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学平台会计基础论文

2022-04-25

构建教学平台会计基础论文 篇1:

高职会计专业(房地产会计方向)专业课程开发探讨

【摘  要】房地产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很强的行业属性。本文从课程设置目标、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实施、课程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会计专业(房地产会计方向)专业课程开发,使会计专业(房地产会计方向)培养的会计人才真正适合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技能;房地产;课程开发

房地产行业是进行房地产投资、开发、经营、管理、服务的行业,房地产会计是在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和住房商品化的经济条件下适应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专业会计。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规范,资金高度密集的房地产行业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越显重要,房地产行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是以制造业为背景,制造业与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上有很大的区别,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房地产行业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基于时代要求,我们根据会计专业行业化发展的新趋势,探讨会计专业(房地产会计方向)课程开发。

一、专业课程设置目标

课程是学生潜能向现实素质转化的信息载体,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元素,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教职成[2011]11号)有关文件精神,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会计专业(房地产会计方向)是培养面向房地产行业的会计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房地产行业职业能力。因此,应围绕房地产行业会计职业能力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培养熟悉房地产行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成本核算等日常经济业务处理能力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具备财务管理能力,能够熟练现代技术进行会计实务处理的房地产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房地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应围绕培养房地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构建一个与会计职业活动过程相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符合,具有综合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会计核算越来越规范,2015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公布若干废止和失效的会计准则制度类规范性文件》(财会[2015]3号),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在此列。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内容上房地产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存在共性,扩大学生就业面和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也要求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会计专业有很大的交集。房地产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很强的行业属性。房地产会计人员除了要熟悉会计业务,更要熟悉行业,熟悉房地产公司特殊的盈利模式,课程的开发应将行业会计核算相关知识加入课程中,如会计核算的内容中加入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重点是投融资和成本管理,设置房地产法律法规课程有利于学生熟悉行业的会计环境,满足房地产行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会计是一门学科,知识结构相对稳定,会计技能形成和职业素质养成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设置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然而,会计环境不断的变化,行业不断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才职业素质要求也不断地变化,课程设置应有一定的弹性,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职业素质的需要。如会计基础、房地产会计实务、房地产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纳税会计实务等是必须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證课程、会计技能实操、职业拓展课程则有一定的灵活性,可根据会计环境的变化设计课程或课程的教学内容,确保专业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技能的形成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因此,高职本着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适用”和“够用”的原则,对课程按理实一体化要求进行整合,注重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协调。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注重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使课程的教学与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相符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4、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高职房地产会计专业的课程主要由会计职业素质课程、会计职业知识能力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课程应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培养房地产会计人才职业素质的体系。

5、职业素质培养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

教育的本质首先要解决个性化,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满足实现个性发展的需要。高职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着自己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课程的设置考虑会计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时,职业素质课程可选面适当扩大,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和环境。

(二)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房地产会计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技能形成规律、学生就业岗位群和工学结合的要求,通过对房地产会计职业能力的分析,归纳具体工作任务,再将其分配给各具体课程,构成房地产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房地产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三、课程教学实施

(一)整合教学内容

依据“岗位适用,区域与行业发展需要,从业标准,兼顾发展”的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努力使教学内容与房地产会计实际工作“无缝”对接。

1、针对房地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会计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层次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会计核算人才,二是财务管理人才。房地产企业随着市场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能力。即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会计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熟悉行业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岗位职责分工,具有较强的会计職业岗位实务操作,参与企业融投资、成本费用和税收筹划的财务管理等能力。以此作为专业教学内容选取及教学组织的依据,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结合地方经济区域与行业发展需要选取教学内容

房地产开发成本中税费成本一般约占10%左右。随着我国税法不断完善,房地产企业对税务筹划越来越重视,对会计人才具有熟悉财税知识和纳税的操作技能要求更高。针对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化的新要求,有关专业课程中应加强了涉税业务基础性教学内容。

3、结合会计职业从业标准选取教学内容

持证上岗是国家对从事会计职业的要求,为保障学生毕业能顺利对口初就业,专业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充分考虑了学生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职称考试要求,将从业资格考证教育的内容纳入专业教学内容。

4、兼顾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

我国会计法规在不断地完善,会计准则的灵活性越来越大,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能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判断力,正确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原则、理念和方法,准确把握新准则的变化。为此,教学内容应安排提升学习空间的内容,满足学生后续发展的需要。

(二)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教师角色决定了教学方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主体,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培养职业能力。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的项目内容和学生的接受情况等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灵活采用感性教学、沙盘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将会计工作情景呈现在教学中在课堂中,增强学生专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会计人才真正适合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需要。

(三)制定开放式多元化的会计职业能力考核标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房地产会计专业课程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将理论与实践考核融为一体,考核重点是会计职业能力。课程考核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作业考核、阶段性考核相结合;考试形式可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建立一套以能力为导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全面、系统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会计人才职业素质的内容,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由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4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内容包括专业技能、职业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学习态度和团队精神等。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会计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准确地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做出评价,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课程保障体系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的实施者、学生学的引导者、学生做的指导者,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的关键。高职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房地产会计教师除了具备教师的要求外,还应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双师型”素质和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教学团队的结构比例,充分考虑团队的稳定与发展进行合理设置,由一定数量业务能力互补、教龄年龄梯次、资质、学历、专兼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优化教学团队的结构,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

(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充实课程或实训教材的内容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方法,教材建设是实现理实一体化的基础。因此教材的选择上,教材内容与会计实际工作相符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为了使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走访房地产行业,随时了解行业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完善教学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同时选择有典型工作任务的企业作为实训背景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地方性和可操作性。

(三)建立专业课程辅助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开发网络教学课程,建立专业课程辅助网络教学平台,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教学。网络课程应该设计学、训、考等学习环节,丰富的教学资源展现在网络课程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把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实务操作有机融合,通过虚拟、仿真会计工作环境,“以工带学”,学生既可在课堂上也可在课程网站上学和做并进行测试。网络教学平台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养成职业行为模式,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四)加强实训室建设

实训室是校内专业实践教学的中心,融教学、实训、考核等为一体。根据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实训室应配置完备的实训工具和设备、会计日常用品、仿真的实训资料、模拟实训的软件等,建立高度仿真的实训室;高度仿真的会计职业环境,使学生直接接触实物,亲自操作,让学生充分投入,从而获得履行职责的感受,提高会计操作技能。实训室应具有多媒体、实物展示、演示操作、实训和考核等多种功能,满足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实训室应配备足够的实训指导教师,加强学生实训的指导。

(五)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会计职业界的支持和帮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渠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让企业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企业平移到学校,接纳学生到企业实习;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与企业人士交流或挂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并发挥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和重要作用,调动学院与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发挥各自专长和影响,互利互惠谋取双赢。

参考文献:

[1]孙 佳,廖忠友.房地产财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4).

[2]沈应仙.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6).

注:

本文系2011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C0217)。

作者:黄娟蜀

构建教学平台会计基础论文 篇2:

“互联网+”环境中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  目前,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步入“互联网+”时代,在国家创新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院校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需求相对接,进一步加快构建会计实训教学体系,不断提升会计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会计人才的就业。基于此,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不足入手,提出“互联网+”环境中构建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的对策,希望能对促进中职会计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会计教学;实践教学

[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拓宽了我国新型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不断促进会计核算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便捷程度。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财会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预算管理、财务分析、风险控制等各项工作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分析、决策、预测功能不断凸显出来,使会计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中职院校开展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不足

(一)过于重视理论教学

与其他理论性强的专业科目相比,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操作性。目前,在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校才开展实训。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会计理论知识非常抽象并且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会计理论知识,而不教授其掌握最基本的借贷记账等实际操作技能,时间久了以后,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学习恐惧心理。根据国家的有关教学要求,大多数中职院校配备了专门的模拟实训室,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模拟实训室的利用率却不高,会计专业实训得不到有效落实。通常是教师反复向学生讲解实训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却不让学生真正地进行实训练习,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背诵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起不到实训教学的作用。

(二)忽视会计工作规范

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多少。一个企业至少应当配备两名会计人员,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对于大型和中型的企业,还需要根据实际规模配备更多的会计工作人员,这些会计人员不但应积极配合做好会计工作,而且还应相互之间进行监督。配备会计人员方面,国家是有明确规定的,即:所有会计机构要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稽核制度。会计人员要进行明确分工,出纳人员不能从事与出纳无关的会计工作,例如,保管会计档案、登记债权债务账目、稽核等。然而,当前中职院校在开展会计实训教学时,并不重视会计工作的这些程序与规范,甚至只要能安排学生实习即可,就算会计岗位配备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也全然不在乎。此外,为了让学生全面学到会计岗位知识,多数中职院校会安排学生进入工业类企业参与实训,而这类企业的会计工作内容较多且繁杂,学生为尽快完成学习任务,也往往是一门心思赶做实训资料,而不重视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内部制度和工作程序,无法在实训过程中体会到会计工作的严肃性。

(三)缺乏“双师型”教师

在中职院校开展会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大大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但由于中职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内容较为繁杂,加之企业的会计资料往往是不公开的,导致中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大型或中型的企业进行学习或开展培训,一般只能不定期地到小型企业中实习。而在实际工作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中型企业相比较,在会计制度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时小型企业硬件设施不完备,会计工作环境不尽如人意,无法给教师提供良好的业务素材,因此大部分中職院校的教师在会计实践经验方面比较缺乏。

二、“互联网+”环境中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

在“互联网+”环境中,中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以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为基础,通过应用互联网网络这一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制定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管理能力、意志品质、互联网应用能力等目标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立体综合应用能力,重点突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安排。

“互联网+”环境下会计实训教学体系培养目标如下图所示:

(二)课程设置

在“互联网+”环境中,开展中职会计实训教学应把创新理念、互联网资源配置、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新技术、新思维纳入实践教学过程之中。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在会计实训课程中融入互联网等新技术课程,这是开展现代化教学的前提。在设置课程时,应着重使学生掌握互联网的作用和功能,掌握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资源的实际应用方法,能够自行查找和利用互联网提供的资源、信息和机会。

2.在设置会计课程时要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实训环节主要包括专业模拟实验、会计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等内容,以实验课程的方式学习财务基础知识,从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再到各种专业会计,构建一个完整的整体,让学生能全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会计职业素养。

3.设置会计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应不断更新会计课程的内容,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加入新的授课内容,防止学生学习的会计知识脱离社会实践需要。

(三)教学方法

在“互联网+”环境中,教师开展中职会计实训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形式多样、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问题导向型教学法;(2)社会网络服务交流法;(3)讨论与自学联动式教学法;(4)情景教学法;(5)企业实地调研法;(6)案例教学法;(7)软件运用法。

在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互联网新技术,使学生能借助互联网开展调研活动,收集信息资料,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可利用互联网构建班级教学群,并通过教学群向学生发布与教学有关的图片、数据、视频等资料,学生可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及时下载、查看相关学习资料,也可以给教师留言,或与同学分享学习感受、交流学习经验。同时,在教学群中,各项会计知识内容也能以专题方式发布,学生可结合自身学习兴趣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学可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打破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互联网+”环境中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转变理念

会计作为一门专业化学科,具有很强的实操性,但同时也需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为了达到理实并重的教学效果,中职院校必须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实训教学工作。比如,在开展会计实训教学之前,应首先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记账工具,然后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会计实训基地,如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不断丰富会计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浓厚兴趣。

(二)硬件保障

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网络条件是“互联网+”环境中开展会计实训教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因此,中职院校要高度重视硬件设施环境的改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购置会计实训教学所需的硬件设备,如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与此同时,引进先进的会计软件,构建会计实训基地,给教师开展会计实训教学提供便利,为学生进行会计实训创造条件。

(三)师资保障

会计实训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中职院校应不断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逐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结合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中会计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开展实践专项培训和学习。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强化内部硬件设施等方式,给学校教师提供在校内开展会计实训的条件,并给学生实训提供便利。另外,中职院校还可以组织会计教师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优秀会计教师进行专业交流,强化沟通学习,增强教师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继而引发了交易方式、商业模式等一系列的变革,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中职院校会计教学过程中,亟待加強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与时代的对接是一项非常繁杂和系统性的工作,不但需要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职会计实训教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艳,江冰,朱金秀,等.基于“互联网+”的四维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12).

[2]张林,王佳,张劲松.“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国会计学会第14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综述[J].商业会计,2015(17).

[3]刘君.“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

[4]韩晓萌.创新创业,让梦想起航: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16(21).

[5]赵军,杨克岩.“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构建研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例[J].情报科学,2016(5).

作者:李国志

构建教学平台会计基础论文 篇3:

校企合作背景下审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当前社会对审计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应根据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双向达标的毕业生。因此,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以哈尔滨广厦财经学院审计学人才培养为例,阐述该学院在审计学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双向培训的管理模式,以期为其他院校审计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一、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取得成效

(一)构建了“双循环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双循环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即:各门课程单项实训循环与毕业前综合实训循环,同时推出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模拟实训模块,包括财务审计岗位实训模块、出纳业务实训模块、纳税申报业务实训模块、审计业务实训模块,审计报表实训模块、财务分析实训模块。在模拟实训内容、模拟教学形式以及模拟教学环境方面达到立体式的全方位,实训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不间断地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把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锁定在岗位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四年连续不断线。

(二)积极倡导互联网+审计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传统的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必然也会引起教育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大改革。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我们进一步从理论到实践上探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进行审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审计互联网+教育的改革与实践,促进审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了毕业生能够更快融入企业,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根据学情分析、社会行情分析,结合教学经验制订出一套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使之处于动态的管理中。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化发展状况及专业前沿发展动态进行科学的调整,保证审计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1.由企业制定教学大纲,行业讲师、财务总监进行授课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为了达到财会课程教学的目的,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课程,对于每一个专业课程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可以描述的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了完成这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课程设计中进行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且结合合适的载体后形成了课程中的多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功能在逻辑上也应该是一个可描述的完整的小单元,为了实现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都将进行一系列基于各种课程载体分解之后的子载体的单元情境设计,每个单元情境设计中应该包含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2.校企协同共建理论教学课程平台

與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移动云教学平台,平台包括资源平台、互动平台等。学生可以在课前学习教师发布到云班课的学习资源,通过详细的学习引导和后台的视频微课资源,预习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课上进行讨论,并实施翻转课堂。这种上课带手机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同时与正保会计教育集团共同开发了在线课程、资源库和习题库,进行线上和线下教学活动的实践。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以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云班课)和教学资源(云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建议立一套完整、高水平、创新型的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加大面向未来的移动信息化教学新型课程的应用和交流力度。

3.聘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

行业专家进校可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方面的不足。我院跟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跟他们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财会综合实训课程开设中期和末期会安排几次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教学课堂。他们将企业最新技术及前沿发展带到学校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对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热点,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人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结合工作实际问题参与课程教学及设计指导,以弥补校内教师在工作实践方面的不足。如财务总监做的专题性报告、财务总监走进课堂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校企协同开创实践课堂

(1)带领学生走进企业

依托学校实践教学基地,带学生到公司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可以熟悉制造业商业企业等工艺操作实际过程,弥补会计基础和审计课程理论课表达中的不足;让学生通过经历真实的情景和过程,加强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共建实验课堂

通过课程教师与企业财务总监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报税以及学生的账务处理,指出其与实际工作的不足之处,提高工作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项目,拓展创新课堂

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各类创新实践项目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工作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团队,以老带新申请各种创新类项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走进创新课堂。把财务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本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沙盘和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课程建设情况

审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财经学院已取得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分岗位教学

审计学课程按照岗位进行分解,分为企业内部审计岗位、注册会计师审计岗位、审计项目经理岗位、审计助理岗位岗位、政府审计岗位、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手段进行教学,采用校企协同的课程建设模式。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同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学生既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上的方法又具备实践操作、岗位操作的理念和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职业证书纳入课程体系

课程把会计资格证书纳入教学体系内,在学习阶段可以考取初级会计师、管理会计师证书,体现能力培养。

4.基于专业竞赛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组织专业竞赛,如会计技能大赛、会计扑克大赛、省级会计技能大赛学生全员参与竞赛,同时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成绩中,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云教材建设

项目团队开发了《财务会计》云教材,立体化的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辅以微课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片、案例,提高了教材的适用性,有助于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6.校企协同式的实践课程开发

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由企业讲师授课,把企业真实项目转化为实践案例,提高财务会计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开发能力。如校内基地嘉一信财务公司的代理记账业务、财务智能机器人应用,餐饮业案例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等。协同制定实训教学大纲。

二、审计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

(一)完善审计专业培养方案

我们将结合“培养通财会、知法律、懂管理、擅沟通、能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继续完善和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完善中体现夯实专业主干课程,以拓展综合能力作为基本原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差融合学习方式,夯实基础理论,提高动手能力。

另外还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具备更广的择业范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以审计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为学院其他专业建设为重点专专业奠定基础。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重视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体系之中,积极主编和参编教材。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训、同步实习、课堂互动式教学。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实习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的、多个角度考核评价。

(三)加强师资队伍及教学团队建设

拟通过在职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或参加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等途径,进一步提升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针对不同的审计前沿问题举行专题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采取“传、帮、带”和相互讨论研究的办法,以及学院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的方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专业建设期间,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继续重视质量、数量与结构的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紧紧抓住稳定、培养、引进和用好四个环节,实施创新人才工程和人才强院战略,使师资队伍在结构、质量和数量上呈现出更好的发展趋势。

(四)改革拓展实践教学

1.校内实验教学环节

本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审计学手工模拟实验、审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综合实验实训等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活动累计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修订。使教学计划能够很好地协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充分保证实验教学的时间,逐步提高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和实验质量。在建设中,将加强对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设计更多具有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习项目,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期内要建立完善的综合实习制度(包括修改完善实习指导书,加強课程实习的实施过程管理和实习效果的评价),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2.校内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2017 年8月,我院与嘉一信公司共建财会综合实习基地,加强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2019年,我院与嘉一信公司继续深度合作,建设嘉易信智能财务共享就业创业基地。财务共享就业创业基地是以解放君人工智能财务软件(以下简称“智能财务软件”)为平台,给学员提供多套真实企业建设财务共享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运营管理信息,学员以个人为单位或分成小组,按照既定的操作流程完成财务共享相关的基础数据设置、业务及组织规划、共享业务处理、运营分析等实际操作,直接参与到企业真实工作中,工作成效决定企业交付结果,真正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链接实现未毕业先就业。

提高学生对财务领域认知及热爱程度,广开思路,认清方向,有助于学生合理规划财务职业生涯,进而提升院校会计专业实际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为企业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真正满足现代企业需求。

打造全国财经院校会计专业产教融合、专创融合模式新典范,推动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将企业用人需求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以会计专业为核心的企业与院校深入合作,实现实习、就业、创业一体化培养新模式。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长效机制,提升整体教学教研水平。实现将企业搬入校园,学生未毕业先就业;实现专业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工作,打造一批专创融合项目。留住本土人才、助力龙江经济振兴,为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为了巩固和继续加强我院精品课程建设,在建设期内拟再新建2—3门院级精品课程,完成1—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取得成功。通过教材建设,将最新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六)继续深化管理会计实验班建设

在建设期间,对管理会计实验班进行内涵建设,跟踪建设效果,力争培养出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在就业、考研等方面有所突破。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开设 CMA(注册管理会计师)方向班。

(七)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认真完善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在已建立的规章制度基础上,科学修改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加强各项教学工作规范建设,明确管理职责,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三年建设期内,学术带头人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研教改、科研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强化教学资料管理,实现教学过程的现代化、动态化管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建立起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状况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对教学管理全过程动态的有效管理。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科学化意识和服务意识。

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积极开展各种方式的教学评价和检查,如新引进教师的试讲和跟踪听课、在职教师的定期听课和不定期抽查、学生听课效果检查和学生民意调查等,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适度的调控和整改。

建立健全人才社会需求预测制度。通过对审计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本专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要状况,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以确定本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东辉,盛永志.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173-175.

[2]  金春云,秦桂莲.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4):68-70.

[3]  赵文青.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访谈录[J].高等教育管理,2014,(1):6-9.

[4]  周广秀,盛永志.关于应用型本科审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3,(3):144-145.

作者:王静

上一篇:智能大厦保安监控管理论文下一篇:有效学习中职基础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