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护理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呼吸科有12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纳入护理风险管理范围。结果:通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5%。结论: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哮喘患者护理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哮喘患者护理学论文 篇1:

慢阻肺患者护理中振动排痰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减少住院时间作用

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患者护理中振动排痰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减少住院时间作用。方法:在我院慢阻肺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年7月到2020年7月之间,患者完全随机的方式划分成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振动排痰护理的实验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振动排痰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这一护理方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的护理方法,同时护理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振动排痰护理在临床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振动排痰护理;慢阻肺;住院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呼吸不畅,呼吸费劲[1]。慢阻肺会导致患者的支气管换气受到影响,造成患者缺氧,呼吸道感染和心脏问题。临床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多为吸氧和抗感染治疗,但是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患者很难彻底治好[2]。因此临床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针对患者的痰液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格外上心。本文在我院慢阻肺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年7月到2020年7月之间,分析慢阻肺患者护理中振动排痰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减少住院时间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慢阻肺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年7月到2020年7月之间,60例患者中,共有39例男性和21例女性。患者完全随机的方式划分成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取振动排痰护理的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包括年龄等没有明显区别,P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本次实验的患者参与前提为患者同意实验,并且经过了医院伦理研究会批准。实验排除在本次实验治疗中不能耐受而选择中途退出的患者。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加振动排痰护理。方案如下:在患者半卧后,护理人员使用专用的体外振动排痰机对患者进行排痰操作,左手把持排痰机,右手轻微叩击患者后背,设定振动的频率在10-20赫兹,一天排痰两到三次,一次10到15分分钟。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通过发放医院打印的护理评价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询问调查,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进行两次调查,通过问题累加的得分判断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分数从0到100不等,患者分数越高则视为护理状况越好。60分以下为患者对护理不满意,60分到90之间为基患者对护理基本满意,大于90为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0.00软件对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计算方法为根据患者数据不同行卡方检验或者t检验,计算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慢阻肺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由表1可知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慢阻肺患者满意度对比

由表2可知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都是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本文采取了振动排痰护理对患者开展护理,通过机械排痰护理,促进患者的痰液排出,使得患者保持呼吸通畅。在本文结果中,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结果与高小真,林静静的接受振动排痰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的研究结果吻合[4]。

综上所述,振动排痰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这一护理方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的护理方法,同时护理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振动排痰护理在临床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康芳,吴爱芬.振动排痰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罕少疾病杂志,2021,28(01):65-66.

[2]朱志芳.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保健文汇,2021,22(01):94-95.

[3]董真真.个体化健康教育配合振动排痰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行为及运动耐受性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學报,2020,42(05):396-398.

[4]高小真,林静静.振动排痰机结合无缝隙护理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14):182-183.

(武汉市普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湖北武汉 430080)

作者:冷金玉

哮喘患者护理学论文 篇2: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和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呼吸科有12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纳入护理风险管理范围。结果:通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了95%。结论: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科危重症;护理;效果

護理风险管理主要是指在护理管理中识别、评估风险及采取比较准确符合处置的过程,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由于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在护理中往往会面临诸多问题,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不当,会影响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医院的相关人员要做好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加强自身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减少护理风险发生并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管理,以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维护医院声誉形象。本文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和效果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呼吸科有12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纳入护理风险管理范围,其中包括18名哮喘患者,36名慢性肺心病患者和66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科危重症男患者中男性病例为60例,女性病例为60例。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年龄为36-69岁,平均年龄(49.99±1.66)。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两组患者实施前后的年龄、性别和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风险管理预案的构建

由于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受自身病情、环境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在护理中发生一些意外,为此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形成风险管理预案。风险管理预案内容必须要具体,要建立风险管理预案应急响应机制,做好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工作机制,包括紧急呼吸机等多方面的设备运行。为做好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要改善护理条件,有针对性的选择具有高水平护理技能、有较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建立机制,为应急人员做好准备。

1.2.2 风险管理的实施

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中老年人占很大比例。由于他们功能减退抵抗力差、运动机能退化,受到刺激后容易发生哮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应在护理中要有针对性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加以干预,进行科学化管理。护理人员应承担护理干预责任,严格执行护理计划,防止护理事故。同时对患者状况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探究和实时观察。如果发现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要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要进行适度锻炼,要注意保暖,活动应在安静且不太拥挤的地方进行。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在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辅导,不断鼓励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树立信心,缓解心理压力,让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信心。

1.2.3 分层针对性培训

针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要做好分层次培训工作。基本培训内容包括患者抢救方法、设备的有效使用等,此外还需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培训工作,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技巧。要通过培训提升医护人员护理技巧,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素质。此外可通过专家咨询来提高他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经x 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前,呼吸科发生了34例(28.33%)非计划拔管事故,20例(16.67%)护患纠纷,22例(18.33%)发生意外事故。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工作后,呼吸科发生了6例(5%)非计划拔管事故,4例(3.33%)护患纠纷,2例(1.67%)意外事故。通过对呼吸科危重症进行风险管理后,82例患者对护理特别满意,32例患者对护理比较满意,6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最终呼吸科危重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5%。

3、护理中存在的风险事件

3.1护理错误事件。指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不负责任或照顾不精细造成的一系列错误。

3.2意外事件。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患者身体受伤事件,如过敏性休克事件,一些患者在注射药物前进行过敏试验,且也通过了检测,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其自身体质和过敏性休克事件,这实际上超出了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测试。此外患者在医院临床中的意外跌伤事件也属于意外事件。

3.3护理纠纷的风险。指的是医院临床治疗中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纠纷。由于各种因素,医务人员和患者可能会产生各种矛盾,从而产生一系列纠纷。例如在护理期间,一些医务人员对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态度不负责,或者在对危重症患者护理操作中出现严重操作错误,这将导致医务人员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纠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病人护理中的应对呼吸科危重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根据不同疾病提供相应基础护理,普及疾病基础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和提供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生理需要,针对性地对危重症患者采取护理措施。

4、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1建立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首先,根据不同疾病危重症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理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合理分配各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如急诊护理人员的部署计划。护理人员的工作应尽可能与他们的专业知识保持一致。

4.2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风险能力预防工作,加强心脏监测、呼吸护理等护理技能的应用,加强护理人员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结论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有些患者的症状与哮喘有关,导致咳嗽和咳痰。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对呼吸科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风险护理,可达到显著效果,可有效减少发生事故,保证护理质量,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韦红泉,黄英华,潘婉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138-140.

作者:平春燕

哮喘患者护理学论文 篇3: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护理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影响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对其日常护理内容进行探究分析,从而得出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而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对照护理后的质量,完善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工作。结果通过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日常护理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发现护理质量主要受到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以及临床治疗收费政策的影响,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显著优于对照组80.0%,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少于对照组18.3%,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探析,可以有效找出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影响因素;探究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39

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主要包括支气管炎、哮喘病、气管炎、肺心病、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且多数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多数患者均需要进行住院治疗,以此确保临床治疗的有效性[1]。同时有关资料显示,不少呼吸内科的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护理效果不佳,时常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以你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探究分析,从而得出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而采取对照护理的方法,来寻找最佳的护理模式。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2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56.5±11.3)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4例,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患者25例哮喘病患者21例,肺心病患者17例,肺结核患者1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的影响,事先告知所有患者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6.2±11.1)岁,观察组患者60例,男性3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7.2±10.1)岁,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呼吸系统疾病种类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首先对120例患者进行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工作,主要对患者日常接受的护理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并结合实际护理质量,分析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一方面通过考察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与护理意识,一方面对患者自身展开调查,从而得出更具科学性与真实性的分析结果。

1.2.2護理方法在得出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后,由我院资深护理人员,根据影响因素的类别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改进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仍然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改进后护理模式,主要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护理、康复指导训练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基础护理,同时还需要加强护理人员风险防控意识与责任意识。

1.2.3观察评价方法采取对照护理后,采取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此外,还需要准确记录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并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分析工作。

1.3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本组患者接受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探究分析,认为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分为三点,其一是患者自身因素,如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差、对护理工作配合性差等,其二是护理人员的因素,如责任意识差、护理水平不高等,其三是来自社会的因素,如医疗保障政策普及性差、办理手续繁琐、实用性差等。因此我院针对上述因素,改进了护理模式,而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0.0%、18.3%,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而且由于不少疾病属于慢性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数还需要进行住院治疗,进而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影响极大[2-3]。而对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护理质量的高低也对病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本组探究对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开展了临床探究,从而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改进了临床护理模式。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患者自身,笔者认为,不少患者由于长期患病,会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心理,因此不注意自身的保护,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而对于上述问题,我院则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日常护理进行了如下改进:首先加强了健康知识的临床宣教,采取多种形式来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要点,增加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其次结合心理护理,纠正患者消极的负面心理,提高护患间的配合性,再者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确保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护理技能可以胜任该项工作,最后则加强对医疗保障问题的讲解与普及,减少患者就医负担。而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通过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探究分析,能够有效理清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而改进护理模式,才能确保护理质量稳步提高,确保患者远期康复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伟霞.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3,19(3):121-122.

[2]宋彩凤.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及护理质量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48.

[3]杨翠英.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3(2):17-18.

作者:田彩云

上一篇:绿色农产品营销论文下一篇:单片机系统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