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实践平台建设化学工程论文

2022-04-30

〔内容提要〕在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實验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中理论与社会需求连接的重要教学环节,亟需创新改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化学工程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多维实践平台建设化学工程论文 篇1:

创新创业教育的三维度研究

[摘 要]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举措。采用三维度研究模式,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自身素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展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探索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体系。

[关键词] 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维度;培养体系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综合改革,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采用三维度研究方式[1],探索在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基于学科体系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构建新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一、初层维度——创新创业自身素质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而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生的过程[2]。因此,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新創业而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之中[3]。

为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学校通过讲座等宣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各种创新创业项目活动之中,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团队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

在进行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我校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中,重点开展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如开设创业性思维与研究方法等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在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中开展以专业基础课为依托的课程,如学科前沿等,构建具有专业方向特色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体系。

二、中层维度——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依托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体系,我校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是以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为核心,注重理论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综合运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真实的工程技术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和社会背景。开展以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为主,结合专业特色,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以及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此外,还在部分创新创业意识较强的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中组建学生团队,集中培养创新创业相关的团队沟通与合作、组织建构与运行等能力,组成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团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全面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同时,通过实践项目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习把握和创造商机、搭建商业模式,学习判断商业机会,通过创新创业产品或创业项目路演等提升学生实际创新创业的能力。

其中,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创新创业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竞赛学生参与性、受益面的基础上兼顾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帮助特长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可以有效带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

通过学校构建的“院赛→校赛→省赛→国赛”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学生的科技竞赛水平以及参与程度逐渐提高,尤其是参与国家级赛事的水平明显提高,获奖项目显著增加,获奖人次也从2014年国家级获奖259人/次、省级获奖961人/次,提高到2017年国家级获奖1381人/次、省级获奖3571人/次。

我校也面向大三学生,以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为专任导师,采取导师制,指导学生在校内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辅助其完成相关实验,学生可利用研究成果发表科技论文。在国家级以及省级“挑战杯”等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中,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项目,占国家级项目的93.8%,占省级项目的54.1%。从2014年至2017年间,学生发表科技论文数量以及申请发明专利数量增长迅速(见图1)。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开展的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这是国内化工类级别最高、参赛队伍最多、影响最大的赛事。该赛事是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5人。我校在开展此赛事时,是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主,兼顾材料、机械、环境、自动控制、管理等相关专业。开始参与的学生只有三年级的250人左右,现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均踊跃加入,2017年参加人数达到400人。我校在2014年全国第八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2017年在“东华科技-陕鼓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特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是学校组队参加全国大赛历史上的最高奖项,也是学校历史上参加国赛的最高奖。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中荣获的国家级特等奖,这是东北赛区近三年来的首个特等奖。在此赛事中取得国家级一等奖的学生,在毕业时,可以直接进入中石化为优秀毕业生就业开辟的绿色通道,即“优才引进”计划[4]。

三、高层维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为先导,以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框架为依托,以培育创新创业体系为基础,以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班、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技竞赛和实践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与完善,增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深入社会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石油石化行业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素养,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一)课程体系

我校依托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专业认证标准、坚持应用型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坚持石油化工特色等基本原则,对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展开全方位的修订工作,积极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体系的改革。

学校于2016-2017学年开设创新创业、大学生安全教育等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共计53门,其中创新创业优质课3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及创业指导课程1门;开展创新创业讲座38次/年。针对专业特点,学校以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尤其是职业素养为目标,在各专业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开设与行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安全类课程,特别是在与高危行业紧密衔接的专业开设化工安全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能力,满足行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如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除了增设化工安全与环保外,还开设了化工技术经济学、化工工程管理以及化工设计基础等相关课程,构建以“工程技术与环境保护”有机融合和“社会责任与专业素养” 并重,以“学业、产业、职业、就业、创业”为目标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二)工程实践体系

我校也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纳入社会实践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实践为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工程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以及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至2017年,我校已经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 5 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3 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7 个,省级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 11 个。同时,我校共建立147 个校外实践基地,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 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浙大中控三方共建过程控制实验室;与北京三维力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数字仿真实验室;与英特尔公司共建了嵌入式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共建了 DCS 系统开放实验平台、送配电系统开放实验平台;E+H 公司捐赠 20余万元设备,共建了现场检测仪表开放实验平台等。

其中,石油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是依托辽宁省特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辽宁省石油化工催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应用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实行“一体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由中心统一制定建设规划,统一安排实验教学内容,统一调配实验用房与仪器设备,统一购置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设备,统一调配实验技术人员。该中心还与抚顺石化公司、中国寰球辽宁分公司以及抚顺石化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联合进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与抚顺石化研究院共建实验室,与抚顺石化公司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其他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不仅校内实验室全面开放,而且还组织学生到共建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现场实习,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出发,使学生置身于企业工程环境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每年在该中心从事各类创新创业实验的学生超过300名。

(三)实物仿真实践教学基地

我校是以石油化工为专业特色的学校,以专业群为基础,强化认证专业实验室改造与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在学院(部)内形成对其他专业的辐射示范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对接石油化工产业链的实践教学综合体。

由于石油化工属于高危行业,存在学生到工厂实习实训较为困难,实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也为实训实习单位带来很大的压力。我校于2013年提出了基于石油化工全产业链的实物仿真工程实践平台建设的规划。

建设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实物仿真实践教育基地,以满足学生从石油化工普及教育到高水平实习实训的多层次需要。基地是一条完整地实现石油化工产业链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以中石油企业为模板,包括六个实物仿真实践平台,贯穿石油化工生产主线,实现从油气钻采、油气集输到石油加工、石油化工以及精细化工一条完整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产业链的教学过程。在该基地,学生可以体验石油生产与加工的工艺流程,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全面对接,这有助于构建具有石油化工行业特色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四)教师队伍

兼顾传统教育主体的积极作用,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强化对创新意识、创业素质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创造精神、创造意识,拓宽教师对创新创业项目选择,激励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尽可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指导[5]。

对于具有石油化工行业特色的大学而言,在我校的专任教师中,没有任何工程背景和行业背景的教师所占比例超过50%,而同时具有工程背景和行业背景的教师所占比例仅为10%左右,这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教师结构见图2。为此,我校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参与讲授部分专业教育课程、开设专业特色讲座、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参与学生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现在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不熟悉企业的运作、管理与经营,对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业务的拓展、各种关系的处理、企业发展规划等实际问题不精通,亲身参与创新创业的实战经历很少[6]。为此,我校于2014年底开展了“教授、博士服务地方工作”活动。目前全校已有149名教授、博士通过挂职、顾问(兼职)、顶岗、服务团队等方式,深入抚顺、沈阳、盘锦、辽阳等市的77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服务地方工作,与几十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共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基地等协议。通过该活动,教师能充分了解企业现实需求,帮助有需求的企业转型升级,同时,该活动也提升了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丰富了教师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

四、结语

我校原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在长期的行业办学历史中,学校积淀形成了鲜明的石油化工行业特色。我校依据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顺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努力探索并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新时期石油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号召,构建了三维度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新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欢,王祥傲,叶玺臣.“多维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以“自动检测技术”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204-207.

[2] 關维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2):96-98.

[3] 杨明东,邢瑞芳.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6(16):148-149.

[4] 高彦华,陈颖,王振喜,等.中石化“优才引进”招聘新政下的化工设计竞赛组织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236-237.

[5] 苏友娣.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J].发现:教育版,2016(1):137-138.

[6] 张文娣,宋景华,程悦.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6(1):54-57.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戴咏川 丁薇 赵荣祥 王德慧

多维实践平台建设化学工程论文 篇2:

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开放服务平台的实践

〔内容提要〕在网络化、信息化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實验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中理论与社会需求连接的重要教学环节,亟需创新改革。本文以辽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成果为对象,对辽宁大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经验进行梳理,包括在多层次、多维度实验资源整合与平台打造、“实验+真实问题+竞赛”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新体制等方面,以及未来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领域等。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实验实践教学

在网络化、数字化为背景的新经济时代,人才培养基础、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发生巨大变化,高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亟需转变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增强教育数字化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教育”,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本研究以辽宁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案例,梳理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经验。

一、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模式面临的突出问题

1.实验教学资源分散、封闭导致学生知识拓展性弱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专业学习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据,以知识传授为主,老师讲解知识点、学生实验室操作、教师辅助指导。传统教学、实验模式封闭导致学生外部学习知识获取有限,学生被动学习形式为主,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对于危险性、操作繁琐、耗能耗时等实验在教学实验室中无法完整地呈现,影响实验效果;实验室条件限制了高难度实验的开设,实验过程的复杂性、现象的隐蔽性以及操作的危险性等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获取、实验结果的认知以及知识的深入探索。实验资源开放时间受限,学生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中来完成全部的实验内容,时间和地域性影响较大,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的“泛在化”学习。

2.传统实验教学无法满足多维度、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进入21世纪,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融合与行业跨界成为常态。在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下,社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本质变化,由原来较窄的“专才”向复合型的通用性人才转型,对人才的创造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实验实训课程作为理论课程讲授的补充,实验教学的角色定位不清楚,实验课程边缘化、弱化倾向明显,实验教学向周边知识领域拓展性较弱,学生无法实现多维度知识积累,无法满足当前对复合型、多知识维度人才培养的需求。实验教学与学生自身需求割裂、与学校学科特色定位割裂、与地方发展的人才需求割裂,导致人才培养个性化目标无法达成。

3.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滞后导致“泛在化”学习无法实现

大数据、即时数据传输、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各领域中不断渗透,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为教学的高效化和资源共享提供了客观条件。实验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虚仿技术、线上实验等应用有限,实验教学虚化、弱化现象较为突出,造成实验教学的仿真性、重现性等无法满足。现代数据传输、3D情景在线、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更为真实、深入反映实验过程与实验关键环节,并从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因此,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信息化改造刻不容缓。

二、开放化新平台:基于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1.个性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2019年以来,辽宁大学围绕实验教学新模式进行实践与探索,一方面,立足辽宁大学学科特点,重新梳理现有实验实训资源与教学体系,整合并新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另一方面,积极创造“上中下游”实验教学成果,通盘考虑全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环节。在科教融合、产学融通环节,鼓励研究团队积极与各类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并将高校实验教学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将人才培养方向与辽宁省产业结构、紧缺型人才需求紧密结合。

智能化体现在教学资源提供上,通过网络公开教学资源(MOOC、SPOC、MOOL、学堂在线等)、交互虚仿实验平台、校内外实验实训平台等构建起泛化性教学资源,各类教学资源借助于智能传输层(包括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传感传输、AI技术、大数据存储和智能分析等)技术支持,实现学生对各类教学资源的随时、随地获取。泛在化学习是基于移动学习而发展的具备“5A”(Anytime,Anywhere,Anyone,Anydevice,Anything)的理想学习方式,主要表现为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在空间(实体和虚拟)上的拓展。个性化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资源的自主选择上。我们在实验体系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问题为导向,整合学校经、管、法、文、艺等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兼顾信息、环境、物理等理工科发展方向,形成了基于资源泛在化、学习手段智能化、学习过程化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图1)。

在虚拟仿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验室建设环节,研究团队成员运用智能化、泛在化实践教学的理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具有推广意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根据辽宁大学的实验教学改革经验,我们总结如下。

2.多层次、多维度、多学科实验资源整合新平台体系

聚焦人才培养特征和知识社会特点,以面向未来的个性化综合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智能化为技术层、泛在化为手段层、个性化为目标层,树立“大实验观”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思路,打通专业藩篱,整合、新建校内、校外实验实践资源和平台。搭建“理论讲授+实验实践+创新创业大赛+虚拟仿真”及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全网络体系(图2)。

辽宁大学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坚持智能化、泛在化的理念,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重新整合、拓展校内实验实践资源,重新梳理、定位现有实验资源。突出辽大学科特色,开放通识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平台,将课程选择权下放给学生,建立经、管、法、文、史、艺等学科交融和渗透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并结合各学科特色,聚焦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建立起凸显辽宁大学文科特色、满足未来综合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体系。同时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分析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对紧缺人才需求现状和产业发展规划特点,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坚持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本土化”,建成集“人才培养方案-多类型基地组合-创业竞赛实践-科技园孵化器-转移转化机构-帮扶政策引导”6大模块于一体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全链条实现各实验平台在内容、方法、师资、资源与机制上的产教融通以及对双创平台的精细化实时管理。

产教融合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近年来,辽宁大学投入大量实验室建设资金,在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化学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信息工程等12个工科专业结合应用转型,建设现代化实验实训室。2019年学校启动了10000平方米的新工科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工作,同时已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沈阳市小微企业创业(辅导)基地、沈阳高校优秀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平台发挥了辽宁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学科上与世界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紧密结合,在平台上与国家级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共同联合,通过“工工、工理、工文”交叉融合渗透。平台建立了从创新到创业的无缝衔接环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鼓励我校科技人才、专家、教授和大学生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直接转变成创业者、企业家,直接进入产业体系、市场环节,将产学研结合落地实处,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动力。

三、“思政+真实问题+竞赛”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新体制

1.思政元素有机融入

实践课程虽然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的,但在实验实训过程中,结合课程与知识的特点融入思政的元素,将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等培养与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如在虚仿实验中加入“九一八纪念”“中国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商业伦理、商业道德、合作共赢”等思政元素,通过思政元素的纳入,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爱国情怀。如“融媒体大型主题直播报道虚拟仿真实验”以“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为主题个案,利用人工智能、VAR技术、动画技术、全景视频、PaaS云计算作为技术支撑,以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整体流程解构为主要原理,对不同直播场景的仿真与还原,并结合同一场景内直播信号的捕捉与切换,镜头画面与镜头运动的衔接等操作规范演练,真实模拟现场直播的总体流程。在实验中提升新闻类学生真实场景下新闻彩播的实践能力。

2.真实问题导向

以真实问题为导向是寻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堵点、痛点的核心思路。为此,辽宁大学设置“真实问题导向”方向的教改课题研究,50多名老师从事教学中真实问题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自己的实验课堂应用,总结好的经验在全校推广。坚持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特别是坚持辽宁经济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导向原则,引导学生对真实问题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教师对真实问题研究的热情,学校成立“辽宁大学真实问题研究中心”,中心面向全社会搜集真实问题、向校内输出真实问题。同时,辽宁大学构建搜集真实问题的网络平台“砍瓜网”,面向全社会对真实问题进行发布、查询和浏览,使教师可以更为广泛、便捷地获得社会的真实问题。该网站是一個开放式平台,将全社会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生产研究创新链,有效整合企业与高校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对接,也有助于现代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实现。以真实问题为起点,改革教学方法、理顺教学环节、重构培养方案,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覆盖各类学科专业、多部门联动参与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破解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体系设计、资源建设和过程培养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难题。

3.育赛结合、以赛促教探究的教赛互促模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在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除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应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作为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借力竞赛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改变了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以赛促学也进一步推动一线教师对真实问题的关注,按照社会需求和真实问题调整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也侧面促进教师科学研究的针对性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了教、学、研三者之间的融合互促关系。辽宁大学“育赛结合”模式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至今,学校本科生年均获省级学科竞赛奖励239项,获奖达2890人次,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年获奖99项,累计623人次获奖。

实验实践教学及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育的内在机制作为较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还处于试行、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一致认同的理论体系。本研究成果尚处于形成、建设推进阶段。未来将在现有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从理论上提升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育的构建体系,并作为经验向其他高校推广应用,以期发挥更广泛的社会效果。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王伟光 夏茂森

多维实践平台建设化学工程论文 篇3:

高校中弱势专业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摘 要]省属地方高等院校在更名刚性需求等背景要求下,陆续新建了一批新专业,这些专业面临学科基础薄弱、教学积累不足、资源配置不充分等困境,逐步沦为弱势专业。另一方面,高校竞争激烈,强者愈强,弱势专业如何快速突围发展,是众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弱势专业发展的对策包括:找准特色,错位发展;依托强势,借力发展;集中一点,快速发展;建设学科,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 弱势专业 发展对策

专业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平台,理论上应无强弱之分。但近十几年高校在更名、合并的历史大潮中迅速发展。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信息,自2004年至2013年5月,高校从“学院”更名为“大学”的有116所。根据有关规定,由“学院”更名为“大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在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在这个背景下,一大批新专业迅速产生了。

同时,一些传统的行业性院校为了扩大生存空间、提高竞争力,在保持其办学特色、加强传统专业建设的同时,不断申办新专业。有些学校甚至将专业扩充到其传统学科外的新的学科门类。在这些新的学科门类下的新专业,通常缺乏厚重的办学积累,缺乏应有的社会影响力,缺乏专业特有的方向或特色。这些学校主要是地方性学校,在有限的财力状况下,为了确保其传统专业的优势与竞争,这些新型专业在学校的发展布局中就成为弱势专业。

一、弱势专业的现状

弱势专业的界定。弱势专业的弱是相对的,应该说并非所有的新增专业均是弱势的。有些专业的建设定位与起点就较高,有些新增专业是依附现有强势专业,或由传统强势专业演变而来的。由于学校间存在差异,一个学校的弱势专业甚至可能比另一个学校的强势专业还强。此处的弱势专业主要是讨论省属地方院校,是就比较现状而言。

新建专业。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湖北省的统计数据如右表。

按上表统计,就湖北省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而言,平均每年每校新增专业数为2.1个。如果按照低于三届毕业生的专业为新专业考虑,这就意味着在6年内申请的专业为新专业,则每校平均有12.6个新专业。按平均每校的总专业数为50个计算,则每校的新专业数占25.2%。此外,很多新增的专业其实在省内的其他高校已有设置。如何定位这些专业的发展,如何保证专业的长线发展,是摆在学校、家长、学生、社会面前的问题。

配角专业。一些专科性院校、行业性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传统的优势专业,这些专业在行业内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高校的扩展、升格到大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配角专业。配角专业虽然在学校的发展、布局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往往会沦为弱势专业。

二、弱势专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学科基础薄弱

弱势专业通常学科基础薄弱,缺乏学科积累。有些985高校是先有学科,进行研究生培养,再来增设本科专业。除此之外,无论是新进专业还是配角专业,通常缺乏学科积累。这些高校的教师大多数是刚刚引进的,或从相近专业中调整过来的,其中不乏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总体学术积累不够,学术视野不广,学术高度不高。部分教师自我定位不明确,自我要求不高,导致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学校缺乏学科平台,没有有效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平台,教师间的学术水平缺乏有效的交流。由于缺乏科学研究项目,缺乏研究生教育,本科生的教育很难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创新型的教育思维。

(二)教学积累不够

教学平台包括国家级、省级的实践教学平台,各种实习教学基地等,这些平台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建设与积累。对于弱势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享受建设完善的教学平台。由于专业建设时间较短,弱势专业缺乏高水平的课程建设,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和教学研究,缺乏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等。

(三)经费投入有限,资源分配不足

弱势专业,特别是配角专业在学校的地位不高,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在经费投入上往往不及学校的其他强势专业。这些问题必然导致专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最终体现在社会的认可度上:招生困难,就业更难,最终导致人才引进困难。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专业发展陷入困境。

三、弱势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找准特色,错位发展

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走出雷同,细分市场,找准特色,错位发展。

省属高等院校很多是由行业性院校划转到地方的,这些院校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各有一些优势学科,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武汉科技大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武汉轻工业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等在武汉高校林立的地区亦表现出明显的办学特色。如果在武汉地区某高校新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须要认真研究与现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比,该专业如何体现竞争力,如何形成毕业生社会竞争力。如果新专业没有优势,缺乏竞争力,很难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很容易被现有专业所埋没。如何避其锋芒是错位发展的思路。

(二)依托强势,借力发展

一是依托校内强势专业。弱势建专业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科优势进行专业建设。一些弱势专业可能与强势专业学科相近,例如,某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办学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新建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可利用现有的相关平台,借力发展。还有一些高校为了扩充学科门类,新建的专业往往与强势学科、王牌专业在学科上相差甚远,比如英语专业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如何将两种专业结合起来,依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发展英语专业是一个挑战。构建“英语+化工”双专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培养懂化工又具有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对于现代化工企业、外贸型企业、外资企业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是依托外部高校。依托985、211高校,走合作办学之路、对口支援之路。弱势专业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学生互访,交换学生等途径取得重点高校的支援。甘肃省河西学院是河西片区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复旦大学是我国知名的多科性研究型综合大学。一个居北,一个居南,前者借力发展,充分利用复旦大学的优势,努力构筑学科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河西学院内涵发展,提升了专业办学水平。

依托国外高校,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交换学生、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外籍教师来华授课、国际合作班等措施,推进国际教学国际化,构建国际合作平台、评价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在合作中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三是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发展。行业协会提供行业内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战略,提供行业内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提供行业人才培养需求预测,参与确定办学特色,确定专业方向。企业参与投资办学,参与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开发及质量评估、人才质量标准的制订,参与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开发,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参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借力发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集中一点,快速发展

人才的培养不能等,专业建设必须迅速达到应用的标准与水平。如何快速发展弱势专业,是必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比如集中有限资源引进强势带头人,再整体引进一个团队。引进的团队要能迅速确立一个明确的错位发展的办学特色,奠定专业的发展前景;该团队在相关学科应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在业内能迅速引起注意;该团队能迅速组织高水平的教学,提高专业的社会声誉,从而提高第一志愿率,提高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四)建设学科,持续发展

专业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其建设内容主要体现在博士点、硕士点的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科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学科评估等方面。筑巢引凤,引进师资;加强科研,锻炼队伍;构建平台,提升水平。这些方面的建设最终能为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国臣,胡睿.新建本科院校错位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2012(6).

[2] 彭石玉,王存文,韩高军,张媛媛. “E+”实验区学生国际化培养的多维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2(5).

[3] 赵运林.论地方本科院校的错位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08(5).

[4] 吴健.借力错位求发展,开放办学育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刘艳萍 王凯 喻发全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过程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