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培训措施论文

2022-04-18

摘要:以广州大学—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对广州大学与境外机构合作教学由简单向纵深拓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等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期望能对其他高校类似的境外合作模式有所示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建筑师培训措施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师培训措施论文 篇1:

中国科技馆新馆设计合同签约仪式举行等

中国科技馆新馆设计合同签约仪式举行

3月2日,中国科技馆新馆设计合同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技馆新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侧,总建筑面积10,15万㎡,占地4,8ha。是集展览、培训。科研以及一系列公共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公益设施。在有28家设计单位参与的方案竞赛中,美国RTKL公司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的方案以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演绎和对项目基本要求的深入理解最终获得优胜。

签约仪式上,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美国RTKL公司总裁大卫?哈德森共同签署了设计合同。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北京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钢,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艾伦等嘉宾参加签约仪式并致辞。

中国科技馆主设计师、美国RTKL公司副总裁刘晓光对建筑设计评论说:”新馆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科技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针对场地和建设条件,对于公共建筑与城市生活。科学理念与人文思想、纪念性和大众性、务实原则和建筑表现,近期效果与可持续发展等对立和关联体进行了巧妙地融合。”

新馆建筑造型灵感来自儿童的拼图游戏。建筑被划分为若干积木般的体块,相互之间穿插咬合,以大众化的方式把科技馆的定位面向青少年,反映出对知识和科学的渴求的寓意。建筑采用单纯、统一的表面装饰,正面采用连续的白色波形金属板,侧面是绿色反光玻璃和不锈钢板的组合,设计简单易懂。随着季节转换和一天中曰光的变换和晚间的灯光效果,呈现明暗变幻的动态景象,赋予建筑感性的色彩。

设计中一条贯穿东西的内部走廊使城市和自然牵手。即使在科技馆闭馆后,一系列公共和服务设施,诸如商店。餐馆,电影院。报告厅。展厅等可继续向公众开放,使建筑充满生气。位于二楼的中央大厅连接内部通道。大楼使用统一的结构和层高,为展览提供充分的实用的空间。

(本刊)

《石阶上的舞者——中国女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新书首发式举行

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部介绍女建筑师作品及创作思想的专著《石阶上的舞者——中国女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纪录》(以下简称《中国女建筑师》)一书在第96个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正式出版。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标志着女性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更象征着中国女建筑师在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非凡贡献。

为配合宣传《中国女建筑师》一书的出版,《建筑创作》杂志社联合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于2006年3月8曰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举办了该书的首发式暨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原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著名建筑师刘开济,中国中元兴华工程公司资深总建筑师费麟,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总编辑杨永生,《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惠珍等与来自北京各建筑设计单位的100多位女建筑师欢聚一堂,共同为女建筑师群体所取得成绩及发展前景送上慑真诚的祝福。会议由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会长黄薇主持。

《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在发言中,对《中国女建筑师》一书的编辑出版发表了策划编撰的感言:“这本书的想法大概持续了三年之久,这三年中,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之际,我们都会在杂志上推出重要栏目来介绍中国女建筑师的作品及思想,还曾邀请国内知名的男建筑师对女建筑师及其作品发表评析。这本书中虽然只介绍了24位女建筑师,但却包含了中国三代女建筑师中的精英,现代社会人才辈出,这本书还会有续篇出版,使得我们为中国女建筑师在所做的事情更加完善。对于这本书,我曾经写过这样四句话:这是一部体现建筑艺术之无穷魅力的书;是一本融建筑设计理念与浓郁人文精神为一体的书:是一本令人读后留下深刻记忆并产生丰富联想的书;是一本无论男性、女性建筑师以及社会大众都会产生浓厚阅读兴趣的书。当今的传媒和书刊中,介绍建筑师生活与思想的书太少了,而介绍女建筑师的书更是为数不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将这本书作为礼物献给女建筑师们非常有意义。”

马国馨院士说:“《中国女建筑师》这本书我有幸先睹为快,书中从各个方面描绘了中国女建筑师的风采。是当代女建筑师生活与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书中极具文采的诗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女建筑师群体在建筑创作方面的发展。我曾经写过两篇关于女建筑师的文章,其一是介绍日本的女建筑师,其二是介绍中国的女建筑师。中国女建筑师的从业情况是国际上各国女建筑师中最好的,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的女建筑师将有更多拓展自己才华的空间,也希望女性建筑师在与男性建筑师的合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意行业中打出自己的品牌。发挥优势。为社会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杨永生先生在发言中谈到:”很荣幸参加这本书的首发式,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本专门介绍女性建筑师的书。20世纪80年代以前, 中国女建筑师很少,直到80年代以后才开始多起来。建筑师的工作说到底是一种服务性行业,中国自古重文轻工,甚至没有专门的专业,人们学习只能通过口传心会。而我们国家到了80年代以后才有建筑师这个称谓,原来只有工程师,甚至在1979年我创办《建筑师》杂志时。还有很多人问我没有建筑师,为什么要称作建筑师杂志?直到今天,仍有许多杂志和媒体将建筑师与设计师混为一谈,因此建筑师应当争取属于自身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女建筑师群体更要如此。这本书应该是第一本,如金磊所言,还应当有延续,但前提是要有热心人去推动,还要靠大家的支持以及女建筑师们自身的努力,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会更好地推动这项事业的前进。”

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张玉泉之子、著名建筑师费麟在谈到自己的母亲时说到:“我感觉当一名中国的建筑师很难。当一名中国的女建筑师更难,当一名主持建筑师事务所的女建筑师更是难上加难,我的母亲是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在上海创办了建筑师事务所。为上海的建筑事业做了些事情。我所理解我的母亲是含辛茹苦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是淡泊名利的一生。同时我的母亲也是一位诗人建筑师,虽然大部分诗作在“文革”时期丢掉了,但余下的作品我们还是尽力将其编辑成集,这不仅是子女们对前辈的纪念。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在这里。我要感谢《建筑创作》杂志社对于这本书以及这项事业的热爱与激情,同时也要感谢社会各界及女建协的大力支持,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就这样一本意义深远的纪念集。”

张惠珍代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向北京女建筑师协会赠送了刚刚出版的新书,北京女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彭璨云代表协会接受了赠书。张惠珍副主编从出版者的角度说:“这样一本书的出版于我们来说是不同寻常的振奋,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中国自己的建筑大师,其中不乏女建筑师群体。她们对事业的执着、求索、创新激励着我们不同行业人的共同进步。在我们自己的节日里,我们要为这样一本书的出版而喝彩。”

北京女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彭璨云拿到书后感慨地说:”书在手中,真的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分量,那是我们女建筑师几代人的心血,是我们为了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我们感谢有心人对于这份劳动的整合,更感谢支持我们的社会各界朋友,你们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我们会更加努力,不只是为了证实自己,更是为了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厚爱与支持。”

建筑前辈,著名建筑师刘开济在赠书后发表了自己的一点感想:“同为建筑师,我们共同奋斗过,我们共同争取过。女建筑师协会走到今天,经历了很多的不解与责难;20年过去了。回头看看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一直对女建协抱有极大的希望与尊敬,她们敬业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始终在打动着我,因此借《中国女建筑师》这本书出版的机会,向她们道一声节日快乐。”

会议结束后,女建筑师协会还组织了模特表演。卜一秋、黄汇等女建协的资深会员也对自己的工作做了总结。会议虽然结束了,可没结束的是女建筑师们的努力与创作。相信人们能够在女建筑师的作品中感悟到她们的思想,品味出她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更希望看到女建筑师们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京达国际大厦方案设计竞赛日前揭标

在日前结束的北京京达国际大厦方案设计竞标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1A1建筑工作室提交的设计方案以其简约大方的建筑形象,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周到细致的功能考虑,赢得了甲方和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地在竞标中胜出,并被作为最终实施方案。

北京京达国际大厦位于朝阳公园西南角西侧,南临农展馆南路,建筑面积5.8万㎡,地上23层,地下3层,是具有示范作用和时代象征的区域性地标式建筑。中标方案从建筑用地出发,充分考虑了建筑形态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地解决了包括曰照、必要的退线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同时还充分利用了周边较好的景观环境,结合室内的共享生态中庭,共同营造人性化的办公空间。在建筑外观上,设计人员从城市形象出发。力图使单体建筑具有和谐的城市形象又能体现出自身的建筑性格。通过多方案的比较和在体量、材料,色彩等方面的细致推敲。最终确定的建筑外观简洁,大气,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和时代气息。

(1A1建筑工作室)

短讯

《建筑创作》杂志社和中国文物研究所组成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先遣小组一行四人3月2曰自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出发,按《梁思成全集》第三卷中所示的路线进行了先期考察及行程安排。先遣小组无论在李庄。峨嵋、乐山。所到之处均感慨万分。在那动荡的年代,梁思成先生秉承中国营造学社主旨所做的非凡贡献,实在可敬。先遣小组还在成都市拜会了曾经与梁思成一起共事的建筑大师徐尚志先生,徐大师在2003年时曾去过李庄。徐大师得知2006年是梁先生诞辰105周年,不顾90多岁的高龄表示要参加“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西南行在成都的闭幕式活动,并在《建筑创作》杂志第4期发表纪念梁先生的书法作品。

(刘金林文)

3月9日下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朱小地院长、张字副院长、马国馨院士陪同张锦秋大师参观中国文物研究所,受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物研究所张廷皓所长等的热情接待。中国文物研究所始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迄今已成立七十多年,是国家文物保护的最权威科研平台,仅其资料信息中心藏书30万册,线装古籍达到19万册,包括善本,明刻本、方志等珍贵资料,另有历史照片10,6万张。古建筑图纸7000余张,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数十项。朱小地院长等饶有兴趣地参观文献资料,并与张廷皓所长就合作事宜广为畅谈。朱院长指出:BIAD是建筑服务社会,而文研所是用文物引领社会,体现了特殊的文化层面。2006年6月10日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日”,愿这次友好会晤能为推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找到新的合作契机。

(本刊)

3月16日下午,《建筑创作》杂志社应邀参加了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举办的第二期“建筑师论坛”系列活动,即张祖刚先生题为”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和文化艺术”与”城市弱势群体居住空间的改善与关注”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到了来自各设计单位的百余名建筑师及高校师生。朱嘉广。祁斌。东梅等嘉宾先后参加研讨,林铭述先生主持了这次的研讨会。

(本刊)

为了纪念2004年1 2月6曰印度洋海啸给泰国南部四府带来的伤痛。泰国文化部去年决定在南部海啸重灾区攀牙府森林公园的一处海滩上设立纪念碑。泰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来自中国、芬兰、美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五套设计方案从43个国家的379套参赛方案中脱颖而出,入围今年5月的泰国海啸死难者纪念碑设计比赛决赛。

中国的入围方案采用了镂空桶形建筑的构图,使柱状石块一一相连形成一个立体的空心石柱,并冠以《牵手》的标题,由来自上海的青年建筑师侯粱设计。

(本刊)

建筑师培训措施论文 篇2:

创新·双赢·示范:境外教育资源拓展的经验之谈

摘要:以广州大学—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对广州大学与境外机构合作教学由简单向纵深拓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等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期望能对其他高校类似的境外合作模式有所示范。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境外机构;教育资源

与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有着25年合作历史的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民间科技服务团体。该机构由香港各领域的百多位专业人士组成,其中,具有建筑师、规划师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士有30人之多。他们广泛就职于香港各个建筑事务所、高校以及香港房屋署、规划署等政府部门。

该机构能为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提供非常难得的专业考察和实践机会,他们组织学生到香港最新、最著名的建筑物内部参观,有时还由建筑设计者亲自带队讲解。他们的现场指导着重于设计理念的介绍,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态度。这些年参观的项目包括香港新机场、香港会展中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中银大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居屋公屋等一大批高水准的建筑或城市建设案例。通过香港城市与建筑的实地考查和学术讲座,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设计技能有着重要作用。广州大学—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校外实习基地25年来运作非常顺利,地域特色鲜明,教学效果突出,受到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

多年的合作中,学院也在思考如何将这一优质境外教育资源共享、渗透到本科教学的全过程,将若干先进理念和经验融入日常教学环节[1]。借着该基地成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示范实习基地建设点的契机,利用两地交通进一步便利的条件(广深高铁开通使得穗港通勤时间缩短为2小时),学院协同该机构深入挖掘双方

合作的潜力,创造出更为多样的穗港教学合作模式[2],进一步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双赢的建设目标。同时也适当邀请同城兄弟高校学生参与部分活动,使该合作模式具备更好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的建筑师、规划师因工作关系,联系着大量的专业人士,能为学院提供丰富的各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同时,学院也有机会为相关设计公司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经过讨论,双方认为应继续深入挖掘基地的教学潜力,从点到面,创新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合作,并通过项目合作、人才输送等方式,使双方成为更加密切的利益共同体。深入的合作关系应成为穗港教学合作的范式,并具备一定的示范效应(图1)[3]。

(一)点做透:深度挖掘香港建筑师、规划师的合作潜能

香港是完全开放的自由港,不同国籍、文化、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士带来了各种新的设计理念,使得香港有条件成为全球建筑设计思潮交融碰撞的前沿之地。实习基地的香港建筑师、规划师能为学生和教师带来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因此,除了学生赴港实习外,学院还主动邀请基地的香港建筑师参与学院的专业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上设计适宜并便于操作的方式,如短期工作坊、不同阶段的评图、周末专题讲座等,让更多学生在不同层面获得指导。

(二)面铺开:整合实习基地的各种社会资源,展开多种类型的合作

香港专业人才服务机构的建筑师都有所属的公司或机构。这些公司或机构各具特色,有大型事务所(部分大型事务所有驻穗分支机构),也有小型工作室,还有相关高校的建筑院系。

学院充分利用这些不同类型的珍贵的社会资源,不断开拓新的合作内容和合作模式,从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到合作开展若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甚至创造条件引导学院教师与事务所建筑师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三)成效共享:互惠互利,调动各方积极性

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基地建筑师所属的香港建筑设计公司驻穗分支机构的人才需求状况开展人力资源跟踪服务,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储备。根据公司业务情况适时提供智力、人力服务,以此激发建筑师及其所属单位参与学院建设的更多热情,使该实习教学基地成为高等学校与社会互惠互助的高效的合作典范,特别是对穗港合作交流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二、建设内容与措施

建设内容可以用“一系双线四面”来概括。具体如下:

一系:实习基地的香港建筑师参与学院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力求专业教育的前沿性和适应性。学院数次与实习基地的香港建筑师和香港高校教师讨论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主干课程大纲,了解香港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以及借鉴香港高校的专业教学经验,在课程体系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新技术应用环节,在课程大纲中突出现场考察和调研报告的撰写,强化概念性设计环节和模型表达环节。

同时,学院邀请基地的香港建筑师参与部分主干課程(三、四年级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业务实践等课程)大纲的制定,确保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双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向展开。

学院兼顾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上设计适宜并便于操作的方式,如周末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短期工作坊、不同设计课程的阶段评图等,让香港建筑师参与更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更多层面获益。这些合作教学活动均有微信公众号推送,以吸引了同城其他高校学生的参与。

例如,邀请香港建筑师定期参与建筑设计集中周、建筑设计业务实践的教学活动,拓展基地授课形式和内容;学院与实习基地香港建筑师、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分别开展了数次联合教学活动,加强穗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双方的互相了解、互相促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师生间除了见面交流外,还通过网络、微信互动,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境内外合作教学模式[4]。

四面:围绕理论和实践教学开展教学团队、项目合作、学生就业、活动共享等系列拓展活动,确保合作的深度和成效,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教学团队:学院以年级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一般由3~5名教师组成。团队教师的选择充分考虑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教学热情、年龄梯级等因素。通过互访交流和教学互动,如与香港建筑师联合编写专业教材等,提高团队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并整合双方的教学资源。

(2)项目合作:建立与基地建筑师的业务合作关系,加强与基地建筑师所在设计公司驻广州分支机构的联系。通过建筑师两地注册制度,利用学院管理的甲级设计院为香港建筑师的内地注册、业务展开提供便利;组织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在课程教学之余参与设计公司的实际项目运作,为设计公司提供智力服务,解决了设计公司普遍存在的局部时段人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这些互利共赢的措施让基地建筑师及设计公司更有动力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以香港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广州分公司为例,近年来,事务所建筑师在学院开设讲座,参与设计课程指导,联合编写教材等。

(3)实习就业:依托建筑设计实习课程,与基地建筑师所在的建筑设计公司联合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择优推荐给香港建筑设计公司,为他们提供优秀毕业生资源,实现了互惠互利、互相促进的目标。近年来,已有数位学生被香港吕元祥建筑事务所广州公司、香港梁黄顾建筑事务所广州公司录用。

(4)活动共享:

学院每年的赴港毕业实习,均邀请同城高校建筑学专业的部分学生参与,以扩大该基地的获益面,受到兄弟高校相关院系的欢迎。同时,每次香港建筑师的相关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均事先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欢迎其他学校学生的参与。这些举措,增强了基地建设的公益性和示范性。

三、建设成效与经验总结

在20多年的合作中,经过深入挖掘潜力和资源整合,合作办学成效显著,扩大了学院本科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实践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出境深造的比例有了较大提高。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的联合工作坊成果,获得了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建筑院校境外交流优秀作业二等奖和优秀奖。

总结两年来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应将境外优质资源整体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以保证教学思路的连续性;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力求在相关教学活动中有所创新。

二是在吸收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时,应注意借力培养、培训内地师资,吸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并加以固化,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是重视双方的受益面,互惠互利,才能保证教学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对与境外合作教学活动的推广和宣传,扩大影响和受益面。

参考文献:

[1]李成明,张磊,王晓阳. 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6):18-20.

[2]赵彦志.中外合作办学重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J].中国高教研究,2011(2):93.

[3]杨国忠,杨卫红,凌成云,尹玉.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教育特色研究[J].高等建设教育,2003,12(2):8-10.

[4]赵秀敏.建筑学教育的多学科化国际合作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4,13(2):7-10.

(編辑 王 宣)

作者:赵阳 龚兆先 李雪

建筑师培训措施论文 篇3:

建筑师不仅要做指挥家,还要做作曲家

D&A:建筑规划设计是一个集体性活动,很像乐团演奏。在您看来,这个“规划乐团”是如何进行职能分工的?

RH:思考这一问题时,我们不能忽略一个要点:建筑师的首要工作是为乐队书写乐谱。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通病,人们往往只是关注乐队指挥是谁。事实上,真正重要的是音乐本身,即只能由建筑师提供的创造性劳动——我想,大家都会赞同这一观点。

因此,乐队指挥必须与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想象,从事设计工作的建筑师可以扮演这一角色。无论是谁,这个人必须能够真正判断一首“音乐作品”的优劣。以音乐为例,我们可以很容易认识到,拿指挥棒的那个人与负责乐团财政的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如果指挥家同时监管预算,音乐会变得难以识别,除非乐手们有着极高的天赋,能够超越那个糟糕,不称职的指挥。

D&A:在设计环保建筑方面,“音乐家们”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RH:必要技能与音乐方面的要求十分类似:你必须能够真正善于倾听,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同时还要了解乐队的其他成员。满足了这些条件,大家才能一起提供高质量的演出。我们永远不应忘记,设计和技术规划分工的历史很短。最初,设计一栋建筑所需的全部知识完全储存在一个人的脑海之中——即建筑师或工头。今天,这些知识被分散在几个不同的脑海中,因此他们必须密切配合,就好像根本没有分工一样。我们可能犯的最大错误是混淆不同学科的工序时间。通常,首先进行的是设计,技术应用稍后进行。这与建筑行业传统规划程序相差甚远。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质疑不同工序是否可以同步进行,我认为是可能的。随着建筑技术不断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规划设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它要求实现变革,既包括规划者的能力,也包括他们对自己角色的界定。

D&A:您是克莱姆斯多瑙大学(Danube University Krems)建筑与工程系主任。您如何向学生讲述规划程序?您希望让他们掌握哪些技能?

RH:我不教低年级学生,只带研究生。实际规划程序是我们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我们教学的特色之一是:我们在同一个班中培训建筑师和工程师。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对建筑师实施“再教育”,让他们成为工程师,或者对工程师实施类似教育。我们希望增强学生各自专业的技能,让他们理解自己所属领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因为只有共同的基础语言和对他人能力的理解才能让不同领域的人相互尊重,建立相互倾听的基础。在学位课程开始时,一组学生赋予另外一组学生的特征通常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日常规划过程中的人物品质:建筑师是唯美主义者,不注重现实,而工程师则是美感的破坏者。这些角色模型并不是我们学生发明的,但是他们的工作经历强化了对这些角色的理解。作为大学,我们的职责是调查分析这些经验的发生情况。

D&A:在改造旧建筑和建造新建筑方面,你们是否需要不同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RH:我想,两种情况需要的基本认识极为相似。重要的是,要认真思考两个不同的主题领域:首先,一个建筑师赋予一座新建筑的文化涵义或者改造一座旧建筑时他必须能够理解的文化涵义。其次,他能提供的功能方案。【P104】旧建筑改造和新建建筑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建筑师的能力或知识,而在于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或知识。例如,改造一座旧建筑时,应该更侧重建筑的文化和历史重要性,并考虑这样的决策:一座具体建筑或建筑部件的重要性是什么?它对总体环境是否重要?它是否没有具体的关联性,是否需要重新设计?是否没有必要重新设计,应该完全替换?改建项目的建筑师必须负责制定这些决策,向开发商提供合理化建议。

现有建筑部件是否可以与当前要求和谐相处这一问题是建筑未来利用的第一步。最近,我们正在讨论一个项目,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拆除还是改建一栋保险公司建筑。保险公司的工作程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你考虑到现在的业务交易是通过电子方式完成的,顾客无需进入现金办公室便可拿到钱。于是,很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对一栋现有建筑实现“转化”利用的想法已不再可能。按照我们刚才的讨论,最后的结果就是决定建造一栋新建筑。但是,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因为这栋建筑的部件还很好,很值得保留使用。此时,建筑师必须确保新建建筑提供的质量标准至少与原建筑相同。

即使在设计一栋新建筑时,仍有必要了解建筑的背景信息。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教育学生要从各个方面“敏锐感受建筑环境”。当然,在设计一栋新建建筑时,建筑师的自由度要大得多。我认为这是改造和新建的最大区别,尽管从原则上来说两者极为相似。

D&A:在您看来,如果我们将来以不同方式进行建筑规划,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RH:我认为,只是因为气候变化我们就必须建造环保建筑的说法仍然令人费解。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一问题的直接经验。对于个人来说,目前的气候变化几乎是感受不到的。相反,我们常常谈论天气:“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变化;今年又是一个清凉之夏。” 所以,气候变化很难演变为情绪波动。众所周知,情绪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行动。每个人的“头脑”都知道气候在变化,但是没有“真实”感受到。这使气候变化观点难以让人接受。

现在,我在另外一个领域发现了更多机会:迄今为止,我们一直未能设计一个可以代表可持续性价值和投资的建筑。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公众认识突然发生了进步,因为很多人在房产市场蒙受了损失。我们的目标是,必须重建市场,让人们对房地产及其持续价值重新树立信心。这样,我们才会有机会规划可持续建筑,并保持它们的价值。将来,建筑业不再可能三年之内便可获得高额回报。但是,我们的确可以保证——这对房地产业也更为合理——如果一栋建筑是按高标准建造的,它便是一笔长期性财富。看看股票交易所的当前状况,你就会明白没有什么比房地产更能保值增值。我们应该也必须抓住房地产市场的这一机会,向世人证明建筑也可以有持续价值——前提是,他们必须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

D&A:目前的变化速度和提供优良回报的压力是否是很多建筑单纯以投机作为建设动机的原因?

RH:投资者甚至不知道将来由谁来使用这些建筑,无法确定一年内是否可以为它们找到一名用户。这正是我们的文化现状。对于房地产来说,获取短期回报率的义务已经十分陌生。当然,当人们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完全蒸发,企业被迫破产清算,这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不过,这些经验似乎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展示矛盾。但是,我认为,我们目前经历的这种状况可以导致一种典型变化。我们可能还需要2-3次金融风暴,人们才能彻底接受这一思想:这可以赋予建筑一种全新的意义,例如提供一种可靠价值,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保值作用。

如果发生这种结果,或许我们可以增加一点用于规划的时间。目前,我认为最大的障碍是,规划总是在压力之下进行的,根本决策只能在这个阶段才能制定。对规划来说,金融和时间压力的作用是完全消极的。

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建筑培训:而且,增加的时间压力是完全消极的。如果我们返回最初讨论的观点——即将规划比喻为乐队演奏——并假设建筑师必须兼任作曲家和乐队指挥的双重身份,显然我们必须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不能只是将他们培养为“快速制图员”。

D&A:您是否认为与目前建筑方式有关的标准、规定和基准也是障碍?

RH:我的确发现我们目前评估能耗效率的方式存在一个错误趋势。人们对建筑取暖需求进行了大量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我们实行改进的首选项。不幸的是,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使用较高的参考数值,例如每人的CO2排放量,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有益的。如果被动节能住宅位于一个从未开发过的区域,这里的每个人拥有200平米的居住空间,这样做又有什么帮助呢?我还认为,我们的评估形势越来越复杂。新欧洲能源性能证书计划正在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进,它包含CO2排放和一次性能源要求等信息。以政治方式宣传这一观点比利用简单参考数值(例如,取暖要求)推广更加困难。但是,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改造老建筑时,仅仅局限于取暖要求不会有所帮助。事实上,效果正好相反。

D&A: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规划、建设和运行阶段之间的最佳联系?在这方面,用户起着什么作用,他又如何融入这一过程?

RH:对我来说,规划是否针对一个已知用户这个问题比决定改造或新建要复杂得多。与终端用户建立联系所产生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如果我只与一个投资者打交道,我会为他设计一栋尽可能灵活、开放、功能丰富的建筑,并给他足够的改造自由,以满足他的个性化需求。如果我不这样做,用户就不会认可这栋建筑。一旦认可遭遇障碍,很有可能破坏建筑的可持续性质,用户不会对它特别珍惜。虽然建筑考虑了持续性,但是或多或少都被当成一个不受欢迎的“处置对象”。

因此,即便我不知道最终用户是谁,仍然必须确保他可以与建筑对话,并依靠自己进行管理。他必须感到自己有能力改变环境——调整气候控制器,利用窗体等简单措施,独立调节遮阳帘,其他办公设备或家具。用户意见调查,例如住宅改造项目所做的用户调查,都是不明用户规划工作的良好信息来源。这些调查的目标是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通常包括日常实际问题,例如储物空间太小,光照不足,隔音效果不好等。这些实地调查显示——英国有一些特别具有指导性的范例——用户的重要主观需求不一定是规划者所重点关注的。

D&A:如何确保我们现在建造的建筑50年后还会被人喜欢?

(我们怎么知道人们将来的建筑需求、重视和喜爱的内容?)

RH:说实话,我们并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作为规划者,我们总是根据今天所了解的内容制定决策,即使知道可能出现失误,也会这样做。

此外,就建筑来说,我们可以依赖两个相对公认的发现。其一,我们知道,全球CO2减排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其次,我们生活在一个室内形式的社会中,建筑设计必须考虑这一因素。50年后仍然正常工作的建筑,必须确保居住者与外界的有效沟通。建筑不能再像过去一段时期那样,只是“短暂的居住空间”。现在,我们生命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建筑内部度过的,50年后这一现象仍然不会改变。由于我们已经变成了室内生物,我们必须以新方式实现室内外空间和室内外气候的有机统一。彻底分离内外空间已不再可能继续下去,除大量能源成本以外,人们不喜欢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身体健康也有害。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温度舒适,但远远不只这一点,还包括太阳辐射等内容:每个人都需要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近红外线,但是我们目前使用的玻璃窗将这些光线都留在了室外。将自然因素引入建筑内部环境的需求并非仅限于建筑设计,还适用于建筑环境:今天,创造优良的室外空间至少与设计美好的室内空间一样重要。

D&A:为获得更好的规划效果和更加优质的建筑,立法、激励机制和总体政治框架需要实现哪些变化?

RH:实施规划的激励机制之一便是提供更多机会。目前,很多细节监管过严,有的是出于历史原因。温度舒适标准便是一个实例,它直到最近才增加了一个因素,即人们并不喜欢全年和全天都置身于20℃这种恒定不变的温度下。与“适应性舒适”新规则和新标准类似,很多地区需要重新评估现有标准,确定它们是否继续有效。此外,我希望法规不再规定具体数据,不要再提供最小的细节,只需确定目标即可。至于目标如何实现,则属规划者的创造性工作。这意味着颠覆以前的做法——以前规定了太多具体步骤,但很少对结果进行检验。

这种方法产生的逻辑后果也是一种不同于目前使用的建筑检验手段。首要地,它可以用于建筑监控:我们必须放弃建筑移交所用的传统形式,它们只评估了技术状态,但没有将最终用户考虑进去。相反,当建筑投入使用两年后,应该正式移交。此时,已经积累了足够信息,了解了建筑“系统”被用户的使用情况。这就是我对未来的认识。

D&A:您提到了修改标准的必要性。日照问题怎么样?

RH:目前,日照标准化仍处于初始阶段。我们使用的指标,例如日照系数,只是一些权宜手段。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普遍理解一个重点问题:从太阳辐射来看,我们生活的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完全不同,这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害。我们学院正在研制一种简单仪器,它可以让我们利用一个标准确定日照作用,它比日照系数能更好地解释日照产生的实际影响。作为一个基本指标,日照系数非常有用,但是它不能描述现实情况。首要地,它无法让我们判断实际光照是否达到了身体健康所需的程度。而且,目前标准规定的日照系数都是最小值,通常人们不会检查实际光照是否满足了这些标准。

有时,一些公司咨询我们学校,问为什么他们的员工抱怨眼睛不适。当我们在现场测量光照强度之后,常常发现实测数据远远低于最低标准要求,尽管标准本身已经定的非常低。然而,人们对日照问题并不敏感。很多人只是在很久以后才注意到出了问题,因为他们的身体感到不适。

D&A:我们是否还需要新的规划工具?

RH:我认为,我们目前使用的工具基本够用。至于演示技术,我甚至希望减少使用,因为现在所做的演示通常比实际情况漂亮得多。有些承包商并没有经过评估训练,很容易被演示误导。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于动态照明模拟技术,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这种模拟技术非常耗时,因为计算基于光线跟踪,这常常超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寻找加快演示过程的方法将是未来的一个美好梦想。但是,人们可能会研发出新型评估方式。

作者简介:Renate Hammer是奥地利克莱姆斯多瑙大学(Danube University Krems)建筑与工程系主任。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太阳能建筑、应用日照规划,以及建筑温度和气候优化。Renate Hammer曾在维也纳学习建筑与哲学,并获得太阳能建筑硕士学位。2009年,她获得维也纳技术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学位。

上一篇:社区信息化建设论文下一篇:输送机工艺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