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语言学学科建设论文

2022-07-03

摘要: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基础工作,需要教学单位和教辅单位共同协调,相互配合。图书馆在保障重点学科发展的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做好文献和学科建设的匹配分析,建立合理的馆藏建设策略,为更好地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保障支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情报语言学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情报语言学学科建设论文 篇1:

在政工信息化战场突击

中原腹地,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进入白热化阶段,在陆、海、空、二炮等各参演部队的中军帐中,一批佩戴军校校徽的人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他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一场场信息化背景下的重大军事演习现场。

他们就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广大教员。在短短5年间,由一个培养图书档案通用人才的学历教育系,一跃成为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10多项成果开创了全军第一:创立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学科,完成首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通用标准体系,研制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也作战指挥教学模拟系统、编写首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专著、编制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术语标准。

转型:开创政工信息化新领域

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前身是图书档案系。学科建设在全国百余所大学同类专业领域里享有盛誉,情报语言学、信息组织与检索、档案管理与保护等专业是学院的特色品牌。从创立到现在,共获得国家级、军队级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多项;拥有戴维民、张琪玉、谈正信、王兰成、张正强教授等一大批国内外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档案标准化领域、文献机构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直与辉煌同行的团队,却在近年来接二连三地遭遇尴尬。

2003年7月,王兰成、黄海鹰、郑晨阳、范韫4名教员到成都军区某部调研。这个部队正在组织一场以信息对抗为主要内容的实兵演练,站惯了讲台的他们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演习活动,都异常兴奋,主动向部队提出观摩演习的请求。当部队领导了解到他们是从事图书档案专业教学的教员后,委婉地拒绝了。军校教员进不了部队的演习场!调研归来,该系全体教员干部大会上,这件尴尬事成为大家痛苦反思的焦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年的秋季,全军停止了图书档案专业本科生的招生,以此为教学任务主体的该系,顿时陷入了头顶光环却“没饭吃”的窘境。两个月后,全军第15次院校工作会议作出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通用学科向军事学科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久,该系被列入了裁撤的名单。

就在该系苦闷、徘徊、思考的同时,一场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大潮袭来。该系党委在一次次学习讨论中形成共识:要紧紧抓住新军事变革的历史机遇,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积极做好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依托原有学科和人才队伍的优势,在信息化战场续写新的辉煌。转型!该系全体教员干部开始了一场刻骨铭心、脱胎换骨的“士兵突击”。

在总结近20年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他们撰写了5万多字的“军事信息管理学科构建”研究报告,提出将现代信息技术、军事信息管理学与军队政治工作学融合,推进图书馆学、档案学向军事信息管理、军队政工信息化等军事新学科转型,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2005年,“军事信息管理”学科被正式列入军队院校第二轮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以政工信息化为主体的“军队政治工作信息管理”被总部批准为重点建设方向,标志着我军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学科正式确立。由“政工信息技术”、“政工信息管理”、“政工信息系统”等多个研究方向构成的学科框架体系,得到全军教学工作评价专家组的高度认可,称他们“开辟了政工信息化新领域,开创了一个新学科,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接着,该系成立了全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中心、全军干部信息化研发培训中心、全军档案信息业务系统论证中心。同时,按照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和政治工作3个知识模块的集成要求,重新设置了信息资源管理、保密档案、计算机模拟与信息安全等新的教研室。综合优化配置了师资队伍,调整10多名教员向军事学科交叉,引进11名具有部队经历和信息专业技术的人才,并为所有教员逐个量身定制专业方向、教学课程、科研课题。分设若干教学小组,组织跨教研室甚至跨专业系开展政工信息化研究和教学。

研发:拓展政治工作作战功能

没有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就无法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这件事让该系领导深深感到,要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必须加快政工信息化的标准化建设,而基本术语的标准化则是政工信息化标准化的基础。

2007年上半年,该系紧密结合军事斗争准备,着眼政治工作信息化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围绕政工信息化基本术语的编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联合攻关,收入了涵盖政治工作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军队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作战指挥等方面的相关术语,共250多条。他们组织专家对入选词条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述方式进行阐释,撰写释义条目及英文对应词。

今年1月,这项成果顺利通过全军专家组的评审,并被批准为国家军用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规范了军队政工信息化基本用语,填补了国家军用标准体系中军队信息化术语的空白。

2007年5月,他们在部队调研时发现,一些部队苦于没有专门的模拟系统,以致政治工作作战网上模拟演练难以真正对抗起来。

部队的需求就是使命,战斗力生成一天也不能等。调研归来,由2名专家教授领衔,4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课题小组马不停蹄地投入研发。经过两个多月的研究攻关,他们成功研制出一套“政治工作作战指挥教学模拟系统”。

研究课题必须对接部队实际,贴近战场需求,对这一条“钢规铁矩”,该系博士生王玉媛深有同感。2006年,国防科大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的王玉媛,考取了王松林教授的信息组织与检索方向博士生。在确定博士论文选题时,王玉媛将选题定在了自己熟悉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上,选题因与军队政工信息化建设贴的不紧,被王松林当即否决。王玉媛担心转换到新的研究领域,难以按时毕业。王松林看出她的畏难情绪,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就论文本身来说,我也可以让你通过,但我今天让你通过了,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你却通不过。”

在王松林的指导下,王玉媛将论文题目聚焦于《基于语义网构想的军队政工网站建设研究》。课题好改,但研究过程却充满艰辛。因为语义网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军队政工语义网”更是军队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不仅对王玉媛是个极大的挑战,对王松林本人也是一个不小的困难。王松林指导王玉媛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还针对她的这篇论文专门开设了课程。由于课题研究难度很大,眼看毕业在即,论文撰写进度却一直很缓慢。早已完成论文的同学对王玉媛说:“你如果选择当初的课题,不但能按时戴上博士帽,也不会这么费心劳神了。”王玉媛回答:“能为我军下一代政工网的建设闯出一条路子,晚点毕业也值得!”

破解:着眼政工信息化难题

2004年暑假,黄海鹰副教授等到驻云南某边防团调研。这个边防团所属分队分

散在近千公里的边防线上,最远的一个分队离团部有300多公里。为提高部队信息化执勤能力,团里在两年前就建起了局域网,连通各分队。他们调研时,却发现了一桩怪事。当时,正值这个部队开展主题教育。半年时间里,该团宣传股的一名干事带着宣讲提纲,翻山越岭,足迹遍布所有执勤点,行程累计达上千公里。

手段已逐步迈向信息化,思维依然习惯机械化,怎么能行。第二天,黄海鹰等与该团领导进行了一番深入交流,让团领导认识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政治工作,如果还是“粗放型”的运作模式,就会落后时代发展要求,陷于被动、掉队落伍,甚至丢掉阵地。黄海鹰等结合该团的实际情况,连夜起草了一份利用网络加强政治工作的方案。针对官兵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缺乏的问题,他们回院后还专门寄去一批教材。该团根据他们的建议,很快对网络进行了优化改造,网络阵地终于“活”起来,“火”起来了。

近年来,该系先后组织150多人次,深入全军部队和总部机关调研,及时解决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推进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

空军某部是上级表彰的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这个单位2002年就建成了局域网,并实现了网上办公。2008年3月,郑晨阳副教授到该部代职政治部副主任。一天。她发现机关各办公室电脑的网线都被拔了下来,连局域网也关闭了。经了解,原来是过几天上级要来总结他们连续20多年安全无事故的管理工作经验,为担心网络安全在这个节骨眼上“冒泡”,所以就将网络暂时停掉了。

“怎能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拒绝信息化,怎能为了怕出事就不干事。”次日,郑晨阳特意讲了一堂信息安全专题课,讲授了开展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和措施。课后,郑晨阳又分片逐个单位对每台电脑和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帮助整改。很快,网线重新插上了电脑,官兵们又可以尽情地在网上冲浪了。

随着部队“网民”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如何在纷繁的网络信息中掌握涉网官兵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为进行正确思想引导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支持,王兰成教授将目光瞄准了政工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撰写了《关于自主研发军队网络舆情分析决策系统的建议》研究报告,写进了国家军事学课题“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专著,获得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除了为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外,该系还充分发挥学科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研制了一系列开展政治工作的实用软件。

2004年,该系参与研发了“军队政治工作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平台”,这项全军军事科研十五计划课题,构建了国内第一个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数字化平台,制作了一个功能完备、使用便捷的应用软件,建立了一个综合反映军人个体和群体特征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生成、机上调查,数据存取与查询、统计分析等研究功能和手段,使军队政治工作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得到实现,既能测试军人的基本素质,又能反映军队的现实思想动态。他们对部队2000余名官兵进行实验性调查和数据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提升:锻造政工信息化英才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拥有一批先进的美式“霍克”防空导弹。美军闻讯后十分惊慌,专门制定了对付该导弹的作战计划。但实战中这些“霍克”防空导弹始终没有露面。事后才得知,伊军中竟无人懂得这种先进武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中这个常用的案例,让该系领导认识到,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人才,对打赢信息化战争至关重要。为此,他们创立了一套从博士、硕士到政治干部任职教育多层面教学的政工信息化教学体系。

——针对政工信息化人才信息素质差异大的问题,他们构建了“传授信息化知识、增强信息化能力、提高信息化品质”的“三位一体”人才素质模型。

——针对政工信息化人才岗位多元的问题,他们制定了“决策型、领导型、管理型、技术型”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教学内容多重复合、内容更新快的问题,他们建立了“精选基础、突出应用、注重创新、追踪前沿”的动态型教学内容体系。

——针对训练与应用脱节、理论与实际脱钩的问题,他们建立了“实战需要-课题研究-专题教学-反馈分析-服务部队”的一体化教学运行机制。

此外,该系编写了《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军事信息素质基础教程》等一批政工信息化教材和讲义。开设了《军队政工信息化概论》、《军事信息安全》、《军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一批与政工信息化建设相同步、反映学科发展最前沿的课程和系列专题。

该系着眼政治干部的信息素质培养,在全军师旅团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军以上机关干事等任职教育各班次课程中,普遍开设了《军队信息化建设》、《政工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政工信息化专题课。

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就广泛参与政工信息化重大课题研究,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迅速成长为部队政工信息化建设岗位的骨干。

[手记]

置身于新军事变革浪潮和信息化时代,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化严峻挑战为发展良机,实现了华美转身,再创新的事业。

作为当代革命军人,要牢固树立使命重于泰山、使命高于生命的强烈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勇于担当使命、敢于献身使命、矢志不辱使命的顽强意志和坚强决心,内化为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转化为应对危机,谋划打赢,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的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 罗尔文

作者:刘国顺 宋忠伟 严满伟 薛舜尧

情报语言学学科建设论文 篇2:

面向重点学科的馆藏建设策略研究

摘 要: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基础工作,需要教学单位和教辅单位共同协调,相互配合。图书馆在保障重点学科发展的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同时做好文献和学科建设的匹配分析,建立合理的馆藏建设策略,为更好地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保障支持。

关键词:重点学科馆藏分析馆藏建设策略

重点学科是指具有培养硕士、博士生能力的专业学科,有着在本学科学术造诣较深、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公认的学科带头人,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能承接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或在某一方面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或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学科。[1]一流学科的建立必须要有一流的学者队伍和一流的公共服务部门等必备条件,高校图书馆在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联合大学(主校区)图书馆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受到严重的损毁,馆藏受到重创,在各兄弟院校的帮助下得以恢复重建,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在河北联合大学(主校区)图书馆现全馆总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内设五个书、刊借阅区(室)和两个电子阅览室,并设有计算机检索区、计算机检索课教师、存包区、读者休闲区、读者服务部等。阅览座位达1500多个,电子阅览座位400余个,全馆实行馆藏借阅合一,全开架服务,周开馆时间98小时以上,年接待读者103万人次。本文以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理工校区图书馆)为分析对象,试图通过对重点学科的专业情况与馆藏情况进行匹配分析,找出馆藏与学科建设的差距,根据重点学科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计划,制定出高校图书馆科学的、合理的馆藏建设策略。

1 学校重点学科专业设置

河北联合大学(主校区)拥有采矿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等国家级特色专业,钢铁冶金、采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产业经济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河北省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作为学校的重点学科,研究其发展和馆藏建设的关系尤为重要。钢铁冶金作为河北省的主体产业,在国民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钢铁冶金专业作为河北联合大学的起源专业和重点专业,研究其馆藏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重点学科的馆藏分析

高校图书馆馆藏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和学校的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建设相匹配是图书馆馆藏质量的重要标志。就一个高校图书馆而言,藏有大量文献信息,而且大部分图书馆都是根据本校的学科和专业领域进行重点馆藏建设。而被确定为重点学科的,其文献信息资源较其他学科更为完备和充实、更具特色,这也是某些学科成为重点学科的基础条件之一。为了更好地体现重点,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为重点学科提供更为有价值的服务,图书馆必须对学校确定的重点学科领域的馆藏文献分别在馆藏数量、质量以及用户需求方面进行重点调查。

一所图书馆的馆藏年代标志着图书馆馆藏文献的系统性和新颖性,馆藏年代久远说明保存的文献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利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Library4.0中的统计模块,将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主校区)中钢铁冶金相关图书进行统计,除24册未注明出版年代外,河北联合大学(主校区)钢铁冶金专业相关图书统计见表1、图1。

注:1970年为1970-1979年,1980年为1980-1989年,1990为1990-1999年。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河北理工大学的馆藏数据分为两种分类法予以标记,一种是科图法,一种是中图分类法。1990年以前的图书以科图法标记为主,1990年以后数据以中图分类法法标记为主。由年代分布可以看出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主校区)的钢铁冶金相关专业图书的馆藏建设在1980-1989年中为5188册,为最高。这是因为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对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主校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馆舍倒坍,藏书被毁。震后的十年中是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恢复建设的十年,所以购进图书最多。1969年以前数据较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后的数据趋于平缓,在2004、2005年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是因为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在2004年的新馆投入使用,2006年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图书馆加大了投入,两方面的原因促进了图书馆的发展和藏书建设。

3 制定面向重点学科建设的馆藏建设策略

面向重点学科建设,立足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制定面向重点学科建设的馆藏建设策略,是当前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重点之一。

3.1 深入了解重点学科的需求

对于重点学科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领导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必须深入了解重点学科的组成,科研人员组成,以及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科研方向,以便掌握他们对文献类型、情报源类型以及服务方式的需求状况,以便适时调整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馆藏计划,满足重点学科的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要求。

3.2 建立重点学科的特色馆藏

(1)以重点学科的专业设置和以科研方向为中心,围绕学科领域全面系统地收藏有较高学术、情报价值的文献,丰富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馆藏资源,提高馆藏的数量与质量,既要保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文献经费促进馆藏特色建设。(2)图书文献信息资源采集应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有重点地进行文献采集工作。另外,支持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图书馆还需要在坚持精品馆藏战略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特色资源,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馆藏风格。(3)建设重点学科数字资源。在网络环境下,重点学科的科研对文献信息的要求更高、更快、更新,更加强调对信息的有效吸收。全球互联网络,电广出版物以其存储量大、便于检索、收藏价格低廉等优势对印刷型文献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4)自建重点学科特色资源库。根据重点学科的需求,对相关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围绕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选择使用频率高、具有较高价值的特色馆藏,建立有特色、高质量的二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及各种专题数据库,尽可能地反映馆藏信息资源,努力使文献在校园网、图书馆局域网等环境下实现全文信息检索,为重点学科用户和更多的读者提供多元的信息反馈服务[2]。

3.3 加强对重点学科的信息服务

要在了解重点学科全部情况的基础上,对用户进行信息资源导航,根据用户要求,筛选有价值的可利用的信息。而深层次地开发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主校区)针对重点学科的国家级项目进行跟踪服务,进行二次检索服务,可以减轻科研人员在这方面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另外对重点学科课程进行嵌入式信息服务,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推入式输出,加强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同时对重点学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长远任务,担负文献资料建设和信息服务的责任的高校图书馆,必须立足本校的重点学科建设,进行面向重点学科的馆藏建设和重点学科信息服务,促进重点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何利芳.重点学科与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7(4):61~64.

[2] 覃凤兰.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J].高教论坛,2004(4):96~99.

作者:秦荣环

情报语言学学科建设论文 篇3:

吴丹:图书情报领域的“信息官”

提起武汉大学,人们心中总会浮现出樱花盛开时节的动人情景。伴随着似有若无的花香,那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朴典雅的建筑,不禁令人心向往之。

其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学府,留给众人的又岂止是“最美校园”的感叹。在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吴丹眼中,吸引她在此勤耕不辍十余年的就是其图书情报领域的顶尖实力。

2007年,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且在前三次学科评估中均被评为全国第一。这样的实力立即吸引了吴丹的目光,2008年博士毕业之后,吴丹直奔珞珈山,就此扎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不动摇。十余年来,在保持该专业在全国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秉承学校“面向国际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吴丹带领团队驰骋在图书情报研究一线,不断探索创新,为这所古老学府的前沿学科发展做出了有力贡献。

徜徉在图书情报的海洋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吴丹的专业领域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其实,图书情报事业也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凭借自身的便捷性与广泛性,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面对数据量爆发的网络信息,若没有人及时更新、组织,这些陈旧的信息一定会对读者产生影响,图书情报领域便由此而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收集整合和更新,并逐一分类,进行统一组织管理,进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文化生活,开拓人们的眼界和思维。

1997年报考大学之时,正逢国内计算机事业刚刚萌芽,从小就热爱新生事物的吴丹也被这一新兴领域吸引了注意力。大学四年,在兴趣的驱动下,吴丹努力用功、积极学习,成功于毕业之时取得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学和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专业管理学、理学双学位。不过,也正是在这四年学习期间,吴丹渐渐意识到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如汪洋大海,短短四年根本无法窥见其中深意。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索研究,本科毕业之后,她又选择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习,并于2004年获得工学硕士。

之后,站在人生的另一道关口,吴丹仍没有丝毫犹豫,又听从了心中的想法,考取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情报学专业继续深造。也许是性格使然,不管求学还是工作,吴丹几乎从未有过迷茫无措的时刻,心中的目标始终如一,一旦下定决心便一如既往。

“图书情报领域是信息时代非常基础也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感兴趣的领域,不管求学还是工作从没有变过,就连后来联合培养寻找国外的导师时也是找的相关领域的专家,我的目标一直比较明确。”吴丹笑着说。

图书情报事业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工作,也许面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杂乱信息,许多人会觉得枯燥无聊,但对吴丹而言,能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寻找到有用的规律和信息,是一项极富挑战和乐趣的事业。

譬如,跨语言信息检索方面,当前大多数翻译资源是从大规模平行语料库中获得,多为通用翻译资源,存在大量噪音和缺乏对专业词汇翻译的覆盖。并且,由大众参与的信息描述与组织方式也存在自由、凌乱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2009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吴丹,便在国家社科基金“网络学术信息的多语言表示与获取模式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展开了探索。

为研究不同语言用户对多语言学术信息的需求特征及差异,她们首先采取了用户调研的方式,对国内外多个有效对象进行了数字图书馆中的多语言信息资源及Web2.0环境下新出现的一些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如维基百科、社群问答系统、在线文档管理与分享系统、学术博客等做了相关调研。

与此同时,她们对现有的新型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表示结果也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同时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多语言信息规范控制方法体系。并且在多语言协同标注构建领域翻译资源方面,更是创新性地构建出了一套领域多语言学术信息检索测评体系,使该体系能够用于专业学术信息检索的评价。

项目研究成果在帮助学术文献收藏机构根据用户需求开展多语言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Web2.0网站规范其多语言网络学术信息的表示提供了有效指导。并且,吴丹在研究中基于多语言网络学术资源中提取的翻译信息,也能够有效覆盖专业领域词汇的准确翻译。这种构建模式为基础资源的构建开拓了新的思路,有助于不同语言的学者更好地理解其他语种学术成果,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团队多年研究探索的结晶——《多语言网络学术信息挖掘与检索》专著出版,一时引来业内专家高度评价。

“语言、搜索习惯、情境等都是影响信息检索的重要因素,都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去关注。”吴丹说道。

十余年来,在图书情报信息检索领域一线的科研经历,让吴丹深刻感知到了这一领域蕴含的庞大知识和力量。信息时代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深刻变革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只有及时掌握这一变革的趋势并做出有效应对措施,才能让人们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为此,吴丹时时走在信息科学的前沿,不断探索创新:构建了基于情境的网络信息搜索行为模型;开发了面向数据深度融合的交互式信息检索工具集;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典型领域的用户认知、人机交互和协作行为,建立人机关系模型……

在学术研究领域多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后,吴丹也收获了丰厚的回馈,先后获得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珞珈青年学者”“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优秀教師”等各类人才称号,被遴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图书馆学科信息检索分支副主编;由她撰写的专著和论文也曾先后获得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吴丹的科研事业才刚刚开始。

“科研一定要立足国际化”

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于吴丹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年,作为北京大学和美国匹兹堡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吴丹前往美国感受了一番完全不同的科研体验。也正是这次海外留学的经历,让她对科研包括教学都有了深刻的体会。

“国际化就像一个门槛,当你踏进去之后才会发现另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吴丹说道,在出国留学之前她所发表的文章大都局限在国内,关注的前沿话题也有局限性,只是彼时身在局中的人尚未意识到而已,而留学那一年的经历真正让她的科研生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推开国际化那扇大門之后,吴丹立刻意识到自己此行的唯一身份就是学习:学习用英文发表国际论文的习惯;学习利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了解前沿学术成果;学习更加先进的科研工作方式……短短一年时间,吴丹抓住一切机会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为后来的科研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

2017年12月,时隔11年之后吴丹再次前往美国,不过这次却是以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的身份,到图书情报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北卡罗卡纳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交流一年。

如果说第一次出国对于吴丹而言是学习的身份,那么第二次出国,她已经成为向他人介绍最新学术成果的重要分享者。“回想这两次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每一点变化都好像映射了我这十几年的学习与成长。”吴丹笑着说。

从只在国内发表文章到在国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再到成为审稿专家、国际期刊编委;从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到受邀参加国际会议,再到成为国际会议的组织者……这十几年来,看似波澜不惊、日复一日的科研生活,其实早就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巨大效应。

在担任国际学术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 (SSCI)编委期间,吴丹获得了2017年最佳审稿人称号;2012年受国际SSCI期刊The Electronic Library主编邀请,她和美国匹兹堡大学何大庆教授组织了一期有关数字图书馆中的多语言问题的专题,受到来自美国、欧洲、我国台湾地区等同行的共同关注;2010年,她与美国北得克萨斯大学的陈江萍教授共同申请到了美国图书馆、博物馆研究项目IMLS;2010年和2015年,她还两次获得武汉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并产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不仅如此,在期刊审稿、会议主持之外,吴丹的名字也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国际组织工作中:担任国际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亚太分会秘书长、国际拔尖信息学院联盟数据科学课程设计委员会委员、国际计算机学会数字图书馆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筹备指导委员会委员……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吴丹身上发生的变化其实也正映射出了近十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变化。

“与我一样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中国科学家越来越多,这背后也展现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与日俱增。”吴丹说道。在她看来,科研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只有了解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图书情报领域也是一样。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用户可上网设备越来越丰富,其搜索行为也更加复杂,呈现出跨越多种设备的趋势。而当前该领域在国内外却缺乏对用户在多设备环境下的搜索活动中发生的设备转移行为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缺乏实践应用。为此,2017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设备融合的用户网络搜索行为建模与技术实现研究”支持下,吴丹带领团队进行了相关研究,目标是开展多设备环境下用户网络搜索行为实证分析,建立多设备融合的用户网络搜索理论框架,开发跨设备搜索的实践应用。

2018年,以该研究项目为基础,吴丹团队出版了英文专著Mobile Search Behaviors: An In-depth Analysis based on Contexts, APPs and Devices,该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取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好评,3位国际相关领域专家主动为其在SSCI期刊上撰写书评,其中一篇更是发表于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的顶级期刊JASIST上,充分肯定了吴丹团队在移动搜索行为领域取得的前沿科技成果。

“这部专著入选了国际信息检索领域的知名丛书系列,我们是第二支入选这一系列丛书的中国学者。”吴丹介绍。

实际上,这几年来,吴丹团队在国际会议上汇报的相关前沿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注意,2019年,她们又收到了国际另一家更具影响力的出版社邀请,将再出版一部关于跨设备搜索的专著。在图书情报信息领域,她们正在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前进。

时刻保持科研热忱

图书情报领域看似属于单一学科,但涉及的知识却包罗万象。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没有敏锐的洞察、缜密的思维寸步难行。

2017年,基于多年网络信息探索研究的经历,深刻感知到新兴科技变化趋势的吴丹牵头成立了武汉大学人机交互与协作创新团队,以“面向‘互联网+’的人机关系建模与支撑技术”为研究主题,重点关注人机交互、信息检索、大数据挖掘与分析领域。

在她看来,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将在智能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检索系统/计算机能够真正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其次,基于用户行为踪迹及其他用户的相关搜索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目标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推荐;最后,智能检索将不再局限于信息搜索本身,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用户接下来的搜索行为,为用户提供交互式检索的更好推荐。

基于这些发展趋势,她带领创新团队建立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旨在探寻人与机器更深层次的关系,实现人与机器自然且高效地交互,从而使机器更“懂得”且能更好地帮助用户,同时也促进用户对于机器的了解。通过研究人机交互过程中的用户信息行为,挖掘用户与机器交互时的行为规律,并从用户行为规律出发,探寻并设计能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算法,促进人与机器的便捷交互,并最终探讨交互技术在社交网络、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吴丹深知,学术研究的价值最终还是在于为社会、为用户服务。这些年来,除了自主开发跨设备信息搜索与融合引擎系统、交互式跨语言信息检索翻译优化软件、图情领域跨语言学术信息检索软件、情境感知的社会化推荐系统等应用系统之外,她们还积极将信息检索技术推广至其他各领域应用,如数字敦煌等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澳門政府法律法规跨语言检索领域、国内外各大图书馆检索领域……如今,她们的研究成果已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网上信息非常繁杂,研究方向的选择很重要。”吴丹说道。从快而新的角度考虑,也许很多研究方向都能产出成果,但她对于自身以及团队的要求只有一个:不求数量,只求质量。

“对于学生发表论文的要求也是一样,我不希望大家为了产出而产出,我们的成果一定要基于实际价值的考量。这样一旦产出的成绩才能真正具备代表性和可推广性,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吴丹说道。也正因此,每当团队成员产出成果时,她总是鼓励大家多走出实验室,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努力让每一份成果都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不仅如此,利用自身在科研领域的国际平台,她还积极推动本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国际合作研究院成立之初,就邀请其曾经访学的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院长Ron Larson担任研究员,并促成了武汉大学与匹兹堡大学3+2联合培养项目的签署与落实,至今已有10多位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生通过该项目到美国留学。

同时,作为硕、博士导师,她更积极组织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每年邀请一些国际知名学者来作报告,也成功推荐了20多位学生到欧美知名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交流、联合培养。至今为止,由她培养的硕士与博士生,基本都有到国外联合培养的经验。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学生都送出国培养,项目开展会出现人员紧缺的问题,但我自己就是联合培养的受益者,我知道国际视野对一个初踏上科研人员的重要性,因此我也希望尽我所能为学生创造机会。”吴丹如是说道。

尽管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对于吴丹而言却并无不同。面对更新越来越快的信息世界,她仍然保留着最初的科研赤忱不舍昼夜。面向未来,这位刚刚被委任为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的年轻科学家充满了热情与信心,一个更大的舞台等着她尽情地创造。

专家简介

吴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专业为图书情报学与数据科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组织与检索、人机交互、数字图书馆等。先后入选首批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以及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是“人机交互与协作”创新团队负责人。在JASIST、IPM、JIS、Aslib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举办的国际会议如SIGIR、CIKM、iConference、ASIS&T、HCI、CSCW、JCDL等上多次受邀作主题报告。

作者:范佳乐

上一篇: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论文下一篇: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