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哲学名称研究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哲学上“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信息时代的实践是“物质实践”与“信息实践”的辩证统一。“物质实践”是实践的物质方面,是实践活动围绕事物“直接存在”而展开的方面;“信息实践”是实践的信息方面,是围绕事物“间接存在”而展开的方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哲学名称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哲学名称研究论文 篇1:

关于信息哲学的一些思考

摘 要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的半个多世纪内,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重新理解世界的角度。就像过去每次科学技术的巨大突破都会给哲学界添加新视角一样,科技的突破,让哲学家对信息的理解已经从简单的文本含义范围,扩大到了对物质、精神与世界观的理论范围。信息哲学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和发展的,目前它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

关键词 信息哲学 语言哲学 思维方式

一、哲学与信息

对于信息的定义一般理解是信息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它标志着物质的间接存在性[1]131。而对于科学家来说,信息却是客观世界内部交流、发展的重要单位。关于信息的重要理论以申农和维纳为代表。数学家申农将物理学的“熵”概念引入信息论当中,认为信息是消除事物之间随意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这种理论在图书馆学当中也可以用来证明图书馆就是减少信息“熵”的重要机构。另一位数学家维纳却从控制论的角度理解信息,认为信息是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相适应和在适应中所产生的反作用过程中,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130。这两位数学家通过精妙的数学推理让人们对信息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为信息作为认识世界的一个新角度这一论述作出了理论上的贡献。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形态,也就是关于人们怎么看待世界存在的方式。哲学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无论是元素、精神、物质、信息等诸多的切入视角,哲学都只是用来解决思维方式的重要学科。那么哲学的发展也就不在于从零到有,而是在于提供新的可能和方法。因此,唯物或是唯心、信息本體论或是信息主义的争论是否也只是旨在为大众提供新的可能呢?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且抛下发展的形式不论,“绝对的正确”这一说法也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在爱因斯坦证实牛顿的经典物理学有一定的局限性时,在哥白尼证实地心说的错误性时,人们得到的新知识也推动了人们对世界存在方式的新理解,哲学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二、信息哲学的分歧

信息哲学是伴随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世界存在的一种新的理解。从一些文献研究来看,关于信息哲学的研究,国内就有很多种不同的声音。西安交通大学的邬焜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肖峰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刚教授,都提出了与其他人不同的关于信息哲学理论的理解和观点。

邬焜教授是国内研究信息哲学最早的专家之一,被李国武博士称为信息哲学的创始人,并掌握着一套系统完善的信息哲学理论体系,他把传统哲学关于“存在”的领域进行了新的划分,认为“存在”是物质和信息所构成的,物质是直接存在,信息是间接存在[2]9。而物质所代表的是客观实在,信息所代表的是主观的间接存在和客观的间接存在,是两种不实在的存在。并且突破性地将精神降级为信息下的一种存在,将精神归入主观间接存在。它包括了以信息直观识辨和信息记忆存储为主的自为信息及分为概象信息和符号信息的再生信息。自在信息即由信息场和信息的同化异化组成的,客观间接存在与精神共同构成了信息。邬教授还认为,信息所包含的三种形态有机统一地组成了社会信息。

肖峰教授认为,邬教授的信息本体论是不存在的,同时认为其信息哲学有“信息主义”的味道。所谓的“信息主义”,也就是在通过利用信息这一元素来审视哲学时,过分强调信息的客观、实在性,而忽略了人在信息传播、利用、解析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3]75。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迷信、信息崇拜。他更倾向于承认信息认识论,强调信息中人的重要性,认为信息是人主观得出的东西,是主体赋予的结晶,也是信宿的释义所得,从整体的角度认为信息是一种认识论的范畴。

刘刚先生则认为信息哲学的创始人是牛津大学的哲学家弗洛里迪教授,而弗洛里迪教授(后称弗教授)所持有的信息哲学观点认为,信息哲学的前身是人工智能哲学,它本身是一个交叉的学科领域但同时自身又独立于其他学科[2]8。弗教授把回答“本质问题”的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现象学,另一类是元理论。并且把信息哲学归入了类似于数学哲学的偏现象学的哲学范畴。他把信息哲学的定义也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方面信息哲学包括信息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涉及了信息的理论和计算机的方法论对信息哲学问题的详细阐述和应用,从宏观的角度对信息哲学进行了阐释。后来其为进一步理解信息哲学,将涉及信息哲学的问题又进一步分为18个小问题,以及信息、语义、智能、自然和价值五个部分。

上述三位学者是当今国内主流的信息哲学研究者,他们之间也有很多围绕信息哲学问题的争论。“谁较早地提出了信息哲学的概念”“信息哲学的定义”等问题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而关于国外信息哲学的研究,从文献研究来看仅有弗教授一家,所以若是要给三位学者的观点加以评价,还是有很大的困难。一方面,信息哲学这一理论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发展;另一方面,三位学者的观点如若不深入了解,并不能分辨哪个更有依据。

三、哲学之于信息哲学

信息哲学把信息当做哲学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类似于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哲学的内容,它也是把一个未曾涉及哲学的新元素引入哲学范畴,但是所得出的结论却与如今的信息哲学有所不同。语言哲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回答“世界本质”的问题,而是重新对“哲学”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后,得出了一系列围绕“哲学”本质的研究结论。人们通过语言表述哲学,而语言这个载体在语言哲学出现之前并没有提升到哲学这一高度[4]79。维特根斯坦曾说过:“凡是能够说清的事情,都应该说清楚,而凡是不能够说清楚的事情,就应该保持沉默。”而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点入手。维特根斯坦把人类社会有意义的语言(句子)进行了归纳,教授人们寻找有意义的语言(句子)的方法。他试图寻找语言的边界,从而得到意义上的边界。把哲学问题归结于人们如何理解语言(句子),最后他得出了这样一句话来结束他的论述:“思想的范围由语言编织,语言的范围我们依然确定。”而之于哲学“本质”问题的思考抑或生活问题解答的思考,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有可能超越了语言的范围,所以“本质”和生活的思考有可能无法言表,不如保持沉默。

从信息哲学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语言哲学所阐述的内容来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视角,但是两者却又同时想为哲学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邬教授的信息哲学有着明显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子,从“实在”一词的使用和将原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原本精神分为三种信息并归为主观间接存在来看,信息哲学细化了历史唯物哲学原本的精神,并进一步往前推进[5]2。而肖教授和弗教授都是把信息哲学归为现象学的行为,现象学重在强调人的生活尊严和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帕斯卡尔曾说过:“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肖教授并不想把信息凌驾于精神之上,只是想利用信息这一全新的元素来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哲学信息观。而弗教授认为,将信息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是历史的必然,人们会像从形而上转为认识论一样,从如今的哲学转向围绕信息构建的哲学。这里,两者都没有像邬教授一样对“世界本质”与信息的关系进行界定。而语言哲学又不同于信息哲学的构建基础,它所重视的是哲学的存在方式和对哲学本身的发问。因此,是语言哲学家能够成功地将语言如何描述哲学,以及哲学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这一问题解释清楚,还是语言哲学本身又一次将哲学置于最初的状态,让人从论证的状态再次回到思维的状态,在以后的探讨与研究中也许会得出结论。

正如之前所言,要研究信息哲学必然要弄清信息的概念和哲学的概念。信息的定义解释现在主要以申农和维纳的定义为参考依据,但是关于哲学的解释却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讨论。对于哲学的两大问题“思维”和“存在”,从哲学史书籍来看,并没有特别强调两者的区别,大抵都是阐释其思想的主要内涵。那么,哲学归根到底还是围绕人类思维方式的学科,对“世界本质”的思考无疑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曾有人说过传统哲学所思考的大部分是论据式的问题,先提出问题,后解答问题,一切顺理成章,有理有據。然而,关于问题的解答也可以是成千上万的,所以两者也许并没有必然的先后之分,正如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的探讨一样,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如何理解“思维”这一问题,不同的思维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也必然会有所分歧,后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哲学的流派便因此而出现。但是哲学最初的问题并没有改变,依然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不同的问题,且这些问题所涉及的内容依然是关于所有事物的内涵。

四、结语

信息之所以可以引入哲学的领域,在于信息已经构成了当今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元素,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认知结构。在后工业化社会当中,信息、物质和能源组成了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三大资源。当信息地位不断提升的时候,就引发了对信息的思考,而信息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世界,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信息。从这个角度出发,就需要明确分析信息与世界(这里既是与世界也是与哲学)的关系这一课题。我们在思考世界所蕴含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有“如何让信息介入思维的过程”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将其归入构成的元素,还是将其归为了解各种事物的一种视角,或者将信息归为用来构建全新思维的一种模式,尚且还不能得出定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而之所以单独提及语言哲学,就是看到语言和信息两者相似却又不同的属性。语言哲学的出现是在索绪尔的“现代语言”发展之后才得以实现的,并且包含了众多语言学和逻辑学的理论成果。而申农和维纳两人对信息的定义,也许并不能包含信息内涵的所有的可能性,这就有待我们及后人对信息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建立一个围绕信息的哲学。

现如今对于哲学问题的争论和哲学论断的提出,都是出于对自身与外界的不断思考。大都是通过已知来预测未知,而已知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未知也会随之而发展。因为每个人对自身与外界的思考各有不同,因此才会保持思想的多样性,从而使其不断向前发展。对于信息哲学的认识也要从根本出发,而此“根本”却并不一致,这也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卜炜玮.成昀.信息的定义及哲学本质[J].思想战线,2005(04):120-131

[2]邬焜.亦谈什么是信息哲学与信息哲学的兴起——与弗洛里迪和刘钢先生讨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0):6-9+14.

[3]康兰波.对邬焜和肖峰两个信息哲学观的比较研究——读邬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和肖峰《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74-78+104.

[4]L.弗洛里迪,刘钢.什么是信息哲学?[J].世界哲学,2002(04):72-80.

[5]邬焜.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对哲学的全新突破[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15.

作者简介:何欣,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与社会文化研究。

作者:何欣

信息哲学名称研究论文 篇2:

“信息实践”及其哲学意蕴

摘要:在哲学上“信息”可以被理解为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信息时代的实践是“物质实践”与“信息实践”的辩证统一。“物质实践”是实践的物质方面,是实践活动围绕事物“直接存在”而展开的方面;“信息实践”是实践的信息方面,是围绕事物“间接存在”而展开的方面。信息时代使以往在实践中居于矛盾次要方面的信息实践逐渐上升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标志着人存在方式的变革。“信息实践”不仅能较好地反映这种变革,而且还揭示出人只有改变对待实践的直观态度,克服在存在方式上的盲目性,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信息实践;实践

一、哲学究竟应当怎样理解“信息”

要说明什么是“信息实践”,首先就应当弄明白什么是“信息”。这实际上也就是要在哲学上揭示出信息的本质。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将信息理解为“消除了的不确定性”。这虽然说明了信息的作用,却没有说明信息本身。申农也给出了一个信息量的公式,但这个公式由于舍弃了信息在质上的内容,只是纯粹从概率统计的角度,对信源信息的语法结构进行了定量,所以“申农的信息量概念是不可能揭示出信息本质的。”[1]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经将信息看作“负熵”,将信息定义为“系统组织程度(或有序性)的标志”,但这样的定义不仅暴露了“对通讯信息量实质理解的混乱”,而且把通讯信息量概念完全等同于信息的概念,也暴露了“概念的混乱”[2]。有遗传学家认为,信息就是一种“DNA的结构形式”。但是DNA只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并非遗传信息本身,二者是不可混淆的。

国内也有学者试图在传统哲学基础上直接推导出信息的含义,主张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物质的存在方式”、“精神实体的特征”、“运动的外化”、“有序度的量度”、“物质成分和精神成分的特殊融合物”、“既非物质也非精神的第三态”、“属于物质的相互作用范畴”等等。这些表述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们都没有揭示出信息的独特本质,更没有开掘出“信息”范畴所蕴涵的革命性意义。

维纳曾试图从哲学角度进一步讨论信息。他认为:“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到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3]这意味着哲学对信息本质的研究,不应当仅仅满足于信息科学对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直观描述,还应当从信息内容方面来加以规定。但维纳却并没有深入到这项工作之中,他只是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过他的这句名言却暗示着要揭示信息的本质,不仅要超越具体信息科学对信息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哲学以“物质”“能量”理解世界的传统思维方式。

西方学者弗洛里迪认为“什么是信息这个问题是信息哲学最困难和最核心的问题。”但经过不少努力,“信息依然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概念”。[4]由于深受笛卡尔心物二元论影响,面对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还不完全是精神的信息,他反复追问:“如果不用笛卡尔二分法,即信息与物理/物质和精神不同,那么信息能否构成一个独立的本体论范畴?”[5]在他看来,“还原论的方法认为我们可以将对信息概念及其在各种模型、理论和解释中的最基本的理解抽出来。非还原论则认为我们面临的情形大概是一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但在概念上却不能相互还原的网络结构。每种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究竟如何尚需详细探讨。”[6]因此他主张对这个问题暂时加以悬置。他说:“在维特根斯坦家族类似理论的建议下,需要我们承认问题存在而不是解决这个问题。”[7]

然而哲学要对“信息”加以反思,关于信息本质的问题是无论如何也“悬置”不了的。否则,只能使哲学受制于具体的信息科学。至于还原论与非还原论的关系,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邬认为要从哲学上理解信息本质,不仅要剔除具体科学给信息解释所带来的种种局限,实现“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批判”,而且还要使哲学“从传统哲学的旧有体系的阈限中超越出来”,实现“哲学对自身的批判”[8]。只有在这双重批判的基础上,信息本质才能获得理解。

邬认为,在内容上信息是与物质相对应的一种存在。但是信息与物质的对应关系却和精神与物质的对应有所不同。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9]他还说:“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10]在此,列宁是将“客观实在”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其目的在于突出物质所具有的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不过在今天看来,“客观实在”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客观性”,即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二是“实在性”,即“实体及其运动”所具有的能够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特别是触觉感知的性质。可见,精神与物质的对应关系是以是否具有客观性来加以划分和对应的。

但信息与物质的对应关系却并不立足于客观性,而是以是否具有实在性来加以划分和对应。其中,物质既客观又实在,表现的是事物的直接存在。这种“直接存在”具体说来至少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作为直接存在物的实体和场;二是作为直接存在方式或状态的运动、时空、差异、层次、结构等;三是作为直接存在关系的相互作用、功能实效、物物转化、流变生成等。[11]信息并不实在。它可以是客观现象,像水中月、镜中花等;也可以是主观精神现象,像人的思想意识等。它不是构成事物的“质料”,可它却显示着事物的存在及其样态,所以如果物质表现的是事物的直接存在的话,那么信息只表现了事物的“间接存在”。这里的“间接存在”其外延归结起来大体上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来加以把握:一是关于事物自身历史的反映(包括曾经发生过的与他物之关系);二是关于自身性质的种种规定,这些规定在其展示的时刻是一种直接存在的过程,但是在其未曾展示的时候还只能是一种现实的间接存在;三是关于自身变化、发展的种种可能性。[12]事实上,间接存在与直接存在相比,并不具有绝对的独立性。间接存在是由直接存在派生出来的,是对直接存在的显示或反映。直接存在才是间接存在的根据。[13]

根据以上认识,邬从哲学的角度为信息下了一个能初步反映其本质的定义:“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直接存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14]

二、“信息实践”的哲学规定

从邬对“物质”和“信息”的理解中可以推知,人的实践其实也是在物质和信息的相互作用中展开的。其中,“物质实践”主要指实践的物质方面,即围绕事物“直接存在”而展开的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以自己肉体之身、物以其实体之性来直接介入实践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充当实践主体的“人”有“肉体”;作为实践对象、实践成果的“物”有“广延”;承载实践过程的“活动方式”有“样态”、有“顺序”。实践在这方面表现出的是现实活生生的人直接求生存、图发展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它既让人感到“客观实在”又让人觉得分外踏实。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实践主要就表现为“物质实践”。人的一些信息活动,虽已大量存在,却不为人所理解,以致不得不将其还原到“物质实践”的方面,致使实践的信息方面长期遭到忽视。

“信息实践”主要是指实践的信息方面,即围绕事物“间接存在”而展开的实践方面。这个方面在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主要地表现为人们借助信息科学技术,将自己及其实践对象加以信息化处理和传递,并在这样的处理传递基础上,展开自己的实践活动。就这个意义上说,充当实践主体的“人”有可能只是人的一种间接存在形式,“他”被虚拟出来,没有“肉体”、不具实在性,在鼠标或按键控制下,“他”随时可以被生成出来并发生各种变换,“他”甚至也随时可以走向死亡;而作为实践对象、实践成果的“物”也很有可能只是物的一种间接存在形式,它没有“广延”,不具有实在性,也随时可以通过鼠标或按键而生成、变换,甚至消失;至于承载实践过程的“活动方式”,其“样态”、“顺序”也都有可能不具有实在性,并在鼠标、按键的操控下将整个“实践过程”在极短的瞬间加以完成。事实上,在信息科学技术的广泛渗透下,信息实践正逐渐成为人实践活动的主导方面。

事实上,“物质实践”和“信息实践”并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践活动,而是同一个实践活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只是在不同时代,这两个方面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有所不同。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前,物质实践居主导地位,信息实践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还原到物质实践方面,以致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直观地将“物质实践”等同于实践本身。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伴随信息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实践才逐渐成为实践活动的主导方面,并对物质实践展开全面渗透。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实践的显露使得人的实践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当然,物质实践是信息实践得以产生、发展的基础,没有物质实践提供、创造物质手段,信息实践也就难于维持并获得深入发展。但信息实践的发展也为物质实践开辟了新的模式、新的空间、新的道路。可以说,正是信息实践在实践中的这种主导地位的确立,才使得实践所包含的物质和信息这两大对立方面得以彰显,从而表明实践发展到信息时代,才真正从自身内部发生了分化。这样的分化,其意义不亚于商品与货币、自然与人的分化。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正是这样的分化,使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得以进一步展开,从而推动事物在更复杂层面上实现其自我发展。同样,信息实践的显现,意味着人的实践从此将在“物质实践”与“信息实践”的对立统一中全面展开。而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它在信息科学技术推动下的这种分化统一,展现出的将是实践由简单到复杂、由“物质”单一维度到“物质和信息”复杂维度的转变,这样的转变表现出的是人在存在方式上的巨大变革,而这样的变革也必将对人本身产生深远影响。

三、“信息实践”与对信息时代实践的全面理解

信息科学技术对实践本身的推动作用早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张明仓先生曾经就试图以“虚拟实践”范畴来揭示在信息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的存在方式变革。在他看来,虚拟实践是“人类超越现实性的一次飞跃”,“是人利用符号化或数字化中介超越现实性的感性活动。”[15]

第一,如果“虚拟”能够构成对“现实”的超越,那么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虚拟”和“现实”之间存在实质性对立关系,而且“虚拟”高于“现实”,以致从“现实”之中无法概括出“虚拟”来。但自亚里士多德提出“潜能与现实”关系时起,“现实”就具有标志事物实际存在之意。黑格尔甚至将“现实”理解为“本质与实存或内与外所直接形成的统一。”[16]为此他专门指出,现实与思想不存在“固定不移的对立”,那种将“现实”理解为“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观点是对“现实”的误解。[17]他的那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更是指出了“现实”与“必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现实”其实是指包含内在根据、合乎必然的存在。而“虚拟”真正成为人的一种实践方式,并被哲学高度重视,其内在根据或必然性正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因此“虚拟”正是信息时代的最大“现实”之一。在这个时代脱离了“虚拟”来言说“现实”,这样的“现实”只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现实”。既然“虚拟”和“现实”在信息时代并不存在实质性对立,那也就更谈不上“虚拟”对“现实”的超越了。

第二,如果说“虚拟”真的具有超越性的话,那么它所超越的不是“现实”,而是物质的“实在性”,即以往感官经验中的“直接看得见摸得着”。像圆的方,方的圆,在实践还主要处于“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践阶段是不可能的,但在信息实践为主的当代实践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是现实的。

第三,如果以虚拟实践来概括人们当今的整个信息实践活动,那么像信息科学技术本身的研发活动,像以信息科学技术重新审视、改造以往科学和技术的活动,以及人们的信息通讯活动等等,都很容易被直观地排斥在虚拟实践之外。这样一来,信息科学技术对人存在方式的巨大变革,就将窒息在“虚拟”这一狭小范围之内,使人意识不到自己正经历着的这场存在方式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将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而以“信息实践”来概括当今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方面,不仅能够将虚拟实践无法直接概括的人类信息活动概括为“实践的信息方面”,而且更能够在理论上自然地表达出人类实践活动在信息时代前、后不同阶段的本质区别,以及这些区别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更好地揭示出人在存在方式上的大变革。不仅如此,透过“信息实践”,哲学更能够深刻警觉到信息时代实践的巨大复杂性,以便更好地改变以往对待实践的直观态度。具体说来:

实践的确建立了人与世界改造与被改造的对象性关系。但除了这一点,还应该看到的是这种关系在不同时代其内容和形式是不相同的。一些学者在讨论这种关系时,似乎并没有深入研究这种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在信息时代和工业时代究竟有何不同。于是,他们仍然以在工业时代人们思考这层关系的思维逻辑来对待这种关系,不仅将这种关系理解为简单线性决定论关系,而且在对这种关系不作任何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就公然断定这种关系具有天然至善性,并以这样的断定来作为当代哲学思考的前提。这在信息实践正逐渐成为人实践主要方面的今天是很成问题的。因为通过信息实践,信息复杂性将全面渗透到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深入到实践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使实践的复杂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这意味着:(1)人与世界改造与被改造的对象性关系不仅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且还很有可能是非对称、非线性、非确定性的,这使得“人以物的方式活动”,未必能够换来“物以人的方式存在”。(2)人与世界改造与被改造对象性关系的至善性并不完全取决于人在以物的方式活动之后,是否换来了“物以人的方式存在”。它还取决于人这个实践主体对待这一关系的态度。如果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以一种盲目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关系,将这种关系仅仅理解为单纯生存关系,而不去探索除了这种基本关系之外,已经掌握了信息科学技术的人还可以再赋予这种关系以什么样的新内涵,那么人就很有可能被这单一的生存关系所窒息。因为他所掌握的信息科学技术,很有可能在这单一生存关系限制中改变性质,即由满足人生存需要的必要条件转变为助长人追求资本利润增长的有效工具,最终成为毁灭人的帮凶。

参考文献:

[1][2]邬,李琦.哲学信息论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8-9、10页.

[3]维纳著作选[M].钟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4.

[4][6][7]L•弗洛里迪.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J].北京:世界哲学,2004,(5).

[5]刘刚.通往信息哲学的东方进路[J].北京:哲学研究,2005,(9).

[8][11][12][13]邬.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4、38、46、41.

[9][10]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8、266.

[14]邬.信息世界的进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26.

[15]张明苍.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85.

[16][17]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95、295-296.

(责任编辑/王丽君)

作者:康兰波

信息哲学名称研究论文 篇3:

宏观物理学基本原理(第四章 信息大论)

信息大论是宏观物理学的“信息论”。单是从题目上就可以感觉到有些另类,而在另类的题目下更有其另类的内容。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支撑起一个新的理论平台大论信息,试图为信息科学理论释疑解惑,在不为大家普遍接受之初,被看作另类亦属自然。但愿大家能静下心来,暂且跟着我的思路往前走一走,一个春光明媚的新世界或许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1.信息是哲学层次上的抽象

信息论的主要创始人,美国数学家克芬特·仙农在研究信号、消息和信息的相互关系时指出:信号是信息的物理表达层;消息是信息的数学表达层;信息则是更高层次哲学上的抽象,是信号与消息的更高表达层次。这是一个非常精辟的论述。可惜,现在我们很多人在很多情况下都把消息和信息混淆在一起。包括仙农先生本人给信息一词下的定义:“信息就是不确定性的消除量”,也并不是从哲学层次上提出来的。混淆信息和消息的背后是我们对哲学和数学的认知出现了差错。我们要找出这些差错,还要对整个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详加分析。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伦这三个密切相关又自成体系的理论为什么会在短短的三、五年内同时出现?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恐怕还得从一百年前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开始谈起。

A.哲学百年沧桑

我在上一章“时间和空间”中讲到:现代哲学一直停留在19世纪的水平上没有多大的进展,表现出了明显的衰落。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自从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先后问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而哲学家的步伐却一直跟不上来。辩证法只能解读“牛顿三定律”层次的东西,而科学家们急需要有一种新的思想方法来解读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些科学家在从事自己所在专业的研究过程中,逐渐触及到一个新的哲学体系——系统观察法。这是一个超出辩证法而又不脱离辩证法的思想体系,就像相对论既超出又不脱离牛顿三定律一样。由于大家所处的具体专业不同,每一个人都仅仅接触到这个思想体系的一部份,于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纷纷出笼。这三个科学理论实际上就是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哲学思想体系的表述。可惜的是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一直没有人能把三者融会贯通地结合起来,提炼出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宇宙观。

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了二、三百年的发展,现代科学已经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思维方式上它以微观分析思维为主导思维方式,拒绝承认宏观综合思维的主导作用;在思想方法上它仅仅认识到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对矛盾双方生存的共同基础认识不足,对多头矛盾共同作用缺乏认识;在宇宙观上它固守“牛顿三定律——广义相对论”的宇宙观,对量子力学的宇宙观视而不见。只把量子力学当作奴隶来使用,而拒绝承认它的宇宙观,真可谓是天大的冤枉。在这样一个具有明显缺陷的思想体系主导下,我们的科学家即便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已经认识到了更高层次的思想方法,也是仅仅局限于一般性应用,不能从宇宙观的高度把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建立起来。

如此说来,目前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都还是一种处在原生状态的哲学。它们刚刚从社会实践中走出来,还需要有一个锤炼和升华的过程,最后才能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哲学思想体系。一个全新的思想方法背后必然有一个全新的宇宙观。尽管目前人们在强大的思维惯性作用下仅仅把新的思想方法当作工具在广泛使用,而拒绝承认它的宇宙观,但是它入主哲学殿堂的步伐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当唯物辩证法升级为系统观察法的时候,唯物主义宇宙观也自然会提升为一个系统性的宇宙观。总之,哲学在20世纪发生了一场跨越式的发展,很多哲学家被抛弃在了19世纪,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它们究竟属于哪一个学科?为什么我们不能讲“信息学、控制学和系统学”?我们为什么仍然称克芬特·仙农和诺伯特·维纳是数学家,难道他们在信息论和控制论方面的贡献比不上在数学方面的贡献吗?我心头多年的疑惑总算是有了一个说法。“名不正则言不顺”,现在到了给信息论正名的时候了。信息论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论著;它的作者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不这样给他们定位,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什么是“信息”;也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哲学。

我在前面“第三章时间和空间”中曾经说:“20世纪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现在看来也需要稍作修正。应该说: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几位创始人真真正正是20世纪的哲学家。虽然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触及到的是一个高层次的哲学体系,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新的哲学体系的发现者和实践者。这也正显示出哲学的奥妙所在。从历史上看,真真正正坐在那里大篇大篇地写哲学专著的人,往往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

联想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在当今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岂不正好是哲学理应所处的位置吗?20世纪衰落的并不是哲学,而是我们这些职业的哲学人。历史给我们哲学家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恍然大悟之后还真有点让人羞愧难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尊敬的哲学家们,让我们把19世纪的一些哲学命题权当是宝贵的文物暂且搁置起来吧,什么物质和精神呀,唯物和唯心呀,都暂且不要考虑,赶快投身到建设新的哲学体系的宏伟工程中来吧!现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已经渗透到了全社会的各行各业和所有的科学领域,我们再将它们贯通起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那还不把整个人类社会都折腾到天堂上去?

B.哲学源于实践

我们从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产生到它们向全社会各个研究领域全面渗透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从实践中产生又返过来指导实践的过程。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带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在这个新的层次里面产生了新的认识方法;新的认识方法背后隐藏一个新的宇宙观。所以,要想在新的世纪里面当一位新的哲学家,首先必须认真理解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特别是要学会系统地理解它们的时空观,然后再学习在这两个基础理论之上已经形成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最后才有资格展开你的哲学思维。哲学源于实践,你不进入到这样的物质层次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哲学思考。

当我们学习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再去学习中国哲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们两者之间竟然能非常容易地沟通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把上面的道理返过来想一想就会明白,原来它们的思维都深入到了同一个物质层次。现代人是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把思维引入到这个物质层次里面来的,那么中国古代哲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思维深入到这个层次里面来的呢?没有别的方法,只有练功“入静”,让大脑进入“庄子”所说的那种“坐忘”状态,从而感触到一个更深入的物质世界。练功就是中国古代哲人非常重要的一种实践活动。

研究哲学需要有很深入的社会实践体验。一个现代的哲学家,你如果想研究中国哲学就必须要学会“入静”。你感触不到意境中的那个物质世界,你就不能理解中国哲学的精髓所在。同样,你要是想当一个21世纪的哲学家,就必须跟随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进入到一个更深入的物质世界,特别是要弄清楚它们的时空观。这是最基本的入门条件,你如果作不到这一点就只能停留在19世纪,做一个19世纪西方哲学的守护神。因为19世纪以前的西方哲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只局限在四维时空的显物质世界。

C.信息和意识

“信息”实际上就是哲学家通常所说的“意识”,是更高理论层次上的意识。信息较意识有着更广泛、更深入、更充实、更具体、更实用的内涵。从意识到信息,标志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深入到一个新的物质层次,也是哲学在20世纪发生的一次跳跃式的发展。

20世纪初,广义相对论把一个由时空张力广泛联系的宇宙介绍给我们;量子力学把一个不确定的混沌宇宙介绍给我们;而在此之前,人们只有一个由万有引力广泛联系的宇宙。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此深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人与外界的交换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意识交流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转换形式。原来人与人之间是通过语言来直接进行意识交流的,语言是意识的表现形式;语言是现实的意识。电话的出现,使电信号也成了意识的表现形式和现实的意识。到了信息论我们就把电信号改称为信息的表现形式和现实的信息,意识就是这样很简单地转称为信息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哲学体系。现在人们往往不能十分清晰地界定信号、消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要把这三者的关系稍微理顺一下就很容易明白:信息就是原来的哲学体系中的意识。原来我们把语言看作是现实的意识、把一本书看作是固化的意识;现在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信息在物理层次上的表达、把一本书看作是储存起来的信息。

信息一点也不否定原来的意识,只是在原来意识一词的含义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新的内容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加入的。一个方面就是上面刚讲过的,原来的哲学仅仅把语言看成是意识的表现形式和现实的意识,而信息论则把信号看成是“意识”的物理表现形式,把消息看成是“意识”的数学表现形式。很明显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把意识的表达形式更进一步细化了。

另一方面加入的内容就不太容易理解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物质”一词的内涵不断向“意识”方向扩展,到了暗物质、暗能量,物质和意识实际上已经完全合二为一了。按说依照辩证法并不应该难以理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呀!可是我们的哲学家就是拒绝承认。历史要发展,科学要前进,“信息”一词也就应运而生了。它不仅保留了“意识”一词原来的内涵:“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它更告诉我们:“在物质世界的一定深度,意识就是物质”。也就是说,信息一词不仅包涵了主观的意识还增加了客观的意识。信息论要讨论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的问题,这在原来的哲学体系中是拒绝讨论这个问题的。

总之,信息就是系统化、层次化、客观化的意识。在这里一下子还讲不明白,到下面“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一节再作详谈。

D.信息和消息

信息和消息的关系非常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哲学和数学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使我想起了中国哲学一句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用语言可以表达清楚的道理,都不是自然界最根本的、永恒不变的道理。我们给“信息”一词下了几十上百个定义,没有一个十分妥贴让人满意的。就是因为“信息”与中国哲学的“道”进入了大致相同的哲学层次。用语言(包括数学语言)都不可能完全表达清楚它的内涵。

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道理”比“道”低一个层次,但是当我们所要认识的客观事物本身就处在物质世界比较浅显的层次的时候,“道理”和“道”就完全一致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把道理看作是“道”。同样,信息和消息的也是这样。信息一词具有较深层次的哲学内涵,是不可能用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用语言(包括数学语言)能够完全解释清楚的应该是消息。但是,当信息所在的系统处在客观世界比较浅显的层次时,信息和消息是完全等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把信息和消息混淆在一起也不为错。只是我们必须清楚二者在什么情况下是相同的,可以相互通称;在什么情况下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相互通称。

信息是哲学层次上的抽象。如何抽象才是哲学层次上的抽象呢?我对克芬特·仙农先生的论述是这样理解的:对客观事物的物理特征进行抽象,包括三维大小尺度、颜色、温度、频率、速度、强度等等,可以获得信息的最低级表达层次---信号;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数学语言进行逻辑推理、综合、分析,可以获得信息的较低级表达层次—-消息;哲学层次上的抽象在以前的哲学中主要是指运用辩证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多方位的抽象,而到了信息论这里已经上升为运用系统观察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多时空的系统的抽象了。学习过系统论的人都知道,系统可以赋予我们一种洞察力,让我们能认识到其他方法观察不到的一些客观现象,而信息一词的内涵恰恰就包括了这样一些新的内容。

消息是信息的数学表达层,或者说是语言表达层。由于四维时空的“数理屏障”作用,消息只能存在于四维时空之内,而信息一词是不受时空屏障制约的。在四维时空之外只有客观信息存在,没有消息和信号存在;在四维时空之内既有客观信息存在还有主观信息存在。消息与主观信息是完全相通的,可以通称;消息与四维时空内的客观信息就不在同一个层次,是不可以通称的。详细解释还是放到下面“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一节来讲。

2.信息是我们与外界交换内容的名称

信息论与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家诺伯特·维纳认为:“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这一句话讲的很有内涵,值得我们仔细探究。首先它告诉我们:信息存在于我们同外界进行交换的过程中,我们不与外界进行交换的时候信息就不存在。在没有我们存在的客观世界中本来是没有信息存在的,“信息”的主观属性赫然若揭。

“交换内容的名称”这7个字也值得我们细心玩昧,信息不就是我们对交换内容的一个称呼嘛?这使我想起中国古人的一句名言:“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我们对周围事物的任何称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我们对周围事物的称呼一直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给相对稳定的事物起一个名字,对于变化快的、比较复杂的事物我们没有必要给它起名字,或者不方便起名字,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统称,信息就是我们在这个时候使用的一个统称。所以,不管是已经有名称的客观事物,还是没有名称的客观事物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看作是一个信息。当然这样的信息在未被我们的大脑意识到之前只能算是一个消息或一个信号。

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资和能量的交换。对于交换的内容有时我们有具体的名称,我们既可以直呼其名,也可以称之为“信息”;如果没有具体的名称,我们就直接称之为“信息”。在此,我想模仿我的祖人“庄子”说一句粗话,还望大家见谅。“什么都是信息,信息也什么都不是。信息是个‘屁’”。消化道中的脏气从肛门排出,它的响声和气味开始扩散、稀释,一直到人的感觉器官不能感觉到为止,我们把这一时间段的脏气称之为:屁。通常我们说:甲某放了一个屁把乙某给呛跑了。如果我们用信息化的思维方式来说这句话,就是:甲某释放出一个信息,乙某接受到这一信息后迅速离开了。这个简单的例子告诉我们:信息论就是一个方法论,它告诉我们如何用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复杂的客观世界。

一个外科医生可以从患者的放屁声中获得手术成功的信息。因为“屁”是患者消化道的产物,它携带着患者消化系统的信息,它携带的信息量与它所在系统的复杂度密切相关。屁声在没有转输到医生的大脑之前只是一个客观信号,被医生的意识系统接受之后才成为信息,这时它的信息量与医生大脑意识系统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量。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信息都是系统中的信息,脱离开系统无所谓信息。所以要认识一个信息,首先要了解它所在的系统。

总之,信息论是一种方法论,是我们认识复杂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当我们不使用这一种思维方法的时候,信息是不存在的.客观世界中只存在着物质,不存在信息.当我们开始运用这一种思想方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任何物质称之为信息,包括我们已经认识到的物质和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物质;信息就是我们的大脑对物质的一种意识方法.信息化的认识方法和信息化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的主要内容之一,任何信息都是一定系统中的信息,脱离开系统就没有信息。我们必须把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结合起来一块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观察法。

3.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

作为一个唯物论者,我不认为信息[意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我是一个中国式的唯物论者,承认有客观信息[意识]存在。走出四维时空物质就是意识,意识也就是物质。对于中国哲学,言重一点的人称它为:“客观唯心”,平和一点的人称它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以前我知道他们说的都不对,可是不知道如何来反驳,现在当我学习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以后,我明白了,原来中国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应该叫做:“系统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透过人体这个小系统去认识宇宙这个大系统。系统辩证唯物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比辩证唯物主义更深入一个层次,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升级版。辩证唯物主义仅仅是系统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崇拜者,我崇尚马克思充满睿智的头脑;我佩服恩格斯思路的敏捷,我对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从未有过怀疑。但是,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更信奉中国哲学;我还是一个现代人,我更喜欢学习现代科学理论。我曾经在它们三者之间徘徊,不知所措。现在好了系统辩证唯物主义把它们非常科学地协调起来了。中国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原本都是一体的,出现矛盾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三论归一是现代科学理论研究的一大趋势,系统论是前两论的基础也已经基本明确,只是这三归一该如何一个归法?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的方法就是首先给它们区分主观、客观属性,就是把主观系统和客观系统,主观控制和客观控制,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一一区分开来。

A.主观系统和客观系统

系统就是一种整体观念。当我们用整体的观念去认识宇宙的时候,我们就把宇宙在主观上设定为一个系统;当我们把一个国家在主观上设定为一个系统的时候,也就是在用整体的观念研究这个国家。系统论就是一个整体方法论。可是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你只要用整体的观念去认识客观事物就必然会落入中国哲学的套路,因为在运用整体观念上目前还没有谁能比得上中国哲学。

我们说:“系统论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并常常以它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来证明它的科学性。其实我们错了,正是逻辑和数学的局限性制约了系统论的整体性,致使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另一大类系统不能被纳入系统论研究。这另一大类系统就是德国科学家艾根在他的超循环理论中描述的“循环生成和循环制约系统”;也就是中国哲学中的“五行生克系统”。现代的超循环理论和古代的五行生克循环,他们研究的是同一类自然现象。

这两大类系统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着客观事物的平衡发展。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都是这两类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过程,像物质世界的膨胀运动和旋转运动、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人类社会中的民主和集中等等。可惜的是这两类系统中有一类系统是不能用逻辑和数学来表达的,现在的系统论只研究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系统也是出于无奈。

对系统论的深入研究,让我们认识到:系统起源于混沌,而最终也结束于混沌,系统的边缘地带也都是混沌的,系统处在混沌的包围之中。那么系统究竟是如何起源于混沌的呢?

我们知道混沌是物质的彻底的自由运动状态。自由运动导致部分物质和能量聚积起来,大聚积引发大爆炸、大膨胀。就是这种膨胀运动势力在自由运动的混沌之中支撑起了系统;反过来说,系统是膨胀运动势力把物质组织起来形成的。所以系统都具有方向性[时间性]和扩张性。但是,在膨胀运动势力支撑起来的系统之中自由运动势力并没有被消灭,原来表现为混沌状态的自由运动的物质在膨胀运动势力的冲压下转变成了旋转运动,旋转运动进一步演化出循环运动。循环运动让物质在自由运动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形成另外一种系统。这样在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内部就出现了两种组织形式的系统,按照膨胀运动组织原则形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主观系统”;按照自由运动组织原则形成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客观系统”。所有自然形成的系统都是主观和客观两种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的。

很明显,现在的系统论研究的主要是主观系统。虽然德国科学家艾根在研究生物系统进化过程时发现了循环系统,也认识到了循环系统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广泛性,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一直没有把这两类系统并列到一起来研究。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大概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人们的基本观念问题。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分析思维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文化。人们刚刚开始运用像信息论、系统论这样的整体思想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还不能完全摆脱分析思维惯性的制约。客观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超出了辩证逻辑的认识范围,数学语言也无能为力,导致科学在客观系统面前驻足不前。科研对象的局限性也制约了系统整体思维的全面发展。现在科学家们研究的系统大多还是以人工系统为主,而人工系统工程都是主观系统。在大自然中客观控制系统主要表现为旋转运动,如原子的旋转、太阳系的旋转,我们目前还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旋转;在四维时空之外它表现为暗物质和暗能量,而我们对暗物质也还知之甚少。

在生物界和社会组织中,客观系统虽然容易被我们认识到,由于物理学家认识不到,数学家又解读不了,这种客观系统也只能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如果再没有哲学来揭开其中的奥妙,长此以往后果很严重,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通过对系统论的研究,我们认识到:系统来源于混沌。由于系统论研究的主要是主观系统,而混沌本身就是一种客观控制系统,所以应该说:主观系统产生于客观系统之中。而随着系统的发展,主观系统中又出现客观系统;客观系统中又产生主观系统。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的产生,再到人类社会的出现,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完善,系统就是这样由客观中产生主观,再由主观中出现客观,主观系统与客观系统交替促进,协调发展。

总之,系统就是一种整体观念。任何一个完整的系统或者说自然形成的系统都是主观和客观两类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主观系统是按照膨胀运动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因而它具有方向性和扩张性;客观系统是按照自由运动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的,因而它具有不确定性。主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有级差关系,这是由系统的方向性所决定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客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都是相互平等的,这是物质的自由运动原则所决定的相互制约,相互协同关系。现代系统论研究的仅仅是主观系统,这是因为数学语言解读不了客观系统。要想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理论就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把主观系统和客观系统结合起来一块研究。

B.主观控制和客观控制

在现宇宙中,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在膨胀运动和自由运动两种势力的相互抗衡中发展起来的。当我们把某一相对独立、完整的客观事物看作是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的时候,就把膨胀运动势力对系统的影响作用称之为:“主观控制”;自由运动势力对系统的影响作用称之为:“客观控制”。实际上,主观控制和客观控制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独立、完整的系统内部都同时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两种控制形式。比如:议会对国家的控制就是一种客观控制,而政府对国家的控制就是一种主观控制;董事会对企业的控制属于客观控制,而总经理对企业的控制就属于主观控制。

主观控制是膨胀运动势力对客观事物的影响过程。它具有种种膨胀运动的基本特性,如:扩张性、时序性和方向性等。指令和反馈是主观控制的最基本形式,而促进客观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是主观控制的目的。

客观控制是自由运动势力对客观事物的影响过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自由平等、有序竞争是其基本特性。在这里,“有序”是围绕主观控制的方向和目的形成的有序,是主观控制的结果。循环相生、循环相克是客观控制的基本形式,而维持系统平衡是客观控制的目的。

现代系统论主要是研究主观系统;同样,现代控制论研究的也主要是主观控制。这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阶段性造成的,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将逐渐认识客观控制,这是一种不容易用逻辑思维和数学语言解读的控制形式。

C.主观载体信息和客观本体信息

任何信息都是系统中的信息,没有系统无所谓信息。在主观系统中运行的是主观信息;在客观系统中运行的是客观信息。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在结构形式上是截然不同的。主观信息只能依附于相应的载体而存在,故称之为:主观载体信息;客观信息就是一种客观自在的物质,故称之为:客观本体信息。

现代信息论主要讲的是主观信息,客观信息这一概念缺失,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混淆不清,导致“信息”一词的概念一直不能确定。比如:现代科学家经常说:“信息被吸入黑洞、黑洞释放出信息”等等,在这里信息就是物质,物质就是信息,这就是客观本体信息。由于不明白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之间的关系,一些人在论坛上大声疾呼:“某某科学家在宣扬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必败”等过激言辞。实际上科学家没有错,错误的是我们,我们对系统科学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一个层次。研究21世纪的哲学必须在深入理解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

我们的大脑就是客观世界中自然生成的一个信息处理器。主观信息就是大脑把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基本属性抽象出来,以一定的物理符号[信号]、记录、储存起来。大脑抽象的过程既是主观信息形成的过程,也是主观意识形成的过程,在这里主观信息等于主观意识。当我们非常客观地把大脑当作一个信息处理器来认识思维过程时,我们的思路似乎突然开阔起来,原来意识的实质就是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基本属性。原本物质和物质的存在状态、物质的属性是不可分离的,是大脑把物质的存在状态和属性抽象出来与本体相分离。

在四维时空之外,宇宙大爆炸之前,物质处于自由运动的混沌状态,物质就是信息——客观信息;物质就是意识——客观意识。物质处于混沌状态,物质和物质的基本属性无可分离,就不存在主观信息和主观意识。

物质进入四维时空,进入了多层次的旋转运动状态,有了相对稳定的形体,可以被大脑所意识。物质的存在特征和基本属性被大脑抽象出来就形成了主观信息和主观意识。

进入四维时空的物质,在膨胀运动势力和自由运动势力的双重作用下,运动形式不断提高。生命运动的产生,社会运动的出现,主观控制和客观控制的表现形式也不断提高,客观信息的表现形式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在人类社会中,议会对国家的控制属于客观控制,议会选举过程中每一张选票都是一个客观信息,都代表一定的社会势力。选票作为一个载体与社会势力之间是一个代表关系,是一个设定关系。选票不是抽象出来的,是设定出来的。所以说,在比较高级的客观控制系统中,客观信息可以和客观事物本身相分离,但是,这种分离不是抽象出来的和主观载体信息有着明显的区别。

举例说明一下:前几年长虹集团在电视机市场上掀起一场降价风波。长虹集团老总的一纸电文,长虹彩电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降价。这一纸电文就是一个主观载体信息。这一降价行为作用于电视机市场引起各个品牌的电视机纷纷降价。这一降价行为就是一个客观本体信息。

4.小结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先后问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新的物理层次。更开阔的视野,引发人们更深入的思考。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新的思想方法开始不断涌现,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几乎是同时出现。这些新的思想方法背后是一个新的宇宙观、一个新的哲学思想体系。新、旧思想体系之间不是相互否定、不是相互对立,而是一种新的拓展。这也决定了新、老宇宙观之间不是直接的对抗,就像相对论与牛顿三定律之间的关系一样,是一种承接、发展关系。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这样发展成为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

我们现在都没有把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当作一个新的哲学体系来看待,这是因为客观世界中同时存在着两大类系统,而现代系统论只研究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类系统,对另一类系统视而不见。巨大的认识缺陷,不认真仔细地潜心思辨,还真的不容易发现。我们把客观系统、客观信息和客观控制提出来,把主、客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辨析清楚,一个崭新的哲学体系就显现在我们的面前。

很明显,这一新的哲学体系和古老的中国哲学是遥相呼应的。完全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上可以说中国没有哲学;完全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上可以说西方哲学是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才刚刚开始。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持有西方哲学思想的人就意识不到这一新的哲学体系的存在。只有那些从西方哲学的思维框架中走出来,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中国哲学贯穿起来进行研究的人才能观察到这一新的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中国哲学到西方哲学,再从西方哲学跨越到系统唯物主义,人类思想史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否定之否定全过程。

未完待续

作者:庄建西

上一篇:商业银行网点优化论文下一篇:英语课堂游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