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常规管理下的幼儿园论文

2022-04-29

上篇:引言: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化常规管理下的幼儿园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化常规管理下的幼儿园论文 篇1:

转型升级路上,如何为民办学校教师赋能

在民办教育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民办学校教师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民办学校教师赋能?我们邀请相关专家展开深入探讨,分享真知灼见。

《教育家》: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批优秀的民办学校教师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面对近来民办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平稳度过转型阵痛期是旨归。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如何留住优秀师资?

马学雷:要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民办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在新时期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决定着民办教育价值使命的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民办教育定位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所以,在上一个10年,民办教育主要是想各种方法在规模增长、数量增长上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同时在收费、管理体制、招生、教材与课程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发挥重要作用。前不久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这就是民办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使命,在数量供给充足之后,按照目前的要求主要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只有如此,民办学校才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师待遇,留住优秀师资。

刘莉莉:学校如何平稳过渡?对于“民转公”的学校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教师们的收入水平可能会降低,他们很难接受这种落差;对于要转为“纯民办”的学校来说,学校中有些教师可能会面临编制脱钩,他们也很难接受这种变动背后的不稳定。

不管是何种情况,都涉及重新定位教师职业这件事。教师职业并不是一个高收入职业,但有其自身的幸福感和归屬感。如何提高教师对于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是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名教师不愿离开一所学校,往往有三点原因:一是感觉受到尊重,不论在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教师都需要被尊重,都需要有职业幸福感;二是拥有公平的职业环境;三是感受到职业的挑战性,而这种挑战性主要来自学校基于教师实际发展需求所做的各类项目化专业成长设计。

于国家制度层面而言,我建议建立教师年金制度。年金制度是指民办学校在依法参加国家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根据民办学校的经济能力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上海市自2009年起就开始推进民办学校建立并实施年金制度,并将其作为民办学校申请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条件之一,从而有力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退休待遇。

袁丽:衡量一种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人们一般以经济待遇、社会权益和职业声望三方面作为评价标准。

首先,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参考同层次公办学校教师的收入情况,制定各地民办学校教师的薪金标准。政府在民办学校教职工的教龄和工龄的计算上,应该承认民办学校教职工在其工作年限内的教龄或工龄,并连续计算。进一步落实提高民办教师的经济待遇,建议结合国家事业单位人员最低工资标准和当地消费层次,逐步出台各个地方民办学校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

其次,建立教师年金制度,为教师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缩小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退休后的待遇差距,稳定民办学校教师的心。上海市的教师年金制度便是个值得称道的样本。

同时,各级政府应该按事业单位的教师标准在为民办教师购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作出强制性规定,建议参考“统账结合”与现行企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并轨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从而实现民办学校教师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使其“老有所养”。

《教育家》:以往,编制是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之间最大的鸿沟,造成两个群体隐形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在如今的转型中,应如何加强民办学校教师的归属感,让教书育人的“心”安稳下来?

马学雷:政府承担起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后,相关的配套支持应该会跟上。首先是大幅增加教师编制,“公参民”学校转公是大趋势,教师考编合格后会给予编制。教师是教育里最重要的因素,以智慧启迪智慧、以人格感染人格,都要靠教师,因此一定要对教师待遇给予大力保障。其次,对涉及“民转公”学校的教师,要为他们考编提供充足的支持。在“民转公”的学校,只有大多数教师成为公办教师,他们的心才能安稳下来。再次,如果确有困难,教师编制数量不够,那么一定要和教师签好劳动合同,并建立薪酬激励机制。不能既没有编制保障,又没有激励机制。最后,“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后,政府就一定要按照公办学校相应的标准对其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管理和保障,必须一视同仁。

袁丽:首先,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要依法行事。政府部门在提高教师待遇、职称评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等问题上要给予扶持政策并落实到位。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学校的教师应一视同仁;人事职称部门在民办教师招聘、优秀民办教师入户、职称评定等方面应为他们提供方便,制定符合民办教育实际的职称评定办法。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在条件持续完善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工资水平。

其次,民办学校自身要制定一套公平、公正的聘任评价机制,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享受到辛苦付出的回报。比如:采用等级评比制代替末位淘汰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消除教师的心理压力;分配政策、奖励政策与福利政策要公开、透明,一切按章办事,坚持公平原则,不搞特殊化;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教师的人格,给予充分信任,积极为他们创造工作条件,提供进修、培训、科研等机会,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给予民办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作有利的意见要给予重视和采纳。教师们意识到领导的重视,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实现,有了稳定根基,自然就形成了强烈的归属感。

雷芳:让教书育人的“心”安稳下来,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实质行动。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整体规划,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筹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建议尝试建立由省、市财政和学校、个人分担社会保险的机制,比照公办学校教师退休养老保险的标準安排民办学校教师退休养老金,妥善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在对民办学校的日常监管和年度办学情况检查中,应重视在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方面的检查与督促,如工资福利的发放和社会保险的交纳、业务培训经费的保障与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

学校方面,一要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按照“五化”标准开展党支部建设,发展和吸收师风师德及专业能力优良的教师加入党组织,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民办学校教师体会到,不管在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都是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以此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二要依法办学、民主办学、科学办学。民办学校要克服家族式管理,多让教师参与学校建设与学校管理,增强他们对学校的感情,培养他们对学校的认同;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民主参与管理的权利;提倡教师间的合作与共荣,避免刻意地比较和竞争,为教师营造一个张弛有度的工作环境;建立各类群众组织,开展丰富的业余活动,满足教师交往的需要。

《教育家》:《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培训、评价、权利保护等方面,将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平等对待。对此您有何建议?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如何给予民办学校支持并加强规范?

马学雷: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在国家组织的培训、相应职称的评定、相应优秀成果的评选和表彰上,民办学校教师应该和公办学校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在薪酬、工资激励、管理这些方面,因办学性质的差异,教师待遇可能无法完全一致,但在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之后,民办学校教师待遇的提高是可以乐观期待的。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要对民办学校实施分类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必须是非营利的,举办者不能用任何形式来分取办学结余,所有收入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所以,即使没有编制的民办学校教师,也不必有太大的心理负担,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再加上校长和举办者的努力,合力把学校办好,待遇保障也就不是问题了。

在加强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政府应做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政府组织的相关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一定要把民办学校教师纳入进来,不分公办和民办,要一视同仁。其二,政府要指导民办学校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待遇。现在重点要关注的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之下,如何帮助学校指导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指导学校调整音体美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结构,指导学校更合理合法地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保障教师的各项权益。其三,如果确有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一定要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出现一起查处一起,才能使学校风清气正,从而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待遇的保障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刘莉莉:在这方面,目前存在一些状况值得我们关注。比如政府部门虽强调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但给民办学校教师的培训还远远不够,而且给予民办学校教师的职业生涯通道也是缺失的,他们的权利很难得到应有保障。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不得营利且许多民办高中也注册为非营利性学校之时,政府部门应平等地看待民办学校,充分调动其在办学体制和机制上的优势,并以更大的热情与责任去保障民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师的发展。

这种保障是底线,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政府更要发挥引领作用。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自2012年8月起正式启动首轮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特色学校(项目)、民办优质幼儿园创建工作,一百余所民办学校被纳入创建计划并给予经费资助,资助每所学校每年40万元,创建周期为3年。目前这项工作已开展9年,2020年3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第三轮创建名单,共计121所民办中小学特色学校(项目)与民办优质幼儿园被纳入创建计划。

2020年11月,上海市教委公布了入选2020年度上海市民办中小学中青年优秀教师团队发展计划项目的20个教师团队,每个团队资助项目经费50万元,分2年拨付。这一计划旨在通过搭建平台,强化民办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立足一线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的意识,激发教师实践创新活力,鼓励教师在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发展与评价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通过团队合作提升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全市民办中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这些项目有力推动了民办学校有质量地发展,是扶持民办学校凸显特色的重要载体。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项目的前提是上海市已经完成了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这是非常必要的一环,否则面对鱼龙混杂的学校,政府也无法开展工作。只有明确了支持和保障的对象,我们才能进一步发挥服务和引领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政府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即在分清了谁是营利谁是非营利的背景下,为非营利学校提供有力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也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袁丽:首先,将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制度化,是教育行政部门要采用的工作策略。教育行政部门应针对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共性,将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纳入常规行政管理渠道,如“国培计划”、常规的学校体系中的教研活动、以赛促教活动等。同时,结合民办学校办学的自身特点,创设具有特色体系的专业发展渠道,如联盟校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片区“民办校—公立校教师专业流动”等制度建设。其次,在管理过程中,要协调好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各部门和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为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制度环境,进而优化民办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课程设计——重视教师能力和素养相结合、重视教师技能与发展相结合,建立对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成果的考核评价机制。

雷芳: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教师劳动、聘用合同备案制度,建立统一档案,记录教师的教龄、工龄,在培训、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表彰奖励、权利保护等方面,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级同类教师平等对待;对于政府设立的有关科研项目、课题等,应保证民办学校教职员工同等的知情权、申请权和立项权;对于立项的科研项目、课题资金,应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组织有关的评奖评优、文艺体育活动和课题、项目招标,应当为民办学校教职员工提供同等的机会;应切实保证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政府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民办学校提供支持并加强规范——

一是制定政策措施,吸纳优质社会资金和高端复合型教育人才进入民办教育领域。通过税收调节、慈善鼓励等办法,引领各行各业高素质成功人士投资或捐资办学,优化民办学校举办者队伍,从办学动机和思想源头上保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公益性。同时,要切实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改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培养环境。这是建设民办学校优秀师资队伍的根本。

二是落实各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同时要落实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督查力度,确保充足设立并专款专用,以激励和支持一批优质民办学校和优秀民办学校教师。

三是加强教师诚信制度建设。强化教师诚信教育,实行师德承诺践诺制度,建立教师违规失信惩戒制度,对教师违背职业操守和从教承诺、损害学生和家长利益、影响学校和教育事业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应按规定实施惩戒。

《教育家》:民办学校自身应如何给予教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马学雷:首先,学校的举办者和校长,应该努力办出高质量的民办学校,提高教师的水平、教师的待遇、保障教师的权益,认识到这些与学校健康发展是相一致的,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和重心所在。

其次,学校一定要主动配合政府,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关于非营利性、财务规范和收费监管的要求,不要触犯相应法律法规,把资金充分、高效地用于教育教学条件的提高和师资待遇的提高上。

最后,要顺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站在五育并举、优质均衡发展的原则上,用新时代对于教师的要求去培养和提高他们。比如积极贯彻义务教育评价改革,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不良倾向,改变过去的习惯,不能只盯着分数、升学率和状元,更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先把教師培养好,教师才能按照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去培养学生,学校才能走上正轨。

刘莉莉:民办学校自身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探索的。“有实力才有魅力,有作为才有地位。”民办学校在今天要出现更多的领军学校,就像民营企业中的领军企业华为一样。华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有非常好的团队建设,始终将团队的专业成长、专业创造力看作发展之根本。

“双减”以后,学生在校时间更长了。我们需要思考:学校生活应给予孩子们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种体验是成为他们成长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还是最不愿回顾的一段岁月?作为民办学校的校长,应越发明晰不该把学校办成学术文凭的加工厂,而要真正建构一个学习真实发生的场所,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家长选择民办学校,就是选择其更加精准、专业、个性化的服务。以前我们说民办学校好,是因为成绩好,靠的是不断投入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如今我们还需要更为智慧的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这就涉及民办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解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其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通过课堂诊断和大数据分析来提高教学的效度;二是以课程重构为载体,基于现有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重组、重构,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学校要做好准备,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引领教师成长。而在现实中,对民办学校教师的培训是严重缺失的。在普通公办学校,教师们有一个层层递进的教研体系设计,能够让他们在教研过程中不断成长,形成较好的教研文化和教研意识。而民办学校主要依靠学校自身的内生力量来推动和打造,这就与学校校长和学校文化息息相关。如果校长不够重视,那么教师的研究意识、教学反思能力也很难有所突破。

袁丽:民办中小学要积极、主动地完善或重新制定能够帮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并将其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与学校的核心制度相关联,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融入每一位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同时,构建校内以及联校间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专业发展共同体平台,互相分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措施。另外,非常有必要建立与大学合作的伙伴关系,通过U—S合作模式,共同为教师专业发展寻找最佳路径。

雷芳:首先,要破解教师的打工者心态。打工者心态具体有五种表现:一是失落,缺乏成就感;二是浮躁,缺乏荣誉感;三是压抑,缺乏幸福感;四是忧虑,缺乏安全感;五是漂泊,缺乏归属感。体现在教师行为层面上,就是工作没有精气神,职业倦怠情况严重,工作不主动,缺乏长期规划,教学研究和学习提升的积极性不够,随时都有辞职、跳槽的冲动。这是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最大瓶颈,民办学校一定要在帮助教师克服这五种心态上下功夫,构筑学校长远发展的共同愿景,视教师为战略伙伴,强调主人翁精神的培养。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保障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其学历提升、职称晋升、教学科研创造条件,营造公平、和谐、进取向上的工作环境;从学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专项资金或基金,由学校管理,用于教职工职业成长激励或增加待遇保障;多组织教师开展相互学习与教学科研,加深教师对这一职业的感情,让教师觉得有机会、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规范人事管理,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定期完善教师的人事档案;建立教师年度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上报确认、备案、归档,作为今后调整教师工资、职务评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教师的奖励制度,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开展教师表彰工作,奖励应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教师中的优秀者,可为他们购买补充险、商业险或企业年金;对于元老级的骨干教师和中层骨干,可纳入董事会,赋予其参与决策的权利。

其次,要树立大教育胸怀,大胆送教师外出参加业务活动。有些民办学校担心教师成长后跳槽或被挖走,只愿请专家来校开展校本培训,而不愿将教师送出去参加教研系统或社会团体甚至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和研讨活动,这禁锢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空间,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民办学校应有大格局,敢于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才能赢得教师的信任与忠诚。即使教师跳槽也应正确看待,应认识到,跳槽的教师只是换个地方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

再次,要积极主动为教师争取合法权益。因受到国家政策、社会认可的制约,教师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学校单方面努力可以实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民办学校就可以无所作为。相反,民办学校可在以下层面充分发挥主动性。在政策层面上,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已经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有明文规定,只是缺乏具体的配套机制使这些政策得以落实。民办学校可以组织起来或依靠行业协会,通过合理途径积极为教师呼吁、争取,促使地方政府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彻底落实。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有些问题(如教师职称评定、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等)之所以没有统一纳入地方相关部门的管理体系,往往是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民办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协商,使本校教师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作者:本刊编辑部

优化常规管理下的幼儿园论文 篇2:

特别关注——教育均衡

上篇:

引言: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说,各地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袁部长指出,我国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现在我们要结合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他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针对本地实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涌现出一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仍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河北省唐山市创新模式促教育均衡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拥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 142所,在校生(幼儿)120万人。3年来,全市有4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结对子”,城区95所相对薄弱中小学校由名校兼并,实现了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

为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在2005年全市消除危旧校舍的基础上,唐山自2006年起启动了农村中小学陈旧校舍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33.8万平方米改造任务,累计投入资金2.4亿元。唐山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普及率达80%以上,部分县(市)区达90%,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普及率均达到100%,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唐山市是河北省第一经济强市。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提升,唐山市在硬件资源上探索了成片集中、兼并扩建等模式,让优质资源产生规模效应、联动效应;还采取了联盟校、建分校等方式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达到优质均衡的目标,唐山市采取了示范性高中公助生指标分配、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免试入学”,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障碍就读政策等。这些都在向我们昭示,唐山市正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目标迈进。

经过几年的努力,唐山市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薄弱校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均衡发展的目标正一步步实现。正如唐山教育工作者所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最终目标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哈尔滨市将进行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消除义务教育冷热不均

哈尔滨市将开始启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调整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校型和班额,消除超大规模学校和学校“大班额”现象,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规划,哈尔滨市将进行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对于目前学校选址落位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要予以调整。同时,解决好城区和县镇学校因校舍面积不足而出现的“大班额”现象,从根本上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冷热不均”的问题。加强集中办学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对于暂时还不能撤掉的网点学校,要尽可能改善其教学条件。此外,今后哈尔滨市校长选聘要设置“入口”关,校长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任职经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并建立区域内校长挂职交流培训制度,提高校长业务水平。继续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落实教师聘任制度,形成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机制。在教学方面,建立教师岗位责任制和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采取交流制度,均衡教师配备。

哈尔滨市还将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按照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严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以组织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招生,不准以各类竞赛成绩作为招生的依据,不准分设重点校和重点班,推进重点高中配额制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

按照规划,哈尔滨市力争到2016年,全市基本消除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共769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

四川省成都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跨越

全木质结构的校舍,标准化的塑胶跑道、带卫生间的学生宿舍、自动喷水的消防管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都江堰市向峨小学校会如此现代化。

如果不是推行城乡教育一体化,石室、树德、七中这些成都市的名校就不可能在彭州、崇州、都江堰、金堂等地落户;如果不是因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的名校长、名教师也不可能在偏远的乡村小学校上课,而且一待就是几年。

四川省成都市推行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一下子拉近了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距离。悄然改变的教育格局,城乡融合的教育形态,其背后“推手”是成都市在“全域成都”视野下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征程上,成都市一直活跃在探索、革新和实践的前沿。“全域成都”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和实践,成为目前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领域最具活力的地带之一。早在几年前,成都市就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不少名校和薄弱学校进行实质性合并,捆绑发展,共同提高,化解了城市优质学位紧缺的难题。如果说那里过去的均衡主要是在城市范围内分区域推进的话,那么,现在的均衡则扩展到了全成都的所有城乡学校。在“全域成都”的理念指导下,义务教育均衡正在从一个个区域走向全市,成为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现代都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动。

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周光荣说,借助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个平台,我们将持续地推进改革创新,以推进优质名校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名校集团化发展为抓手,统筹配置全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实践,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成就每名教师。我们的目标是,在中西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耀所有的花朵。

湖北省仙桃市办学机制创新激活每所学校

湖北省仙桃小学校与仙桃实验二小相距1公里,步行10分钟,可每到招生时节却有不同的境遇。实验二小每年招400名学生,要求来上学的达到800人。而仙桃小学校硬件设施居全市一流,可由于师资不如实验二小,每年学生从未招满,漂亮的教室大量闲置。

这种状况自2009年3月“联校制”推行以来,有了根本性转变。实验二小12名教师调入仙桃小学,仙桃小学移植实验二小先进的教育模式,开展特色教育。新学期,仙桃小学校一下子新增了200名学生。

“家长择校实际是择师,学校薄弱也主要薄弱在师资。”仙桃市教育局纪委书记程波介绍说,2009年以来,仙桃把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作为突破口,相继推出“一校制”、“学区制”、“联校制”,有效地缓解了“择校热”,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2009年4月,仙桃市在10所城区学校推行“一校制”改革试点,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选择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近代管一所薄弱学校,推行“一个法人代表,两个办学实体,教学统一管理,资源共同分享”的管理机制。“学区制”、“联校制”有效缓解了“择校热”,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

“打破乡镇界限,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按学科需要配置。”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今已在仙桃很多农村学校变成了现实。2009年开始,仙桃市在3个乡镇21所农村中小学大力推行“学区制”改革,即选择一所优质镇直初中与镇办中小学校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统筹管理学区内所有中小学。

“与‘一校制’不同,‘联校制’是‘联而不合’。”仙桃市2009年还在两所城区学校和28所农村学校开展了“联校制”改革试点,即师资雄厚的优质学校与师资薄弱的学校实行联合,推行“法人独立、互联互助、以强带弱、对口支援”的管理模式,让仙桃小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仙桃市不仅通过推行“三制”解决教师队伍分布不均、结构不优等问题,还通过建立教师补充机制、保障待遇、加强培训等措施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点燃每个教师的发展激情。

江苏省无锡市创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

近年来,无锡市教育系统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行业称号,成为江苏省首批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和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2007年,无锡在江苏省率先通过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标志着整体教育发展水平进入了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带。在这样的高位平台上,无锡人把教育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予以总体筹划。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这样批示,要“争创全国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努力实现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目标”。无锡市市长毛小平表示,要把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作为全市实施教育优先战略的重要抓手,要谋划好教育这一基本的民生工程。

教育质量高水平是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从一开始,无锡市就把质量提升作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核心和重点,“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关键要落实到青少年学生的高素质发展上”,无锡市教育局局长陆卫东说。2009年3月份,无锡市教育部门进一步重申和明确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若干规定,要求学校不分重点班、快慢班;规范教育收费;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规定,控制家庭作业量;严禁中小学校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违规组织学生上课,严禁中小学校与非学历教育机构合作举办学科类竞赛和培训活动。

无锡市副市长华博雅说:“属于办学条件问题就集中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属于师资不足问题就着力强化师资;属于管理薄弱问题就强化管理,必要时调整校长;属于教育质量问题就重点加强质量监控和教研指导。”这是他们从实际出发,确定的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的工作原则。两年过去了,该市义务教育切切实实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总督学顾问王湛前不久在无锡考察后予以充分肯定,称赞无锡在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方面“又做了先行者”。

辽宁省凌源市教育的三重“境界”

四官营子中学的教学楼看起来依然簇新,宽阔的操场、新栽的小树,教学楼里有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和音美专业教室;教室里,学生们在唱歌、跳舞、绘画、做手工、弹奏乐器……如果不是看到四周的群山和冬日荒凉的田野,根本看不出这是一所北方山区的农村学校,里面的是一群北方山区的农村孩子。凌源市教育局局长马金厚告诉记者,在凌源最偏远的乡村学校,也能看到类似的场景。因为有“设施设备作保证,干部作保证,师资作保证”,凌源市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上正在营造三重“境界”:学校建得一样好、教师调配得一样好、学生素质一样提升。

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凌源市尝试用“均衡发展”诠释素质教育思想,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注重习惯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健全,做到身心两健。围绕这个目标,凌源市设计了一个“抓手”,在2006年年底提出“三个一工程”:要求学生定期改掉一个不良行为习惯;熟练掌握一项伴随终身的体育锻炼项目;掌握一项愉悦自己、感染他人的艺术特长。农村孩子以前不接触琴棋书画、不唱歌跳舞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均衡发展让今天的凌源教育有了可喜的全新格局:办学布局调整到位,整体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流失到周边县市的学生大幅度减少,上学成为农村孩子最好的选择。以前在这个山区县市最难维护的义务教育巩固率、入学率问题也迎刃而解。

凌源教育变化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天翻地覆。面对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上好学的现实,最受益的是学生,是近10万个学生家庭。凌源市抓住了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的“牛鼻子”:抓师资均衡和提高。这是农村学校质量变化的最关键因素。凌源市的探索是遍及全国的致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探索和成果越多越好。

下篇:

引言:2009年11月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的闭幕会上,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给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到2012年,我们要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到2020年,要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具体的路线图是:一是明确职责任务,把推进义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是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五是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

黑龙江省各地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卓见成效。现将各地的一些典型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和增加投入为保障,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质增效,确立了“基础教育质量化、素质教育特色化、职业教育规模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教育管理科学化”的发展定位,教育工作走上了优质、均衡、和谐发展的道路。

抓统筹,制订实施《行动计划》统领教育发展。2007年齐齐哈尔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子女“上好学”的愿望成为教育发展新的核心使命。为此,市教育局出台了《齐齐哈尔市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作为统领基础教育工作的总纲和主线,计划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秀率大幅度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实现“进位式发展”。

抓均衡,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公正原则。齐齐哈尔市坚持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一是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意见,集中规划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定大体分3步走,到2020年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调整为566所,并全部建成标准化学校。二是改造薄弱学校。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67亿元,新建、改建校舍近40万平方米。三是推进教育资源整合。结合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推广富裕、克东和依安、泰来3种教育资源整合模式,推行集中办学和寄宿制办学,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已达82所,寄宿制学生4.5万人。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总投入7 590万元完成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全市教育信息化设备覆盖率和农村学校接入“天网”率均达100%。五是认真落实经费保障政策。在全省率先成立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建立了4条资助线,有力地保证了各级各类弱势群体学生安心就学。六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将公有民办学校“四独立”作为市政府为百姓办的10件实事之一,全面叫停公有民办学校。

齐齐哈尔市教育工作走上了优质均衡和谐发展的轨道,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教育事业成为全市的一个亮点。

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和硬件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凸显,成为建三江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农垦建三江分局党委决定斥巨资,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大力开展针对校长、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培训活动,短期内将建三江分局的教育办成全垦区的一流教育。

2009年3月,10多名来自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的小学校长开始了在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1学期的挂职实践培训。此前,这些校长已经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接受了长达1年的脱产学习。这批来自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的学员包括校长、骨干教师共100多人,挂职实践分在10个学校进行。这100多人只是“先遣部队”,在未来的4年里,建三江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要脱产一年轮训一遍。

农垦建三江分局的培训由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负责。根据建三江分局提出的需求,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迅速组成方案研制小组,小组成员纵观当代基础教育发展态势,审视建三江教育发展现状,反复认真研究、规划,拟定出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接受农垦建三江分局委托举办中小学校长、初中教师高级研修班实施方案》,得到了建三江分局的积极回应,肯定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模式。举办建三江高级研修班,使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与建三江农垦分局走上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科学的发展之路。

从培训内容上看,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对来自建三江垦区校长、教师的培训课程涵盖了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学论、教育技术、教育评价等诸多领域的知识;从形式上看,有理论讲授、专题研究、个案分析、名师链接、教研活动、每周测试等多种形式。既注重学员理论框架的建立和知识面的拓展,又注重与学员岗位角色的有效链接。不同学科的班级,理论培训课程内容也有所区分。校长班更侧重现代教育原理、学校教育法规、教育管理、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学校发展的监测与评估、现代课程论、德育管理改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20几项内容的讲解。而数学教师班和综合教师班则在相同理论课的基础上,融入优秀课例分析、命题与变式题的技巧探讨、多媒体教学等内容,并与哈市一线优秀教师面对面交流,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为期1年的培训,学员系统地进行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深入一线亲自协助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直接体会了先进的教学模式。老师们学到了知识,参与了实践,懂得了思考,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每天都在解决自己以往在教育教学中曾经产生的困惑,每天都在捕捉新的灵感,整体理论水平获得了快速的提升。

几年来,建三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建三江教育”和“中国绿色米都”一样,正在成为一个名优品牌。

望奎县

2009年,望奎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工作中心,坚持“重点抓管理,突出抓改革,全面抓质量,统筹抓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通过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健全完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全面推动教育工作提档升级。

望奎县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切实增强德育工作意识,他们针对一些学校单纯注重教学工作,不重视、不研究德育工作的实际,多次召开中小学校长德育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干部的德育工作意识。同时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德育进校园、进班级活动,逐步形成了管教学的、管团队的、管工会的、管后勤的领导、政教主任、班主任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其次,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内容。针对当前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大环境,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理想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伦理教育、团结友爱教育、意志信心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和谐校园”建议,积极开展“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让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同学负责、对师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和“对父母感恩、对师长感恩、对社会感恩”。并结合“五五普法“和依法治校活动,深化法制教育内容,采取法制教育展览、观看专题片等形式,强化警示教育。再次,大力开展小发明、小制作、艺术特长展示评比活动。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中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艺术特长展示评比”活动,积极开展诗歌、书法、美术、演讲等艺术活动。充分发挥其影响作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大力实施艺体工作“三个一”工程。在认真开展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望奎县在城乡中小学实施艺体工作“三个一”工程。即每校都至少组建一个艺体队,每个班级至少都要有一个艺体类活动小组,每个学生都要培养一方面特长。以此培养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这些措施,不仅有力推动了德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北安市

北安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努力解决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打造区域性教育中心城市。

北安市针对如何改变农村办学分散、基础薄弱、师资水平相对较弱、投入少、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决定采取“城市反哺农村、城乡捆绑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撤点并校,集中办学,整合教育资源,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本着“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实施方案》,采取挂钩承办、合并、撤销、办特色学校等多种方式对薄弱学校进行改造。落实政策扶持,给薄弱学校倾斜政策,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对学生的补助力度。通过优先晋升职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骨干教师和优秀高师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并允许返聘优秀离退休教师。采取了“校对校”、“师对师”的措施,实施城乡结对帮扶,促进城乡学校捆绑发展。建立了市内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局市学校教师和领导双向对口交流制度。每年组织教研员、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帮助农村教师撰写教案,指导授课。积极开展“乡村教师进名校”活动,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平台。建立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等制度,加强对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跟踪检测。按照区域将市区和农村学校进行合理搭配,针对不同层面的学校确定的目标,联合开展教研,定期组织对有关课改实验等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使城乡学校得到共同发展。

过去4年,北安市共撤并学校51所,投入7 000余万元,新建校舍54 126平方米,维修校舍146 115平方米,清除了中小学校危房。针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北安市还计划再利用5年时间,在通北镇建设一座6 000平方米的学生管理中心,全市撤并农村中小学校81所,重新组建16所,实现集中办学。

宝清县

宝清县辖6镇4乡145个行政村,县属人口30.57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1 123人。通过网点布局调整和实施标准化建设,规划中的38所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实现了均衡发展。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督导部门,肩负着督政督学的双重职责,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他们的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创新督导工作思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县教育局督导室牢记督导使命,充分发挥督导职责,主动、热情、高质量地为基层学校服务,认真搞好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政府决策做好参谋。3年来为政府呈送“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共计27份,起草教育“规划”、“意见”、“规定”和“制度”等共计30多份,为教育相关部门梳理职责、任务148项。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抽调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督导队伍中,聘任各校校长为兼职督学,并实行督导责任区制度和督学例会制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加强网点布局调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教育督导的作用就是参谋、助手。宝清县原有学校112所,绝大多数是村级小学,通过督导评估,发现这些学校规模小,师资弱,教学质量低下。针对这一状况,结合宝清县的实际,县教育局出台了《宝清县网点布局调整方案》,将临近县城的4个乡镇初中撤并到县城,小学集中到乡镇所在地集中办学;去年,又完成了两个乡镇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和撤并工作。2010年,将完成其余乡镇的集中办学。经过调整,学校总数将缩减到38所,优化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工程实施以来,督导室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对每一所学校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到政府,详细汇报了各学校的现状,与标准化学校的差距和建设构想,并阐述了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重大意义,取得县政府更大的支持。2008年9月,召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宝清县教育事业2008~2013年发展规划》等9个指导性文件,使均衡发展有了政策性保障。3年来,县政府投入上亿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仅2009年就投入1 514万元为学校新装微机室28个,语音室25个,理、化、生、科学实验室36个,覆盖全县的网络课堂31个,水泥篮排球场地14个。硬件加强后,软实力的提升就迫在眉睫。县教育局下发了标准化建设文件,并对各校具体负责人员进行了培训,对照标准化评估标准,逐条讲解、培训,并作为今后教育教学的指针,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城乡、校际间差距逐步缩小。2009年22所学校通过标准化验收,并有6所学校申报了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2009年宝清县还高标准通过了省政府“双高普九”初检。■

编辑/刘文捷

优化常规管理下的幼儿园论文 篇3:

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的实效性探析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认真做好保育种规工作是确保幼儿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其地位和教育工作同等。针对当前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现状.学校应树立科学的保育观。通过恰当的优化管理.建设一支合理、稳定、高水平的保育队伍.并关注他们对保育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为广大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保育与教育环境.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影响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首先,重视力度小。在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坚持教育与保育有机结合的原则。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园、家长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均对保育常规管理工作存在片面认识,比较重视教育,而忽视保育,一些幼儿教师也不够重视保育工作,导致教保割裂。其次,幼儿园保育员来源差,配置不够合理,很多幼儿园的保育员并不在正规编制内,大多是招聘而来的,他们的年龄范围在20岁到50岁之间,可谓是参差不齐,而且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在上岗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有的幼儿园保育员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保育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再次,缺乏激励奖惩机制。由于大多数保育员是临时招聘而来的,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奖惩管理与业绩考评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导致他们的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不愿主动思考和改进工作方法,只是被动消极地完成任务。而且部分幼儿园的保育员待遇较低,导致人员变动较大,队伍不稳定。最后,保育常规管理工作质量无法保证,保育工作比较片面。大部分幼儿园保育员只是负责各种卫生清洁工作,诸如清洗幼儿生活用品、打扫班级卫生和清扫室外环境等,并没有参与或配合教育活动,而且他们很少参与学习和培训,无法接触新的保育理念和技巧,只是凭借个人感觉与经验去工作。

二、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实效性的科学举措

1.树立正确的保育观

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的逐步转变,人们对幼儿的健康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除身体之外,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科学的幼儿保育管理理念。所以,为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应突破保育观念的禁锢,树立正确的保育观。在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活动中,不仅需安排与护理幼儿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还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生活环境,关注其情绪需要和心理状况,从而提升幼儿的整体生活质量,促进他们身心协调、全面发展。同时,在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中,应将教育和保育有机结合的原则真正贯彻和落实下来,保育作为幼儿园的基本工作,保育幼儿不仅是保育员的责任,幼儿教师也有这方面的义务,需关注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因素,而保育员除做好日常保育工作之外,应极力配合教育活动的开展。

2.把握保育人才质量

加强对保育员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关键,也是现阶段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幼儿园应严把保育人才质量关,在招聘时应提升岗位要求。做好保育员业务水平鉴定工作,一方面符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对实现素质教育与提升幼儿整体教学质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从任职资格、鉴定工作与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幼儿园保育员的人才质量。另外,需以提高幼儿园保育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幼教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现代幼儿保育工作要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主要内容,系统、全面地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工作,严格要求持证上岗,并实施晋升制度,不断提升保育员的对外建设。

3.加强学习强化培训

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看似琐碎、普通,其实极具科学性,要想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质量水平,应制定各项保育工作细则,明确规范保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因此,幼儿园需严格规范幼儿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各项保育工作,以国家制定的各种标准、办法、条例和规程为依据,从教育活动配合、卫生清洁、幼儿生活管理、职业道德与保育观念等多个方面,制定详细的保育工作准则,并明确相应的操作要求,促使保育工作形成有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评价中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加强学习、强化培训,幼儿园在开展保育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中,应强化他们对幼儿教育、身心特点和社会发展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学习,真正掌握幼儿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方法,运用新的保育观念,掌握培养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技巧。

4.保育员需参与科研

在传统的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中,保育员主要负责幼儿的日常生活,工作比较片面,特别是在配合幼儿教师教育活动方面,仅仅局限于安全保护与准备各种玩具或教具,几乎不正面参与教育活动,包括方案设计、具体实施和教育评价等。因此,为提升幼儿园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应鼓励保育员积极参与各种保育科研活动,以完成日常基本工作为前提,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着重寻求保育活动中的教育知识,善于发现与分析问题,然后努力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对保育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勤于归纳管理经验,做好工作笔记。同时,幼儿园保育员应将个人对教育理念和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工作经验和成败以及与幼儿在一起时的烦恼和快乐等做详细记录,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分类整理;也可围绕某一保育主题进行讨论,逐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总结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保育常规管理工作与教育活动一样重要,学校应高度重视,针对本校的具体情况,从多个方面与层次着手,全面提升保育员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保育常规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王以华

上一篇:高职ASP动态网页设计论文下一篇:网络婚姻的法律问题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