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信息经营发展论文

2022-04-25

【摘要】本文基于财务电算化和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史,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智能财务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分析了在政府的引导和环境的推动下企业实现智能财务的基本路径,并对未来几年内可能出现的智能财务应用场景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移动通信信息经营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移动通信信息经营发展论文 篇1:

加快内蒙古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思考

21世纪初叶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加快发展我区信息产业,推进内蒙古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是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内蒙古信息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信息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国内大部分省市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近几年已日趋明显。

1、内蒙古电子信息加工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的状态,没有形成产业。“九五”期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呈萎缩趋势。尤其是“龙头”企业地位不明显,带动作用不大;产品传统单一,科技含量少,附加值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研究开发投入不足,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目前,企业数量已由“八五”末的45户减少到16户;工业各项经济指标也在逐年下滑。

2、信息服务业除政府主导广电网与电信网服务外,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业基本处于萌芽状态。信息咨询业规模小、层次低、缺少骨干,极少开展信息化工程咨询、决策咨询、市场评估、竞争性分析、信用分析、企业研究等高层次信息咨询服务。

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内蒙古信息产业建设明显落后。1998年,全国及各省市的21项6类信息化指标的综合评分中,内蒙古总分为18.64分,低于全国平均分7.67分。在全部21项指标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每万人大学生数、信息相关产业占GDP比重两个指标,其余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与信息相关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教育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的平均分为59.43,内蒙古为28.08,居全国第25位;全国信息网络建设平均分为13.81,内蒙古为2.83,居全国第28位;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平均为30.13,内蒙古为25.26,居22位。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4项相关指标中,内蒙古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WWW站点数仅为全国平均数的24%。此外,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部门设置分散,规格偏低,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与目前信息产业的发展形势极不适应。

4、软件业起步较晚,在软件与系统集成方面,还停留在对已有的核心软件做小规模的外围式应用开发,缺乏自主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在销售、市场开拓和经济技术竞争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

5、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1998年的调查显示,在465户大中型企业中,信息化资金投入仅占企业资产总额的0.1%;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0.4%;平均约每67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在现有的装机量中,用于生产管理系统的仅占4%左右。在Intemet设网站的也很少。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即使是好一点的企业,在制造资源和资源计划建设上与电子商务还有很大距离。

6、人才匮乏、流失严重。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大批各类高级实用人才。由于内蒙古地缘和经济欠发达现状,信息产业的整体环境相对较差。吸引区内外的专门人才很难,留住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是问题。目前内蒙古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已形成不良循环。

制约内蒙古信息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城市化水平低。一方面,由于信息产业具有综合集成度高、行业渗透广的特点,因而其市场和技术与资源支持的提供都必须依赖其他行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及服务业、公益事业越发达,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服务与信息咨询服务就越多,这就为信息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以及信息产业向其他行业的渗透,都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与信息资源,同时,信息产业的信息资源要由其他行业提供。所以,城市化发展,各行业发达,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两个基本条件,即市场与资源支持。而内蒙古的城市化水平与其他省市相比明显低下。到1998年底,全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只有一个,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一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7个,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11个,人口城市化水平为23.6%,低于全国水平。另外,城市布局分散,缺乏有机联系。内蒙古城市网密度仅为0.17个/万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3%。这就造成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吸引力与辐射力被严重减弱,城市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严重地阻碍了内蒙古信息产业的发展。

2、对内蒙古信息产业现状的认识不足,缺少正确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缺乏有力可行的产业推进措施,信息产业的发展缺少政府的有力指导。

3、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与企业,政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上面,而企业投资则主要集中于设备制造、技术开发与服务和信息资源开发与咨询。内蒙古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形成相当规模,但仍有欠缺,资金投入仍有缺口。在设备制造、技术开发与服务、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咨询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欠缺。主要原因是,传统产业企业多数经营困难,在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过程中难以依靠自身完成资金筹集。此外,风险投资家与区外、国外信息产业大企业并不看好内蒙古的信息市场及相关的技术与资源支持。

二、内蒙古信息化发展方向及选择

“十五”时期将是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崭新阶段。国际、国内的信息化浪潮,将为21世纪内蒙古的信息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内蒙古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内蒙古信息产业的发展在遵循国家“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通互连、资源共享”24字方针前提下,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产业长期发展规划。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扩大内需,提高层次;内引外联,加快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内蒙古信息化建设应紧跟时代步伐,重点建设以下领域:

1、加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一代的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络和宽带高速计算机互连网,构筑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

2、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构筑政府网络平台,形成连接地方与中央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政府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

3、制定电子商务政策框架,完善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立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4、推进数字化城市工程,加速三网合一的城市数字化建设。

5、加快移动通信网建设,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网络规模。

6、重点发展软件业、集成电路设计业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提高信息化的装备水平。

7、加强网络产品和信息安全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作,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8、发展以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数字音频视频新产品,加快广播电视向数字化的过渡。

9、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件、新兴电力电子器件等新型元器件和新型电子材料。

10、加强面向下一代光电通信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三、加快内蒙古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对策及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抓住发展机遇。把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上来。必须切实增强全局观念,确保形成工作合力,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促进信息高速公路、三金工程及有关信息化理论知识的普及,从思想上、观念上树立推进信息化的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2、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内蒙古公网基础建设发展缓慢,装备落后所造成的公共信道出口窄、速度慢、覆盖率低、资费高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组建大规模信息产业集团,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继续加大利用信息技术对轻工、纺织、化工、建材、机械、冶金等区内重点传统产业改造的力度,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监测实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内蒙古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强软件产业、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并将重心放在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消费市场的开拓及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等方面。电信业应在规模容量、服务水平、技术层次上下功夫。信息服务业应培植市场,革新技术,以便形成门类齐全的信息服务体系,向高速度、多媒体、大容量、宽带式、个人化的方向发展。

3、调整投资结构,增加信息投入。应加大改革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应尽快制定信息产业发展专项优惠政策,如对财政专项计划、风险投资基金、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基金等,逐步形成完善配套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各级财政应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确保信息产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4、积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构建“电子政府”,开发网络社会。充分发掘政府信息资源,实现政府可公开信息的社会共享,增加政府施政透明度,增强政府与社会、企业的相互沟通。提高决策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廉政建设服务。开启政府网站,应对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否则,将无法发挥政府信息窗口的最基础的作用。

5、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与应用系统相结合,建立各类数据库,形成支撑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的资源基础。推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向社会生产力转化。同时,要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信息、人才、财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对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中介服务机构,经认定后可按非营利机构运作和管理,即要扶持中介机构,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优质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政府制度创新的信息需求。应制定和实施信息市场管理、信息交易登记、信息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行业法规,使信息市场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充分保护信息所有者、使用者、收益者的合法权益。

6、制定专业人才建设总体规划,把培养、使用、稳定、吸引人才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目前,IT人才奇缺、人才外流、知识结构跟不上需要已严重地制约了内蒙古信息化的发展。在高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留住人才让他们充分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要面向市场需求,调整课程结构,扩大招生,培养社会急需的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公司和企业也应不惜代价招揽或培养一大批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信息人才。要鼓励社会培训,规范信息化培训市场,有计划地组织各类员工开展信息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素质。

7、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法律法规体系,使信息投资、人才组织、技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保密措施等体系化。尤其是面向网络环境的信息法律建设需要加强,以规范信息网络经营者和用户的行为。应尽快出台信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办法,保证网络安全、有序运行,规范信息交易行为,使信息市场健康发展。对信息的经营、流通、服务、交易、权益关系等做出明确规定,为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经济信息中心)

作者:米 炜 张智邦

移动通信信息经营发展论文 篇2:

智能财务的体系架构、实现路径和应用趋势探讨

【摘要】 本文基于财务电算化和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历史,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智能财务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分析了在政府的引导和环境的推动下企业实现智能财务的基本路径,并对未来几年内可能出现的智能财务应用场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财务 架构 路径 应用趋势

一、引言

自1946年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以来,以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企业管理领域,近年来同样感受到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从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的颠覆,到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的再造,再到经营方式和组织文化的重塑,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变革已成为企业运营的常态。

近几年来,沉寂已久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机博弈、决策支持、模式识别、风险诊断、自然语言理解等应用领域得到了较大的突破,社会公众开始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重拾希望,特别是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在财务和税务领域的成功试水,使“智能财务”这个名词频繁冲击着财务人员的眼球。那么智能财务到底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它的体系架构如何?未来智能财务将迈向何处?相信这些都是当代财务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就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二、智能财务的提出

根据业内的普遍认识,中国的财务管理已经历了电算化到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从1979年开始的我国财务管理电算化阶段,特点是用小型数据库和简单的计算机软件取代了部分人工会计核算工作,初步实现了从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等单项核算到账务处理的计算机辅助处理的转变(杨纪琬,1985)。电算化阶段的财务软件和财务人员的工作基本上是分离的,本质上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财务处理的流程和基本的组织结构,只是用软件实现了部分处理环节的自动化。

20世纪90年代,ERP的诞生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财务管理进入了信息化阶段(周金华,2003),企业开始利用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将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进行了初步整合,开始实现对业财信息的快速处理和实时共享,实现了财务信息的跨时空处理和利用,逐步实现了财务管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杨周南,2003)。财务信息化强调人机工作的协调配合,信息技术已成为财务管理流程乃至业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工具。

特别是2005年以来,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中国的逐步普及,使财务信息化的进程在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移动通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大力推动下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尽管如此,处于财务信息化阶段的财务共享服务,仅借助标准化和流程化为财务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管理基础和组织基础,主要针对的是财务会计流程的信息化处理(张瑞君等,2010),并未实现业务活动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会计流程的全面智能化。

进入2010年以后,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们对看上去更具象征意义的智能技术应用重拾希望,不仅结合高性能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沉寂已久的机器推理、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机器人等技术赋予了很多新的应用场景,更是对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机器学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杜传忠等,2018)。

在财务领域,随着大智移云物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和逐渐成熟(刘勤等,2014),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机会和挑战,财务预测决策、财务风险管控以及财务成本管理等有了更先进的算法、模型和工具。数据处理技术可以汇集更全面的数据,商业智能和专家系统能够综合不同专家的意见,移动计算可以帮助财务人员随时随地完成管理工作,财务机器人可以实现财务管理活动的自动化操作,现代系统集成技术可以消除业务、财务和税务等之间长期形成的信息和管理壁垒。由此可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正在使财务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转变(见图1)。

相对于财务信息化阶段注重财务和业务信息的整合以及信息的快速处理和实时共享,智能化阶段则更注重企业各类信息处理的效率、效益和智能化的程度,如:利用物联网、RPA和机器学习、專家系统等技术实现财务处理的全流程自动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差错(孙逸和董志强,2017);基于神经网络、规则引擎、数据挖掘等技术自动实现财务预测、决策的深度支持(王海林,2017),以提升其科学性和实时性,这一阶段再造的不仅是流程和组织,还会在更高层面上,对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进行再造。

参照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教学等提法,有部分专家在一些论坛和媒体上提出了“智能财务”这个新的名词和财务智能化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何谓智能财务

对智能财务,学术界并没有普遍认可的权威定义,参照业界的一般理解,借鉴智能制造的定义,我们可以尝试把智能财务定义如下:智能财务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它基于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工具和方法,借助于智能机器(包括智能软件和智能硬件)和人类财务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混合智能系统,通过人和机器的有机合作,去完成企业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并在管理中不断扩大、延伸和逐步取代部分人类财务专家的活动;智能财务是一种业务活动、财务会计活动和管理会计活动全功能、全流程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张瑞君等,2004;刘岳华等,2013;高宏亮等,2005)。

相对传统的纯人工财务、电算化财务和信息化财务,智能财务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它可以借助于RPA、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技术,自动、快速、精确、连续地处理财务管理工作,帮助财务人员释放从事常规性工作的精力,去从事更需社交洞察能力、谈判交涉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工作;智能财务还可以借助于全面而非抽样的数据处理方式,自动地对财务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合规审查,通过自动研判处理逻辑、寻找差错线索和按规追究责任,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Cavalcante et al.,2016)。

智能财务不仅是财务流程中部分环节的自动化,也不仅是某个财务流程的整体优化和再造,而是财务管理模式,甚至是财务管理理念的革命性变化,它借助于人机深度融合的方式来共同实现前所未有的新型财务管理功能。

智能财务是建立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基础上并结合企业互联网模式下的财务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实践而产生的新形态,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建模与分析,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提供智能化服务,为企业财务转型赋能,帮助企业打造高效规范的财务管理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从而有效促进企业财务转型。

当前与智能财务发展相关的信息技术有:模式识别(影像识别、语音识别、 生物识别等)、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知识图谱、机器人、遗传算法、自然语言理解、云计算、大数据处理和智能移动通信等。

有专家认为,智能财务至少涵盖三个层面:第一,是基于业财深度一体化的智能财务共享平台,这是智能财务的基础;第二,是基于商业智能BI的智能管理会计平台,这是智能财务的核心;第三,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财务平台,这代表智能财务的深度发展(Sarvesha et al.,2016;韩向东,2017)。作者认为,这三部分仅描述了智能财务的可能发展阶段,还未真正反映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智能财务的基本架构至少应包含相关技术层级、核心管理内容、信息处理部件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智能财务的基本架构

笔者认为,智能财务的基本架构包含广义架构和狭义架构两部分。

广义的智能财务架构应该包含智能财务发展生态的各个方面,如智能财务的应用主体(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等)、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智能财务发展的供应链等方面(刘勤,2017)。对智能财务而言,尽管智能化的进程主要由应用主体的内在发展动力所驱动,但外部环境毫无疑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见图2)。

在外部环境中,政府主管部门包括财政、审计、税务、海关、证监等部门,它们将通过法规、标准、规范、准则、指引等来指导、协调、管理和推动企业智能财务的发展;行业组织包括准政府组织、一般行业管理组织、学术组织和民间团体等,它们主要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知识体系、收集最佳实践、传播相关技能等方式来引导和影响企业;智能财务发展供应链包括与智能财务相关的软硬件系统供应商、咨询机构、培训机构、外包服务机构等,主要提供企业所需的软件、硬件、数据、信息、智能、人才等方面的服务。经济技术环境则指影响企业实施智能财务发展的信息技术、法律环境、公共数据资源等,它们是激发或阻碍企业智能财务发展的力量。

狭义的智能财务架构主要用于描述智能财务应用主体——企业内部的智能财务各组成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见图3)。

由于智能财务需要借助于智能机器和人类财务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因此位于底层的智能感知系统、网络通信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和通用智能引擎是必不可少的。智能感知系统利用条码、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传感器、OCR等技术,客观地感知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和外部环境,自动地完成数据的搜集工作;网络系统则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卫星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共享;數据管理系统则用于存储企业智能管理所需的元数据、业财管交易处理数据,以及规则库、方法库、模型库、知识图谱等,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组件的支持下,为应用层的数据智能处理提供基础;智能引擎系统则通过公共的智能部件(核算引擎、流程引擎、推理引擎等),满足应用层各种智能处理的需要。

位于上层的智能财务应用层描述了财务信息处理的全过程:从企业经营活动到业财管统一信息输入平台,再经过信息处理后,通过公共信息报告和展示平台送达企业内外管理者和决策者。所有这些信息处理过程都需要借助于底层的智能引擎系统自动完成。

在图3中,输入信息不仅来源于单位对外的经营管理活动,还来源于对外部大数据资源的自动爬取。智能信息输入平台是企业的统一信息输入平台,它通过人机合作模式,将机器客观采集到的信息和人类主观感知到的信息结合起来,按照财务信息处理的要求完成信息的输入。在信息输出方面,企业将通过底层的各种智能引擎,把机器的运算结果和人的价值判断相互匹配,动态、实时、频道化、多种形式地展示业财管融合报表信息,以满足企业内外部管理决策者的需求。

在中间的信息处理环节,财务信息处理方式将体现为三个层次:核算层、管理层和决策层。智能核算型财务管理平台是相对早期的智能财务系统,主要依赖智能感知、RPA、专家系统等技术智能地完成财务核算工作;智能管理型财务管理平台是发展到中期的智能财务系统,它在核算型财务管理平台的基础上,逐步演变成基于大数据处理、商业智能、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智能管理会计综合平台,即智能财务从以处理交易性活动为主,发展到处理更多高价值管理会计活动;智能战略型财务管理平台是智能财务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它在智能核算、智能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将智能财务的核心功能发展到智能决策领域,它是人机高度融合的智能处理平台,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智能活动,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将由以计算机为主的人机融合系统共同来完成,并且随着发展的深入,系统将不断扩大、延伸和逐步取代部分人类财务专家在财务管理中的活动。

五、实现智能财务的基本路径

显然,要达到图3所描述的智能财务应用状态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智能财务未来发展得如何,既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关,也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引导和干预(吴忠生,2017)。以下结合图2对实现智能财务的基本路径进行探讨。

(一)政府的作用

众所周知,政府参与推动某项事业的方式、方法和程度,会决定该项事业的发展走势、范围和速度,甚至能决定发展的成败。在企业智能财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可以选择“强制推行”、“政府引导与市场行为相结合”或“完全放任由市场决定”的策略。

首先,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已证明完全市场行为效率低下。其次,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繁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各企业的智能财务发展模式大相径庭,强制推行也不一定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财务发展路径应当是政府引导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可以为企业发展智能财务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帮助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分阶段、分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智能财务发展目标。

政府可以根据智能技术的发展动向,适时制定我国智能财务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加强对企业智能财务发展的引导和管理,促进企业智能财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还可选择代表性企业,给予适当的技术和政策支持,使它们能够在智能财务的发展方面做出表率,成为智能财务方面的最佳实践。并通过论坛、报道、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先进企业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实施环境,提升其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头作用。

(二)社会经济环境的作用

这里所指的社会经济环境即图2中所描述的行业协会和发展供应链,包括行业协会、管理咨询机构、软件供应商和科研院所等。

在企业智能财务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政策目标需要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支撑和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政府可以协调行业协会、软件服务商、管理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力量,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财务的发展。

管理咨询机构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智能财务的诊断和分析;协助企业制定智能财务的总体规划;帮助企业进行相关软件、硬件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的选型、实施和维护;帮助企业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些职能,管理咨询机构自身需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加大对智能财务的研究力度,不断追踪和研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软件供应商需抓住当前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的大好形势,深入挖掘企业管理智能化发展的系统建设需求,不仅应借鉴国外智能系统的设计理念,同时要考虑我国智能财务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财务信息系统。

科研院校需在培养智能财务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智能财务相关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企业智能财务的实践机会,提高新从业者的应用能力。

(三)企业实现智能财务的路径

企业的智能财务发展是一项逐步推进和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智能财务的实施主体,企业可以借助政府的引导作用,用市场的机制协同多方社会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智能财务的发展目标。

首先,应当加强对智能财务发展趋势的认识,正确认识智能财务发展的必要性,始终让智能财务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战略保持一致。

其次,企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需要,系统地制定智能财务的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并随着建设的逐步推进,从技术、组织和管理的角度,分阶段、分模块,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再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优化合理的业务流程,确保企业管理体制、組织架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与智能财务的发展相适应。

最后,企业智能财务的实施还需充分考虑合规合法问题和对社会的影响,注意发展过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信息技术的内在发展规律,还需对每一项重要的变革进行伦理分析,确保智能财务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六、智能财务的应用趋势

智能财务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财务系统的研发速度,以及智能财务相关政策、法规和文化的匹配度等方面。

我们可以用未来可能的应用场景来描述智能财务的应用趋势。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有些可能已在部分企业中使用,有些仅仅处于概念阶段,还有一些只是一种应用的可能性。

应用场景一

财务核算全流程自动化系统

该应用场景以智能感知、数据爬虫、OCR、电子发票、移动支付、RPA、自然语言理解、基于知识图谱或处理规则的专家系统、会计信息标准以及神经网络等技术为基础,场景中的部分功能已在一些先进企业中局部实现(陈虎,2017)。

在该应用场景中,系统支持电子凭证和非电子凭证的智能化处理,可实现财务凭证处理的前置化,即实现业务事件(而非财务人员)对财务处理流程的驱动。企业借助于更智能的财务软件和更灵活的信息展示工具实现账务处理的全过程自动化。在财务信息输出的环节,系统把自动处理的结果,用更细的颗粒度来描述,并动态、频道化、个性化地展示出多维业财管融合的报表信息,以满足企业内外部决策者实时查询的需求。

应用场景二

智能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该应用场景基于数据挖掘、神经网络、知识图谱、遗传算法、XBRL、大数据分析、对话机器人、智能预警、智能诊断和虚拟展示等技术,运用数量经济学、模糊数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理论和工具,是一种面向财务预测、控制、分析与决策一体化的应用。

在该应用场景中,系统结合基于规则的财务专家系统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利用战略预测和决策、战略计划与控制、财务分析与报告以及绩效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模型和方法,对企业运行的业财数据和经济宏观数据进行实时自动采集、监控、挖掘和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提供依据。财务人员还可利用丰富的数据可视化技术,与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清晰、有效地财务信息。

应用场景三

企业智能财务共享服务平台

该应用场景以数据爬虫、OCR、专家系统、RPA、电子发票、电子档案、移动计算、财务云、数据挖掘、数据展示等技术为基础。实际上,该场景是第一种应用场景和第二种应用场景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上的综合应用。

在该应用场景中,系统不仅实现了财务处理的标准化、集中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利用上述技术实现了处理流程的智能化,并将服务的内容从应收、应付、总账、资产管理、费用报销、资金管理等一般事务性流程领域扩展到了税务分析、公司治理、资金运作、预测和预算、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等高价值流程领域。共享中心智能化的过程将大幅减少财务人员的需求。该场景需要相关政策、法规和文化的支持,因而可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应用场景四

人机智能一体化业财管融合管理平台

该应用场景以云共享、大数据处理、物联网、机器人,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模型等技术为基础,是一种基于强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应用场景。它强调两方面的融合:人脑智能、人工智能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企业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的深度融合。

在该应用场景下,由于智能化程度较高,业财管人员之间的组织和职能划分将会消失,管理人员处理的是企业的综合信息,所谓的企业管理分工只是信息应用视图的划分。由于人机智能系统需要在人、机之间合理地进行任务分配,以及科学地设计两者的功能,同时需考虑人机智能下带来的风险控制和伦理问题,因此,相对于应用场景三,应用场景四描述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

七、结束语

智能财务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当前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相对较少,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仍在不断探索之中。尽管有关智能财务的争议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不管当前智能财务如何定义,它的内涵和外延一定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的体系架构也会由于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变化而需不断地调整。我们只有不断跟踪智能技术、财务理论、企业实践的发展,抓住每一个探索智能财务理论和应用的机会,在不断试错中优化和演进,才能将智能财务的发展引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杨纪琬.开发人才,开发智力,尽早实现我国会计电算化.会计研究,1985(4):20-25

[2]周金华.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2):137-140

[3]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会计研究,2003(10):30-32+65

[4]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会计研究,2010(7):57-64+96

[5]杜传忠,胡俊,陈维宣.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型与对策.经济纵横,2018(4):41-47+2

[6]刘勤,常叶青,刘梅玲,吕洪雁.大智移云时代的会计信息化变革—第十三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会计研究,2014(12):89-91

[7]孙逸,董志强.RPA:财务智能化的必经之路.新理财,2017(11):64-65

[8]王海林.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识别与诊断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构建.会计研究,2017(8):74-80+95

[9]刘岳华,魏蓉,杨仁良,张根红,李圣,肖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会计研究,2013(10):51-58+97

[10]高宏亮,殷建红,胡伟.财务业务协同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从价值链会计视角研究.会计研究,2005(11):32-35

[11]Cavalcante R C,Brasileiro R C,Souza V L F,et al.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financial markets.A survey and future direction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6,55(1):194-211.

[12]韩向东.智能财务“未来”已来.新理财,2017(12):52

[13]劉勤.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体系探索.财会通讯,2017(22):11-13

[14]吴忠生.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与推动策略研究.财会通讯,2017(22):14-16

[15]陈虎.财务就是IT-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11):96

责任编辑 屈涛

作者:刘勤 杨寅

移动通信信息经营发展论文 篇3: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式

摘要:根据国外以及国内发达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所采取的战略,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应构建多元化协同发展战略模式,即采取全面推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多元化发展、跨越式发展战略。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多元化;协同发展

发展农村信息化,必须立足国情省情,不能脱离现在的发展阶段,不能目标过高,急于求成,搞大跃进式的发展。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结合各地实情,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农村信息化发展之路。针对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上应采取以下战略。

一、全面推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战略

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在决策时,社会成本低、外部经济好的投资项目应优先选择;一般地说,政府应主动担负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对私人资本缺乏吸引力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要选择符合后发国家或地区的实际和产业发展时代特征的支柱产业,这种强化对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就是一种不平衡增长政策。

信息资源配置理论认为,信息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实现信息福利水平的最大化。所谓均衡合理配置,是指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权衡国家、地区、部门、组织和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有先后、有缓急、有侧重、有倾斜、有计划地配置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配置应以效率为目标;同时,信息资源配置应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虽然配置效率不够理想,但有助于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有利于长远的均衡配置。当然这种均衡更多地属于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的信息资源分布总是不均衡的,即使暂时实现了均衡,也会很快被动态发展的用户信息需求所打破,故信息资源配置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艰巨任务。

不平衡增长理论和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给我们以启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应采取全面推进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战略。周宏仁(2008)曾在一次报告中的论点很给我们启发。他认为,信息化并不“嫌贫爱富”,不是“发达地区先行”,不搞信息化,现在可能感觉不到其影响,五年十年之后,差距就出来了。如果不注重信息化建设,肯定错失发展的机遇。因此,应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只是要注重关键是怎么搞法,富有富的搞法,贫有贫的搞法。原则是从效益出发,不做“赔本的买卖”,基本做到“稳赚不赔”,十拿九稳。无论地方财政、农民的钱,都是宝贵资源,一分钱都不能浪费。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对当地而言,信息化提供的发展机遇是什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信息化提供了什么出路和办法。

在采取全面推进战略的同时,也要选择局部突破战略。农村信息化发展不可能将有限的资源同时投放到所有的领域和所有地区,而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联系效应大的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地区发展也必须有一定的次序,不同的地区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增长,对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领域加大扶持,使其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发展,以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其他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发展极地区的优先发展,最终将通过技术的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等方式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支持重点支柱产业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把该产业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要求它尽可能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跨越,从而在新的层面上达到国民经济新的整体平衡。

黑龙江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特点不一,这一理论解决了发展中的重点选择问题,即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加紧推进。同时,根据不平衡增长理论和信息资源配置理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应采取分区域发展策略。在农村人口数量多的地区,要加大组织和建设力度,产生马太效应,尽快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从而影响更广泛地区农民的观念和意识。在发达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当前可以加大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加工开发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能和透明度,积极发挥信息引导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作用,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在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多注意因陋就简地开展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注重组织体系建设,要利用多种方式传播农业政策、科技、生产、市场等信息,有条件的可积极利用“一站通”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二、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战略

黑龙江省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农垦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其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地方农村,因此,根据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因地制宜原则,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应实施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战略,充分发挥农垦信息化的建设优势,以农垦带动地方、地方支持农垦,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所谓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的無缝对接,是指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农垦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与地方紧密结合,打造一体化的信息发布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农垦的带动作用可以使广大农民群众逐步摆脱小农意识的束缚,开阔眼界,增强现代农业的观念、科学种田的观念、市场经济的观念。目前实行农村信息化的农垦地方区域的无缝对战略已有一定的可行性基础。

现黑龙江省在农业生产上正尝试场县共建的路子,目前,垦地关系“一家人”、建设“一盘棋”、发展“一体化”等意识已初步形成。随着场县共建的深入推进,合作共建的项目和形式也由初级、单一状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跨区作业形式更加多样。在跨区作业的规模上,既有个别地块的代耕作业,又有整村、整屯推进的连片作业;在作业方式上,既有单纯的代耕作业,按亩收费,又有农垦规模租赁地方耕地、统一经营;在组织形式上,既有发挥农垦农机大户的作用,又有垦地双方共同组建农机合作社等等,使跨区作业形式和层次不断创新和提升。二是科技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垦区积极向地方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已由最初的单一农业技术传授向多种农业技术组合发展,农机作业、模式化栽培、良种应用、航化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服务正向农村扩散,推动了地方农业标准化建设。三是产业联结更加紧密。双方按照区域内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始向互为龙头互为基地方向发展,龙头与基地的利益联结也由过去的松散型向紧密型迈进,形成了区域内经济利益共同体。因此,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应紧密结合这一趋势,实现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的无缝对接,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同时,发挥垦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农村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快速发展。

无缝对接战略措施:

一是打造一体化信息平台。近年来,大部分的农场已构建了信息化管理网络,运用网络指导生产、管理和销售,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些农场机关、管理区、作业区、企事业单位已形成信息宽带联网系统,实现区区通光缆,户户可上网。每个管理区和作业区都配置了信息资料员,每天定时通过网络向农场反馈生产信息。网络的普及运用,使广大群众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市场行情,指导科学种田,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增强了自觉融入信息化社会的迫切性。许多农场构筑了信息化生产管理平台,指导农户科学种田和新技术推广,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许多农垦系统网站在极力打造网上销售平台,畅通信息化物流体系。充分运用电子商务、期货、电子海关、网上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抓销售、抓订单,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抢占市场先机,扩大市场份额,畅通农场经贸物流的绿色通道,促进农户增收农场增效。在这一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农垦系统的网络信息平台优势,将信息平台与地方网络平台进行整合,打造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使农场局附近的周边农村地区共享网络平台的资源,从而带动地方的发展和农民信息化意识。打造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基础网络设施的整合。因此,在制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时应统筹安排,注意网络基础设施的融合,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是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在一些农村地区,尚不能实现与农垦系统的一体化平台建设,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来实现对接。2007年黑龙江省在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开始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国家农村信息化服务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的开展使黑龙江农业实现了创新发展,正在形成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广大农民也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实惠。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以国家“百乡千村”信息化建设为引领,以信息服务站、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大力实施农村市场的蓝海战略,将信息服务站、基础业务、增值业务、IPTV等项目在农村市场积极拓展。这一举措可大大提高网络的覆盖率。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可为广大客户提供“接入+应用+服务”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农垦系统的资源优势通过这一服务平台进行有效对接。

三是强化农垦系统的示范作用。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农垦系统的示范带动作用。农垦系统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农垦系统的带动辐射作用。可以采取乡村信息化示范。当前,可抓紧做好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乡镇的上网的试点工作,此后根据各地农村信息化规划分期分批为乡镇农技站配置计算机,逐步把计算机上网和农村信息服务列为“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的一项新的考核内容,由农垦系统人员开展上网技术培训和基层信息员业务培训,提高地方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另外,可采取农村产业化和专业化生产组织信息示范。充分利用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组织的经营规模化、技术含量高、辐射性强等特点,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尽快适应现代化生产特点。做好上述示范,要选取好示范点和示范数量,同时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要考虑这些示范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使示范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真正体现农垦系统的示范效用。

三、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战略

现在城乡一体化正在逐步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因此,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一定要结合小城镇建设,走具有特色的、低成本的农村信息化之路。黑龙江省农业与农村情况复杂,千差万别,不能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和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信息化工作。“农民上网”、“光纤入户”固然需要,但不是主流和方向(杨宝祝,2007)。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二元结构的逐步消失,大部分农民要脱离土地,向中小城镇转移成为“市民”,黑龙江省已先后做出了“撤并自然屯、建设中心村、发展小城镇”、“东部上水平,西部抓提高,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五依三沿”、加快“两带两群”和“村镇建设十大工程”等一系列加快村镇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农民将愈来愈多地走出农村地域,而留在土地上的农民要将会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民”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阵营中来,因此,无须也不可能每个农民都上网。小城镇已成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众多生产要素,对农村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的发展吸引和聚集大批富裕起来的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入住城镇,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集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因此,在制订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时,一定与全省小城镇建设规划紧密结合。同时对小城镇的农村信息化,要实施大中城市带动战略。由于我省地域辽阔,小城镇规模小,布局分散,人口密度小,城镇集聚和辐射力不大,要尽快加快城镇化进程。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仅依靠小城镇自身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一条依靠大中城市带动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信息化发展之路。

另外,从网络设施的成本上来看,光纤入户价格昂贵,只适合集中居住的城镇市民,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投入产出比十分不合理,即使地方财力允许,其网络使用和维护也十分困难,假如有些农民脱离了土地,这些留在农民家中的光纤将成为极大的浪费。所以,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时,一定与当地的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走低成本的农村信息化之路。

四、多元化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二是信息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信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农业信息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在信息服务主体上,应以政府主导推进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相结合。首先,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既具有可能性更具有必要性。可能性表现为:政府是农产品市场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政府具有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组织能力和资金能力;政府具有保证农产品市场信息提供准确、及时的行政权利。其必要性表现为:由于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时面临着严重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为了保护农民整体利益,维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长远的社会效益,政府必须提供公益性农业信息和信息服务。政府公益性农业信息和信息服务提供的作用在于:一是降低农民信息搜寻和使用成本;二是引导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三是降低成本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但是,政府公益性信息服务一般是以群体为服务对象,信息服务很难做到以个体为目标的个性化服务,很难在农业信息的质和量方面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信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在现阶段,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为信息服务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農业信息需求的多梓性为不同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的运行特点使其更多地考虑信息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因此使其信息服务的提供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较强的专业性,要根据不同需求主体的独特信息需求提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真正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张玉香,2005)。从国外的经验看,即使在农业信息化发达的国家,也不是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直接解决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问题。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不能采取一切包办的方法,而应更多地采用市场手段去促进其发展。因此,在发挥各级农业部门主体作用的同时,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研推广机构、农村大户和各类农业信息企业成为信息主体,直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在现阶段农村信息基础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应注重信息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根据信息需求理论,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域,信息用户有着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因此,应根据信息用户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注重服务对象的不同层次,注重信息服务实效,使用户真正从各类农业信息服务中获得利益。信息服务的实际效果是衡量农业信息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要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和手段,积极探索创造有效的农术信息服务模式,把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放到突出的位置,使信息服务切实落到实处。要努力实现服务渠道由注重计算机网络到网络与常规媒体相结合的转变,着力抓好信息发布,扩大信息服务渠道和范围。

五、跨越式发展战略

根据跨越式发展理论,黑龙江省的农村信息化完全具备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应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以信息所具有的明显的信息外溢效应、极强的技术创新性、广泛的技术渗透性、强劲的产业带动性、较高的经济效益性来实现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信息化不象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成熟阶段发展起来的,而是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同时发展的时代,因此,必须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实现技术层次和产业结构层次上的跨越式发展。乌家培(1999)曾指出:“中国搞信息化,既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信息化模式,也不能搞自我封闭,拒绝学习和借鉴他国的信息化经验;既要循序渐进,避免回过头来不得不‘补课’,又要抓住机遇,在可能的情况下跳跃一些并非必走不可的阶段。”从跨越式发展理论的涵义进行理解,对于黑龙江省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模式可以遵循这一理论的原则进行选择,这一理论表明,后发国家或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发挥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信息知识学习上的优势,接受先进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和知识的外溢;二是技术和制度创新上的优势,在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上寻求自己的道路。如果引进国和领先国之间的水平差距越大,那么引进和被模仿的项目收益率就越高,从而显示了追赶效益;三是发展和跨越动力上的优势,后发国家和地区比先进国家和地区有更强烈的发展紧迫感和“赶超”意识,后进国和地区的的落后程度越大,这种意识及其功效就越显著;四是选择上的优势,后发国家和地区可根据自身条件从先进的经验和模式中进行选择,从而避免了“摸着石头过河”所带来的损失。

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是在农业现代化尚未完成、工业化刚刚开始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的条件下起步的,这与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和服务经济,把信息业作为新的第四产业来发展的过程有着显著的差别。历史不允许我们坐等,不能在进入农业现代化以及工业化及服务化初具规模之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根据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叠加效应理论及农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理论,我国和黑龙江省都应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使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第二、三阶段时间缩短,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本采取的就是跨越式发展战略。

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农村经济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新农村信息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及其大规模采用,使得信息化应用成本大幅度降低,电信和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得到基本普及,宽带互联网进入农民家庭已不是新鲜事,农民在家里即能体验网络世界的精彩。这些都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獻:

[1]周宏仁.将农业农村信息化推向新阶段[R].全国农业信息中心主任会议暨新农村样本研讨会主题报告,2007.

[2]杨宝祝.我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EB/OL].中国农业信息网,2007-08-09.

[3]乌家培,谢康,王明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乌家培.经济 信息 信息化[M].大连:东北财经出版社,1999.

[5]席丹.信息化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6]张玉香.农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张玉香.中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展望,2005,(1):4-9.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LI Xue, ZHAO Wen-zho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Industry,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150030, China)

Key words: rural informatiz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diversify;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作者:李 雪,赵文忠

上一篇:工作室实践项目教学法论文下一篇:稻壳新基质旱育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