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卫生信息技术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医疗行业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显著的效果。医疗体制改革,强调加强财务系统信息化,将信息化技术与医院经济管理一体化,将我国医院成本控制到最低。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院卫生信息技术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院卫生信息技术管理论文 篇1:

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自医改方案实施以来,如何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各大医院领导层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卫生管理和经济管理在医院整体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升这两者的管理水平也是当前医院需要迫切完成的任务。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应用为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提供了新的支持。基于此,文章对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应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8.165

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用飞速来形容,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带动我国工业、医疗、航天、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迅速发展。[1]现今信息基本都是数字信息,数字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递功能都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医院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卫生经济管理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可以为其提供资源、数据、预算、计划等众多信息资料,使医院发展以精确、科学的数据模式展示出来,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地发展。

1 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是现今医院发展和运营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基本方式之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卫生经济管理中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医院各类数据信息、资源等,让管理模式系统性、科学性地进行,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管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且协助管理者监控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发展情况。[2]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关联医院管理各类管理过程,为各个部门提供业务支持,并且将结果以不同的数据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信息技术实质也是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模式更新和转变的重要助推器。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医院管理趋向于无纸化转变,丰富管理内涵,拓展职能空间,集信息化平台的各个管理要素为一体,与医院其他战略交叉融合,共同发展。

2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1 指导思想

信息系统是由多个信息模块共同构成,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以科学发展,稳定进步,为广大患者服务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促使最终信息系统建立完成之后在卫生管理和经济管理中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以科学技术支持卫生经济管理,实现医院系统化、智能化、现代化发展,从而提升医院的综合效益,促进医院增长方式向多元化、多要素、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3]

2.2 建设原则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有三个原则需要遵照:①以时代和医院的发展需求为牵引,不断完善卫生经济管理功能,优化结构;②以顶层设计为统筹,要建立特色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优化顶层设计,研究和建立专项信息管理模块;③逐步推进完善信息系统,实现各模块之间的互联、开放、共享。

2.3 费用核算模块

结合医院现有的资源和软件,实时更新,结合实际运作形式与科学核算原则,安装费用核算模块,能够提升成本核算的精准度,统计医院的所有费用流动情况,准确、高效地完成医院各类资金费用相关的计算工作。从药品的资金管理、设备的资金管理、病人检查治疗的各项资金管理都可以通过系统清楚显示出来,便于查看和搜索。

2.4 经费管理系统

经费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考虑多项内容,包括经费产生、存储、使用、流动、交换等各项内容,并且要简化操作流程,使管理系统更流畅地运行,如此可实时完成医院药品、耗材、床位、护理等各个环节的经费管理。

2.5 就诊卡系统的建设

就诊卡也可称为“一卡通”系统,患者第一次挂号办理就诊卡,卡中存储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就诊、缴费信息,可在医院实现全程刷卡就医、预约挂号、自助挂号、支付、医疗支持等各项功能。还有助于医生查看患者的既往病史,从而更加清楚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2.6 经济统计分析模块

经济统计分析模块主要用于经济统计分析和决策,是各项内容综合管理查询的集成系统,集中各种内容和数据,可自动生成经济数据报表,便于经济管理者时刻监控和管理,并且可实时动态跟踪医院的资金流向,查询仓储数据,了解药品及医疗设备的使用信息,可实现数据最大化利用的目标。

3 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建议

3.1 实现全院移动连接

信息技术与无线移动技术相互融合,共同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质量,近年来信息技术以及移动无线技术已经在我国多个城市多个医院广泛应用,国家卫生管理部門也积极鼓励各大医院加强数字化、信息化建设。[4]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利用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医院通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信息检测系统、卫生经济管理系统、档案病例存储系统、成本核算系统、医疗器械管理维护系统、心电信息系统、病理信息系统、病房管理系统、麻醉信息系统、药物监测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集成连接,实现共享,将信息数据覆盖医院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实现信息化就诊、移动查房、护理、监测等任务,让医院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快速发展。

3.2 整合共享医院管理数据信息

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协调医院的各项工作,调整内部结构。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数据管理平台,但医院部门众多,各项工作的开展也较为复杂,各个部门涉及的管理数据信息也较为繁杂,因此要求医院在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要实时整合各项管理工作产生的数据信息,使信息平台的效率性和系统性充分发挥出来,协调医院的各项工作,让信息管理制度更为系统、完善,减少信息封闭产生的各项管理问题。

3.3 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

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医院发展的任务,提高医院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计算机操作水平是必要的任务。依托信息技术进行卫生经济管理,其中涉及大量的操作和应用流程,要求医院进行强化培训,让所有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掌握信息平台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严格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规范使用,避免因操作失误使重要数据信息丢失,从而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损失。[5]另外,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要注重安全管理,确保信息不丢失,对于重点核心管理部分,要建立容灾备份系统,并且定时检查维护,确保信息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推进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4 结 论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制度不断优化调整,落实和实施信息化管理,现今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递功能都在不断更新和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快速,并且从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现今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体系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依旧凸显出一些问题,要求医院及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逐步完善和调整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促进医院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发展,从而推进医院各项工作开展。

参考文獻:

[1]薛艳杰.探析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9):137.

[2]崔云芝.信息技术在医疗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12):154-155.

[3]孟晓丽.数字信息化平台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3):1-2.

[4]王与荣,姚文坡,朱兴喜,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野战医院卫生装备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5(1):35-37,42.

[5]李松键,杨运鸿,肖黎.位置信息技术在武汉市某大学附属医院考勤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8):60-61,64.

作者:李磊

医院卫生信息技术管理论文 篇2:

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在我国医疗行业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显著的效果。医疗体制改革,强调加强财务系统信息化,将信息化技术与医院经济管理一体化,将我国医院成本控制到最低。通过对我国目前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的概述,分析研究门诊、住院收款、审计系统中财务系统信息化的应用,最后分析HIS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联系,对完善医院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信息化;财务系统;HIS系统;完善措施

一、引言

我国已经处于信息化时代,无论在学校、家庭、企业、医院等地方处处可见其应用。随着信息技术改革的发展,医院应市场需求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在卫生经济管理中普遍应用,为我国医疗改革带来了便利条件。研究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应用,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高效为人民服务。

二、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目前,全球信息化发展迅猛,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应用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在适应改革中不断得到普遍的认可,医疗行业依赖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医院在使用HIS系统时,根据需求与发展现状,分为三种情况,购买、自主开发以及合作开发,HIS系统建立成熟的医院管理系统,在临床应用、卫生经济管理等方面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三、分析研究信息技术在财务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在财务系统中,现代醫疗管理中,财务系统信息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我国在改进传统经营模式中,应用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医院在采购医疗设备、管理药库药品、药房药品、卫生耗材或其他材料等经济物资;门诊(开单、划价、)收费;住院办理、开立医嘱、记账、审核、结账收款、预交金管理等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涉及到财务资金流和经济物资流的变动。基于传统财务管理核对工作量巨大、记账繁琐,容易出错,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承担复杂的核对和计算工作,将记账变得简单精确,从而减少财务漏洞,加强财务管理。

1.信息技术在医院门诊收费中的应用

在医院门诊收费中,传统的收费方式是用手写收据,珠算或计算器计算使用的药品价格,不仅浪费时间而容易出现错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药名、规格以及数量等自动算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病人看病等待的时间。开药后,信息自动传递到药房,患者拿到开好的药方,整个流程简单明了。现阶段,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网上APP预约挂号、门诊自助缴费等先进的技术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技术在门诊收费中应用的优势:首先,精确掌握药品数量,清点工作效率提高;其次,节约患者等待时间,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方便);最后提高结算效率,降低差错率,系统及时提供财务结算报表,方便核对与财务监督。

2.信息技术在住院收款中的应用

(1)住院收费处人员根据医生开单及时维护科室患者入院信息,并根据科室提交信息审核出科患者费用快捷办理出院,节约大量计算时间。(2)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产生费用由医生开具电子医嘱自动转换生成记账明细或部份由护理人员参照录入,其他护理费用记账可由护理人员设置个性化组套记账,配液中心根据传输的患者信息进行配液和记账,所有檢查、化验、治疗、护理、配液产生费用自动归集,医护共亨。(3)患者预交金管理,在传统方式下因患者结账时间不固定,在管理和控制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简单有效地进行核对和采集数据。(4)通过信息系统的支撑、患者住院费用能够根据需要实行一日清单或汇总清单,也可进行电子查询,符合相关部门要求,保障患者知情权。(5)HIS系统根据医保部门要求,开放结口,使医保报账系统和HIS系统合二为一,通过医院传输的信息在线为患者进行费用报销。(6)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收费业务结算报表,方便核对与财务监督,节省财务人力资源。(患者住院需要由医院医生验单药物,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在患者检验过程中的清单一目了然,患者在每个环节的检验报告可以通过电脑直接传递给医生。这种方式,不仅提供了简单易懂的收费数据单,医生与患者对接时间缩短,提高看病效率。使医院做到价格透明化。制度完善化的管理。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方便查账报账等工作)。

3.信息技术在医院审计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医院审计过程中的应用很重要,传统的手写记账审计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审计对医院经济状况的一种监督过程,财务的收入支出等活动需要有对照的标准,目前各医院都采用信息化技术代替传统记录账单的方式,信息化系统将审计的目标对象保持准确和完整性,信息化财务系统将保存的数据导出,建立完整准确的数据。

四、分析HIS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联系

HIS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简称,(药品、设备、医疗技术等)HIS系统在医院中实施后,使得医院物流信息、费用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充分共亨,大大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它的成功运用,为医院提高诊治效率,改进医疗服务,减少差错提供了有力支持。(的治疗,排队等候等节约时间,降低医院事故的发生,)对于财务人员说,HIS系统巨大地减少了核对和计算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数据精度和准确性,降低工作过程中舞弊风险;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将每个站点的数据复制,保证数据库的完整,并且为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信息化系统与财务系统不可分割,他把医院经济流和临床、医技、医辅及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机溶合,体现医院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相比传统财务管控中,HIS系统的应用,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流程与工作量,一方面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降低员工工作量。HIS系统在财务中的应用,已经普遍被认可,因此HIS系统提高财务系统的管控能力,成为财务系统中必备的应用系统。

五、完善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保持医院正常的经济运作,需要将医院的经济成本有效控制,并且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医院的成本包括人员薪酬劳务、药品、卫生材料、固定资产折旧(设备材料)、公务费用等固定支出成本,这些成本的支出核算对医院运用发展产生直接利害关系,随着市场深入改革,完善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势在必行。

1.加强核算的成本的管理

首先,加强核算成本的管理是进行重要决策的依据,在开展医院管理是,需要消耗大量物资与人力,成本的合理性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超额支出与不规范的支出带来财务紊乱的现象。其次,重点培养员工对财务核算的成本意识,制定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对员工实行绩效考核。最后,提高质量与效益,医院效益的好坏与医疗费直接关联,在这方面加强成本核算。

2.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是医院改革的发展方向,我国医院信息技术虽然应用广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医院中需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资源整合,提供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在卫生经济管理中对医院的绩效进行考核,致力于建立完善的数据应用标准,对医院的所有资产全面控制,这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3.加强医院工作者素质培训,提高协调力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使得医院经济管理和医务工作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这对医院工作人员个性化控制及业务素质提出较高要求。由于医院各部门协调能力不足,配合力度不强,在每个环节的衔接中存在脱节现象,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例如在医院经济管理中,专门的财务收付工作需培养专职人员,个行其责。医院人员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提高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六、总结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涉及方方面面的财务工作,在激烈的竞争中,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是医院改革的重点之一,促进医院规范管理,将信息化技术合理应用在医院中,并朝着科学化的管理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控制经济成本,将医院的资源整合利用,节约资源、优质服务及保持与社会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促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王志阳,刘辉.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努力推动军区卫生经济管理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

[2]陶建華.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卫生经济管理的中的應用.财经界:学术版.2012.

[3]王平,谭力铭.探究信息技术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13.

作者:何道瑞

医院卫生信息技术管理论文 篇3:

新医改对卫生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新需求

摘 要: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如医疗机构的协同整合能力新需求、基层卫生机构对全能型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新需求、政策解读与分析能力新需求,应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变化顺应新需求调整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关键词: 新医改 卫生管理专业 新需求

卫生管理专业是一个较为新兴的专业,1982年上海医科大学第一家设立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经过35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近百家医学院校开设了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部分高校还设立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既懂医学业务又会从事现代化管理能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或复合型专门人才。卫生管理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30多年来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的卫生管理专门人才,提高了我国卫生事业职业化管理的水平。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新医改工作正式启动,划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总体发展方向。回顾过去几年新医改已经基本实现了设定目标并向新的目标迈进,随之我国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意见》明确提出“必须加强高层次卫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因此,社会对新时期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作为一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一线教师,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以期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课程教学等方面有所借鉴。

1.医疗机构协同整合能力新需求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在整个卫生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医改出现的医联体,作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有利抓手,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医疗卫生服务重心下沉,在未来将成为一种趋势。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2017年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到2020年,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参与医联体。医疗机构是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一个主要的就业去向。医联体作为今后医疗机构中具有普遍性的管理形式,对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自然有新的需求。

不论是紧密型管理的医疗集团还是松散型管理的医共体,不论是专科联盟还是远程医疗协作体,医联体的管理对象都不再是对单个医院的管理,它包括不同级别的医院,成为一个大的医疗协作体。人、财、物、信息、患者等都要整合协同到一起进行管理和调配,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整体观念,从统一性和完整性角度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具有更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整合医联体内的所有医务人员对其在各级医院间轮转进行配置;在绩效薪酬设计上要统一考量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充分考虑不同人员的绩效考核权重,提高上级对下级帮扶的积极性和下级向上级学习的激励性。其次,对患者的管理,要总体把握医联体服务患者量,并按患者的病种、病情、病程、预后等因素制定患者就诊程序,建立病人在不同医疗机构间有序合理的就医程序,做到为病人提供统一、连续的医疗服务。第三,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建立一套共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或把原有各机构的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化,有统一的模块标准、数据输入和输出端口。第四,在医疗质量管理上,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化行为规范和医疗标准,使医务人员提供标准化的医疗服务,各种检查单、处方、手术等都能执行统一的质量标准。协同保证医务人员流动和患者流动过程中的质量。第五,涉及对资金、资产、设备等进行的整合管理,在紧密型医疗集团中属于真实整合,在松散型管理的医联体中则属于虚拟整合。在真实整合中需要盘点全部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虚拟整合则不能改变资源的归属性质,就要在利用上下功夫,协同资源的效用提高使用效率[2]。因此,协同整合能力对医疗机构来说是在管理范围和层次都扩大后对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2.全能型卫生管理人才——基层卫生机构

基层卫生机构一直是卫生管理工作职业化的薄弱环节,一些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卫生机构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基层卫生机构的卫生管理岗位由从事临床工作的非管理类专业人员或兼职人员担任的情况还很普遍。自新医改以来,国家本着“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同时也给基层卫生机构增加了很多职能,基层卫生机构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第一提供者,对职业化卫生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基层卫生机构需要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在学历要求上并不一定要高,从工作难度上看本科或专科学历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从工作内容上则与医院的卫生管理工作有所不同[3]。相比之下,基层卫生机构更需要全能型卫生管理人才。这种全能是针对工作内容的广覆盖而言的,在基层卫生机构中行政管理人员数量很少,一定是一人多职一人多能,要成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科研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管理、财务管理、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全能型选手。这种全能选手在每个领域不一定做到纵深很精,但知识范围涉猎一定要广。

3.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新需求

隨着医疗卫生工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已经融入医疗卫生工作的方方面面,未来的发展更要在满足三大医保信息整合、地区间医保信息整合、患者诊疗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医疗信息化平台,这就需要卫生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具有信息系统设计的能力[4]。当然,专门的计算机人才才是设计系统软件的专家,但他们擅长的是计算机网络层面的设计,对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和卫生管理理论层面的设计,他们做不到。一个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由卫生管理人员来设计信息化需求和功能实现程度的蓝图,计算机人才的任务是从计算机网络技术上实现它。

卫生管理专业人才首先需要在懂网络计算机信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设计出合理的和可实现的信息化蓝图。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能否用好它,让它发挥最大的功效。投入几百万的资金建设的信息系统但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问题出在使用者身上,卫生管理专业人才要懂信息系统并且会用信息系统,让管理工作真正成为网络信息化管理,这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其次是大数据的数据分析能力。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数据的应用,现在的“数据”和十年前的“数据”无论从容量上还是内涵上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已经到来。应该承认中国的数字化程度要落后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一场强劲的数字化浪潮正在兴起。整合程度不断提高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正在建立,海量数据、云计算在很多行业带来的是客观的利润和工作效率的成倍提高。但当前中国医疗体系的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2017年中国还有20%的医院尚未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临床数据交换系统的建立比例低于40%。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要求顺应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和开放应用。大数据对医疗卫生领域将会大大提高卫生事业管理的精准性和时效性,这就需要卫生管理专业人才顺应时代要求,具备宏观思维和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的敏锐嗅觉。对大数据的数据分析能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正确认识何为大数据,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数据资产[5]。第二,善于用大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三,观察数据不仅限于某个个体层面,要有宏观视野,并能够在宏观与微观之间适时切换。

4.政策解读与分析能力新需求

新医改以来为配合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相关的文件。与新医改之前相比数量增幅很大,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家和辽宁省省级层面出台的与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工作相关的文件就多达51个,2016年达到62个,这仅仅是卫生财务工作领域的文件。全行业的医改相关文件数量之多可想而知。文件下达就要解读,并按照文件要求内容付诸工作中并贯彻。这就需要卫生管理人员具有文件的政策解读和分析能力。

这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卫生政策分析课程多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课程中开设,在大部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中并没有开设卫生政策分析的课程,而且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开设的卫生政策分析课程多是以实践教学或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的。建议在本科阶段应开设培养学生政策解读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性政策分析课程,如公共政策学这样的课程,让本科学生能具备基本的制定政策和政策解读分析的能力。这种能力不要仅限于卫生管理领域,应该是大范围的宽口径的,研究生阶段进行卫生政策分析课程的学习,培养卫生管理的小范围精准领域的政策制定、解读、分析能力。

新医改需要有更高能力素质的卫生管理人才应运而生,协同整合能力新需求,基层卫生机构的全能型卫生管理人才新需求,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新需求,政策解读与分析能力新需求是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者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鹏程,涂英.基于时代要求的高校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1-2.

[2]吴玉洁,刘子先,晁杰,等.基于虚拟管理的我国医联体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3):312-315.

[3]苏岱,刘伊明,吴东亮,等.陕西省基層医疗机构卫生管理人才需求调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19.

[4]彭欣元,周焕.医联体背景下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6(1):32.

[5]吴健.大数据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分析与展望[J].信息与电脑,2017(23):148-150.

作者:马月丹 王锐

上一篇:智能手机影响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