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演奏下表演艺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已经成为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如何保持民族特色已成为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声乐在小号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号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及民族特征,分析了小号演奏艺术与民族声乐,并对小号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最后对小号教学演奏艺术民族化进行思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号演奏下表演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号演奏下表演艺术论文 篇1:

探究小号演奏技巧在日常训练中的应用

小号作为铜管乐器家族的一员,演奏历史悠久,在军乐队、管弦乐队、管乐队、爵士乐队以及交响乐队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实际演奏中小号主要负责旋律部分及高亢节奏的演奏,是铜管乐器家族中音域最高的乐器。随着现代小号艺术不断发展,小号表演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经由多位小号表演艺术家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套独立且完整的小号演奏技巧。笔者从小号演奏的艺术价值入手,阐述小号演奏技巧在日常训练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小号表演者训练参考。

随着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极大地刺激了非物质行业的发展。音乐作为世界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以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精神内容,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其中小号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演奏方式,赢得了相当一部分听众的喜爱。听众在感受小号演奏者带来的音乐享受的同时,常被其高超的演奏技巧所折服。但演奏技巧越是高超,越需要刻苦训练保持演奏水平,在音乐艺术震撼的背后凝聚着演奏者无数辛劳的汗水。

一、小号在实际演奏中的重要艺术作用概述

小号由铜制成,通过特殊的内部结构,由演奏者气息带动发声,声音高亢,兼顾明烈和优美两种特点。小号的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演奏过程中,故而小号演奏者在实际演奏过程中,需结合演奏情景控制演奏技巧,以体现小号的艺术价值,并满足实际演奏的需求。例如,演奏《黄鹤的故事》时,小号演奏者应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表现出音乐故事中的画面,借助节奏、旋律的变化展现故事情节,充分利用小号的艺术表现力,演绎音乐内容。

小号作为一种依靠气息带动发声的乐器,对小号演奏者气息控制、呼吸技巧以及唇部敏感度有较高的要求。为更好地表现小号的艺术性,需要演奏者在实际演奏过程中始终保持气息充足、连贯,喉咙应保持放松,同时控制内心情绪避免紧张。此外,演奏者应尽量将全部精神投入到演奏中,感受音乐的艺术灵魂所在,从而达到自然控制气息、提高演奏艺术性的目的。

二、小号演奏旋律控制

优秀的小号乐器演奏者,不仅需要具备精准的气息支配能力和良好的呼吸节奏,还需具备相对高超的演奏技巧。对小号演奏形式而言,没有歌词演唱方面的内容,仅能依靠音乐演奏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打动听众。因此,如何拿捏演奏情绪和演奏技巧的变化,是小号演奏者展现小号演奏艺术价值的关键。

小号演奏是一种吹奏艺术,需演奏者唇部肌肉和呼吸完美配合,才能表现出音乐的动听。小号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为保障对旋律的掌控能力,唇部肌肉应始终保持松弛有力且灵敏的状态,并严格控制气息的节奏。在小号演奏过程中,呼气是控制小号旋律的最主要手段,通过控制呼气的气息长短、急缓,表现不同的乐句和旋律。尽管小号演奏者可通过训练调整自身对气息的掌控能力,但在演奏中仍需遵循相对自然的呼吸节奏,才能将乐曲自然地表达出来,并使听众在舒适的环境下体味小号演奏的魅力。

三、小号演奏音准控制技巧

(一)现场演奏状态控制技巧

现场演奏最考验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心理素质,在现场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口型、气息、口腔闭合度等因素变化,均会对小号演奏的音准产生影响,如演奏者嘴角做出大幅度的拉伸,就会导致小号音准偏高。因此,小号演奏音准控制的主要技巧,即是对口型、气息、口腔闭合度的控制。

(二)小号音准控制技巧训练模式

多数小号演奏者在学习初期,仅在正式演奏前使用校音器对小号的音准进行详细确认,在日常训练中常会忽视音准方面的训练,认为掌握相应的演奏技巧后,即可控制演奏音准,导致音准控制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小号演奏者在日常演奏练习过程中,应重视音准练习相关内容,以提高音准控制能力。在学习训练初期,可合理利用校音器进行辅助训练。有条件的学员可在训练过程中,融入钢琴元素进行混合音准练习,即分别用两用乐器演奏统一音阶,通过对比感受音准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音准训练。当小号演奏者对音准的判断与校音器检測结果相对一致,并可脱离校音器进行独立判断时,即说明演奏者具备了相应的音准控制技巧。

四、小号演奏技巧在日常训练中的实际应用

(一)小号演奏技巧对音域的拓宽应用

小号单独演奏的时候相对较少,小号多是与多种乐器配合,以组合、乐队或乐团的形式表现自身的艺术价值。在组合演奏模式中,小号演奏者常参与几段乐章的演奏,对小号的音域表达有限,高亢音域表达相对较多。但小号演奏者在日常练习中,除对正式演奏的基本技巧进行练习外,还需对原有音域进行拓宽练习。

依据小号演奏独立的谱例,小号演奏者想要完美演绎小号乐曲内容,需要练习续调和C调。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演奏者进行高音训练时,可重点对唇部肌肉的力量进行训练,增加呼气气息的力量,并控制呼气和吸气间的有序调和,以提高自身演奏技巧水平。随着小号演奏者年龄不断增长,演奏者的各项生理机能和对小号演奏的理解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日常训练中作出调整,相应增加高音吹奏练习的比重,并针对低音区段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索练习,以保持演奏水平。

(二)调性更替训练应用

小号演奏者在日常练习过程中,还应注重明确变调技巧的练习,尤其在演奏调性偏多的音乐时,更应注意对该技巧的练习。如演奏者无法掌握较高的调性更替演奏技巧,则会严重影响乐曲的演奏效果。演奏者在日常吹奏练习中,只需增添相应的训练内容即可有效提高调性更替演奏技巧,常用的方式就是进行小号声部相关的移调记谱练习。例如,在吹奏练习中,进行inE和inD的移调练习,可有效提高演奏的表现力。

(三)演奏技巧创新练习

任何一项艺术的发展均离不开艺术创新的支持,只有不断创新、丰富小号演奏的内容,才能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从而保持相应的艺术活力。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交响乐团的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小号演奏与传统小号演奏相比,在演奏技巧与艺术表达等方面,均得到了质的飞跃。但小号演奏者不应满足现状,放弃对小号演奏创新的探索。

经过多年的发展,小号演奏技巧已逐渐发展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故而小号演奏者可在技巧融合等方面进行创新。现代小号演奏者在实际练习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尝试相对新颖的演奏模式。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更喜欢节奏感强且层次清晰的艺术形式。在小号演奏中加快连音速率,不仅可加快音乐进度,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号演奏的圆润性。第二,创新应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小号演奏技巧经过多年发展,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和优势,包括演奏嘴型、口腔闭合度等,均是小号演奏前辈演奏经验、智慧的结晶。因此,现代小号创新应建立在传统小号演奏的优势上进行创新,以促进小号演奏艺术的良性发展。

五、结语

小号作为一种独特的乐器,拥有独特的魅力,在现代交响乐团、军乐团、爵士乐团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并不断带给人们音乐艺术美的感受。为推动小号演奏艺术进一步发展,各小号演奏者应加强演奏技巧练习,不断掌握新的演奏技巧,并在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后积极创新,不断挖掘小号演奏中潜藏的艺术价值,丰富小号演奏的技巧内容,促进小号演奏艺术良性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更高的艺术价值。

(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

作者:尉少帅

小号演奏下表演艺术论文 篇2:

论民族声乐在小号教学中的植入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已经成为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化发展的浪潮中,如何保持民族特色已成为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声乐在小号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号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及民族特征,分析了小号演奏艺术与民族声乐,并对小号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最后对小号教学演奏艺术民族化进行思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小号教学;演奏艺术

一、前言

在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民族声乐要更好地利用其价值资源,牢固树立地方音乐主体的意识,适应多元化趋势。将其融入到国家小号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将民族声乐思维渗透到小号的演奏方式中,从而开辟出多元化的声乐发展道路。小号教学现状不仅影响和削弱了实际的教学效果,而且阻碍了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在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民族声乐也肩负着与世界文化融合的使命。因此,国家声乐教学者应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素养的小号演奏后备军。

二、小号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及民族特征

小号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在引入的早期,小号的发展并不顺利。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和艺术素养逐步提高,对外国声乐的需求也在增加,小号是在中国快速发展时期与中国民族声乐相融合的产物。

(一)文化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具有其独特性,将中国音乐文化的元素融入到西方乐器小号的创作和表现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以说,小号在中国演奏并不扎实,用小号来表达中国音乐文化元素还不成熟。

(二)独特的中国文化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乐器和音乐创作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审美思维,与西方音乐和乐器相互碰撞,形成较大差异,并在音色、音调和表现手法上差异更加明显。

(三)演奏技巧和风格差异

在中国的音乐文化作品中,小号在演奏技巧和表演风格方面与西方音乐截然不同。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主要是五声音阶,但西方国家的音乐表演以七声音阶为主。小号主要通过各种演奏技巧和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展现其个性。虽然小号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但有很多人不懂小号,人们很容易认为小号只是在演奏激情高昂的音乐,但不知道小号还可以表现出温婉动人的音乐艺术,小号同时具有热情澎湃和悲怆有力的深刻表现力。

目前,世界上的小号表演艺术和技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体现在多样性的艺术表现上,能够很好地表达不同音乐文化的特征。这是音乐独有的审美特征,小号也有独特的演奏形象,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审美情感。小号的声音非常具有亲和力,可以使音乐更加生动。小号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汲取不同的音乐和艺术特色,演绎充满激情,清脆流畅,用真实的感受来打动观众,形成独特的演奏风格。

三、小号的演奏艺术与民族声乐

在中国的小号演奏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将中国民族音乐融入小号演奏中,实现中国小号艺术的民族化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号演奏表演形式,将推动中国小号演奏艺术的发展。西方小号演奏艺术的发展为中国小号艺术演奏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将促进小号艺术演奏的本土化。将西方小号艺术表演与传统民间音乐的发展相结合,是小号艺术演奏国有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必须继续借鑒西方小号艺术演奏的发展经验。在研究西方小号艺术演奏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探索适合我国小号发展的道路。同时,全国小号演奏者必须加强对小号艺术发展的探索,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号作品。

为了促进中国小号演奏艺术民族化发展,小号演奏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通过对西方优秀小号作品的欣赏和掌握,使其小号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努力探索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风格,并将这种民族特色的审美风格融入小号作品,推动中国小号的民族化进程。

在推动中国小号艺术演奏国有化的过程中,中国各民族的音乐会对小号艺术演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不同。因此,在小号艺术的融合中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促使中国的小号艺术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例如,蒙古音乐多半是抒情叙事的民歌,这种充满旋律和激情的民间音乐,可以为中国小号艺术的民族化提供足够的动力。因此,在中国小号艺术发展国有化的过程中,与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不可或缺的。

四、小号教学现状

新中国的建立不仅改变了社会的发展,而且重塑了声乐教学体制,艺术教学得到重视,促进了一批艺术院校的发展。小号在此背景下得以发展,全国声乐界也顺应了时代要求,并拥有足够的热情致力于追求小号演奏的研究。改革开放后,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更加追求丰富多彩的艺术熏陶。对小号的关注程度急剧增加,渴望学习小号的学生数量也急剧上升。毫无疑问,声乐教学依靠物质和精神等多种环境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目前小号教学仍然过度使用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缺乏与多元化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因此,对小号的实际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小号教学的现状迫在眉睫。

(一)民族特色模糊

早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艺术院校的建立,民族声乐界的专业开始兴起,受到广泛的关注。当时,小号声乐教学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基于简单的学习,探索和模仿民族声乐表演者和演奏者的风格。但是,随着后期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逐步对外开放,西方特色音乐得以发展,多元化的演唱风格丰富和拓展了音乐体系,但也不可避免地对民族声乐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艺术院校对流行和旋律音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忽视了民族声乐的重要性。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过度追求和日益冷漠的民族声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缺乏对民族文化和当地文化的深入了解,小号教学仅限于单一的演奏技巧和表演形式,无法融入民族声乐背后隐藏的民族精神和气质,教学形式逐渐西方化。小号教学逐渐与民族声乐的民族性分离,导致教学中的民族特色不明显。

(二)教科书内容滞后

为了向民族声乐的发展传递新鲜血液和力量,国内一些艺术院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引进专业人才探索高等院校小号教学,并设立教科书审查小组,制定专业教材。然而,通过对教科书内容和具体实施效果的分析,这些教材远远落后于小号的内容设置和发展趋势,偏离了小号的发展轨迹。另外,一些高校缺乏对小号素材的充分认识,只能将其作为学生的业余和选修书籍,导致忽视基本技能和小号背景文化的学习。毫无疑问,在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小号的演奏经验对于丰富和扩大民族声乐系统至关重要,但它偏离了民族声乐的根源。因此,小号教学必须提高对民族声乐理论的重视程度,通过教科书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质,逐步实现民族声乐与小号演奏综合艺术传承。

(三)教学创新不足

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民族声乐的声音持续高涨,但西方流行音乐和汉族乐曲一直是中国艺术审美的主流,例如小号的发展,民族声乐似乎是雄伟的,但边缘化的发展情况确实令人担忧。虽然民族声乐在当今多元化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高校对民族声乐的关注度却越来越低。教学倾向明显薄弱,这导致其地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小号教学得以夹缝中成长,但由于缺乏对音乐特色的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实践中,高校的大部分小号教学都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更注重小号的演奏技巧,指导学生如何有效解决小号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不可能的。这导致学生离开大学课堂后与实际教学脱节,缺乏民族音乐特色和传统的滞后教学模式显然违背了小号艺术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小号教学的教学模式受到限制,学生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偏差限制了学生技能和思维创新的发展。

五、高校小号教学演奏艺术民族化的思考

(一)坚持民族特色和认同感

从小号教学的总体现状来看,对演奏技巧的过度在意导致了教学中除去了民族音乐特色,导致小号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迹。然而,小号教育明显缺乏民族内容也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认识,仅仅表明他们了解民族音乐,无法探索民族音乐的深层次含义。面对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等各种艺术和文化形式的影响,如何保持民族认同感,是小号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此,小号教学必须对形势进行判断,对当前国家声乐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吸收民族音乐艺术形式的有益经验,同时,除了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和理论知识外,小号教学还必须强调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学生心中培养民族意识,促使他们走上实际的教学岗位,真正实现民族声乐在小号教学中有效传承。

(二)创新教材,增强实用性

目前,高等院校的小号教学对教科书的选择并不严格,这使得它们与实际教学脱节,难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高校必须认真审视高师小号教学的现状,形成强大的专家队伍,对教科书进行全面分析,修正和纠正不合理部分,加快创新步伐和实用的高级小号教材。在具体的编制过程中,必须尊重国家标准,强化和突出民族声乐特色,反映多元化民族声乐对小号的影响。在小号教材的内容设置中,除了体现小号教学中对演奏技巧的重视外,还要突出民族声乐文化,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教学的历史和背景。小号教学应以创新教材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理论素养,寻求民族与多元化发展的平衡,更好地将民族声乐融入小号演奏中。

(三)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落后的制约下,小号教学仍未能摆脱束缚,呈现出教学模式的陳旧和刻板。另外,一些高校忽视了科学的教学模式,在表面上进行小号教学,忽视了民族声乐,艺术体系和演奏风格明显西化,导致民族文化的缺失和西方文化的过度渗透。因此,小号教学必须改善现有教学模式,通过手段创新突出民族声乐的地域性和兼容性特征。对于小号等西方音乐文化有必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借鉴有利于民族声乐发展的部分。它将补充高等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使其适应多元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同时,小号教学应综合考虑学生实际学习能力、音乐认知水平、实际演奏技巧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差异,根据音乐市场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策略。使学生发展成为具有较强技能、良好素质和优秀能力的国家小号演奏者的后备力量。

六、结束语

小号在多元化音乐文化背景下发展,但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在高等院校的小号教学中民族声乐融合性不够,缺乏教材的创新性和教学模式的滞后都需要高校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迎合多元化的发展,在培养小号演奏艺术感的同时融入民族声乐,为小号演奏提供新鲜血液,在秉承民族音乐特色的同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曹晖

小号演奏下表演艺术论文 篇3:

小号形制流变历史的回顾分析

摘要:本文以小号的形制流变为文章主线,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小号的形态、表演形式,各个时期的作曲家以及他的代表作品中小号的演变以及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地位。重点说明小号的形态流变,目的是让更多的小号演奏者对所演奏的乐器了解得更加深入,全方位的掌握小号的表演艺术,无论是技术方面的还是历史文化方面。

关键词:小号  形制流变  历史回顾

在所有的西洋铜管乐器中,小号的历史十分悠久,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表现力,它的音色高贵、温柔、潇洒,在音乐领域中能够表达诸多的音乐形象,例如动物、人物、植物、自然现象等等。它还可以将英雄的气概、军队的气势、自然的山川、河流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欧洲古典乐曲中它时而高贵、时而神秘、时而洒脱。因此它的适用范围在音乐这个领域中是非常广泛的。无论是巴洛克、古典、爵士还是流行乐,小号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下面笔者将介绍小号的形制流变及其历史发展。

一、初期的小号与功能

小号最早起源自史前时期,海螺就是它的祖先。早在公元前7000年人们便学会把海螺用作传递声音的工具,后期也有用兽角或是象牙制成“小号”,由于其管身比较短,所以能够演奏出来的音调也十分少。换句话说,史前的小号并没有现在的审美观念,仅是将它用在巫术或是祭祀中。

最早的金属制小号要追溯到古埃及新王国时代,我们在第18代法老图坦卡蒙的墓穴中发现了它,共有两只,一只银质,另一只为青铜制品。早期的小号是直式的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其造型保持不变。

二、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小号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迅速蔓延,乐器的形制也出现了大改革,各种大小,不同形制的铜管乐器被用作和声音乐的演奏,这时的小号身形不断的加长,但是由于过于长而不好携带,所以在1400年发明了“S”型小号,在1600年发明了“8”型小号以及多圈缠绕的猎人号等等。

伸缩小号是在文艺复兴的前期出现的,是在乐器的管身内部嵌入一根长长的圆柱形的号咀,只要在管身内来回伸缩就能够发出不同音高,通常是左手稳定号咀的咀唇,右手拿着小号来回的拉动,因为小号的身长并不相同,所以可以把音阶吹到3到4个把位。在这个时期,人们还发明了康纳多式小号,它是木质的并且管身上有开指的小号,它的音色在高音的萨克斯和单簧管之间,分高音、次高音以及中下音三种音调,最重要的是高音部。《神圣交响曲》最早就是用康纳多小号来演奏的。

因为这时期的小号音色无力不适合单人演奏,所有一般是群体合奏。小号是在巴洛克时期开始普及的。18世纪中期时,键阀才被加入到小号当中。在亨德尔的《水上音乐》里,主旋律声部的角色是由小号担任的,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第二首依然用的是小号独奏。

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小号

(一)小号的三种形态

在古典主义时期,小号有了一定的规范,为了将音调改变,所以研制出了一种变调管,即曲颈管。变调管有直式、圏式以及“U”字形三种。直式变调管即在号咀和咀管之间加入一根较短的直管,这样不仅伸长了号身,还可以降调,但是这样会使得演奏人员在吹奏时很困难,故而,发明了第二种圈形变调器。圈形变调器就是将直管围成圏,根据不同的音乐特性添加不同的长度的圈形管,这样就可以达到变调的目的。第三种“U”型变调管与现在的小号有些相似,根据需要在管身中间添加不同的调音管,这种变调器的音色的调节是最好的。

(二)指键小号产生

大部分的乐器包括小号都是在古典主义时期趋于成熟的,无论是演奏方式还是技术水平都基本成熟了,但是自然音的小号却受到了限制,因为它只能在作品高潮部分或是表现出英雄主义的地方出现,因此,有键小号诞生了。由于自然小号的管身上的指孔过大,无法用手指闭合,故而,在孔洞上加上了指键,指键的方位是在管身的一侧,演奏的时候,一手控制,一手持号。

(三)浪漫主义时期小号的社会文化

在19世纪浪漫主义阶段乐器改进的风格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受到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在1815年,德国著名的圆号家将萨克斯的原理应用在小号上,因此,小号几乎可以演奏所有的半音,所以,小号又成为了主流的乐器。

19 世纪中期时,阿尔班作为令人瞩目的小号演奏家,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的《小号音乐教本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这本教程为后世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整本书中包含了演奏小号的各个技巧,有关小号的各个方面都有提及,深入简出的讲解小号的练习方法和美学概念,也正因如此,他使小号的演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梯,因此,《小号音乐教本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被誉为“小号的圣经”,是学习小号的必读之书。

四、现代小号的发展

近代时期的小号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制作工艺方面,小号一直都在不断地改良和完善,因此,人们也就越来越青睐小号这种乐器。

(一)二战后小号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小号的制作也有了转变,从原来不同派别制作的小号在经过各国的开放后,逐渐有了统一的标准,例如制作的样式、规格等都有了统一标准。为了使音色更为浑厚,音量更加的粗犷,所以小号在制作时长度增长、管径加粗、喇叭口的尺寸也变得更为宽大。

(二)小号的演奏技巧

为了有更好的演奏效果,经过多数人的大胆探索和不断地尝试,又发现了不少演奏的技巧,例如花舌、速度不同的揉音、复音、滑音还使用了弱音器。技巧的不同导致了演奏风格的不同,加上受到各种流派的影响,这就让小号也有了诸多的风格,如无调性和多调性的风格。其代表作有两部《小号协奏曲》,分别在1933年和1940年所创。这些作品都使小号的音域和性能充分的展现出来,对传统的演奏进行了颠覆。带动了人们对小号的喜爱和更深的发展。

五、结语

通过各个时期的小号的形制流变,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造就了小号形态的不同。以小号的形制流变为主线,我们回顾了小号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小号从起始到现在形制流变的原因,不外乎当时社会的性质、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演奏人在表演时是否流畅、方便。总之,社会的发展进程决定着事物是否能够发展,事物的本质决定着事物的形变。

参考文献:

[1]亓迎春.小号形制的流变与演奏艺术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8,(04).

[2]王兴斌.浅谈小号形制的流变与演奏艺术的发展[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2).

[3]袁楠楠.简述小号的历史与种类[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作者:宋胤

上一篇: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论文下一篇:营销策略下民族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