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网络技术平台建设论文

2022-04-30

【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通过网络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模式,以网络作为党建载体,对传统党建方式方法、传播路径、党建手段等进行创新与延伸,实现党建资源的整合优化,构建功能完善、覆盖全面、互通互联的现代网络党建体系,不断推进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远程教育网络技术平台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远程教育网络技术平台建设论文 篇1:

基于英语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协同创新环境设计

摘 要: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是“互联网+”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构建学习型数字化校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该研究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改革实施为目标,提出运用协同创新理念来构建和优化英语数字化学习平台的重要性,并围绕技术、资源、评价、主体四个要素来阐述协同创新学习环境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平台;协同创新;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随着英语语言在我国的广泛应用需求和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国内各级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高涨。2012年新修订的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又明确提到,要注重英语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充分利用网络等信息资源开展英语教学等重要的指导思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的颁布推动着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随着Web2.0和5G手机为代表的网络通信技术的推陈出新,各高校的数字化英语学习平台建设已不再满足于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和课程开发,而正在探索如何构建能够支持英语课堂正式学习与课外非正式学习的自主学习环境。目前网络上的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种类多,内容丰富,用于不同年龄段学生英语学习的网站和微课也在不断增加中。但就目前各高校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实际建设与应用状况来看,还没有达到深化英语课程改革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预期效果。本研究旨在围绕“课程要求”,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以协同创新理念为引领,探索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设计问题,提出基于技术、资源、评价、主体相融合促进的协同创新学习环境创设和优化策略。

1 协同创新的概念

“协同创新”(Synergistic Innovation)这一概念源于19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 Haken提出的协同学理论。协同学理论揭示了复杂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联,并阐述了通过各要素协同工作来创造出系统前所未有的最大潜能和价值的重要性。该理论观点被经济、政治、教育等不同领域学者们所引用并衍生出协同创新概念的不同诠释[1]。广义上来讲,“协同”(Synergy)指通过有序架构和合作沟通的形式来加强系统内部各要素、要素与系统乃至系统与外部的各种联系和作用;创新(Innovation)指创造出新的价值、制度、知识、技术、或产品等等。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协同创新是“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我国近几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中也明确强调了各高校要探索协同创新路径,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推进教育信息化等相关举措。

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层次上的学校发展战略以及微观层次上的教学模式改革等问题展开,其中有少数文献涉及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例如,刘繁华提出了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平台的设计思想[2]。何建民等围绕网络社区平台探讨了如何建立“自主+协同+创新”网络学习系统框架的问题[3]。祝智庭等在对观念、技术、环境、模式等网络学习系统要素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来完成教学协同增效的观点和协同学习元模型[4]。黄南霞等从行业、地域和需求的视角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协同开发与利用的三种路径[5]。文献分析表明,协同创新理论对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当前国内关于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学习平台建设,特别是英语学习平台建设的研究稀缺,有待于探索。

2 英语数字化学习平台

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功能和应用实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台建设的设计理念。网外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发展按照其设计理念可分为:第一代以课程和管理为中心、第二代以适应性学习支持和服务为中心、第三代以数字智能化学习环境建设为中心[6]。国外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设计经历了第一代以课程和工具为中心、第二代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第三代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学习服务为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7]。顺应国际趋势,我国各高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计开发了各种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平台设计也逐渐从资源型平台向学习型平台,从知识共享型学习环境创设向知识建构型学习环境创设的理念转变[8]。但平台建设的实际质量和应用实效性不容乐观,当前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设计方面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先进的学习理论思想和网络教与学的规律[9]。李怀奎等(2016)对3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院校的网络平台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英语学习平台仍存在偏向于知识展示为目的丰富资源开发与建设,而在针对技能培养的优质语言学习环境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10]。

笔者随机登陆了30所(包括985、211和普通高校在內)的英语网络教学平台后发现,这些平台整体功能结构类似,即包括课程/资源、教学/学习工具支持、管理、评价等主要模块,但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不能有效地支持基于网络的各种英语学习模式的灵活应用,无法满足学生正式课堂教学和非正式的自主个性化学习需要,形成性评价和分类指导不到位等问题。通过相关文献调研,我们发现国内英语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虽然由支持以传递知识为目的单一教学模式向支持自主个性化学习的多元学习模式应用开始改变,但缺乏对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核心影响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基础上创设自主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设计理念。另外,基于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各种学习应用模式和学习功能开发上,鲜有研究关注如何将先进的学习理论和最新的网络通信技术融合基础上指导平台的建设和优化设计问题。如何在现有资源和软硬件环境建设基础上优化和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环境,将“课程要求”落到实处,是当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基于英语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协同创新环境的设计策略

“课程要求”特别提出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建设优质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并指出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支持学生随时随地的自主个性化学习,促进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估的结合,重视语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双重培养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11]。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数字化平台建设,能够迎合信息时代高校寻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教学创新的发展需求,对平台应用实效性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实践指导价值。英语数字化教学平台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依托,集成教学、资源、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支持有效英语学习的软件系统和学习环境。优质的网络学习环境应是促进有效学习发生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这一点说明了学习平台的价值导向。而各种支持性条件指学习平台中所涉及的工具、资源、评价等不同要素和功能。统合指以促进高质量英语学习为目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外语教学原则,创新主体对各种支持性条件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以协同创新理念来指导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是创新主体围绕资源、技术、评价等系统要素建立一种创新组织模式并发挥其协同整合价值,构建优质的英语学习环境的过程。本研究在综合分析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理念和最新网络技术发展成果以及“课程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英语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协同创新环境设计模型,并从技术、资源、评价、创新主体等不同角度探讨英语协同创新环境的设计思路与相关策略。

3.1 用技术推进平台环境的创新应用

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支持方式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性质和效果。当技术所提供的支持是扮演教师或知识传递者的角色时,学习带有客观主义倾向;而当技术作为学习者能把控的、支持学习发展的认知工具时,学习本身具有建构主义倾向。因此,英语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设计应考虑技术的正确定位,更多地侧重于为学习者提供自适应环境,即为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的管理、认知和评价支持,支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种学习模式的灵活应用,满足课堂正式与课外非正式学习的多元化需求。

平台建设中首先要加强认知、管理、评价等功能的协同设计与开发,各功能间既要有相对独立性,又要形成灵活、系统的支持学生自主个性化语言学习的架构。例如,在用户学习的界面要提供知识管理、学习脚手架、适时评价等相关功能或工具的链接选择;每个学生要有独立账号和学习空间,能够自动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灵活添加或删除知识点或建立相关的链接,便于建立个性化知识库和学习档案;平台中可嵌入社会网络分析、概念图等智能、自动化评价工具,还可借助学习分析技术来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自动生成错题库,将其随机加到后续的测验中,同时为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供参考数据。其次,要将一些社交软件工具融合到英语网络学习平台中,使学习者能够自主选择适宜的技术支持和学习方式,创建语言知识运用的各种学习空间。例如,用即时聊天工具(QQ、微信、论坛等)建立同步或异步的多对多、一对多、一对一的互动社区;用Blog、e-portfolio等进行知识的个性化管理和发展性评价;用Wiki创建多人写作空间;用内容聚合工具RSS来定制个性化学习资源等等。此外,平台要提供便捷的导航和检索功能,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支持词汇、知识点的精确查找,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支持和技术帮助等;要借助大数据和语料库分析技术,提炼和选取适宜的内容来更新和扩充资源库;要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定制与推送功能,建立外部的开放英语网站和软件(如慕课、听力特快、英语口语全能王等)的超链接,为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综合应用创造有利条件。

3.2 促进学习资源的协同开发

英语学习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组织呈现形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平台的利用率。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教学资源多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学习资源本身不仅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合不同语言水平及学习偏好的学生学习,还要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使其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便于动态、个性化的组织和管理,适用于专项语言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协同培养,支持系统知识的学习和随时随地泛在学习的需要。

首先,要以知识点为单位,通过流媒体和超媒体技术来实现微文本、微视频、微音频等“微”资源的承载和非线性组织。这种以“微内容”的形式进行语言知识的呈现,利于生成符合用户自身需求的个性化资源,倒逼多样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和不同学习模式的创新实施。其次,要加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英语学习资源的组织和统合[12]。结构化学习资源相对稳定,可按照通用英语、专业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来开发和组织平台课程内容[13],围绕听、说、读、写、译单元模块,以树状概念图的形式进行系统化知识组织和教学设计,呈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拓扑结构。非结构化学习资源指学生在使用结构化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对原有学习资源的再加工和重构。这些资源可随着学生群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及时更新和扩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再次,考虑到分级分层教学的需要,教师可对每个学习专题或内容模块设立不同層次的学习目标,围绕同一主题提供不同难度系数的语言学习资源和不同的学习路径,还可将重点、难点知识和学生高频错题和疑问等进行动态组织和管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此外,学校应打破原有的封闭性资源建设思路,加强与外部平台资源的适时信息交换,通过校际合作,师生间的协同配合来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重组、优化、共享和共创。

3.3 加强评价对英语学习的改进和调控作用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的结合并不是测验和学习参与贡献度的简单应用,而应是在二者有机结合基础上从传统的“对学习的评价”向“促进学习的评价”转变,实现“为学习而评价”和“评价作为学习”的协同运用。“为学习而评价”强调的是通过评价检测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习得能力,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改进,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供针对性的内容和方法引导;而“评价作为学习”指将评价融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中,将其作为英语学习的有机组成,加强自我监督和学习调控。

首先,平台要同时提供在线测试结果和错题点评或相关知识点讲解的链接。错题点评要关注评价对象间的差异和个体发展,给出分类指导和学习方法建议。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要灵活,系统可自动生成以题目、知识点、知识单元为评价单位或以个体、小组、全班等不同维度的评价报告,以便教师和学生在形成性评价中适时监控学习进展,找出问题和差距,加以改进。终结性评价时还要注意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考试成绩作为整体给出一个综合性评价报告,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其次,系统要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来提供适宜的评价工具,灵活选用常模参照、标准参照和自我参照标准,加强多元评价方法间的协同互补作用。例如,采用常模参照标准呈现全班阶段性考试的定量、可视化的统计分析结果,并附上文字形式的定性评价信息;可让学生利用在线测试功能随时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并根據标准参照标准整理错误知识点,或根据自我参照标准建立发展性评估报告,调控自己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英语协同写作训练时运用老师提供的评价量表进行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并借助英语写作自动评价工具(如句酷批改网、Writing roadmap等)寻求帮助。

3.4 发挥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作用

网络平台环境下语言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消费和传承活动,更应该是知识的创造和生产过程。在该过程中,学习可以被看作是运用工具、学习资源等媒介在各种交互活动的参与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协同创新环境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英语有效学习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共享以及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而是知识建构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加强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工作和相互促进,将其贯穿于资源开发、形成性评价、知识管理、学习过程等不同方面,推动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环境的优化建设和应用。

首先,教师发展是推动英语创新学习环境建设的基础。教师与教师间应协同工作,通过建立教学团队,共同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课堂和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班级差异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网众互动生成性学习[13]等多元学习模式的设计规划中,通过共享、协商、设计、应用和反思等环节来开展主题式在线教研活动,建立优秀案例库,随时关注教学问题和学生的学习进度,修订和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其次,教师和学生不仅要在资源开发、评价、知识管理等不同方面发挥协同创新作用,还要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教师的教学目标通常被课程要求、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等宏观设计所主导,而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多的关注微观的学习困惑和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还需建立共同的目标,灵活组织和开展具有适切性和可操作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与学习活动。再次,要加强学生间的协作交流,发挥其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创设“人人通”的学习生态环境,鼓励知识交流、知识管理和评价等不同学习活动中的协同参与和相互促进,实现语言知识建构与应用能力建构和培养的多重目标[15]。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以协同创新理念来指导和推动英语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英语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教育技术学等交叉学科知识,探索协同创新英语数字化学习环境模型与设计策略。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英语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协同创新环境创设中要有效地把握“技术-资源-评价-主体”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协同发展机制。创新主体要协同运用系统所提供的技术、资源和评价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加强平台内部各要素间的互动、协调、整合,优化关系,促进技术创新、资源创新、评价创新、和教学创新的同步发展。本研究顺应国家知识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融合数字化校园建设和语言自主学习环境创设的实际需求,对协同创新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平台建设的实效性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

参考文献:

〔1〕Hermann H.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刘繁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协同教育平台(网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28(01):416-418.

〔3〕何建民,陈城,杨善林.“自主+协同+创新”网络学习过程建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54(07):1005-1009.

〔4〕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协同学习: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技术系统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6, 27(04):5-9.

〔5〕黄南霞,谢辉,王学东.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协同创新平台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3,34(10):75-79.

〔6〕邱崇光,丁新.第一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升级改造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23(01):5-8.

〔7〕罗发奋,袁松鹤.远程教学与管理平台的研究及划分[J].电化教育研究,2008,29(05):28-32.

〔8〕彭慧.Web2.0时代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05):9-10.

〔9〕王静荷,陈红.对现有英语学习网站的分类、评价与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3,25(02):24-29.

〔10〕李怀奎,李跃平.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资源的整合—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30所示范院校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63(01):70-75.

〔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2〕武法提,熊羽.网络课程中非结构化学习资源有效应用的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08,26(10):25-28.

〔13〕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27(03):2-10.

〔14〕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国际观察与国内动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5(03):3-13.

〔15〕师琳.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34(05):62-65.

作者:斯琴图亚

远程教育网络技术平台建设论文 篇2:

推进网络党建工作科学化高效化的对策

【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通过网络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模式,以网络作为党建载体,对传统党建方式方法、传播路径、党建手段等进行创新与延伸,实现党建资源的整合优化,构建功能完善、覆盖全面、互通互联的现代网络党建体系,不断推进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

【关键词】组织工作 网络党建 不足 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网络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网络党建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需要我们切实加强网络党建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理论建设、运行机制建设,以解决存在问题,深入网络党建。

关于网络党建的内涵,目前我国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探讨。从信息技术的视角来界定,网络党建是网络时代党建工作在实践领域内的一大创新,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对传统党建在信息沟通、信息传播等领域内的创新延伸,是将网络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引入到传统党建领域,将网络技术和党建工作两者相结合的产物,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从政治适应的视角来界定,包括党建工作在内的政治工作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当前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以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创新党组织的建设方式,变革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实现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党建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网络文明的视角来界定,网络技术代表一种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对整个社会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能突破原有党建工作中交流学习和宣传动员等方面的局限性,切实增强党建效益。

综合专家学者们的观点,结合实践和理论进行思考,可将网络党建的内涵概括为:网络党建是一个将党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过程,网络党建的过程以互联网为载体,不断探索实践新的党建活动方式、手段,切实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党内外的交流互动,促进党建理论建设,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组织纪律观念。

网络党建的优势

信息多样化、容量大的优势。网络党建是基于网络信息化的特点而进行的党建活动,相对传统的面对面、远程视频党建活动而言,它拥有海量的、丰富的信息,而且信息资源多元化、多样化、灵活化。传统党建的形式较为死板和单一,内容含量极低,因此效率低下,即便各级党组织采取诸多措施,其效能提升的空间也十分有限。而在网络党建模式下,信息含量十分丰富,且十分快捷,党建信息和新闻事件甚至可以同步联系起来,时空限制较小,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手段提升网络党建的效益。比如,《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网站,为受众提供了党建新闻、论坛等诸多方面的服务,其相关的党建新闻信息非常及时、迅捷,成为党员干部了解党建信息、党建工作交流互动的中央级重要平台。又比如,受众可通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了解党的历史知识,相关知识可根据受众的需求及时更新,党建网站和受众之间可便捷地交流互动。网络党建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大容量特征,为党员和社会公众及时获取相关资讯提供了极大便利,有效地促进了网络党建工作的开展。

信息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的优势。传统的党建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印发文件、主办报纸、广播、黑板报和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此外,党的各级组织和相关部门,也通过座谈、会议、调查问卷、党员意见征求信箱等多种方法了解民意民情,课堂教学、集体活动、个别谈话等方式开展党建工作也常被各级党组织所采用。但是,上述党建方法,因为受到场所和时间限制,其覆盖面较为狭窄,无法覆盖到广大党员的范围。当前,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全新的体验,通过网络开展党建工作,能够实现沟通手段的多样化,促使党建途径有了质的提高。在网络党建模式下,传统党建模式中的种种束缚逐步弱化甚至完全消失,使党建工作的开展更为便捷,传统意义上广大党员被动接受党建教育的做法也得到了改变,网络的交互性使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实现即时沟通、无缝对接。党组织可迅速在网络上传送相关的党建课件、信息资源,受众通过网络能够迅速了解信息,并且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互动。在网络党建模式下,信息覆盖面极广、交互性极强,便于形成有利于促进网络党建工作开展的网络舆论,各级党组织也经常性组织人员研究探讨网络舆论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党的建设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匿名性、便于强化监督的优势。网络上的匿名性,便于实现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以及民众对党员的监督。监督权是党章赋予党员的重要权利,是党内自下而上的监督,具体讲就是广大党员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在传统的党建模式下,党组织也会在党员代表大会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报告党建工作,接受广大党员的监督,但是,此种监督的效果毕竟是十分有限的。仅仅从党组织和党员的关系上来讲,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即便某些党员个人欲监督党组织以及领导干部的工作,但是因为有所顾忌而不敢大胆行使党员监督权。而在网络党建模式下,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广大党员可通过匿名的方式行使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权,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也会尽可能地改正某些工作做得不到位、甚至做错的地方,某些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还会受到组织调查。给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提出意见建议的党员,也无须担心暴露身份,能够鼓励党员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进行大胆的监督。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曾经在《人民论坛》发表文章谈论制度反腐问题,李永忠强调说:“必须发挥网络反腐的平台作用。”①“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多地反腐提速,尤其是对日渐兴起的网络反腐,一经爆料,立即调查,及时公开。”②正是网络的匿名性,让更多的党员和公众敢于监督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网络党建的优势可见一斑。

当前我国网络党建的不足

网络党建平台建设存在严重不足。目前,《人民网》、《安徽先锋网》等党建网站运营效果良好,发挥了网络党建的重要功能,在广大党员中具有重大影响力。但是,由于网络党建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当前我国网络党建平台建设存在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网络党建网站的吸引力、影响力,未能完全有效地发挥网络建设的优势。部分网络党建网站主页设计较为粗糙,相关的党建板块显得极为简单,让受众觉得乏味、缺乏生动性。由于这些党建网站的设计方面和内容方面的缺陷,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导致网络党建用户数量难以增长。大部分网络党建网站并没有建立移动客户端,用户无法在手机上实现互动,较之商业性门户网站来说,其内容的丰富性、互动的便捷性等方面相差甚远。除此之外,党建网站上的学习内容较为单一、内容显得较为无味枯燥,甚至对某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关注较少甚至不予关注,难以吸引受众眼球。总体而言,和各大商业性的门户网站相比,党建网络的运营模式、运作能力和影响力等方面都逊色得多。其根源在于网络党建资源不够丰富,网站规划设计缺乏较为合理的框架,且存在重复建设、简单模仿等情况,高投入、高成本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同层级的党建网站之间通常互不隶属,难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整合共享,并且直接影响了网站的社会影响及其权威性。

网络党建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严重不足。近些年来,随着网络党建工作的不断兴起和进步发展,各级党组织以及党的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等相关部门对网络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且切实加强了网络党建人才队伍建设,为网络党建工作配置专门的人员,有效地促进了网络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取得了相应成效。比如,部分地方上的党委组织部指定由干部教育科、远程教育科等相关科室专门负责网络党建工作,建设了专门的党建网站,及时更新国内外动态信息、本地党建信息,通过文字、图片等展示了本地党建成果,大力宣传优秀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取得了良好的网络党建效果。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网络党建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还无法较好地适应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形势下的网络党建的现实需要。网络环境作为虚拟环境,也仍然和社会现实生活的环境一样,存在复杂性,为此,开展网络党建工作自然少不了网络党建人才对此进行的探索,这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部分网络党建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并不愿意将其精力花费在探索网络党建方面。除此之外,部分党建工作部门的领导对网络党建的认识不足,也严重影响了网络党建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

网络党建运行机制存在严重不足。除了解决网络技术问题、信息问题,网络党建的运行机制是否健全完善,直接影响网络党建是否能够收到应有效果。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网络党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严重束缚了网络党建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长效性开展网络党建工作,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与创新,有效地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内涵,提升了党建工作效益。然而,网络党建从大胆的尝试性实践之后,必须逐步走向规范化。这个所谓“规范化”的过程,也就是解决网络党建工作中的管理流程、技术标准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制定政策体制保障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网络党建中并没有制定一系列运行机制体系。在开展网络党建工作过程中,健全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并未建立,“家长式”、“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未能通过网络党建平台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对于网络党建相关问题未能制定有约束力的党内法规,各种资源分配不尽合理等问题未能通过党内法规进行调整,严重制约了网络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此外,未能较好地建立网络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网络党建工作的经费保障相对好一些,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经费保障不利的问题制约了网络党建工作的发展。

当前我国加强网络党建的对策措施

切实加强网络党建平台建设。针对当前我国众多党建网站吸引力、影响力不足的实际,着眼于提升党建网站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切实推进网络党建平台建设。执政党的支持率关系到其能否吸引群众的关注,为此,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而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开设类似于门户网站的党建网站,当然党建网站中也包含许多娱乐信息,将娱乐性和思想性相结合,以此获得青年人的支持。对此,我国的《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网网》等具备了综合性门户网站的特征,其信息资源丰富多样,能够吸取不同类型的受众关注网站,网络党建工作得到了有效促进。当前,要切实推进网络党建平台建设,对全国相关党建网络进行有效整合,比如,对各级组织部门主办的党建网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方便快捷地实现党组织之间、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

切实加强网络党建人才建设。网络党建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切实加强网络党建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推进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当务之急。要给予网络党建人才相应的政治待遇,通常由各级组织部门的干部教育科或者远程教育科的科长担任,科长按照组织部门内设机构的级别予以配备。各级网络党建的负责人,要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择优录取。切实加强网络党建人才的思想道德建设,把那些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人才选拔到网络党建队伍中来。对此,应制定专门的人才数据库,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从数据库中选拔人才,对网络党建人才加强培训。对拟培养的网络党建人才要跟踪培养,按照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不断优化网络党建人才库的建设与规划,对人才库进行及时更新,控制好人才队伍的有机组成,切实保障人才质量,源源不断地为网络党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切实加强网络党建理论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建网站的功能作用,就必须依靠网站内容的丰富性和网站形式影响其感召力,决不能试图通过下文件、硬要求的方式让广大党员被迫关注党建网站,否则是难以收到应有效果的。然而,在当前我国推进网络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网络党建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党建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质量、数量无法满足党员和其他网民的要求,在内容和形式设计方面缺乏必要的变化性、审美性,无法吸引党员和其他网民的持续关注。许多党建网站的传播方式一成不变,网络理论宣传未能有效利用微博、博客、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介,网络党建的理论队伍素质还有待提升,当前,切实加强网络党建理论建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要切实加强理论基础建设,在党建网站上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要转换思维视角,将党建理论建设和网络上其他能够吸引眼球、思想健康的内容结合起来,将网络党建作为一个信息处理的枢纽,促使党建信息资源更加有效地高速整合与运转。党建网站的建设,要和时代的发展相贴近,坚持网络党建思想与时俱进,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观点,力争取得新成果。

切实加强网络党建运行机制建设。针对当前网络党建过程中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严重影响网络党建成效的实际,要不断提升网络党建的规范性,不断健全完善网络党建运行体制体系,从长效制度上保障网络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要从整体上甚至从全国范围内规划网络党建工作,以大规模的党建网络覆盖各级党组织,避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当前,我国党建网站的数量较多,但是网站建设的水平不高,且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此,建议由中组部牵头组建全国范围内党建网络群,从自上而下建立党建网站,实现上下多层、点面结合的党建网络体系。除此之外,中纪委、中宣部等亦应组建本系统内部的党建网站群,形成各具特色、资源互联互通的横向联结,对各级党建网站的建设提出硬性指标要求,要求在内容、板块设计方面必须具有独特性、创新性,避免“千网一面”。由中央组织部统一制定网络党建业务考核体系,层层进行考核评分,将网络党建的开展情况纳入各级党委党建工作的范畴予以定期考核,提升各级地方党委开展网络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分别为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教授,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注释】

①李永忠:“十八大后制度反腐展望”,《人民论坛》,2012年第33期,第65页。

②周芙蓉,张云龙,刘刚:“速度、力度、透明度—中共向深层次腐败‘亮剑’”,《新华网》,2012年12月5日。

责编 / 许国荣(实习)

作者:储志新 王欢

远程教育网络技术平台建设论文 篇3:

慕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建设与设计

【摘要】在创新教学理念、先进网络技术和社会现实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慕课”的大潮应运而生并开始席卷全球。其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突破学校的围墙,使高等教育发展呈国际化趋势,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亟待转变,这将对高等教育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慕课 平台建设 课程设计

一、慕课建设的目的

慕课(MOOC)是“互联网+”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育教学新形式,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突出体现,并以时间灵活、范围广泛、资源共享全面、涉及领域齐全等优点迅速在我国高职院校中传播。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正式推出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有200余门慕课登陆国际著名课程平台,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余门慕课线上课程平台,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课程。我国慕课建设已经步入世界前列。在高职院校中,优质的慕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辅助工具,为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慕课教育发展的不断研究,高职院校应在保留优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吸收先进的网络教育文化理念,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质量,使网络信息化更多的服务于教育教学,使学生使用多方面的教学学习模式。但是,在慕课教学的建设和设计中将遇到方方面面的挑战,平台的搭建、教学目标的设定、授课计划的设计、课堂的编排以及作业、答疑、拓展等环节的综合应用,都需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二、慕课教育平台建设基础

通过对互联网各在线教育慕课平台的深入体验,不难发现虽然慕课教育平台很多,但普遍存在入驻门槛高、学生用户体验不简便、教师发布课程不自由等问题。而且慕课质量好坏不一,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的学习筛选带来了诸多的难题。因此,如果高职院校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教学需求,制作符合教育教学整体要求、满足广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慕课,既能便于高职院校把控慕课质量,也能更充分发挥慕课辅助线下教学的功能。而且,把各高职院校自主建设的慕课进行资源的对比与整合,既可以体现各高校教育教学的水平,也可以筛选出最优质最适用的慕课,将其在慕课平台上进行推广应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到适用型课程。

在“慕课”教学模式中,重点体现的是教育课程的自动化和自主化,教师领导和组织教学,在学习初始阶段规划学习的基本框架,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增加课程内容,使内容更加丰富化以此完成课程的创新。但随着教学课程的不断增加和深入,慕课的自主化程度就会越来越高。针对“慕课”教学内容自主化程度较高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建立课程组的过程中,校方的管理职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积极参与课程制定与管理的同时,需要在课程录制中形成正确导向,或在学生群体中选出课程辅助建设制作人员,组建成为小型或校内的助教群体,协助课堂教学管理,通过技术手段对课程内容偏离主题的情况进行纠正,促進课程学习内容向教学目标汇聚。

三、慕课课程建设设计

有了慕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完善优质的建设平台,那么细化的建设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专家曾说:高职学生,课堂教学都不学,怎么可能会去自学慕课。不得不说在高职院校中,确实存在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慕课设计首要任务是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况,进行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那么,慕课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可主要分为两种:基于持续性教学服务的在线教育平台和以“慕课”为线下辅助的课堂教学平台。

1.建设在线课程平台

首先是建设课程资源,高职院校本着为学生提供持续性教学服务的理念,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资源既包括对教学课程的重新构建也包括对已有校本精品课程的再加工。参考国际国内各平台及高校的“慕课”教学模式,根据本校学生的学情和成绩,总结学生学习的重点和记忆规律,将教学内容分部分段处理,并根据学习内容设置相应的课后习题,在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又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展开学习。在课程安排上,应尽求创新,积极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点。同时,避免课程安排时间过长或大段的教材独白,解释要尽量详实完整,以免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遗漏重要的知识点,或因缺乏学习兴趣而放弃自主学习。因高校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处互动时间较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慕课平台与老师进行互动,教师将不定时进行在线答疑,也可及时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在该课程平台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和学习行为,都转化为大量的数据信息形成图表,为慕课平台的后期建设调整提供重要的理论及事实依据。第二,在平台中组织学习活动。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的情况之外,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后测验,学生可进行课后小组讨论,提交课程成果等。针对学生提交的答案平台中应有及时的反馈和答案分析,以便让学习者可以查缺补漏,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而且,还有完整链条上的学习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课程相关问题可以展开讨论,听取别人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平台可进行考核评估,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2.建设课堂教学平台

“翻转课堂”教学已成为构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对“慕课”平台上所提供的课程内容进行侧重点讲解、分析、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在网络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然后,采取学生提问的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对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起到答疑解惑的目的。最后,根据课程的学习重点和考试重点,启发学生深入学习,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四、结语

慕课”教学模式的出现和建设为我们开拓了一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途径。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慕课是课堂教学的辅助,不能替代传统的教学课堂,但可以为教学增添新的信息化传递。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慕课时除了考虑慕课的品质和针对性,更需要根据本专业实际情况,结合线下教学的需要进行思考和规划,使教育教学趋于全面化。

参考文献:

[1]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1):3-7.

[2]邓宏钟.“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212-213.

[3]李青.MOOC: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17-21.

[4]张强武.民办高校积极应对MOOC的兴起[J].河南教育(高教),2014,(1):30-31.

[5]瞿旭晟.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对国内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105-106.

[6]陈江.慕课的建设与实施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33-42.

[7]邓宏钟.“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7):5-7.

作者:李屹巍

上一篇:关于新课改的中职化学教育论文下一篇: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