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文学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元明清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古代文化、传统文学的瑰宝,也是我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构成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历来受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本科院校文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本科院校文学教学论文 篇1:

论新建本科院校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充实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摘要:近几年来拥有较好条件的专科院校升本已经比较普及,发展前景良好,不仅整体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也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做出了贡献。院校在升本以后,虽然提高了办学能力,然而其如何能进一步在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上有所提高,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新课题。因此,笔者根据以往在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升古代文学教学质量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办学能力;教学质量

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同时,能够对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民族自信心、名族自豪感能够得到加强,并且使得人生理想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这种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笔者认为在高校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对于本课程的人文主题应该进行重点强调,对于古代文学的意义内涵进行开掘的同时,对于其感性感情方式中所蕴含的理性诉求不断追索,诠释民族人文精神、文化品格,以此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其人文素质。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却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现如今许多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老套,对于词语的解释过于的注重。另外,固定的教材处理方式,例如在讲解、分析一个人物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以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其艺术特色时,全部面面俱到和千篇一律,原本是要分析作品,最后却沦为了鉴赏作品。结合口授和板书的方式仍然是这些教师上课最主要的教学手段,一直都离不开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的老套路。多媒体上课的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虽然也有部分老师在使用,然而换汤不换药,大多数老师就只是把上课所要讲的全部内容罗列在Powerpoint上,许多学生听课的时候都找不到任何重点。同时不断增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也造就了今日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生感到了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因而使得他们为此耗费大量时间在电脑、外语以及社会实践上,加之,以文言文书写的古代文学作品相对如今的学生来说,阅读中会出现许多障碍是不可避免的。

2.学生起点较低,教师管理难度加大

西安医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而且还是专业类非常强的专业类院校,生源以理工科学生居多,学生的人文社科功底较差,而且对于文科还带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并且在职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是文学课上的重心之一。学生在进行文学鉴赏时,需要具有的一定基本素质和感悟能力,文学教育的存在就是为培养学生这种素质以及能力。在教學活动中,我们需要以过程为主,对受教育者的自我感悟加以重视。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悟性、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教师解读作品的过程中,进行鉴赏作品的基本方法的相关学习,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思考比较中得出结论。

3.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

中国古代文学相较高校中其他类型的课程来讲,具有跨时较长的特点,而学生再学习时的难度也较大。首先,由于在课程内容上,其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涵盖了语言音韵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化、美学等多种学科;其次,覆盖面广。从先秦到近代,可知古代文学史的跨度之大,同时,涉及了许多纷纭复杂文学现象,同样也涉及数以万计的作家以及作品。因而这门课程对教学者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然而,在专业院校中,这种课程的课时数却很少。然而,在这样有限的学时内,学生既需要梳理、讲解先秦至近代文学史,亦要分析介绍重要作家和作品。所以说在实际教学中,与教学容量大形成鲜明反差的教学时数成为了古代文学教学的一大问题。在这样的矛盾下,压缩作品篇数成为了许多教师唯一能想到的方法,然而,为完成形式化的教学任务,从而将经典作品的阅读以及分析舍弃,这对于学生对作品的直觉感知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引入地域文化充实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联系地域文学或者地域文化已然成为现如今研究古代文学教学的新视角。自古地域的烙印或多或少的都印刻在了古代文学作家和作品中。在各高校及其他科研单位的研究下,对各时段和不同地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所认识的地域文化概念也越来越清晰。目前,地域文化课相继在各大高校展开,成为了研究生的专业课、专业必修课或者是全校公选课,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其重要作用也逐渐发挥出来。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开设并在教学中充实地域文化,对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以下是其主要表现:

1.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

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获取了专业知识,也提高了其个人素质修养。同时也充实了个人的人文素质。这里所说的“人文素质”,内涵更为宽广些,直接联系着人文的概念。在《周易》,这一最为古老的著作中解释“人文”时写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当然,文中的“人文”与现在的人文有一定差别,但“文明以止,人文也”也很好的说明了人文相同于包罗万千的文化文明。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也是组成人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它独特的特性能很好的补充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在教学中,我们选取在某一地方的在这条历史长河中,其所拥有的较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或历史大事,对它们的来龙去脉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们的知识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得意充实,亦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并且,重点阐述如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等这些较为典型的地方文化。对于德育教育的落实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通史及文化概论中并没有这类东西,因而,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

2.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结。

对地域文化本身,我想每个大学生都是怀有好感的。因此,地域文化教学正可以在传统知识与学子的心理渴求之间建设一座桥梁。在系统性讲授地域文化的同时,将本地文化鲜明的个性的突显出来,这对于学子们的自豪感的激发,以及家乡情结的加强都具有重要意义。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孕育了丰富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及其血脉所在。为学生们讲解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对学生的家乡情结培育有直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波;简谈高校地域文化教学[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0-15

[2]马建华;新升本科院校如何做好古代文学的教与学[J].现代交际,2011-09-23

[3]武新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构想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09-04-23

作者:叶晋良

本科院校文学教学论文 篇2:

元明清文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元明清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古代文化、传统文学的瑰宝,也是我国古代文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构成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历来受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视。而元明清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之一,也同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考取研究生的重要选择方向,那么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但是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元明清文学教学在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都存在一定问题,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直不甚理想,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教学策略,保证元明清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元明清文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 教学方法

元明清文学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晚期,与唐宋文学、汉晋文学、先秦文学有着较大的不同。在这一时期,文学开始呈现通俗化特征,而且出现了白话文,平民与贵族一样,成为了文学的使用者与创造者。元明清文学的形式也是十分多样,除了原有的诗词歌赋外,还出现了曲、小说、杂剧等,为我国古代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部分文学作品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因此,元明清文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特殊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教学工作与普通高等院校具有一定不同,也对元明清文学等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需要针对存在于学生身上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能够更好的走向社会。

一、作品鑒赏法

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能够帮助了解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写作方式以及作者在其中注入的思想感情,就本质而言,文学作品鉴赏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时,需要让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以及作者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思考作者的人生态度与信条,通过文学作品来完善自我,提升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主动性。在作品鉴赏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朗读,了解作品中包含的音韵美,继而观察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各个细节、意象,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感悟,最后,与学生共同感悟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意境,体会意境蕴含的深刻意义。元明清文学已经逐渐呈现出通俗化特征,但是正因如此,作品才更加富有深意,教师使用文学作品鉴赏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与感知作品,提升学习质量。

二、讨论式教学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一直作为教学主体而存在,学生则是教师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导致学生无法发挥出自身主动性。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适当的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让学生在面对与古代文学相关的问题时,能够将其进行分析与解决,讨论式教学法在其中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讨论式教学法要求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的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得到发挥,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能够主动的对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授元明清文学知识时,可以设置一些话题,让自己与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元明清文学知识建立更加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好的投入学习之中。

三、比较式教学法

文学具有延续性,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学上体现的十分明显,元明清文学的很多教学内容在唐宋文学、汉晋文学中都有十分明显的体现。因此,为了保证元明清文学的教学质量,古代文学教师可以将元明清文学的教学内容与唐宋文学、汉晋文学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在学生学习元明清文学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它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在当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当代仍旧被人传颂,但是《西厢记》的创作却来自唐朝作家元稹的《莺莺传》,而且两篇作品讲述故事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通过这样的内容比较,可以让学生了解元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以及作家思想观念的变化,同时与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使学生可以对两部分知识更好的学习与记忆。

四、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而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与WIFI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学生乐于接受具有多媒体手段的教学形式,并且容易对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的音乐、图像以及视频等产生兴趣,从中发现众多细节。因此,为了保证元明清文学的实际教学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多媒体手段进行使用,通过将某部分教学内容以视频、图像等方式进行展示,使原本单调、死板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来,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使学生更加容易明白其中的知识内容,理解相关知识的具体含义,提高自身学习质量,也使教师的教学效果获得提升。

元明清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文学体系中有着较高的地位,关于它的教学需要引起古代文学教师的重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元明清文学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相关教师需要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制定改善措施,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对元明清文学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84-91.

[2]宋秋敏.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64-66.

作者:王锐

本科院校文学教学论文 篇3:

文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文学教学是通过对文学作品具体形象的感受和诗意情感的体验,使学生领悟到文学的魅力,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通过开展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其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组织实施具体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确立了一种富有特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读、研、写、演” 实践性教学 教学模式

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文字,而表现的内容却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把平面而枯燥的文字还原为生动可感的立体形象,是否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学的本质回归呢?尤其在教学上,文学的教学方法如何走出传统,跳出原有的教学思维模式,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从另外的角度去关照文学和评判文学,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识。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以下简称文学院)对此做了新的尝试: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戏剧、话剧、舞蹈、音乐剧、小品、配乐诗朗诵等形式在舞台上演示,充分展示文学的真正魅力。1997年开始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活动是文学院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转折,它以文学类课程为轴心,其他课程围绕轴心转,把专业基础课教学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施,使学生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综合素质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探索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 十年走出的路

1997年秋,文学院举办了一次全体师生的大型演出会,即由教师带领各班学生分头编排,将中国现代文学四个时期(五四时期、左联十年、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搬上舞台,形象地感受和领略文学史的发展与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命名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演示会”。此举一出,全体师生反响极其热烈,各班“争抢”剧目,积极改编创新,节目精彩纷呈,观众场场爆满,演出后各方好评如潮。当时正在学校访问的澳门中文大学一对教授夫妇看后激动不已,竟想把这台节目邀请到澳门去演,文学院的师生们更是兴犹未尽,认为文学作品演示会紧扣专业课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同时也把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和谐地连在一起,是一项非常值得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坚持和推广的教学活动。文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活动形式潜含的契机,决定将这项活动系列化,每年举行一次,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几大主干文学课程轮流循环进行。

经过1997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演示会”、1998年的“外国文学作品演示会”、2000年的“唐风宋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演示会”和2001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演示会”后,文学院师生们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扩充内涵,将这项活动扩展为“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紧扣专业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教改任务来抓,同时升报广西教育厅教改科研重点课题并获立项,该项目获2004年学校第五届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之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历时十年,形成了多方合作、系列开展、特色明显、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突出的专业课教学模式。

我国大学的文学教学方式是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其过程是建立在传统的知识观基础上以教师传授和学生间接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偏重于文学史知识和文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只重视学问性知识而忽略体验性感知,轻视了对文学的审美情感体验,教师在台上大谈文学作品如何如何,却难以激发学生对文学教学的兴趣。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文学已走向低谷,真正有兴趣去感知和体验文学的人甚少。这给文学的教学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创。文学教学如何走出困境?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呼声又是迫在眉睫。为此,文学院大胆打破传统,走出原有的教学框架,进行了探索性的教育教学改革。十年来,文学院正是以恢复文学教学的感性体验本质、激发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为出发点,开展了“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了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发挥指导性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过程的双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参与这项活动的学生从感知文学到感悟文学,不仅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转化为对文学艺术的喜爱和赞叹,审美情感得到培养,人格得到净化,思想变得深刻,各方面素质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将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综合能力训练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牵连起来,力求对学生形成智商和情商综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探索高校文科尤其是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项目实施以来,文学院各专业的学生踊跃参加,提高学习文学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审美热情,增强对文学的感悟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同时,“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对教师也有很大的收获,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较高的文化底蕴、审美观念和舞台艺术水平等,教师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创造力。

这项实践性教学活动不仅在高校引起反响,同时也引起了广西电视台、南宁电视台、文艺报、中华文化报、南国早报、南宁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十年过去了,文学院对此正做进一步的总结与提升。

2 教学模式的确立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决定实施“质量工程”。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质量工程”启动视频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坚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必须坚持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周部长的这些指示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指导思想,也为我们探索民族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富有启迪性的工作思路。随着高校扩招,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全国高校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共同问题,许多高校都存在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专业课时减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等突出问题。尤其是民族高等院校,在教学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力量相对薄弱和学生总体素质相对偏低的情况下,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确立富有特色而具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下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课题。

也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文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进一步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法,大胆探索更加适合民族高校文科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十年的探索之路是艰辛的,但收获的喜悦更让人欣慰。“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为文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翻开了新的篇章。

就人的生存需要而言,每个人都潜在地拥有多种能力,没有能力意味着缺少生存的基本条件,也就没有生存的价值意义。人们从小就表现出某些能力比较强,从而具有所谓的“能力倾向”,“能力倾向”与学习素质和兴趣是彼此相关的。总体来讲,与一些重点大学相比,民族高校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语言能力不高,行文与说话不流利,概念或术语匮乏,缺乏有思想和艺术深度的写作水平。这是社会历史造成的客观事实存在。由于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文化与教育背景以及个人的认知能力等因素,我们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不够,缺乏起码的文化积累和深厚的精神底蕴。加之现有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不断减少,许多专业基础课程无法保证应有的课时量,无法在课堂上讲透相关知识。针对这一现状,文学院“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在强化专业学科知识能力基础上使学生在“说”和“写”等方面的水平有突破性的提升。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每个专业的存在特点是由其课程设置形式决定的,通过课程设置来体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以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例,这是国内文科高校开设最早的基础性专业,各学校各有其特色。就文学院来说,考虑到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方向上重点突出了应用类文章写作、新闻类作品写作、文学作品创作和研究性论文写作等“大写作”的基本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需要宣传自身形象与总结工作经验,急需大量写作人才。文学院利用自身写作师资队伍雄厚的优势,多年来培养了具有较强写作能力又熟练使用现代办公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按照专业要求和教学计划,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分为五大类,即写作类;文学文化类;语言类;人文社科理论类等;办公自动化技术类:计算机应用基础、摄影摄像技术、复印机和传真机应用等。另外,还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实习、办公室工作实习、新闻采写、毕业论文等。在教学大纲里,该专业课程按模块分,有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必修和公共必修类课程、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类课程、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如图所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无论哪一类课程,其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实践性教学的基点是开展以文学类(属专业基础课)课程的读、研、写、演教学活动来调动其他课程的参与。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开展起来产生形象生动的效果,学生容易接受,而其他课程比较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院以文学类课程为整个实践性教学的核心,让学生从读文学作品开始去展开研讨作品、改写创造作品、演示作品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以此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各类课程的相互贯穿。文学院抓住文学类课程为核心,以“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教学活动为载体,带动了其他课程的教学同步进行。因为在读、研、写、演文学作品中,需要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文艺学、美学、哲学等等相关其他课程的知识作为支撑,没有这些知识,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叙事背景及其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理解与感悟是很难透彻到位的。反之,为了更好的体验和感悟文学,只有努力去学好和掌握其它相关课程的知识。所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读、研、写、演,促进了学生主动对其他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

国内高教研究中对文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问题作了理论层面的广泛研究,普遍认为文科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应包括具备富有创新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人文知识学养和审美感知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但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些综合能力,国内高校各展其能,没有形成统一模式。作为民族高校,更面临如何从民族地区生源和教学条件出发、建构起具有民族特色而又显示自身优势的人才教育模式的艰难复杂问题。文学院“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活动经历十年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从理论高度观照这项实践活动可循的规律性特征,总结工作得失,并不断完善,已显示出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民族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民族高校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3 明确的教学目标

(1)实施以“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为核心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研读经典名著、积累人文知识底蕴、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和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这项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融合为一,力求找到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契合点。素质教育要实现“德、智、体、美、劳”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样样来点儿”式的拼凑。“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避免几项条块分割的教育状态,将素质教育集聚到专业课教育这一主线上来,进一步贯彻文学院原先提出的“大写作”的人文教育精神,恢复文学的感知体验与审美本质,使文学课教学臻于化境。文学本身包含着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实践技能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工程恰恰利用了这一点,以最便捷、最省时的方式将这些因素融合为一,为专业知识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的融合提供有意义的尝试。

(2)开展这项实践性教学活动,深入探讨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改革,完善文学院方向性专业模块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建构系统完整、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为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奠定专业学科创新课程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及大学生综合质素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活动效果,建立可持续性的适合民族高校文科学生素质培养的多层面整体推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4 丰富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是先在文学类课程中进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研讨经典文学作品、写作实践训练、演绎文学经典作品等,然后是围绕文学类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带动其他类专业课程同步进行,由此而显得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在教师提供的大量文学作品中进行阅读,通过一定量的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对文学的感受力,以经典积累知识底蕴,激发创新。在阅读基础上,根据教师的导读报告指导,进一步对文学作品展开研讨。写作实践训练是在“读”、“研”文学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改写再创造,将知识和能力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演绎文学经典作品是把改变的作品搬上舞台演示,一方面向观众演绎文学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另一反面是向观众展示学生自己多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或通过这项教学活动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结合上述教学活动内容的开展,其它类专业课程也紧密配合起来,如语言类加强对学生在口语表达、写作用词与修辞训练,人文社科理论类加强对学生进行作品解读与分析、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等等,各类课程教学都在朝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向丰富多彩地进行。

针对民族高校在新教改形势下如何探索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体系和落实实践性教学实训环节,努力开拓解决现实问题、提升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思路。它以文学作品为基点,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学科课程组合实施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及其操作方式,形成了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扩展的整体性、创新性和各个环节彼此勾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系统工程。

5 灵活的教学方法

5.1 调查分析法

为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以及产生这些情况的各种原因,文学院在开展这项实践性教学之前,首先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深入仔细地了解大学生的素质状况。根据学根据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状况调查,结合具体经济条件、文化背景、人文学养等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从现象到本质地进行深度认识,尤其对具有典型性的问题重点分析,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

5.2 经典作品研读法

为了加强学生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夯实学生人文知识知识,从经典研读中提升素质,强化“大写作”的操作技能训练,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研读。期间师生可以共同参与文学现象、文学问题的讨论。

5.3 经典文学作品演示法

为全面培养民族大学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全方位立体锻造,我们持续开展历时十年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活动,其中的“演”环节通过舞台演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和心理调试能力。

5.4 田野采风调研法

为了开辟学生第二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回归文学本体、增强审美感性知性能力,拓展生活体验和文学创作想象空间,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持续性开展了文学创作采风活动和专业研究课题的田野调研活动。

5.5 系统归纳研究法

为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促进教学纵深发展,我们从开展多年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寻找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研究,总结实践活动的得失,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奠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6 实施教学的具体步骤

开展以“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为重点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活动。活动的主要程序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性文学课程为主,每年选取一门,首先,由教师从该课程的大量作品中精选出书目,文学院统一组织各年级学生同时开展课外阅读,个人的精读、泛读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并完成读书报告或读书心得;其次,通过教师导读讲座、影视观摩、主题班会、文学知识大赛以及朗诵演讲会、论辩赛、墙报展示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与研讨作品;再次,通过征文、出版专刊等方式发动学生对作品展开评论,并对相关作品进行创新性写作,改编为舞台展示的剧作;最后,由全院师生共同选编该门课程的经典篇目进行排练,作专场演示。由此形成了对文学经典文本的“读—→研—→写—→演”阅读与演示过程,其中,“读”是学习基础,“研”是对文学的深入理解与发现,“写”是在理解文学的基础上对文学进行再创造,“演”是将文学形象搬上舞台,演绎文学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及人生哲理。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要求各个教研室教师参与对应课程作品演示的指导工作,根据课内课程教学的研究性与实际性的质量标准指导学生对作品的领悟和再创作,活动结束后总结演示经验,进一步从理论上归纳提升,写出相关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参与活动的学生撰写读书心得、评论文学、改编作品,这些教学成果都将集结出版,以展示此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

其他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也结合“读、研、写、演”活动,在授课中安排实践性内容,同时还在期中和假期各安排一次实践训练活动。选择模块课程的学生每年安排进行两次专业实习,要求任课教师利用寒暑假部分时间带学生进行田野调查或采风,其余时间布置相应的教学实践训练内容后由学生自行安排,返校后按要求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要求学生上交考察报告。

7 实施教学的基本保障

首先,文学院几十年来的办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为这项教学模式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文学院在重点建设“大写作品牌”课程的同时,积极建构了与“大写作”内涵相互勾联、知识结构呈层递性的文科课程教学实践训练系统,从整体上推动了实践教学训练活动向纵深拓展,并获得丰硕的教学改革成果。二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校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文学涵养加深。三是十年来持续开展了有利于培养文科学生综合素质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训练项目,很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项教改活动,各班级自行组织开展了多场知识竞赛和辩论赛,撰写了大量读书报告、评论、心得体会,创作或改编了多部文学剧本,在舞台上施展多样艺术表演才华。这些活动效果良好,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实践训练经验,在区内外产生一定影响。

其次,文学院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和潜心投入,是这项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素质良好,完全胜任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指导、执行实施、协调合作和理论总结工作,有丰富的组织和指导经验,积累了较好的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有信心有能力在教学实施中把工作做得更好,他们敬业爱岗,在他们的全力配合下把这项教学实践进一步推广下去,出好成果。文学院的学生对这项实践性教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参与其中,使得这一教学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

其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部门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对这项教学模式具体关心和指导,要求文学院注重教学的具体实践环节和理论总结工作,亲自参与并指导立项和论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在经费上给予保证。

8 教学模式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首先,通过对这项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在实践基础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和理论依据,从理论角度观照民族高校文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观念更新、制度确立和实施措施等环节,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进一步开展具有较高层次和特色优势的民族高校文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相关活动。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大多借助别人的,别人的东西拿来指导我们的学生时往往缺乏针对性,脱离实际,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问题,甚至产生误会或实质性的错误,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和损失。文学院经过“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经验总结,得出了适合自己的具有指导性意义教学理论,对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其次,以“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为重点,有效组织学生按培养计划深入开展相关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建立起规范系统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素质教育大家都在谈论,但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这是一个难点。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样样都学一点,大量开设“新”课程,甚至本末倒置,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当作重要课程开设,打乱教学秩序,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文学院从实际出发,结合专业课教学,以“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的实践性教学为平台组织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既符合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符合学生实际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常规教学活动中有了新的突破。

第三,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都是各自为阵,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甚至达到自以为是的境地,造成学生不知听谁的才是好,各门课程教学之间缺乏相互勾连关系。文学院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在紧紧抓住文学类课程这一轴心同时,调动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参与其中,并与文学类课程教学形成相辅相成的互动教学关系,从而推动整个专业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同时充分调动了各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家团结一致,并肩教学,为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努力工作。

第四,由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在实践性教学中有了新的突破和成绩,得到教学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教学经费确保各项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活动长期持续有效开展,并系统整理总结出版教学实践的物化成果,如出版教师教改研究论文集、学生改编文学经典作品集、读书心得和文学评论集、作品演出影像集等,对于师生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喜事,既参与了教学活动,又有成果出版,从而更加提高了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促进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9 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文学院所开展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实践性教学活动在素质教育形式上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空广延性。覆盖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实践的各个环节,伴随着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二是自主自律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自愿原则和个性特点。学生多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出发,自觉自愿参与每次项目训练,教师在大体方向上予以指导,让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和监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自觉学习。三是生动实践性。活动的绝大部分内容是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的实践中完成的,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因而能够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四是开放创新性。活动的项目和训练内容是一个开放的子系统,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成才的不同需求进行不断创新。五是典型示范性。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的客观行为作为评价目标,创新了人才素质评价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六是氛围感染性。以其广泛参与、积极建设、注意引导的精神,大力营造求知、诚信、拼搏、实践、成才的浓厚氛围,使学生深入其间,深受感染。以上几个特性使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很好地贯穿其中,“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分层教育”、“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规律在整个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这项实践性教学活动十年来的组织实施,文学院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对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其创新点在于:

(1)体现了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的创新理念。经过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为达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目的,文学院在班级管理和教学培养计划安排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择业意向,采取方向性模块课程设置,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分为研究性方向课程模块、文学创作方向课程模块、文秘方向课程模块和中学语文教育方向课程模块,与之相应的把学生分为专业研究班、写作重点班等管理班级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切实落实基础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三者合一、立体推进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大量增设了由专业基础课程拓展出的具有层递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特征的专题选修课程,强化了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研究实践功能。同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订中把课时安排细化量化,突显专业研究和教学实践环节,实现课内课外教学内容实践训练环节一体化,体现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模式上的创新。

(2)围绕民族高校文科学生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结合当下大学生的能力特征,形成了卓有成效、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在学生中形成的效果就体现在创新观念和自觉参与素质培养的主动意识,各专业学生自觉围绕未来择业的方向,结合自身实际设计和规范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目标,通过选择与自己个性爱好及潜能相一致的专业课程模块学习,在参与文学院组织的各项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能力锻炼目的,在确立“主体性”的快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多年实践,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取得了大量富有特色和优势明显的教学创新成果。

(3)在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方式实施上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首先体现在文学院十年来通过开展“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教学实践活动,深化和丰富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及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内蕴及实践训练范式,开创了通过演示经典文学作品以达到融贯多样性知识系统、扩展实践训练体式及张力、全面提升学生理性知性与审美感知力的综合素质培养新路。经过十年来不断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经验成果,也形成了三个基本认识:一是文学教学必须强化研读经典作品环节,从经典作品研读中培养素质,从感悟和吸纳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价值意义过程中增强能力。二是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来,才能直接主动地接受知识的熏染,而非间接地接受教师地说教,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知识信息。教学不应只在技术理性层面上“培训”能力,而更应立足在心性层面上“培养”人文精神,在价值理性层面上完善人格,加深人文修养。三是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育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要完成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教育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的双主体以及完成教育所必需的其他载体,都是整个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完美组合才是教育教学活动企盼的境界和追求的目标。

(4)进一步推动文学院其他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也在结合综合素质培养目标长期开展各项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些活动除了大型的“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以外,还包括结合其他具体课程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前所述的文学创作采风活动和深入生活的感性创作体验活动、写作可操作性训练活动以及其它课程所设置拓展的多种训练环节等等,这些持续开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10 余论

文学教学是通过对文学作品具体形象的感受和诗意情感的体验,使学生领悟到文学的魅力,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和想象力的培养,这是文学教学的本质所在。文学院通过“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走进文学艺术的形象世界,使文学教学臻于化境,点燃学生的创造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获得了丰硕的创造性教学成果,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性作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当然,“读、研、写、演”审美体验工程作为一项新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如研读还有待深入,写作水平还不平衡,“重演轻研”的倾向还有残存,如何更好地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紧密结合还有待深入研究,等等。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克服困难,推动这项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使之达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2001年国家教育部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 2005年国家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3]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 参阅《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4期.

[5] 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 唐德海著《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7] 张晓勤主编,袁鼎生审订《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与实施》,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作者:郭金世

上一篇:数控技术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一体化教学数控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