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4-05-02

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通用6篇)

篇1: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 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核心, 也是建设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要素。本文从分析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为起点,指出中国政府公信力呈下降趋势, 然后从时代社会、政府自身和公众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全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重建公信政府。

关键词: 政府公信力, 公信力建设

一、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

政府的公信力体现了政府的信用能力, 是指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 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公信力是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具体涉及到两个方面: 政府行为的客观效果;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主观感知。政府公信力, 是评价政府是否作为、能否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和公众是否认同的基本标准。政府公信力的强弱, 取决于政府所拥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 取决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公民心目中的具体形象。政府公信力有赖于政府率先做到诚信, 而对政府信用的认识要从政府的权力开始。深层次上讲, 政府所行使的权力并非源自国家, 而是来源于国家背后的公众委托;政府行使权力最终所维护的不是抽象的国家意志, 而是具体的公众要求。

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

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 社会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多变性已经很突出, 国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 这也构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背景条件。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 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多种非理性行政行为的存在, 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 损害了政府权威, 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益, 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公众不断增长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公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不信任感有了相当程度的增长。概括起来, 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时代及社会因素。

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 在社会进步的同时, 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如人口膨胀问题, 社会治安问题, 环境恶化问题, 失业问题, 健康问题, 犯罪问题, 交通问题——层出不穷, 旧的问题尚未解决, 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 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 导致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另外, 社会信用缺失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成为我国目前经济乃至社会整体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失信行为涉及范围从商品生产者到销售者, 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要员, 从政治、经济到科学、文化和艺术, 从国内到国外, 其足迹可以说是遍及社会的角角落落, 方方面面。在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政府信用也必然呈现出下降趋势。(二)政府因素。

第一、政府行为缺乏公开性, 透明度差, 暗箱操作使行政神秘化。在我国, 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往往被忽略、忽视或有意模糊, 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长期以来, 我国的地方政府部门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关门制定政策”。一些人在维护政府形象的旗臶下维护着某些地方或某些个人的私利, 而臵公共利益于不顾, 千方百计封堵真实信息。政府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信息不透明带来政府公信力的弱化所付出的代价是极为沉重的。

第二, 政府职能定位不合理, 经常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在越位方面, 由于政企不分, 政府不恰当的介入经济活动, 任意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设臵林林总总的审批关卡, 让企业围着政府转。在缺位方面, 主要是对市场的监管不力, 市场经济秩序不能有效建立, 信用制度不健全, 合同履行率低,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在错位方面, 政府是 1 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社会的管理者, 这样政府一方面以管理者身份管理市场, 另一方面又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进入市场, 必然带来市场竞争的扭曲。职能定位的不合理, 使得一些应该由政府管理的事情, 如公共事业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却做得不够, 社会公共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人们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高, 必然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

第三, 公共行政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并且责任机制薄弱。一些行政形式理性化的结构要素如“功绩制”原则等被形式化地加以利用, 成为部分官员获取政治机会的工具。至今我国还没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行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在对行政人员的责任追究上, 往往只追究其主观过错, 而对其客观过错则较少追究或不予追究。法律的惩罚力度太小, 失信成本远小于守信成本。尽管目前开始采用行政重大责任的问责制, 但制度运行尚不规范, 最终将会导致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状况。

第四, 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不强, 难于应付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危机, 政府应该全力解决问题。如果危机爆发后, 政府不是全力解决危机, 而是先掩盖问题, 隐瞒基本的信息, 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这不仅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权, 也会加剧公民的心理混乱, 甚至引发过激行为。在危急的关键时期, 政府不能有效地号召和引导全社会, 必然导致公众不信任感的蔓延, 威胁其合法性基础。(三)公众因素方面。

首先期望过高。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太高, 要求政府解决其不能解决的问题, 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事情。许多人一方面要求政府削减税收和减少开支, 另一方面却希望政府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其次认识不准。受种种因素的影响, 公众很难全面地认识政府, 而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政府的负面, 并且夸大了这些负面的东西。

三、加强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途径

基于时代社会、政府和公众三个方面原因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政府方面的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政府信用存在很大缺陷, 政府公信力比较弱, 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 增强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信用程度,提升政府公信力。为此, 我国政府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大力推行政务公开, 建立透明政府。透明政府就是指政府掌握的个人与公共信息向社会公开, 公民有权接触并使用这些信息, 而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及国家安全法规定的不能公开的除外。政府机关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这些信息公布于众, 以供公众索取, 建立政府的亲民形象。另外, 要建立“重大决策的听证会”制度。这样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 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推行电子政务, 构建无缝隙政府, 使民众及时了解政府的信息, 电子政务将使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 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 有利于杜绝政府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第二, 转变政府职能, 塑造服务型的有限政府, 使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政府要想迅速有效地回应公众, 树立政府形象, 必须改变观念, 实现国家经济管理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的分离, 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做到政府职能合理定位, 政府行为不能越出其职能范围, 明确行为对象, 规范行为方式。政府在政策的实施、操作上, 要把握好适度原则, 针对不同社会运行状态, 从宏观上调控政策, 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实现, 以取信于民。

第三、政府应是依法行政的政府。依法行政就是指依法行政就是指政府及其各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公共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增进公共福利, 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任何行为中, 政府都应当根据宪法、法律及其精神来为人民服务, 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 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因此,只有建立起规范政府权力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法律运行机制,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守信的问 2 题。

第四, 加强公务员队伍思想建设。政府的行为在最终要靠公务员个体的行为来完成, 政府公信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应当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将公共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恪尽职守, 依法行政。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情为民所系, 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思想基础。

第五、增强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构建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我们应当从国际社会和危机管理先进国家经验出发, 建立一个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 在高层政治领导者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 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 在各种资源支持系统的支持下, 通过整合的组织和社会协作, 通过全程的危机管理, 提升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以有效的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 从而保障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现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叶育登.信息的透明度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的凝聚力 中国行政管理 [ 2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张成福译校.公共行政的精神

[ 3 ]张成福 公共危机管理: 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 4 ]陶文昭.美国人民为什么不相信政府.[ 5 ]孙智英.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若干问题.东南学术

篇2:政府公信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作者:方向新 杨盛海 刘艳文 李海兵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1272 更新时间:

2010-7-15 文章录入:admin ]

政府公信力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合法性的基础,维系着政府的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为了深入调查政府公信力问题,民进湖南省委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特组成联合课题组,深入到长沙市、湘潭市,采取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就此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同时在全省14个市州发放调查问卷400份,着重了解公民对政府及其有关公共职能部门的信用评价,共计回收问卷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47份,有效问卷率为91.3%。

一、政府公信力的现状评估

政府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普遍信赖所产生的认同力和信服力。它既是一种社会系统信任,也是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加快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政府公信力的流失或弱化业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政府公信力的弱化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市场经济格局下政府公信力流失严重

许多学者和政治改革家认定:公信力的提升源自于提高政府绩效能力。从这一理念出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管理社会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其应该得到较大的改善。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的政府公信力评价甚高,认为“很高”和“高”者还达到了76.4%,平均得分达4.16;而对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的政府公信力评价甚低,认为“很高”和“高”者只有32%,平均分仅3.03分,比对文革时期政府公信力的评价得分还低(如表1所示)。被调查者对政府的信任并未如学者们所推断的随着政府业绩的提升而提高,其原因固然是多重的。一方面,正如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所指出的,“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膨胀、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诸多社会问题,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了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客观上引发了政府的信任危机”(乔治·弗雷德里克森,2003)。另一方面,那就是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公众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和透明,公众对政府期望的增长与政府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的期望之间形成了一对越来越突出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其中不乏政府职能超载的影响。

2.政府公信力层级递减的趋势明显

在我国各个层级政府中,其公信力的评价各不相同,一个总体趋势是:从中央政府到乡镇级政府,公信力呈现出明显的层级递减。对各级政府信用度作整体评价的结果表明,调查对象认为较高者(很高+高)的比重分别为:中央政府为84.4%,省级政府为68.3%,市级政府为31.7%,县级政府为17.9%,乡镇级政府为14.9%;从各级政府信用度的平均分来看,中央政府得分为4.22分,到县政府一级时已经下降为2.74分,到乡镇一级仅为2.47分(如表2所示)。在宁乡县调查时,有村民反映,“中央的政策是好的,可就是落不到实处。村里的干部、乡里的干部、县里的干部基本都是一伙的,都是吃农民的,市里的稍微好一点,省里的干部又比市里的好一点。反正一句话,越是往下,越是吃我们老百姓的。”虽然这种说法不尽准确,仍然表达了人们对政府整体评价的大势。

3.群众对县级以下政府工作满意度不高

“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强调,政府的宗旨是执政为民,为公众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提供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群众对政府工作是否满意也就构成了信用度高低的基础。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对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工作满意度较高,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为82.4%、66%,而市级、县级和乡镇级的这一指标分别为29.9%、25%、19%;从平均分来看,也是明显呈从中央政府往下逐层下降的趋势(如表3所示)。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决策的制定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效能、效果,直接影响到政府公信力的高低。政府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政策措施、危机过程中的身体力行、危机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以及避免危机再次发生的危机管理制度等,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平复公众危机心理、恢复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则有巨大影响。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与政府日常工作相关,更与危机处理密切相连。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87.1%的被调查者对中央政府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效果表示满意,仅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但越往基层政府,群众对其处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效果的满意度越低,对县级政府表示满意者为24.8%,对乡镇级政府表示满意者只占21.9%,平均分也是呈逐层下降的格局(如表4所示)。

4.对公务员队伍的评价低于对政府工作的评价

究其实质,政府公信力的主体结构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公信力。政府机关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存在,它的活动最终都是要靠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来完成,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作风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政府的看法和态度。亚里士多德曾经论述,“一个城邦,一定要参与政事的公民具有善德,才能成为善邦。”(马丁·李普塞,2003)在很多时候,政府工作人员的声音代表的就是政府的声音。政府的公信力可能因官员个人魅力而“增值”,也可能因官员个人的恶行而被“掏空”或“污染”。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占43.2%的调查者把当前政府公信力降低的原因归咎于政府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或渎职。同时,被调查者对各级公务员队伍的满意程度亦呈现层级递减的现象,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作风堪忧。问卷数据显示,近4/5的被调查者对中央政府公务员队伍表示满意,平均得分4.01分,对县级公务员队伍表示满意的比例只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4,对乡镇公务员队伍表示满意的比例进一步下降,仅为1/5多一点(如表5所示)。

二、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

政府的公信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政府的行政理念、行政行为和行政制度。现阶段政府公信力弱化趋势明显,与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密切相关。并且,政府公信力来源一部分是先赋的,一部分是自致的,前者是一个政府的初始公信力,后者是政府通过后天作为取得的(李贵成,2009)。从调查结果来看,现阶段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既包括先赋的部分,但更多的是自致的部分,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各级政府逐步进行了以职能转变和运作机制调整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但改革尚不到位,仍存在诸多痼疾和弊端,而这些正成为了政府公信力下降的深层次制度原因。

其一,政府信用责任超载。信用政府的前提是有限政府,只有有限政府才能将政府的有限职能作用于真正需要发挥作用的领域,才能避免政府滥用信用资源。但由于改革尚不到位,政府职能的有限性并未实现,在群众心目中依然是“全能政府”。由此极易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角色错位,“越位”、“虚位”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职能与事权的不对称时引发诸多矛盾;二是政府信用超载,其信用能力与公众过高期望之间冲突严重。其二,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政府行为能否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既取决于政府接受监督的自觉程度,更取决于政府行政权力约束机制的完善程度。缺乏制约机制,将政府权威凌驾于监督之外,不能开展有效的监督制约,也就等于把政府架空于社会之上。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在政府自身缺乏监督的动力,而外部监督又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情况下,一些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极易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资源,进行“暗箱操作”(张帆,2009),以追求自身和部门利益。例如:在“躲猫猫”事件中,个别公安、检察机关的领导就是把维护和巩固部门利益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放弃了民意,这就必然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的权力并非是无限的,而是有边界的,应该受到制度层面上的制约。其实,类似“躲猫猫”这些事件的酿成,大都缘自对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失灵,从而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其三,行政问责机制不完善。建设责任政府,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但目前的现状与此相距甚远。不少地方的行政问责的成效仍取决于媒体与社会的关注程度,只有像“钓鱼执法”、“躲猫猫”这样的事件引起强烈的舆论反响时,有关部门才会启动问责制,处理几个官员给公众舆论一个交代。如果缺乏舆论关注或压力较小,问责程序就很难正常运转起来。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对一些舆论关注的渎职失职事件,往往问责力度较强,但即使追究责任也是高调问责,低调升迁,或是追究执行者不追究决策者,“追下不追上”;对于那些未受众人瞩目的渎职失职事件,问责就显得力度不够,往往只是象征性地让当事人写个检讨或是写个事情经过说明,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且忽视问责那些在渎职失职事件中明哲保身、不作为、无作为的官员或当事人。行政问责机制流于形式、不彻底会使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的运行状态,最终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

其四,利益表达机制短缺。从理论上说,公众的利益表达渠道甚多,但实际上主要只有两条途径:信访和司法(姚亮、彭红波,2009)。但由于信访制度目前并不完善,特别是信访部门的事权与职能之间严重不对称,不少地方政府“拦访、堵访”现象甚多,使群众实际问题难以解决,加之司法受行政干扰比较严重,这都使政府公信力受损严重。

2.政府行为不当的影响

政府作为公共机构,在行政过程中表明自己的价值观念、执政思路和工作作风,展示出自己的形象,形成自己的声誉。社会公众也就是根据这种形象和声誉,作出对政府的信任或不信任选择的。如果政府的行为符合公众的意愿,行政公正公平、合理合法,讲信用,重承诺,那么,公众就会对政府作出信任选择,政府公信力也就由此提高。不难看出,政府能否赢得良好的公信力,关键在于政府本身。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在回答“对政府公信力影响的最主要方面”时,占45.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履行职责是否到位”,占23.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行政行为是否适当”。在回答“造成当前政府公信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时,占26.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占16.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违法行政、非法行政”,占14.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公共政策不合理”。

其一,政府行政行为的不作为或乱作为。一方面,一些地方的政府在没有国家法律许可或者行政命令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介入本来与自己无关的事务,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具体的干预,这种行政干预不仅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而且招致社会对政府能力的质疑;另一方面,在本该由政府提供服务平台时,却出现了“缺位”。特别是政策执行不力,存在如荷兰学者布雷塞斯所说的“象征性合作”现象,口头表态执行,实际上却并未付诸行动”(布雷塞斯、霍民赫,1987)。

其二,政府行为不规范。首先,决策行为不规范。一些地方的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主观随意性大,发现问题时考虑得更多的是政绩,决定议案时更多的是凭借经验和习惯,出现问题后也不敢承担责任。其次,执法行为不规范。在具体工作中,不按法律法规行事,不按程序办事,直接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滑。在近几年所发生的社会公共事件中, 如贵州瓮安发生的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就是由于部分群众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加上公安人员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最终失去了部分老百姓的信任所致。

其三,政府资信缺乏透明。政府信息不公开,行政行为不透明,报喜不报忧,隐瞒公共事件,甚至存在某些环节暗箱操作,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本来应该向社会公开的信息,政府不及时通报,而是遮遮掩掩,甚至隐瞒事实、封锁消息,造成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总是滞后或回避不报,这就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一些公众也已形成习惯,即宁愿相信网络上甚至是境外媒体的报道,而不愿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事实上,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在信息手段发达的今天,只会产生“狼来了”的效应,使政府公信力下降。2004年非典疫情的大暴发,带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

3.公务员队伍中权力异化的影响 一是在公务员队伍中,目前仍有不少人“官本位”思想严重,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把做官看作人生最高追求,宗旨观念淡漠,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肆意欺压百姓,极大地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影响了政府的威信。二是有些公务员,包括一些高级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腐败,在人民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三是不少公务员政绩观不科学,在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惟GDP是从的倾向,在工作中热衷于搞“门面工程”,搞短期行为,也造成了权力的不当运用,致使“钓鱼执法”、强制拆迁事件等时有发生。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很多,针对目前公信力下降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特别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改革信访组织设置方式,提高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信访是折射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窗口,是人民群众反映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层次利益调整使各种矛盾变得错综复杂,为此,应将作为司法救济程序补充的信访作为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力平台。

(1)改革信访组织设置方式。可考虑政府各部门和检察、法院不再设立信访机构,各级人大常委会下设立比较完备强大的信访机构,以加强信访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现行的信访机构庞杂繁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但这些机构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而且中央信访机构对地方信访机构及中央各部门信访机构之间的管制协调能力也十分有限。基于这一问题,有专家明确提出,信访工作应该引入人大代表的力量,目前的信访体系,虽然从外部看是群众监督,但从内部机制看还是权力机关的自身监督,由各级人大独立行使信访职能,有利于改变信访各自为政的弊端(赵树凯,2009)。

(2)强化信访组织的职权,赋予其调查、督办、弹劾、提议罢免等权力。目前各地信访机构的职能和权力及运作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信息不共享,缺乏强有力的制约。因此,在强化和规范信访制度时,关键是要改变信访无权的现状,赋予信访组织特定的职权。

(3)剥离信访的司法救济功能。要把公民权利救济方面功能从信访制度分离出去,降低群众对信访的预期,以增强司法救济的权威性。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取消信访量排名制,不要求地方政府来京接访,减小信访的规模和冲击,给各级党政部门减压和给信访公民松绑,不对信访公民的信访级别作特别的限制,由信访地自主处理信访问题。只有给地方政府减压,才能加强和巩固信访组织的政治权威。

2.权力重心适当下移,切实提升基层政府的行政能力

现阶段,基层政府公信力流失严重,固然有自身行政行为不当原因的影响,但与职权与事权处于极不对称状态颇有关联。

(1)将行政管理重心适当下移,巩固执政基础。要按照构建权责相称的服务型政府体系的要求,还权于基层,强化基层政府管理权力。一方面要重新配置公共权力,继续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职责关系,整合行政资源,防止权责交叉,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实现行政权力重心下移,解决基层政府有责无权、权责脱节的问题,注重发挥地方和基层政府的主动性、创造性。

(2)扩权强县、扩权强镇。要改革权责分配体制,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保证地方政府应具有的有限能力,中央政府只负责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重大事务处理,给地方政府匹配具有与发展地方经济、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职责相适应的人权、事权和财权。特别是要提高基层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以消除基层政府失信的体制障碍,切实改变头重脚轻的不合理局面(李畅等,2009)。

3.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升行政执行力

现行干部考核体系还不太完善,考核方法不够科学,考核结果运用还不到位,没有真正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特别是传统的对上不对下的考核体制使政府行为选择与地方实际、人民期盼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1)建立评议考核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构建一套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绩效观,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赵雪,2009)。为此,要将权限、职责义务结合工作实际,分解落实到个人,分别建立行政人员责任制,实行分科目设置指标体系、分类别制定考核标准、分层次规范考核方式、分优劣运用考核结果,并将群众满意度测评和民意调查等方式方法引入考核机制,加大群众对干部绩效的话语权,使政府工作真正向群众满意目标迈进。明确执法标准和要求,严格评议和考试,并把评议、考核的结果,作为政府公职人员政绩的重要内容。

(2)严格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制订《行政执法人员个人追偿制度》,界定过错责任追究范围,规范过错责任追究程序。在行政执法活动中,故意或者过失造成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依据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要追究科室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对执行公务态度不好、影响政府形象的,特别是对服务对象有吃、拿、卡、要行为的,必须给予纪律处分。

4.完善政府诚信体系,切实规范行政行为

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尤其是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行政行为。

(1)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政府施政行为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直接影响到公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国家社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政府信用度的高低和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因此,要注重发挥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末端效应,按照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要求,完善政府公务员的诚信档案,并以此作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对公务员使用、晋级、奖惩、考评时的重要依据。

(2)以诚信建设促廉政。要推进勤政廉政建设,以惩治和预防腐败来改进公务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取信于民。要加强行政人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教育,建设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不断加大教育整顿的力度,以此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具体行为人的诚信行为提高政府整体公信力。特别是将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融入到每一个部门、每一岗位的具体工作中,使公信建设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社会的认可度(卢汉桥等,2004)。

5.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切实打造责任政府

建设责任政府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和中心环节。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健全有效的社会监督网络,从行政权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形成对各级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

(1)加强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要建立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公开化合民主化的参与机制,尤其是要全面扩大重大决策公示和听证制度,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对事关全局和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广泛听取各界群众的意见。要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基本方针,凡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诉求得到充分表达,让群众的智慧得到充分采纳,让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2)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可以消除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了解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及工作纪律等。要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加快对各部门权责的公开,办事细则的公开,结合不同岗位的职责分工,分门别类的作出具体的承诺。各级政府应当通过社会媒介,将行政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审批条件、审批的时限以及对违法执法行为的举报电话等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认真组织查处,并公开处理结果。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同时,特别要强化不同层次的外部监督,如加强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各级政协委员的监督、单位监督和社会监督等,以促进执法行为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陈柯:《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2]李畅,万国威:《弱化与强化: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理论剖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李贵成:《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社会学思考》,《理论导刊》2009年第4期。

[4]卢汉桥,刘超,周巍:《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公信政府》,《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5]马丁〃李普塞:《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56页。[6]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62页。[7]姚亮、彭洪波:《提高政府公信力与群体性事件之消除》,《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9期。

[8]赵树凯:《信访制度改革棋在局外》,《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第32期。[9]赵雪:《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问题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0]张帆:《政府公信力刍议》,《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基金项目:民进湖南省委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组成员有:汤泽培、方向新、张军才、谢卫东、李娜、杨盛海、李海兵、刘艳文、陈健佳。

篇3:网络舆论与政府公信力研究

1.1 积极影响

1.1.1 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情并调整政府公信力

从我国目前网络发展的情况来看, 在公共网络空间, 如网络论坛中, 可以随处看到公众的各种利益诉求的表达, 也可以从中看到网络中存在的争论、批评以及网民的情绪和倾向, 同时还能看到网民对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网络舆论是有利于当即政府及时了解民意的信息传播渠道, 这种方式有利于公共权力部门在决策中融合人民的声音, 也有利于我国行政执法的顺应民意发展, 同时还有利于扩大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网络空间的信息量较大、来源较广, 网络舆论也是网民了解国家情况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 针对网络舆论所收集到的信息, 政府可以从中分析实时政府公信力的实际情况, 因此也就可以必要时对需要改进的部分做出必要的调整或完善, 可以说网络舆论也是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1.1.2 有利于扩大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增强政府公信力

网络舆论信息传播的方式尤其固有的优势, 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这样就有利于扩大公众对政府信息的之情权, 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相关信息、政策的顺利传达及下发到各部门, 能够极大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从另一方面来讲, 公众对政府工作信息量知情权增加的情况下, 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也就会强化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识, 也就有利于公众对政府公信力进行监督, 能够为帮助政府完善、提高政府公信力做出贡献。

1.1.3 有利于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网络舆论的强化发展强调了公民个体的存在价值, 也强调了公众在宪法以及相关法律范围内的言论自由的权利, 同时也强调了公众对政府具体、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批判的权利, 这对促进公民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 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

网络舆论信息丰富、言论自由, 这就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抒发自己心中想法的平台, 此外网络舆论的随意性也非常有利于调动公众参与政府监管的积极性。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舆论这一良好的信息传播渠道, 将自己对于任一问题的观点充分的表达出来, 同时还可以对政府的行政行为作出批评或建议。政府也可以根据所收集到的网络舆论信息进行筛选, 将有效信息收集、整合, 进而获得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改进意见及信息反馈, 也是公众参与改进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1.2 消极影响

1.2.1 有时可导致舆论失范, 影响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

目前, 我国网络舆论较为活跃, 大多数网络论坛、博客都疏于管理, 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人员缺失而疏于管理的原因, 也有可能是部分管理者片面想要吸引人气, 增加点击率而故意放纵网络舆论的可能。这种行为造成的结果就使得网民在网络论坛或个人博客中对于信息的发布或转载过于随意, 真假难辨, 极易扰乱视听。

网络舆论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点额特点使得一些恶意信息的传播极有可能会导致出现信息的误导以及舆论失范现象。恶意信息、恐怖信息等信息的误导也会误导公众的视听, 公众也将会产生对政府工作和政府行为的质疑, 进而也就会对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造成影响。

1.2.2 有时可导致出现信任危机

近年来, 因为网络舆论的不良传播而引起的社会信任危机问题越来越突出, 网民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政府的解释、不相信企业的承诺、不相信传统媒体的报道、不相信权威专家的论证, 这类问题频繁出席那。而在网络环境下的这种非理性争吵使得整个网络空间的不信任氛围愈演愈烈。而网络交流沟通机制的不健全正是造成网络舆论争论以及社会信任危机的重要原因。有许多地方单位及政府在面临网络舆论时显得十分被动, 应对方式还是传统的一套, 片面的重视在传统媒体上加强宣传, 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不利于自身的网络舆论。但是从实际的操作情况来看, 这种方法效果十分不理想, 有时还起到反作用, 招致信任危机。

1.2.3 有时会影响社会稳定, 政府公信力丧失作用

网络舆论的公共空间内, 网民之间的互动不单是一种文字上的互动, 更多的是情绪的互动。而网民的不满情绪大多是从网络批评开始的, 而且会随着批评的深入不断地扩散以及加重, 从而会对显示社会的稳定带来冲击。从批评的角度来看, 网络舆论的监督式批评和攻击式批评都有可能成为公众不满情绪的源头。网络舆论中一些错误的、恶意偏激的信息传播将会严重的影响社会的稳定, 也会在公众中造成恐慌, 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导致政府公信力丧失原有的作用。

2 我国政府管理网络舆论的发展对策

2.1 打造透明政府, 加强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与民主

在网络时代下, 政府公信力会受到多方面的外部动因影响, 但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根源还是在于其内在因素, 也就是政府因素。由此来看, 要转变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趋势就要充分的利用网络舆论时代的优势, 积极主动的从政府方面入手。

第一, 政府应该首先切实的转变管理的理念, 积极地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诚信政府;第二, 各级政府应该要积极的完善基础性的制度设施, 同时也要建立问责机制。政府在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的同时, 也必须要做到依法行政, 这也将会成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问题;第三, 政府必须要做好突发事件迅速反应的准备。社会发展的历程是在步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而社会发展进步很重要的也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吸取教训中所逐步取得的。政府勇于公开相关的负面信息, 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同时也是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决心的表现。积极的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 勇于承担错误, 非但不会损害党、国家、政府的形象, 反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党、国家、政府的威信, 增强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

2.2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同时也通过网络架起了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公共部门在网络环境中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网络媒介的传播效果。因此, 政府在加大自身建设的同时, 还应该重视加大对网络媒体的管理, 使其真正成为公众了解政府的窗口。

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管理, 政府应该积极的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政府要引导网络媒体加强自律, 尽量净化网络环境;第二, 要加强对网络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 建立高素质的从业队伍, 同时还要加大对职业和非职业网络新闻传播者职业道德以及 (下转第93页) (上接第61页) 新闻传播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第三,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网络道德自律活动来帮助网民树立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观, 有效遏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 营造可信赖的网络环境, 从而以一种负责人的网络舆论监管则的角色出现在公众面前, 加强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

2.3 加强立法监管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管理能力

德国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管理采用的是硬性措施, 而美国则采用的软性措施, 而不论是硬性措施还是软性措施, 都是通过专门的网络方面立法来实现网络舆论的监管。因此政府加强立法、依法管理也就成为对互联网进行管理的重要环节。政府要认真研究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从多个环节进行保护和监管, 制定和完善一整套科学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堵塞管理漏洞, 消除管理盲区, 以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的有效监管和保护。S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 范围也越来越广, 涉及到社会公共安全以及利益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突发实现都会在第一时间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响和关注。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的政府服务以及运作模式正受着严重的冲击, 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网络舆论事件普遍发生, 正是政府公信力削弱的表现。因此,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 只有真正解决了政府公信力的喜人危机的问题,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对网络舆论进行更好的管理。本文主要就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方面入手, 讨论网络舆论与政府公信力, 并提出我国政府管理网络舆论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府公信力,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君.政府管理网络舆论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行政管理系硕士论文, 2010.

[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47.

篇4: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与提升路径

一、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由来与基本内涵

在西方,公信力(credibility)一直是大众传播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总体上,对公信力这一概念的探求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信源和媒介。前者指传者特性影响信息传播效果,如在霍夫兰模式中,传者品质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后者集中于承载信息的渠道研究,如网络媒体与印刷媒体在可信度上的差异。但公信力的定义究竟为何,却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严密而准确的界定。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戴索认为:“公信力是一种信赖,也是一个品牌。”随着现代社会学科之间的广泛渗透,公信力这一概念进入政治领域,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公共权力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认为,任何政治系统需要尽可能多地投入各种不同的“大众忠诚”,如果政治系统不能把大众忠诚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就会产生合法性危机——认同危机。

哈佛大学教授Nye等通过对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后指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在过去数十年中明显地下降。”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现象不止出现在美国,而是一种国际问的共同现象,其它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荷兰等也都面临相同的问题。归纳民众不信任政府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无效率、浪费公款并花费在错误的政策上。今天,提高政府公信力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若人民看到其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并不代表自己和自己的利益,其信任度就会降低;若公民对国家运作方式及其效能的期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在全球化背景下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不信任和冷漠。在美国,对政府公信力的阐述一般用“the publiccredibility”,其中主要的含义是指政府的公众信任程度。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的经济衰退,导致西方国家各国高额的财政危机,福利国家不堪重负,并面临着新的社会与政治问题,不但出现了财政赤字、绩效赤字,还出现了严重的信任赤字,政府公信力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学术界对政府公信力的认知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信守对公众的承诺,从而获得公众内心上对政府的运作方式、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及与政府行为相关的整个社会制度的理解和信任。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对于政府自身行政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形成与评价一般包括三个层面:其一,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是形成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政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才能具备一定的信用能力,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持相应程度的信任。其二,公信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所作所为。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都不可或缺。政府公信力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强调政府在这种信任关系中的主动性。而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则是从公民出发,是公民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期待。其三,不同情势下公信力的评价有一定差异。政府公信力既存在于平时,也存在于突发事件的危急关头,但时间地点不同,评价尺度也会有所不同。

二、当前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从总体上看,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政治文明建设、完善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务公开和反腐倡廉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建设。然而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因为职能转变缓慢、执行能力落后等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信力缺失的现象,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小康》杂志发布的《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报告显示,2005-2009年度中国政府公信力指数虽然微弱上扬,但仅刚刚及格,迫切需要进一步改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很相信中央政府,但同时,逾70%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地方政府,认为很多地方政府存在着“隐瞒真实情况,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与此同时,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被网民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这大大影响了政府形象。尽管各种类型的调查或统计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机性和误差,但也从侧面证明,当前地方政府的确存在公信力不强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事实上,公众对于政府信任程度的高低,大致受到体制因素、法律制度因素、行政文化因素和公众监督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政府公信力不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

第一,依法治国没有得到坚决贯彻。依法行政是现代政府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如果这一手段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信用就无从谈起。虽然当前我国法律制定中存在着前瞻性不足、规范性不够等缺陷,但是立法机制比较健全、立法形式较为完备,主要的问题是当前的执法基础相当脆弱,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政府信用大打折扣,司法公正遭到质疑。

第二,公共政策没有充分征询民意。其主要表现是:(1)政策决策不规范。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决策的随意性比较大,发现问题时不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而是更多地考虑政绩;决定议案时不是经过科学调研,而是凭经验和习惯;出现问题后不是勇于承担责任,而是拍拍屁股走人。这些决策不规范行为造成的后果有些是相当严重的。(2)政策缺乏连续性。政府政策要有连续性,不能说变就变。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新官不理旧事”,一届政府一套政策,常常是重打锣鼓再开张。(3)政策执行有偏差。一是象征性地执行政策。正如荷兰学者布雷塞斯等所言,象征性合作系指地方政府假装合作,而实际上并未合作。在实际执行中,这种情况包括口头上支持中央政策,或以书面形式表态,但没有按照中央政府的期望做任何事情。象征性政策执行与“象征性合作”非常类似。二是附加性地执行政

策。主要是指政府行为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对原政策附加了政策目标所没有规定的不适当的内容,改变了政策的调整对象、力度、范围和目标,从而导致政策的变形。三是替换性地执行政策。主要是指某些政府行为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针对那些与自身利益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定出看似与上级政策相一致,而实际却违背上级政策原则的执行方案。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无论是哪种,最终导致的结果都是政策实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公众对政府产生不信任。

第三,政府职能没有及时转变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行为缺位。这是指有的事情本该由政府管而没有管好,导致政府无法满足公众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本需求,使公众对政府信任度降低。二是政府行为越位。政府某些机构不恰当地介入经济活动,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在管,导致政府形象严重受损。三是政府行为错位。这是指政府一些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造成政府行为在一些地方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结果在利益冲突过程中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第四,权力异化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其主要表现是:政绩观不科学,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的唯GDP是从的倾向,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泛滥等严重后果,形成了只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由于自利动机的存在,生活中产生大量的寻租、创租和抽租现象,一些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交易的筹码,进行权钱交易;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多为本级政府或者上级政府,属于自我评估,在这样的绩效评估体系里,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采取短期行为,重汲取轻服务,对公众关注不够,往往引发突发性群体事件。

三、新形势下政府提升公信力的主要路径

转型期间,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调整后的新利益格局与原来的社会结构的嵌合,势必会造成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政府公信力不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如果任由政府信用的进一步缺失,社会必然陷入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中。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就从根本上反映出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多方面人手:

(一)深化民本价值取向,是政府赢得信任的科学基础

政府追求的终极目标应是公共利益最大化,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思想基础。为此,政府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尽速摒除“官本位”思想,真正树立“民本位”思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中所说,只有把人民群众当做亲人,人民群众才会把党和政府当亲人。二是要倡导正确的政绩观。对公务员的考核从“指标数字型”转变到“群众满意型”上来,用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作为他们升降任免的主要标准,使政府公务员真正变为人民的公仆。三是要端正政府行政目的,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取最大化利益作为政府行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有效解决现实矛盾,是政府培植信任的关键所在

当前,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三大差距”,也是改善民生、增强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突出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社会矛盾增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放缓,而且导致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从根本上制约政府形象力和公信力的提升。因此,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必须重点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矛盾,把政府该做的事情做好,给人民群众最大的方便和最全面的服务,着眼如何成功有效地解决三大差距,力争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住房保障制度落实与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另外,还要注意针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需求,制定满足多元性需求的政策,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民群众心中的疑惑,防止怨恨积累的现象出现。

(三)真正落实行政问责,是政府提升信任的有效手段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中指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可见。行政问责制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措施。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问责制”的重要性,但效果并不出色。只有在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才能更好地约束中央政府放权后的地方政府行为,“问责制”才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当实践出现问题时,有人承担责任,就会逐步建立政府的诚信和威望。当前,网络问政的兴起,一方面反映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意识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凸显问责机制运转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更要思考网络环境下的行政问责,并制定相关应对机制和考核指标,进一步丰富问责形式和渠道。

(四)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是政府获取信任的根本保障

提高政府公信力,需要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是在政府主导型的制度根植于人民思想的社会中提出的,要完全转变政府职能,不但要在政策上改变,而且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接受和支持政府科学的决策和相应的制度改变。让人民群众参与政府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捷径,因为社会公众是政府公信形象的认识主体,而公民社会作为公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对社会问题、政府的方针政策等进行讨论、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并形成自己的政府观,进而影响到政府公信形象的形成。因此,重塑政府公信力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增强群众参与,培育健康成熟的公民社会。

此外,构建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加大权力腐败惩治力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等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作为中央对地方实施有效统治及中央有效回应社会需求的工具,在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方面,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既有相同的共性,也有其特有的个性,在对策的选择上应有所侧重。

篇5:浅谈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转变

摘要:社会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现实生活中,诚信的普遍缺失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成因悠久危害深远.分析表明,社会诚信的缺失源于政府公信的丧失,社会诚信的重建必先以恢复政府公信为前提.新的历史时期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公信作为社会诚信的前提,理应得到求真务实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在要想使公共政策切实有效的实行,政府公信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政府在处置公共事件中面临着“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机制的挑战。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总要求,各级政府只有进行全面改革创新,加强行政诚信建设,从根本上提高社会公信度,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增强诚信意识,完善制度保障,理顺行政体制,坚持民主决策,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沟通协调,完善责任机制,强化监督制约,全面公开信息。

政府在公共事件中诚信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公众心理期望的变化,各种信息的作用和社会舆论的发展,公众对政府的诚信要求会越来越高。政府诚信水平、服务水平、公共管理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诚信之必要性

(一)诚信是在市场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的自律与他律的制度 当我们要研究诚信体系建设的时候,有必要先对诚信的起源进行一些探讨。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所谓诚实,即人的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为人处事不说谎、不虚伪,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教化和价值取向等非正式制度环境中形成的。诚实是人类交流的原始基础。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初期,由于地壳的变动,热带丛林的减少,类人猿开始由丛林走向地面生活,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因为人一开始就是集体的动物,离开丛林到地面后,环境更加危险,不集体劳动,就无法生存。而集体劳动,必然有一个交流与协调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发明了交流的工具—语言。此时人类的交流,是在达到“彼此间有什么东西非说不可的地步”时自然的交流,没有任何欺诈的行为。分析此时人类诚实交流、互不欺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所有人而言,主观上根本不具备欺诈的动机。想象当时的环境,人们面对的是恶劣的环境、强大的敌人,普遍没有任何剩余产品,欺诈不会给实施者带来任何利益。如果不能从一种行为中获取任何利益,那么就没有人会主动去实施这种行为。二是客观上也不存在欺诈的环境。在传统社会中,由于人们的交往范围相对狭窄,人群的流动性相对小,因而说谎虚伪者就很容易被戳穿,诚实在这种环境中就成为人们自发而必然的选择,也逐渐形成为人们所推崇的价值观念。诚信,是诚实与信用二者的结合。人类为了创造诚实的交流环境并努力维护诚实的价值观念,一方面要对自身进行道德自律,即对己要做到“诚”;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大家共同缔结契约、制定法律来对群体进行共同约束,即对他人要做到“信”,这就是诚信。在有关诚信的权威著作《诚信》中,美国经济学家福山认为,诚信是一种社会成本,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织的规模。他将诚信定义为“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就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诚信实质上就是文化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规范等非正式制度和缔约各方共同缔结的条款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正式制度共同作用的一种制度。

(二)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运行发展的基础

从诚信的实质及其来源中,我们不难看出,诚信是在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自律的道德观念和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及市场的扩大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他律的制度规范的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规范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行为的工具。因此要实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发展,必须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良好运行需要以诚实为基础。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全面合作的社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员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完成都离不开内部的合作与对外的交流,而诚实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一项经济活动的开展,如果一方实施了欺诈,对另外一方或几方而言,则缺失了进行交流合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的环境,而公开、公平与公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欺诈行为的实施,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动摇了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对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组织和个体而言,要想使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并从中长期受益,就必须养成诚实的自律意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需要信用来约束。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在高度开放的环境中,人们接触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各种各样的信息越来越繁杂,交易各方对信息的了解很难做到对称,这就为机会主义者提供了“不诚信”的可乘之机。以商品拜物教为主要内容的负面效应,会诱发一些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去破坏市场经济的平等交易、诚实守信规则,从而造成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这些人类共享资源的巨大浪费、破坏,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调节平衡的破坏,引发道德性危机,如诚信缺失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活的无序化、环境污染带来的生态破坏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单纯依靠道德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用有效的信用制度来规范交易各方的行为。

(三)政府诚信建设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先导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个信用管理制度的系统。个人信用管理制度、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政府信用管理制度,二、当前政府公信的状况及分析

政府信用现状在经过长期治理后有了较大的改观。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有了较大起色。但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敷衍 塞责、表里不

一、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一些地方仍占一席之地;更有甚者,滥权、越权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更突出的还表现为:1.政府朝令夕改,政出多门,表现为政策不诚信。由于政府及其部门的政策及行为稳定性、普遍性和规范性较差,从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人们的预期。一些地方政府执政能力差,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有失公正,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默许甚至纵容社会不良信用主体的不良行为,听任盗版走私、制假贩假、骗税套汇等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出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缺乏前瞻性预警构想和预防能力,致使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处于混乱、无序状态。2.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机关实践承诺不到位。目前,有的政府机关还未摆脱计划经济的习惯思维,喜欢直接插手企事业单位的具体事务,对其决策指手画脚,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而本该由政府管的事情反而没有管好。有的政府机关说话不算数,行政无信义,对政府出台的政策,经常以各种借口和理由违背诺言,从而引发群众的不满,出现群体上访、集体示威事件,导致社会的不稳定。3.政府信息不对称,决策的不透明,造成政策理解难、执行难。一些地方官员制定政策对“暗箱操作”,他们这样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堵塞了广大社会公众利益表达的正常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决策的参与性、透明度不够造成了社会公众对政策的不解和误解,引起群众的不满,增加了政策贯彻执行中的难度和成本。长此以往,就会积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4.政府机关内部职能部门分不清,相互“扯皮”现象普遍。一方面,由于缺乏刚性规定,一些行政部门分不清“作为”与“不作为”的界限,另一方面,出于自身利益,某些政府机关爱管有“油水”的事情,对于那些“无利可图”的事“踢皮球”,作为的积极性不高。这些相互推诿,扯皮都是政府机关“缺位”、“越位”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这是体制性缺陷,是政府信用缺失的根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更是信用经济。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基本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信用体系也在发生转变,但这种转变没有跟上步伐,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

三、实现政府诚信的转变途径

1.行政行为法定化。政府机关或公务员具有自利的一面和借助权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可能,要消除失信行为完全靠个人的自觉和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而依靠法律则较为有力。

2.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督机制。应建立行政监察、行政监督制度,建立行政投诉、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

3.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听证制度,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应建立行政监察、行政监督制度,建立行政投诉、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

4、建立公务员诚信信息数据库制度,搭建个人诚信平台。建立包括数据采集、披露、评估、使用、保护、监管等方面的联合征信制度。诚信数据应向全社会开放。欧洲一些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政府以数据开放的强制权,以保证数据的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和威严。

5.完善失信惩治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行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治。提高失信成本,依法追究其行政及经济责任,并给予受损害单位或个人合理的补偿。要使守信者感到光荣、有价值,使失信者得不偿失,让其不敢冒失信之风险。

6.新闻媒体是政府诚信建设的有力武器,是使政府和民众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传媒既能影响政府,又能引导群众。所以,新闻媒体应为政府的诚信建设大声疾呼,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宣传,使“诚信应成为政府根本的准则”和“成也道德、败也道德”的真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闻媒体权威性强、影响面广,近些年来,一些不诚信的行政人员因媒体曝光而落马的情况不少。可见新闻媒体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7.加强诚信教育。在当今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和冲突的时代,仍然使用传统的道德说教方式是难以奏效的,教育应当寻求从内容到方式方法上的扎实和创新。从内容看,要紧扣公务员的身份,狠抓公仆意识教育、价值观教育和责任心教育,并让公务员了解诚信的内容、意义。当然,诚信不是孤立的,它与法律意识、市场经济规律等密切相关,对公务员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5,(2).[2] 刘智勇,张志泽.论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能力的缺失和再造[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1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4].李长江.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信用模型的构建.社会科学辑刊,2003(4)

篇6:当前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对策分析

论文题目:当前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学习形式: xx 年 级: xxxx级 专 业: 行政管理

层 次: 专升本 姓 名: xxx 学 号: xxx 指导教师: xxx

二0一五年三月十三日

摘 要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执政的基础、体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国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主要障碍是行政权力分配不够合理、公共政策过程不够科学、民主参与制度不够规范、权力监督制度不够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完备以及问责机制不够健全。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国家各项制度的健全与发展,因此,必须在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合理分权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监督制度、改进管理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关 键 词

公信力;政府;制度;对策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

政府公信力即政府获得公众的信任度,是政府能力在公众心中的综合评价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公众对诚信政府建设的愿望愈加迫切,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有限政府成为社会公众的普遍期待,推进诚信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为社会公众的共识。政府公信力是衡量现代政府是不是有效政府的重要指标,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服务性政府建设息息相关。

建国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建立了相关制度,这些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联系,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国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这也构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背景条件。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民的价值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多种非理性行政行为的存在,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行政能力,损害了政府权威, 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行政效益,使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与公众不断增长的行政需求之间形成了矛盾。公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和不信任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总体来说,我国政府公信力还是比较高的。

二、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我们可以将政府公信力分解为三个构成要素,即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及两者间的双向交流机制。作为公信力的主体,由于政府拥有更多的公共权力,所以相较于民众而言处于强势地位。由于公信力对于政府的存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政府应当自觉履行基本职能,完成民众预期,并接受一定程度上约束权力的制度安排。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和信任度是混合并带有个人特质的,当政府需要更广泛的支持时,就必须考察社会中最主要群体的需求,在各阶层间分配资源的过程中确保程序公平和必要倾斜,并努力争取可分配资源总量是不断上升的。政府和社会公众的交流互动系统是一种输出与反馈的机制,从现实中看,大众媒体是最为接近这一机制的体系,尤其是在新媒体出现之后,交互式的传播方式一方面给予公众一个参与政治进程、影响政治决策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放大了政府行为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受到更多的舆论监督与压力,迫使其更具响应性和代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个公共环境的改善。

三、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这些年来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确实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都在扩大,使政府公信力受到很大损害。首先,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社会关系的协调者,要让所有社会群体 阶层都满意,难度较大;其次,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社会的控制力下降下岗失业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再次,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老百姓权利意识苏醒,法制理念逐步养成,要求更多的民主参与权利。

(二)政府内部因素

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政府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能,随着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不力也是政府公信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二是在政府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存在权大于法现象和错位、越位现象。一部分地方存在着行政不受法律约束的现象。政府的违法行政行为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存在错位、越位现象。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随意干预企业的行为,或者干了本应由企业干的事,甚至直接以政府的名义从事独立的经济活动,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和市场秩序的紊乱,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是部分官员的腐败行为使公众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在现阶段,一方面政府控制着大量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政府权力存在法治约束不足、监督虚置及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部分官员腐败行为的产生。这在造成社会公共财富巨大流失和浪费的同时,也使许多社会成员认为被不公平对待的感觉日益强烈,从而激起人们的不满,当这种不满情绪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动摇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产生对政府的不信任。

四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均等化问题同时并存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整体处于偏低水平,尤其在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面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状况恶化的现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也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

五是信息公开制度不够完备。信息是公众了解、参与、监督政府管理的基石,没有透明的信息,必然导致政府与民众之间难以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政府与民众互信的缺失必将使政府产生“刁民思维定势”;百姓产生“贪官思维定势”,即政府总是不信任百姓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而百姓总不相信政府会以民为本。目前,政府政策的议题设定、方案选择、执行和评估还远未达到开放的程度。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都缺少制度保障。信息不够透明,限制了政府内部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有效制约,政府制度中的权力和权利难以达到平衡,政府的公信力也就越难提高。

四、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一)拓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参政党、人民团体、法人组织、民间思想库和公民,既是公共决策的主体之一,又是公共决策的客体。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方式主要是以民间主体和政策对象的双重身份,发挥利益表达和智力支持作用。其中参政党、工会、共青团等政协组成单位,主要以政协为主渠道,代表所联系的群众表述其利益和愿望,并就某些重大问题与政府对话,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科技的发展,建立在互联网络之上的“电子化政府”作为新的公民参与手段,其触角还需要广泛而深入地伸向机构、公民和所有服务对象。这样一个全新的,类似企业——客户沟通的政府在技术上就建立起来。为了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政策制定者可以多采用一些公民参与的渠道,创造更新的参与方式。如深入交流法、在政策组织中加入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价值取向法等。此外,公民自己应懂得运用不同渠道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如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渠道。

(二)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我国要尽快完善基于新媒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企业、公民个人的网络行为都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说明。目前很多网站实行了实名制注册,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可扩大实名制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要严格实名认证。在信息公开的制度上,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可公开的范围,同时明确没有依法信息公开的处罚措施。对于个人利用新媒体发布各种信息的行为,法律要进一步对是否发布谣言、侵权、泄密等进行明确解释,对不法行为的处罚也要严格和明确。此外,政府要加大对于新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让每个公民了解身处新媒体时代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为维护政府公信力打好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政府要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就要让社会各界和公众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监督。首先,政府要利用好新媒体设备,如官方网站、微博、移动电视等,建立专门的监督通道,及时接收群众的反馈,并在第一时间给出答复,不能让这些新媒体资源成为摆设。其次,政府要鼓励媒体和公众进行监督,政府不能过多干涉媒体的报道和宣传,由过去“封”、“堵”、“压”的模式,转变为鼓励、沟通、协作的模式。新媒体时代,政府、媒体、公众和组织的互相监督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这里的组织仅表示除政府以外的企业、公益机构、群众团体等。政府要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监督,公众要发挥主要监督功能,监督政府、媒体和组织的运作。媒体一方面监督政府,另一方面对组织进行监督;而组织要监督公众的网络行为,特别是甄别散布谣言的公民以及发表恶意言论对国家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个别公民,同时组织还要监督政府和媒体。

(四)切实推进征服信息公开。一是公开政府的重大决策法律法规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及主流媒体等多种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完善公开程序和方式,加大普及力度;二是公开行政标准 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职能要公开,政府部门行政所依据的标准 根据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三是公开办事程序 办事手续办事条件办事机构和办事时限,减少办事环节,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四、公开政府各项支出,并且要确保各项公开支出的真实性,否则会适得其反,降低政府的公信力。中央政府逐步进行三公支出公开后,各地方政府也逐步进行三公支出公开透明化。政务公开和三公支出的公开透明化是民众对政府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前提和基础。满足人们的知情权,才能对政府进行有效地监督,减少官员各种贪污腐败和以权谋私的行为,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进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五)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政府公务员一旦获得相应的职位,就比较稳定,在缺乏竞争的压力下,可能会安于现状。因此,要在公务员内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即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公务员录用制度,严格公务员的培训制度;严肃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土作职务升迁等环节相挂钩,采用竞争上岗制度和跨部门论岗制度等等,通过有效的竞争,达到入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激发整个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

(六)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以提高政府公信力。首先,在公务员绩效考核方面,更加注重平时考核,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是避免年度考核工作走向虚化、考核只是凭领导的印象等缺点的有效途径。突出考核标准,细化考核目标任务,使考核的标准更加客观,可以定量,而不是简单的定性。还可以以高现代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上建立考核评议系统,增强公众参与度,打破公务员只对领导负责的局面,让人们参与监督。这样就能改变公务员平时的工作态度,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让人们满意。

结 论

当今社会,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我们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执政,政府担承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越来越大,我们在是一个高度信息化高度开放的全球化时代执政,我们是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执政,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并将继续发生许多不可逆转的深刻变革,由此,对政府的诚信与受公众的认可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提供政府公信力,在政府治理模式与途径选择上,学术届的探讨与政府积极地改革措施,相信在我国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但是,从哲学角度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在制度建设上尤其不可能出现“一蹴而就”的质的飞跃。对此我们应有理性的认识。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任何制度都不是独立存在并单独起作用,尤其政府制度的建立完善及丰政府管理实践中的良性运行,不仅需要广泛的公民参与,还需要更科学的论证机制、更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相关问责机制等的有效整合。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官员执政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亦是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聂伯葵。新媒体在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朱光磊,周望.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3).[3]吴晓峰.近年来政府公信力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05).[4]中国信用指数调查:政府公信力提升最高2012-09-04.[5]唐云峰,宋国庆,基于社会调查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2).[6] 邓志辉,《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九期。

[7]刘雪华.谈我国政府公信力提升与政府职能转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8] 金太军、袁建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政府能力考量[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上一篇: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情况下一篇:琵琶记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