列举的例子不能自圆其说,翻译报告内容松散,缺乏逻辑性、科学性和借鉴性

简单地说,翻译策略或翻译原则是译者对译文风格整体、宏观的把握,是译者在源文作者和目标语读者之间倾向性选择问题。而翻译技巧是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对具体的翻译内容做出的具体的技术性处理。大多数学生混淆了最基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没有做好译前准备工作,没有认真学习、研究相关的翻译指导技巧或策略,并用此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例如,在翻译报告写作过程中,学生将直译、意译翻译策略及加词、减词、句子重组等翻译技巧混淆,导致翻译报告缺乏逻辑性、科学性。还有部分学生在译例解析中运用的技巧和所列举的例子不能自圆其说,翻译报告缺乏借鉴性。请看以下例子:

源文:此龙不仅被写进《辞海》,而且在国内外巡展后,被恭请进常州市的中华恐龙园。

译者分析:词句的后半句“被恭请进常州市的中华恐龙园”里用了一个“恭”字而不是单纯地用“请”字,凸显了恐龙在中国的卓越地位。

译者译文:The dinosaur was not just written in Ci Hai but was put in national dinosaur park in Chang Zhou city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tour.

暂且不议译文中不准确或不恰当的地方,单看译者强调的“恭”字被译成“was put in”,就会发现译文没有切帖地,很雅地传达源文的意思。译者列举的例子没有科学、合理地体现自己对源文的理解、分析,说服力不强。

1 . 4 翻译报告中的人称使用较随意:翻译报告中,人称用“I”还是“the Translator”?

学生在翻译报告写作及答辩过程中频频以“I”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翻译过程。笔者认为,学生或指导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翻译报告的专业性和正式性。请看黄国文、葛达西(2008:12)关于写作的分类情况:

从上图可见翻译报告属于专业的技术写作。加拿大约克大学翻译学院赛吉诺(Candace Seguinot)认为技术写作的目的是告诉他人怎样做事(“the goal of technical writing is to tell someone how to do something”)(转引自苗菊、高乾,2010:35)。黄国文(2012:4)也认为“翻译+翻译报告”的写作方式属于专业技术性写作。故在笔者看来,翻译报告既然是专业的技术性写作,目的是告诉他人自己的翻译实践过程,那它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或指导性,在撰写过程中应当使用第三人称“The Translator”而非第一人称“I”,突出翻译报告的专业性、正式性、指导性和借鉴性。

1 . 5 翻译报告后缺失参考文献

大多数翻译报告撰写者忽略了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在翻译报告结尾基本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文献。张锦波认为:参考文献是反映论文作者的写作基础及相关的科学依据;它也可以节约论文篇幅(张锦波,2003)。方秀菊则指出:参考文献可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也是论文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的科学依据,能起到索引、验证、审查的作用;参考文献还具有网络链接作用;同时也能节省文章篇幅(方秀菊,2003)。笔者认为参考文献还可以反映作者的研究基础,为论文提供可靠的参考来源;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可向读者推荐相关的阅读资源,以便读者进一步考究或探讨所讨论的问题,并使之在深度、广度上有更多的学术见解出现。故学生译者在翻译报告中列出参考文献,可以使翻译报告中引用的重要的翻译概念、原则、翻译技巧或理论观点更具说服力、科学性和借鉴性。

2 . 翻译报告撰写者在翻译实践活动及翻译报告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翻译报告是对整个翻译实践过程的客观描述及总结,包括源文材料的选取、理解;源文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译文整体风格的把握及在源语作者及目标语读者之间忠实性的选择;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难点;翻译过程中运用某种所学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指导并解决了某个翻译问题;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总结及自身从本次翻译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或以后需要改进之处等。译者也可根据本次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在翻译报告结尾提出需要广大译者以后共同探讨或解决的问题等。

翻译报告撰写者在从事具体的翻译活动及撰写报告前需要把握好以下环节:对指导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有充分的认知及运用能力;翻译过程中充分扮演好译者角色,客观、忠实地传达源文信息及原作者写作意图;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方式合理布局翻译报告结构;撰写翻译报告必须语言流畅、思维清晰、举例恰当;对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或译者本人对翻译活动的认识要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

3 . 指导教师在译者翻译实践活动及翻译报告撰写过程中需要做好的指导工作

该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模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期的独立学院乃至全国尚且属于新生事物,没有很多成熟的范本可供借鉴或参考。指导教师中除了少数从事翻译实践教学或翻译研究工作外,大多数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属于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法或二语习得领域。因此,笔者建议指导教师在毕业生翻译实践及翻译报告指导过程中做好以下工作:

指导教师在学生选择翻译材料过程中尽量指导学生选取跟学生能力匹配且可译性强的材料,并认真了解、研究材料内容及特点;适当阅读翻译方面的书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在学生思维混乱的情况下予以指点迷津;实时跟进学生翻译实践活动进程及翻译报告撰写进程,解决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翻译报告撰写思路及框架结构;引导学生总结翻译实践中的经验或不足之处等等。

4 . 学院教学管理者需要对教学管理做出的改进或调整的地方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管理者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目前人才市场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能力需求导向,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择业意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适当设置相应的应用型课程,如《贸易英语》《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而不是单纯地以文学类课程为主,以便学生在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能更加有针对性地从事翻译实践活动,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并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胜任所从事的翻译工作。

结语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没有很多的经验或范本提供借鉴,学生撰写的方式也各式各样,百花齐放。笔者希望此文能为撰写翻译报告的本科毕业生及相关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提供相关的借鉴或参考;同时也能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管理者在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促进学生整体语言素质的有效提高。也期待有更多从事翻译教学及翻译实践工作的学者、同事及译界同仁对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为主的论文撰写模式有更专业、更具指导性的看法、见解、意见或建议,以便后来的学生译者撰写的翻译报告更专业、更规范,以此实现此文抛砖引玉的目的。

参考文献

方秀菊.对参考文献作用及规范化著录的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4):250-254.

黄国文、葛达西.英语学位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黄国文、葛达西.英语学术论文写作[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黄国文.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7.

苗菊、高乾.构建MTI教育特色课程[J].中国翻译(2),2010:35-38.

张锦波.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作用及著录规范[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作者:宋楠

第三篇:机器翻译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摘要】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英文论文写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过多依赖翻译软件,而国内在文章和句子的机器翻译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往往造成辞不达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机器翻译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消极影响,进而提出几种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学术论文写作质量。

【关键词】机器翻译毕业论文写作策略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落实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过多依赖翻译软件,往往造成辞不达义。分析机器翻译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准确有效地解决问题。

首先,机器翻译消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联接,一些英文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翻译,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带来的便利,由于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忙于找工作或备战研究生考试,学生对毕业写作兴趣不高,为此依赖机器翻译就成了一普遍现象。

其次,机器翻译降低了论文的写作质量。单词翻译是目前翻译软件最大的功能,而文章翻译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虽然每一个单词都翻译的没有问题,但如果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来看就非常不准确,更不要提把这个单词放在文章整个环境了。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翻译对于翻译软件来说是软肋,目前翻译软件百花齐放,软件翻译的结果和人工翻译的结果差距甚大。

那么,如何应对机器翻译对论文写作的消极影响,可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认知。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介绍毕业论文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地位,也可在低年级的基础课程与高年级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灌输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文学、语言学、文化和翻译等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各个语言板块的信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英语语言。课程设置中要求学生完成书面提纲、报告或学期论文,在写作中强化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正确使用及词汇的多样化运用,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训练其英语语篇思维模式。

第二、开展学术论文写作讲座。

除了理论教学,开展以讲座的形式介绍论文的研究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及研究兴趣,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产出形式多样化、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第三、加大奖惩力度, 增强学籍档案可信度。

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勇于质疑,支持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方向选择适合自身的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例如翻译实践、教案撰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推动了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也可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参考条件之一。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来说,一味要求学生不要使用国内的翻译软件,成效不明显。就单词翻译来说机器翻译还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对于句子和文章的翻译则十分晦涩难懂。当然计算机专业人才和翻译专家之间充分的交流,创造更先进的翻译软件未尝不可。但语言情境的处理非常复杂,因此,从教学环节狠抓毕业论文质量才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王蓁

上一篇:交通工程职称论文下一篇:国际经济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