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法治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农村法治意识教育实践探索研究 ——以临蔡镇“老常说事”为例

摘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依法治国,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引导人们知法、守法、用法,以培养人们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农村法治意识教育贯穿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始终。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法治意识教育不仅是进行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保障,也是解决农民内部矛盾、维护乡村和谐的内在要求。经过国家普法教育和各农村地区的普法实践,农民法律知识有所增长、法律意识也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农民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不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14年以前的临蔡镇就面临农民越级上访、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的纠纷处理困境。从本质上讲,这是临蔡镇法治意识教育不足的体现,农民没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也不能运用恰当方式维护自身利益。为此,临蔡镇设立解决农民信访不信法问题的“老常说事”调解室,将解决农民纠纷与法治意识教育结合起来,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表现在,在调解农民矛盾过程中,情、理、法结合,采用说服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农民进行法治意识教育,从而使农民法律意识有所提升。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通过对比“枫桥经验”,以“老常说事”为载体进行农村法治意识教育面临着理念保守、机制可持续性差和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因此,以问题为导向,探讨调解室法治意识教育的优化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农民进行法治意识教育,属于国家建构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现代国家建构的根本目标在于整合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基于此,我们可以从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创新方法三方面来凸显调解室法治意识教育的作用。具体来说,在创新理念方面,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多元协同的调解格局、理清调解部门各方职责;在完善机制方面,要加强调解室领导机制建设、队伍建设、“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在创新方法方面,要在坚持调解室情理结合等优良方法基础上,通过开展多种法治意识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大众传媒建设、鼓励社会法律服务进农村来丰富调解室法治意识教育宣传形式。

关键词:农村法治意识教育;“老常说事”;法律意识;调解室法治意识教育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 研究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节 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

一 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概念

二 进行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三重维度

一 法律认知维度

二 法律意识维度

三 法律实践行为维度

第三节 进行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 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

二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一环

三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

第二章 “老常说事”法治意识教育实践概述

第一节 农民法治意识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 农民法治意识现状

二 农民法治意识现状的原因

第二节 “老常说事”的缘起及其运作方式

一 “老常说事”的缘起

二 “老常说事”的运作方式

第三节 “老常说事”法治意识教育的成效及其原因

一 “老常说事”法治意识教育的成效

二 “老常说事”法治意识教育取得成效的原因

第三章 以调解室为载体进行农村法治意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兼及“枫桥经验”比较

第一节 理念保守

第二节 机制可持续性差

第三节 方法不够科学

第四章 以调解室为载体进行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优化路径探讨

第一节 创新理念是促进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基础

一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二 建立多元协同的调解格局

三 厘清调解部门各方职责

第二节 完善机制是加强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保障

一 建立调解室法治意识教育的领导机制

二 加强调解室法治意识教育的队伍建设

三 完善调解室“三调联动”的工作体系

第三节 创新方法是加强农村法治意识教育的关键

一 坚持调解室法治意识教育的优良方法

二 丰富调解室法治意识教育的宣传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农村法治意识教育实践探索研究一以临蔡镇“老常说事”为例的访谈题目

致谢

上一篇:服装设计的应用论文提纲下一篇:中小微企业融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