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信息化论文

2022-04-28

[摘要]知识生态系统是知识主体及其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竞争情报系统除了一般系统和复杂性系统的特征之外,它还具有元系统、覆盖网、虚拟性、适应性和以人的思维为主导等特性。试图从知识生态系统角度来探讨竞争情报系统构建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信息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1:

把握融合机遇

信息通信技术(ICT)对人们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产生着极大影响。这些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信息通信技术能够减少许多传统障碍,特别是时空障碍,从而使人们首次利用这些技术的巨大潜力造福于遍布世界各地的千百万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就业机会,丰富和改善了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ICT: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十几年来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2~3倍的速度飞快增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于生产、服务过程及内部管理。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促进了机构改革,使政府职能更加以服务为导向,并且有效和透明。这将大幅度地提高市场效率和分配效率,推动服务业发展(如信息服务业和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扩大就业机会;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和能源产业中的应用,降低了成本。

特别是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在政府运作和服务、医疗保健和医疗信息、教育和培训、就业、创造就业机会、企业、农业、交通、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预防灾害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以及在促进消除贫困和实现其他业已达成共识的发展目标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性。

信息通信技术亦应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并减少传统壁垒,从而创造机会,使所有人均能以更加公平的方式进入本地和全球市场。各种应用应具有用户友好、人人均可获取、价格可以承受、适合本地语言和文化需要等特征,并支持可持续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应在提供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造福于当地人民。

通信业呈现三大新趋势

近年来,通信业正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业发展,通信IP化、农村信息化、三网融合进程加快化等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获取信息,随时随地的通信需要无处不在的网络,而各种信息的及时提供则要求具备综合信息的提供能力。市场需求是通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技术先进、覆盖广泛且具备巨大容量的电信网络是基本条件,并将在不断发展中逐步融合电视网及计算机网,向综合信息网络演进。

当前,通信网络在演变进程中呈现IP化、光纤化、无线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趋势。IP化是指网络将向对IP业务优化的宽带分组网演进。从核心网一直到用户设备,网络将被IP统治,在网络服务层面形成一个IP世界。光纤化则是从网络核心到用户端实现全光网。在传送层面形成一个光纤世界。对于无线化,就是指通过无线宽带技术,采用无线接入方式实现通信。智能化则表现在网络智能从网络核心向网络边缘移动,用户界面越来越拟人化,在网络边缘形成一个智能层或服务层,在向社会各界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和应用的同时,使人机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友好、自然、更趋个性化。

同时,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村市场开发力度的加大,农村将成为今后几年电信市场的主要增长点。此外,“三网”融合的进程正在加快,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及通信管制的放松,“三网”融合的进程呈加快趋势。

实现“三网”融合将给电信产业带来一些影响。首先行业和市场的融合为传统电信、娱乐、设备制造商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不仅导致各自产品结构的重要变化,而且也将导致市场的交叉和调整。其次,尽管目前电信基础设施支持IP的能力大大高于其他网络,但电信网能否有效地支持IP仍是电信公司最大的挑战。第三,“三网”融合为全业务提供者创造了最好的机遇,能够提供全业务要求的地理上的网络扩展,市场上的全覆盖以及终端业务上的融合,这些都将使得不同行业公司间的兼并和业务融合。

可以说,通信业今后令人心动的方向是:综合信息服务,农村成为通信发展新亮点,三网融合,这一切卫星资源都将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信企业面临机遇

目前,从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形势看,从各级政府到各通信运营企业都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电信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牢固树立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加快行业发展的观念,形成信息化建设与电信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的同时,为自身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进信息化是电信业的大局,是全行业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一是电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的朝阳产业,应该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发挥更大支撑作用。特别是作为一个高技术含量的行业,电信业也是自主创新活跃的领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这些都要求电信业必须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二是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加快电信业发展。电信企业要树立在信息化的大市场、大环境下加快发展的观念,紧紧抓住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市场,围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等需求,积极主动提供技术装备、网络支持和信息服务,实现对产业的拉动和提升。三是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企业转型,为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作贡献。

2007年,中国卫通提出了核心发展战略,即重点发展卫星通信广播和数字集群应急指挥调度通信两主营业务,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卫星通信广播、数字集群通信主导运营企业。与此同时,中国卫通将大力发展与主营业务既紧密关联、又相互促进的卫星导航和基于下一代网络的信息通信,为社会各界客户提供集卫星通信广播、指挥调度、应急保障、导航定位等于一体的专业化、高品质的信息通信广播服务。

作者:郝 军

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2:

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的知识生态学视角

[摘 要]知识生态系统是知识主体及其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竞争情报系统除了一般系统和复杂性系统的特征之外,它还具有元系统、覆盖网、虚拟性、适应性和以人的思维为主导等特性。试图从知识生态系统角度来探讨竞争情报系统构建问题。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主要工作不在于开发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系统或网络,而关键是情报工作者的组织、人际情报网络的创建以及人主机辅的竞争情报系统的架构。

[关键词]竞争情报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系统规划;系统构建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4.007

Construction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s:

A Perspective from the Knowledge EcologyWang Shejiao Ma Jianjun

(Institute of Cammunications Engineering,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21000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s(CIS),such as meta-system,overlay network,virtual,adaptive,human central and so on.Then,from the viewpoint of knowledge ecosystems,it probed into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IS.Finally,the construction of CIS should focus on organization of CI professionals,building of human relationship networks,and architecture of CIS.

〔Key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s;knowledge ecosystems;system planning;system construction

知识生态系统是知识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知识生态系统研究是把知识主体或知识体系隐喻为生命有机体或生态系统,把主体活动的环境隐喻为生态环境,然后用生态系统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知识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动态演化、协同进化等问题。知识生态系统是人际交流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知识网络的三元网络[1]。我们认为,知识生态系统是知识主体及其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体。这里的知识主体,包括知识工作者、知识团队、知识共同体(知识社群)、知识型组织等;知识主体通过知识活动(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等)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是这种知识活动使得知识主体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2]。竞争情报系统具有知识生态系统的特性,本文试图从知识生态系统角度来探讨竞争情报系统构建问题。

1 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竞争战略管理实践中提出的概念。约翰•普赖斯科特教授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持续演化中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操作流程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成员评估行业关键发展趋势,把握行业结构的进化,跟踪正在出现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变化,以及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和方向,从而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包昌火研究员则指出:“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3]”曾忠禄先生认为,竞争情报系统应该具有一般系统的特征:系统的构成、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动态性、系统的环境关系。一个好的系统定义,应该包括所有的相关成分,但又不能包括任何不相关的成分。他认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为用户的需要创造情报产品的体系,它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功能、结构(资源)和方法(流程)组成,各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发展[4]。

从知识生态角度看,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帮助组织关注竞争各方活动,同时寻找合作伙伴;适应环境变化,促进知识共享与转化;为组织提供专业咨询和情报服务等。竞争情报系统就是实现上述功能的与竞争环境互动的人机网络系统。

2 竞争情报系统的特点与规划

2006年7月,作为竞争情报系统开发与服务领头企业的百度公司突然宣布撤消其企业软件事业部,退出国内竞争情报软件开发和销售市场,竞争情报系统的二大主力公司易地平方和天下互联也先后淡出这一领域。其主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研发的系统虽然称作竞争情报系统,但严格来说并不具有竞争情报的主要特色,基本上都是基于因特网的网络信息自动收集和发布系统,没有竞争情报系统应有的分析与预测功能以及与竞争环境互动的功能。这说明竞争情报系统不是一般的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我们认为,竞争情报系统除了一般系统和复杂性系统的特征之外,它还具有元系统、覆盖网、虚拟性、适应性和以人的思维为主导等特性。所谓“元系统”就是架构在组织其他系统之上的系统;“覆盖网”就是逻辑上覆盖信息网络、人际网络、组织网络;“虚拟性”是指有系统的功能而没有系统的实体;适应性是指随着信息技术进化,系统做出调整并适应环境的变化。一旦新的技术或服务手段出现,竞争情报系统奉行“拿来主义”,不断更新系统的构件;“以人的思维为主导”强调系统如何服务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减轻人的脑力劳动。竞争情报系统规划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性,否则系统的开发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竞争情报系统的特性,系统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2.1 竞争情报系统虚拟化

竞争情报系统虚拟化的含义是使竞争情报系统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功能,但不必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除了一些必备的软件和数据库、模型库以外,竞争情报系统可以直接利用或加以改造利用现有的信息系统,而不必另外重新开发或另行构建。竞争情报系统可以利用组织内部网络和国际互联网来采集和传递信息或情报。如利用通用的搜索引擎或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各种传播信息的社会网络软件等。因此,没有必要去搭建系统的基础设施。

竞争情报系统应该是“凌驾”于组织其他信息系统之上,有权访问其他系统数据的战略信息系统,要与组织的业务系统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担任竞争情报系统的负责人应该是组织的信息主管(CIO)或知识主管(CKO)或组织的“参谋长”[5],从而打破组织内部各部门的信息封锁,使情报工作在组织体制上得到保障。

一般来说,开发竞争情报系统的重点工作在于构建与竞争环境自适应的人际情报网络,这与开发其他系统有所不同的。人际情报网络是一种人际关系网络,具有虚拟信息系统的特点。

之所以强调竞争情报系统虚拟化,是因为竞争情报系统是人的智能系统,是人际关系网络系统。它的核心功能不在于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在于信息分析和情报的生成;竞争情报不同其他类型情报在于它是对公开信息分析的结果。

2.2 支持组织的竞合战略规划与实施

竞争情报系统规划时应当站在支持企业竞争与合作战略的高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系统或网络设施,对现有的其它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进行集成或转型。一方面通过将全员参与和协作的竞争情报思想融合到不同类型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中,解决竞争情报系统与现行信息系统的整合性问题,以及竞争情报系统与从业人员的信息互补等问题,把竞争情报活动中的组织网络、人际网络、信息网络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破除信息“封建主义”,实现对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分析研究,使竞争情报系统成为组织统一的公共信息分析和研究工作平台。另一方面使竞争情报系统直接和组织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对接,能够更快、更准确获得数据和信息,而且使得各管理软件系统能够根据竞争情报系统所提供的情报不断调整各自所供给的信息内容,适时根据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和竞争环境的变化调整生产经营和服务,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竞争优势。

2.3 强调竞争情报系统的“情报分析”特色

在竞争情报系统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其“情报分析”特色。由于组织中管理信息系统每天都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而这些没有经过甄别、判断、整合和分析的信息中,真正有价值的、对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够及时提供帮助的情报却是非常有限。因此,系统规划要结合竞争情报过程中搜集、整合、分析、传播、评估等各个环节,以及SWOT、定标比超、五力模型、关键成功要素等竞争情报常用分析技术的特点,创造性应用数据挖掘等人工智能实用技术,提高竞争情报系统对企业战略的支持程度,使之真正成为竞争情报研究和决策支持的辅助工具。但是,人的思维是情报分析的关键因素,因此系统规划时必须先系统中情报工作者的组织建设,选人、用人、建立情报网是最为关键的;竞争情报系统是组织的情报分析中心,是智囊团。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情报工作者团队建设。

2.4 树立人机共生合一理念

人机共生合一表现在人机分工和人机结合。人脑和计算机都能有效地处理信息,但两者有很大差别,各有各的优势。人脑的优势在于形象的、抽象的、定性的、并行的、模糊的、宏观的信息处理方式,而电脑的优势则在于逻辑的、具体的、定量的、清晰的、微观的信息处理方式。人的创造性主要来自创造性思维,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也就是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信息处理方式。今天的计算机技术在逻辑思维方面确实能做很多事情,甚至比人脑做得更好,这一点已被很多科学成就所证明。但在形象思维方面,目前的计算机还不能给我们任何帮助,创造思维只能依靠人脑。以人为主的人机结合,是把人脑的优势和机器的优势都能充分发挥出来,达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这种人机结合的系统在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方面,超过单纯的人(专家)或机器,因而具有较强的处理复杂性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寄希望于机器(计算机)来解决复杂性问题,至少目前是行不通的。圣菲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走了一条人机结合、以机器为主的技术路线,这是导致他们在复杂性研究上产生困惑的主要原因[6]。

我们认为,人机共生或人机互补的思想是解决人机关系的关键。从系统应用角度来说,人机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即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之间、计算机系统开发者与系统用户之间的关系。竞争情报系统从人机关系来说,就是人机共生合一的网络系统。目前,很多引进大型管理软件系统的公司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上述矛盾。未来管理软件系统开发需要有这样的思维,即系统开发商只负责搭建系统架构,具体模块由应用方的既懂业务又懂计算机的业务人员根据需要去开发或完善,从而达到真正的“人机合一”境界。

3 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

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主要工作不在于开发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系统或网络,而关键是情报工作者的组织、人际情报网络的创建以及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竞争情报系统的架构。

3.1 情报工作者的组织

情报实践社群和情报联盟是情报工作者的组织的基本形式。由于竞争情报工作者或竞争情报从业人员都是典型的知识工作者,竞争情报团队属于知识型组织,因此组织建设可以用知识生态学来指导。从一个组织内部来看,实践社群可以作为竞争情报工作的基层。竞争情报本身就是竞争的智慧,实践社群一旦成为一个组织最广泛情报源,那么组织的集体智慧就会涌现。我们认为,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建设首先是人的问题,即如何把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形成一支由不同专长的人组成的有核心、有层次的竞争情报工作队伍。核心成员是组织的智囊团(包括组织的CEO和各部门主管);专家队伍(包括各组织各部门专业骨干和情报专家);基层由愿意为组织出谋划策的一般成员构成,可以把实践社群的成员转变为竞争情报从业人员,从而是竞争情报队伍更加壮大、更有效率。

3.2 人际情报网络创建

人际情报网络创建主要是构建网络型组织和外部关系网。

3.2.1 网络型组织

网络型组织既快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传递信息与情报,并能适当地控制信息或情报传播速度和广度。面对外部环境变动不居,充满不确定性,组织内部关系网由强关系构成,从而达到相对稳定和封闭。组织外部关系网由弱关系连接而成信息源。这样的组织应该是内紧外松,使得信息情报流转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和控制。详细内容参见图1。

图中内部大圆圈表示网络型组织的领导核心,结构形式采用科层制,信息流转是自上而下传达和自下而上报送,竞争信息情报到得处理形成决策。这个大圆圈是组织的内核,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封闭性。连接大圆圈和中圆圈的粗线表示情报链。中圆圈内的结点代表专业型的知识工作者或竞争情报从业人员,他们是组织各部门管理者或领域专家;他们接受来自组织内核的指导并及时反馈自己所掌握的竞争情报。他们是组织内部竞争情报的“鲁班石”。组织内部的关于财务、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质量、客户关系、研发等部门经营管理的情报都掌握在他们手中。连接小圆圈的虚线表示组织内核与非正式组织(如团队、项目组等)的关系。小圆中的结点是组织的“耳目”,他们与组织外部关系网有着紧密连接。组织核心成员应该予以充分的关注,通过各种渠道让他们传递信息,反映情况。椭圆表示组织边界,是“可渗透边界”。小圆圈跨越组织边界,从而构成组织外部网络的信息桥;他们与组织外部网络关系耦合度高,是一个组织感知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前哨。

3.2.2 外部关系网络

一个组织与外部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就形成相对稳定的外部人际关系网络。企业通过外部人际关系网络来支配网络中关系群体所拥有的其他社会关系,从而获取或利用企业所需要的社会资源[7]。股东、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其他相关组织(如政府、科研机构等)在内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正在结成一张巨大的组织外部关系网络。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作为组织外部关系网络结点是组织的情报源。组织外部关系网络中重要的关系链是组织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和智囊机构间的情报联系;智囊机构是政策的研究者,政府职能部门是政策的制定者,他们手里掌握着决定组织兴衰存亡的情报。组织应聘请智囊机构的研究者做顾问,加强与他们不断的接触,获取和掌握重要的信息和情报。另外,组织还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来收集和分析有关组织战略信息,不断跟踪竞争对手,开展竞争情报工作,获取竞争对手的重要情报。总之,组织有意识地针对外部环境中的政府、客户、供应商及合作者、竞争对手而拓展人际关系网络,从而使组织拥有了更多的社会信息资源。

3.3 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竞争情报系统的架构

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思想是把人集成于系统之中,采取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的技术路线,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使研讨的集体在讨论问题时互相启发、互相激活,使集体创见远远胜过一个人的智慧;同时,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综合集成法就是把人的思维分析与计算机的高性能信息处理和技术分析相结合:对于结构化很强的问题,主要用定量模型来分析;对于非结构化的问题,更多的是通过定性分析来解决;对于既有结构化特点、又有非结构化特点的问题,就要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综合集成研讨厅包括专家系统、机器系统和知识系统,与知识生态系统的组成(人际交流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知识网络的三元网络)很相近。因此,可以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思想和技术应用到竞争情报情报系统的架构中。鉴此,我们提出了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竞争情报系统构想,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竞争情报系统架构

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竞争情报系统是通过组织内联网、外部网及因特网,建立分布式的多媒体数据库、模型库、情报知识库等,以把众多领域专家知识、经验和成功的竞争情报案例综合集成起来,处理竞争情报系统中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无结构化等“复合”数据结构的情报资料。其任务是:为竞争情报专家提供研讨“场所”,使竞争情报分析人员的群体协同工作,充分利用定性定量模型和数据库等工具,实现人机的有机结合;提供“定性到定量”竞争情报分析模板;提供各种信息情报资源,包括竞争情报知识库、方法库、模型库和案例库等。在研讨厅中情报分析人员的知识同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模型和案例的不断交互,从而实现研讨人员群体智慧的涌现,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献计献策。

4 结 语

竞争情报系统是竞争情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传统的研究或把它视为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或作为人际网络系统,这些研究大都忽略了对系统的环境的关注。本文从知识生态系统角度来探讨竞争情报系统构建问题,认为情报系统的构建主要工作不在于开发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系统或网络,而关键是情报工作者的组织、人际情报网络的创建以及人主机辅竞争情报架构。

参考文献

[1]Pór G.and Molloy J.Nurturing Systemic Wisdom Through Knowledge Ecology[J].The systems thinker,2000,(8):1-5.

[2]汪社教,沈固朝.知识生态学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4):573-576.

[3]包昌火,等.略论竞争情报发展方向[J].情报学报,2004,(3):353-366.

[4]曾忠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再定义[J].图书情报工作,2007,(11):10-13,24.

[5]杨海平,汪社教.论高校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224-227.

[6]赵明昌,李耀东.一个新的综合集成研讨厅软件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11):1-5.

[7]朱广林.企业外部人际关系网络分析[J].江苏商论,2003,(2):78-7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汪社教 马建军

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信息化论文 篇3:

浅析“互联网+”在电商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电商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电商物流也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促使互联网与电商物流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向物流的许多环节提出了挑战。文章主要针对目前物流配送系统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明的阐述,并提出如何搭建“互联网+电商物流”智能化配送系统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电商;物流配送系统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E-commerc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1 “互联网+电商物流”是什么

“互联网+”是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的推动下互联网的形态演进以及社会发展的新形态。“互联网+”理念通俗来说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继承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合于社会各领域之中。“互联网+电商物流”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将互联网技术与电商物流进行有效的渗透与融合,优化物流的运作过程,创新物流模式与物流服务产品,不断地满足企业与客户的需求,使物流服务更加人性化以及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电商物流”理念的提出促使互联网与电商物流的结合更加紧密,同时向物流的许多环节提出了挑战。物流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产品的生产、流通到消费是连续作业的过程,将包装、装卸、运输到配送等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在完整的物流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影响到物流整体功能的发挥。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在物流服务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物流与企业、物流与客户以及企业与客户联系最紧密的环节,是体现企业、物流、消费者三方关系的具体应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智能化设计直接关系着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

2 电商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由于电商物流企业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应用不足导致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功能单一,只是提供简单的查询订单服务,即使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物流网站或者APP软件大部分主要用来宣传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产品,无法监控商品从接单到配送的全过程,没有形成网络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发展。

(1)物流信息准确性和安全性差

目前電商物流的配送信息主要通过电商网站平台进行查询和跟踪,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只可以收到物流企业定期回传的在途信息,无时效性,使得物流信息与实际的货物位置信息不匹配。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即使出现损坏的情况也无可追溯性,让企业如同“盲人摸象”,无法知悉实时运输状态,导致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差和安全性差。

(2)专业化、精细化差

现有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主要提供简单的货物跟踪信息,都是在围绕车辆配货功能、物流专线、物流资讯等功能在展开,运输网络不具备可视条件,整个运输过程中存在监控缺失的情况,信息系统专业化程度不高,精细化差。

(3)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程度不高

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依然依赖纸质记录、电脑录入的方式,出错率高,且送货过程中跟踪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信息断裂、物流信息严重滞后,市场调度能力差,退换货效率低,异常处理不及时,严重影响了企业与客户体验和满意度,成为制约电商物流发展的一大瓶颈。

3 搭建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几点建议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流是物流企业的命脉,现有的网络物流配送信息平台已无法满足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难以使物流企业摆脱发展瓶颈。物流企业应当树立现代物流管理和经营理念,增强物流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开放意识,以企业与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提高企业和消费者满意度为己任,建立适应企业与消费者需求的物流配送系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物流企业深度的融合,搭建一套功能完善的电商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做到持续、简便、无差错的数据移动,实时、自动更新数据,提高物流全过程的可见性,以此满足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根据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功能可以划分为接单系统、跟踪系统、配送系统、可追溯系统四大模块。

(1)功能全面的接单系统

接单服务是物流配送环节中的第一步,也是企业与物流紧密联系的第一步。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应有一套完整的接单系统包含始发地、目的地、发货日期、送达日期、货物品名、快递费用等诸多项目,信息简洁明了。当物流公司受理接单服务之后应及时反馈接单服务人员的时间信息,可以使企业准确掌握物流的接单时间。

当物流企业接单成功之后货物开始起运时,企业和消费者便可以通过接单系统查看到货物到达下一个节点的准确时间,以此类推直到货物送达到消费者的手中。

(2)可视化的跟踪系统

可视化跟踪系统的功能意在实现通过互联网技术将物流跟踪信息与合作伙伴共享,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实时动态可视化查询物流追踪服务,是物流企业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体现,也是“互联网+电商物流”深度融合的体现。

可视化跟踪系统通过在车辆、司机、快递员身上安装定位装置,而每过一段时间定位装置就会发射信号到物流信息平台的系统里,无论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可以打开物流配送的可视化地图,物流车辆的位置、距离、配送时间等信息便可一目了然。物流企业通过实时追踪功能对运送过程中每个节点(分配、提货、在途、送货、回单)进行全过程管理,对运送途中发生的突然状况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异常情况责任不清。可视化的跟踪系统使得物流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快捷,不仅降低物流成本也使得客户可随时随地了解货物在途情况,免去了物流公司与司机沟通、物流公司再反馈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对订单的时效性进行管控。

(3)服务完善的配送系统

配送系统的功能主要实现商品从配送中心到用户手里的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配送系统是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考量物流能力的重要环节。而目前的物流系统中并没有完善的配送系统的功能,只是通过消费者对物流的快慢、对快递员的服务态度等体验做出简单的文字评价,而这样的评价系统对提升物流的服务质量无任何的考量依据。

通过配送系统可以掌握商品从配送中心开始配送到商品送达的准确时间即商品从快递员手中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实时定位系统查看快递员的位置信息,掌握快递到达的准确时间。配送系统也应提供评价系统功能,消费者可以通过评价系统对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进行系统的评价,消费者的评价不仅会影响物流公司的优胜劣汰,也可以直接與快递员考核奖励挂钩,直接推动用户服务体验的提升。

配送系统的管理功能意义重大,不仅是电子商务企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对电商和消费者极其重要的一个物流活动。只有做好功能完善的配送系统,电商企业才能真正快速发展,整个物流过程才可以称得上通畅,才能获得客户满意。

(4)可追溯系统

随着企业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对于产品出现问题后可追溯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成熟,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应包含可追溯系统功能。可追溯系统通过记录商品从发货、仓储、运输到配送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使产品的物流追溯成为可能。

可追溯系统可以通过条码技术,赋予每一个产品唯一的身份识别码并与产品进行绑定。在物流配送的每一个环节都记录与此条码绑定的产品信息,例如商品的外形信息、包装信息等。当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时,企业、物流或者消费者三方都可以通过追溯系统查询到产品在每一节点记录的信息以便追查引起的原因,并且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召回处理。

4 总结与展望

“互联网+电商物流”是物流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趋势,在未来企业管理实践中应用将非常广泛。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但其与传统物流有本质的区别。同时,传统物流与互联网物流是相互依存而发展的,互联网物流的发展需要实体物流的配送和处理,而实体物流的管理活动又需要以信息化的支持才能实现。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只有将传统物流和互联网物流有机结合,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物流企业应树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理念、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建设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四民. 以互联网思维运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4(2):76-77.

[2] 吴勇, 冯耕中, 王能民. 我国典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商业模式的比较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3(10):14-21.

作者:萨日娜

上一篇:冬青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论文下一篇: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