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论文

2022-05-1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信息通信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信息技术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和发展意义重大,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使命,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初中信息教育应用实践,并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第一篇:信息通信技术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刍议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教学也随之日益现代化,其标志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于各学科教学。但也由此产生信息技术怎样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问题,简称“课程整合”。怎样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为此,本文从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相整合来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学其它课程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课程的教学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相配合。所以,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即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使用了各种信息技术设备,似乎就已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我的看法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只是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已,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它们,确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这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设备的最终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出发点不在这里。由于以前的电化教育实践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认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为了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为了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形像化以便于学生理解。这一现象在现今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还广泛地存在着,并且做为评价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志。显然,这种理论和实践与我们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关系到课程整合的成败,也说关系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成败。对于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呢?让我们通过一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探讨一下。

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是广大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但是,学生对网络感兴趣主要表现在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而对学习网络的相关知识则不太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堂要求学生制作场景音乐的课。其设计思想是:既然学生普遍对上网聊天感兴趣,那么就让他们制作一个在聊天时常见的场景音乐。因为场景音乐是聊天者经常用于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像化的载体,广大的学生也喜欢用这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在学习制作场景音乐的过程中,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网络部分要求掌握的知识。为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提出制作场景音乐这一学习任务,要求通过制作场景音乐来掌握教材要求掌握的相关知识内容

二、提供完成这一任务的参考性工作流程(以教师演示的形式出现)

1.确立一场景音乐主题。

2.根据主题收集相关材料。

3.制作场景音乐元件。要求学会使用Firework gif等软件,并在制作场景

音乐元件的过程中,掌握网页文件格式的有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4.用QQ场景音乐软件制作场景音乐。

5.上机验证作品并完善作品。

三、学生自己制作作品,制作时,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

四、教师与学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五、修改完善作品

从上述教学过程可以看出: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为教学创设一种适宜教和学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选择主题,搜集材料,制作元件,创作作品,整个过程全部是自己动脑、动手面完成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进行示范演示,但这只是一种导向性的演示,对学生只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2.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中,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经过自己思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这样认为,是一种知识的还原的过程。即教材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概念是经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而掌握的。学生掌握知识是经历了在理论概念的指导下,经过动脑、动手的感性实践而再次回到理性的过程,即所谓的知识还原过程。

3.学生的学习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下进行,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了交流与合作。这就打破了原来教学模式中一般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互动的现象,而且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变化给学生带来的结果是:学生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形成了通过交流与合作而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这为将来学生进入社会获取新的知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坚实的社会交际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并不因为该门课程必须使用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而与其它学科在课程整合上有本质的区别,都必须在在教学过程中使本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整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目的。课程的整合的关键是运用信息技术而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知识概念得以还原,并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而且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交际能力等素质得以形成,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方向和最终目的。

作者:吴慎勇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应用

摘 要: 信息技术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和发展意义重大,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使命,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初中信息教育应用实践,并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应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堂实践证明,学生从信息技术中习得的知识及课堂教学效果与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和课堂教学效果相比,并没有显著优势。值得探讨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当前学习的价值在哪里?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随着教学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教学目标和方向。课堂是学生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教学改革离不开课堂教学改造,有效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完成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及迁移,培养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变革,为学生思维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1.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使命

1.1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探究问题

创新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换句话说:问题的解决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学生只有独自面对问题,并且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问题时,才能最有效学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应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将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设计各种探究性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问题。

1.2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交流和互动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相互间交流与协作的能力。要求学校注重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包含课堂上的互动,而且包含课后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课本的互动、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互动、与网络学习资源的互动等。甚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不同文化、地域、知识背景等之间的互动,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

1.3注重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

学习任务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应引导学生善于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新知识,弥补知识的不足,并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迁移和应用。

2.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

2.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极具吸引及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①问题梗概,主要包含产生问题的背景、人物、事件等。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或利用信息,为学生实践和获取知识信息提供支持。

②问题。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将课堂知识隐含于问题之中,吸引学生探究和解决。

③问题可操控空间,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问题的可操控空间,使学生自由操控问题因素之间的变量及问题元素之间的关系,想象其结果及结论。

2.2应用信息技术搭建学生思维的悬梯

①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心智。学生在问题环境中可以将一些认知工作转移给计算机,不仅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进行更加先进的信息处理提供机会。例如:日常学习中,学生遇到复杂数学运算时,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不仅可以确保运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②应用信息技术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随着科学知识发展,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有限生命里将所有知识都掌握。网络可以作为学生庞大的知识库,充当学生的记忆系统,当学生需要某种或某类信息时,只需输入关键字就可查询到相关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③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不同,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呈现多样化,不同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假设和推断;如果他们能应用信息技术互相交流、沟通、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每个人的认知空间就会在无形之中扩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超级大脑”。

3.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专业水平和技能

可以认为信息技术是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专业课”,对学生现在学习和未来工作有着深远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开放性,可以采用分组探究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意识设置不同学习层次,其中既包含广大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又包含对信息技术有兴趣、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自己探究的内容。这样设计可以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可以做其他学生的小老师,相辅相成。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求,又可以不断提高水平高的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

综合上述,信息技术教育价值不仅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深远的在于提供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课内外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还对个人能力的无限扩展提供了有效方法,应用海量信息技术资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已成为每个人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可行方法。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然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对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之上,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为问题解决创设问题情境,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交流、探究及对知识的反馈决定着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咏.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整合的分析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2]史晓俊.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新课程,2012(3).

[3]陶礼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题探究学习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3(7).

作者:谢海蓉

第三篇:加强学生信息技术教育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属于新兴学科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但在基础教育的相关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不能令人感到欣慰。师生之间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乃至着力点都存有一定的认识和实际性的操作误区。作为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努力改变这样的局面,加强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以提高学

生信息技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加强;素养提高

信息技术教育在我们所在学校已开设好多年,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也比较好。学生进入信息技术教育阶段,都能够直接走进微机房进行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应当说这是利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的。但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否就在真正的提高着?回答也还不可予以完全肯定。仔细思考,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何就不能得以提高?是我们所教的过程没有考虑学生将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教学的着力点出了问题。因此,为让学生围绕信息技术素养这个着力点进行充分而又广泛意义上的实践,现将信息技术教育的着力点思考和实践拙于笔端,权且抛砖引玉。

一、 信息技术教育着力点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前提

应当说,无论怎样的学科课程教学,其教育者心怀怎样的教学态度,自身具有怎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科课程教学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有时就是相当直接的影响。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这样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于漪老师这样的教学格言对人们的启迪意义是极为深刻的。如果在自身的学科课程教学中,秉承教育教学之崇高使命感,在崇高使命感的支撑下,进行学科课程的深入钻研,那课堂教学不仅仅就能够呈现比较理想的教学艺术,而且则完全可以实现教学艺术明灯在课堂中的高高升起。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所能或者所必须升起的教學明灯是什么?从信息技术教育所能发挥的具体作用看,当是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落脚点又在何处?从一定意义上去说,就是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在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得以充分而又广泛的运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思考实现着力点进行教学的对策,也必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着力点上进行着力。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我们所教育的学生,也才对得起我们所实施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允许我们在信息技术教育上有任何马虎,有任何懈怠。我们所必须努力思考的不是让学生走进微机房即已万事大吉,而应当思考学生走进微机房的所有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理想融合。

二、 围绕信息技术教育着力点学习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根本

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人们比较感到欣喜的是学生对走进微机房的兴趣还是比较浓的,但只要我们走近学生的身边,他们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所热衷于的则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玩。如果对学生这样的信息技术学习听之任之,学生能够学到怎样的信息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优先思考学生围绕信息技术教育着力点进行相关学习实践的问题。计算机功能是相当广泛的,初中学生也初步具备计算机功能广泛的意识,业已开始尝到计算机功能运用广泛的甜头。虽然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还没有能够真正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挥多明显的效用,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你想得到它都能做得到,就怕你想不到。学生也开始初步体验到鼠标一按自己所想得到的都可以得到。学生也开始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上实现着自己许许多多的创作梦想,如学生能够在WINDOWS 桌面属性的设置时,自己独当一面地进行桌面墙纸、屏保等的设置,学生也就在这些方面实现着创新能力的提升。尤其能够让 学生倍感兴趣的是,只要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稍加引导,那一个个学生则可设置出具有个性风格的桌面属性来。如“画图”、“文字的装饰与排版”,都让学生进行设置,都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设置,那学生所设置出来的是什么?都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也都是带有个性风格的,甚至就是相当充满积极创新意义的。就说画图,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节日庆祝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进行画图的设置竞赛活动。学生对画图的竞赛是充满兴趣的,学生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画图也是极为用心的。还记得,让学生设置圣诞节的庆祝画面,学生所设置的画面就是那样的别出心裁,所设置的画面也就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尤其是一个个学生所进行的文 字的装饰与排版各具特色,且也颇具特色。

三、 信息技术教育着力点的落实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桥梁

在信息技术教育上,教师应当具有充分的前瞻意识。信息技术教育对人们所提出的要求如此之高,多是令人不可想象的。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 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再到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现在又发展到远程教育。将来在极短的时间内还可能怎样,也许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所不可思议的。这也给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敲响起警钟,我们现在的教学,不仅仅不能去打学生的学习折扣,还应当多在促进学生着力点的落实上多做文章。虽然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学科课程教学中还属于非考试考查科目,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教育教学理念当应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座右铭。如果不去这样,现在的学生将完全可能会有不少学生就是信息技术的“盲人”。

总之,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更应当从新发展时期需要信息技术教学不断加强高度去探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殷歌,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新星城西学校。

作者:殷歌

上一篇:环境保护教育论文下一篇:大专法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