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论文

2022-04-18

【摘要】1998年颁布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上愈来愈显出不足,比如固定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方式不能清晰反映固定基金增加的来源,分录之间没有必然的勾稽关系;对专用基金不足时购置大型设备的情况,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对固定资产核算科目的设置,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处置缺少具体核算科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论文 篇1: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对策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内容;其次,对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提出了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一、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涵义和内容

固定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者其他活动所需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一般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资产的处置等内容。其中固定资产计量是指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是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购买、自行建造、融资租入等,取得的方式不同,初始计量方法各不相同。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范围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的折旧额进行系统的分摊。固定资产处置是指按规定报经批准出售、转让固定资产或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的进行计量处理。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业务。

二、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现状和问题

如表1所示,改革前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包括:

1.固定资产初始计量购置和入库为两笔会计业务,即所谓的“双分录”。业务相分离容易漏记增加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就为实现双分录会计核算而设立的,其实质就是对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影子;固定资产购置时一次性确认费用支出,未体现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2.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只是对固定资产的“影子”非流动资产基金进行处理。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实际业务大多数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导致不能有效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资产价值虚高;不能体现成本费用管理,固定资产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日常损耗不能在成本中有效体现。关于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核算的不足,2014年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指出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同时提出固定资产折旧概念,但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不一致。该制度从固定资产购入到报废整个会计核算期间都是按购入原值体现的,该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高等学校支出,难以反映出固定资产真实价值,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的虚增。即便是计提折旧也是仅仅是对非流动资产基金进行处理“虚提”,而未真正逐月对其按支出费用“实提”,它不能真实反映单位费用支出及成本。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和积极意义

1.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自动和财务报告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方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政府开展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考核、防范政府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最终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公开体系和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其中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包括:构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基本框架,统一各行业预算会计体系;科学反映资产、负债及政府成本费用,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单位财务报表;重塑单位内部流程,优化单位内部控制;推动政府制度改革。

2.政府會计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有效整合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等学校、中小学、科研事业单位、彩票机构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明确规定各行业会计信息披露、计量方法和核算基础,对统一会计信息质量起到巨大作用。

(2)有利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政府会计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和公共责任受托履行情况,全面、系统、连续的反映和监督,加强预算、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制度指出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采集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政府会计的实施能有效反映政府“家底”,有利于政府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反映客观政府运行成本;科学评价政府的运营绩效;提供准确完整的政府报告信息。

(3)有利于真实反映各类资产价值。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能真实反映和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损耗、报废和补偿过程,真实反映资产账面价值及其折旧情况,客观反映单位资产实际情况,为政府债务问题、运行成本问题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四、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改进对策

表2所示,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初始计量中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入库同时进行,是不可分离的一项经济事项。新制度变革要求导致固定资产入账流程发生变化,原先的报销和入库分别进行将不适用。新制度下固定资产购置流程为:先到资产部门办理入库手续,根据入库单办理报销手续,财务报销的时候必须提供入库单。对于一些需要事先付款的业务或者发票已到的事项,则对应预付账款操作,待资产入库后冲销原先的预付账款,再计入固定资产。

我们还可以看出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直接资本性处理并按项目进行会计核算,这有别于改革前只按科目核算并做一次性费用处理。为顺利完成新旧制度转换,确保科目项目余额平衡,系统初始化阶段需要做科目、项目余额平衡调整。

1.固定資产入账业务处理。固定资产等采购与入账、折旧财务会计权责发生制资本性支出直接资产化,在财务会计费用中不存在资本性支出类经济科目。固定资产需要设置项目核算并关联资本性支出经济科目。以科研项目A为例,以国库零余额账户资金购入一台大型设备36万元(办理资产入库手续)资产采购入账业务分录如下:

财务会计:

借:固定资产

借:资本性支出——专用设备购置 A项目36万元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36万元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科研支出

借:资本性支出——专用设备购置 A项目36万元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36万元

该笔业务分别触发了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和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会计,相对于A项目而言产生了两个项目余额。一个是权责发生制项目余额=项目收入-费用化支出-资本性支出+预收账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另一个是收付实现制项目余额=项目收入-费用化支出-资本性支出;在日常财务业务中虽然暂收暂付等周转类业务不会产生预算会计,但是对还是实时影响项目余额的。因此,项目的两个余额中我们依据的是财务会计下的项目余额。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费用=负债+净资产+收入”及一系列其他会计公式,在政府会计制度中我们需要对同一项目下不同核算基础中的项目余额要能清晰的认识。

相对于改革前会计核算基础、折旧年限与项目使用期限等不确定因素。新制度明确对固定资产按月折旧,并提供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等折旧方法,对以前年度未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需要进行补提。

2.补提阶段业务处理。从原先固定资产双分录中可以看出,原先固定资产入账对应的是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2018年底对历年固定资产补提折旧的账务处理为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其实质是未真正发生支出而是对基金进行处理,这就是众多学者所谓的“虚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2019年新旧会计制度对照转换的时候将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对应地转换为累计盈余科目,若在2019年初补提历年折旧,借:累计盈余;贷:累计折旧。

3.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处理。由于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发展,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得到确认,新的制度规定对当月购入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其实对项目核算没用影响,购买固定资产计入出资项目并直接扣除出资项目的指标,不管怎么计提折旧对原项目没有影响。提折旧项目跟购买资产项目并无大的关联。固定资产“实提”折旧并计入费用,承担折旧费用的项目可根据本单位成本核算明细程度设置,如按资产用途分类(教学、科研等)、按部门+资产用途分类、按具体出资项目等。考虑到将来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强成本分析,建议将折旧细分到以单位部门为基础,有能力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细分到按学科、按专业计提折旧,以便为将来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数据。沿用以上A项目数据(固定资产折旧年限6年,预计残值为0)每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资产折旧业务分录如下: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科研费用

借:固定资产折旧费A/B/C5 000元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费A/B/C5 000元

上述分析中我们指出累计折旧项目与原出资项目无关,既可以体现在原先出资项目A,也可以体现在归集项目B或者C等上面。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累计折旧不产生预算会计,我们可以对该科目属性上进行项目核算、资金来源核算。由于不产生预算会计,其对应的资金来源属性为其他资金来源。

新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折旧能够更加具体真实地反映单位内部固定资产损耗,体现实际价值。固定资产折旧能具体到单位各部门层级,则对进一步分析各学院办学生均成本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但是对于传统意义上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经费越多,固定资产购置越多越好的现象来说,将折旧费用作为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来考虑因素未必是一件好事。固定资产越多每月计提折旧相应越多,对应的单位管理费用支出也就越多。高校各学院相应的生均办学成本也会显著提升,该情况应该值得我们考虑。

4.固定资产处置。旧制度实际出售、调出、捐出时,按照处置固定资产对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本质上还是对固定资产的影子——“非流动资产基金”进行处理,资产价值及费用情况未做体现;而新制度中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更加体现固定资产的成本、价值情况。

参考文献

[1]高滢.高校固定资产折旧“”从“虚提”到“实提”[J].财会月刊,2014,(5):20-22.

[2]孙敏,施心怡,张雨香.也谈高校固定资产虚提与实提折旧核算问题[J].财务与管理,2017,(4):26-27.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蒋国其 张啸岳

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论文 篇2:

浅谈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

【摘要】 1998年颁布实施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上愈来愈显出不足,比如固定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方式不能清晰反映固定基金增加的来源,分录之间没有必然的勾稽关系;对专用基金不足时购置大型设备的情况,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对固定资产核算科目的设置,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处置缺少具体核算科目。文章结合工作中的实际体会,对如何改进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改进

一、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医院增加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现以购入为例,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科目与“固定基金”科目相对应。“固定资产”科目是资产类科目,反映单位实际增加的资产价值,“固定基金”科目是净资产类科目,反映单位为购置固定资产实际占用的基金数,其主要来源于国家基建拨款、专项经费拨款,单位事业基金和专项基金。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项目的数字应该相等(但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尚未付清租赁费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待处理这两种情况,这两个项目的数字不相等)。“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是净资产类科目,核算医院内部形成的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大型修缮的资金,是目前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专用基金——事业基金”科目是净资产类科目,即未限定用途的基金,也是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一种资金来源。“专用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科目是一个收支类科目,核算的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是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一种重要资金来源,体现了国家对医院的投资,引起医院净资产的增加。因此除了用财政拨款购置固定资产的情况以外,购入固定资产时一个净资产科目固定基金增加,一个净资产科目专用基金(或事业基金)减少,一个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增加,一个资产类科目银行存款减少。从理论上说,这只是医院的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即固定资产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并不引起资产总量的增减变化;固定基金的调整也只是净资产内部基金的一种调整,同样不会引起总量的变化(财政拨款除外)。这样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购入的固定资产由货币形态转为实物形态这一过程。这种形式不构成医院业务支出,不影响当月损益。

但在日常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中不难发现,上述医院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存在两个问题:

1.这种会计核算方式下,没有清晰反映固定基金增加的来源,而且两组平行的会计科目之间没有必然的勾稽关系,容易漏作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这组分录,易导致账外资产。当出现了这种情况后,也很难查找出原因。

2.当专用基金不足时,按照制度规定,这种情况下不允许购置大型设备,但是,如果确属业务发展需要,并且主管部门也同意购买时,该如何核算呢?

有的医院直接从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中列支,即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借记“医疗(药品)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但购置固定资产只是净资产内部基金的一种调整,一般不会引起总量的变化(财政拨款除外)。而在上述方法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或财政拨款转化而来,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增,从而使净资产出现不实。当月末提取修购基金时,借记“医疗(药品)支出”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这样购买固定资产时其价值计入医疗成本一次,月末提取修购基金时分次把固定资产价值摊入医疗成本,一项医疗业务前后两次计入医疗成本,造成医疗成本的重复列支,医院当期的收支结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可以对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进行一些改进:

1.医院作为国家投资的非营利机构,固定基金反映了国家对医院的投资规模,虽然固定基金不全来自于财政拨款,但事业基金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修购基金也来源于医院的收支结余,这都是国家投资所产生的结余。同时“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反映了国家对医院固定资产投资的储备,因此保留“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在医院购入固定资产时可以这样核算,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每月末利用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相对应关系(扣除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尚未付清租赁费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待处理这两种情况产生的差额)进行检查核对,发现差额及时补登入账,而且第二笔分录也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固定基金产生的真实来源。

2.正确进行收入、费用、成本的会计核算,划清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的界限,把购建固定资产的费用列入修购基金支出,本着“先提后用,专款专用”的原则,合理使用修购基金,防止成本虚增,收支结余的虚减,以保证医院经营正常运转。当出现修购基金不足以支付固定资产原值时,应在《医院会计制度》中规定不能直接进入成本,这时的核算方式应该与专用基金充裕时的账务处理方式相一致。

二、计提修购基金的核算

医院属于社会福利型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除了事业收入外,财政拨款也占很大一部分,医疗设备购置、房屋建设投资、人员支出等大部分靠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进行核算,会计处理为:借记“医疗(药品)支出——修购费”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通过上述规定不难看出,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存在明显不足之处。第一,《医院会计制度》中只设置了“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未设置“累计折旧”科目,直接影响了对固定资产净值的核算。虽然提取修购基金时分次把固定资产价值摊入医疗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累计折旧的作用,但由于专用基金反映在净资产中,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净资产项目中,而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所以虽然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损耗,出现减值,但会计处理结果却并没有减少净资产(固定基金),也没有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净值(即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的是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长此以往,医院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容易造成医院资产充裕的假象,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第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的使用也比较含糊笼统,它不是单纯反映修购基金的提取,不能简明扼要地提供累计折旧的提取情况,因而不利于管理者和有关部门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累计提取数进行监督,无法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及提供增值、减值的客观评价依据,也无法为固定资产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定价参考。第三,医院通过对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使固定资产的资本金额作为净资产的一种形式逐渐沉淀于医院之中,同时又将固定基金的金额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得同一笔固定资产对应的资本额同时在净资产项目中作了两次重复反映,虚增了净资产,以致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根据这一数据计算出来的资产负债率也不真实。

因此医院可以这样核算,借记“医疗(药品)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按相同金额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累计折旧反映固定资产折旧的累计提取数,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列示,这样固定资产以净值形式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就避免了虚增资产的问题,同时固定基金也相应减少,就避免了虚增净资产的问题,而修购基金也可以反映出医院自筹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及大型修缮的能力。

三、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大型医疗设备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许多医疗设备在逐年使用中早已贬值,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而《医院会计制度》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未规定对固定资产提取减值准备,也不能按重置价值调整账面价值,这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市场重置价值发生严重背离。特别是电子设备,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更新快,客观上存在着因市价大幅度下跌而产生无形损耗或因未来经济效益创造能力降低而发生固定资产减值的可能。如果对已发生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加确认,必将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这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因此,医院应当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当出现可回收金额小于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会计核算如下:借记“医疗(药品)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四、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

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医院的固定资产核算也没有像企业会计核算一样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在发生出售、捐赠、报废、损毁等固定资产减少的情况时,都是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来进行核算,如出售固定资产时,按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出售价格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发生清理费用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发生变价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因为“专用基金”科目是按基金类别设置明细账,这样的账务处理反映不出是哪项固定资产发生费用,发生了多少,也很难知道这项固定资产在经过发生清理费用、取得出售收入或变价收入、取得保险赔偿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后所产生的损益情况如何,不利于管理者了解资产实际损失情况。

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真实反映其损益情况。因为医院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上缴市级财政专户,所以发生固定资产清理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折余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折余价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发生清理费用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变价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单位自行处置收入)”科目、“其他应付款——应上缴财政款(财政直接处置收入)”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如为净损失,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如为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同时,按收到的变价收入上缴财政,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单位自行处置收入)”科目、“其他应付款——应上缴财政款(财政直接处置收入)”科目。

【参考文献】

[1] 胡婕.略论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12):107-109.

[2] 赵晋艳,孙培生.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意见[J].会计之友,2008(8):24.

作者:刘欣

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论文 篇3:

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

【摘 要】现阶段,在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管理中,通常会有账实、账账不符的问题存在,不仅包括会计制度方面的因素,也包含高校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体制等问题,对该问题进行解决时,应通过加强高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实物管理的方式,使其作为关键措施得到有效运用。

【关键词】高校会计;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特点

1.高校固定资产是指学校开展教学、管理、科研及后勤服务,而固定资产具备1年以上的预计使用年限、单位价值超过规定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基本处于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以及虽然未与规定标准相符,但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质。

2.高校在获取固定资产时,将借、贷分为不同科目,例如借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而贷则属于“银行存款。与此同时,借又包含在“固定资产”科目中,贷则属于“固定资金”。即一次性将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计入支出内。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时,借属于“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贷则属于“固定资产”。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外,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也应與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保持一致状态。

3.高校的固定资产不将折旧现象落实,会计报表只能将固定资产原值反映出来。使得固定资产的支出无法合理均衡分摊固定资产的有效年份,该会计处理能够使固定资产的支出存在较大的购置固定资产的年份,在未购置固定资产的年份内支出为零,对学校支出的可比性及真实性产生影响。

二、与企业固定资产相比,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区别

1.不同的会计核算原则

除了会计核算存在相同的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一贯性原则、明晰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以及历史性原则以外,高校会计还对可比性原则、专款专用转折以及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强调。而企业会计则过于对统一性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权益性以及谨慎性原则等所有关注。

2.不同的固定资产分类

根据高效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划分,高效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七大类型:一般设备、房屋建筑物、文物和陈列品、专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图书资料、以及其它固定资产。根据实物形态进行划分,企业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五大类:机器设备、房屋与建筑物、运输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其他设备。

3.不同的初始计量的会计核算

高校在获取固定资产后,事业部分仍结合收付情况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进行实现,在购置时,一次性记为当期支出,在固定资产增加的同时,也应对相应的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增加。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将经营部分的核算进行对比。当企业对固定资产获取时,借记固定资产应对税金和增值税进行缴纳。

4.固定资产的折旧

高校在对教学科研事业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由于不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因此无需处理固定资产的折旧。而企业会计则不同,与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相结合,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实施折旧处理。

三、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相关制度存在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但高校在会计工作中可结合固定资产的性质与消耗方式的不同,根据本学校的管理特点,对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行确定。最终导致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的会计信息不具备一定的可比性,甚至出现在不同时期内相同院系的会计信息也不存在可比性而言。其次,相关准则虽然明确且详细的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减值准备以及折旧方法等内容进行规定,强调采用实质高于形式的原则对企业会计核算及管理进行要求。该方法的运用实际上便于单位人为对利润进行控制,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发生。

2.严重的资产流失

由于单位能够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行确定,促使部分高校不合理的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得到提升,造成原本不该划分为固定资产核算的资产也根据固定资产实施核算。导致资产管理程序及方式逐渐趋于粗糙且简单。

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对专业人才队伍的缺乏

对于管理高校固定资产的人员而言,不仅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以外,而且应对会计学、统计学等知识进行掌握,通常情况下,我国高等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都缺乏有效的专业知识,普遍具有较低的总体素质,在思想认识上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导致无法科学评估和规划固定资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四、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1.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

对较为全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制订,当细部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周全时,可以从购置、使用、处置、台账、闲置资产管理、帐外资产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细化,在固定资产经济寿命过程中,各相关单位的权利及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建立所需的表格,运用数据记录的方式对单个固定资产全过程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促使固定资产管理及责任成本管理达到统一。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使用效率,实现高校成本降低的效果。

2.对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的协调进行加大,避免有管理脱节的问题出现

首先,应对各实物管理部门的权责进行合理划分,加大监督及管理协调力度。其次,对于现阶段在各部门管理中散布的固定资产汇集至一个部门,实现高校会计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的目的。

3.控制实施过程,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进行加强

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到最后的报废过程中都会通过购置、使用及处置等环节,当该过程中任何一项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对单位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运用过程控制的方式,促使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控制,在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购置

由申购单位对一式三联的固定资产申购单进行填写,当经办人员、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校领导三方签字确认之后,即可将原件送至财务部门实施付款。当到货后,相关部门需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并粘贴表示,做好详细的台账记录,随后即可向使用人员分配。使用人员需对签过字的收货领取单进行复印,并将复印件交至财务部门,使其发挥资产增加的附件资料。在当月末,财务部门固定资产会计会对登记过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申购单的元件应由财务部进行统一存档。而收货领用单原件则是由实物管理部门同意存档。

(2)使用

固定资产的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进行负责,要求各使用单位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卡片进行建立,结合责任成本管理要求对设备实施经济核算。对于新购入的固定资产出现的闲置费用应由首次使用的部门进行承担,使用部门应对固定资产移交时的使用性能得到保证,对闲置到移送前的保养及包干费用进行负责。使用单位还应对设备移交前固定资产的闲置及折旧费用进行承担。而在移交之后闲置期间出现的折旧费用则由财务部门担负。

(3)调拨

通过实物管理部门向财务部门提供固定资产调拨单,使用单位则需要将固定资产卡片以及单机单车核算资料统一向财务部门提供。从次月起,调出单位则不对折旧费用进行承担,而改为调入单位来承担折旧费用。

4.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构建高素质人才的队伍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条件,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选择时,应对备选对象是否具备管理学及会计学等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且考虑备选对象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而另一方面,应对在岗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加快,对员工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定期开展,使系统管理知识与管理方式得到有效掌握,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定期操作能力,详细地核算和管理固定资产。

5.定期对高效开展清理盘点,使固定资产的实时存在情况得到掌握

在高校财务部门应对固定资产总账进行时盒子,各院系、部门设立明细账目,及时清理和盘点固定资产,避免有账实不符、有账无物的现象出现,通过盘点固定资产,及时核销报废固定资产,将固定资产购置中,重复购置的情况及浪费现象得到避免,进一步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发展的同时,必须将固定资产管理中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掌握,通过对症下药的方式,不断提升管理力度,实现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及完整性的保障,避免有资产流失现象发生,从而对高校会计工作的开展发挥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金希萍.对我国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几点看法[J].當代经济(下半月),2006(06).

[2]邓志华,廖开锐,李明磊,章祥敏,古二梅.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08(2).

[3]王荣惠,孙金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业经济(哈尔滨),2008(4).

[4]毛庆文,李向英.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8(4).

作者:王敬

上一篇:地面广电数字电视论文下一篇:卫星直播数字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