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7

[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充分体现职业特色,应具备以“专业性”引导学生理想,以“实践性”实现培养目标,以“社会性”接轨需求市场,以“竞争性”培育过硬人才,以“开放性”指导长远建设的特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等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等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篇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摘 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中国高职院校建设中的崭新内容和薄弱环节,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冀为中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某些鉴戒。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产生原因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面临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等严峻挑战,如何建设突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21世纪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时至今日,高职院校无论从学校数量、招生数量、毕业生数量等方面均已占中国高校的半壁江山,它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国职场人员的整体素质、中国未来的发展后劲,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进程。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又直接塑造、影响甚至决定着其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因此,研究、发展优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探寻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使其健康而迅速地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含义与内容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以高职院校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以知识的广泛交流、传播及高职院校师生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节奏和精神风貌为基本形态的群体文化”[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其内部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它们全方位地影响着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物质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包括优雅的自然环境文化、完善的设施文化、积极的方式文化三个方面;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其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前提和根源,其核心和灵魂是学校精神。“校园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特殊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和规范体系。它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群体成员的心理、行为,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思想的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中所特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行为规则。“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维系高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3] 行为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是各种精神文化传播的组织与设计,是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者。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1.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偏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影响了校园文化的整体协调,导致其发展结构不合理;崇尚娱乐性、通俗性,导致庸俗文化盛行、富有启迪性的高雅文化反而偏少的喧宾夺主现象;重视现代性、轻视传统性,割断校园文化的历史文化传统,阻碍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对校园精神文化弘扬不力。

2.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结构缺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高职院校内所有的组织和成员。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而学生是其主要主体。但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主体过于狭窄,仅限于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影响下的骨干分子和特长生,而校园中的其他组织成员大多游离在外。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教师和学生等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相互配合,校园人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尚未形成。

3.校园文化建设中“主旋律”突出不够。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素质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倾向,导致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偏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不力,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发挥不够。目前高职院校中,各种灰色文化(如西方思潮热、读书无用论、恋爱低龄化、公德意识差、“牛皮癣”现象、老乡抱团意识、考试作弊等)不断滋生蔓延,这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4.校园文化建设特色不够鲜明。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来历不同的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许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从自身出发,充分挖掘体现学校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的文化内容,建设适合自身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相反,它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彼此借鉴、相互套用,使其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共性多、个性少,特色不鲜明,趋同现象严重,进而影响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不能在大学生思想中产生共鸣,致使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也非常不利于发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5.校园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部分高职院校领导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形成校园育人合力、促进校园和谐稳定中的作用,不能从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上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精力主要放在日常业务工作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研究较少,规划缺位,导致在人、财、物等投入方面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文化发展的需求。

6.校园文化建设中开放程度不够。国内外校际文化交流不够充分,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隔阂,开放性不足,直接导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严重的“孤岛现象”。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对环境育人的作用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塑造人的灵魂的高度来认识,只是把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点缀,导致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投入严重不足,人、财、物的投入均无法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2.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和规划乏善可陈。部分学校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界定混乱,片面或简单化地理解其内涵,甚至把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等同,不清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四个内容。部分学校没有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仅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临时性的突击任务来抓,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社会功能的发挥。

3.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不力。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健全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缺乏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各部门难以形成建设合力,致使其很难把校园文化放在学校整体发展的层面进行建设,也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难以真正发挥。

4.对待“外来文化”缺乏科学态度。部分高职校园人对待“外来文化”存在两种错误倾向:要么拒绝“外来文化”,认为一切外来思想、外来文化都不如自己的校园文化,或者都不适合自己的校园情况而一概加以摒弃,否认国内外校际文化交流、校园与社会之间沟通的积极意义,导致自我封闭。它严重地影响了校园人对生活方式多元化的追求,窒息了校园人的思想活力,抑制了校园文化的勃勃生机,削弱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要么照抄照搬“外来文化”,使部分校园人对本校的优秀文化传统缺乏感情,导致中国的高职校园文化趋同现象严重而缺乏特色。

5.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的辐射和渗透。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各项改革举措纷至沓来,人们的思想也在随之快速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建立但尚未成熟完善,市场经济自身的弊端依然存在,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目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社会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大行其道,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等功利主义思想盛极一时,这些都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非常消极的作用。

6.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普通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快速发展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教师数量快速增加、办学投入迅速增加,然而,政府、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有相应增加,使高校负担加重。因此,各高职院校不得不将有限资金重点放到“保重点”、“保稳定”、“保运行”、“保发展”等基本投入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成为“鸡肋”项目,不得不压缩资金、减少投入,导致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举步维艰,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生素质层次差距拉大,部分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不高、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能力不强,也进一步影响了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效果。

7.大众传媒中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深深地影响着高职院校校园人,如果不对其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取舍,其消极因素就会侵蚀校园文化,产生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的负面效应已越来越突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冀望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者能以之为鉴戒,使中国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茁壮成长、日臻繁荣。

参考文献:

[1] 温景文.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N].光明日报,2005-08-17.

[2] 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152.

[3] 郭广银,杨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6.[责任编辑 魏 杰]

作者:王亮停 张峰

高等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篇2:

浅论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

[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充分体现职业特色,应具备以“专业性”引导学生理想,以“实践性”实现培养目标,以“社会性”接轨需求市场,以“竞争性”培育过硬人才,以“开放性”指导长远建设的特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作者简介]张代平(1965- ),男,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写作教学和书法教学。(河南三门峡472000)

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毕业生在社会各领域尤其是社会生产领域、经济管理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研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类型、类别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泛称。高职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补充。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条件,而各显其能,各展其“特”,应体现出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的特点。另外,要吸收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品牌文化的特点,始终把学生能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作为其核心价值,突出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实践教学环境设计和良好职业环境氛围的营造。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定位为: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全体师生为主体,以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文氛围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为目标,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网络育人为途径,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比,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都形成于大学校园这个特定的场所,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时间短暂,而大学校园文化相对悠久。二是都是通过对大学生熏陶、培育、引导和激励等方式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注重社会实践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注重科研学术性。三是都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主要内容,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富于开拓性、创新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注重历史性、传承性。四是都与领导者、管理者的倡导和培育密切相关,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只不过高职校园文化更带有地域性、行业性,而大学校园文化更富于开放性、兼容性。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物质文化。它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各种教学、科研、物质资料以及校园环境。

2.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包括校园文化理念、历史传统以及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信条等内容。

3.制度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和生活的模式、群体行为规范、习俗等。

4.行为文化。它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晴雨表,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基本载体;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是保证学校与外界、学校内部各项活动正常进行的机制;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高职校园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具有的特点:即高职校园文化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建立,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与“企业化”接轨。

三、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1.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全体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不良文化可能造成对青年学生的侵袭。因此,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和教育,使之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并成为有用之才。

2.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目前,高等教育的竞争氛围越来越激烈。校园文化逐渐成为高校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除了加快硬件建设,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外,创设以人为本的高职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正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所追求探寻的内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和改革的内在需要,也为高职院校实现自身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新视角。

3.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品牌发展的需要。品牌即是特色,高校间的竞争必然是品牌的竞争,高职院校以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向社会昭示自身悠久的历史、群体人才优势、优良的办学质量、学生特有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气质、成功的毕业生群体以及学生今后的社会地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推动高校品牌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代替的。

四、如何建设高职校园文化

1.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是校园内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物质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能体现办学理念,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如校园内楼、路、教室、实训基地、广场等可以人名、企业名命名,树木、花草统一标注其质地特征、性能等,校园内布置名人石雕,刻写带有文化意义的文字等。每项物质文化都应该按“艺术”精品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校徽、校标、校歌、信封、文稿纸、提袋、校服、画册、学报教材、光盘、校园网、学校产业的产品标识、交通与实训工具上的标识等都可以表现出无声的文化。此外,对物质文化的建设应该符合以下要求:第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即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育性——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性——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赏心悦目;经济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济、实用。第二,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既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植树、栽花、种草,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体现出全校师生共同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第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学生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权威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校园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其他各层次文化的结晶和升华,体现为学校的文化观念、精神成果、价值观和道德观、校训等,对全体人员可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学校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优势,是学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全校师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可,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政风,建设和谐校园。高职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全体人员长期或短期的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和,如价值观、行为模式、学校传统、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作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高职院校在提出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口号的响亮、目标的远大和语言的华丽,要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教育性。以人为本,重在塑造。二是职业性。立足现实,着眼特色。三是开拓性。勇于创新,鼓舞人心。四是质朴性。朴实无华,朗朗上口。

3.建设校园制度文化。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如果说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载体,那么制度文化建设体现的是用机制管人、管事。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如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订单培养、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二是规章制度的订立,如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此外,制度文化建设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与国家精神相符,与社会现实情况相适应,与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应。二是重制定,更要重执行,还要重监督、评价和反思。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即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即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即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4.建设校园行为文化。高职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校园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在学生、老师身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指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模式、各类群体(社团)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等。在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校方是倡导者,教师是主导者,学生则完全成了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才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精神。高职校园行为文化包括:学术文化建设、科技文化建设、艺术文化建设、阵地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阐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对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巨成.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阵地[N].光明日报,2007-

05-23.

[2]赵亚平.学生是学校价值最高体现[N].光明日报,2007-05-30.

[3]童学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N].光明日报,2007-05-30.

[4]陈富荣.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5]陈梦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5(30).

[6]余常德.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5-02-23.

[7]胡云斗.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8]李成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J].甘肃农业,2005(11).

[9]秦旭鹏,高杰.新世纪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五个趋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3).

[10]李鸿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人格完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

[11]黄懿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12]龙鸣.论大学校园文化氛围[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13]吴云志.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研究[J].教育科学,2005(6).

[14]张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作者:张代平

高等职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篇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设路径探讨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基于对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及当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纳入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通过走校企合作的途径,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职校园文化,同时,从细节入手,构建校园文化的坚实阵地。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问题;建设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社会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正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并具有独自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当前各高职院校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有很多观点,虽然各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界定各有侧重,但在他们的论述中,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作为高职校园文化,由于其“高”——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具有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但由于其“职”——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所以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又应该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尽可能突出其培养面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职”的特点。基于此,笔者比较认同王育培对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界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孕育和创造出的影响、规范和塑造师生行为举止、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的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的结晶。”有形物质文化应包括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无形精神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通过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的建设,使高职院校最终形成职业性与人文性、实践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高职校园文化内涵把握不到位,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不突出。

高职校园文化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制约学生在价值观、理想追求、心理、道德、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内在素质。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及教学过程中出现忽视人文性和教育性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忽略了校园精神和观念的培育。无论是有形的物质文化还是无形的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等综合素养教育功能都不突出,以至于出现了部分高职毕业生由于不能满足企业对综合职业素养的要求,在知识和技能基本能适应企业需要的情况下,仍被炒鱿鱼或是提前离开企业的现象。

2、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

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领导班子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没有给予校园文化建设充分的重视,以至于校园文化建设并未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没有深入贯彻到学校管理的实践和师生员工头脑,更没有转化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这样,不仅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主体忽视潜在的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责任感不强,更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战略。在调查中,针对“学校的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这一问题,被调查者中有56.8%认为一般,28%认为不完善。

3、校园文化建设偏于形式化,缺乏内涵和实效。

经过调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偏于形式化,缺乏内涵和实效。

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薄弱,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高职院校误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物质文化建设,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化、肤浅化。有些院校在集中力量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忽视了文化内涵建设,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师生认同度不高;一些院校虽然也提出要加强校园精神建设,但在实践中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非物化的精神培育还远不到位,形式化严重,在调查对象中,对“所在学校的校训”完全不知道的居然占到了43.9%,只有8.1%的学生能完整的说出,并理解其含义。而相应的制度更是很少考虑校园文化建设的德性规范。

总之,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处在低层次徘徊,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思考

1、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

优秀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多年长期建设,点滴积淀,才能逐渐形成的,而组织领导重视是提高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特别是领导层应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把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纳入整体办学的大背景下进行操作,从规划、领导、组织、宣传到实施形成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案,统一协调组织。同时,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实践建设的投入。

2、走校企合作的途径,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很明确的,高职教育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对企业文化并未深入了解,以致很多毕业生难以融入企业文化。据调查对象反应,认为校园文化能“明显体现”企业文化的只占3.7%,而认为“没有任何体现”的却占到了30.7%。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学习、研究和广泛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全方位的实施“校企结合”,在办学各个环节中都渗透企业文化的熏陶。首先,学校要引入企业管理理念,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其次,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引入学校课程设置;同时,可聘请企业优秀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双师型”教师团队,为校园文化活动带来企业文化的新风。再次,以文化活动为平台,将企业文化有意识地融合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让学生能有效地吸纳各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最后,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元素。

3、细节入手,构建高职校园文化的坚实阵地。

第一,创建特色的高职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以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如校园的工作、学习环境、基本设施、绿化、图书资料等。作为高职院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要体现出自己的高职特色,发挥环境育人作用。首先,把企业文化引入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文化环境,给企业文化在校园物质环境中展示的空间,让学生锻炼技术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其次,加强校园景观建设,提升校园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的文化品位,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校风、校训等在校园景观中得到突出。再次,重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一方面,要规划、建设好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建设宣传舆论阵地。

第二,突出校训、校风为主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训建设来宣传校园精神,进而全面推动以领导作风、教风、学风为主的校风建设。一方面,要凝炼能够充分表达本校精神风貌的校训,同时充分利用宣传舆论阵地加大对校训的宣传力度,改变目前大部分师生员工只知校训其表,不知其意,甚至不知其表的现象。另方面,要加强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等校风建设。要形成育人为本、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形成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教风;形成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学风。只有形成三者协调发展的优良校风,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第三,加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建设。

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文化建设要有章可循。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民主化,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其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對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在上课、考试、实验、实训、宿舍、食堂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坚持果断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再次,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制度建设,保证产学研一体化。最后,要把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列入工作计划之中,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同时,完善校园文化的传播制度和措施。

第四,开展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可以使置身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方面,鼓励、支持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主体的积极性。使学校党委、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学生管理部门、各系部、各级学生会、社团甚至学生自身都能够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是要加强社团建设,提升社团层次,鼓励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二是经常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技能比赛。三是定期不定期安排各类学术讲座,邀请一些知名的学者专家以及企业中有影响的人开展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会。四是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节庆日、重大纪念日的庆祝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艺术、娱乐等文化活动,加大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蔡金晶.《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与建设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卷第五期。

[2]王育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颇与改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0期。

[3]凌海波.《高职校园文化内涵与建设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二期。

[4]时国敏.《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向深层次拓展》【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9卷第6期。

作者:李虹 郭少卿 陈军 杨立星

上一篇: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论文下一篇:高校公共用房管理研究论文