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28

内容摘要:在地方高校专业和学科教学与改革中,必须处理好“常”与“变”的辩证关系。文章以怀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文艺学学科改革为例,具体阐述了地方高校专业和学科建设,必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围绕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等特点,加大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1: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传播业和出版业的飞速发展,编辑出版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同时,随着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编辑出版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我国编辑出版事业培养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就目

前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育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关于学科定位与学术创新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科定位在我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科发展定位存在缺陷。1998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类下设置四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而教育部1997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却只在文学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和传播学。这样的学科定位是其他专业没有的,其他专业都是本科专业设置个数小于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个数。如文学门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设置“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古典文献”五个,而研究生专业设置“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二级学科设置上的倒置,抑制了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学术发展。如此以来,我国培养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只有本科生,而没有研究生。我国也就只有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教育而没有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为了弥补设置缺陷,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就在自己业已获得的不同学科专业(如图书馆学、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自行设立与出版相关的研究方向,招收研究生进行培养。较早设置编辑出版学研究方向的学校有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目前,被教育部认可和备案的出版学类研究生专业名称有两个:一是从属于管理学门类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中的“出版发行学”;二是从属于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的“编辑出版学”。其中,前者授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后者授文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这一变通使得“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得到“正名”。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培养出版学本科生的高校尚没有与出版相关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所以这些高校也就不具备自主设立“出版学”研究生专业的资格。因此,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是在不同的二级学科下以“借鸡下蛋”的方式培养出版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就目前我国“编辑出版学”这一本科专业名称而言,也值得商榷。编辑、出版、图书发行三者研究成为一体,可以直接用“出版学”来概括之。就专业定位而言,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在“文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新闻传播学”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二是在“管理学门类”下直接设立与“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等平行的“出版学”一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三是将“出版学”定位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文学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四是将“出版学”定位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的二级学科,授予本专业管理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五是在国家总体学科设置改革方案中的交叉学科门类中直接设置“出版学”学科,根据各培养单位培养目标,授予本专业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上述几种方案,前两种对出版学的成长最为有利,它给了出版学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够完全按照出版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确立培养目标、组织课程体系等,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难度相对较大。第三种方案沿用了1998年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对“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定位,它保证了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定位上的连贯性,是一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对容易通过的方案。第四种方案,在2002年的研究生专业备案制度中曾得到教育部的认可,而且由于本方案是在管理学科范畴内组织出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授予的是管理学博士或硕士学位,也得到了出版业界和学生的认可,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案。而第五种方案依赖于我国下一次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根据有关会议讨论或考查被选方案,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将有可能进行较大的变革。但具体改革方案出台还有待时日。

总体而论,我国关于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不尽合理,没有系统化的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学历学位教育,未能为出版学的学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导致在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繁荣的情况下,出版学学术创新未能实现足够发展。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学校有45所,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这些学校有的是专业高校、综合性大学,有的是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或其他类型的院校。就编辑出版专业隶属的院系而言,有的学校设在新闻学系或传播学系,有的设在管理系,有的设在中文系、科学技术系,甚至有的设在艺术系和少数民族语言系。每一所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学科背景也都大不相同,而恰恰是这些多样化的特色,使编辑出版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编辑出版的实践需要与工作特点,编辑出版学培养是知晓各学科知识、具有广博知识素养的“杂家”,而不是某个知识领域的专家。关于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现在许多学校都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即:学生大一入学先在其他院系如历史系、哲学系、中文系、英语系等学习,两年以后择优选拔有编辑出版专业志向的学生,再加强编辑出版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时拿两个学位。这样做,学生毕业时不仅可以避免缺乏其他专业背景知识的劣势,同时增加就业的能力。是否还有更好的培养模式,应该引起高校管理者与高等教育研究者重视。

关于教学计划的骨干课程设置原则

政治原则。编辑出版事业不仅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管理功能。在设置本专业骨干课程时,要注重政治原则的贯彻,要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从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出发,落实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

实践原则。编辑出版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设置骨干课程一定要贴近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不能因师设课、因人设课,更不能过多开设空洞无物缺乏联系实际的课程。

分层次原则。在坚持专业导向、学科定位的前提下,分层次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骨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方向课程。第一层次开设有政治、语言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等方面的公共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同学习;第二层次开设出版学原理、编辑学概论、书刊发行学、选题策划学、编辑出版史、书刊编辑的理论与实务、现代出版技术、出版法规与职业道德、出版经营管理、版权与图书贸易等。第三个层次课程设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本专业的侧重点设置不同的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程,如:以编辑为重点的,要加重文化知识、语言修辞和必要的古文等课程;以培养发行人员为重点的,要突出营销、市场调查、图书宣传和广告等课程;以培养经营管理为重点的,要注重成本核算、企业管理、人才管理等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课程大致也依据以上原则来设置。当然,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各高校也十分注重实践环节、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会给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安排20周左右的专业实践:包括编辑业务和出版业务方面的初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比如,在学习市场营销等课程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还要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图书的市场调查,写出市场调查报告,并适时总结。有些同学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时间到报社、期刊社和出版社实习,从采写、组稿、校对等基本工作做起,慢慢积累自己的编辑经验。甚至有的同学还参与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活动,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得到河北省教育厅首批百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人:刘邦凡)的资助]

参考文献:

1.阿长:《关于编辑出版专业》,[DB/OL],http://bj2.netsh.com/bbs/73490/messages/1496.html.

2.邵益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需要总结和提高》,《出版科学》,2005(5)。

3.萧东发、杨琳:《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2005(3)。

4.方卿:《关于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定位的思考》,《出版发行研究》,2006(4)。

5.仝冠军:《论编辑出版专业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性》,《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宋家陵为长江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刘邦凡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王磊为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博士生)

编校:郑 艳

作者:宋家陵 刘邦凡 王 磊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2:

常与变:地方院校教学改革需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内容摘要:在地方高校专业和学科教学与改革中,必须处理好“常”与“变”的辩证关系。文章以怀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文艺学学科改革为例,具体阐述了地方高校专业和学科建设,必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围绕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等特点,加大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地方高校 汉语言文学 文艺学 常与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依照质量互变规律发展变化的:当某一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表现为相对的常态;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宏观而言,常态恒在,变态无穷。事物只有守常,才能保持住自身的本性和特色;事物恒变,也才能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形势的需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常和变是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不知常也就谈不上变。除此以外,辩证法还告诉我们,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既有古今相因,又有彼此相类。因此,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对前代继承和同代的借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教学当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常与变的基本关系,即既要在教学中遵循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又要不断适应社会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循规中不断突破常规,在保持住学科特色的同时又要增强学科自身的发展活力。而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这类升格不久,专业基础还不是很雄厚,学科建设还不很是规范的本科院校,其重要意义显而易见。那么,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传统专业和学科建设当中,如何认识与理解常与变的关系?由于各专业、各学科的生成和演变自有其内在轨迹,常与变关系的处理也各自有别。为了使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更富建设性,这里仅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和文艺学学科的教学,提出一些思考性的意见,以就此请教各位方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全国高校普遍设置的一门传统专业,就全国一些重点高校来看,由于该专业历史悠久,名师辈出,因此这些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应该说是已经非常成熟,专业下面的学科设置也比较完整、规范。因此,就这些重点院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当前社会时代的需求,在专业建设和学科设置上更符合人才培养深层次目标,这是需要“变”的地方,换言之,从深厚的专业和较为规范的学科传统中求得突破,是重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教改的思路。而从常与变的关系处理来看,重在变。变才有发展生机,才有发展活力。

作为一所远离文化中心,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历史积淀还不是很雄厚的地方性院校,我们的专业、学科的教研教改的方向和路径如何?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各专业、学科的兴衰存亡,更直接影响到地方高校能否科学地持续性发展。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自学校升本以来,就自觉顺应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一直在不断地进行着专业、学科的调整和建设,在新的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科规范的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成绩。但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仍然很多。如今,学校领导审时度势,要求在融“知识、能力、素质”的“三位一体”育人办学思路下,要求各系部掀起新的一轮专业、学科建设高潮。顺应这股东风,我二级学院组织各教研室,召开了多次教研会,对本院的专业和学科建设,也搜集了许多宝贵意见。这些意见基本形成一种共识:像我们这类学校的专业、学科的建设,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要加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不过,我认为,在此专业、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下,在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中“变”的因素思考的同时,还需要从学科本身的学术积淀着眼,突出“常”的特色,即针对我们本身专业基础还不是很雄厚的实际,保持住专业自身特色,在学科设置上力求规范;通过打造精品课程,推出一批名师,不断积淀专业自身的底蕴。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守护民族文化之根,离不开汉语言文学自身的学术积累和熏陶。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常规建设上,除了加强以前语言、文学各门学科的建设和教学,还应该围绕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设置一些相应的选修课程,如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美学等;另外还要大力促进文艺学学科的教研教改,在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上,追求更为合理布局。

从目前的学科分类来看,文艺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下面的二级学科,一般而言,它的学科性质和任务被规定为“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学观念,训练学生理论思辨能力和评论写作能力等任务”。但在目前,许多高校的文艺学教师却面临着这样的一个尴尬处境:一方面,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培养来看,教师需要学习和掌握古今中外文、史、哲、艺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显然,在短时期内要消化、理解这些知识还存在相当困难;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当下,学生又普遍地对理论知识缺乏兴趣。因此,在具体的理论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吃力。在一些重点高校,文艺学研究生招生甚至还遭遇寒流。

而从我院文艺学学科的现状来看,情况更为不容乐观。如果说我们的语言学、文学课程的师资和课程建设跟同类院校比较还能相互颉颃、一比高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艺学学科的基础就相当薄弱了,突出表现为专业教师配备不整齐,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当然,这是地方性院校转型不可避免的问题。不过,在当前提出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今天,如果对文艺学学科还不能准确定位,这对于这门学科的课程设置走向规范,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走向成熟,却是不可能的。

那么,在像我们这类地方性院校的文艺学教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应该是如何的呢?我认为,首先要对文艺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进行定位。这种定位应根据两个原则:一是保持住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学科规范;二是结合院系实际,增强学科的实践品格。相应两个原则,对于文艺学的教改,一是参照其他文艺学建设比较规范的高校教学经验,对目前我系的文艺学学科从师资到课程设置,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二是结合校系实际,不断加强文艺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

其次,在现有的师资基础上,对文艺学学科的课程设置进行逐步调整。我系目前从事文艺学教学的专业教师只有3名,分别承担了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文艺心理学、西方文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从文艺学学科的建设规范来看,文艺学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譬如,由于长期对文艺学学科性质认识的模糊,一般把它作为对文学课程学习入门基础和论文写作这样非常工具化的理解,所以文学理论课程在一年二期便开设了,殊不知此时的学生本身就没有什么文学感性认识基础,加之长期的中学“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要理解以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实践为基础创立起来的文学理论,毕竟有相当困难,何况文学理论也不仅仅是文学创作谈,它涉及的是整个人类人文学科诸如哲学、美学、历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此外,就目前文艺学所开的课程,总体上出现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没有体现出各课程在内容的紧密衔接;二是围绕主干课程,选修课程没有体现出层次性。因此,要想使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高水平,上档次,结合当前文艺学教学的实际,我这里也就文艺学学科的课程设置提一些设想。

文艺学教学内容的设置可以考虑三个方面的结合:普及性与提高性结合;趣味性和理论性结合;知识性与研究性结合。从基于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入手,课程设置可以作如下设想:

第一、从培养学生文本感悟能力出发,开设文学文本导读课程。该课程可以选取古今中外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该课程旨在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借以消除学生长期以来在中学语文应试教育下的审美迟钝和麻木。该课程可以考虑在新生入学的一年一期开设,为下一轮文学概论的讲授打基础。

第二、从培养学生的文学基本理论修养出发,开设文学概论课程。该课程以文学基本范畴、理论为重点,简明系统地讲授文学的特征、功能、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规律等。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文艺理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此课程的设置可以放在二年级下期和三年级上期。因为,这门课程要以大量的文学感性知识作为基础。

第三、从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能力出发,开设文学批评课程。该课程旨在讲授文学批评的性质、方法、文学评论的写作等。通过对当代具体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批评,让学生增强理论的现实感。

第四、从整合学生人文学科知识出发,开设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讲座,让学生对人类的经典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增强其对以后学习的方向感和动力。

第五、围绕文艺学主干课程(文学概论),适当开设一些拓展学生学术兴趣的课程。譬如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美学、文艺心理学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增强文艺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不过,这類课程的设置,在具体内容的讲授上,要注意不要对主干课程内容造成重复讲授,而是对主干课程的进一步系统化和深化。

概而言之,由于我们的基础还很薄弱,这注定我们文艺学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当前当务之急就是要认清文艺学学科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文艺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中,是一门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理论学科,它应该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他学科知识的一种整合,不仅仅是语言掌握,也不仅仅是文学鉴赏,更重要的还有文化理解和传承。

总之,就我们地方性院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既要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变化,又要保持住自己的专业特色。从“常”的角度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我们本民族语言,了解和掌握本民族语言自身的演进内容和特色,体会本民族语言经典文本的优美,增强自己运用本民族语言写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从学习、掌握本民族语言出发,了解和理解自己民族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大义、内在的核心价值理念,并自觉地在当代弘扬自己民族文化。如果说若干年以后的中国人还能保持住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话,汉语言文学文化层面的教育在当下是必不可少的,也恰好在这一点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大有所为。另外,从“变”的角度而言,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合理的学生就业评估体系,这是地方性院校专业、学科设置的一个重要参照。不过,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专业,要扩大自己的办学影响,还需要服务地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来说,就不仅仅停留在向重点院校的专业、学科建设经验的借鉴上,不能仅仅靠学术科研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的专业建设,学科设置、科研方向,还需要参与到地方文化建设中去,一方面,要对所在地方的乡邦故土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另一方面,还要以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积极促进地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和改革。这些都是需要“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文学理论》编写组:《文学理论》(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怀化学院教务处:《怀化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7年版)。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语文视域中的文艺学与中学语文对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4AGD01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郭景华,文学博士,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的教学和研究)

作者:郭景华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3: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较早的一个传统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该专业面临招生困难、教师队伍知识结合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对此,文章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图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较早的一个传统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也成为近年来教育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这也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总结。

一当前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困境

第一,由原来的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专业,在精英教育背景下,曾经受到广大师生的追捧,有着辉煌的历史。以前,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学校、文化、新闻传播和政府机关等单位,工作条件优越,社会地位受人尊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迅猛扩招,由此中国高等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各个专业开始全面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类毕业生,就业异常困难。导致学生不愿报考汉语言文字专业。汉语言文字专业在高校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压力,这使得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须的选择。

第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陈旧,不能有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基础依靠于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自身存在知识结构与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落伍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传统的专业与学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形成了强烈的甚至是固执的学科意识,固守原有的专业思想。缺乏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清晰判断和认识。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很大一部分没有实际价值,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第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也在不断分流出新的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同时,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也越来越多,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学科融通更加频繁。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设置了文秘专业、新闻学专业等原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的学科的不断出现。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巨大而困难的转型。这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成功转型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第四,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特点与当前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利益驱动性的经济形态,而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是难以被承认的,轻视、忽视人文类人才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更多的青睐于自然科学类人才,使得汉语言专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环境,面临生存的危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

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困境,我们需要认真的进行反思,使这以悠久的专业重新焕发生机。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重新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只有正确的定位,才有正确的实施方案可寻。

第一,既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又超越其局限。汉语言文学专业担负着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文修养的重任。大学教育应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席之地,因为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传授为人之道,注重学生精神成人的培养。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必不可少,培养人的修养更为重要。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优美、高尚、博大,感染整个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同时,从社会各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也应该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超越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局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功底与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构建以人文为基础、综合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汉语言文学的比较优势,创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二,既要尊重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又要遵循专业学科的本质属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培养市场用得上的人才。同时,我们又要遵循专业学科的科学性,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场而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学性抛掷脑后,其主要专业能力还是汉语言专业的能力,要进行调整的也只是剔除一些陈旧的、过时的内容,通过科学论证,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的时代特色。

第三,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具有现实性,又要具有前瞻性。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形态越来越复杂,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性愈来愈多,复合型人才开始取代单一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既要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又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教育前瞻性,使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紧跟时代要求,而且还能引领市场方向,而不被社会淘汰出局。

第四,各类高等院校应该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模式,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不同类型的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可为高校自身发展寻求新的出路,拓展办学空间。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较强,对此,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应主要将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对于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应基本定位在理论加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既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地方性高校应以基本专业能力为中心,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第一,制订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是直接照搬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其特点是围绕学生学习专业学术理论为中心,强调学术性、系统性。当然,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与此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加强实际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注重学生对口头表达、书面写作、鉴赏等专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即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广博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写作、评论、鉴赏等掌握运用能力。其中,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凸显为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素质。当然,不能将书面写作能力简单的理解为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写作能力,还应包括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要有文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单纯指口头表达流畅,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见解,既能凸现说话人的人格魅力,又能切中要害,深入事物的实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第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建设,使其能够培养、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学生的自身素质问题,而是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问题。高校应该对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进行改革,鼓励教师学习新知识,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尽快实现现有教师的知识转型和知识更新。对于新进教师应该放宽专业限制,鼓励各类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以此焕发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活力,提高团队合作、团队科研、团队教学等能力。

第三,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创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一个关键。因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决不能忽视,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课堂创新,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通过在本专业内部设立各种科研项目,鼓励教师通过项目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创新。同时,可以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教学研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对突出者可以进行各种奖励,还可在职称评定中提供一定的优待和支持。

第四,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机制,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各个学期开设一些相应的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促使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架起学生了解社会,学生了解市场的桥梁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才。

第五,建设导师制度,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拓展性,相比其他学科专业学生更需要有人不断引导,延伸学习范围,开拓研究视野。通过导师制度,将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指导常态化、动态化。这样既可以减少教辅人员的工作负担,又可增强学生与导师的感情交流,体现人文关怀;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专业指导作用,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培养新型人才。当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这既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使考试流于形式,学生作弊,教师漏题现象较为普遍。我们应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应考试约束而放不开手脚,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参考文献

[1]刘月薪.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与现代化建设的途径[J].三峡大学,2008(专辑).

[2]潘新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作者:蒋丽

上一篇:合作式刑事司法模式探讨论文下一篇: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