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量化思考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成绩数据、德育量化数据来分析学生在学业、德育等方面的表现是新时代班主任的必备技能,也是教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本校实行走班制的2021届物化1班为例,介绍了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探索过程与实践概况,并提出了待解决的困惑。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德育量化思考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德育量化思考管理论文 篇1:

中高职衔接学生德育量化考核问题的思考

摘要: 德育量化考核是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一种约束和养成教育过程,科学的考核指标能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提高道德水准,使学生有具体明确的德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德育量化考核 思考

在学校德育体系中,德育考核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保证手段具有重要作用。高职学生的德育考核涉及受教育者的政治态度、思想素养、理论水平、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而且受教育者的认识与行为、内在思想与外部表现可能会不一致,因此,德育考核工作难度较大,比较复杂,德育量化考核更是一个难点。目前,高校对德育量化考核采取的做法差异很大。在实行德育考核的过程中,量化考核的适用性,考核指标设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考核办法的可操作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学生德育量化考核,最初是在进行德智体综合测评时使用的。有的学校在奖学金与助学金评定制度时,引用了量化的方法。即按照《学生守则》的内容,设计一种多项目的德育评分,每学期或每学年评分一次,作为评定奖、助学金和三好学生的依据。另外,一些学校还将德育考核量化方法运用于对学生的管理和考试。

尽管德育量化考核在实际操作上还很难令人满意,但它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从德育量化到实际的功能上看,它具有客观评价作用、目标定向作用、激励作用、反馈作用和效能作用。

客观评价作用。德育量化考核将学生应当遵守的思想道德规范分解成多项指标,按一学期或一学年评分,能比较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减少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也弱化单凭个人印象定性评价带来的主观随意性。

目标定向作用。德育量化考核一方面通过德育考核的指标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提高道德水准,另一方面通过设立量化指标,强化德育工作。因为智育、体育都有具体的衡量标准,有考核的“硬指标”,而德育如果仅有“软指标”,容易产生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实行德育量化考核可以使学生有具体明确的德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激励作用。实行德育量化考核,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的内在因素。目前学校施行德育评分已经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德育分已作为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依据。按照心理学的“期望理论”,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学生积极性被调动的程度与各种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有关。学生对目标价值越重视,估计能实现的概率就越高,激发的力量也就越大。学生对得到较高德育分的期望,会激励他们在政治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和加强道德修养。

反馈作用。量化考核反映了学生思想品德各个方面的情况,教育者可以通过及时反馈,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系部的党、团组织来说,可以通过分析各个班级的总体考核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以进一步开展工作。

效能作用。实行德育量化考核,可以促进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考评的具体化,一方面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学生违反《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光靠思想教育往往得不到预期效果,而量化考核能达到“硬约束”的效果。这样就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权威。量化考核的实行要求做好学生平时表现的记载工作,掌握学生各方面表现情况思想动态,并按德育考核的规程办事。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管理的大量基础工作。

实行德育量化考核一个突出问题是可操作性问题。首先,反映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大体上设多少项指标为宜?怎样设计才较为合理便于操作?其次,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应如何评分,才能真实反映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状况?怎样测评才能保证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实质上要解决的是考核内容的全面性与操作上的简便性的矛盾。考核指标的抽象性与操作方法的具体性矛盾。如果考核指标设计过细,在具体测评中工作量大、费时费力,感觉很不简便。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量化考核上是抽象的。测评者对抽象的指标容易产生客观理解上的差异。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信念、意志品质等是观念形态的无形物,虽然它必然外化为各种行为表现,但大量具体的行为和表现是难以罗列全面的。这确实给德育量化考核指标的设计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可以跳出指标的设计多与少、细与粗问题的范围,思考寻求别的途径解决德育量化考核的操作性问题。

要制定德育量化考核的方案,除了要充分理解德育量化考核的效用以外,还要明确实行德育量化考核的一些主要原则。

以考核行为为主的原则。学生的德育品质以德育品质认知、德育品质情感、德育品质信念、德育品质意志和德育品质行为为主。因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德育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受教育者内部知知行的矛盾,主要是言行不一,理论脱离实际。知知行这一对矛盾的主要是行。也就是说,行为是受教育者德育品质优良与否的决定因素”。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德育品质不能光凭他知道多少德育规范,而应看他是怎么做的。所以在实行德育量化考核时,应当以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列出一些不需要测评就可以直接评分的项目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客观公正原则。德育考核要求全面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量化考核在方法的运用上也必须体现这个要求。因此,制定考核办法时应当尽可能采用平时记载的资料,减少主观印象的因素。采用设计抽象指标进行测评的方法必须控制可能产生的误差,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测评,增加可信度。

可操作性原则。任何一种德育量化考核方案都必须做到具体明确简便具有可操作性。由于德育考核涉及个人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行为的各个方面,而且考核对象又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因此,量化考核就显得非常复杂。有的方法看起来比较完备,但做起来不易掌握,非常烦琐,也就难以坚持实行下去。只有简便、实用的量化考核方法才可行。

作者:丁克

德育量化思考管理论文 篇2:

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成绩数据、德育量化数据来分析学生在学业、德育等方面的表现是新时代班主任的必备技能,也是教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本文以本校实行走班制的2021届物化1班为例,介绍了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探索过程与实践概况,并提出了待解决的困惑。

【关键词】数据分析  成绩管理  德育管理  班级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广州教育政策研究课题《大数据支持下高中走班制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立项编号:DZCYJ1950)课题成果。

从2017年开始,全国開始高考综合改革,广东从2021年夏季高考开始实行“3+1+2”新高考模式。走班制成为落实新高考政策、深化教育改革的措施之一。我校(下文简称“广东二师附中”)的2021届学生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选科分班后实行了分层走班制,这意味着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针对这一新情况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以本校2021届物化1班(行政班)为对象,对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策略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班级学业成绩跟踪

按照广东省“3+1+2”新高考模式,依据学生自主选科的统计数据,我校采取了“定五走一”的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每个行政班有2至3种选科组合,相同的5个科目固定在本班教室上课,不同的选修科目则分层走班上课。年级根据班级选科组合、学生的选科成绩情况制定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四科的走班名单。我校2021届物化1班学生的选科走班情况如附1所示,该班学生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五个学科在本班教室上课,生物、地理则实行分层走班。

这一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小到班级作业登记、学科小组任务、班级值日;大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综合素质评价、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协同管理……班主任需要思考如何操作才能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业进步、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成绩、养成良好品德。

为了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业成绩,我们从分班之初即整理本班学生高一入学以来的考试成绩数据,只要在Excel文档中输入学生的姓名,便可查询到该生历次考试各科目的分数、排名、进退步情况。每次考试后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科导师可根据最新的成绩数据约谈学生,从而做到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提升教师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教育效果。

以学生A为例,我们通过分析该生的各科及总分排名情况可知(见附2),该生自高一下学期期中分科分班后,成绩总体波动较大;语文、物理两个学科的成绩波动最为明显。因此,在高三8月联考后,班主任与学生A分析成绩时,特别给他指出了这个问题,并鼓励该生主动找语文老师、物理老师讨教问题。

二、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生个性化学习指导

高三8月联考后,本年级开始施行“导师制”——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科任老师双方的意愿进行学科导师分配;每位学科导师负责指导5~8位学生,既可采取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教育方式,也可通过导师小组互动研讨、集中交流谈话等多种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帮扶教育,起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等作用。

不少学生自诉在自主选择导师环节存在“选择困难症”,所以忍不住选了好几个老师作为备选导师。在2021届物化1班学生的自选导师名单中,数学、物理、化学老师“门庭若市”,而语文、英语老师“门可罗雀”。

如何判断学生的自主选择是否科学?如何分配科任老师的受导学生名单?我们在对该班学生的历次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后,备注了每位学生本次考试的薄弱学科,并根据每位学生各科历次考试排名情况,备注其成绩波动较大的学科、多次考试排名靠后的学科。以此为据,再参考学生的自选导师名单,最终确定“最优选”导师。如上文提及的学生A自选的意向导师有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物理老师,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该生的语文成绩排名波动最大,故我们建议学生A选择语文老师作为其学科导师。

导师名单的确定是基于数据分析进行的,因而学生对最终的导师分配名单满意度较高。在后续的导师制落实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记录成绩、向导师反馈学习情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数据分析,同时也为导师提供可分析的成绩数据,方便导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见附3。

(1)学习情况

(2)你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老师的帮助(你的困惑与问题)

三、基于数据记录与分析的高中班级德育量化管理

2019年9月以来,我们一直使用《班级德育量化管理登记表》(见附4)对2021届物化1班的学生进行德育量化管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轮值班干部、课代表负责使用该表登记每位同学各项德育表现的加扣分情况,每逢周日上交给班长进行数据汇总。

(2)班长汇总数据后,在班会课上公布上一周的量化得分情况,如有同学提出异议,由班长当场解释。

(3)每两周轮换座位时各学习小组以本组各人的德育分为据,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自选座位;每四周进行一次德育数据小结,对德育分排名前列的同学、学习小组、宿舍进行班级德育奖励(用班费购买文具等实物进行奖励);各类评优以该学期的德育量化管理统计数据为重要参考。

基于数据分析的班级德育量化管理,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表现以数据化形式呈现,让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交流、反馈时,可借助数据更加直观、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德育表现情况;让班干部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以量化评分项目为据,有条不紊地分工协作。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班干部认为班级德育量化管理制度执行有力、行之有效,全班同学对该制度的认可度较高;家长、科任老师对该制度也基本持赞成态度。因而我们认为,细则清晰的班级德育量化管理制度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提高班干部的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

四、结语

我们在近三年的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探索与实践中意识到:在大数据时代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校应开发本校适用的成绩查询与分析系统,一方面能查询学生成绩,另一方面可以分析学生的优劣势学科、各科各次考试知识点得分等情况。如此,不仅有助于学科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与策略,也有助于学生明晰学科知识短板所在,继而调整学习方法与学习重心;更有利于学科导师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优劣势项目,并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实施匹配的辅导策略,优化受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助其培养学习能力、树立学习信心。

另外,我们所实践的班级德育量化管理制度,在利用数据了解学生的德育表现“短板”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利用数据共享解决行政班与教学班之间可能存在的“班级管理缺位”问题等方面尚存在改进的空间,还需在后续的实践中尝试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润,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机制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6(6):49-53.

[2]王卫东.走班教学背景下普通高中班级的基本特征与班主任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7(3):24-28.

[3]薛庆水,李凤英.我国走班制教学文献分析(2000—2017年):困境与发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4):59-69+77.

[4]杨倩.走班制下的班级学风建设[J].班主任,2020(9):52-54.

[5]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成绩数据分析系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3):49-51.

作者:邓育青 艾静 吴艺能

德育量化思考管理论文 篇3:

浅谈班级管理点滴体会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班级管理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一个班级班风建设的好坏!我的班级管理方法主要是:尽早摸清班级的底,根据班级特点,认真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面”的作用;学会换位思考开启学生的心灵;制定德育量化管理制度,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朝德、智、体、美、劳方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了解学生;培养班干部;换位思考;量化管理制度

担任班主任以来,一直都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朝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我是从生疏走到成熟。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体会。

一、尽快熟悉学生

了解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觉得应该尽快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整个班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管理……一句话:接一个新班级要摸清班级的底,这样很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刚请完产假回来上班,就担任九(1)班班主任,为了尽快地了解这班学生,我做了以下工作:开学前,我仔细地把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先记在脑海里,并查看学生档案了解学生情况;之后再慢慢地把名字和人脸“对号入座”。其次,在开学第一课,我做了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以故事引入)让学生也了解我。接着,让每一位学生写了一份自我介绍,进一步了解学生。在第一周的工作中,我会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再一次去了解这班学生。在此期间,我会刻意地找班干部或其他学生了解别的学生的情况。这样在一个星期内,我很快了解到我们班谁是经常迟到、忘带作业、玩手机电脑游戏等等问题的学生,谁是勤奋好学,人气最好的学生。一句话:就是我彻底摸清我们班的底了,接着我根据这班学生的特点,认真制定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朝德、智、体、美、劳方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培养班干部

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班主任都认同,一个班级需要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为自己排忧解难。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新接手这个班,我充分了解到我们这个班的特点:学生都喜欢打闹和开玩笑,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所担任的班干部大多数都是比较活跃不够稳重,比较不注重细节的学生。比如前班长:小胡同学,虽然老师布置的任务她都能非常棒地完成好,但对自己的学习不够重视,经常丢三落四,或迟交作业,成绩也不尽如人意,缺少榜样作用。我们的团支书小楠,虽然成绩优秀,但经常上学踩点或迟到,还有纪律委员小刘,管不住自己上课讲话、晨练或晚修迟到。面对这么活跃的班干部,自己用起来也不够顺手,或许是因为我的性格原因,驾驭不住这些活跃的班干部,才导致在开学的第一个月,我们班没有拿到文明班。他们确实很活跃,但是只是打闹的活跃,而不是学习上的活跃。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成绩一定不会上升,于是我决定重选班干部,在原有的班干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比较有正气和有领导能力的学生:如杨咏衡、梁远英、刘心茹、梁静等。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班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班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风气。第二学期后,我班主任工作轻松了很多,他们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班干部也能落实班规的奖惩制度。

三、学会换位思考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世故”、“圆滑”,讲起话来“三分是真,七分为假”,有的甚至是满口谎言。一般来说,我们班主任对这类学生比较反感,甚至恨之入骨。那么,学生为什么会说谎呢?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毕竟学生都不希望自己被老师认定为坏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是由于某种原因,为逃避责罚,不愿或不敢说出事实真相。如学习成绩差,做了不应该做的错事,谈话的对方是家长或是教师比较专断。这时,学生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二)是当时情况对自己十分不利,如果说出真话会危及到自身利益,为了保护自己而说谎;(三)是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而说谎;因此,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教育者要采用换位的思想,正确地对待学生的说谎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学生说谎;另一方面,也要根据事实真相采取相应的方法来阻止学生说谎,引导他们讲真话,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此期间,我一个学期都组织几次“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比如,展开“人人都是班长”活动,“人人都是班主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换位思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在班主任工作中如能合理使用这把钥匙,就能避免许多空洞苍白的说教,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功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制定量化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我都会在班级制定班规,实行“德育量化分”管理制度。对于这个制度,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如果我们班主任能真正落到实处,那么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都会大大地提升。

对于德育量化分我做了以下工作:(1)开学第一周班会课:全班同学共同制定班规,制定好德育量化管理细则,实行奖惩制度;(2)班里以4人为一小组共13小组进行小组管理;(3)培养13位小组长如何使用德育量化分的奖惩制度,即加减分要落到实处,不能只有加分没有减分;(4)由副班长每周登记每个学生最终的得分情况,并在班会课上宣布最后名是谁?总分第一名、最后两名的小组是谁?(5)落实德育量化分的奖惩制度:得分最后一名的同学“奖励”擦黑板一天,得分总分最后一名的小组请得分第一名的小组吃东西……因为德育量化分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班的同学会争取拿多分,有时有的同学能拿到300多分。有了这个德育量化管理制度,整个班的班风一直走上坡路。

当然,同样的工作每个班主任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并且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我们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習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班华,陈家麟.《中学生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关老健,陈观瑜.《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黄崴.《教育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刘燕霞

上一篇:语文阅读习惯分析论文下一篇:通信工程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