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15

本刊讯5月13-15日,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第五轮本科教材和研究生教材主编人会议暨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学科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科高等教育论文 篇1:

关于新疆地区建筑学科高等教育中增设新疆地域性建筑相关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摘 要]国家为了制止不考虑地方特色进行“千城一面”的快餐式建设,大力号召城市建设要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而高校毕业生是响应国家提倡建设地域性城市的生力军。这些毕业生只有具备了建筑学科的地域关怀精神及传统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此类任务。因此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重视新疆地区建筑和城市的环境和谐与文化传承,让学生在受教育阶段逐渐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储备。所以,建筑学科高校增设关于地域性建筑等一系列相关课程是迫切的,也是必需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课程;新疆高校教育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6.157

1 新疆地区建筑学科高等教育对地域性建筑相关课程需求的迫切性

目前,我国整个建筑建设风潮逐渐趋于平缓和稳定,许多由超速建设发展造成的城市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其在一些应对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修复、历史风貌街区保护问题的做法上,出现过许多严重的、甚至不可逆的错误。而这些现象又是从业人员没有相关知识储备造成的,对于这种知识缺失、理论不足的问题,高校建筑学科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1 高校建筑学科毕业生知识技能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众所周知,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专业等相关建筑学科具有专业性强、实用性强、学习周期长、涉猎知识范围广等特点。对于大多数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无论是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其毕业后大多数会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工作,因此,他们在学校求学阶段学到的知识与他们日后求职、工作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高校教育中,高校开设的课程都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才能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正实用的知识与技能。

1.2 新疆地区各大设计单位及事务所承接工程项目的地域性特点

新疆地区现行大中型建筑设计单位及小型建筑事务所,所承接的建筑设计或城乡规划项目基本都在新疆省内,而位于中亚内陆的新疆地区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上都与我国其他省份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因此设计单位及事务所在开展这些工程项目时,就必须将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放在新疆大的自然和人文背景中去考虑,如果没有进行过相关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学习,从业者是无法设计和制定出符合与适应新疆当地特色的方案和作品的。

1.3 高校毕业生是响应国家提倡建设地域性城市的生力军

国家为了制止不考虑地方特色进行“千城一面”的快餐式建设,大力号召城市建设要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而这些地域性项目的具体设计和规划者就是从高校建筑学科毕业的大学生。因此,高校毕业生是响应国家提倡建设地域性城市的生力军,无论是建筑设计师还是城市规划师,他们都是决定建筑外观和城市风貌等诸多立体艺术的把控者。试想,建筑从业者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缺乏相关文化艺术底蕴,如何能够胜任在对地域性风貌有要求下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任务呢?

高校毕业生只有具备了建筑学科的地域关怀精神及传统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此类任务。进一步讲,高校只有在高校教育中重视新疆地区建筑和城市的环境和谐与文化传承,才能让学生在受教育阶段逐渐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储备。因此新疆地区高校增设地域性建筑等一系列相关课程是迫切的,也是必需的。

2 建筑文化类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新疆高校开设的关于建筑文化类的课程,无论是中国建筑史还是外国建筑史都未能针对新疆地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面和丰富的案例赏析和理论分析,造成建筑美学、艺术史等理论学习上的缺失,从而无法为将来的生产实践进行理论指导,使学生陷入所学非所用、所用又没学的尴尬境地。建筑文化类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结构建构方面

在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学习中,教材有大量篇幅以中国古典式木构架结构体系的官式建筑为主体内容进行论述,而新疆地区的传统建筑主要是以中亚式的土木平屋顶结构体系为主体,二者之间的建筑结构建构逻辑就有所不同,前者是以台基、柱、梁、铺作层及瓦屋顶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建筑,而后者是以基础、土墙、密肋梁及草泥屋顶构成的承重墙结构体系建筑。二者的搭接方式不同,承重方式也不同,所以在学习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建筑的同时,也必须学习新疆地域性的土木平屋顶承重墙结构体系。

2.2 建筑组合逻辑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群落的组合,基本讲究中轴对称、坐北为尊、层层推进的以院落为单位的组合方式,小到一个四合院民居,大到一座城池的布局都是在同一个组合逻辑的指导下进行的。而新疆地区传统建筑群落则不受上述中轴对称、坐北为尊、层层推进等建筑组合逻辑方面的影响,主要是以适应气候、地形、功能要求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灵活合理的布局,所以无论是民居、公共建筑还是整个城市都是在一种紧密而又灵活的布局方式下进行的。此外,封建礼制、伦理道德、宗法制度在新疆地区传统的地域性建筑中也不见踪迹,因此前者的建筑哲学在新疆地区是不适用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群落组合的同时,必须要对中亚建筑群落布局方式进行了解和学习。

2.3 建筑類型学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虽然存在南北建筑风貌差异之说,但总体来说依旧属于同一个木构大坡屋顶建筑类型,只是北方地区建筑更加封闭厚实,南方地区建筑更加通透轻巧,两者的建筑结构和类型不存在太大差异。同时中国古典式木构架结构体系自产生之时至后世发展,所经历的变化都是在同一个体系中的更新与发展,不存在如西方建筑发展史中那样断层式的剧变,即历朝历代的建筑之间的变化不是十分明显,它们之间比较相似。因此中国建筑史中的古代部分,可以将所有历朝历代的建筑统一起来,进行类型上的划分,分为居住、宫殿、祭祀、宗教、园林等不同类型,而不是以时间为脉络进行各朝各代建筑的分别介绍。

相对来说,新疆地区的建筑类型的分类与发展则不能以上述方式来进行,新疆地区南北疆建筑类型差别较大,天山以北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的木骨毛毡结构的帐幕毡包建筑,而天山以南是以农耕生产方式为主的土墙木顶结构的平屋顶建筑,二者在类型上差异就比较大。同时新疆地区建筑发展史也不是在同一个体系中发展而来的,以天山为界的南北疆的建筑是游牧与农耕不同文明体系平行发展的结果。此外,新疆地区地缘特殊,各个时期朝代更迭、文明碰撞十分频繁,建筑的发展和演变也处于一种不断更新、断代、替代和交换的状态之中,不存在一种建筑类型的通式能囊括新疆地区所有时代和地区的建筑类型。因此在建筑学学生学习中国建筑史的同时,也必须学习新疆地区的西域建筑史以增补对新疆地区传统建筑的分类与特征及其发展和演变方面的不足。

2.4 建筑艺术史方面

如果说建筑是艺术之母,那么建筑史即是艺术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习建筑史就必须从其相对应的艺术史入手。国外很多建筑学科院校都设置了与建筑文化相关的艺术史课程,而现今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本科教育中还没有增加与建筑史相关的艺术史课程。大量的艺术史课程设置在美术艺术学科等专业的教育课程中,但是这些艺术生今后大多从业都不会涉及实际生产实踐的行业,反而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学生却没有相关课程的知识积累和艺术熏陶,而后者才是真正参与城市风貌和建筑街道外观设计的实践者。因此学习艺术史是对学习建筑史的一种大背景上的补充,而学习建筑史又是对建筑设计的一种根源上的支持,所以三者环环相扣、联系紧密。

尤其相对于中国艺术,这样一个自我发展,同时将外来事物不断涵化的、相对独立的艺术体系来说,新疆地区艺术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更迭、不断传递变化的过程。新疆地区自古就是文化交汇和交融之地,各种文化文明彼此交织在一起,艺术呈现纷繁复杂的状态,而此时建筑学学生的艺术史的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如果一个建筑学或规划学的学生在工作实践时,简单地将洋葱头作为新疆传统建筑的标志,又或者将认为伊斯兰风格建筑就是新疆风格建筑的片面认识带入设计中,又会为多少当地宝贵的地域性城市、街道、建筑带去灾难,所以相关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可谓是迫在眉睫。

3 关于开设新疆地方建筑史和艺术史等相关课程的建议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等本科教学的课程中必须增补新疆地方建筑史和艺术史的相关课程,关于此类课程如何实施和开展,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教材方面

地方建筑史课程教材的内容应主要分为案例赏析和理论分析两部分。案例赏析主要是提供各个时期、各地的大量图片和文字介绍,给学生以丰富的感知和深刻的印象;理论部分主要进行历史建筑的原型、发展和变化等,同时对其背后产生的动因、背景进行介绍和分析,使学生在了解看到了什么后同时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的背景中了解和理解建筑史的发展和脉络,从而对现今新疆地区各地、各时期的建筑有大致上的判断和甄别。

艺术史课程应分为艺术史和文化史两部分。艺术史部分主要提供各个时期、各地大量的图片赏析和文字介绍,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刺激,从而产生对建筑艺术的有益影响;文化史主要提供各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发展状况及其变革动因,主要结合艺术史来展开讲解,使学生在进行大量艺术图片和文字赏析的同时,明白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因素,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疆艺术史的理解。

3.2 教学方面

3.2.1 课程安排方面

新疆地方建筑史要与中国建筑史同时期展开教学,让学生进行两个建筑史的比较学习,同时可适当缩短中国建筑史的教学课时,适当增加地方建筑史的学习,在考核内容中,地方史的比例应该占大多数,因为后者对于将来在当地从业的建筑设计人员来说的实际意义更大。新疆地方艺术史要放在新疆地方建筑史之后,因为只有初步了解和学习了新疆建筑史之后才能带着一些问题去学习艺术史,从而从更大的文化范畴来解决建筑史中的诸多问题,这样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3.2.2 授课方面

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课堂和书本上教授的内容之外,还要进行拓展学习,尤其是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知识的补充。此外,教师可结合暑期建筑测绘实习进行教学,在学生实地接触传统建筑的同时,将测绘对象与课程中的知识对应起来再次补充讲解,在测绘中学习,在讲解中测绘,将图面和文字上的信息充分的立体化和实物化,使学生对地域性传统风貌建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4 结 语

当今时代,全世界都在追求全球文化在地性,只有传统的、当地的才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我国反对千城一面现象的呼声已有将近二十年,然而如何改变这种毫无特色的城市荒漠状况,就需要从每一块面砖开始、每一个窗棂开始,再到一整座建筑、一整条街道、一整片街区,最后形成一座完整的拥有地域性风貌的城市,然而这些都是在一个个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的画笔中实现的,他们有义务、有责任去担当这些任务。

而作为这些未来从业者的教育者——高校,更应当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完善知识体系、建立信心、端正态度。因此,相关教学课程在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增补和改进,便是践行地域性建筑和地域性城市需要迫切迈出的第一步。

作者:马涛 陈英杰

学科高等教育论文 篇2:

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第五轮本科研究生教材主编人会议召开

本刊讯 5月13-15日,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第五轮本科教材和研究生教材主编人会议暨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教材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

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护理部主任李秀华,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护理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郑修霞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近百所院校二百余位护理学领导和专家与会。

在开幕式上,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杜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策划和组织筹备过程,阐述了第五轮本科与研究生教材编写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整体规划。郑修霞教授宣布了主编、副主编名单,诸位领导给各位教材主编颁发聘书,郑修霞、姜安丽、尤黎明等多位护理学知名教授作了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研究生教材建设、本科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专家一直同意要将全国高等教育第五轮护理学专业本科教材打造为本科医学教育的精品教材、我国护理学教育的“干细胞”教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护理学专业教材。本次编写的研究生教材是我国护理学教育历史上的第一版研究生教材,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这次会议不仅是护理学教材建设的工作会议,更是护理学专家分享经验、研讨问题、交流思想的学术会议,是我国高等护理学教育精英的论坛。本次会议的召开将为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作者:王化兵

学科高等教育论文 篇3:

有中国特色的曲艺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年底,一则重磅消息在曲艺界传播开来,曲艺进入《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艺术学门类下原有的5个一级学科变为7个,曲艺学这门最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第一次,而且是以一级学科的身份,出现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

古往今来,曲艺依靠口传心授得以薪火相传,较好地保留了艺术的本色和生命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曲艺创作、曲艺研究、学科建设虽然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曲艺的传承发展越来越需要一大批从事曲艺科研、创作、表演、管理、传播、经营等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曲艺的传统教育模式就像蒸汽机车一样难以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速轨道上前行,严重影响曲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为此,有识之士纷纷为之奔走呼吁,期盼着让曲艺有朝一日正式进入高等教育,为曲艺艺术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呼吁的声音中,有专家表示,曲艺作为拥有2000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进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当中相对较弱的艺术类型,但又是曲种极为丰富而且群众基础最牢固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应该缺席高等艺术教育体系。曲艺代表当代中国文艺不可或缺的中国特色艺术样式,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可以成为艺术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且从建成文化强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多个角度看,曲艺高等教育必将会成为诸多传统艺术门类教学中新兴的亮点和增长点。

多年祈盼和努力,一朝梦圆!

如今,曲藝学科建设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取得开先河的成就。在欣喜之余,业内人士亦不禁思考探析,传统曲艺搭上现代教育的快车后,如何做好战略性谋划与顶层设计,如何规划行进的具体路径,如何设计从专业到学科的完整培养体系,如何科学设置高校的教学课程,如何建设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传统的曲艺艺术如何去紧密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聚焦这些思考,期望本期特别策划能为您寻得一二答案。

上一篇:会计社会实践论文下一篇:金融信贷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