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

2024-05-10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通用8篇)

篇1: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

晨间接待

1.微笑迎接,亲近幼儿,互道“早、好”。

2.关注幼儿情绪及健康状况,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

3.与家长简短的交接或交流,应站在活动室门口,并随时观察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

4.观察幼儿能否自己挂好外套或换棉背心。对于年龄小或能力弱的幼儿适当帮助及鼓励。

游戏活动

1.观察选择的活动及基本活动情况(材料的操作、同伴的交往),观察幼儿时注重保持一定的距离。想好引导幼儿的话再进行适当的指导。

2.在观察中逐步酝酿:交流的内容,操作台的摆放,交流时的位置,确保交流的顺利。

3.师生共同收整用玩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物归原处、清理整洁等。

生活活动(盥洗、点心)

1.教师站在盥洗室与活动室(或用点心处)的衔接处,以最大视角的观察幼儿,注重安全。

2.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醒幼儿有秩序地盥洗、擦自己的毛巾、内衣塞入裤,并帮助能弱小的孩子做好保育。

3.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自己倒豆浆、轻放杯子、用毛巾擦嘴。

学习活动

1.认真做好活动前预备:熟记教案、背出教材、教学具的预备(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作好相关预备)。

2.关注教学活动的时候孩子的座位,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听到。

3.幼儿若要操作、游戏,操作用的桌子或是游戏的场地都应方便幼儿的活动。

4.事先要预备好所有教具,录像、照像、电视、电脑等电器都要事先充电、试用一下。

5.过程中注重动静交替,吸引孩子的注重力。对于“神游”的幼儿,尝试用眼神、表

情、语言、手势予以提醒。

6.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姿势,不吃手、不挖鼻子等。

户外体锻

1.事先检查幼儿的服装、鞋子是否合适锻炼(鞋带)

2.做好幼儿保育工作及生活习惯培养:脱衣、擦汗、垫毛巾、饮水,夏天或秋初带太阳帽。

3.保证运动器械的安全,在活动开展前进行安全使用的指导。

4.观察幼儿基本活动状况:锻炼行为是否安全,遵守规则的情况、能力弱的幼儿。

5.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动静交替。

6.照顾体弱幼儿,调整运动量。

7.操节活动中:

• 有示范性:节奏准确,动作有力。

• 调动幼儿的整体精神面貌。

• 适时提醒、纠正个别幼儿的动作。

8.集体游戏中:

• 熟悉游戏的内容、组织形式与规则,预备好游戏器具。

• 仔细观察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行为,一旦达成,必须遵守。

9.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移动性运动器械整理的方法,摆放整洁、物归原处等。

自由活动

1.观察幼儿的交往情况,喜欢什么玩具,是否爱惜,有与同伴交换玩具的意识与行为吗。

2.可参与幼儿活动,进行个别沟通、交流。

3.提醒幼儿饮水。

4.活动结束后保管好自己或朋友的玩具。

劳 动

1.劳动工具的预备(剪刀、铲子、水壶等)。

2.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激发热情。

3.适当分配任务,培养幼儿责任心。

4.做好幼儿保育工作(卷袖、洗手等)。

5.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工具摆放、杂物垃圾的处理等。

生活活动(餐前预备、午餐)

餐前预备基本同点心前的盥洗

午 餐

1.简单引导幼儿观察菜肴,了解营养,熟悉不同的食物,引发食欲。

2.观察幼儿用餐情况,照顾生病忌食的幼儿。

3.培养幼儿良好用餐习惯:安静用餐、自己动手、不挑食、做到碗、桌面、地面的“三”净。

4.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能用完自己的午餐,轻轻放碗、饭后漱口、擦脸等。

户外散步

1.关注幼儿餐后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卫生老师联系。

2.引导幼儿安静活动、不奔跑。

3.散步时可适当引导幼儿进行户外自然景色的观察(树、花、天空、白云)。

交 接 班

1.告知来园人数、介绍幼儿上午活动情况,及部分幼儿情况(体弱儿、病患儿及情绪不佳者等)。

2.填写交接班记录。

生活活动(午睡、起床)

午 睡

1.幼儿睡前的盥洗。

2.做好“两开两关”:脱衣前、穿衣前关窗;午睡时、穿好衣服后适当开窗。

3.检查幼儿睡觉时候手上有否小物件,确保安全,防止异物进鼻、口。

4.教会并鼓励幼儿自己叠放衣、裤、鞋。

5.帮幼儿掖被子,教师要不断巡视幼儿睡眠状况,观察体弱幼儿的呼吸情况(哮喘、鼻炎、感冒),冬天避免被子遮住嘴巴,夏天注重开窗通风。教师在幼儿未睡之前不能做其他事情。

6.观察提醒睡姿的自然、舒适与安全。

起 床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穿衣服。适当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

2.组织穿好衣服的幼儿进行盥洗,并提醒不在午睡房奔跑嬉闹。

3.幼儿出午睡房后,要开窗通风。

午 操

1.调动幼儿的整体精神面貌。

2.适当进行一些放松性的小运动量活动。

离园活动

1.开展一些幼儿喜欢的桌面游戏,并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

2.防止冒领。

3.做好家长接待工作,可向家长简单介绍幼儿一日活动情况,体弱幼儿。不可随意告状。

4.提醒幼儿不要遗漏物品,互道“再见”。

5.最后教师离开时勿忘关窗、门、灯。

篇2: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

为了贯彻落实厦门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厦门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要求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思明区幼教研修工作计划中提出的保教常规常抓不懈的工作重点,我园教研部门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际情况和特点,认真进行了思考:我园去年刚刚顺利通过省示范性幼儿园的评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常规相对比较规范,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我园决定抓住一日活动常规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改进管理策略,优化一日活动常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对照常规要求,寻找薄弱环节

我园教研部门派专人认真参加了市级培训,回园后对教师进行了二级培训,认真学习和对照《厦门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要求》,并针对我园在参评省示范性幼儿园中还存在的不足,组织教师认真研讨和寻找我园一日活动常规中的薄弱环节,一致认为我园的幼儿户外活动常规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约有三分之二的幼儿从小由祖辈或保姆照看,幼儿从小被包办保护过多,早上入园迟到现象严重,晨间户外活动参与率较低,运动技能和意识弱,幼儿身高体重的均值与城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我园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能保证,但每天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有缩水现象;户外体育活动能正常开展,但目标性、计划性不够强;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但还不能全面有效地落实每个幼儿的体育动作发展目标。于是我园教研部门通过多次组织全园教研及年段研讨,逐步完善户外体育活动常规的管理策略,以提升户外体育活动质量。

二、改进管理策略,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常规

策略一:组织年段、班级研讨,优化户外体育活动计划。

一是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为了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我们通过年段研讨,参照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目标,针对各个班内不同水平的幼儿,遵循层次性、操作性的原则,优化了不同层次的幼儿外体育活动目标,既有长期目标——学期目标,又有近期目标——逐月目标。

二是各年段围绕每个月的体育动作发展目标认真制定了逐月《户外体育活动进度安排表》,并备注相应的场地规划和所需的器械材料。

三是各班事先设计好每月的《户外体育活动登记表》,这项登记表的功能具备有观察、分析和测评的功能。即:每月初教师认真对照本月目标,记录幼儿基本动作的前期测查结果,全面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每月在户外活动过程中记录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出勤和练习情况;每月末记录幼儿掌握基本动作的后期测查情况。策略二:保质保量,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体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是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教育过程。我们寓体育锻炼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是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为了督促教师开足户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我园编排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积极健康的快乐互动课间舞,在上下午户外活动前播放,提醒教师该带幼儿出去活动了,同时引导幼儿跳完课间舞,做一番活动前的热身运动,然后再自由分散活动,效果不错。

二是提高户外锻炼活动的质量。为提高户外锻炼活动的质量,我们在组织形式及内容编排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区域性体育户外活动方式,即每位幼儿一到户外活动场地,必须先到集中练习区去学习和练习本月的基本动作,达到每天规定的练习要求后就可以到自选区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器材,让幼儿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户外体育活动,锻炼体质、提高体能。

三是注重科学指导并建立良好常规。首先注重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创设和提供适宜、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环境及器械材料。其次,认真做好幼儿户外活动情况登记,尽可能做到面向全体参与,照顾个别差异的科学指导方式。再者在幼儿间开展以强帮弱的方式,增加幼儿间的合作学习机会。最后注重建立良好的户外活动常规,做到安全有序、保教结合。

策略三:游戏竞赛相结合,逐月测评动作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为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每月的基本动作练习,同时督促班级教师不折不扣地完成每月的基本动作练习目标,我园行政一致决定每个月末,以年段为单位,根据逐月的基本动作目标开展全园性的游戏竞赛体育测评活动。小班年段主要以有情节、有角色的游戏活动测评为主,大、中两个年龄班幼儿动作发展比较协调,理解能力增强,有一定的自控力,多采用竞赛性的游戏活动开展测评。每个月的测评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还将本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和测评结果反馈公布给家长,并依据孩子的进步等级进行全园性奖励,不但全面激发了师幼的积极性,提高练习效果,而且有效培养了幼儿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篇3: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

一、课间活动难组织的原因

1.在两个集体教学活动之间 , 让幼儿分批如厕、喝水 , 去的幼儿动作拖拉,而剩下的幼儿就出现消极等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内容让幼儿自由交谈,更多地提供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充分交流的机会。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幼儿在这种平等、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尽情地发泄心中的各种感受,消除幼儿压抑、紧张、胆怯的心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2.在餐前活动中 , 幼儿脱离了桌子 , 就没有了意识 , 往往会按捺不住。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方便收放的小游戏。首先可以多选择做一些民间游戏,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很大的灵活性。如“剪刀、石头、布”、“翻绳”、“东南西北”等民间游戏,所需材料简单、人数灵活、场地自由,幼儿无需过多准备, 随时都可以在过渡的点滴时间内自由玩耍。最重要的是,这些游戏既可以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还可以让幼儿获得愉悦的心情和体验。其次可以组织做一些安静的手指游戏、打节奏的游戏。手指游戏朗朗上口,打节奏游戏强调大家协调一致,这些游戏易于消除幼儿烦躁、激动的情绪,把他们的进餐和午睡调整到一个好的状态。

3.午饭后 , 有几个幼儿会很快吃完 , 但有进餐慢的幼儿。教师往往会通过自行看书安排那几个幼儿,内容比较单一,导致幼儿兴趣不浓厚,甚至“闲逛”。教师对这一环节可以加以改进。首先,教师让孩子可以进入图书区,为孩子提供相对封闭的空间。由于营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 幼儿沉浸其中。其次,让幼儿自己带来图书,丰富图书种类,使幼儿有阅读的兴趣。

4. 离园前 , 教师需要 接待家长 , 但总会有 几个幼儿 晚来接,幼儿就会开始追闹。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易收放的玩具或让幼儿在区域中活动,缩小幼儿的场地范围,使家长也能找到幼儿。

二、组织好 幼儿的课 间活动 ,让他们“适 度地动”“有 益地玩”

1.安排合理的空间 ,让孩子投入到各个区域的活动当中。集体活动中幼儿都集中注意力学本领, 课间活动刚好可以让孩子们休息放松。走廊里空气新鲜,视野开阔,是孩子们理想的活动空间, 但如果幼儿都到走廊里活动, 就会显得十分拥挤,有安全隐患。于是便划分出多个课间活动区,将幼儿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组六位小朋友,每天各组轮流到各区活动。走廊是其中的一个活动区,为了保证活动安全,可用给各组排值日生的方法限制人数,如果是周一,就由每组一号值日生去走廊自由选择玩小型体育玩具, 周二由每组二号值日生出去活动,依此类推。这样在走廊里活动的孩子少了,就不会你推我挤,而且每个孩子每周都能保证一次户外课间活动。课间活动时,由班中保育员在走廊指导孩子们活动,老师则在教室指导孩子们玩其他游戏,室内室外井然有序,让人十分舒服。

2.适时安排一些和主题相结合的活动 ,让幼儿有事可干。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那些安静活动的小朋友都是有具体事情可做的,如看迷宫图谱、观察自然角里的动植物等;而那些走东串西的小朋友都漫无目的地玩,难免会影响别人,制造事故。怎样让后一部分孩子也有事可做,不“惹是生非”呢?于是我们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自制了一些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小玩具, 组织他们在课间活动时玩游戏, 随着主题的变化,还不断生成新游戏,保持幼儿玩乐时的新鲜感。这样在课间活动时,这部分孩子乐此不疲地游戏,放松身心。

3.参考一些民间游戏和玩具的玩法 , 提供孩子可以玩耍的道具。在课间活动里,对某一活动区或某件玩具,玩的次数多了,幼儿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为了调动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需要不断拓展活动形式,更新活动内容。如让孩子每周一带一件小玩具放到自己的玩具柜,到周五再带回家,以便课间玩耍;为了培养孩子爱看书的好习惯,请每位幼儿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在课间活动时,孩子们高兴地拿出来和好朋友一起看,或相互交换着看。

4.将活动中有趣的内容延伸到课间活动中。课间活动还可以作为集体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延伸。有时一个有趣的集体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致仍旧很浓,就把集体活动的内容延伸到课间活动中。因为不是集体活动,孩子们身心放松,玩起来就更投入,表现也更出彩。比如在美工活动“动物纸偶”后,孩子们拿着亲手制作的各种纸偶动物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他们充满创意的表演,极大地增强了集体活动效果。

篇4: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

一、幼儿园一日常规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一日常规的养成让幼儿逐步适应幼儿园,融入集体生活,并能很快地帮助幼儿学会在集体中生活。一日常规还可以让班级的生活、学习活动更有秩序,让保教人员更顺利地组织各项活动。

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幼儿从家中散漫自由的生活过渡到有序的集体生活,慢慢地体会到在集体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反复练习来培养的,这些习惯的养成从小就抓起,将会让幼儿一生受益。幼儿园作为幼儿集体生活的第一个时期,在这个时间段抓好一日常规是必要的。

二、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常规

1.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和每个幼儿息息相关。一般而言,有着良好的生活常规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益处。在幼儿园每个年龄段的生活常规要求都不一样,教师需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逐步提高要求,最终让幼儿达到预期的常规要求。

培养幼儿生活常规时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死板地让幼儿训练,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午睡时,有一些幼儿不能很快入睡,甚至还和边上小朋友嬉戏。这个时候教师并不应该对他发火、大声斥责,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轻声告诉他:午睡的时候,别人都睡着了,如果实在睡不着,也不可以说话会影响其他小朋友,可以试试闭上眼睛,数数羊的方法,好吗?这样的亲切抚摸可以很好地缓和他的情绪,告诉他午睡的规则,也许他还是不能很快地入睡,在教师的陪伴下就能不知不觉慢慢地入睡。

2.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集体活动常规

组织集体活动时,教师必须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幼儿遵守,让幼儿知道在集体活动中不能扰乱活动的秩序,从小就形成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体活动中语言美是必备的。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学会说礼貌用语等都是培养语言常规的基本方法。操作常规包括正确使用学具、操作材料,在操作时不大声喧哗等。这些是集体活动环节中很细小的事情,但对于养成集体常规是非常重要的。

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幼儿一玩起游戏兴奋、玩得开心时,还会控制不住的乱跑、乱扔甚至大叫。教师应该适时针对不同的游戏内容、游戏阶段提出具体要求,让幼儿知道不遵守游戏要求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如幼儿在玩“医院”游戏时,如果医生觉得没劲就随意外出,在其他游戏区游玩,会怎样呢?在玩游戏“银行”时,客人随意插队、随意领取,会怎么样呢?幼儿通过讨论了解规则,遵守规则,才能让游戏活动顺利开展下去。

三、培养幼儿一日常规需要注意的事项

1.教师需要提出合理的要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教师在活动中提出的要求,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发展情况,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的要求。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可以要求幼儿听懂指定的铃鼓声入座、洗手、搬椅子等。到了下半学期,可以让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玩具、材料,细化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各年龄段的幼儿生活常规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首先,幼儿园中不管什么阶段的幼儿,生活常规都有很多共同点,有些常规在小班养成后需一直延续到大班;再次,幼儿的每一发展阶段都不同,有一些规则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要求上要有递进性。幼儿园的每一个规则,从简单到复杂,从需要教师帮助到自己独立完成。

2.教师之间要密切配合,常规培养要持之以恒

在一日生活中,两位教师的要求是一样的;也不能按照教师的心情进行教学,想管的时候就对幼儿要求严格,不想管的时候就松懈;更不能在刚开学时大张旗鼓地天天抓常规,到了学期中、学期末事情一多就让幼儿随意活动,将规则抛之脑后,造成了前紧后松的现象,这样会让幼儿对生活、学习常规产生可有可无的观念。教师要力争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3.教师需要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共助促习惯更好地养成

教师的教学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的幼儿往往在幼儿园里能按照规则学习、游戏,回到家里就做不到了。比如,在幼儿园里可以自己吃饭、穿脱衣物等,在家里却总是爷爷奶奶代劳。因此,在幼儿园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必须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做到家园一致,才能真正地让幼儿养成一生受用的好习惯。

篇5: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常规

一、入园接待

1.教师站在活动室门口接待入园幼儿,并随时照看已在班内活动的幼儿。家长需将幼儿亲自交给老师。

2.晨午检时认真观察幼儿情绪及健康状况,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检查幼儿是否携带硬币、玩具、打火机、糖果、尖锐、易脆、细小、颗粒状等易发生危险的物品入园,发现幼儿高烧、皮疹、水痘等情况立刻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并做好晨午检异常情况记录。未配备保健医的幼儿园,教师应认真履行保健医职责。

3.与每位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接或交流,并在幼儿出勤记录册上签到。有未出勤的幼儿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做好电话追踪记录。

4.认真做好带药情况记录,并将药品放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

二、户外体育活动

1.户外活动前后仔细清点幼儿人数。

2.活动前检查幼儿的服装、鞋子是否适合锻炼,鞋带是否系好。教师着装要便于运动。

3.检查场地、运动器械的安全,在活动前进行安全使用相关教育。

4.教育幼儿按指定路线有秩序、有规则的行走,上下楼梯不打逗、不拥挤。

5.户外活动中途不允许幼儿脱离集体单独活动,如有特殊需求给予关照。在玩大型器械和自由活动时教师加强监护。

6.活动中密切关注幼儿反应,满足幼儿合理请求,对体质较弱或特殊体质的幼儿要格外关心,降低运动难度,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运动量。如发现幼儿异常反应立即停止锻炼(心脏病及肾脏病患儿一般不宜进行锻炼)。

7.教育幼儿不玩弄细小、尖锐物品,运动后教育幼儿及时洗手,不立即大量饮水。

8.户外活动结束后,重新清点幼儿人数。

三、进餐

1.进餐前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教师分别用肥皂水和清水擦拭桌面。幼儿用肥皂洗手。

2.教育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用餐具打逗;进餐前后盥洗完毕应尽快回到活动室。

3.盛饭时保持餐车、饭桶等用具与幼儿的距离,不在幼儿头顶上方分饭,不把奶、汤桶放在地上,防止幼儿烫伤。

4.了解幼儿基本饭量,教育幼儿适量进餐,不吃过多或过少,冬季注意饭菜保温。

5.进餐时密切关注幼儿情况,照顾生病忌食的幼儿。6.教育幼儿不哭叫,避免饭菜进食管;吃鱼时提醒幼儿注意鱼刺。

7.餐后漱口水温度适宜,避免水过热烫伤幼儿。

8.密切关注幼儿餐后情况,有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幼儿要给予关照。

9.餐后安排幼儿安静活动。餐具每餐后消毒一次。

10.午点要提供合格食品,确保不过期,避免食物中毒。不给幼儿提供果冻类食品,以免食用不当造成窒息。

四、吃药

1.按药品登记记录核对服药幼儿姓名。2.查看药物是否过期。3.按时按量吃药。

4.核对幼儿药物过敏记录,避免药物过敏。

五、入厕、洗手、喝水

1.在幼儿入厕、洗手、饮水时站位合理,保证幼儿在教师视线之内。

2.保持地面干爽,防止滑倒摔伤。3.农村应护理幼儿集体入厕。

4.教育幼儿入厕等待时慢慢走,不推挤,不拥挤,不在厕所停留打逗。

5.教会幼儿正确洗手,及时洗手,防止传染病流行,把住“病从手入”关。

6.为幼儿提供温度适宜的白开水。保温桶、幼儿水杯、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7.定时饮水与随时饮水相结合,保证随渴随喝,确保足量饮水。8.喝水时不打逗,避免呛水。

六、室内活动

1.活动室安全出口必须畅通。室内暖气、炉火加罩,烟道通畅。2.各类活动前做好材料准备,保证材料安全。活动中使用的材料要安全无毒、无害、无尖刺等。热水壶、剪刀等成人用品、工具放到幼儿碰不到的地方。

3.活动前要准备好所有教具,注意用电安全,插座安装在1.6米以上,电视、计算机、录像机、照相机等都应提前试用。

4.各类活动前讲清规则要求及注意事项,活动中督促幼儿遵守安全常规要求。

5.桌椅摆放要便于幼儿游戏和活动,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无意碰伤。活动时如果需要搬动桌椅,防止幼儿夹手、挤手、碰撞。

6.随时观察幼儿情绪状态,如幼儿面色发红、情绪低落,要用手摸摸或测量是否发烫,若发烧要立刻告知保健医或联系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7.操作活动时提醒幼儿不把橡皮、笔帽等小型材料塞到嘴、鼻孔、耳朵里,使用铅笔、彩笔时不将笔尖朝向他人。不拿剪刀乱晃或与人逗闹。

8.科学实验活动时教会幼儿安全使用试验器材,尽量不使用易燃、易碎器材。不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药品。用蜡烛等明火时注意安全,做好消防器材准备

9.区域游戏教育幼儿按各区规则有秩序、安静进区活动,正确安全使用区域材料。防止幼儿用玩具材料伤害他人。

七、午睡

1.儿童睡床应加床栏,高度事宜,床栏插锁,安装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2.认真做好交接班,告知接班老师来园人数、介绍幼儿上午活动情况、幼儿带药情况以及体弱儿、病患儿及情绪不佳幼儿情况。3.交班老师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无论任何情况,交接班程序不能简化,交接班记录不能漏写或补写。

4.幼儿离园后的晚班交接,接班教师要点清幼儿人数并在值班记录上签字。

5.睡前指导幼儿脱下外衣叠放整齐。检查幼儿是否有小物件,确保安全,防止异物进入身体。

6.值班教师在幼儿午睡时要巡回观察,不能做其它事情,不许睡觉,不得空岗、离岗。并做好幼儿体温监测和记录

7.观察体弱幼儿的呼吸情况(哮喘、鼻炎、感冒),不让幼儿蒙头睡觉,避免被子遮住口鼻造成窒息。

8.幼儿起床后穿好外衣后,组织有序地离开睡室。

八、离园

1.严格执行接送制度,使用接送卡或在出勤记录上签字,特殊家庭按约定和协议执行。带班教师亲自将幼儿交给家长,与家长简短交流。不得让未成年人或不熟悉的人接走幼儿,不得让幼儿独自离开幼儿园。

2.将不能按时离园的幼儿交给值晚班教师,必须履行交接手续,清点人数并在交接册上签字。晚班教师需继续等候家长,家长接时也需签字后方可离开。

3.晚班教师等幼儿全部离园后,关闭水、电、门、窗,检查厕所、贮藏间等地方,避免幼儿遗留在园内,产生不良后果。

4.如因天气等特殊原因临时更改作息时间,必须提前通知家长,以便安排好孩子接送。蓟 县 教 育 局 文 件

蓟教育发〔2006〕67号

同乐同学共成长幼儿教育工程实施方案

“ 十五”期间,我县学前教育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均衡发展”的原则,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县有各类型幼儿园205所(含国办园3所)。其中天津市示范幼儿园一所,市一级幼儿园2所;市级乡镇中心园36所,县一级幼儿园34所,26个乡镇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3-6岁幼儿入园率从2001年的86%提高到2005年底的95%,0-6岁婴幼儿及家长接受教育和指导率提高到75%。各类型托幼园所的管理、办园条件、保教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面对新的形式和新的目标要求,一些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还依旧存在:一是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已渗透到学前教育领域,部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二是乡镇园所教师大多是临时聘用的,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偏低,此外,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工作缺乏创造性与活力,因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三是部分家长盲目地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开发,因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育儿水平亟待提升,家庭教育环境急需改善。为了推进全县学前教育快速均衡发展,提高家园共育水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各类幼儿园实施“同乐、同学、共成长”幼儿教育工程,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活动为载体,让幼儿、教师、家长在快乐地学习、工作、生活中体验成功,共同成长。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各个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使同学、同乐的过程真正成为幼儿、教师、家长精神交融、相互启迪的快乐旅程,成为其 “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把“以人为本”作为“同乐、同学、共成长”幼儿教育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幼儿阶段作为人生一个独立的重要阶段,赋予其特有的价值,使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获得快乐,还给儿童快乐的童年生活;以尊重教师为前提,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感受职业使其幸福,成就美好生活;努力提高婴幼儿家长的素质,以提高科学育儿水平为切入点,影响他们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文明程度,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体验养育子女的快乐。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创建学习型家庭,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各个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形成“同乐、同学、共成长”的整体氛围。

三、主要项目

(一)“宝宝快乐成长”项目 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科学的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至关重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要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不断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培养幼儿积极广泛的学习态度,让幼儿在丰富的一日活动中健康、快乐、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

以“快乐成长”为主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表达的平台,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家长或其他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能与周围人友好相处和交往;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和创造。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娱乐活动、亲子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做“健康宝宝”、“巧嘴宝宝”、“自信宝宝”、“聪明宝宝”、“阳光宝宝”、“才艺宝宝”、“活力宝宝”,促进儿童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

(二)“教师创新发展”项目: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而儿童的创造性需经创造性的教育和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从而点燃幼儿的探索欲望,唤醒创造潜能。这种创造性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工作,快乐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体验、提升快乐,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师工作、生活质量。

以“快乐创新”为主题,以反思教学为途径,开展创优活动、名师名法教学成果展示、成长经验交流研讨、教育快乐体验专题论坛等活动,调动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研究、思考、创造,激发教师创新教学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逐渐成长为创新型教师,从而体验幼儿与教师共同成长的快乐,感受教师职业的魅力。

(三)“家长素质提高”项目:

家庭是学前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全面性、情感性、灵活性、渗透性等特点。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孩子了解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顽强的意志。因此,家长的育儿方式、教育期待等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美好家庭”为主题,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途径,开展专家家教知识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亲子同乐游戏、“我们一家有多棒”家庭才艺展示、“我爱我家”故事表演等活动,提升家长的文明程度,激发家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体验养育子女的快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实施步骤

此项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启动阶段(2006年3月—2006年12月)

1.制定培训计划,广泛宣传。对乡镇幼教主管、托幼园所园长、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生分别进行专题培训。

2.各乡镇和托幼机构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计划,做好具体工作的人员分工及进度安排,在方案实施中鼓励创新。

3.申报“十一五”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实施阶段(2007年1月—2009年12月)1.实施“宝宝快乐成长项目”。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亲子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验参与活动过程的快乐,让幼儿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2.实施“创新教师发展项目”。以各领域教育为主要内容,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并定期组织参观学习、现场活动观摩、创新活动评选、交流研讨、专题论坛等活动,互相借鉴经验和做法,以激励教师自主发展。

3.实施“家长素质提高项目”。向家长发出倡议书,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结合阶段重点,定期开展家长培训、讲座、经验交流、亲子活动等系列活动,并以“学习型家庭交流中心”为窗口,创办“同乐、同学、共成长”家庭教育报专刊,在社区发放、宣传。在提升家长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家长科学养育水平,使其切实体验育儿过程的快乐。

4.每年度进行阶段性检查与指导,总结阶段成果,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

(三)总结阶段(2010年1月—12月)

1.全面总结各项目经验与成果,撰写专题论文、经验总结,编辑整理“快乐发展活动资料库”,写出结题报告。

2.召开课题鉴定会,请有关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加以论证。3.召开总结暨经验交流大会,推广成功经验。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教育局成立“同乐、同学、共成长”幼儿教育工程实施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各部门分工负责,切实发挥组织、领导与保障作用。

2.制定详细的项目推动方案与项目评价指标,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3.积极申报“十一五”课题,成立课题组,充分借助教科研力量,推动工程的科学实施和目标的全面完成。

4.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财力、物力及人力保证。

二OO六年十二月八日

主题词:教育

学前教育

共成长工程△

实施方案

(共印70份)蓟县教育局办公室

篇6: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开展总结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心,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质量,提高保育教育质量。

一、五项常规活动实施的细则要求:

1、来园、离园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问好。

(2)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3)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4)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对教师的要求:

(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2)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3)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一摸二看三查四问)

2、户外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愉快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游戏活动,及其它活动。

对教师的要求:

(1)完成规定的户外活动时间,(2)幼儿活动应在老师视线范围之内,注意安全。

3、生活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用自己口杯喝水,口杯用完后放回原处。

(2)公共区域保持安静,盥洗时不拥挤。

(3)吃饭不掉饭粒,不剩饭。

(4)真确的穿脱衣服,并摆放整齐

对教师的要求:

(1)毛巾口杯按时消毒,(2)及时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

4、游戏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和老师共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在老师指定的场地内游戏。

(3)会正确使用玩具,爱护玩具,会收放玩具。

(4)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合作,互相帮助。

(5)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着手解决。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教师的要求:

(1)保证每天的游戏时间。游戏活动时间不少于二小时。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保证游戏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5、教育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1)活动前,逐渐转入安静状态。

(2)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逐渐养成动脑、动手和手脑并用的习惯。大班幼儿

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大班幼儿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3)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对教师的要求:

(1)做好教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2)保证教育质量;

(3)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姿势,保护幼儿的视力和嗓子。

二、主要经验:

严格遵守一日生活常规,是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在园生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幼儿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它的建立不仅是集体教育幼儿的需要,还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有益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也有帮助。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从幼儿时期抓起的。一日常规的形成过程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而从小开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教师不仅要规范幼儿的下确行为,还要让幼儿懂得生活在集体中

“规则、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它将对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篇7: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

幼儿园常规管理

[内容摘要]一日活动常规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更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重要桥梁,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主要从常规执行的一致性、一贯性、顺畅性等方面报告了幼儿园在行政管理层面对一日常规管理的施行经验;从幼儿对常规教育的理解度、常规遵行的内化度、常规守护的能动性、对常规执行的归属感等方面报告了在常规管理过程中提高幼儿主体意识、增进幼儿参与常规管理的实践经验;强调教

师的榜样作用,提高幼儿常规执行的归属感;强调家园配合提升常规养成的实效性,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幼儿园对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的实践轨迹。

[关键词]一日活动常规;一致性;一贯性;顺畅性;内化度;能动性;归属感 一日活动常规,顾名思义,指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集体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幼儿园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更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重要桥梁,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明确提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长期以来,我园能秉持“一日生活即课程”的理念和原则,认真探讨幼儿园保教常规管

理办法,不断优化一日活动管理,努力提高保教常规管理水平,促幼儿良好习惯养成。

[正文]

一、统一认识,保证常规执行的一致性

保教人员统一思想认识、密切配合、要求一致是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我园注意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增强教职工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认识,保证常规执行的一致性。一是定期组织教工学习省市有关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要求的相关文件及《厦门市瑞景幼儿园幼儿一日常规要求和保教人员工作职责》,增进教工对纲领性文件的了解与熟悉;二是发挥校园局域网的作用,让每个教工都有时间和机会熟悉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的内容和要求;三是每学期期初开展“再回头”活动,请各部门各班级对照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细则寻找差距和存在问题,拟定整改方案,明确新学期幼儿常规的培养重点和突

破方向;四是将一日活动常规研讨纳入到每周一次的班级教研活动当中,共同寻找班级幼儿一日常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薄弱处,提高教师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幼儿活动常规的关注度和敏感度,捕捉寻常时刻的不寻常细节,敏锐发现问题,相互探讨改进方法,形成一致的要求,并做出积极的尝试、调整和更新;五是加强班级管理,强化班级的集体意识,由班主任负全责,加强班级教师和保育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明确规则,达成共识,要求一致;六是做到分工明确,齐抓共管,一个班两教一保既要明确班级常规,更要明确各自分工,尤其是带班教师职责与不带班教师职责,做到定时、定点、定位、定内容,既统领全局又兼顾局部,既关注整体又重视细节,扎实抓好常规养成教育的落实。如在晨间接待、活动区、下午起床、离园等环节,三人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共同抓好环节落实。这样,从上到下,从全园到班级,多渠道统一全园教

工的思想认识,保证常规执行的一致性。

二、追踪跟进,确保常规施行的一贯性

抓好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保证,是教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一日生活常规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很容易为教师不重视甚至忽视,尤其是年轻教师,容易出现前紧后松的问题,对此,我园注意追踪跟进,敦促教师严格执行一日常规制度,确保一日常规的一贯性。一是加强过程性追踪指导。为了加大年轻教师对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组织的掌握,我园从期初就开始关注教师的一日带班情况,行政人员经常下班了解教师半日活动组织的基本概况,如各环节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组织是否有序、幼儿常规是否良好等,发现问题立即反馈,进行商讨调控,达成共识,促使带班常规逐步有序化、规范化;二是开展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养成”专题观摩研讨活动,定期观摩,研讨

反馈,对每个年轻教师进行全程跟踪,全面了解班级幼儿的生活常规养成情况、保教人员配合情况,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指导;三是加强互动引领,组织年轻教师观摩老教师的半日活动,与老教师切磋取经,增强年轻教师对一日活动常规组织和指导要点的了解,保证幼儿一日活动常规的一贯性和有序性;四是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发现亮点,进行推广,使个体性的亮点衍生为全园性的普遍行为,深化及细化幼儿园一日常规管理。

三、击破弱点,保持常规施行的顺畅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在一日活动常规执行中,过渡环节是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纽带,它就象一个个珠子,把一日各环节串在一起。过渡环节虽然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它同样存在着非

常重要的教育价值。然而在日常活动中,它经常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何活化过渡环节,追求更加自然和有趣的转换,突破高控制状态,我园抓住几个薄弱处进行探讨改进,一是晨间活动,这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过渡环节,精彩的晨间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积极的情绪,为幼儿一天的愉快生活做准备,在这个环节,我园改变了以往以桌面游戏为主的组织形式,组织幼儿参与丰富精彩的户外体育活动,让幼儿在尽情撒奔、尽情欢笑中,温暖身体,释放心情,身心回归幼儿园;二是点心与学习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这两个环节之间的过渡时间比较短,而且幼儿吃完点心有先有后,一般安排科学观察、自由阅读、走迷宫、翻绳等轻松自在的小活动或小游戏;三是集中教学与区域自选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在例行喝水补充水分之后,一般组织猜谜、脑筋急转弯、音乐游戏、小笑话等一些集体游戏来活跃幼儿情绪;三是午餐与午睡之间的过渡环节,这个时间相对比较长,也是幼儿一天当中的悠闲时刻,安排的内容会比较丰富而且互动性强,一般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或一些益智玩具,如开放部分区角、棋类游戏、拼图比赛及丢沙包等民间游戏等,等全班幼儿都吃完后会安排餐后散步,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舒缓情绪,为午睡做准备,午睡前还会安排简短的故事分享会,由教师或者一两个幼儿伴随着优美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让幼儿的心轻下来,静下来,营造温馨良好的睡眠氛围。

四、多管齐下,提高常规教育的理解度

常规养成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幼儿对常规的理解是常规养成自律形成的重要基础。我园注意通过多种形式增进幼儿对一日活动常规的理解,促进幼儿对规则的习得。一是音乐指令来提示,即在来园、早操、户外、午餐、起床等几大环节播放不同的音乐指引幼儿活动,每天播放,形成动力定型,培

养幼儿有序做事,如在户外活动环节播放节奏鲜明富有动感的进行曲,鼓舞召唤幼儿动起来跑起来,教育活动之间的过渡环节各班弹琴或者播放幼儿学过的歌曲进行提示,午餐环节播放的是轻柔舒缓的世界名曲,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进餐环境;起床环节播放的是柔美的乐曲,把幼儿从甜甜的梦乡中轻轻唤醒。二是图文并茂助理解,即通过创编、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谣、顺口溜结合生动直观的图示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帮助幼儿掌握活动常规的要领,特别是小班幼儿,刚刚步入幼儿园,各种生活习惯尚未很好建立,我园注意利用各种洗手歌、穿衣歌、吃饭歌等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各种生活常规,如《洗手歌》“小小手儿打湿喽,抹点肥皂喷喷香,手心合起搓一搓;双手手背轮流搓;十指交叉扭一扭;指尖并拢转一转;双手手腕搓一搓;最后记得冲冲水,手上泡沫溜滑梯,一溜溜到小水槽,我的小手干净了”。三是游戏活动

隐规则,如结合角色、结构、表演等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如排队取钱、合作搭建、角色配合互换等,又如采用木偶表演、故事表演等游戏方式介绍、练习常规,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自然习得,避免脱离实际的说教。四是演示、表演促理解,即通过教师亲身演示或情境表演,让幼儿了解常规要领,进行模仿练习,如收拾结构区材料是从上到下一块一块地轻拿轻放,相同类别的积木可以重叠着拿以加快收拾的速度;吃完饭后碗要轻轻地放进桶里,避免用力摔下去。五是“巧手”活动多开展,在区域中创设“自理角”、“娃娃家”等,投放衣物让幼儿练习扣纽扣、拉拉链,学习夹珠子、舀豆豆等,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又如结合庆五

一、迎新年等节庆日活动开展穿衣、穿裤、穿鞋等自理能力比赛,促幼儿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以增进午睡环节的顺畅性。

五、规则导引,促进常规遵行的内化度

环境是无声的语言,是“隐形的课程”,在幼儿教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园注意将活动规则融入环境,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图示、标志,将规则隐性化,引导、暗示幼儿自觉遵守,同时让幼儿自然、轻松地接受。一是公共环境的规则暗示,如在东边楼梯的左右两边和拐角贴上蛇、斑马、猫等不同朝向的可爱动物,在西边圆形楼梯的一侧漆画蜿蜒而下的黑白琴键,提醒幼儿一边上下楼梯;在公共厕所门口贴上各种妙趣横生的男女标志,如河马先生、兔子小姐等,提醒男女幼儿分厕;在塑胶草地的前面镶嵌上不同颜色的花图案,引导幼儿整齐排队做操;在晨检大厅贴上火车轨道,引导幼儿有序排队,接受晨检。二是班级大环境的规则暗示,如在洗手池上方贴上洗手的顺序图,引导幼儿正确洗手;在开水桶前的地面上粘贴不同颜色和朝向的脚印、线条或箭头,指示幼儿进出路线,避免碰撞;在桌上放置幼儿自绘的

桌垫,引导幼儿将食物残渣放好;在桌子下方的地面张贴相应形状的图案,引导幼儿将桌椅归位。三是区域环境的规则暗示,如在各个区域设计区域标志,利用脚印、夹夹子、带手环等方式引

导幼儿入区;在玩具柜玩具框匹配图案、颜色、数字、图形等标志,引导幼儿学会一一对应整理玩具;在桌面的两边错开之处张贴点线标志,引导幼儿合理摆放操作盘,避免拥挤;在结构区以不同颜色的地垫帮助幼儿划分活动区域,避免幼儿因拥挤破坏建构作品;在阅读区贴上“小屁股印”引导幼儿有序阅读;为活动区的操作材料配上适宜的步骤图、示范卡、操作卡、学习单等,增强目的性,引导幼儿自主有序学习。正是环境与幼儿的一次次“对话”,逐步使常规内化为习惯,促进了幼儿良好一日活动常规的养成。

六、小童当家,增强常规守护的能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要“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从服从别人管理到自我管理,逐步从他律走向自律,这是常规管理的一大佳境。幼儿时期是责任心形成的关键期,我园注意在日常各个环节中渗透,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让幼儿转变角色,当家作主,参与常规管理,增强幼儿守护常规的能动性。一是让幼儿参与班级常规的制定,特别是中大班幼儿,由于生活知识经验的积累,带动了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注意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发现、提出、分析、讨论活动常规存在的问题,增进师幼双向互动,共同完善、制定活动常规,如活动区规则或班级公约,并用绘画方式进行表达,在参与体验中增加幼儿对规则的认同感;二是开展小班长、小小管理员、值日生活动,通过选举、轮流、奖赏等方式产生,分工负责植物照料、桌椅归整、玩具整理、图书管理、幼儿洗手喝水漱口情况等班

级常规的检查与监督,幼儿在管住自己的同时,还要协助教师和保育员管理班级,督促同伴遵守规则,不仅增强了责任意识,也增强了守护常规的自觉性;三是设立文明小天使,由大班幼儿每天轮流值班,负责维持晨检队伍的秩序,安抚并带领情绪不佳的小班幼儿到班级,在参与公共管理中树立幼儿的公民意识;四是开展礼貌小天使活动,由各班幼儿进行轮流,对全园幼儿进行礼仪引导,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习得与人交往的技能。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积极、主动、愉快的情感体验,有一种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对常规要求印象更加深刻,更懂得去执行、遵守和维护。

七、情感输入,提高常规执行的归属感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是很有威信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幼儿眼中,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幼儿就是在与同伴、成

人的互动中建立社会规则的。因此,在一日活动常规培养过程中,我园特别注重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大情感输入,让幼儿在更宽松、更温馨的氛围中生活,提高遵行常规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一是多亲近幼儿,教师在大厅、走廊、楼梯遇到幼儿主动热情打招呼,拥抱幼儿,摸摸头,聊上几句,让幼儿体验到热融融的交往氛围,增强对老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二是多与幼儿互动,我园主要紧抓晨间接待和离园时间两个“公关点”,扩大幼儿交往面,由值班行政、保卫干部、门卫叔叔、保健医、保管员等负责在门口迎送接待,热情主动与每个入园和离园的幼儿打招呼问好说再见,让幼儿有机会与班级以外的其他人员交往互动,使幼儿感受到关心呵护的温暖,消除陌生感,有安全感;三是多激励幼儿,引导教师注意捕捉幼儿的细小进步,如吃饭不掉米粒、会主动说谢谢、会摆放鞋子、会主动询问是否帮忙等,进行及时表扬和肯定,同时发挥评比活动的

激励作用,定期开展《班级之星》、《我是讲卫生的好娃娃》、《清洁宝宝》、《我不迟到》等活动常规评比活动,利用周一升旗仪式为幼儿颁奖,增强幼儿的自豪感;四是多尊重幼儿,鼓励幼儿参与班级活动常规的制定,与幼儿平等相处,给幼儿一份尊重,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与理解,师幼双方达成共识,增强幼儿对常规的认同感;五是多反思自身教育行为,要求教师和保育员对照要求,时时、处处、事事以身作则,做到育人先育己,用自身行为去感染幼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如教师背包、外套、鞋子等个人物品要归位摆放整齐,钢琴上保持整洁,不放杂物,教师和保育员在幼儿面前不翘二郎腿,不坐在玩具柜上,请幼儿帮忙说谢谢,幼儿午睡不大声喧哗等等。

八、家园配合,寻求常规养成的实效性

幼儿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取得家长配合,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日活动常规教育更是如此,但由于家长要求不到位或不够重视,经常造成幼儿在园在家两个样,有很多幼儿在幼儿园各方面习惯都很好,回到家里就变样了,这使得常规养成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因此,我园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促进家园协同,使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常规习惯的队伍中。一是加大宣传,通过全园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座等,向家长介绍常规养成教育的意义、内容要求和方法;利用班级博客、家教宣传栏等媒介定期向家长介绍班级一日活动常规的阶段培养

重点和要求,同时借助一些评价栏目来增进家长的重视度,如针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设计的“宝宝日记”评价表,里面有幼儿入园情绪、喝水、进餐、排便、睡眠等情况的反馈,帮助新生家长了解班级的一日活动常规,做好同步培养工作;又如常态化的“班级幼儿幼儿午睡记录”,由保育老师每天登记幼儿的

睡姿、身体状况、睡眠状况、穿脱衣情况等,使家长了解幼儿的午睡情况,进行配合,从而提高午睡环节的管理效能。二是重视与个别家长的联系与反馈,针对个别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家园联系本、手机短信、便条、面谈、QQ留言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行针对性指导。三是针对全园幼儿存在的共性问题,幼儿园提领要求,如针对部分幼儿早晨入园经常迟到的现象,幼儿园加强了门卫把关,对迟到幼儿进行登记提醒;增强门口值班人员与迟到幼儿、家长即时沟通,了解迟到原因,进行提醒教育;班级教师配合统计幼儿迟到情况,对多次迟到幼儿进行提醒教育,并为家长提供幼儿守时习惯培养策略指导;幼儿园还通过板报、家教园地、园长约谈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博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守时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俗

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帮助3-6岁的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今后,我园将继续立足常态,深入推行常规养成教育,不断深化一日活动常规管理工作,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幼儿形成良好的基本行为规范,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常规教育论文

陶行知说:一位好的园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那么,我想说一位好的老师就可以意味着一个好的班集体。在幼儿园,老师就是一个班集体的“家长”,既对班集体的日常琐事进行管理,同时又对不同个性的幼儿进行管理;既对幼儿生活进行管理,又对教育教学进行管理;既对幼儿进行安全管理,又对家长进行家教管理等等。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老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幼儿园老师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话题。老师文化是幼儿园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和形成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幼儿园老师文化的建设不仅能改变家长的育儿观,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幼儿的求知欲、感化幼儿的心灵、激励幼儿的行动、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甚至影响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创造。孩子犹如一张白纸,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重视自身的修养,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幼儿一起营造一个充满友情、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班集体氛围。

1.爱的传递

“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这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幼儿园班主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天使,他们都有享受一切的权利,无论他们在家是何种状态和地位,是长得美的丑的、可爱的木纳的、聪明的顽皮的,在班级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在幼儿园,班主任就是幼儿的“父母”、朋友,幼儿游戏时,就扮成他的伙伴,和他一起玩游戏;幼

儿有高兴的事,就像朋友一样听他诉说;幼儿做错事时,要耐心帮助他克服缺点……。爱是可以传递的,就像我们小小班的幼儿来说,刚入园时,你对他关爱多点,他会马上对你产生依念,看到你他就不再吵闹,他会对你微笑;

2.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班级里活泼、好动的幼儿较多,这一部分幼儿虽然性格开朗、爱说、爱跳,给班级带来了生气,但同时又由于他们好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某些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上较欠缺。例如:我要求幼儿每次端小椅子要两只小手扶着轻轻的端过去,可总是有许多孩子就习惯椅子地拉着过去,椅子和地板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达到“轻轻”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幼儿时期模仿能力特别强这个特点,先是上一节课在教的时候把动作加进去让小朋友学,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

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好了很多很多,每次幼儿搬椅子时都是很自觉地边念儿歌边搬椅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首先不做。

3.采用榜样激励,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一日常规的教育方法。幼儿时期虽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一日常规,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例如:要准备上课叫小朋友坐下来时;第一为了保护自己的嗓子,第二让幼儿更快的静下来,我就会轻轻的敲着铃铛,我会说:“我表扬程程小朋友,他小脚并拢了,坐的很漂亮,小朋友们就会很快的学着坐好了,在上课时,我会说,我听到xx小朋友发出的声音很好听,老师很喜欢,”小朋友马上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了,我觉得幼儿只要用一个小粘贴、一句表扬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或举起你的大拇指等等。通过多表扬鼓励,孩子们的一日常规就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虽然我现在好在努力,做的离我的要求还很远,但我还是觉得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就一定会做到。

4.心的呼唤

班级工作要做得好,更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不管对待哪一位家长,首先做到的一点就是尊重。在这里,大多数幼儿父母都是出国打工或工作,幼儿就由爷爷奶奶们负责,我们一是用心做好每一位幼儿的家园联系活动;二是虚心听取家长的要求和建议,三是耐心给家

长作指导和解释,以取得全体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5.使用随机的提醒与指导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规方面还需教师不断地、随机地提醒与指导。常规应该从小小班开始,所以要从小细节开始,所以,在入厕,喝水、上下楼梯、玩玩具时都会发现幼儿之间是否友爱、是否讲文明礼貌,对公物是否爱护,对成人劳动是否尊重等,老师都要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

5.养成“勤反思”的习惯。

经验+反思=成长。自我研究,老师要不断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工作实践过程,更加自觉的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师幼互动、与家长互动,因而不仅使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具有更明确、自觉的方向并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得以不断的、更有效的提高,以

篇8: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管理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园尝试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艺术情趣活动与主题、一日生活、艺术项目活动等融合的尝试。让幼儿走近艺术,在艺术活动中尽享自主与快乐。

一、融合主题特色活动———让幼儿走进艺术

(一)巧融合,完善艺术情趣活动

以主题式教学为日常活动形式,主题中美术、音乐活动有不少经典内容可以作为艺术情趣培养的内容整合到三大课程中。将目标重点放在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趣味性活动策略的研究,调整各活动的目标、策略。通过各年龄段小教研组的研讨,将主题内容中较适合开展艺术活动的内容用表格罗列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强化情感目标的达成,在实践教学后进行调整,与艺趣课程进行整合。

(二)勤研讨,优化主题艺术情趣活动

1. 研课,你来说。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几节情趣艺术活动展开了一课多师的办法,让多位老师上同一节课,也就是同课异构的一种,而改进策略,寻找规律,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公开展示研讨的形式面向群体教师展示,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唱主角,发表自己的见解。

2. 磨课,大家说。

开展“一课三研”,一请师傅观摩指导作为一研,二请小教研组观摩调整为二研,三请全园空班老师进行观摩评价为三研,不断改变策略,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艺术情趣活动中幼儿快乐活动进行了“观察—研讨—实践”,找出适合于幼儿艺术情趣发展的多样性策略。

3. 评价,如是说。

评价的老师多,能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对情趣活动进行点评,一起摸索活动的优化策略。评价的形式多,以活动指导老师自身反思为焦点或以观摩老师总评价,或以跟踪式观察个别化幼儿进行评价,评价多样,有切入点,也有完整性的评价。

(三)两依托,推进主题艺术情趣活动

1. 依托“科研课题”进行深入性推进。

通过积极撰写情趣吧相关课题进行开发研究,形成以立项不同单位、不同范围、不同教师的课题研究系统。主要有省级、嘉兴市级、海宁县市级三级的课题立项。如:省教研课题《构建幼儿园艺术情趣吧活动的探索研究》、嘉兴市级课题《再生资源在“创意乐画吧”中塑身的实践研究》、海宁市级课题《以儿歌为媒介·趣化童画吧的实践研究》《幼儿园情趣音乐吧“演奏”环节的设计和实施研究》等。根据教师实际研究组织、能力范围、兴趣点,由园长承担省级总课题,中层领导、骨干教师负责嘉兴级课题,年轻教师开展海宁级或个人专项课题,层层推进,深入性研究。

2. 依托“评价项目”推进实践活动。

依托发展性评价内容,实实在在列入教学研究中,如在每周指定的大小教研组学习中开展情趣吧活动经验介绍,对情趣吧活动内容、策略的反复研讨,开展情趣吧环境创设、材料开发评比,制作新材料趣玩手册,以市9学时观摩课、课题片组展示课、园内情趣吧亮相课、教研组研讨课、日常情趣吧常规观察记录课等多样活动进行实践研究,有论文、小故事、随笔、案例等参评提升经验,推进主题艺术的发展。

(四)三摆弄,营造艺术情趣活动环境

1. 走走看看有意向:

本园尝试了桌子进区角的环境创设,园领导带领教师多次走出校门去参观,分别去相关姊妹园实地参观环境,观摩半日活动,听取介绍,学习了其桌子进区角的理念和实际操作模式,汲取了优秀的教学观点,便于幼儿自主取放操作材料,自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结合本园艺术情趣特色,将桌子进区角开展了艺术情趣区角特色活动,孩子因此体会到自主创造的快乐。

2. 摆摆弄弄入区角:

教师根据班级的结构,将桌柜重新调整摆放,幼儿实践操作,根据操作情况再进行调整,丰富幼儿操作的材料,挖掘美术、音乐情趣区角的材料,创设富有艺术情趣氛围的区角环境,幼儿在艺术自主活动中能省时、便利地操作材料进行想象和创造,形成艺术特色的班级氛围。

3. 点点评评成雏形:

开展班级区角设置环境评比、班级艺术情趣区角材料评比,由园长赞、教师评,示范班级带动展示等办法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在相互学习中,使桌子进区角能发挥实在的效能,使区角能真正为幼儿服务,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形成具有艺术特色的情趣区角。

二、融合一日过渡环节———让课间充满艺术

等待在生活中,等待在教学中,等待在游戏中。我们必须正视消极等待并努力避免让幼儿作消极等待。幼儿园的过渡环节泛指一个活动和另一个活动衔接的中间阶段。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并让艺术情趣活动融入过渡环节,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情感、个性、智能发展的根本条件。

(一)艺术融入一日过渡环节的内容

开展艺术情趣融入过渡环节的专题研讨,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征,研讨不同的融入内容。

小班专题:创设自由表现的环境。有音乐、纸艺、花儿、舞台等,不仅能自主的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幼儿自主自律能力,还能让幼儿及早对艺术的熏陶,以此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克服消极等待现象,并把艺术情趣融入过渡环节,更合理、有序地管理幼儿的一日生活。

中班专题:将“音乐”融入一日过渡环节。尝试研究让幼儿听到某段特定的音乐,会自主地进行相应的活动,使生活、过渡环节衔接更自然。让音乐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自然地融入一日生活中,体现了“生活处处有音乐”的思想,这样幼儿在感受音乐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提高了音乐修养。

大班专题:多样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过渡环节融入多样化的美术形式,幼儿不仅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作画形式,而且他们的内容不受教师的影响,可以大胆画、自由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更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过渡环节融入多样化音乐形式,鼓励幼儿在这个过程中以演唱、器乐演奏等表达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跳、听、敲、想、弹、编、讲的活动过程中提高音乐素质,增强音乐表现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二)艺术融入一日过渡环节的策略

将艺术情趣带入一日过渡环节进行实践性研究,推敲艺术情趣内容融入过渡环节方法与策略:

1. 欢乐自主时。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很多过渡及等待的时间,利用这些空隙让幼儿自主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特长,释放自己爱好,并与同伴一起分享感受活动的乐趣。自主活动,它有别于其他活动类型更多体现开放性、随机性与个别化,深受幼儿喜爱。而巧妙利用这十分钟的衔接时间,美其名曰“快乐十分钟”。

2. 合作表演乐。

孩子的表演欲望往往建立在被欣赏的基础上,表现的形式也会由一人发展到两人,两人发展到许多人,这样能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但由于年龄差异,这比较适合中大班的孩子,他们已经有自己的主观性,能试着进行有商有量的表演,教师在这个环节只要适当地引导即可。

3. 音乐舒缓心。

在课间活动过程中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给幼儿创设一个舒缓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用餐、小便、收拾的同时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最有效的实施方法,不仅能安静活动,而且准备的速度也加快很多。在规定的时间里播放规定时间的音乐,久而久之就会明白音乐即将结束,自由活动的时间也将结束,音乐的作用往往比起老师的“快点”有用得多。

三、融合项目活动———让艺术走进生活

艺术情趣项目走进生活主要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幼儿走进大社会艺术活动课堂,充分调动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资源,为幼儿搭建艺术实践的丰富平台。

(一)确定专题,融入生活

1. 据生活定内容。

制定项目根据当前社会倡议活动、园特色活动等,纳入幼儿园工作安排。如每年一次器乐演奏会、快乐宝贝精品场、“庆六一会演”重阳节下社区等节日活动、“环保周”等专题活动,等等。把做什么活动、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如何做等想清楚、设计周全。

2. 据活动定专题。

在日常活动中找专题,具有与时俱进的说服力,又能体现艺术情趣,把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活动的核心通过口号式语言倡议,用几个词或是几个字表达出来。如庆祝“六一”活动,主题有“艺趣童心,智慧成长”,环保周举行的活动“我型我秀环保时装秀”,亲子种植活动“春天里播种希望”,等等。

3. 据日常订方案。

制订方案的过程也是负责人梳理整个活动的过程,需要把活动地点、时间、活动对象、活动程序、人员分配、场地安排、活动准备、应注意的问题、预算资金等等详尽地写出来,让整个活动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横向或纵向相互交叉的两条线。横向的是与活动有关联的事情与人员,纵向是整个活动的程序。大家畅所欲言针对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个过程既是方案的完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的过程。只有通过充分的讨论,才能使方案更加完善。

(二)丰富形式,展现生活

1. 秀一秀,秀生活艺术表现。

艺术与生活结合起来,每学期每班以开展“快乐宝贝剧场”为主题,让幼儿将生活中的喜好与特色上台秀一秀,自信地进行表达。在每学期的园“器乐演奏会”上将平日里学的器乐兴趣活动也上台演一演,感受成功的快乐。在定期的美术百米画卷中画一画,以作画的形式表现对生活的认识。还有环保时装秀、亲子制作、各种庆祝活动,等等。

2. 赛一赛,赛艺术特色创造。

通过组织参加不同范围、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比赛活动,如,定期组织钢琴、舞蹈、声乐、美术、语言表演等艺术实践、展示、比赛活动,锻炼了幼儿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不断提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 亲一亲,进社会艺术行为。

幼儿从社会中来,走进社会中去,在社会大背景下,组织与社会时事同步的艺术实践活动,如:“‘阳光·微笑·公益’艺术幼儿园义卖活动”中,幼儿进行现场的作画义卖活动。有彩泥坊,超轻彩泥制作;有书画坊,书法、水墨、水粉、线描不同画种;有纸艺坊,剪纸、衍纸等,当不少家长、老师、幼儿用钱向他们购买时成功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亲子种植活动中,通过选废旧材料作花盆、种花、创意装饰花盆活动,发现其中的美与表现美,也是充分体现了艺术情趣的美。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公司财务会计岗位职责下一篇:中秋经典诵读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