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司法监督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司法改革背景下行政检察制度研究

摘要:行政检察作为一项法律监督制度,在填补和整合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立足于检察机关的宪制地位,从法律监督的逻辑体系和发展前瞻角度重新认识。论文从行政法制监督的角度出发对行政检察的历史发展、制度现状、法理依据、时代背景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司法改革背景下行政检察制度的设置、运行及衔接配套的完整机制。行政检察是指检察机关对行政主体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予以督促纠正的法律监督活动,其属于行政法制监督,以维护宪法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为根本目标,以权力监督和权利保障为主要目的,其基本体系包括行政执法检察、行政强制措施检察、抽象行政行政检察、“两法衔接”和行政公益诉讼等制度。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为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革除原有体制机制弊端,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深化国家机构改革,建立国家监察机关,重组司法行政部门,整合反腐败和行政法制力量,强化对公权力行使的外部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前我国政府法治领域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传统行政法制监督制度尚不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监督范围限定在特定的具体公益保护领域,且监督方式单一,国家监察制度主要着眼于公职人员的廉政监督,对行政机关的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上配套衔接不足,探索完善行政检察制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行政检察兼具法律监督和司法监督的属性。《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行政诉讼法》、《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以及中央和地方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为行政检察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撑、实定法依据。分权制衡、法理监督、监督行政等理论为行政检察提供了法理基础。实践中,各级检察机关通过参与“两法衔接”、督促起诉、行政执法检察、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等方式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展开监督,探索创新线索发现、审查处理、保障监督等工作机制,不仅督促纠正具体行政行为,还督促纠正抽象行政行为,为行政检察积累了有益的工作经验。但直接依据不充足、对象范围不清晰、方式程序不规范、责任后果不明确、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一直困扰行政检察工作的探索实践。在深化司法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完善行政检察改革任务,应从权力决断能力和权力规训能力角度强化权力配置,遵循职权法定、公益优位、司法谦抑、检察一体、程序正当等原则。以《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为中心,以《行政程序法》、《法律监督法》为支撑,以《警察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等部门法为着力点,以《监察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为连接,以《行政检察监督规则》为操作细则,构建多层次、系统化的行政检察法律规范体系。其监督对象对事为主、对人为辅,监督范围上聚焦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与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密切相关的领域,以具体行政行为为主、抽象行政行为为辅,合法性为主,合理性为辅,恪守“履职中发现”的启动原则。在程序上,确立案件化办理方式,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受理审查、调查核实、建议处理、监督复核等一系列工作程序。行政检察的方式与效力应当与被监督行政违法行为的违法程度保持一致,采取检察建议、一类问题通报、诉前令状、“禁止令”、行政公益诉讼、支持公民起诉、检察意见等分层多种措施综合使用,并赋予不同的效力。由于行政检察权是一种程序性、建议性监督权,其必须通过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监察权才能实现实体监督价值。完善行政检察制度,需要做好行政检察与人大法律监督、国家监察监督、法院诉讼监督、行政复议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的衔接,把握好权力边界,实现程序互通,在党权领导下建构内外结合、上下配套、纵横交错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

关键词:司法改革;行政检察;行政法制监督体系;实证分析;完善路径

学科专业:行政法学(全日制)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任务和论证架构

第一章 行政检察的基本范畴

一、行政检察的语义演变

(一)一般监督检察

(二)职务犯罪检察

(三)行政诉讼检察

(四)行政执法检察

(五)公益诉讼检察

二、行政检察的概念厘清

(一)行政检察的概念争议

(二)行政检察的内涵外延

三、行政检察的功能与体系

(一)行政检察的功能

(二)行政检察的体系

第二章 行政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实定法依据

一、行政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分权制衡理论

(二)法律监督理论

(三)监督行政理论

二、行政检察的实定法依据

(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律中的行政检察

(二)其他法律中的行政检察

(三)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的行政检察

(四)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的行政检察

(五)党和国家政策中的行政检察

第三章 行政检察制度的内部需求与外部机遇

一、行政监督制度发展的需要

(一)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发展的需要

(二)行政内部监督发展的需要

(三)行政诉讼监督发展的需要

(四)传统检察监督发展的需要

(五)社会舆论监督发展的需要

二、法治政府建设的需要

(一)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需要

(二)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三)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需要

三、国家机构改革衔接的需要

(一)强化对行政违法事项监督的需要

(二)完善行政执法和效能监督的需要

(三)衔接行政复议和规范审查的需要

四、行政公益诉讼有效实施的需要

(一)拓展行政公益诉讼监督范围的需要

(二)优化行政公益诉讼监督方式的需要

(三)强化行政公益诉讼监督效力的需要

第四章 行政检察的实证分析

一、行政检察的上海样本

(一)以信息共享监督严格执法,防范行政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以督促起诉促进依法履职,避免公共利益遭受损害

(三)以参与诉讼维护公共利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四)以检察建议参与社会治理,促进行政管理严格规范

(五)以类案监督加强依法行政,推动行政规范更新完善

(六)以专门机构聚集监督合力,放大行政检察外部效应

二、行政检察的监督模式

(一)“两法衔接”监督模式

(二)公益诉讼监督模式

(三)检察建议监督模式

(四)规范审查监督模式

(五)综合治理监督模式

三、行政检察的实践机制

(一)发现机制

(二)办案机制

(三)保障机制

四、行政检察的问题审视

(一)规范依据不足

(二)对象范围模糊

(三)方式程序散乱

(四)效力责任不明

(五)保障机制薄弱

第五章 行政检察的制度完善

一、行政检察的权力配置与运行原则

(一)行政检察的权力配置

(二)行政检察的运行原则

二、行政检察的对象与范围

(一)行政检察的对象

(二)行政检察的范围

三、行政检察的司法程序

(一)行政检察的案件受理

(二)行政检察的案件审查

(三)行政检察的案件调查

(四)行政检察的结果公开

(五)行政检察的监督制约

四、行政检察的方式及效力

(一)行政检察的方式

(二)行政检察的效力

五、行政检察的保障机制

(一)行政检察的立法保障

(二)行政检察的考核激励

六、行政检察的优化内外部衔接

(一)行政检察与其他检察监督的衔接

(二)行政检察与党委、人大和政府的衔接

(三)行政检察与国家监察监督的衔接

(四)行政检察与法院审判监督的衔接

(五)行政检察与行政复议监督的衔接

(六)行政检察与社会舆论监督的衔接

结语

参考文献

上一篇:缺陷产品与行政处罚论文提纲下一篇:家具出口贸易影响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