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逻辑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主性上都有所提升。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开始出现对其他科目知识学习关注度较高而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的情况。尤其是在语文写作中,很多学校的语文课文设置是两周一次,而学生对作文课的写作关注度较低。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逻辑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逻辑教学论文 篇1:

语文课堂教学不遵循教学逻辑的原因分析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因为不讲教学逻辑以致教学无效的种种现象,作为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施者的教师,对教学中所存在的种种不合逻辑的现象,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果我们把对问题探讨的视野稍微放宽一点,我们就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遵循教学逻辑的种种现象背后,其实又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

原因之一:教学理论的笼统与模糊,使教师无所适从。

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性质和本质,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认识。过去讲“工具论”,后来持“人文说”,现在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这些理论的具体呈现形态我们并没有明确而规范、具体而一致的界说。这就必然有一些认识上的混乱。

以“工具论”而言,语言知识的训练在具体的某一个学习阶段、某一种阅读内容、某一堂课乃至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有怎样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其深浅与难易程度甚或量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包括执行的标准等等,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教什么与怎么教,这完全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这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施教行为的正确、科学、规范。至于“人文说”,其具体内容包括哪些?什么样的课文进行什么样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度”怎样把握?它与政治、历史课本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更关键的是,教师并不能准确地把握某一篇课文中到底包含有怎样的“人文”内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看上去好像解决了上述两种说法所存在的问题,其实不然。由于上述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把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更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现在出现的问题是,要么在课堂上仍然高举“工具”的大旗,继续搞知识训练,教学的模式、方式、方法、目标及能力要求等没有作任何一点的改变,看不到一点“人文”的影子;要么就是只进行所谓的“人文”教育,完全脱离课本进行漫无目的的“拓展”和“延伸”,而置学科的特征于不顾。

从教学的内容来说,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一会儿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进行“言语”的教学,一会儿又告诉我们是“语感”教学,现在又有一种说法是“对话”(对语)教学。即以某种说法而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也会遇到许多困惑,如“言语”教学,它所要研究的自然是言语的某种形态及其特征,但在实践中,这些形态与特征却又呈现着极为复杂的情况,不同的文本,其所显现出来的言语特征自然是不相同的,对这些不同的形态特征由于缺少科学的解说与明确的规定,教师就很难准确地把握。“语感”教学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作为阅读能力的基本因素和这种基本因素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因素,它并不是具体的某一项教学任务。而学生阅读语感的形成,必须通过自身长期的阅读和感悟才能达到。而现行的课程理论并没有提出具体的任务、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甚至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和要求,让教师来处理是很难的。至于“对话”(对语)教学,从大的方面说,有哪一种教学不是“对话”呢?它并不是语文学科的特有的性质。对话,只是课堂学习与交流的方式,而不能说有了这些方式,我们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就算达到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就能形成了。

语文教学理论的纷繁芜杂,特别是具体教学要求的含糊、笼统、语焉不详,教师的思想认识必然混乱不堪、莫衷一是,做出不合逻辑之事也就在所难免了。

原因之二:教材编排的无序与误导,使教师误入歧途。

由于上述的原因,我们的语文教材建设也一直在“无序”的状态下进行,好像到现在为止,教材的编写也还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说法。从体例上说,有的主张按文体编排,有的主张按内容编排,有的主张按知识编排,有的主张按能力编排,有的主张按时代编排,有的主张按国别(地域)编排;从文本形态看,有古今比例之争,有文学与实用之争,有阅读与写作之争,有工具与人文之争,有经典与时文之争,等等。这种“无序”的结果带来的必然是种种的问题。

以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这套教材的五个“必修”模块都是按“人文”专题来编排的,同一专题中的几篇课文又分属几个不同的“板块”。仅从有的“专题”的名称来看,就有说不通的地方,如“必修三”的第三个专题叫“文明的对话”,应改为“与文明对话”才与所选课文内容相一致(难道所选课文还有“不文明的对话”?);又如,“必修三”的第四个专题叫“寻觅文言津梁”,直白地说就是“寻找文言的渡口和桥梁”,显然这是一个病句,似应在“寻找”后加上一个动词“通往”才说得通;再如,“必修四”的第四个专题叫“走进语言现场”,这种说法很成问题,因为我们所进行的一切语文学习活动都是在“走进语言现场”,离开了“语言现场”,那就不是语文。在“板块”的选文安排上也有不合理之处,如“必修一”“向青春举杯”的专题中,第三个板块叫“设计未来”,所选的课文中有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此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因为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少年中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类似的人生问题或体验,由于缺少心理认同,加上又是翻译过来的论说文,所以学生阅读理解有很多困难,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必修三”的第三个专题“文明的对话”中的几篇文章,有的过于专业,如《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有的不够典范,如《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中很难准确把握;“必修三”的第四个专题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两篇文章,除了跟“劝谏”有点相类似的地方(其实区别很大),其它毫无相同点可言,但却被编者编入了同一个板块,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有的专题名称不能统领所编入的课文,如“必修四”的第一个专题“我有一个梦想”,除了《我有一个梦想》之外,其它几篇都不是直接表现“我”的“梦想”的,教师如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梦想”上,那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在对这些“板块”的教学处理上,编者又把它们分为“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几种类型,要求教师围绕人文专题组织教学。这给教师处理教材带来了麻烦,因为教师不知道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这些板块的教学中,如何来对它们进行区分与有机联系。“文本研习”中有没有“问题探讨”?“问题探讨”中有没有“文本研习”?“活动体验”是只进行“活动”吗?那我们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是不是“活动”,有没有“体验”?这种“活动”与“体验”与“活动体验”又有什么不同?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又怎样体现出新课程“工具性与人文

性的统一”的要求?正是由于分类不清,所以它给不少语文教师以教学上的误导。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语文味”淡化甚至丧失的情况比比皆是,学科特点的不明显,学科教学目标与任务的无谓虚化,教学中一些混乱现象与这种编排体系有很大关系。

教师遇到的困难还在于,所编入教材的文章单纯地从人文内容出发,而缺少对其知识内容的考虑。仍以文言文为例,教材中所人选的文言文篇目数量是不少,但除了对文章中的一些字词进行了解释以外,基本没有系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与训练的内容,这显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和使学生形成“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而这些在教师和学生看来都是一些基本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学是不放心的,去教、去学,又不知道哪些要教、要学,哪些不要教、不要学。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教材作为课堂教学所用之“本”,其科学性、逻辑性是不能有丝毫含糊的。这上面出了问题,就会谬种流传,贻害无穷,要想教师的课堂教学完全遵循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之三:评价标准的单一与片面,使教师深陷泥淖。

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与实施的过程中,说是“规定”也好,“意见”也罢,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细究起来,导致新课程评价标准的流于“空谈”,成为“一纸空文”,原因又是多方面的。首先,执行的阻力来自学校。学校对教学效果的现有评价制度,着眼点主要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并以此来考核评价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主要看考试成绩。其次,受制于考试改革。高考制度及其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对教学的评价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再次,实施的压力来自学生和家长。由于普遍存在着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和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的现象,广大的家长对新课程并没有最直接的感受,家长所关心的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学生按理说是新的评价标准的受益者,但他们也不积极,原因很简单,这些评价方法与手段,在未来的高考中有没有作用,他们是清楚的,现实告诉他们,新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只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可望而不可及。

在这样的背景与氛围中,我们的语文教师左右为难,步履维艰。虽然知道要采取“多元评价”,但这样的评价不具有“权威”性(权威的评价只认考试成绩),搞与不搞没有区别;虽然知道要进行“全面性评价”,但由于这样的评价没有实际的功效(现实是考试不这样考),不进行也罢;虽然知道要实行“发展性评价”,但这样的评价在未来的高考中并没有直接的作用(既不会加分也不会被作为高校录取的门槛)。为什么“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只教所考的”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症结就在这里。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师明明知道语文课是与数学等自然学科的课是有根本的区别的,但为了应付考试,他们怎么能不去搞违背语文教学根本规律的“题海战术”呢?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有哪一所学校、哪一个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高考复习时,还会去搞教学改革,还能进行新课程形态下的语文教学的呢?

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戴着束缚手脚的枷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路上艰难行进,苦苦摸索,辛勤耕耘。我们的背负太多,我们的责任太大,我们既要承担课程意义上的学科教学的任务,我们又要肩起培养祖国未来的历史重任。面对各种责难,正视多种苛求,我们只能苦笑,只有叹息,抬起头看一下身后挥舞的鞭影,然后低头苦干、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无可奈何,我们别无选择。

张正耀,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兴化。本文编校:舒坦

作者:张正耀

语文逻辑教学论文 篇2: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与逻辑思维培育对策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主性上都有所提升。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开始出现对其他科目知识学习关注度较高而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的情况。尤其是在语文写作中,很多学校的语文课文设置是两周一次,而学生对作文课的写作关注度较低。如何在高中阶段通过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高中语文作文教育中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当前的高中教育中作文教育为主要研究内容,就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高三;作文;逻辑思维

高三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的整体学习关注度也更多地在整体的复习中,而对一些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关注度则有所下降。比如作文写作,很多学生都认为作文写作是日常化的,因此对这一内容的关注度不高。而以作文教育为基础的逻辑思维的培养也不能发挥作用。

1当前高三学生作文教与学的现状

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中,学生群体的整体学习压力较大,很多教师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之下,更多地选择在日常教育中关注较为细碎的知识的学习以及整体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比如如何对阅读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如何为学生积累古文阅读的素材以及古文的翻译等。这些知识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复习巩固、不断地训练,而在作文这一写作教育中,教师群体的关注度相对较低。首先是在教育的内容上,很多教师及学生在学习与教育的过程中将语文作文当做一门教育化的学科,再加上不同学生的写作基础不同,社会阅历不同,但是在作文教育的整体方法与技巧上都是较为统一的。这样的教育基础之下,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的基础能力是相对一致的,而最大的差距都是在学生的基础写作积累方面与应用方面。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在作文写作的教育方面关注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针对碎片化的古文翻译、名词名句填空以及阅读等方面的关注度相对较高,而对系统性的、整体性的作文写作的關注度反而较低。

2高三作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浅析

2.1归纳与演绎

归纳与演绎主要是指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某一类型的事例进行全面的罗列归纳,再通过归纳演绎出其中蕴涵的基本的理论等。比如在写作医护人员的记叙文的时候,对医护人员的不同行为进行归纳:有些人虽然年轻但是为了自己的医学梦、为了自己身上的人民的嘱托,毅然请缨上战场;有些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在春节夜出征,在最关键的岗位磨炼自己,为了党和国家的重托奉献自己的力量;有些快递员、出租车 司机在这场战役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赢得战役的胜利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等。通过对这一类型的典型事例进行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中国人民的团结一致、舍生忘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这一逻辑思维有利于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保证“有肉”。

2.2分析与综合

分析就是对某一事例或者某一内容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剖析,并从写作的需求角度出发,对其中蕴涵的相关要素抽象出来,综合为我们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例证。比如在疫情类的作文写作中,从不同的社会主体角度出发对其中蕴含的抗疫精神进行分析,广大群众闭门不出为疫情做贡献,医护人员在一线守护患者,企业家与商户尽力为居民与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等,这些都是对疫情情况下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综合:疫情的胜利,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贡献者,众志成城,疫情一定会被战胜。

2.3因果思维

因果思维在写作中的应用是相对较为广泛的。就以作文写作为例,因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社会案例、写作方法并形成了自己较为固定的写作语言,所以在写作中,很多学生会有“下笔如有神”的写作思路,也有些学生因为在生活中缺乏积累,缺乏对事例的积累与对理论的思考,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无话可说”。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在日常的写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能够有力地论证写作的论点。

2.4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的。最常用的就是写作中的正反论证。在写作中提出某一论点的时候,可以从正面论证它的优势,也可以从反面论证如果没有它的话会存在那哪些问题,从而科学论证这一观点的必然性与必要性。这一思维是写作常用的思维,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写作论证方法。

3如何通过作文写作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1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

当前的很多高中生在写作的时候会遇到“无话可说”的这种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较为科学的论证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作文写作的素材。但是高三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的学习时间较紧,如何通过课堂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关注到学生的日常语文练习与阅读。阅读与写作这两者之间是分不开的。阅读是写作的案例基础,写作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消化、归纳,内化为自我的写作案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群体要有针对性地在阅读讲解的时候对其中的一些经典案例、好词好句等基础写作知识进行突出,比如让学生多读一遍、摘抄一下等,这样就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一定的素材。

3.2对基础理论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按照课本中的作文写作内容让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而要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固化写作思维。比如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对某一论点的论证,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上述的几种思维方式进行训练。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对其中的一系列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的把握,从而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一强制性的训练过程中,教学生也能够发现自己最擅长的或者是在写作中自己的弱项,从而在考试的时候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强项,提升整体的写作水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掌握逻辑思维能力。

3.3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需求

在高三的最后阶段,学生群体的学习压力更大,但是如何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继续保持较高的效率,就要学会有所取舍。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群体可以让学生在前期发现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的写作方式来展开日常的训练,并将这种写作方式固化为写作习惯,从而通过逻辑学习的方式提升写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结语:高中阶段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逻辑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写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然后展开逻辑性的针对性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写作与论证方式,从而提升写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润洲.问题逻辑:把脉教师的教育写作[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

[2]林秋如.初中英语逻辑写作的思考与实践[J].校园英语,2020.

作者:刘松

语文逻辑教学论文 篇3: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与逻辑思维培育

【摘 要】高三语文作文训练在要求和难度上都在不断提升,這个时期的写作教学关注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上,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思维层面的训练,尤其要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三语文;作文教学;逻辑思维

引言

逻辑思维可以在各个层面得到体现,不仅在文本立意上要体现出逻辑性,学生在写作素材的选择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选定上,都可以相应体现出内在逻辑。教师要始终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三阶段作文教学的重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写出的文章质量更高,具备更强的内在逻辑和可读性。

一、高三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

由于高中学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语文作文的学习和复习。一些人认为作文是一个简单的模块,没有计划在语文作文上投人太多时间和精力。由于繁重的课程压力,学生对语文写作练习提不起兴趣,写作积极性低。因此,高中语文老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他们意识到语文作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养成定期写作的好习惯。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写作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参与写作活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自己表达出来的观点和情感进行有效加工。例如,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给子学生的语文习作客观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做批注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和建议。通过评语,给学生一定的写作鼓励,让他们对语文写作保持热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写作竞赛,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

2.创新教学形式,注重课堂教学互动。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较单一,在作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很少交流互动,因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在平常学生小练笔与大练笔当中,所写文章经常较空泛,言之无物,言之无文,言之无情。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创新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以往的灌输式语文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導学生积极进行语言交流。在交流当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在教学中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不断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高三语文作文逻辑思维培育原则

1.清晰性。

清晰性的含义有三:一是话题或中心词内涵前后一致,不能违背同一律;二是段际逻辑清晰;三是语句连贯,表述清晰。做到了这三点,才不至于让人感觉文章语句前后混乱,逻辑缺失。

“真诚的作者写一篇文章,绝不是使花巧,玩公式,他的功力全在使情意与文字达到完美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使情意圆融周至,毫无遗憾,而所用文字又恰正传达出那个情意。”一学生写自己考试失败了,感觉自己心承压力:“马路上,一辆辆的汽车飞驰而过,自行车相互追逐,人们在便道上慢慢行走。”“汽车飞驰而过,自行车相互追逐”,可以理解为人们的竞争给自己带来压力,但“人们在便道上慢慢行走”,则让人看不懂与压力的关系,干扰了读者对作者情意的把握,不如删去。

2.严谨性。

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其承载的是交际功能,说服或打动读者是基本目的。因此,作文也要心怀读者,能够说服或打动读者。而要具备说服或打动读者的张力,就要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联系的严谨性。作文教学中,应当关注文中题材与中心句是否联系严谨,思考材料对中心表达是否具有说服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看作文,从最后一段点题句看起,再看文章是否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写作,这个经验值得借鉴。

其实,这是以因果推断检验逻辑是否严谨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如:

几日前的正午,我一个人在小巷子里漫步。不时听到有人议论一个叫“拉面大王”的厨师。说他做的面好吃、实惠。我内心便有了一丝波澜:在这个“无商不奸”的时代,怎么可能还有这样固守诚信的人呢?

文章哪里暗示了他“固守诚信”呢?难道“面好吃、实惠”就是诚信吗?如此运用因果推断,就可判断文章结论是否有充足的理由,就知文章逻辑是否存在缺陷了。

3.合理性。

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文章所写不符合生活逻辑,则不具思想与情感张力。因此,作文教学须引导学生培育逻辑思维,在生活真实合理情境下演绎材料。合理性,便是合乎常理,合乎生活逻辑。令人欣喜的是,高考命题在引导我们关注生活逻辑。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I: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我们可知:有了浓厚的兴趣,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有了好成绩,毕业后也不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命题者引导中学生话语关注生活逻辑,远离强词夺理,可见其用心。

值得提醒的是,倡导文章彰显生活的合理性,并不是拒绝虚构或想象,但二者的前提是符合生活逻辑、文化逻辑。比如《女教师的特异功能》一文,说邂逅来自山区的女教师,她得了一个奇怪的病—右手的指尖会渗水。病因:她在山区上课必备的粉笔写(用)完后,就用手指蘸了清水写字;后来有一次,突然罐子漏水而无水了,紧要关头,她右手的指尖往外渗出清水。后来在她每次转身板书时,指尖都会渗出水……化验结果出来,那涌动不止的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相同。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但读者不会怀疑甚至会为之感动,因为可读懂老师山区艰苦教学的隐喻,文章也故“释”疑问,开头说是奇怪的病,结尾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首例病症,还需进一步研究”。这样又虚又实,读者知其荒诞又知其合乎生活逻辑、文化逻辑,从而感受艺术之妙。

结语

作文在高中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往往是很大的,而我们国家开创作文这一试题,根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鼓励学生可以用优美而有条理性的句子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得他们所表述的事件可以更加深人人心。

参考文献

[1]董杰.作文教学若干问题的理论辨识和实践反思[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07).

作者:李晶

上一篇:创新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道德教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