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办学标准协调发展论文

2022-04-23

摘要: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体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低端不低”、“高端更高”的评价理念,是以促进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的,面向未来的、协商式评价体系。其评价标准由均衡发展效果标准、效益标准、效能标准、效应标准和效率标准五类标准和三个层级标准共同组合而成。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的设计流程,构建了系统的城乡统筹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衡量办学标准协调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衡量办学标准协调发展论文 篇1: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探析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准确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在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准确定位,才能顺利转型,实现学校“内涵升本”。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

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持续扩张的全球化浪潮。社会生产的工业化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又导致了教育类型的分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正是适应形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如何科学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仅事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校结构层次的优化。本文试就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定位进行具体分析。

一、办学目标定位

办学目标是高校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而且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定位是指在某个较长的时期或某一阶段内,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和创新性思考。总体上就是确定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它对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结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起着规定性作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转型之中,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目标能够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对于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为地方高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应遵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解和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学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坚持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把办学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之上,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努力使学校的目标定位既体现前瞻性,又体现可行性。既不能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盲目追求高起点、高目标,片面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也要防止因受长期专科办学的影响,定位过低,给学校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办学类型定位

办学类型是社会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办学类型定位是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位置的选择,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实际上是对高校自身的“身份”确认。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都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对于高校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标准,从行政隶属的角度,可以分为教育部所属院校、其他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政府所属院校;从办学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从高校职能发挥的不同,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院校;从学科属性上,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多学科性大学以及单科性大学;从高等教育的内容性质角度,可以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

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应划分为应用型院校。因为这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办学”理念、“研究型”办学模式和“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事实上,应用型人才主要是由教学型院校培养的,教学型院校的实质就是应用型院校。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从概念表述上就直接明确了其办学类型。

三、办学层次定位

办学层次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层次,办学层次的定位是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相对应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主要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高专)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反映的是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对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即使是同一办学层次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既然定位为本科院校,就应该立足于“本科”层次办学,迅速扩大本科生的比例,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过渡。

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相比,不能仅仅表现在名称的更改和规模的扩大等外延扩展上,更应体现在教学与管理上有更深一步的内涵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多为专升本院校,如何从专科教育模式转换到本科教育的特点上来,做到既立足于本科又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相区别,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以本科教学为主,不应排斥其他办学层次的适度发展。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合并组建而成,升本后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有条件的院校完全可以选取一些优势学科通过挂靠、合作等联合培养方式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以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内涵建设,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后,举办研究生教育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是高校首要和主要的职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高校对人才培养规格、方向等方面的定位。高等学校不同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外,还迫切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基础理论较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生产、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更强调应用性。与专科和高职教育的技术性或技能型人才相比,理论基础更为系统扎实,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更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更强,发展后劲更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区别于专科学校,又要避免重走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老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顺利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五、服务面向定位

服务面向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空间范畴,即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从服务面向维度来看,我国高等学校通常被分为全国性高校、区域性高校及地方高校三类。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分布于省会之外的中等城市,是在地方政府的扶植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作为地方院校,就其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而言,它的生存与发展都与区域(行业)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努力为区域(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应该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面向定位。

当前高等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潮流就是在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地方化日益彰显。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高等教育服务面向走的就是一条“国际—国家—地方”的发展轨迹:中世纪的大学,其服务面向具有国际性;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大学具有国民性;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具有地方性。美国高等教育从19世纪的州立大学到20世纪的社区学院,走的就是地方化的发展道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化潮流,把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主动走出“象牙塔”,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在服务中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不断发展壮大,彰显特色。

六、学科专业定位

学科专业定位是指高校设立的学科、专业门类多少及其在整个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关系。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标志,分别体现了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决定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办学特色、社会地位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反映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则是专业建设水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由原来的专科或高职院校通过合并升格而建立的,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相对薄弱,有的甚至以专业建设代替学科建设。因此,明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不同内涵及其关系,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好学科与专业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业教育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特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相对悠久,经验相对丰富,不能盲目照搬传统本科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引领专业和课程建设,而应依托专业建设去拉动学科建设,走学科与专业建设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为此,应紧扣学校办学和发展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的支撑和保障,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现有学科与专业优势,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为传统优势学科与专业的改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又要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优先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不断增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七、办学规模定位

办学规模定位是学校对招生数量及配套设施做出的界定,是数量目标定位。学校的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密切相关。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规模与效益应协调发展,一所学校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都有一个最佳办学规模,在这个规模才可以达到最佳办学效益。超出这个规模,意味着人均占有资源的下降,势必降低人才培养质量,继而降低高校的社会声誉。低于适当规模则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办学成本,导致办学效益低下,甚至会引起内部管理和教学系统的紊乱。

高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于教学质量,不在于办学规模。培养和造就一批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的迅速扩张转向为质量的提高。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确定办学规模时,应遵循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相统一、办学质量优先的原则,量力而为。事实证明,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最终只能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这对办学声誉和社会知名度不高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无疑是在其后续发展道路上设置了障碍。

八、办学特色定位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色彩、风格等。就高等学校而言,办学特色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决定学校的服务面向,决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曾对“特色”作了如下明确说明:“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

办学特色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亮点和动力,也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是比规模、比大楼、比论文,更重要的是比内涵、比特色、比贡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长期的专科办学历史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初步的特色,应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学科专业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学校所处的区域优势,如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地域文化、经济基础,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特色建设的重要资源,理应成为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也是大学特色表现最直接的领域。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更应体现在学生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体现在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上。这就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力深化教学改革,把实践教学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兆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5).

[2]何万国,孙泽平.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3]顾永安,陆正林.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2).

[4]王玉丰.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

[5]贺金玉.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翠枝)

作者:周卫东

衡量办学标准协调发展论文 篇2:

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体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低端不低”、“高端更高”的评价理念,是以促进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的,面向未来的、协商式评价体系。其评价标准由均衡发展效果标准、效益标准、效能标准、效应标准和效率标准五类标准和三个层级标准共同组合而成。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设计原则和规范的设计流程,构建了系统的城乡统筹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真实全面地评价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状况。

关键词:评价体系;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办学质量较低,城市职业教育相对发展很快,办学质量比较高。这种现象导致了我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严重失调,阻碍着我国职业教育向更快更好发展。而采取城乡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是解决这一失调问题最好的策略。以统筹城乡教育为先导,统筹城乡职业教育为重点,努力消除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相伴的城乡职业教育差距。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衡量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水平,监测其发展过程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及时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决策提供信息,并为其均衡发展指明方向。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平行的发展,更不是单纯追求“缩小差距”的发展,而是在各自“可塑性”发展水平上“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均衡发展的评价标准不仅在“效果”上反映,还应在“效率”、“效益”、“效能”与“效应”上反映。因此,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评价既要体现“低端不低”,也要体现“高端更高”的发展理念,此理念的核心是要体现发展的有效性。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标准系统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评价标准是衡量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单一的、一维的标准,而是由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共同组合而成的复杂的、多维的评价标准。

(一)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评价标准类型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评价标准,包括均衡发展效果标准、均衡发展效益标准、均衡发展效应标准、均衡发展效能标准和均衡发展效率标准。这五类标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图1,为全面评价城乡统筹职业教育提供多元的衡量标准。

1.均衡发展效果标准

最近,人们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效果的关注,逐渐地从政策制定、研究项目支持转向对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学生发展方面的关注。用正确的办学理念指导实践是城乡职业学校发展由盲目走向自觉,从感性走向理性的重要标志。因此,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效果标准应把衡量办学理念在学校文化、主体精神体现方面作为重要指标。一个职业学校有没有形成完整而明确的办学思路是衡量它办学效果的主要标志。均衡发展效果标准要考察城乡职业学校办学思路是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教学改革等情况。在学生发展方面,均衡发展效果标准主要考察城乡职业学校是否注重拓展育人渠道和途径、创新育人模式和方法,是否有健全的学生培养机制,促进学生发展水平的提升等。

2.均衡发展效益标准

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效益标准,主要考察一所职业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威信和信任程度,还有职业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本身得到的直接效益和由其引起的间接效益。因此,效益标准的建立主要关注职业学校培养职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毕业生在社会上做出的成绩与贡献、社会各界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反应情况等。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历程来看,目前农村弱势群体规模非常庞大,且承担了职业教育发展领域的多数教育成本,这使得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效益成了城乡职业教育统筹效益标准的重中之重。因此,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评价标准的建立要特别强调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农村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合格率、毕业生走向社会所作的成绩和他们的经济收入情况等。

3.均衡发展效能标准

职业教育发展效能主要指职业学校办学的效率和能力,效能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尺度,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效能标准体现在职业教育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衡量他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当前,城乡职业教育结构的失衡,内在价值的分裂,反映在教育效能实现上就是一种功能缺失。职业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一个功能子系统,不仅要通过“输入——输出”机制为整个社会提供人力资源,同时也要为社会提供文化价值。因此,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评价标准建构时,需要把“生理文化环境、心理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交往文化环境、符号文化环境和活动文化环境等”,列为重要的文化效能标准,为改善职业教育系统文化效能提供评价信息。此外,评价标准建构要考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效能,主要衡量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为经济生活带来哪些有效的影响,为社会生产率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

4.均衡发展效应标准

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效应主要指优秀的在校生和毕业生为职业学校带来的效应,他们是职业学校价值的延续。建立良好的发展效益需要职业学校拥有很强的教育资源统合能力,将职业学校办学质量通过优秀学生展示给世人。因此,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标准主要考评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追踪毕业生的发展情况。针对在校学生,均衡发展效益标准主要考察他们的课程学习情况、社会实践、学术论文等。针对毕业生,均衡发展标准主要考察他们在就业期间的发展情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由此引起的职业结构变化情况等。均衡发展效应标准的建立有助于城乡职业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有重点地发展社会紧缺专业,也有助于职业学校衡量自身发展的潜在力量,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5.均衡发展效率标准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效率标准指职业技术院校在既定成本下所能产生的最大产出量,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标准和经济效率标准,技术效率标准是指既定产出下的各种投入的最佳比例关系,经济效率标准指既定产出下要选择投入成本最小的配置比例。由于职业院校效率的高低不像市场一样,凭借内在的利益机制驱动,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政府的投入也需要生产成本信息,政府通过生产效率评价,获得城乡职业院校生均成本的信息。为了使公共支出获得最大收益,政府将评价结果与资源的分配结合,建立相应的职业院校拨款方式。在保证基本的教育经费的同时,采取类似市场激励机制。建立均衡发展效率评价标准是正确评价城乡职业院校的“输入——输出”效率的依据,对政府和职业院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政府,通过经常的、正确的效率评价结果,决定每个职业院校的投入,并获得生均成本信息;职业院校根据效率评价可以改进办学状况,提高获得教育资源的能力。

(二)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评价标准层级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不单纯是职业教育自身的

事情,起码包括了三个层级的内容。首先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均衡的问题;其次是城乡职业教育在资源配置上的均等均衡问题;再次是作为活动的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每个职业教育学生所受到的相对均衡平等的教育服务。这三个层级的评价标准如图2所示。

第一层级的根本问题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均衡协调问题,还包括政府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问题。这一层面的评价标准主要把握好这样几方面:全省市生产总值,全年财政收入,全年职业教育经费总额,全年人均职业教育经费,职业教育基建费和事业费,职业教育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等。

第二层级的根本问题是城市职业教育与乡村职业教育的差距问题。这一层面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凭借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异问题。评价标准制定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城乡职业教育学生的入学率和毕业率,城乡职业教育学生生均校产,城乡职业教育教师学历达标率,城乡职业教育教师工资以及接受资格培训的比例等。

第三层级根本问题是作为活动的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每个职业教育学生是否能受到相对均衡的教育服务。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确保职业教育活动的公平、民主,是否保证全体职业教育学生合格毕业,并把其培养为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性技术人才。这一层级的评价标准主要考虑这两方面: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合格毕业率。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指标系统

建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评价结果真实可靠的重要前提。根据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范畴的确立和评价标准的构建,并参考当前研究资料和专家建议,综合考虑职业教育内外部影响因素,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发展资源、发展结构、发展模式、发展能力和发展特色等一级指标。在各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二级指标,如图3。当然,还可以将二级指标再细化为三级指标、四级指标等。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以新职业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出发点,把城乡统筹和均衡发展理念体现在标准框架中,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此指标体系框架是由5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组成,框架充分体现开放性、代表性和情境适应性等特点,为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做到导向、改进作用。下面主要解读一级指标的内涵:

(一)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资源评价:“支撑性”指标

发展条件评价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的切入点,因为必要的发展条件是职业学校正常教学的基础、前提和外在保障。发展条件评价的主要关注点是城乡职业教育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职业教育质量上的差距。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条件评价,首先是办学条件评价。它包括校舍、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实验设施、多媒体设备等在内的所有的学校物质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实施水平的根本保障。其次是师资队伍评价。它包括教师学历达标率、教师待遇、教师接受省市县任职资格培训情况、师生比例等方面,这是决定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最后是教育经费方面。它主要是以教师工资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作为评价内容,经费保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根本前提。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指标直接影响着或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实施质量。城市和乡村职业教育是否存在差异或是否均衡,同样也是由以上因素来决定或通过上述因素来展现的。因此,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结构评价:“协调性”指标

发展结构评价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的重点,因为发展结构是城乡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合理程度的直接反应。均衡发展结构评价,首先是专业布局结构的评价。由于城乡经济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是城乡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因而,这方面的核心评价内容就是专业设置覆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的程度。其次是层级结构评价。职业教育的层级结构主要由政治制度、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等因素决定。层级结构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构成。由此可见,层级结构的核心评价内容,就是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级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比例。最后是教育形式结构评价。城乡职业教育形式结构应涵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者形式,包括职前培训、在职教育、转岗转业教育。它们互相沟通,协调发展,满足不同人的需求,那么,它们之间的比例就是城乡统筹职业教育形式结构评价的核心内容。

(三)城乡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价:“多样性”指标

职业教育应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由传统的“经院封闭式”向现代的“开门办学式”转变,加快办学模式的创新,已成为全国职业教育院校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因此,创办合理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关键。当前职业教育最为主要的办学模式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针对这种办学模式,我们要评价职业教育是否突破校企合作中若即若离的瓶颈;是否紧紧把握校企合作的关键,即建设紧密型基地;是否通过多元办学、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师资共享、文化联姻,实现了校企从“邻居”到“亲戚”的转变。关于招生就业方面,职业教育是否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强化订单培养方式,招生呈现良好趋势。关于教学与科研方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否促进学校课程的设置和开发更贴近市场,有效保证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否采取联办应用型研究所或合建学科性公司等方式促成资源共享,凸现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这些方面的评价都是促进职业教育走向均衡发展的关键。

(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能力评价:“发展性”指标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三个方面的评价。首先是内涵式发展的评价。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坚持全面质量观,重心是学校教学质量。由过去注重外延式评价转向内涵式评价,由注重结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过程的评价,由评价学校客观环境条件转向教师教育服务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重视学校发展的过程,挖掘学校发展的潜能。评价不仅要从历史背景、现实条件、当前需求出发,而且以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和评价学校的发展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改进工作。最后是自主发展的评价。职业教育城乡统筹评价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全面调动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估的积极性;引导学校自我设计规划、自我推进发展、自我总结反思;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意识、自我发展的行为、自我发展的责任。于是,学校在自身发展评价过程中不断积淀,形成完善的自我发展评价机制。

(五)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特色评价:“独特性”指标

发展特色是由职业教育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职业教育行为方式和职业教育文化环境三大要素熔炼而成。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特色评价就是要对城乡职业学校特色的创建过程及成熟水平进行价值判断。于是,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特色评价,首先应是办学理念的评价。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职业学校形成某种特色,实际上是在实践一定办学理念的产物。对学校发展特色进行评价时,要考察校长与其他领导成员有没有先进可行的特色管理理念和明确的特色办学目标,城乡职业学校之间的差距往往就体现在学校领导的管理和办学能力上。其次是职业教育行为方式的转变。职业学校特色项目的建设是促进职业学校教育行为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进行评价时,要突出特色发展项目的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兼顾演变过去时。最后是职业教育文化环境,职业学校文化的形成和自觉才是城乡职业学校发展特色评价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者:张瑞 朱德全

衡量办学标准协调发展论文 篇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独立学院新发展

摘 要:独立学院的发展已进入规范办学、提高质量、凸显特色的新阶段,必须正确认识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独立学院发展的全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独立学院与母体、合作方及地方经济发展等各个层面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科学发展;问题;对策

一、独立学院的发展态势

独立学院起源于 20世纪90年代江浙一带产生的一些公立高校内部以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形成规模于 1999年起的高校持续扩招,2003年教育部颁文统一称之为独立学院。它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在独立学院试办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矛盾,2003年4月,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颁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对独立学院的发展进行规范管理,对独立学院的合作者、学院产权责任、办学条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申报程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独立学院的合作者负责提供办学所需的各项条件和设施,一律采用民办机制,要求独立学院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要独立颁发证书,有独立的校园,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等,必须确保办学条件和质量。教育部希望通过依法引导、监管和规范独立学院的办学行为,杜绝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出现严重影响教育公平与社会稳定等问题。在《意见》颁发以后,教育主管部门对独立学院有了明确的管理标准,对不符合《意见》规定的办学行为和办学机构也进行了清理整顿。2004年初正式确认了148所独立学院名单。据2007年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已有独立学院 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

2008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要求和国务院把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的决策部署,依法明确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切实规范独立学院办学活动,提高独立学院办学质量,引导和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到目前为止,规模的发展已经大体完成,发展的重心将转到规范办学、提高质量、凸显特色的新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逐步提高的宏观背景下,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独立学院发展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和谐,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坚持独立学院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统一,强化独立学院发展的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真正确立独立学院发展在我国普通本科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认清独立学院发展中的问题

(一)发展缺乏规范性

在教育部制定《意见》之前,短短的五六年时间,

独立学院在全国25个省市遍地开花,共有300多个。《意见》的颁发引起了社会各方面较为广泛的反响。

一所学院的开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求对独立学院进行规范管理,一步到位的做法不符合实际,理顺管理需要一个过程。教育部规范的举办独立学院的新机制和模式是将成熟的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套用在具有不同发展程度、不同规模和质量、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的全国的独立学院身上,难免让诸多独立学院削足适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举办独立学院的高校,为了使独立学院的办学状况符合《意见》规定的内容,以应对教育部组织的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的检查,各显神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意见》建议成立校董会进行管理,有一些独立学院由于投资主体是母体高校,往往由母体对其实行统一的管理,至今尚未建立董事会;建立董事会的学院,也只是虚设机构,并未履行责任,只是为了应对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应检查。有的母体高校在短期和眼前利益的驱使下,在办学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条件下,拼命降低独立学院必需的办学成本,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等。在统一的独立学院的名义下,存在这些不够规范的办学状况,必然会影响独立学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办学缺乏规划性

有些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多为低成本的所谓“热门”或“短线”专业,专业设置不仅依托于母体,同时还要考虑专业建设的成本,因此独立学院与母体之间,与兄弟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大多雷同,有些独立学院甚至不顾师资实力,什么热门招什么,文科成本低就多招,理工科成本高就少招,学院没有对人才市场近、中期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这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就业时易造成结构性失业。部分独立学院缺乏符合自身实际的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没有建设一支有本院专业特色、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师生比严重超标,各项教学基本设施的平均指标普遍不达标。有些合作办学者由于不懂高等教育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思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收回投资的短期化目的,投资行为的短期性,也导致办学行为缺乏规划性。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缺乏科学性

人才培养特色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大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母体学校的混同,在人才培养上没有针对自身特色进行定位。独立学院基本上没有组织编写符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而是全盘照搬母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盲目追求与“二本”一致,或只是在母体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而没有根据独立学院师资状况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符合独立学院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容易束缚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逐渐失去自身优势与特色,最终培养出的也将是母体的克隆次品。这样,独立学院学生与母体学生相比,在未来就业时势必成弱势群体,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各地各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全国现有的独立学院中,各地区各学院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办学条件及所有权归属等问题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独立学院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南方省份发展超前,西北方、中部地区起步较晚。在同一省份内,不同层次的独立学院具体做法上也有显著的不同。政府对独立学院的各项决策又过于强求统一标准,没有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弹性政策。独立学院的发展没有更多的自主权,没有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富有弹性的政策发展空间。如不同办学质量的独立学院,由于教育教学的投入和成本的不同,应当允许不同质量、不同特色的独立学院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执行不同的收费标准,以激发各个层面的积极性。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独立学院健康协调发展

(一)发展是第一要义

发展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尝试,对进一步解决好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矛盾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机制与模式改革方面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整合的有效形式;对于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的投入瓶颈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充分认识发展独立学院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我们要明确目前独立学院存在着的问题只是暂时的,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独立学院存在着的问题必须依靠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来解决,不能因为存在问题而忽视独立学院存在的意义及独立学院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为了使独立学院的发展能够更科学、协调,教育部对普通高校试办独立学院的基本原则是“积极支持、规范管理”, 2003年4月作出了规范《意见》,又于2008年2月发布了《办法》。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逐步引导下,已经办起来的独立学院将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走向规范,“规范管理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在切实维护各方利益特别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健康地发展。”不少高校举办独立学院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管理日趋规范,独立学院的社会声誉也不断提高,各方面正朝着持续上升的方向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核心

独立学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将“以人为本”作为独立学院最重要的办学理念。独立学院要强调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它的意义在于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价值的最高目标,把“人”放在第一位,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的关心人的发展。

独立学院应认清所招收的绝大部分学生高考分数相对较低、相比一本、二本的学生更适合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现实,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身心成长着眼;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积极推行根据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学制等弹性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独立学院也要根据自己的师资队伍特点,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的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大多由自有、母体分流和外聘教师组成,大多是教学型教师,研究力量非常薄弱。独立学院要针对学生、教师以上的特点,准确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科应用型人才。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

要使独立学院实现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教学质量、专业结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我们尤其要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独立学院办学规模观,正确处理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的关系,办学规模扩大应与教学设施、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同步发展,一定的办学资源量对应有一定的最佳效益规模值,因而独立学院要根据学校所处地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自己和同类教育资源的状况,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独立学院的规模扩展应以投资方的更多投入、办学条件的改善为保障,只有搞好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才能为规模扩展打造扎实的基础,也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协调发展。独立学院要扩大办学规模,更要追求质量的发展,坚持质量和效益第一的原则,从办学各个方面来衡量,实施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我们要充分认识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想方设法寻求解决的途径,把握独立学院发展的速度和节奏,实现独立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四)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独立学院的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独立学院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1.正确处理独立学院与举办高校的关系

独立学院与举办高校都是学院办学的主体,两者之间既是复杂的依托关系,又是合作关系。过分强调母体的作用,会使独立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受到损害,而过分强调独立学院的独立性,又会打击举办高校的办学热情。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承担社会责任与任务,对于母体的依托主要在品牌的依附和管理及师资力量的借助。因此,母体高校要淡化与独立学院的从属体制和利益关系,为独立学院提供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在独立学院办学之初要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以确立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形成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独立学院要做到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相兼顾,自身需求与母体需求相兼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母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正确处理独立学院与合作方的关系

独立学院既要正确处理与母体学校的关系,又要取得投资方的支持,加强双方的沟通与理解。创办独立学院的初衷是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同时,社会力量办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方投资合办独立学院,要从办学中获得回报。《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要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投资合办独立学院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利润回报率低等特点,投资方应当尊重独立学院的办学规律,立足长远发展。在处理投资方的经营性与教育的公益性的矛盾时,必须坚持任何回报都不得妨碍学院的正常运转,不能牟取暴利,不能改变教育的公益性质。同时,要接受法律制约和理性自律,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制度,规范相关内容,实现友好合作,推动学院的健康发展。

3.正确处理独立学院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独立学院的发展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人才需求量及人民群众的个人教育需求和可支付能力同步,既要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要求,又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关注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与自身的优势,努力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并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一条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独立学院发展新途径,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济.在教育部召开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网络视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3.

[2] 积极发展规范管理 促进独立学院稳步健康发展,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独立学院试办工作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03.

[3] 周济.在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上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8.

[4]宋秋蓉.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现代化,2004,(2)68-71.

作者:骆惠英

上一篇:国内林业发展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