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种植业地膜覆盖残留、化肥农药过度施用等导致了土壤与农田小气候的环境污染,开展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对了解掌握污染源实况,达到化肥减量、农药施用零增长,有效地控制种植业污染源,保护耕地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武宣县种植业污染源数据,解析武宣县种植业污染源原因和危害程度,提出加强防控种植业污染源的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究论文 篇1:

0.5%香菇多糖水剂对辣椒病毒病的田间防治初探

摘 要 为探讨0.5%香菇多糖水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0.5%香菇多糖水剂使用有效成分用量18.75~26.25 g·hm-2,在辣椒病毒病发生初期进行防治,防效可达62.0%~66.5%,在药剂处理范围内对作物和环境安全。

关键词 0.5%香菇多糖水剂;辣椒病毒病;防治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灾害性病害,造成辣椒易落叶、落花、落果[1]。香菇多糖是一种广谱性的治疗植物病毒病生物制劑,由蘑菇培养基中提取的抑制病毒病RNA复制的高效治疗病毒病的生物农药,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湿润和渗透性,能迅速被植物吸收、降解,对人、畜及环境安全[2]。为探讨0.5%香菇多糖水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采用0.5%香菇多糖水剂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为该药剂在辣椒种植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辣椒病毒病;试验作物为线椒,品种为辣丰三号。

1.2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0.5%香菇多糖水剂,广西安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对照药剂:5%氨基寡糖素水剂,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1.3 环境条件

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作物品种、植期、长势、肥水管理等条件基本一致,田间病毒病初发生。

1.4 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0.5%香菇多糖水剂有效成分用量11.25 g·hm-2;处理2:0.5%香菇多糖水剂有效成分用量18.75g·hm-2;处理3:0.5%香菇多糖水剂有效成分用量26.25 g·hm-2;对照4:5%氨基寡糖素水剂有效成分用量37.5 g·hm-2;空白对照CK:清水。每处理重复4次,每小区面积35 m2,随机排列。

在辣椒病毒病发生初期(5~6叶期)施药,试验共施2次,每隔10天施1次药(2017年9月20日和30日)。按设定浓度配制药剂,采用Model HD300 Jacto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每667 m2药液用量750 L,均匀喷湿叶面叶背,叶片药液欲滴为止。试验期未使用其他药剂。

1.5 调查方法

试验共调查4次,药前(即2017年9月20日)调查病情基数,第2次药前(9月30日)和药后7天、14天(10月7日、10月14日)进行药效调查。每小区随机取5点调查,每点调查6株,记录小区病株总数和各级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3]。

分级标准,0级:无任何症状;1级:心叶明脉或轻花叶;3级:心叶及中部叶片花叶,有时叶片出现坏死斑;5级:多数叶片花叶,少数叶片畸形、皱缩,有时叶片或茎部出现坏死斑,或茎部出现短条斑;7级:多数叶片畸形、细长,或茎秆、叶脉产生系统坏死,植株矮化;9级:植株严重系统花叶、畸形,或有时严重系统坏死,植株明显矮化,甚至死亡。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1可知:药后所有处理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提高,第二次药后14天达到最大防效。第一次药后10天,防效为28.2%~42.3%,防效从小到大为处理1<对照4<处理2<处理3,处理1与对照4差异不显著,处理2和处理3与对照4差异极显著,处理2和处理3差异不显著;第二次药后7天,防效为52.9%~62.1%,防效从小到大为对照4<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1与对照4仍然差异不显著,处理2和处理3与对照4差异仍极显著,处理2和处理3差异不显著;第二次药后14天,防效达到54.2%~66.5%,防效从小到大为对照4<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1与对照4差异不显著,处理2和处理3与对照4差异极显著,处理2与处理3差异显著。试验期间未发现供试药剂对作物有不良药害反应,在使用剂量范围内未对其他生物和环境有影响,表明对作物和环境具有安全性。

3 结论

0.5%香菇多糖水剂对辣椒病毒病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效在速效性和持续性方面始终优于对照的是有效成分用量为18.75 g·hm-2和26.25 g·hm-2的处理,防效达到62.0%~66.5%,且在药剂处理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因此可推荐在辣椒种植上推广应用。推荐使用量为有效成分用量18.75~26.25 g·hm-2,每667 m2药液量750 L,在辣椒病毒病发生初期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 刘峰.辣椒病毒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6):100-102.

[2] 马叶,李树香.0.5%香菇多糖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药效试验报告[J].农民致富之友,2018(14):16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NY/T1464-2007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赵新保

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究论文 篇2:

种植业污染原因分析与防控建议

摘要:种植业地膜覆盖残留、化肥农药过度施用等导致了土壤与农田小气候的环境污染,开展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对了解掌握污染源实况,达到化肥减量、农药施用零增长,有效地控制种植业污染源,保护耕地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武宣县种植业污染源数据,解析武宣县种植业污染源原因和危害程度,提出加强防控种植业污染源的建议。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原因;防控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uggestions of Pollution in Plant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of Pollution Sources of Planting Industry in Wuxuan County

Zhu Xiao-ning1, Li Guang-xiang2, Zhang Shi_lian2. Li Xu_lin2. Huang Ying3

( I.Wuxuan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Laibin, Guangxi 545900. China:

2.Wuxuan County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Laibin, Guangxi 545900. China:

3.Wuxuan County Soil and Fertilizer Workstation. Laibin. Guangxi 545900. China)

1 武宣縣第二次种植业污染源普查概况

武宣县地处桂中区域,面积1739.45km2,人口46万人,有耕地59912.16hm2,园地3220.8lhm2。根据2017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和2018年7月20日自治区农业厅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方案》,武宣县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进行了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武宣县第二次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范围覆盖全县10个乡镇及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其中,典型地块调查了5个种植模式191户农户,地膜应用及污染源调查了全县10个乡镇及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共11个单位、17个村民委124户农户,地膜原位监测点15个。普查的内容有:甘蔗、水稻、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的生产情况,包括播种的时间、耕作方式、灌溉方式、秸秆处理,施用肥料与农药的种类、时间、数量与方法,农地膜使用的方式、种类、数量、回收方式。按方案要求把数据录入APP。

汇集普查纸质材料与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APP中导出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2 武宣县第二次种植业污染源普查结果

2.1 秸秆利用、地膜覆盖

从调查到的情况分析,全县作物秸秆大多为原地还田,年规模化秸秆利用37180t,其中饲料化利用20000t、基料化利用17180t。应用地膜面积2916.27hm2.其中甘蔗地膜覆盖面积2913.33hm2,玉米、马铃薯、西甜瓜等地膜覆盖面积2.94hm2,甘蔗、西瓜、甜瓜使用覆膜厚度<0.008mm,马铃薯使用的地膜厚度>0.01mm。地膜总用量132t,人工收捡残膜90%,耕作机械带出8%,土壤残留低于2%。地膜回收120t垃圾化处理。

数据显示武宣县覆盖地膜的主要农作物是甘蔗,占地膜用量的90%以上,使用的地膜厚度<0.008mm。覆盖地膜为新植蔗使用,时间在12月至次年的2月,每667m2地膜用量约3kg。甘蔗出苗齐后揭膜,揭膜后进行施肥培土。

对甘蔗主产区选择15户农户蔗地(其中7个地块为新植蔗)为地膜原位监测点,进行2次采样。采用梅花5点采样,样挖面积Im2,深50cm,第一次采样为2018年12月,甘蔗未砍伐或砍伐已清理蔗叶;第二次采样为2019年3月,蔗地已清理蔗叶,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出,不同乡镇蔗农使用地膜习惯不同,二塘、三里两镇的农户人工捡膜较干净,第二次采样地膜残留率平均低于5%,武宣镇的地膜捡出多随清理蔗叶时捡出。地膜残留较多,第二次采样地膜残留率平均33.88%。

2.2 化肥、农药施用

调查191户,涉及6个乡镇18个村民委,其中甘蔗种植户99户,蔬菜种植户22户,水稻(含水稻玉米轮作)种植户36户,果树(含柑橘、柿)种植户34户。

2.2.1 肥料施用全县化肥施用量50268t,其中复合肥6222t,折合纯N 4042t。施用化肥折合纯N、P205、K:0的占总施肥量的比率超过了59%。具体肥料施用情况见表2。

从调查的情况分析:化肥作为追肥施用时多为表施,基肥与有机肥多为深施或随水施。化肥种类多为复混肥,有机肥的种类有:甘蔗地的糖厂滤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0.61%。蔬菜地用粪水、沼气水等有机肥,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比率达40.2%。果树用花生麸、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有机肥占比19.5%。

2.2.2 农药施用从调查的191户农户情况显示,施用的农药品种繁多,农药施用法主要采用喷雾法;果树施用农药次数最多,用量也最大;甘蔗地和果园除草剂用量都超过了2200g/hm2。调查的农药施用情况汇总见表3。

除草剂有啊灭净、百草枯、阿特拉津、啊灭敌草隆、吡嘧磺隆、苄二黄、苄嘧磺隆、草甘磷、敌草隆、二甲四氯、二氯喹啉酸、磺草酮、甲灭敌、快牛、苗哈哈、抛秧灵、三博、忘锄、硝磺、莠去津、野老、乙苄、乙草胺、莠灭净、蔗草灭、蔗田除草剂等26种。有效成分含量从抛秧宁的10%到乙草胺的90%不等,有效成分年施用量甘蔗高达3448.35g/hm2。

杀虫剂有毒锌硫、阿维毒死蜱、阿维高氯、阿维菌素、啊立卡、宝剑、吡虫啉、杀虫单、杀虫双、吡蚜酮、哒螨灵、敌敌畏、啶虫脒、虱虫灵、杜邦、度锐、甲氰菊酯、乙螨唑、甲维盐、氰戊菊酯、蚜虱净、扫螨净、康宽、矿物油、乐果、联苯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扑虱灵、噻虫嗪、噻虫胺、三统、扫螨净、天王星、跳甲、药肥、蔗必适、蔗高旺等40多种。有效成分含量从药肥的0.03%到敌敌畏的80%不等。施用量最高的是果树,年施用量(有效成分)高达3289.25g/hm2。

杀菌剂有百菌清、百泰、苯甲·吡唑酯、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代森铵、代森锰锌、多菌灵、粉锈灵、井岗霉素、三环唑、己唑醇、石硫合剂、咪鲜胺、托布津、王铜、乙蒜素、唑醚·代森联、纽菲尔、嘧霉胺、香菇多糖等20多种。有效成分含量从苯醚甲环唑的10%到乙蒜素的90%不等。施用量最高的是果樹,年施用量(有效成分)高达9500.07g/hm2。

生长调节剂施用在果树上较普遍,多为用于促花的多效唑,有效成分为20%。

3 种植业污染原因分析

3.1 肥料施用引起的污染

肥料施用引起的污染因素有:施用方法、肥料种类、施用量、偏施N肥。

表施法易造成肥料的蒸发、雨水冲刷流失造成水污染;偏施N素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降低肥料利用率[1],又需要增加施肥量来达到目标产量增加了土壤被污染的概率;施用有机肥偏少,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降低,影响土壤中有害物质降解,造成土壤污染与农产品污染,在调查的四类作物中,肥料三要素N、P205、K20中,只有果树类施用钾肥占比超过N、P205,甘蔗、蔬菜、水稻都是N肥的占比最高。在有机肥施用中,甘蔗施用有机肥占比只有0.61%,水稻施用有机肥占比为7.56%,果树施用有机肥占比为19.5%,蔬菜施用有机肥占比为40.2%。

3.2 农药污染

调查中发现,农药施用引起的污染是用量大、用药次数多、农药消解速度慢引起的土壤污染、水污染、气流污染造成相邻地块及后作作物受害。

除草剂在所有作物中均普遍使用,甘蔗地平均每年用除草剂近1.54次,用量达有效成分3448.35g/hm2,水稻每造用1次,用量达有效成分617.55g/hm2,蔬菜使用除草剂用量达有效成分324.15g/hm2,果园使用除草剂用量达有效成分2233.5g/hm2。施用除草剂造成的污染主要有:土壤残留除草剂引起后造作物的药害,经雨水、气流等污染造成其他非靶标作物受害。如前作甘蔗施用阿特拉津除草剂,后造种植大豆、花生出现叶片卷缩,不长苗,甚至不结荚等为害状;高处旱地喷施乙草胺、草铵膦等除草剂经雨水、气流造成下游作物受害。

杀虫剂的使用是水土污染的主要因素。果树、蔬菜、水稻等作物施用杀虫剂以量大为污染主因,果树施用杀虫剂折成有效成分用量达到了3289.25g/hm2,蔬菜的杀虫剂用量折成有效成分达630.66g/hm2,水稻的杀虫剂用量折成有效成分为244.02g/hm2。甘蔗上施用药肥中的噻虫嗪、噻虫胺等成分在土壤中的消解缓慢是造成污染主因,噻虫嗪在土壤中半衰期为17.3 -22.4d,有报告称噻虫嗪在需氧条件下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达80-300d,噻虫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更长,达148-693ld。[2]杀虫剂造成的水土污染已经明显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施用含噻虫嗪、噻虫胺药肥的甘蔗地,6年后轮作桑树,该地的桑叶喂蚕仍引起蚕中毒不能结茧吐丝。[3]

杀菌剂在果树上施用较频繁,累计使用剂量达到有效成分9500.07g/hm2,重金属累积量大,增加产品的农残超标的概率。也是果树病原菌耐药性主因。

3.3 地膜污染

残留地里的废旧农膜地膜碎片可影响土壤结构进而影响农作物根系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4]与品质下降。武宣地膜污染主要来自甘蔗地里及随意丢弃的旧地膜,调查武宣镇蔗地,土壤地膜残留平均数达到15246g/hm2。在旧膜回收中不少农户收捡残膜丢弃在地头也是较大污染源。

4 加强对种植业污染源的防控建议

4.1 加强环保政策法律宣传,提高農业种植业参与者的生态环保安全意识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群发短信宣传环保政策法律,发挥舆论宣传与监督作用,加强对农资经营者及广大农民的培训教育,让更多群众了解当前种植业污染的危害严重程度,普及农业生态环境知识,让每一位种植业参与者意识到: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4.2 加强农技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种植业污染源控制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

推广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创新综合型的农机器械研发,农业机械达到省工省力还能除草秸秆粉碎还田。

推广作物间套种技术,增加复种指数,减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推广木薯花生套种、甘蔗花生(玉米)套种、果园绿肥套种等,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减少杂草,减少除草剂施用,达到节本增收。[5]

加强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测预报技术研发,把病虫害发生控制在初发阶段,尽量采用物理防治、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方法,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使用化学防治,减少农药施用,实现农药减量。武宣县范围利用寄生蜂防治甘蔗螟虫、性诱剂防治作物黏虫,诱虫灯、黏虫板等应用面积在逐年扩大,期望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早一天普及应用。

加强成本低在土壤中可降解的地膜的研发,让可降解的地膜取代塑料地膜。[6]回顾改革开发四十年来,任何一项农业技术推广普及都与其成本效益分不开,可降解地膜成本降至和塑料地膜差不多,地膜污染就可得到有效控制了。

参考文献:

[1]韩红煊.余姚市种植业面源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323-325.

[2]郇志博,罗金辉,谢德芳.噻虫嗪在甘蔗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风险评估[J],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1):2282-2291.

[3]孙新友,袁善奎,林荣华,等.91种农药制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研究[J],农药科学小管理,2011,32(8):21-25.

[4]王晓燕.废旧地膜污染问题及控制策略研究[J],农业科学,2019(3 ):142-143.

[5]徐胜涛,王攀磊.何翔,等.植物覆盖对蕉园土壤质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南方农业学报,2020,51(3):496-504.

[6]严昌荣,刘勤.生物降解地膜在我国农业应用中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农业信息,2017(1):57-59.

收稿日期:2021-05-15

修回日期:2021-05-30

基金项目: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朱小宁,女,1965年生,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作者:朱小宁 李广香 张世联 李旭林 黄颖

香菇多糖制剂生产技术研究论文 篇3: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摘 要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溃疡病不仅降低猕猴桃产量,而且导致果实品质下降,商品价值降低。从肥水管理、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种植管理、其他防治方法等方面介绍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主要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ae, Psa)引起的低温性病害,病菌活动温度范围在0~20℃[1],目前已经鉴定的溃疡病致病菌株有4种类型:Psa-V、Psa-K、Psa-LV和Psa-J,其中Psa-V是造成植株死亡和毁害果园的主要病株[2]。猕猴桃溃疡病易造成猕猴桃果园毁灭性破坏,须提前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加强肥水管理、药剂防治为主,同时注重品种的选择和改良,优化栽培及绿色防控。

1 肥水管理

合理控制挂果量,每667 m2果树挂果量保持2 500 kg左右,疏去多余的果实,这样可以维持果树养分平衡。均衡施肥,合理施用氮肥,可以多施磷钾肥,避免单独施用氮肥,同时要增加有机肥、菌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配合施用叶面肥。试验证明多施农家肥,少施含氮化肥,对溃疡病防治效果明显,推荐种植绿肥,改善果园微环境,抑制病菌的传染[1,3-5]。对于树势较弱的果园,可以追施木美土里菌肥、有机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三者混合使用,可以增加新生根的数量,改善土壤肥力,使果树健壮生长[6]。同时要合理灌水,灌水量根据土壤湿度而定,灌水次数要适当,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猕猴桃根系生长[1],入冬前提早浇灌防冻水,增加果树抗寒能力[7]。山坡果园需要开环山沟渠,且每一梯排水沟要相同,这种设计结构有利于防涝抗旱[8]。

2 化学药剂防治

立春过后,在果园溃疡病发病区喷施72%农用链霉素或75%绿亨6号的稀释液,每隔7 d施用1次,连续喷施3次,同时用相同的药液灌根[3],也可用生菌素(1%)灌根,这样既能杀灭根部病菌,还能增强树势,提高抗潰疡病能力[9]。研究表明,梧宁霉素、EM菌剂、代森锰锌、溴硝醇、乙蒜素、硫酸链霉素、噻霉酮等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抑制效果较好,其中噻霉酮对海沃德品系,链霉菌对华优品系的溃疡病防治效果非常显著[10-12];0.5%香菇多糖水剂、0.15%四霉素水剂对其叶片溃疡病防治率均在80%以上,效果明显[11]。通过对猕猴桃不同部位注射药剂,发现在木质部注射药剂,溃疡病发病率最低[13]。使用猕溃灵涂抹猕猴桃病斑处,连续涂抹12 d以上,防治率达到90%[8]。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农用有机硅三者混合防治溃疡病效果明显,防病率达到75.2%[14]。9月中旬用消菌灵喷施猕猴桃叶片,冬季修剪后,再用石硫合剂(5°Bé)喷施枝条,对修剪伤口重点喷施,避免感染病菌[7]。

3 生物防治

EM活性菌对当年及次年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治率达到85%以上,甚至优于传统农用链霉素的杀菌效果,EM菌剂使用方法简单、成本低、效果好,适宜猕猴桃果园使用[15]。芽孢杆菌B2能够明显抑制溃疡病的发生[16],也有研究表明从猕猴桃根际土壤中分离的芽孢杆菌B56-3菌株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率达到86.5%[17]。采用内生拮抗菌防治溃疡病是一种新型防治方法,肉桂地链霉菌属于内生放线菌,利用其菌株喷施感病植株,防治率达到72.1%,采用注射法的防治率达到84.6%,可以作为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极具潜力的材料[18]。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及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生物制剂也广泛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9,19]。根际内生菌(JDG6、JDG16、JDG23)对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效果明显,对其致病菌具有高抗性,能够减轻果园溃疡病的发生[20]。

4 种植管理

易感染溃疡病的果树(桃树、李树、樱桃树)和蔬菜类(大豆、西红柿、洋葱)要远离猕猴桃园区,避免交叉感染[21]。冬季果树修剪后,要及时清园,将病枝、落叶等集中烧毁[7]。严格控制害虫数量,主要防治害虫有叶蝉、飞蚜、桑白蚧、蛾类、象甲等[4,21]。同一果园要避免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两个类型的品种混栽[22]。进入3月后,每隔2~4 d对果园植株进行全面检查,对感染部位要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减小病原体的扩散范围[23]。杜绝使用果实膨大剂(大果灵),合理疏果,维持果树抵抗力[13],中华猕猴桃每667 m2产量控制在2 000 kg左右,美味猕猴桃控制在3 000 kg左右[24]。

5 其他防治方法

1)筛选猕猴桃高抗溃疡病品种,是减少溃疡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华特、徐香、金魁、华优均为高抗品种[7,25],有研究报道,利用抗病品种金魁枝条进行嫁接,可以避免溃疡病的发生[26]。2)树冠覆膜可以有效隔离溃疡病病菌,抑制溃疡病蔓延,此方法操作简便,对感病猕猴桃树势的恢复效果明显[27]。3)建立防风林,减少病菌空气传播[28]。4)严格把关苗木进出的检验检疫,严禁从病区调入苗木、嫁接枝条、花粉等。对修剪工具要严格消毒,嫁接过程中每次使用修剪工具前都要用75%酒精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病菌[22,29]。5)建立脱毒种苗苗圃,接穗从无病菌的采穗园采集[30]。6)选择抗病自根砧木嫁接猕猴桃,可以提高对溃疡病的抗性[31],如选用抗溃1号和抗溃2号作砧木品种,可以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32]。

6 结语

猕猴桃果园溃疡病发生面积正逐年扩大,还有很多果园都存在发生溃疡病的潜在危险,而且目前尚无猕猴桃溃疡病特效药,因此提早预防、综合防治是控制猕猴桃感染溃疡病的最佳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泉厂,王西红,李翊阁.宝鸡市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7):47-48,54.

[2] 陳兴涛,庄启国.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16(9):53-54.

[3] 闫书贵.红阳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与防治策略[J].江西农业,2017(13):35-37.

[4] 张小卫,李云.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方法[J].果农之友,2017,30(1):29-30.

[5] 马丽丽,马庆州.郑州地区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17(7):344,365.

[6] 董灵江,江景勇,王会福.猕猴桃溃疡病灾变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16,6(10):12-13.

[7] 王咸友.苍溪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4):54.

[8] 王正前.红阳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15(2):38-39,41.

[9] 李添群,黄亚欣,汪雪俊.修文县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措施[J].植物医生,2015(1):37-38.

[10] 焦红红,吴云锋,王西锐,等.陕西省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技[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5):112-113.

[11] 阳廷密,王明召,张素英,等.猕猴桃溃疡病防治药剂药效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7,48(7):1231-1236.

[12] 王西锐,李艳红.噻霉酮防治猕猴桃溃疡病药效试验[J].烟台果树,2013(1):18-19.

[13] 宋金秋.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报告[J].农民致富之友,2017(17):33.

[14] 欧志升,王仁才,向玉庭,等.不同药剂组合对红心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效果比较[J].中国果菜,2017,37(4):37-39.

[15] 杨清平,王立华,胡楠.EM菌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15,42(1):100-102.

[16] 邵宝林,王成华,刘露希,等.猕猴桃溃疡病生防芽孢杆菌B2的鉴定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6):103-108.

[17] 盛存波,安德荣,鲁燕汶,等.生防菌株B56-3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初步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3):75-78.

[18] 朱海云,马瑜,柯杨,等.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初探[J].微生物学杂志,2016,36(5):90-96.

[19] 江景勇,赵永彬,卢秀友.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与防控技术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7(3):34-35.

[20] 崔丽红,宋金秋,陈继富,等.根际内生菌对猕猴桃溃疡病生防作用研究初探[J].上海农业学报,2017,33(6):28-32.

[21] 胡容平,叶慧丽,夏先全,等.四川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6(1):30-31.

[22] 李莹,刘宁娟,王利荣,等.眉县猕猴桃溃疡病影响因素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J].山西果树,2016(5):33-36.

[23] 王西锐,李永武,王俊峰.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实践[J].陕西农业科学,2012,58(5):256-258.

[24] 王平.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大科技,2017(2):184-185.

[25] 石志军,张慧琴,肖金平,等.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抗性的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3):752-759.

[26] 陶金平,冯华,吕岩.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植保技术与推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7] 童彤.意大利:树冠覆膜或有助于控制猕猴桃溃疡病[J].中国果业信息,2016,33(11):31-32.

[28] 张显珍.猕猴桃溃疡病绿色防控技术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2017(32):173.

[29] 杨杰.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大科技,2016(33):215-216.

[30] 兰建彬,寇琳羚,陈泽雄,等.重庆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7,11(22):81-84.

[31] 王西锐,郭培明,刘欢,等.红阳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J].山西果树,2016(4):60.

[32] 朱艳丽.利用抗病砧木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方法[J].山西果树,2015(5):59.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丁志祥)

作者:王文明 吴向海 窦世金 任远峰

上一篇:基层农业银行内控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CDIO教育理念生物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