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日渐成为旅游热点,我们认为这是游客对旅游本质追寻的一种表现,与游客的旅游心理需求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游客旅游心理、无景点旅游的特征及目前无景点旅游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政府部门、旅游景区、游客、旅行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这一新型旅游方式的健康发展,从而真正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体验环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心理学发展研究论文 篇1:

竞技运动心理学发展研究

摘 要:分析了竞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概述了竞技运动心理学的前沿研究课题,并就竞技运动心理学发展中的方法学问题与测量指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竞技运动心理学;发展;方法学;测量指标

文献标识码:B

作者:陈玉霞

心理学发展研究论文 篇2:

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无景点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日渐成为旅游热点,我们认为这是游客对旅游本质追寻的一种表现,与游客的旅游心理需求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游客旅游心理、无景点旅游的特征及目前无景点旅游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政府部门、旅游景区、游客、旅行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这一新型旅游方式的健康发展,从而真正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体验环境。

【关键词】无景点旅游;心理需求;旅游需求

一、引言

旅游业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近几年,游客面对开发雷同、缺少特色、旅游高峰期拥挤不堪的旅游景区,无奈之下选择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无景点”旅游,反映了游客对旅游本质的追寻。无景点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的悄然出现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主导因素是旅游者自主消费意识的增加,随着旅游经验的增强、选择出游目的地及方式更加理性,人们更注重出游的独立和体验,避免前往人满为患的景区,反映了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同时也是对旅游本质追寻的回归,这对于旅游业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二、文献回顾及概念界定

对于无景点旅游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许多的争议,国内学者伍延基等[1]将无景点旅游看作是一种注重休闲与体验、追求无拘无束的游历、并不十分看重景点的反传统的旅游方式,它有助于对旅游资源的概念、范畴和评价标准的再认识,有利于促进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的革新;董红梅[2]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区(点)旅游相对应的,是指到非旅游景区(点)进行的以轻松体验目的地的文化、社会生活方式与民风为主的一种旅游,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比,它在方式上一般不参团、不赶时间赶景点,而是自由自在、轻松舒适地在目的地游览风光、体验民俗和生活;而简玉峰等[3]将其定义为:以轻松体验目的地的文化、社会生活方式、民风为主的一种旅游,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比,它在方式上一般不参团、不赶时间赶景点,而是自由自在,轻松舒适地在目的地游览风光体验民俗和生活。郭文[4]分析了无景点旅游产生原因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了将这种新的旅游方式完善的建议;王计平等[5]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无景点旅游市场进行了研究;姚磊[6]、郭艳芳等[7]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对无景点旅游做了深入研究。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无景点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放松压力、体验休闲、愉悦身心,不以游览景区景点为终极目的,而是以享受旅途本身为目的,以随性而游、兴尽而返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自助旅游。

三、基于心理学知识的游客需求心理分析

旅游心理学包括两个维度,狭义的旅游心理学只研究旅游者即旅游行为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其目的是解释人们为什么旅游、影响人们旅游决策的因素是什么,以及这些决策是如何作出的;广义的旅游心理学则不仅研究旅游者的心理,而且研究旅游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心理依据,即探讨旅游企业中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人际关系、激励动机、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手段,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关于旅游者产生无景点旅游的需要,我们可以用需要层次论、一致性与复杂性的平衡理论加以阐释。

(一)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旅游发展初期,人们主要是为了追求满足求知好奇的需要,逃避紧张和压力的需要,但随着旅游的发展低层次的社交和受尊重的需要难以促成旅游的产生或者难以让游客真正达到精神上的愉悦。于是,人们渴望旅游本质的回归,期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悠然自得的感受,能够彻底融入自然、实现自我,无景点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了旅游的本质,能够满足游客最高层次的需要。

(二)一致性与复杂性理论

一致性理论(Consistency Theory)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内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C.E.Osgood & G.P.H.Tennenboum,1955)。根据这个理论,人们总是寻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任何不一致性都被视为心理上的不适。除了一致性的追求,人们还渴望新奇、意外、变化和不可预见的事物,这便是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 Theory)。

所以旅游活动其实是一致性与复杂性的一种平衡,人们希望能从重复、繁琐、枯燥、紧张的生活与工作的一致性中走出来,回归大自然,希望在旅游过程中享受舒适与安宁,充分放松身心、修养身息,但是传统的旅游方式在景点的选择、行程的安排、拥堵的景区等方面使游客难以达到旅游的真正目的,所以以享受旅途本身为目的,以随性而游、兴尽而返的无景点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

四、无景点旅游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与以往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无景点旅游有着以下突出的特征,这些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需要引起充分的关注。

(一)随意性

传统的旅游方式一般来说是由旅行社安排好的,前往的景点、线路、用餐的地方、购物商店等都是固定的。无景点旅游则是游客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性的选择时间出发,客人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旅行,途中可以根据自己临时的意愿选择目的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途中寻觅美、欣赏美、享受美,细致感受天空、江河、树木、山川,让自己充分融入自然。但是如果游客选择的是尚未开发或者开发不成熟的旅游区,由于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游客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容易滋生社会治安问题。

(二)自由性

目前大多数的旅游产品都是固定的旅游路线,景点安排紧密,游客没有太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不但无法减缓压力甚至旅途归来感到更加的身心疲惫,无景点旅游方式可以满足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摆脱束缚,以自我实现为中心,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在享受真正自由的同时,游客一旦遭受来自自然或人为的侵害的时候难以及时得到救助,特别是游客在缺少专业知识及器械配备的情况下开展探险、攀登等特种旅游的情况难以实现自救。

(三)无目的性

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地结合成为旅游目的地,无景点旅游者出游的目的地可能不是以到达某个固定的旅游地为主,他们出游的目的主要是感受旅途过程,感受风土人情,感受田间植被,呼吸新鲜空气,释放生活压力。但是途中遇到合适的旅游景点他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去游览。

(四)无预见性

无景点旅游一般都是游客自发出游,或携家人好友或结伴陌生驴友,与传统的团队旅游相比,食住行等各方面均无提前准备,一切都不可预知。同时因其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有时甚至对游览地的环境都不熟悉,无法预知随时出现的来自自然、社会的威胁与灾难等等。

(五)无规范性

目前我国有关的法律没有对旅游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明确的界定,缺少完善的旅游法律法规,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法律纠纷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尤其是无景点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方式。传统的随团旅游,因游客跟旅游企业签有旅游合同,当游客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有章可循,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无景点旅游的游客出游一般是自助行为,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只能求助现行的普通法,因旅游专门法律规范的缺失势必出现维权难的困境。

五、发展无景点旅游的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部门

1.加强宣传。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旅游宣传,通过网络、广告、宣传册、标识系统等形式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完善景区内外的标识系统,提醒游客注意火灾、防卫自身安全、遵守旅游伦理道德、爱护环境等等。

2.完善法律体制、加强治安管理。尽快完善专门的旅游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游客、导游等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予以相应惩处,促进旅游资源及环境的有效保护。建立紧急救援机构,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扼杀在摇篮中,保障游客及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安定、祥和的旅游体验氛围。

(二)景区方面

1.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虽然无景点旅游游客不以景点为终极旅游目的地,但是并不意味着游客不游览景区,所以景区需要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景区交通、购物、标识系统、监控系统、救援系统等方面。同时努力挖掘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复杂性需求。

2.注重景区资源保护。目前景区资源保护最大的压力一方面是旅游开发不当,另一方面是景区超容量接待及游客的人为破坏,针对无景点旅游游客对景区可能造成的破坏,景区可以加强对游客旅游行为的监管,约束其破坏行为。另外为其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比如开辟专门的露营区、野炊区,合理设置购物点,限制游客使用一次性用品。

(三)游客自身

1.树立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游客是最容易对景区环境造成破坏的人,所以游客应当树立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保护珍贵的旅游资源,做到“人来鸟不惊”。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旅游方式,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旅游活动,返璞归真地回归自然,才是无景点旅游所真正崇尚的。

2.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无景点旅游游客因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自由性、无预见性等特征,容易遭受来自自然或社会的对人身财产造成的侵害,比如恶劣天气、自然灾害、暴力恐怖事件等,所以游客有必要提前做好心理、知识及物质上的准备,尽可能多的收集掌握可能前往的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学习野外生存技能及遇突发事件的自救知识,携带必要乃至专业的旅游探险装备。

(四)旅行社方面

1.设计满足需求的新产品。无景点旅游者更需要定制的旅游服务,如旅行社为游客代购旅游人身意外保险,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改变以往固定的旅游线路,根据游客实时需要设计灵活的旅游线路,为其解决餐饮、住宿、交通等方面的问题,既要满足游客一致性需要,也要满足其复杂性需要。同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市场细分,针对各细分市场的需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无景点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包括预订机票和酒店、全方位信息支持、租赁帐篷、车辆租赁及修理、旅游保险购买等服务在内的无景点旅游线路。

2.培养满足游客需求的特殊导游群体。旅游者初到异地在陌生的环境见到了新异的事物会满足其复杂性的需要,但是环境过于陌生,一致性与复杂性失衡,必然会产生茫然感、拘谨感、孤独感和不安感,这时需要有人为其引路,解决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避免因不熟悉环境、不懂当地风俗习惯等引起的各种冲突或不快,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与传统旅游中导游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的是,无景点旅游需要的导游不再是旅行社旅游行程的执行者,而是游客随性而游的支持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导游可能扮演司机、向导、助手、朋友、歌手等各种角色,目的是与游客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导游服务。

参考文献

[1]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J].旅游科学,2008,(8):28-31.

[2]董红梅.无景点旅游对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的启示[J].商业时代,2008,(18):85-86.

[3]简玉峰,刘长生,徐珏.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10,(12):756-762.

[4]郭文.无景点旅游: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0,(10):566-571.

[5]王计平,张宁,李敏敏.无景点旅游市场调查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5-09.

[6]姚磊.休闲视野下的无景点旅游研究[J].特区经济,2011,(3):150-152.

[7]郭艳芳,宋保平,卢璐,马骞.基于离散型选择模型的无景点旅游实证研究[J].旅游论坛,2011,(6):26-30.

作者:周学军

心理学发展研究论文 篇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研究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其心理状况直接影响高校教育质量。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调查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现状,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

一、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发展状况探析

(一)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

作为培养国家高等人才的中坚力量,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管理制度、自身的性格等方面密切相关。健康的心理状态是高校青年教师维持自身健康生活,进而从事教育工作,最终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切实关心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维护其身心健康,是高校深化改革需要解决的一项基本任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直接不仅影响自身和学生的发展,还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事业。

(二)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发展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现阶段,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弱、适应能力差、情绪失控、焦虑、抑郁、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都困扰着高校青年教师,使得他们承担了较重的心理负担。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种社会角色矛盾在心理上的投射与交织,也是各种角色彼此冲突的结果。一方面,世俗社会观念的变革让许多青年教师的心理得到冲击。另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以及教师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大环境的竞争之下,有些青年教师慢慢变得急功近利,或者不思进取。这些导致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降低,长期下来,形成了职业倦怠,对师德、师风、教风都有消极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科学依据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領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主张教师养成积极的人性观,关注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推动教师积极发展目标的实现。心理健康指的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二者都是以研究心理的积极价值为取向,强调通过积极的方式和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为研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积极心理学自形成以来,致力于帮助所有人追求幸福,以此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同时,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不仅促进高校青年教师重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还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路径探究

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充分开发潜能,让每位青年教师学会幸福、分享并传递快乐,从而感染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进而促进积极主观体验的产生。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采用内外部的方法积极营造环境。第一,培养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感”,鼓励学校领导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等与青年教师共同对其进行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对其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第二,适当调整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教学工作在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根据定位适当调整教学工作的权重;同时,提高教学工作评价的有效性,坚持质量和数量并重的评估评价体系。第三,提供更多地发展的空间。如鼓励高校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制定完善在教学水平、科研创新、个人提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打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人格品质,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在个体内心深处包含着对于尊严、品德、人生目的和生活意义的追求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对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组织群体性文体活动,增加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机会,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通过对积极品质进行挖掘,使得他们能够用更成熟的防御机制和积极的思维方式去面对问题,不断完善自我。

(三)展开积极的心理咨询

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但是,据调查很少的高校有开设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开展积极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从原来有心理问题和疾病的高校青年教师扩展为追求健康幸福的全体高校青年教师。咨询目标也侧重于发展性咨询,增强来访青年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帮助其改变以往消极的认知模式,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和情绪体验。以此为主的心理咨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受众群体的不受限性,因此对对发现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现红.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4.

[2]陈柳.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分[J].青年教育,2015,2.

[3]Sheldon M.King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4]林静.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作者简介:

张淑(1988.01—),女,汉,安徽宿州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张淑

上一篇:计算机课程改革论文下一篇:大学生校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