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力分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司法公信力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它是司法的生命,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前提,但当今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有所质疑。文章阐述了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的关系,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国家法与民间法相协调、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相结合三方面提出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下的司法公信力提升路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司法公信力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司法公信力分析论文 篇1:

影响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摘 要:司法公信力是伴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一个问题。由于传统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司法公信力不高,公众普遍信任与服从司法的局面远未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制约司法职能作用充分有效发挥的重要原因。本文探讨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旨在为破解司法公信力缺失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司法公信力;现状;成因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83

一、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类型的社会问题与纠纷不断涌现,人们能更多的把解决争议的目光投向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机关,寻求司法救济,这无疑是推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原动力。但是,实践表明,我国司法公信力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涉法信访折射司法公信力不足。据最高法院统计,2013年各级法院共接待群众来访53.9万人次。涉法信访问题的发生,是社会公众对司法不信任的表现和结果,是司法公信力不足的具体表现,导致了公众“信访不信法”。与此同时,接连曝光的“法律白条”执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司法机关,“案结事不结”的现象正顽固地困扰着司法机关,一些人为“赢了官司输了钱”的诉讼当事人对司法公信力表现出强烈不信任。从 “河北聂树斌案”到 “河南赵作海案”,从“张氏叔侄案”到“陈满案”,一起起冤假错案的曝光,无疑又增加了公众对司法公信力的的质疑。种种迹象表明,司法公信力已经在我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二、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法官中立地位的缺失影响了司法公信力的建设。西谚曰:“仅次于上帝完美的人是法官”。亚里士多德将法官视为“活生生的正义”。可见法官在社会生活中是举足轻重的。司法的正当程序要求法院和法官必须处于中立的地位。“案子一进门,双方都托人”的思想使当事人一旦把涉及自己的权益交由法官处理时,会让他们十分关心法官的中立性。法官只有在不受任何外来不当因素的干扰,始终居于不偏不倚的第三者地位,在作出裁判时并且只依据事实和法律的情况下作出裁判,公众才会相信其是公平公正的。然而,现实情况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政法委组织协调处理案件,使司法难以获得独立的空间并保持其应有的中立性。同时,我国的司法机关按行政区划设置,司法机关的财政由地方财政支出,人事由当地党委、人大任免,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司法活动受制于地方党委及行政机关为了保护本地区的利益而影响司法活动。一旦地方保护主义在司法活动中产生,很容易使得普遍性的司法蜕变成地方司法。

(二)司法不公与司法腐败严重地破坏了司法公信力。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培根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十次犯罪只是污染了一段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却是污染了河水的源头。”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也是对司法公信力最具破坏性的因素。公众对于法律的真正感知,源自生活即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生活周围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逐渐得以明晰的。虽然司法腐败当前在我国只是少数现象,但是极少数人的腐败行为却极大地伤害了公众对于司法的信任与尊重,并且部分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极有可能泛化演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如此一来,对司法公信力的破坏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社会信用的缺乏对司法公信力带来较大的挑战。目前我國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由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价值系统所建立起“信用”和“信任”,已变为稀缺的社会资源。在具有普遍的社会性的信任危机面前,司法公信力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社会转型过程中,法律的空白和制度的短缺造成了对权力约束的缺失,公权力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司法不公现象,使得部分群众对司法不信任泛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进而动摇了法律在公众心中原有的脆弱的地位。

(四)媒体不规范宣传报道制约着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当前的“网络审判”已经开始渗透到司法运行过程,这对法官做出公正裁决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新闻媒体对案件的调查与分析容易受个人情绪与偏见的影响,不能与司法机关一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与要求,其调查结果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当然,新闻媒体并非与生俱来是公正无私的,总体而言,它们并不一定比司法界更崇高,更公正。新闻部门的腐败现象近些年也并不少见,虚假报道、有偿新闻,早已不是新鲜事,没有什么理由可以假定新闻舆论对案中的报道更公正,更信赖。因此,一旦当新闻媒体过于关注个别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的宣传,随之对法院和法官的抱怨和反对司法公信力的斥疑将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将是缠诉、上访等问题成倍增长,更关键的是如此一来,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不满和不信任必将导致司法公信力的树立再次会遭遇障碍。

结语:澳大利亚法官马丁指出:“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

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因此,人民法院应该认识到提升司法公信力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正义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关枚:《司法公信力初论》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05.4

作者:安健

司法公信力分析论文 篇2:

以社会公众评价为视角研究司法公信力之提升

【摘要】司法公信力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它是司法的生命,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前提,但当今社会公众对司法公信力有所质疑。文章阐述了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的关系,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国家法与民间法相协调、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相结合三方面提出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下的司法公信力提升路径。

【关键词】严格规则 自由裁量 司法公信力 社会公众

问题的提出:社会公众质疑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法院及法官行使审判权的过程及结果具有的心理认同感,同时也是社会公众对司法公平与正义的整体评价程度。司法公信力对法治建设意义重大,其是司法的生命,是法律权威与尊严的前提,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司法的充分认同与信赖,以及高度的评价与尊重。然而在司法实践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裁判过程和裁判结果都能增强司法的公信力,有时案件尽管在法律上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法院准确适用法律裁判的结果却往往得不到当事人与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如广州许霆案与南京彭宇案,甚至有的当事人及亲属对裁判结果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案结事不了,不断地缠诉与上访,从而更加滋长社会公众对法律与司法的不满情绪与不信任感,影响了法院与法官的形象,使司法公信力受到普遍质疑,社会评价降低。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是因为法律有其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机械地严格适用法律、依法裁判的结果可能是“合法而不合理”,使当事人与社会公众难以接受与认同。因此,在一些特殊案件的审理中,为了克服法律的局限性,实现实质正义与个别正义,需要法院与法官对案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在裁判过程与结果上不但要求法院与法官考虑法律条文的准确适用,还要求法院与法官考量案件的特殊性、立法目的、民间风俗习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公共政策及社会公众的认同度等非法律因素,做到法律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实质正义与形式的统一、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的统一、合法与合理的统一,从而实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增强社会公众对司法审判的信任感与认同度,提升司法公信力。

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关系的法理分析

自由裁量是严格规则的必要补充。严格规则是指法官在裁判过程和裁判结果中准确适用法律,尽可能排除非法律因素在案件审理中的影响。其反映的是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绝对一致的法律理想主义,在价值取向上是法律至上,是法治的最高境界,但这在古今中外的司法实践中是很难行得通的,因为法律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其一,调整范围的有限性。法律只是社会调控手段的一种,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有特定范围,道德、宗教、风俗习惯与政策等其他社会调控手段调整的社会领域法律不涉及。

其二,不合目的性。法律的普遍性决定了法律在适用对象上注重一般性而忽视特殊性,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法律在应用于个别情况时可能导致不公正,有违法律追求公平与正义之目的。

其三,不周延性。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立法者不可能制定涵盖一切社会关系的法律,尽管其竭尽所能,但仍有可能在法律中留下众多的空白与漏洞。

其四,模糊性。法律条文的载体是语言,一方面由于语言表意的有限性,对一些客观事物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另一方面部分词语与语句的表意具有歧义性,同一法律规范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其五,滞后性。由于法律具有确定性,一经制定便保持相对稳定,而其调整的社会关系却是不断变化的,如此便造成法律常与现实社会生活或多或少的脱节①。

为了克服法律的局限性,实现法律的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合法与合理的统一,需要法官的自由裁量对严格规则加以补充与救济,以达到维护司法公平与正义、提高当事人与社会公众对司法审判的信任感与认同度之目的。自由裁量也称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办案中,当法律出现漏洞、空白与冲突时,综合法律规定、法律精神、公共政策、风俗习惯与社会公众认同度等法律与非法律要素,在法律问题上独立分析与判断,最终作出公平正义与合法合理裁判的权力。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有效补充了严格规则的不足与缺陷,克服了法律局限性,它一方面要求法官遵循合法原则,在审理案件中要依据法律的规定,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持中立,排除干扰,确保裁判过程与结果符合司法公正的要求;另一方面它要求法官遵循合理原则,在办案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法律的因素,还要考量非法律因素,确保裁量结果与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普遍理解与评价相契合,以达到提高社会大众对司法的认同度与信任感之目的。

严格规则是自由裁量的有效规制。自由裁量在司法过程中有积极的意义,其对严格规则的必要补充,有助于实现实质正义与个别正义,有利于当事人与社会公众对法官裁判过程与结果的信任与尊重。但是,法官的人性弱点及自由裁量权本身的权力特性决定了自由裁量权有被滥用的风险,具体地说,法官作为一个现实中的人,具有感情化、贪婪与自私等人性弱点,如果不被约束与规制,很有可能在办案中无法保持司法中立与公正,为谋取自己与亲密人的利益,偏私当事人一方,做出不公正的判决。再者,自由裁量权作为一种权力,具有强制性、易变性与扩张性等权力的共性,如不对其加以有效规制,授予法官绝对的自由裁量权,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无疑会为司法腐败打开大门,同时绝对的自由裁量权还会使法官容易形成傲慢、专横与刚愎自用的恶劣作风,任意运用与解释法律,使“法治”蜕化为“人治”,破坏法律的统一适用,损害司法权威与法律尊严,使社会公信力在现实中受到严峻挑战,基于此,为了防范自由裁量权不被滥用,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规制是必不可缺少,而通过法律制度这种严格规则规范自由裁量权是最有效的方式。

一般说来,在具体的立法实践中,为了防范自由裁量权被滥用,应从自由裁量权的涵义、行使条件、行使原则、证据运用方法、法律适用方法、利益衡量方法、诉讼程序、审判组织、裁判文书、法官的任职条件、法官的伦理与业务素质、监督管理与权力滥用的防范等方面切实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与司法的权威,确保公平与正义的实现,使司法公信力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二者的关系上,自由裁量是严格规则的必要补充,严格规则是自由裁量的有效规制,严格的规则与适当的自由裁量权相结合是实现实质正义与个别正义的最优方案,只有在司法过程中把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起来,才能彰显法的公平与正义价值,才能使司法裁判过程与结果获得当事人与社会公众认可与接受。

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以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提升司法公信力。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指把司法机关通过准确适用法律实现司法审判的效果与通过司法审判活动实现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公众认同法律或司法行为的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它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的司法效果,其强调在办案中通过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相结合,实现实质正义与形式的统一、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的统一、依法裁判与案结事了的统一,从而促进公平与正义,提升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度与信赖感。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我国重要的司法政策,对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法治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正向法治目标迈进,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急剧发展变化,法律局限性的各种表现突出,法律滞后于现实的现象尤其明显。为此,法官在办理一些特殊案件时,不仅要考虑法律效果,还要适当考量社会效果,自觉地把二者统一起来。

在司法实践中,达到二者统一的做法如下:第一,要穷尽现行法律规定。法官在办案中要穷尽现行法律规则来审理案件,以维护法律的确定性与普遍性,但个别特殊案件囿于法律的局限性,法官要适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实现个别正义与实质正义。第二,要正确运用法律推理方法。法律效果的取得是运用形式推理的结果,即以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为根据推理出裁判结果,实现法的普遍正义与形式正义,但此种形式推理方法不利于实现个别正义与实质正义,可能使裁判结果虽合法但不合理,导致当事人与社会公众皆不认同,这就需要法官运用实质推理的方法予以补充,综合法律规定、法律精神、公共政策、风俗习惯与社会公众的认同度等法律与非法律因素推理出合法合理的裁判结果,以取得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第三,要正确运用法律解释方法。当法律条文的表述模糊不清时,法官要结合立法目的、公共政策与法学理论等因素,综合运用目的解释、系统解释与逻辑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对法律条文做出最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最符合现实合理性、最能使社会公众理解与认可的解释。第四,要正确运用利益衡量方法,当案件各方诉求都合法,但利益却出现不同冲突时,法官要综合权衡与考量案件涉及到的各种利益关系,对相互冲突的合法利益做如下处理:公共利益优于个体利益,人身利益优于财产利益,生存利益优于商业利益,弱者利益优于强者利益,努力实现利益最大化、损害最小化。

以国家法与民间法相协调提升司法公信力。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作为城市“陌生人社会”交往规则的国家法在社会生活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中国毕竟处于社会转型期,城乡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作为乡土社会交往规则的风俗习惯、礼仪人情与乡规民约等民间法在乡村“熟人社会”妥善化解纠纷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些特殊案件中,如果不考虑民间法,机械地硬搬国家法,可能会导致裁判结果不被当事人与民众接受与认可,进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敌意,采取缠诉、上访与闹访等行为,为此,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尤其是一些疑难乡村民事纠纷,要适应现代社会治理多元化规则要求,善于把国家法与民间法协调起来,以提高司法裁判过程与结果的社会认同度,提升司法公信力,从而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息事宁人”的司法目标。

在司法实践中,把二者协调起来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民间法入诉讼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与社会公共利益。一方面,民间法不得介入刑法与行政法等公法领域、不得违反民法与商法等私法领域中的强制性法律规定,以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与统一。另一方面,法官审理案件运用的民间法,须是善良与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民间法,能得到绝大多数民众的理解与认同,而一些落后、愚昧与野蛮的陈规陋习在办案中则不得采用,以体现现代人类文明。虽然国家制定法是依法治国的中心,但其还需要民间法来补充,民间法根植于民族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净化与绵延,凝聚着特定地域、民族与群体的情感与思维,有很高的权威性与群体认同性,其社会调控功能是国家法不能代替的,为此,法官在办理特殊案中要灵活处理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必要时行使自己的自由裁量权运用民间法,而非机械地套用法律条文,只有这样,裁判结果才有可能被当事人接受与认可,司法才能被社会公众予以肯定性评价。最后,要平衡国家法的法理与民间法的情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常常注重依据国家法的法理来办案,即法官根据自己对法律事实的认定及对法律规范的理解,适用相应的法律条文,这样,法官在一些民事疑难案件中囿于法律的局限性,可能会作出违背生活经验与情理的判断,裁判结果合法不合理,社会公众评价低;而民间法是人情与事理的载体,蕴含着社会民众普遍性的价值观念,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符合公众心中的是非观与正义观。为此,法官在办案中应行使自由裁量权来平衡国家法的法理与民间法的情理,把人情、事理与法理有机地融合起来化解矛盾纠纷,做出一个被当事人与社会公众接受与认可的“合法与合理”的判决。

以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相结合增强司法公信力。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都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基本形式,在办案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化解当事人的矛盾,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司法公信力等目的。司法裁判虽然通过诉讼程序以裁判宣示的形式解决了纠纷,实现了程序正义与普遍正义,但由于其存在程序繁琐、成本昂贵、当事人对抗意识强、取证难与执行难等多方面的不足,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中,难以实现公平与正义,致使当事人不服裁判结果,案结事不了,而司法调解则是在法官的主持下,当事人自愿协商,通过达成法院认可的协议来处分自己权益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其具有程序简单、费用较少、当事人的对抗性低、讲法与讲理相结合、容易解决取证难与执行难问题等优点。司法实践表明,经司法调解成功了结的案件,当事人胜败皆服,案结事了,极大地提高了司法公正与效率,增强了司法公信力,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非常重视司法调解在办案中的价值,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作为社会转型期民事审判工作的指导原则,提倡把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相结合起来办案。

司法调解与司法裁判在办案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对司法公信力的增强发挥着作用,法官在办案中积极推进二者相结合的同时,还要处理好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的关系,避免两个极端:一方面,在办案中主张不运用司法调解的方法,片面强调司法调解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凡司法调解都是“和稀泥”,相对于司法裁判来说是“次等的正义”,认为其不利于实现程序正义,导致当事人权利打折、司法权威与公信力削弱等后果,此错误思想一是认识不到我国“和为贵”与崇尚和解的传统文化观念,二是认识不到司法权威与公信力的树立从根本上来源于当事人与社会公众对案件处理结果的认同与评价,而不是由法学理论上一些教条决定;另一方面,认为司法调解方法是全能的,在办案中不顾案件的性质与类型,一味地主张司法调解,结果要么违反自愿原则,违法强迫当事人接受司法调解,要么案件久调不决,引起当事人强烈不满,该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不到司法调解方法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其不适合于当事人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双方无法达成妥协与让步的案件。所以,法官在办案时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厘清司法裁判与司法调解的关系,区分案件的不同种类与性质,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取得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的统一、普遍正义与个别正义的统一、合法与合理的统一,以获得当事人与社会公众的肯定性评价,提升司法公信力。

(作者为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2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提高社会主义司法公信力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徐国栋:“西方立法思想与立法史略”,《比较法研究》,1992年第1期。

责编/王坤娜

作者:杨兴坤

司法公信力分析论文 篇3:

浅谈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摘 要: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的基础,更是人民法院的权威的象征。本文通过司法公信力的内涵为切入点,认为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大众对法院所做出的对司法裁判的信服以及对其公正性、权威性的评价。并且经过对司法公信力的现状的具体分析;进而就司法公信力的提升措施提出自己的构想。

关键词:司法公信力;司法公正;独立性

在我国的司法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群众不服从司法判决而抗拒司法判决的执行,另外在政府也会接待大量的上访的群众,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我国司法公信力出现不足与缺陷,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现状,是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司法公信力问题的关键。

一、司法公信力的含义

所谓司法,从狭义上来说是指人民法院通过适用法律来定纷止争,以达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目的,这是将法律规定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其主要作用和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社会的秩序。而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公共权力的活动所产生的认同以及服从的心理状态。所谓司法公信力,则是指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通过适用法律解决纠纷,在社会公众当中所形成的权威性和信任度。

二、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前,法律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公、检、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彻底的砸烂,公检法形同虚设,广大的公民根本没有诉权可言,因此司法公信力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的推进和依法治国力度的不断加强,在社会中产生的许多的矛盾都需要解决,法院受理的案件越来越多,审理的案件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被称为“诉讼爆炸”[1]。总体上,我国的司法体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各项法律也不断被完善,立法方面也朝着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发展。但是在我国目前社会之中,司法公信力不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司法公信力的制约因素

我国司法公信力过低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法院自身内部的问题,也有来自法院外,社会上的问题。

(一)法院内部的因素

1、法官整体素质不高,并且有个别法官存在贪污腐败现象

司法公信力的高低与作出裁判的法官的素质关系十分紧密。由于我国历史传统的因素以及现实的各方面的制约因素,法官整体素质与我们对法官的要求相差很远。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法官的组成部分中,仅仅只有不超过1/4的法官是大学毕业生(其中仅指大学毕业生,政法类院校的毕业生比例更小),剩下的大部分来自于干部和军队的转业人员,这在基层法院更为普遍。另外法官的贪污腐化,违反党纪党规,导致案件审理的不合理,使人民大众逐渐丧失了对司法公信力的信任感,转而以上访来满足自己的要求[2]。

2、司法程序存在不公正的地方

程序公正对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往往注重于实体,而忽视了程序。个别审判活动中合议庭合而不议、不合不议现象依然存在。

3、司法制度的不合理

在我国的法院内部存在审批制度,使案件最终裁决需要向领导请示,经过领导批示后才能判决,法官的最终裁决权形同虚设,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判而不审,审而不判”的现象。使一些案件得不到及时的判决,极大影响了人民大众对司法制度的信任。

(二)法院的外部因素

1、人民大众对法律知识和司法公信力的认知不够

由于漫长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主要是一种以人治思想为基础的法律文化,使得进入法院成为人民大众最后的方式,由于人民大众对法律知识了解得不够往往对于案件的审理会产生不满,在法院判决后依然得不到满足的话,就会走上上访之路,这也是导致上访现象逐渐增多的原因之一。

2、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不强

在我国现实是社会中,司法机关对于行政机关的依附性十分的强,法院获得不了真正独立的地位。因为法院的经费是由地方财政负担并且法院院长的级别没有地方领导的级别高,极大地阻碍了司法公正的判决,尤其是跟地方有紧密关系的案件,往往在宣判之前法院要“请示”当地领导才能宣判。这对极大的影响了司法的独立性,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地位,使人民大众认为法院与地方政府“同流合污”[4]。

四、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

(一)加强法官素质建设

为了我国的长远的发展,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法官队伍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满足人民的需求进而达到提高司法共信力的核心内容。首先要严格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来选任法官、检察官。其次,要做好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对法官这一群体廉政教育。对那些法官中的腐败分子,要从严处罚,并及时向人民大众通报[5]。

(二)完善司法制度

程序的公正与否直接影响了审判结果的公正,在法院的日常案件审理中,往往重实体不按程序,这增强了法官的自由裁量的权利,是法官的权利不能被约束在程序中,极大地影响的案件公正的判决,因此要在法院中建立相关的监督机构对法院的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其次,要不断完善司法体制,可以使每一位法官在作成判决之过程中,都独立于同僚及监督者,任何司法职位高低,在案件的裁决上,每一个法官拥有平等的权利,逐渐淡化法官的等级观念。

(三)加强司法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司法的宣传和教育,可以让外界更加的了解法院,了解每个案件的审理的流程以及神力的结果,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的监督,也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法院各项工作,从而提高司法的权威。并且这样做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民群众尊重司法裁判的好习惯,从而降纸解决社会纠纷的成本,减少社会中的不良因素,最终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相信法律、信仰法律,为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次也有利于增加案件审判的透明性,减少司法误判和司法官员的腐败、贪污。

(四)增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

要使人民群众充分的信任司法机关,充分的信任司法公信力,那就是从制度上矫正司法的运作,改革如今的司法制度,增强法院的独立化程度,强调法院的司法救济功能,以证明自己的权威性。

结语

目前,我国的司法制度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各项体制还不完善,尤其是监督体制存在特别大的漏洞,这也是导致我国司法体制中频繁地出现司法贪污,误判错判的重要的原因之一。而作为要求更多完善体制相互辅助的司法公信力,整体研究水平更是有待提高,对于完善司法公信力相应的配套体制,还需要很长一段路去走,这也需要我们不不断钻研,不断进取,坚持按司法改革的原则,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进行改革。这是我们现在也是我们未来改革取得胜利的保证。(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建.科学发展观视阈中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之探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

[2] 迟晓然.浅谈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2011

[3] 郭雪慧.浅析司法公信力的提升[J].商品与质量,2011,(9)

[4] 刘岩.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吉林法院网,2008

[5] 肖杰.司法公信力若干问题研究——法官:司法如何撑起公信.天涯法律网,2008

作者:王超军

上一篇:探究式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服务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